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理论马工程-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域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探析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域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探析作者:秦海咪来源:《长安学刊》2019年第04期摘要: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一文中,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笔者发现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进行探析是很好的角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度遵循了马克思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探析《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
以便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间喜剧;现实主义原则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74-03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相关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现实主义为原则,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文论观点,这些经典的文艺理论,为文艺创作与评论提供了基本的准则。
恩格斯赞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度遵循了马克思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探析《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
以便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社会环境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发展一般的理论。
它彻底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第一次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指出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5.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2、其次,现实主义的目标是要提供一幅关于现实的完整图 画,去除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之间的 对立。
“现实主义……每一种对现实的反映都不是停留在自然主义的直 接表面上,它是要再现对象的内涵整体、它的主要的通过现象表现出 来的感性规定,这就——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了一种世界。”
概述
(二)发展概况 1、形成 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并逐 渐走向鼎盛。
2、演化 20世纪30-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演化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非正统马 克思主义思潮。反启蒙主义、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分 析法西斯主义成因,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 卢卡契(1885-1971,又译卢卡 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 学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主要
著作有《小说理论》《历史与
阶级意识》《欧洲现实主义研 究》《现实主义问题》《历史
小说》《审美特性》等。
第一节:卢卡奇、布莱希特、詹姆逊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的物化理论
1、 在发展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时,卢卡契吸收了韦伯对工 具理性的论述,由此开辟了物化批判(或曰工具理性批 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 2、 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种意识结构。资本主义 建立了世界市场,把一切都纳入市场交换体系之中,形成 了一个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 分工和专门化,经济的各种因素和各个部分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独立出来,个人因为分工被孤立化、原子化,使资本 主义的外表显得支离破碎。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流于旁观 和碎片化直观描写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行其道。
西方文化理论马工程-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案例分析库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2.知识点讲解: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3.实体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去研究文学,而是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进入文学领域开展文学批评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考察、去揭示其意义的。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到1848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喜爱和赞赏的同时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作家之一。
他们在自己的著作或与友人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巴尔扎克或巴尔扎克的作品。
根据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
原因就在于巴尔扎克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他的作品中,“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
至于恩格斯,他在1883年12月写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有1815年至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拉贝尔、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所包含的多得多。
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888年,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思考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
思考
巴尔扎克的戏剧作品《人间喜剧》(HumansasaComedy)传递出巴
尔扎克深厚的艺术特色和传统哲学思考,其深刻地影响着中世纪和文
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们。
此作品检视了人类生命的重要层面,涉及恩怨,利怨,权术,爱恨,生死,邪恶,良知,尊严等。
本文将讨论其
艺术特色,哲学思考。
巴尔扎克的作品《人间喜剧》在文化和社会背景调性方面具有明
显区别。
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础,以尤耶尔和普罗马家催,表现了主
人公被处决当时的社会结构以及人性表现。
通过人物之间的恩怨、诡计、情感和暴力,向观众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片段。
巴尔扎克在
此作品中把喜剧与悲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及虚景的幻想与生硬的
事实的多种矛盾,使得叙述承担了丰富多彩的情感。
另外,《人间喜剧》也涉及到哲学思考。
作品中囊括了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等历史文化,以及古典神学,基督教和马丁•路德的思想,
为阐述人性深层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天主论,
多次地告诉人们要感恩,祈求天主的安慰和宽恕,同时回到自然界中
去找寻真理和正义,正是通过巴尔扎克的思考理念,才让《人间喜剧》的情感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巴尔扎克的作品《人间喜剧》在社会背景和文化层面
上都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既有以现实主义为基础,融合了喜剧和悲
剧的戏剧性,又涉及多种哲学思考,包括古希腊神话,古典神学,基
督教,以及马丁•路德的理论,以达到传达出人性深处真正的层面和深
刻的哲学思考。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7 (2)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 7概述西方文学理论是指在西方文化中对文学进行分析、解释和评判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结构、意义以及与社会、历史、个人经验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西方文学理论,包括传统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是一种重视文学作品内在结构和形式的文学理论。
它关注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句法等元素,认为这些元素是作品的核心,并决定了作品的意义。
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俄国学者普洛普詹金和奈叶季洛夫,他们通过对韵律、音韵、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西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构主义是在形式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含义是通过作品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巴特和布洛克,他们提出了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模糊”和语言符号的“语言游戏”,并将其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化哲学和文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一种对权威性、真实性和统一性的怀疑态度。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福柯、德里达和巴特等学者,他们通过对权力、知识、历史、文化等问题的反思,提出了一种对以往认识方式的颠覆和突破。
在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提倡自由表达和多样性,强调个体经验的重要性,启发了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验性质的作品。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一种关注女性经验、女性权利和性别问题的文学批评方法。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中存在着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压迫,并试图解构和批判这些压迫结构。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沃尔夫、德莱尔和克里斯蒂娜等学者,她们提出了“女性的文化”和“女性写作”的概念,倡导女性在文学中发声,探索女性的独特视角和经验。
总结西方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导言-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案例分析库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2.知识点讲解: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3.实体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去研究文学,而是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进入文学领域开展文学批评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考察、去揭示其意义的。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到1848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喜爱和赞赏的同时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作家之一。
他们在自己的著作或与友人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巴尔扎克或巴尔扎克的作品。
根据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
原因就在于巴尔扎克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他的作品中,“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
至于恩格斯,他在1883年12月写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有1815年至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拉贝尔、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所包含的多得多。
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888年,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域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探析
第10卷第4期Vol.10,N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9年7月Jul.,201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域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探析秦海咪(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一文中,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笔者发现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进行探析是很好的角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度遵循了马克思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探析《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
以便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间喜剧;现实主义原则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74-0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相关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现实主义为原则,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文论观点,这些经典的文艺理论,为文艺创作与评论提供了基本的准则。
恩格斯赞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度遵循了马克思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道主义历史观、文学反映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探析《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原则。
以便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社会环境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发展一般的理论。
它彻底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书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书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xx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
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左派”。
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他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认为形式与内容要辩证统一、文学艺术是一种商品(艺术生产理论)。
这本书从几个部分阐述了他的文学理论观点。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文学和历史,第二部分是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第三部分是作家和他们的使命,第四部分是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第一章文学和历史在第一部分,特里.伊格尔顿阐述了普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认为文学是无意义的,相反除了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的本质无情地揭露以外,他们也对文学做了深入的探究。
马克思本身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的创作。
比如创作过抒情诗,写过戏剧和喜剧小说,筹划办一本戏剧批评期刊,而且还研究过欧洲的美学。
马克思对文学的研究并不是仅仅局限在所谓的“sociology of literature 不仅”, 仅关注文学在特殊的社会中,其生产方式,流通,交换,出版,作家和读者的社会构成,文学水平,社会品味等方面的内容;还审视了文本中与阶级社会有关的文学成分,从而提炼出社会历史学家感兴趣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并不仅仅是社会学的批评,它不仅关注小说如何被出版的,作品中是否提到了工人阶级;它的目的是要全面的解释文学作品,关注文学的形式,风格,意义。
马克思提出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概念。
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的意识形态,反之则不成立。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由物质生产的方式决定的。
封建社会的地主和雇农,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一系列的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宗教、伦理、美学等等)这就是马克思说的“ideology它”赋.予了统治阶级的合法权利,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便是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
1/ 5,这并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批评机械地从文本转移到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视角。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定阶级意识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析其对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的影响。
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其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分析其如何通过艺术形象和语言表现来打动人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还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发现其社会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阶级性等特征。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文学批评观以《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为中心雷蒙德·威廉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观。
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
文学概论马工程 (2)
文学概论马工程介绍文学概论马工程文学概论马工程是一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文学概念、文学史、文学批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能够运用于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中。
本文将以Markdown格式输出文档,详细介绍文学概论马工程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
学习内容文学概论马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 文学概念学习文学概论马工程的第一步是了解文学的概念。
文学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文字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学生将学习文学的本质特征、艺术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2. 文学史了解文学史对于学习文学概论马工程非常重要。
学生将学习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学史发展过程,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特点与文化背景。
通过学习文学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把握其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
3. 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判、分析、解读的方法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掌握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文学研究的能力。
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文学概论马工程的核心内容。
学生将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阶级性等。
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创作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重要性学习文学概论马工程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提高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文学概论马工程,学生将对文学具有更深入的了解,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他们将通过学习文学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
2. 指导文学研究和创作文学概论马工程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学批评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学生进行文学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解构,以及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思考和创作。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教材)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教材)简介西方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探讨了西方文学作品的产生、发展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档将介绍马工程教材中关于西方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 文学理论的概念1.1 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文学是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文学理论则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解释的学科。
文学理论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还探索文学的目的、功能和意义等问题。
1.2 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从古典时代到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经历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个阶段的演变。
每个阶段都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丰富了对文学的理解。
2.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2.1 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关系,关注文本内部的符号和符号系统。
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还受到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2.2 结构主义对文学的贡献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和符号,可以揭示出作品的隐含意义,拓展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
3.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3.1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认同、差异和多样性,拒绝固定的真理和规范。
3.2 后现代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框架,鼓励创新和实验性的写作方式。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涉及多重叙事、非线性结构和模糊的语言边界,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4. 西方文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4.1 文学批评西方文学理论不仅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还用于文学批评的实践。
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作品的内涵和外在关联。
4.2 文学创作西方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也有重要的影响。
作家可以通过借鉴和吸收各种文学理论的观点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内容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生了明显的文化转向,其理论基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文化转向标志着从书面文本向视觉文本、从语词感受向视觉快感、从语词向图像的转变。
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存在着把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相等同,把文学、文化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缺少文学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化转向、文化政治文学性作为世界性的批评主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迄今已走过了170年的历史。
作为这一潮流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尽管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理论个性与批评风格,但也深受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在此,我们无意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只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向。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现实的巨大变革,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下,文化转向已深植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进而促生了一种新的批评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
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问题作相关思考与探究:第一,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中来审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第二,文化转向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批评潮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三,文学批评伴随文化转向而产生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第一个问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理论参照系。
这个参照系就是世界格局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就是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传播的地形图。
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探讨》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比如,安德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的代寄划分:第一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继承他们的一批下一代的理论家为数仍然很少,这批人中的大部分人在他们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很晚才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文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评价。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与其所处历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真实反映和折射社会历史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则注重揭示文学作品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认为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社会内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性反映。
它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物。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文学作品所体现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揭示了文学作品与社会的根本联系。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注重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性,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矛盾与冲突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作品内部的矛盾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揭示作品的创作动机、主题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作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作批评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形式的评价。
它强调作品的社会实用性和创造性,关注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创新。
在作品的社会实用性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必须能够揭示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社会成员的命运。
作品应该追求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以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同时,作品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共鸣。
在作品的创造性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作品应该能够突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创作方式,展现作者独特的思想和美感。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求作家对社会现实有独到的洞察和理解,通过艺术的创造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美学观和历史观的结合。
恩格斯曾两次提到自己的批评原则,一次是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说过的:“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另一次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指出的:“我是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
由此可以得出,恩格斯的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
“美学观点”即分析作品时的艺术尺度,“历史观点”即历史主义的文艺研究方法,把作家作品放进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和评价.首先、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还是其他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最基本的都是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评论,所以,对于一切审美的作品,应该是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看它是否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是否具有美的结构形态和形式韵味,能否充分地显示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
从恩格斯评论《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文中,可以看出美学观点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涉及到:作家应当有“从心底出现的较正确的美感”;博学、敏锐、“有血有肉”“活泼"的“天性";把作家“推向实际生活的”气质、精力和“精神意向"等等。
这些思想内涵都是影响文学作品质量的关键,如果在批评文学作品的时候忽略了美学角度,则是对作品审美鉴赏的一大遗憾,同时对于批评人来说,批评观点也会有所狭隘。
其次、一切文学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有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衡定作品又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就必须要有历史的观点.恩格斯曾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阐述过历史结构与思想结构的关系。
恩格斯认为,历史结构当中的物质结构影响决定思想结构。
历史结构中的经济结构影响和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1.导言
西方文学理论
导言
一、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西方文学理论,简称西方文论,是以西方古希腊以来两 千五百多年的文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与特性为研究对象 的学科领域。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 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 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 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 列马克思主义文学学同属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样也是受经 济、社会状况制约的。
当今风行世界的文化批评,实际上也正是由于看到形式 主义批评的弊端,才重返了文学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 联系。
三、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意义
首先,学习西方文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和 西方文明,更新我们的知识视野,拓展我们的精神世界, 丰富我们的思想头脑。
其次,从“洋为中用”的角度来说,西方文论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重要资源。
形式批评文论
相比于意义批评文论,形式批评文论应该说是彻底斩断 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但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 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因此文学 的语言、形式、结构是无法独立于现实之外的。
“二百年以来,浪漫派以及他们不可胜数的继承者都争 先恐后地重复说:文学就是在自身找到目的的语言。现 在是回到(重新回到)我们也许不会忘记的明显事实上 的时候了,文学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 的话语。让那些害怕这些大词儿的人见鬼去吧!萨特说: 文学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揭示,他说得对。如果文学不能 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那它就什么也不是。”托多罗 夫后期正因为看清了文学与现实无法斩断的联系,才彻 底突破了结构主义的模式,得出上述激烈言论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文思想及其批判 ——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感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文思想及其批判——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感永安一中艺术组李艺明当前,比较通行的科学分类方法是把人类的整体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类。
然而在人类社会面对宇宙万物以及求得自身发展的大前提下,三者可以说是不分你我的,都以“人类”为其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不仅有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行科学主义分析的规律性结论,更有把共产主义的人类目标树立为“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源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生命哲学的新黑格尔主义,西方文化危机思潮,弗洛伊德主义以及存在主义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姿态提出了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的学说,并且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实践哲学”,因而他们倾全力于人的主观结构、心理倾向和大众文化的分析批判,把意识的改变视为革命成功的根本保障。
可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渗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动的轴心是二十年代西方革命失败的原因讨论,其代表人物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等通过对二十年代西方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指出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失败在于主观心理上的准备不足,以及“阶级意识”的不成熟。
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分析了“物化和无产阶级的意识”,他谈到“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物化最集中表现是商品拜物教。
“物化”——“社会水泥”完全抹杀了人的主体因素,使个人不可能真正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现实,它是“个人原子化”和世界呈现的“支离破碎”在主观意识上的反映。
同时的葛兰西也从其“实践哲学”的立场出发,强调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以此来打破“文化霸权”。
在第二个阶段,围绕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及其危害的社会心理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走向心理倾向和性格结构的探索,以赖希的性欲经济学、弗罗姆的《逃避自由》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标志。
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及借鉴意义王星涵
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及借鉴意义王星涵发布时间:2023-05-12T08:54:54.614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王星涵[导读]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从经济领域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
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作用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从经济领域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
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作用,深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承接马克思哲学精神的基础上,出现了文化马克思主义。
文章首先概括了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及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现实影响。
在深入分析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总结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以通过文化和意识的影响获得领导权、关注普通人的文化生活及大众传媒和政治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借鉴意义一、基本概念分析(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涵义目前公认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出自于卢卡奇、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1],其研究主题是意识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意识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
美国学者丹尼斯•德沃金[2,3]认为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晚期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与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英国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派别。
在另外一些学者看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特殊的内涵。
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带有鲜明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大众文化批判,强调从文化视角上研究马克思主义。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文化马克思主义强调从文化领域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是一种新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二)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较为公认的提法是,狭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诞生于英国,在二战之后出现的新左派文化理论[5],这种理论主要是以英国的社会、文化变革为研究主题,利用马克思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库
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2.知识点讲解: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3.实体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去研究文学,而是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进入文学领域开展文学批评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考察、去揭示其意义的。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到1848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喜爱和赞赏的同时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作家之一。
他们在自己的著作或与友人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巴尔扎克或巴尔扎克的作品。
根据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
原因就在于巴尔扎克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他的作品中,“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
至于恩格斯,他在1883年12月写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有1815年至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拉贝尔、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所包含的多得多。
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888年,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
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
可见,在两位马克思主义导师看来,《人间喜剧》已不再是纯文学的存在,他们从中看到了“时代”、“历史”、“社会”、“经济”,甚至看到了“革命辩证法”。
相较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更注重《人间喜剧》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丰富性及其巨大的认识价值。
从《人间喜剧》的一部小说——《农民》中同样可以看出这种批评倾向。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有深刻理解”,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农民》切当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的农民生活。
他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者也受资本主义观念的支配。
以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而著名的巴尔扎克,在他最后的一部小说《农民》里,切当地描写了一个小农为了保持住一个高利贷者对自己的厚待,如何情愿白白地替高利贷者干各种活,并且认为,他这样做,并没有向高利贷者献出什么东西,因为他自己的劳动不需要花费他自己的现金。
这样一来,高利贷者却可以一箭双雕。
他既节省了工资的现金支出,同时又使那个由于不在自有土地上劳动而日趋没落的农民,越来越深地陷入高利贷的蜘蛛网中。
”马克思的文学批评着眼与文本中的社会关系,并以此来作为思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