计量经济学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国内过夜旅游者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国内过夜旅游者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8c8670284ac850ac024219.png)
影响我国国内过夜旅游者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不断盘升。
但是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下看到一个问题——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效率低,附加值小,即平均每位游客给旅游业带来的利润少,这与同属于旅游大国的其他国家差距较大。
但是,根据旅游专业的老师所说,我国的旅游产品价格偏高,这通过景点门票的价格比较就可明显地看到。
在这似乎矛盾的情况下,我们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过夜旅游者人数很低。
2002年过夜旅游者只占25.83%。
过夜旅游者人数是旅游业重要的两个指标之一,一直是各国旅游业十分关注的。
游客的住宿停留能给当地的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带来很大的消费力,这些即是比一日游游客让旅游业多创造的收入。
1999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日游人均花费129.1元,在外过1夜的游客人均花费257.6元,在外过2夜的游客人均花费486.6元,在外过3夜的游客人均花费746.1元,在外过4~7夜的游客人均花费1097元,在外过8~14夜的游客人均花费1745元,在外过14夜以上的游客人均花费2057.2元。
(引自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P420)我国的旅游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想方设法增加过夜旅游者人数。
所以,研究影响我国过夜旅游者人数因素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放在开发国内市场,所以我们决定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国内过夜旅游者人数的因素。
二.相关经济变量及其数据的收集经过对相关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的了解,我们决定采用以下经济变量来描述。
●过夜旅游者人数(y)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国内旅游者人数”这统计指标的解释:指我国大陆居民和在我国常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人数。
我们决定用国内旅游者人数的数据来描述这里的过夜旅游者人数。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4021e852ea551811a68741.png)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建立模型设计量经济模型为:= + + + + +式中,为第t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 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为铁路里程(万公里),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
为估计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所处的1994 -2012年阶段的统计数据,如下所示资料来源:二、分析模型中存在问题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等数据。
利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一)估计模型参数该模型的= 0. 9883,F检验值为296. 85,是显着的。
、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二)相关系数矩阵表从上可以看出:相关系数高达0. 974694,证明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再对以下模型进行估计。
= + + + + +利用EViews软件,对、、、、分别对数,分别生成、、、、的数据,采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估计模型参数模型估计结果为= - 8. 2995 + 0. 8628 + O. 3997 + 0. 2926 + 1. 2719(0. 5478)(0. 09 )(0. 1217)(0. 0418)(0. 4104)t =(- 15. 15)(8. 98)(3. 29)(7. 00)(3. 10)= 0. 9984 DW = 1. 3581 F = 2224. 433四、模型的不足1、由于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没考虑可能存在的时滞问题,导致模型精准度有偏误。
2、数据本生带来的不可消灭的系统性误差。
3、以铁路里程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犯了以局部替整体的错误,因为中国的每一个景点间存在地域上的差异。
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7f273110a6f524ccbf85bb.png)
计量经济学论文——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学校:学院:班级:姓名:目录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建立模型(一)变量的选择和分析(二)模型选择(三)样本数据的采集四、模型分析(一)多重共线性检验(二)异方差性检验(三)自相关性检验五、结论与建议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内容摘要]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山河壮丽,风光旖旎,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旅游资源,中国的国内旅游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不断增加对精神的需求,旅游更是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大利器。
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来研究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情况,从而对旅游业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旅游需求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一、引言我国人口众多,拥有近14 亿的庞大人口,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而网络上的“穷游生”、“驴友”、“背包客”等等名词的流行更是证明了旅游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的现状。
我国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而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一直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立足于开发国内旅游市场,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
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
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消费支出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3d1a7c08a1284ac95043a3.png)
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报告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有关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问题。
近几年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需求越来越大。
中国国内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可支配收入,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随着旅游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上升、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亦趋于稳定。
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应当更好地考虑其他各因素对市场的需求的影响,才有利于我们对其内在机制的了解。
国内旅游市场的合理平衡依赖于旅游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只有在旅游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才能改变旅游供给的过度竞争状态,实现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与供求平衡。
所以对国内旅游需求进行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运用了Eviews3.1软件进行研究操作。
关键字: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国内旅游需求一、问题的提出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据了解,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
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百万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0,183.7亿元;而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9305.4亿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1百万人次。
由此可见,旅游这一项目已被列入人们生活娱乐项目中,旅游越来越受到各类人士的青睐与追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主流。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发展的同时旅游的方式也在改革。
其一,总所周知,当今社会互联网功能强大,旅游也一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解决适应游客行、吃、住、游、玩一体化的需求;同时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生态链,涉及到旅行服务机构、酒店、景区、交通等等,利用互联网可以将这些环节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水平和业务的来源。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962f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3.png)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是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旅游经济的影响范围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
接着,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和实证检验,以期发现各因素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具体影响路径和程度。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预测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其他国家的旅游经济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重要选择。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这些政策不仅优化了旅游市场环境,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还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活力,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经济层面,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23fbdffd0a79563d1e7241.png)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院:经济与统计分院专业班级:经统1501班学生姓名:姜文钰学号:指导教师:毛雪莲完成日期:2017年12月9日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使用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
其次,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
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 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 2010-2012 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第三,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市场收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因素程度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适合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 Eviews模型旅游收入多重共线性目录绪论(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问题的提出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业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业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范文
![《2024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9f75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c.png)
《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对提升北京市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北京的旅游收入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为了全面分析北京市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关键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国际游客数量。
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变量与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对旅游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GDP的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居民有更多的闲暇资金用于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旅游收入的增加。
3. 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游客出行的重要因素。
随着北京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4. 旅游资源丰富度: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以及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这些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5. 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政府通过实施旅游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收入。
6. 国际游客数量:国际游客的数量对北京的旅游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北京旅游,为北京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收入。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本文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对北京市旅游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0940f516fc700aba68fc2e.png)
产业经济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小组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分析模型,得到分析结果,发现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交通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对旅游的消费能力一、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也让我们思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二、思路及目标对此,作者收集了多方面的数据,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立模型,得出最后的结果。
在确定课程论文后,对旅游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归类,确定了相关影响因素共15个,分别是国民总收入、铁路营业里程、轨道交通运营数、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公路里程、民用汽车拥有量、民用航空航线数、旅客运输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公共厕所数量、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文化文物机构数。
其中,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国民总收入。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根据上述思路,收集数据,然后通过R语言运算这些数据,发现表中有x6、x8、x9三项数据是不能用以分析的,同时发现这几项因素是同一个类型,还有几项不具有分析可行性,所以在相关性分析的时候不具有意义。
国内旅游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国内旅游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b8fc41f7ec4afe04a1df8f.png)
参 考 文 献 『 l i m b 根年, 薛佳 . 中国城 乡居 民国内旅游 需求预测[ J] . 城市 问题 , 2 0 0 9 ( 1 ) :
6 8 ~ 7 2.
[ 2 】 郭丽君.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旅游 收入研究[ J ] . 合作经济与科 技,
2 0 0 7( 3 3 1 ) : 1 6 ~1 7 _ [ 3 ] [ 3 ] 李仕柯, 许建 国. 对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 _ 江西农业学报,
2 0 0 9 , 2 1 ( 6 ) : 1 7 2 - 1 7 4 . [ 4 ] 赵卫亚. 计量经济学教程 【 M】 . 上海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1 1 4 ~1 2 2 .
【 5 ] N家统计局. z o 1 2  ̄国统计年鉴【 M】 . 中国统计 出版社.
( 上 接 旱3 0 9 页 )
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 需要商业 、 金融、 信息、 咨询等服务业的兴 起和发展, 强烈要求第三产业适应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此外, 人民生活水平和
等, 这也需要第三产业有相应的发展。第三 , 第三产业 门类多, 劳动密集, 是解 决我国大量劳动力就业 问题 的重要途径。
科 学 论 坛
由上 表 可 以 看 出 ,解 释 变 量 之 间 相 关 系 数 至 少 为 0 . 5 5 5 2 3 6 、 最 大 为
科案涛
量国内旅游收入增) J [ 1 2 4 . 3 5 6 3 亿元 。 七、 结 论 与 建 议 由以上分析可 以看出, 1 9 9 8 —2 0 1 1 年之间 , 影响我 国我国国内旅游收入 的最主要因素是 国内旅游人数和农村居 民人均旅游支 出, 除此之外, 城镇居 民人均旅游支出与铁路里程 也对 国内旅游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 所 以, 我国需 要加快完善旅游景 点设施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与旅游产业结构 , 把旅游业作 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打造; 各旅游景点所在省市要不断提升景点 的吸引力, 来增加旅游数; 我国政府应继续 实施稳健的货 币政策来拉动 内需 , 提高居 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尤其要重视农村居 民的旅游需求 , 农村居 民的旅游消 费 已经成为增加 国内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完善铁路等交通运输体 系的建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d6dd0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2.png)
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推 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旅游业
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 展,能够增加旅游业的产业链条和市
场空间。
引导旅游产业绿色发展
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应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推广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
资源条件的影响
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的禀赋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因素之一,包括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 风情等方面,这些资源禀赋决定了旅游业的 发展方向和特色。
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旅游业的发展 成本,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 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推动
技术创新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技术 和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拓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国 际比较和合作研究,促进中 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 影响力提升。
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 开展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 关的研究,如智慧旅游、文 化旅游、旅游扶贫#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全面、权威、最新
详细描述
该部分选取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领域的经典、权威和最新的参考文献,为后续的内容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参考。这些参考文献涵 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 社会学等,为全面评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法规保障
法规保障包括对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市场秩序等 方面的规定,可以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的影响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GDP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GDP关联性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4e086425c52cc58bd6be44.png)
1 9 9 7
7 8 9 7 3 . 0 3
2 2 3 3 . 4 4
2 0 0 6
2 1 6 3 1 4 . 4
6 5 6 8 . 7 9
1 9 9 8
8 4 4 0 2 . 2 8
2 5 1 7 . 2 2
2 0 0 7
2 6 5 8 1 0 . 3
8 1 8 9 . 7 9
1 9 9 9
8 9 6 7 7 . 0 5
2 9 7 2 . 8 9
2 0 0 8
3 1 4 0 4 5 . 4
9 1 5 7 . 7 3
2 0 0 o
9 9 2 1 4 . 5 5
3 3 3 7 . 8 4
2 0 0 9
3 4 O 9 O 2 . 8
4 7 2 8 8 2 . 0
1 6 5 6 9 . 9 3
进行 计量 分析 时 ,分 别对 两 个变 量 G D P 、T R取 自然 对数 ,记作 L Y、L X,这样既不会改变原序列 的协整关 系 ,又能 消除可 能存在 的异 方差现象 ,有利 于分析二者 的关联性 。 ( 二 ) 回归 分 析 1 、相 关 性 检 验 ( 1 )了解 第三产业在 G D P中的贡献率 ,消除数据 间的差异 ,对 原 始数据进行归一处理 ,将原 始数 据处理 成增长 率。对 G D P增 长率与第 产业增长率 、第二产业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进行 回归分析 ,其结 果 如图 1 :
一
、
引 言
1 9 9 6 7l 1 7 6 . 5 9 1 7 4 0 . 4 2 0 0 5 1 8 4 9 3 7 . 4 5 5 7 8 . 8 6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4242168bd63186bdebbc5e.png)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11市场营销1102027021 李小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的扩大而逐步成为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国民课支配收入增多,闲暇时间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来充实自己,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达到高峰。
(一)旅游行业概况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包括吃、住、行、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
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旅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
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说旅游业的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二)我国旅游业市场的存在的问题1、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投资少。
由于财政困难,我国对旅游设施的资金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
有些对方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旅游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
我国对于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以至于服务设施不配套,且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比重也很小,投资十分有限。
对于景点建设,除国家制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设施落后,卫生条件不容乐观。
3、旅游经营服务中诚信危机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容回避的是旅游行业依然存在恶性竞争等不和谐因素,如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不仅在乎整个旅游行业形象的改善,更关系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972d50f121dd36a22d82a6.png)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1江璐1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570228摘要: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我国1994—2008年的旅游相关数据,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旅游人数、交通运输状况、闲暇时间四个因素,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最后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影响因素一、引言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
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
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
9%,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
44%达到8%。
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二、相关文献综述郭丽君(2007)在《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旅游收入研究》中指出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国内旅游收入受到多个指标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出、入境的旅游人数;交通的便捷程度,还包括旅游黄金周政策的实施等等。
我国旅游收入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旅游收入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224f6bf5335a8102d2201f.png)
通 过模 型 得 到 的计 量 结 果 分 析 ,在 假 定 其 他 情 况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可 以得 出影 响 国 内旅 游 收 入 的 主 要 因素 有 国 内旅 游 人 数 、
依 据 上文 理 论 模 型 ,设 定 的线 性 回归模 型 为 : Y:C+p 1 x 1 +1 3 2 X 2+1 3 3 X 3+[ 3 4 X 4+[ 3 5 x 5+ i ,其 中 ,为 国 内旅 游 收人 ,为 自变 量一 截距 项 ,为 对 应 自变 量 待估 计 系 数 。 利 用 最 小 二乘 法 得 到 回归 模 型 :Y = 一 5 6 8 1 .7 8+ 0 .0 7 X 1—1 .
一 .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 国经 济的快速 发展和人 民生活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旅 游 业 得 到 快 速 发 展 ,并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第 三 产 业 的朝 阳产 业 。 以旅 游 收入 为 例 ,从 1 9 8 7年 的 1 8 .4亿 元 增 加 到 2 0 1 1 年的2 .2 5万 亿 元 。 旅 游 业 作 为一 种 集 多种 功 能 于一 体 的 综 合 产 业 ,在 增 加 就 业 、促 进 国 民经 济 增 长 等方 面 发 挥 着 重 要 作用 。 国 内经 济 的 发 展 会 刺 激 人 们 的旅 游 需 求 ,但 同 内旅 游 人 数 、城 镇 居 民人 均 旅 游 支 出 、农 村 居 民人 均 旅 游 支 出 、公 路 里 程 和铁 路 里 程 等 因 素 都 会 影 响 人 们 对 旅 游 产 品 的需 求 量 ,进 而
我 国旅 游 收 入 主 要 影 响 因素 实 证分 析
曹开军 高登 营
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d96ae3551810a6f52486e5.png)
力 , 于 绩 效 评 价 期 固 定 资 产 净 值 平 均 数 占 固 定 资 产 原 值 指 平 均 数 的 比例 ; 会 贡 献 率 是 煤 炭 企 业 的 社 会 效 益 评 价 指 社 标 , 绩 效 评 价 期 内 社 会 贡 献 总 额 占平 均 资 产 总 额 的 比例 。 指 4 4 基 于 社 会 责 任 煤 炭 企 业 业 绩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框 架 . 结 合 上 文 , 炭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如 图 2 煤 。
纪 九 十 年 代 末 国 内 接 待 旅 游 人 数 6 5百 万 人 次 到 如 今 的 样 性 与 复 杂 性 十 分 必 要 。 9 2. 亿 人次 ; 旅游收 入仅 2 9 亿元 到如今 19 64 从 31 . 3万 亿 元 ; 从 现 有 文 献 看 , 用 计 量 经 济 学 模 型 对 中 国 旅 游 业 进 运
及 管 理 水 平 的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 设 计 或 实 际 采 出 的 煤 炭 储 指
绩 效 评 价 管 理 系 统 , 企 业 的 战 略 落 实 为 可 操 作 的 衡 量 指 量 占工 业 储 量 的 比 例 。 固 定 资 产 新 旧 率 反 映 了 绩 效 评 价 期 将 标 和 目标 值 , 证 有 效 执 行 企 业 总 休 战 略 。本 文 运 用 平 衡 内煤 炭 企 业 所 拥 有 的 固 定 资 产 的 新 旧 程 度 和 持 续 发 展 的 能 保
的 计 量 经 济 学模 型 , 求 我 国旅 游 业 收 入 和 相 关 影 响 因 素之 间 的 函 数 关 系 , 析 各 因 素 对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贡 献 , 示 了我 国 寻 分 揭 旅 游 业 收 入 呈 现 的 特 征 , 针 对 我 国旅 游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提 出 了一 些 对 策 建 议 。 并
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
![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df655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d.png)
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和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影响因素和模型评估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国家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旅游减税政策、旅游扶贫政策等,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带动了旅游需求的提升。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内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文化因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国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为旅游业提供了宝贵资源。
文化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他们追求独特的文化体验,推动了文化旅游市场的繁荣。
技术因素:科技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在线预订、智能导游等成为了可能,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貌。
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选取一系列关键指标,如政策支持力度、GDP增长率、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些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反映不同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
在确定评估指标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
这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通过计算各因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评估其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
还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
在数据来源方面,可以通过国家统计数据、旅游部门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等途径获取。
对于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和筛选,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计量经济学论文国内旅游发展状况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国内旅游发展状况的计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ee16925acfa1c7ab00cc8b.png)
国内旅游发展状况的计量分析摘要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需要,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发展国内旅游业,对于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因此,定量研究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国内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占有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国内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关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学理论为指导,以Eviews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1994-2010年间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全面研究国内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计量分析;EViews模型;季节特征;可变参数模型SUMMARYTourism has been hailed as "sunrise economy", "smokeless industry",which as an industry group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e economic impact is increasingly being valued by governments, to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develop tourism,especially domestic tourism, in line with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centr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conducive to satisfy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material needs, help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ore severe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domestic demand insufficient, the case of weak external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djusting structure,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refore, 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ontribution of domestic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o economic growth, not onl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bu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lot of possession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o Chinese domestic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ata related to yearbook based, economics,statistics, tourism theory as a guide to Eviews economic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ther relevant quantitative analysis,in-depthanalysis of 1994-2010 years, China's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tour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Keyword: Domestic tourism; Econometric analysis; EViews Model;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 parameter model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文献综述 (1)第三章实证分析 (2)3.1 样本数据的选择 (2)3.2 变量的设定 (3)3.3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3)3.3.1 异方差的检验(怀特检验) (3)3.3.2 异方差的修正 (4)3.3.3 序列相关性 (5)3.3.4 序列相关的修正(广义差分法) (6)3.3.5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7)3.3.6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逐步回归法) (7)第四章国内旅游业相关指标 (9)4.1 旅游总收入分析 (9)4.2 旅游消费水平 (9)4.3 国内旅游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 (9)第五章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10)第六章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12)6.1 提高旅游消费的有效需求与供给 (12)6.1.1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 (13)6.1.2促进旅游供给的有效化 (14)6.2发挥旅游就业潜力,缓解宏观就业压力 (15)第一章引言中国幅员辽阔,拥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秀丽风光,构成了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国内外旅游者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专业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一、引言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秀丽山川,构成了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国内外游客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产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8年,旅游业与经济产业和房地产业一起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重视。
2009年,国务院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更赋予了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增加外汇收入、加快货币回笼、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积累建设资金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等。
除此之外, 发展旅游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外需不振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对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因此,本文将我国旅游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统计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计量经济研究方法,通过相关模型的设定分析,量化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分析各省市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明晰旅游业增长原因,为实现中国城市和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及旅游业经济管理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
二、定性分析(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假日旅游,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内需。
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亿人次,同比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旅游收入不仅直接反映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也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效果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更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影响旅游景区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探究旅游收入增长规律,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量化数据,为其制定相关政策、规划、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使我国旅游业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的发展,在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物质文化及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在旅游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多数学者采用回归分析来比较各指标与旅游收入的不同相关程度。
余慧颖、徐蕾(2010)使用旅游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即旅游投资引起旅游收入的变化情况。
方相林、张晓燕(2010)通过突发事件、 A 级以上景区数量、旅客周转量、星级饭店等指标对旅游业发展情况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2005)对旅游总收入和实际开房数、从业人数、接待人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从全国角度来看,关于影响旅游业发展主要因素的文献,多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来选取指标。
一般而言,旅游收入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旅游发展的状况,故多选取旅游收入为自变量来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
影响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很多,如政策、消费者收入、交通条件、宣传力度、服务水平、从业人员等,根据实际研究情况选定分析。
(三)指标体系建立依照以往学者分析,将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因此引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产业规模的发展水平影响,固定资产和从业人数体现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内在影响因素,因此引入旅游景区固定资产和旅游业从业人数两个指标对其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31 个省市地区的2011 年的旅游业相关数据和四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实证分析(一)模型设定根据以上的分析,建立以下模型Y=B 0+ 卩i X1+ p 2X2 + B 3X3+B 4X4+Ut参数说明:Y——旅游景区营业收入/万元X i ――旅游业从业人员/人X2—旅游景区固定资产/万元X3—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X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见表):表2011 年全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及相关数据(按地区分)上海91106 575118 江苏140154 565297 浙江132459 454173 安徽55840 117918 福建80303 363444 江西41791 41500 山东143026 255076 河南70164 54903 湖北62767 94018 湖南80615 101434 广东226539 1390619 广西49876 105188 海南30759 37615 重庆50160 96806 四川70756 59383 贵州27683 13507 云南62679 160861 西藏6023 12963 陕西57077 129505 甘肃31280 1740 青海8741 2659 宁夏12196 620新疆40451 46519 数据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2012,2.中国旅游年鉴2012。
(二)参数估计利用估计模型参数,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Depe 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4/13 Time: 21:14Sample: 1 31In cluded observati ons: 31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Mean depe ndent var.dependent varCoefficientStd. t-StatistError ic Prob.C X1 X2 X3 X4Prob(F-statistic)根据表中的样本数据,模型估计结果为A丫 = +1 +2 +3 4()()()()()R 2二 R 2二 F= DW=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 2二,修正的可决系数R 2=0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还可以。
但是当a二时,X i 、X 2、X 4系数均不能通过检验,且 X 4的系数为负,与经济意义 不符,表明模型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 模型修正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计算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表 相关系数矩阵变量X1X2X3X4X1X2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Log likelihoodF-statistic+10 Schwarz criterionHannan-Qu inn criter.Durbi n-Wats on statX3X4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2、X3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系数,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检验和回归多重共线性问题。
分别作Y对XI、X2、X3、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所示。
表一元回归结果变量X1 X2 X3 X4参数估计值t统计量R2其中,X2的方程R2最大,以X2为基础,顺次加入其它变量逐步回归。
结果如表所示。
表加入新变量的回归结果(一)()X2, X4经比较,新加入X1的方程R2=,改进最大,而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着,选择保留X1,再加入其它新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所示。
表加入新变量的回归结果(二)当加入X3或X4时,R2均没有增加,且其参数t检验不显着。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X3、X4与XI、X2之间相关系数较高,这说明X3、X4引起了多重共线性, 予以剔除。
当取a二时,t a/2(n-k-1)= ,XI、X2的系数t检验均显着,这是最后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结果。
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模型为A丫二X 严X 2()()R2= R2= F= DW=在确定模型以后,进行参数估计Depe 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14/13 Time: 21:47 Sample: 1 31In cluded observatio ns: 31CoefficientStd. t-StatistError ic Prob.CX1X2R-squared Mean depe ndent var AdjustedR-squared .dependent varAkaike info.of regressi on criterio n Sumsquared resid +10 Schwarz criterionHannan-Qu innLog likelihood criter.F-statistic Durb in-Wats on stat Prob(F-statistic2.异方差检验在实际的经济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异方差这种现象,因此建立模型时,必须要 注意异方差的检验,否则,可能在实际中会失去意义。
(1)检验异方差 表White检验结果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Test Equatio n:Depe ndent Variable: RESID A 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4/13 Time: 21:48Sample: 1 31In eluded observatio ns: 31C +09 +09F-statistic Obs*R-squared Scaled expla inedSSProb. F(5,25)Prob. Chi-Square (5)Prob. Chi-Square (5)Prob(F-statisticc 2从上表可以看出,nR 二,由White 检验可知,在 a 二下,查分布表,得临2界值X 2.05 (5)=,比较计算的 统计量与临界值,因为n R 2=>X 2.05 (5)=,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
(2)用WLS 古计对异方差的修正 选择 w=1/e1A2,其中 e1=resid 。
X1X1A 2X1*X2X2X2A2R-squared AdjustedMea n depe ndent var +09R-squared .dependent var +09Akaike info.of regressi onSumsquared residLog likelihoodF-statistic+09 criteri on+20 Schwarz criterio nHannan-Qu inn criter.Durbi n-Wats on statDepe 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4/13 Time: 21:49Sample: 1 31In cluded observatio ns: 31Weight ing series: 1/E1A2Coeffic Std. t-Statistient Error icProb.CX1X2WeightedStatisticsR-squared Mean depe ndent varAdjustedR-squared .dependent varAkaike info.of regressi on criteri onSum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 ncriter.F-statistic Durb in-Wats on statProb(F-statistic)Un weightedStatisticsR-squaredMean depe ndent varAdjustedR-squared .dependent var.of regressi on Sum squared resid +10 Durbi n-Watsonstat(3)修正后的White检验结果为表修正后的White检验结果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F-statistic Prob. F(2,28)Obs*R-squared Prob. Chi-Square(2)Scaled expla inedSS Prob. Chi-Square(2)Depe nde nt Variable: WGT_RESID A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5/13 Time: 20:29Sample: 1 31In cluded observati ons: 31Colli near test regressors dropped from specificati onCoefficientStd. t-StatistError ic Prob.CWGTWGTA2R-squared Mean depe ndent var AdjustedR-squared .dependent varAkaike info.of regressi on criteri on Sum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 nHannan-Qu innLog likelihood criter.F-statistic Durb in-Wats on stat Prob(F-statistic从上表可知nR2==<x 2.05(5)=,证明模型中的异方差已经被消除了异方差修正后的模型为丫二 +*+ X 2*t =((戌二R2 = F= DW=其中X i*= 1/e1A2* X i, X 2*=1/e1A2*X 2, el二res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