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7次课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7次课
8
5.5.3 鼓励器在扩声系统中旳应用
⑶一种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旳一般歌唱者,泛音不够 丰富,利用鼓励器配合混响器,能够在音色方面增 强丰满旳泛音,使其具有良好旳音色效果。
⑷ 录音——在翻录磁带时使用鼓励器,能使所翻录 旳磁带质量提升,使多种乐器旳音色愈加突出和清 楚,歌词更易听清楚,更具真实感,声音更具穿透 力。
2
听觉鼓励器旳设计思想:在原来旳音频信号旳 中频区域加入合适旳谐波成份,以改善声音旳泛音 构造。 听觉鼓励器旳作用:
1. 提升声音旳清楚度和体现力,使声音愈加悦耳 动听,降低听音疲劳;
2. 增长声音图像旳立体感,以及声音旳分离度,改 善声音旳定位和层次感;
3. 提升重放声音旳音质,明显改善声音旳高频特 征,又不会降低信噪比;
传声器
扩声通路
扬声器
扬声器到传声器旳传播
引起反馈旳信号往往是一种单一频率旳信号,而且它还是
一种引入正反馈旳不断增大旳信号。声反馈旳存在不但破坏
了音质,限制了话筒旳音量,使话筒拾取旳声音不能良好地
再现;而且深度旳声反馈还会使系统信号过强而烧毁功放或
音箱,尤其是烧毁音箱旳高音扬声器。
10
声反馈克制器就是专门用来克制声反馈现象旳设 备。 它是利用移相器来消除反馈频率,从而到达克 制声反馈旳目旳。声反馈克制器一般都具有多种克 制声反馈旳通道,可消除多种反馈频率,从而使传 声增益得到提升,使整个声场旳声压级提升,声场 响度增大。 声反馈克制器是一种自动寻找啸叫频率点并将其衰 减旳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出现声反馈时,它 会立即发觉和计算出其啸叫频率、衰减量,并按照 计算成果对声反馈进行克制。
在扩声系统中,声反馈克制器一般串接于调音台 与压限器之间,也可并接在调音台上。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13次课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13次课
PFL
25
卡座/CD部 分的调节
PFL
AUX1~AUX2 PRE:两组推子前 辅助输出电平调节旋钮,直接将 信号送入辅助总线。即CASS/CD 信号不进入推子调节。 混音调节钮,同时调节左右声道 送入相应混合总线的电平。 CASS/CD信号不送入编组总线。
26
立体声输入部分的调节
GAIN:增益调节钮。22dB增益 控制,匹配不同声源。
15
衰减器正常工作电平是0dB,即 推子臵于“0”位,此时输入信号不 衰减也不提升。0dB以上信号提升, 0dB以下信号衰减。 在实际调音中,推子是与输入灵 敏度旋钮配合使用的。
16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输入信号电平 过高时,仅向下拉推子是不起作用的, 这样只是减小了本通道信号在调音台 输出的音量。而进入调音台的声源信 号电平仍然很高,会使输入信号产生 削波失真。因为峰值信号的取出点是 在衰减器之前,即信号在进入衰减器 之前已经失真。所以拉低推子是不会 改善失真的,只有减小输入灵敏度, 才能消除输入电平过高而引起的失真 现象。
33
编组输出方式选择键
这组按键分别与输入通道中的编组1~2和编组 3~4按键对应,对编组1~2或编组3~4中的信号进 行输出方式的选择。 选择编组1~2的信号是从独立单声道输出(MONO) 还是从主立体声声道(STEREO)输出。 使编组信号从编组通道GRP1~4输出的同时也从主 立体声声道输出。
均衡器调节旋钮
23
输入通道部分
声像移位电位器
输出通道选择开关 混合 或编组输出
哑音开关
哑音编组开关 预推子监听开关
24
4.3.2 立体声输入(STEREOINPUT)
接线端口
主立体声输入端口,用来连接专 业立体声设备。当声源为单声道 设备时,只接入左声道,此时相 当于单声道线路输入。 卡座/CD输入端口,用来连接半专 业或民用立体声卡座或CD机等设 备。同样也可用于单声道输入。 增益选择键。由于市面上半专业设 备的标准电平为-10dB,而民用设备 的标准电平为-20dB。因此这个按键 专门由于匹配这些设备的电平。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音响技术基础PPT课件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音响技术基础PPT课件
措施:可以加隔层墙壁,皮革包门,双层玻璃或加厚窗帘来改 善
吸音
硬调空间:住宅是钢筋水泥建成或由砖块砌成、玻璃窗隔间,地上铺 的多是瓷砖,那么这个空间的表面对声音的吸收值很低,会令声音高 度反射。
软调空间:听音室结构多数以木头、夹板构成,地板也是木板铺 成,四壁以石膏板订成,天花板是木架子钉上薄夹板的结构,那 么这个房间有高度吸音的表面。
声压级(Lp)
有效声压和基准声压比值的常用对数的20倍。单 位为dB
Lp
20 lg
Pe Pr
(1―6)
5
第5页/共46页
可闻声的强度与频率范围
6
第6页/共46页
频谱分析
对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成分和强度的分析。
7
第7页/共46页
四 音质
从音响角度出发,它是指回放出来的声音能摹仿原声源的精确性。
10
第10页/共46页
• (4)层次感。它反映的是声场中声音空间层次的清晰程度。 • (5)透明感。它感受的是声音的耐听而不刺耳的程度。 • (6)速度感与暂(瞬)态反应。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 • (7)想像力与形体感。它反映声音的立体感。 • (8)对比性。音效具有可比性。 • (9)密度与重量感。它反映声音的厚实和饱满度,听起来更具真实感。
0.8~1s

一般家庭
0.4~0.6s
24
第24页/共46页
② 本底噪声 (背景噪声)
室内不放声源时的噪声声压级,包括音响设备噪声和 放音环境噪声两部分。
它与音响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布线结构、抗干扰能力、以及前后级隔离 度等都有直接关系。如果本底噪声是交流声且较明显时,就会对较弱的 声音造成影响,使得这些声音与噪声音量比例减少、声音的动态范围变 小;过强的本底噪声不仅会使人烦躁,还会淹没声音中较若的细节部分, 使再现声音质量受到破坏。本底噪声可直接测出,如较高,可采用隔声、 隔振方法或铺吸声材料来降噪或吸声。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9次课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9次课

4
因此必须通过补偿将低频的阻抗峰值降下来,同 时将中、高频段的阻抗也要压下来成为一个与频率 无关且恒等于额定阻抗的阻抗特性,这样就能保证 分频器的良好特性。这种方法称为阻抗补偿。
1. 低频段阻抗补偿
为了控制低频扬声器在谐振频率f0处的阻抗上升, 可以在低音扬声器上并联一个RLC串联谐振电路, 使之固有谐振频率和扬声器的谐振频率f0相同。
静态技术指标 动态技术指标
27
第4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静态技术指标
输出功率
衡量输出功率的指标有最大不失真连续功率、音乐功率 和峰值功率等。
最大不失真连续功率:功率放大器在配接8欧姆的负载RL 时,在20HZ~20KHZ范围内,输出信号总谐波失真小于1% 条件下,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U1:负载两端测出的1KHz的正弦波电压
14
决定音箱输出声压级有三项重要的因素:音箱的效 率,音箱的承受功率和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音箱的效 率越高,放大器推动扬声器发声就越省力,露天演唱 会现场所用的音箱就是高效率音箱,音量相当大。 举例来说,在800立方米的空间,音箱声压级至少 要有110dB。若音箱的灵敏度为95dB/W/m,放大器 也必须要有2000W的输出功率才能使该音箱推出如此 大的声压级。若音箱的灵敏度为105dB/W/m,放大器 只要有200W的功率就可以了。与前者相比,放大器 的最低输出功率要求及音箱的承受功率都只需要前者 的十分之一。
第4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还具有开机延时功能。即放大器开机时, 为了防止对扬声器的冲击,由保护电路进行控制,延时数秒 钟,待放大器稳定后,再与负载接通。
26
第4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
3.1.4 功率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一个好的放大器,要求能准确地放大来自各声源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1章1音响技术基础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1章1音响技术基础
*
4 室内声场的创造
声场
数字声场扬声器(DSP)
输出
五声道及以上环绕立体声输出
将音乐厅中捕捉到的初期反射和残响数据分析处理后送入DSP,重放时便能重现音乐厅中的声场。
残响:声源停止发声后,由于惯性和反射等原因,声音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呈缓慢衰减的现象。在音响系统中利用声音的残响效果,可以改变声音的余音过程,使声音更加圆润丰满。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音响是一种经过必要修饰处理的,能满足特定环境要求而又达到一定电声指标的声响。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场效应管
一 什么是音响?
二 音响技术的发展
建筑声学
电声学
赛宾 混响时间
发生
接收
变换
处理
加工
记录
重放
传输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吸音
硬调空间:住宅是钢筋水泥建成或由砖块砌成、玻璃窗隔间,地上铺的多是瓷砖,那么这个空间的表面对声音的吸收值很低,会令声音高度反射。
软调空间:听音室结构多数以木头、夹板构成,地板也是木板铺成,四壁以石膏板订成,天花板是木架子钉上薄夹板的结构,那么这个房间有高度吸音的表面。
*
室内声场分布
01
理想的室内声场分布应该是均匀的,其中包括房间的长宽高的最佳比例,还有墙体的形状。房间中不能有太多的立柱,墙壁应避免有圈套的弧形。
02
1.2 声源、声场及室内声学
一 声源
产生声能的源体称为声源。
环境音响
动作音响
非现实音响
二 声场
声源产生的声波通过媒体向周围自由场辐射时,声源的周围均称声场,也叫音场。
近场
远场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11次课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件第11次课
6
实际上,由于下列原因,其效率不可能这样高。
(1)变压器的损耗。变压器初、次级各有导线电阻, 它们要损耗能量;变压器的初级磁力线也不可能完全 耦合到次级,存在有一定的漏磁,因此也要产生一些 损耗。
(2)晶体管饱和压降也不可能为零,多少都会有一定 的功率损耗。 (3)为稳定工作点,发射极串联有负反馈电阻Re。Re也 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晶体管集电极到发射极之间 的电压也要降低。
间很短,且C0的容量很大,所以C0上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C0 的选择往往与扬声器RL 的阻抗和放大器的工作下
限频率fL有关,一般要求
当放大器的级数增多时,由于各级对低频的衰 减 会 增 加 , C0 的 值 还 要 取 大 一 些 , 一 般 为 470~2200μF。
18
4. OCL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比变压器耦合电路有了很大的改 进,但从高保真的角度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为瞬态互调失真大,开环增益指标差, 稳定性不好,谐波失真大,有残留交流声等。 这些缺点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抗元件和电路的不 对称引起的。为了避免OTL电路中输出电容对 电路造成的不良影响,现在,在音频功率放大 器中普遍采用无输出电容电路,即OCL电路, 又称直接耦合互补倒相功率放大器。
1
ui
b)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乙类推挽电 路。有信号时工作,无信号时不工 作,直流静态功率损耗为零。晶体 管半个周期工作,导通角为180°,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乙类功放。乙类 功放减少了静态功耗,效率较高 (理论值可达78.5%),但出现了 严重的波形失真。
2
(C)为了克服乙类功放的缺点,在乙类功 放中设臵开启偏臵电压,使静态工作点 设臵在临界开启状态。只要有信号输入, 三极管就开始工作,这种工作方式称甲 乙类功放。在一个周期内,其导通角略 大于180°,小于360°。因静态偏臵电 流很小,在输出功率、功耗和效率等性 能上与乙类十分相近,故分析方法与乙 类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为直达声. 第二类为反射声. 第三类为混响声.
与单声道重放声相比,立体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4)具有较好的空间感、包围感和临场感 立体声系统可以重现反射声和混响声,使聆听者感
受到原声场的音响环境。
15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5.2 立体声原理
1.声源平面定位 1) 时间差
l
声音到达两侧耳壳处的时间差可近似为
式 中 n 为 量 化 位 数 , 在 CD 唱 片 中 , n=16 , 所 以 (S/N)≈96(dB)。在线性量化情况下,上式也就是数字音 响设备的动态范围。
10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3.传码率R 数字音响系统中每秒钟所传送的数据位数称为传 码率
R=m·n·fs (b/s)
式中m为声道数, n为量化位数,对于双声道立体声 系统,m=2。因为CD唱片的n=16,fs=44.1kHz,故 R=1.411Mb/s。
13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与单声道重放声相比,立体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2)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掩蔽效应减弱,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3)具有较小的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在采用多声道输出时被分散开了,对有用
信号的影响减小。
14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 立体声成分
我们以舞台上左右前后错开的各种乐器组成整个 乐队. 他们演奏时, 到达听众耳际的声音可分为三类:
12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与单声道重放声相比,立体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方位感和分布感 采用多声道重放立体声时,聆听者会明显感到声源分 布在一个宽广的范围,主观上能想象出乐队中每个乐 器所在的位置,产生了对声源所在位置的一种幻像, 简称声像。幻觉中的声像重现了实际声源的相对空间 位置,具有明显的方位感和分布感。
2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图 1―8
3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2 信噪比
信噪比又称信号噪声比,是指有用信号电压与噪
声电压之比
N
uN
(1―21)
式中uS为有用信号电压,uN为无用噪声电压。信噪
比越大,表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重放的声音越
干净,音质越好。
4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3 谐波失真
失真是对信号中所含杂质的一种测量。通常 被描述为信号的期望成分和非期望成分的百分 比或分贝比。简而言之,在输出端得到的任何 频率并不包含在输入频率中就是失真。
测量失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
5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3 谐波失真 由于各音响设备中的放大器存在着一定的非线性,导 致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器时产生新的各次谐波成分,由 此而造成的失真称为谐波失真。谐波失真使声音失去 原有的音色,严重时使声音变得刺耳难听。
11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5 立体声基础
立体声是一个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通道, 使聆听者所感到的声源相对空间位置能接近实际声 源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声音传输系统。
立体声虽然应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通道,但立体 声不等于双声道,立体声是由双声道组成,但双声道也不 一定是立体声。如果一个单声道音源分为两个声道也不能 称为立体声。立体声的特点是能够对声音进行左右定位。
范围的极限上限频率。
9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量化是把取样后每一取样点上的脉冲幅度转换为一组 不同的数码(脉冲串),也即将取样所得的取样值相对于 振幅进行离散的数值化操作,这就是量化。数码的位数, 称为量化位(bit)数,bit值越大,量化越准确。 2. 信噪比和动态范围
( S ) 6n 1.75 6n (dB) N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 音响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
1.4.1 有效频率范围
有效频率范围习惯上称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是 指各种放声设备能重放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以及在 此范围内允许的振幅偏差程度(允差或容差)。显然,频 率范围越宽,振幅容差越小,则频率特性越好。
1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图1―7 常见乐器与男女声的频率范围
6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该项指标可用新增谐波成分总和的有效值与原有信号的 有效值的百分比来表示,因而又称为总谐波失真。
u22 u32 100 %
u12 u22 u32
r 电压谐波失真系数
(1 - 22)
7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4 互调失真
互调失真也是非线性失真的一种。声音信号都是 由多频率信号复合而成的,这种信号通过非线性放大 器时,各个频率信号之间便会互相调制,产生出新的 频率分量,形成所谓的互调失真,使人感觉声音刺耳、 失去层次。
连续发声时,声波到达双耳时也会产生时间差。但由于
掩蔽效应的存在,使得时间差定位信息不明显。事实也
表明人耳对枪声、打击乐器声等瞬态发出的声音有很强
的辨向能力。
17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2) 相位差
由于传到两耳的声音存在时间差,因而也会产生相
位差。对于频率为f的纯音,相位差与时间差有如下关
系:
2 f gt
1.有效频率范围的上限频率fm
理论上数字设备的取样频率只要高于音频范围的 上限2倍,就能保证信息的完整。因此知道数字 设备的取样频率fs就可得出该设备允许通过的音 频信号上限频率fm。
fm≤fs/2
如:CD唱片的取样频率为fs=44.1Hz,故允许的音
频信号上限频率为fm≤fs/2=22.05Hz,也即是有效频率
t l sin
c
(1―25)
16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设l =20cm,c=340m/s,则
t 0.62sin (ms)
上述分析表明,时间差与平面入射角有关,据此 可确定声源的平面方位。
因声源发出的声波传到双耳存在路程差,故而产生 时间差。从时间差来看,它与声音的频率无关。
对突发声、瞬态声而言,主要是利用时间差作定位。
全频带内非线性信号的均方根的和
互调失真=
某一高次基频的振幅
×100% (1―23)
8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4.5 数字音响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
在数字音响设备中,要将声频信号数字化,必须进行取 样和量化,并编码。取样是对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每隔一 定时间将其瞬时值取出,使模拟信号等分为一列幅度随时 间变化的脉冲信号。
(1―26)
将 c 及f
t 代l入sin上式,可得
c
2 l s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