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大豆(各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限生长习性
3.亚有限生长习性
2.2大豆的植物学性状
2.2.1根系大豆的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瘤组成
根瘤。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图51)。侵入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的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受到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的皮层细胞,从而使该处的组织膨大,最后形成根瘤。
2.5.2温度
大豆属于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好。在大田播种期内,土温为10-12℃,大豆种子可顺利发芽;在17-18℃时,出苗迅速整齐。
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在18-22℃,低于l2C花芽不能进行分化,低于20℃和高于35C则落花严重。温度超过40℃,结荚率减少57%-71%。
2.5.3水分
大豆属于需水较多的作物。据研究,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600-1000g。据研究,大豆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上整个生育期耗水量的5%,出苗到分枝为13%,分枝到开花为17%,开花到鼓粒为45%,鼓粒到完熟为20%。
但生大豆中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种是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另一种是血球凝集素。这两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均易被破坏,经煮熟后就不会中毒。
1.1.1大豆是重要的油料
豆油是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属半干性油,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油。主要油脂产品:大豆卵磷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硬脂酸、甘油、油漆油墨、润滑油、生物柴油、人造橡胶、瓷釉、聚氯乙烯、树脂等。
当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大粒品种每公顷播15-120kg,中粒品种播75-90kg,小粒品种播60-75kg。在发芽率低或播期较晚时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1/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
2.3.3花芽分化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一般约经25-30d。花芽开始分化,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
2.3.4开花结荚期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从软而小的豆荚出现到幼荚形成为结荚期,由于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进的,所以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
难点:大豆的产量形成过程。大豆高产施肥技术。高油大豆及高蛋白质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课堂组织与教学法
1.提问:
1)大豆有什么用途?举出你所了解的大豆用途。
2)大豆是作油料多还是食品多?
3)我国主要的大豆生产区在哪里?
2.板书:重要专业概念、容易模糊的字词、配合课程内容的举例。
3.多媒体课件。大豆利用的代表产品、大豆生产主要数据、发育形态图片展示。
授课提纲:
第一节概述
1.1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
大豆子粒富含蛋白质(40%左右)和脂肪(20%左右)。其蛋白质含量比小麦、稻米、玉米高2-4倍,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被称为完全蛋白。
豆油的质量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大豆子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30%左右,子粒中的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
(2)黄淮海流域夏大豆亚区
3、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
(1)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亚区
(2)云贵高原春夏大豆亚区
4、东南春夏秋大豆区
5、华南四季大豆区
1.4.2大豆品质区划
1.东北及北方春大豆高油区(东北、华北、西北)
2.黄淮夏大豆高蛋白高油兼有区(冀中及鲁北、黄河与淮河流域)
3.南方多作大豆高蛋白区(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华南)
2.药物拌种
3.3.2以保全苗为中心,力争早播
1.足墒播种当土壤含水量在18%-22%时为足墒,低于18%以下为缺墒。
2.力争早播春大豆在地表以下5cm土温稳定上升到14-16C时即可播种。夏播大豆播种时不受温度限制,而早播可延长大豆的营养生长期,多分枝,多结荚,所以播种越早越好。
播种深度在5m左右,过深不易出苗,过浅则易跑墒。
课目、课题
大豆(理论课4学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目的:了解大豆的用途,新用途的开发及大豆的生产概况及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大豆种植分区和各区的条件。识记的主、副产品的数量与比例。
要求:掌握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及管理目标。
简单应用:大豆的综合利用途径。
教 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大豆生育阶段及特点,大豆根瘤的作用与特点。产量与品质形成,轮作与间种技术,需水需肥特性与肥水管理技术。
3.大豆卵磷脂——形成身体细胞膜、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重要元素,在糖果食品工业、医药、造纸和制革的方面广为应用。
4.大豆多肽——主要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寡肽为主,平均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是功能性膳食配料之一。
1.1.6大豆是养地作物
1.2世界大豆生产及产销动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豆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大豆生产国有60多个。国际上大豆主要用来提取豆油和制造脱脂大豆粉,以用作饲料来增加动物蛋白质产量。
1.4.3优势发展区域
农业部确定2003-2007大豆生产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主要抓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内蒙古东四盟市等5个优势产区,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2.1大豆的分类
2.1.1大豆的植物学分类
1.野生种我国各地均有发现,为一年生攀缘性植物。
2.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豆的茎包括主茎和分枝。,一般主茎有14-16节。幼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其株型分为3类: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
2.2.3叶大豆的叶有4种不同类型,即子叶、第1对真叶(单叶)、三出复叶和先出叶。
2.2.4花大豆的花着生在叶腋间及茎的顶端,成总状花序。花为蝶形花花的颜色有白色和紫色,花色是品种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大豆的栽培技术
3.1大豆的种植方式
3.1.1大豆的合理轮作
大豆重茬减产20%-30%,迎茬减产5%-10%。合理轮作换茬,可抑制病虫害发生,调节土壤养分,用地养地相结合。
3.1.2间作和套作
大豆玉米间作的方式在许多省份都普遍采用。间作比例非常重要,比例恰当,边行优势大,产量高,运用合适可获大豆、玉米双丰收。套种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麦田套种大豆可比麦收后播种有明显增产效果,因为套种加长了营养生长期。
1.1.2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充分利用蛋白质的物化特性,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饲料中。主要产品:豆粕、大豆粉(脱脂、全脂)、大豆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分离蛋白、蛋白发泡粉)、以及大豆蛋白纤维。
1.1.3大豆是我国传统食品
传统类豆制品是指在中国有几千年生产历史的豆制品。发酵豆制品如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纳豆。非发酵豆制品水豆腐、干豆腐(百页)、豆芽、卤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熏制豆制品、炸卤豆制品、冷冻豆制品、干燥豆制品等。
2.3.1种子萌发和出苗期
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条件适宜,播种后4-6d即可出苗。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2.3.2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出苗后2片子叶展开,其幼茎继续伸长3叶期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较慢,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开始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料。
3.2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时,首先考虑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和栽培目的。大豆生育期长短,受生长期间光照长短和温度高低的影响。早熟品种短日性较弱,晚熟品种短日性较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目的选择生育期和油分、蛋白质适宜的品种,才能优质高产。
3.3适时播种与合理密度
3.3.1播前准备
1.精选种子用粒选机或人工剔除杂子、病斑子、虫食粒、批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
2.栽培种大圆叶;粗壮直立少分枝;大圆黄豆;短日性弱,脂肪含量高。
3.中间类型(半栽培种)如东北、华北的秣食豆。
2.1.2按栽培区域进行分类
l.春大豆型短日性弱。
2.夏大豆型短日性较强。
3.秋大豆型短日性极强。
4.冬大豆型冬大豆型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短日性较弱。
2.1.3按生长习性分类
1.无限生长习性
2.3.5鼓粒期
从豆荚内豆粒开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时止称鼓粒期。鼓粒期是大豆种子形成的重要时期。
2.3.6成熟期
叶片变黄脱落,豆粒脱水,呈现品种固有性状,这时种子含水已降至15%以下,直到摇动植株时荚内有轻微响声,即为成熟期。
2.4大豆的产量及品质形成
2.4.1大豆的产量构成及其形成
大豆的子粒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所构成。
1.1.4大豆是优质饲料
大豆的子粒、植株及榨油后的豆饼都是优质饲料。大约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最近几年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
1.1.5大豆热门开发产品
1.大豆低聚糖——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其保健功能主要有:通便洁肠,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
2.大豆异黄酮——似女性荷尔蒙,有助改善更年期症状。
2.4.2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调控
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一般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
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失调。
2.4.3大豆种子的品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大豆种子的蛋白质、油分含量以及种皮色、脐色、光泽与利用要求及商品价值有关。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在大豆开花后10-30d,氨基酸增加最快。后期蛋白质的增长量占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的一半以上。大豆子粒含油量在开花后45d以前,随种子成长而增加,开花后45d(乳熟期)达到高峰。
影响大豆品质的生态因素很多,概括规律性:土壤水分适中,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气温在21-23C左右,对油分形成和积累有利,而蛋白质含量较低。
大豆的种皮色、脐色及光泽与利用要求及商品价值有关。黄大豆用途广、色泽好、商品价值高。特别是无色或淡色脐,无褐斑,无炸皮,粒大而圆的黄豆。
2.4.4大豆批粒的产生和防止
2.2.5荚荚的表皮被茸毛,荚色有草黄、灰褐、褐等色。豆荚形状分直形、弯镰形和弯曲程度不同的中间形。每荚有种子1-4粒,个别的5粒。
2.2.6种子形状分为球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扁圆形4种。种子颜色可分为黄色、青色、褐色、黑色以及双色等。
2.3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
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以下6个生育时期。
一般认为是叶片功能衰退或营养生长过旺使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不足或运送到种子内的物质较少;也有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供应或供应不足,或因高温干旱的综合影响,使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
2.5大豆的生态适应性
2.5.1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据研究,大豆在出苗7d后就进人了光照阶段,即开始对短日照起反应。在短日照条件下,大豆开花成熟提前,在长日照条件下大豆成熟延迟。
目前,国际间主要油籽原料的年生产量超过3亿2千万吨。其中约6成是大豆。目前世界植物油的生产量约1亿吨。生产量最多的是大豆油为3000万吨,大豆油和棕榈油主导整个国际植物油的市场。
1、播种面积稳步增加
2、单产趋于平稳
3、总产量显著提高
4、贸易日趋活跃
1.3我国大豆生产概况
1.3.1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早在1873年,我国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大豆产品,引起各国商人的浓厚兴趣,被誉为“东方一宝”和“中国珍珠”。
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东起海滨,西至新疆,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除各别海拔极高的寒冷地区以外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占40%左右)和黄淮平原(占38%左右),长江流域及南方约占17%。
1.3.3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方向
(1)积极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
(2主攻单产,积极扩大种植面积
(3)实行大豆生产的模式化、规范化栽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4)开发综合利用技术
1.4我国大豆的分区与区划
1.4.1生态区划
1.北方春大豆区
(1)黄土高原春大豆亚区
(2)西北春大豆亚区
2、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
(1)冀晋中部春夏大豆亚区
历史上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居世界第1位,1995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并一直持续至今,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豆油和菜籽油一起成为我国烹饪的两大主要用油。
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国豆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1.3.2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
(1)国产高油大豆缺乏竞争力
(2)分散种植使高油大豆竞争力仍然偏弱。
3.亚有限生长习性
2.2大豆的植物学性状
2.2.1根系大豆的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瘤组成
根瘤。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图51)。侵入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的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受到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的皮层细胞,从而使该处的组织膨大,最后形成根瘤。
2.5.2温度
大豆属于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好。在大田播种期内,土温为10-12℃,大豆种子可顺利发芽;在17-18℃时,出苗迅速整齐。
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在18-22℃,低于l2C花芽不能进行分化,低于20℃和高于35C则落花严重。温度超过40℃,结荚率减少57%-71%。
2.5.3水分
大豆属于需水较多的作物。据研究,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600-1000g。据研究,大豆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上整个生育期耗水量的5%,出苗到分枝为13%,分枝到开花为17%,开花到鼓粒为45%,鼓粒到完熟为20%。
但生大豆中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种是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另一种是血球凝集素。这两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均易被破坏,经煮熟后就不会中毒。
1.1.1大豆是重要的油料
豆油是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属半干性油,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油。主要油脂产品:大豆卵磷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硬脂酸、甘油、油漆油墨、润滑油、生物柴油、人造橡胶、瓷釉、聚氯乙烯、树脂等。
当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大粒品种每公顷播15-120kg,中粒品种播75-90kg,小粒品种播60-75kg。在发芽率低或播期较晚时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1/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
2.3.3花芽分化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一般约经25-30d。花芽开始分化,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
2.3.4开花结荚期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从软而小的豆荚出现到幼荚形成为结荚期,由于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进的,所以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
难点:大豆的产量形成过程。大豆高产施肥技术。高油大豆及高蛋白质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课堂组织与教学法
1.提问:
1)大豆有什么用途?举出你所了解的大豆用途。
2)大豆是作油料多还是食品多?
3)我国主要的大豆生产区在哪里?
2.板书:重要专业概念、容易模糊的字词、配合课程内容的举例。
3.多媒体课件。大豆利用的代表产品、大豆生产主要数据、发育形态图片展示。
授课提纲:
第一节概述
1.1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
大豆子粒富含蛋白质(40%左右)和脂肪(20%左右)。其蛋白质含量比小麦、稻米、玉米高2-4倍,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被称为完全蛋白。
豆油的质量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大豆子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30%左右,子粒中的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
(2)黄淮海流域夏大豆亚区
3、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
(1)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亚区
(2)云贵高原春夏大豆亚区
4、东南春夏秋大豆区
5、华南四季大豆区
1.4.2大豆品质区划
1.东北及北方春大豆高油区(东北、华北、西北)
2.黄淮夏大豆高蛋白高油兼有区(冀中及鲁北、黄河与淮河流域)
3.南方多作大豆高蛋白区(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华南)
2.药物拌种
3.3.2以保全苗为中心,力争早播
1.足墒播种当土壤含水量在18%-22%时为足墒,低于18%以下为缺墒。
2.力争早播春大豆在地表以下5cm土温稳定上升到14-16C时即可播种。夏播大豆播种时不受温度限制,而早播可延长大豆的营养生长期,多分枝,多结荚,所以播种越早越好。
播种深度在5m左右,过深不易出苗,过浅则易跑墒。
课目、课题
大豆(理论课4学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目的:了解大豆的用途,新用途的开发及大豆的生产概况及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大豆种植分区和各区的条件。识记的主、副产品的数量与比例。
要求:掌握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及管理目标。
简单应用:大豆的综合利用途径。
教 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大豆生育阶段及特点,大豆根瘤的作用与特点。产量与品质形成,轮作与间种技术,需水需肥特性与肥水管理技术。
3.大豆卵磷脂——形成身体细胞膜、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重要元素,在糖果食品工业、医药、造纸和制革的方面广为应用。
4.大豆多肽——主要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寡肽为主,平均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是功能性膳食配料之一。
1.1.6大豆是养地作物
1.2世界大豆生产及产销动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豆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大豆生产国有60多个。国际上大豆主要用来提取豆油和制造脱脂大豆粉,以用作饲料来增加动物蛋白质产量。
1.4.3优势发展区域
农业部确定2003-2007大豆生产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主要抓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内蒙古东四盟市等5个优势产区,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2.1大豆的分类
2.1.1大豆的植物学分类
1.野生种我国各地均有发现,为一年生攀缘性植物。
2.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豆的茎包括主茎和分枝。,一般主茎有14-16节。幼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其株型分为3类: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
2.2.3叶大豆的叶有4种不同类型,即子叶、第1对真叶(单叶)、三出复叶和先出叶。
2.2.4花大豆的花着生在叶腋间及茎的顶端,成总状花序。花为蝶形花花的颜色有白色和紫色,花色是品种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大豆的栽培技术
3.1大豆的种植方式
3.1.1大豆的合理轮作
大豆重茬减产20%-30%,迎茬减产5%-10%。合理轮作换茬,可抑制病虫害发生,调节土壤养分,用地养地相结合。
3.1.2间作和套作
大豆玉米间作的方式在许多省份都普遍采用。间作比例非常重要,比例恰当,边行优势大,产量高,运用合适可获大豆、玉米双丰收。套种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麦田套种大豆可比麦收后播种有明显增产效果,因为套种加长了营养生长期。
1.1.2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充分利用蛋白质的物化特性,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饲料中。主要产品:豆粕、大豆粉(脱脂、全脂)、大豆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分离蛋白、蛋白发泡粉)、以及大豆蛋白纤维。
1.1.3大豆是我国传统食品
传统类豆制品是指在中国有几千年生产历史的豆制品。发酵豆制品如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纳豆。非发酵豆制品水豆腐、干豆腐(百页)、豆芽、卤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熏制豆制品、炸卤豆制品、冷冻豆制品、干燥豆制品等。
2.3.1种子萌发和出苗期
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条件适宜,播种后4-6d即可出苗。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2.3.2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出苗后2片子叶展开,其幼茎继续伸长3叶期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较慢,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开始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料。
3.2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时,首先考虑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和栽培目的。大豆生育期长短,受生长期间光照长短和温度高低的影响。早熟品种短日性较弱,晚熟品种短日性较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目的选择生育期和油分、蛋白质适宜的品种,才能优质高产。
3.3适时播种与合理密度
3.3.1播前准备
1.精选种子用粒选机或人工剔除杂子、病斑子、虫食粒、批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
2.栽培种大圆叶;粗壮直立少分枝;大圆黄豆;短日性弱,脂肪含量高。
3.中间类型(半栽培种)如东北、华北的秣食豆。
2.1.2按栽培区域进行分类
l.春大豆型短日性弱。
2.夏大豆型短日性较强。
3.秋大豆型短日性极强。
4.冬大豆型冬大豆型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短日性较弱。
2.1.3按生长习性分类
1.无限生长习性
2.3.5鼓粒期
从豆荚内豆粒开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时止称鼓粒期。鼓粒期是大豆种子形成的重要时期。
2.3.6成熟期
叶片变黄脱落,豆粒脱水,呈现品种固有性状,这时种子含水已降至15%以下,直到摇动植株时荚内有轻微响声,即为成熟期。
2.4大豆的产量及品质形成
2.4.1大豆的产量构成及其形成
大豆的子粒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所构成。
1.1.4大豆是优质饲料
大豆的子粒、植株及榨油后的豆饼都是优质饲料。大约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最近几年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
1.1.5大豆热门开发产品
1.大豆低聚糖——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其保健功能主要有:通便洁肠,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
2.大豆异黄酮——似女性荷尔蒙,有助改善更年期症状。
2.4.2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调控
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一般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
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失调。
2.4.3大豆种子的品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大豆种子的蛋白质、油分含量以及种皮色、脐色、光泽与利用要求及商品价值有关。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在大豆开花后10-30d,氨基酸增加最快。后期蛋白质的增长量占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的一半以上。大豆子粒含油量在开花后45d以前,随种子成长而增加,开花后45d(乳熟期)达到高峰。
影响大豆品质的生态因素很多,概括规律性:土壤水分适中,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气温在21-23C左右,对油分形成和积累有利,而蛋白质含量较低。
大豆的种皮色、脐色及光泽与利用要求及商品价值有关。黄大豆用途广、色泽好、商品价值高。特别是无色或淡色脐,无褐斑,无炸皮,粒大而圆的黄豆。
2.4.4大豆批粒的产生和防止
2.2.5荚荚的表皮被茸毛,荚色有草黄、灰褐、褐等色。豆荚形状分直形、弯镰形和弯曲程度不同的中间形。每荚有种子1-4粒,个别的5粒。
2.2.6种子形状分为球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扁圆形4种。种子颜色可分为黄色、青色、褐色、黑色以及双色等。
2.3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
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以下6个生育时期。
一般认为是叶片功能衰退或营养生长过旺使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不足或运送到种子内的物质较少;也有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供应或供应不足,或因高温干旱的综合影响,使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
2.5大豆的生态适应性
2.5.1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据研究,大豆在出苗7d后就进人了光照阶段,即开始对短日照起反应。在短日照条件下,大豆开花成熟提前,在长日照条件下大豆成熟延迟。
目前,国际间主要油籽原料的年生产量超过3亿2千万吨。其中约6成是大豆。目前世界植物油的生产量约1亿吨。生产量最多的是大豆油为3000万吨,大豆油和棕榈油主导整个国际植物油的市场。
1、播种面积稳步增加
2、单产趋于平稳
3、总产量显著提高
4、贸易日趋活跃
1.3我国大豆生产概况
1.3.1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早在1873年,我国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大豆产品,引起各国商人的浓厚兴趣,被誉为“东方一宝”和“中国珍珠”。
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东起海滨,西至新疆,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除各别海拔极高的寒冷地区以外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占40%左右)和黄淮平原(占38%左右),长江流域及南方约占17%。
1.3.3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方向
(1)积极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
(2主攻单产,积极扩大种植面积
(3)实行大豆生产的模式化、规范化栽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4)开发综合利用技术
1.4我国大豆的分区与区划
1.4.1生态区划
1.北方春大豆区
(1)黄土高原春大豆亚区
(2)西北春大豆亚区
2、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
(1)冀晋中部春夏大豆亚区
历史上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居世界第1位,1995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并一直持续至今,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豆油和菜籽油一起成为我国烹饪的两大主要用油。
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国豆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1.3.2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
(1)国产高油大豆缺乏竞争力
(2)分散种植使高油大豆竞争力仍然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