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声声慢》课程讲解 备课方案 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简编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简编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简编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了解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声声慢》创作的年代背景。

分析《声声慢》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现实。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清照的生活年代、生平经历和文学地位。

分析李清照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声声慢》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2.1 诗歌结构分析《声声慢》的诗歌形式、韵律、节奏和押韵。

解读《声声慢》的诗句、词语和意象,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2 艺术特色分析《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探讨《声声慢》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3.1 诗歌主题分析《声声慢》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乡愁、人生哲理等。

探讨《声声慢》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挑战。

3.2 情感表达解读《声声慢》中的情感色彩,如忧愁、孤独、失落等。

分析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

4.1 诗歌翻译提供《声声慢》的现代汉语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分析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提供翻译技巧和方法。

4.2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声声慢》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第五章:诗歌创作与实践5.1 诗歌创作指导提供诗歌创作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创作古诗词。

分析《声声慢》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5.2 诗歌实践布置诗歌创作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

组织诗歌分享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第六章:诗歌鉴赏与分析6.1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探讨意象在塑造诗歌情感和主题中的作用。

6.2 诗歌语言特色分析《声声慢》的语言特色,如用词精确、情感细腻等。

探讨李清照在诗歌中运用语言的独特之处。

7.1 宋代文学背景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理解《声声慢》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声声慢》教案范文

《声声慢》教案范文

《声声慢》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分析《声声慢》的韵律特点、意象运用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的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诗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声声慢》。

(2)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分析《声声慢》的韵律特点、意象运用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

(2)深入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介绍《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声声慢》,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声声慢》的韵律特点、意象运用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声声慢》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声声慢》。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声声慢》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声声慢》,理解诗意。

(2)整理相关资料,如李清照的生平、宋代词的发展历程等。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声声慢》的教案(精选7篇)

《声声慢》的教案(精选7篇)

《声声慢》的教案《声声慢》的教案(精选7篇)《声声慢》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词在遣词用字、韵律运用与布局谋篇上的独特之处。

2.掌握物境与心境相融的表现手法。

3.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同。

4.初步体会性别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教学要点1.叠字运用的妙处。

2.用韵的特点。

3.细腻而又步步深入的感情蕴涵。

4.国家变动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联。

三、文本详析这首词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汉族政权南迁,始为南宋。

这一重大变故给当时社会各阶层带来影响,李清照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变。

千古名篇《声声慢》即写于这样的背景下。

词的开头落笔见奇,以七组十四个叠字描绘出一个凄然寡欢的愁妇形象。

第一句“寻寻觅觅”不是写实,而是表现一种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词人所寻觅的是什么呢?词中没有明说,但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却不难体味。

南渡前,李清照与丈夫感情融洽,志同道合,有着文雅而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趣。

然而,靖康之难葬送了昔日的一切,丈夫赵明诚离开人世,心爱的文物古籍毁于兵乱,失于窃贼,更令人痛心的是北方国土的沦亡。

词人在多难的岁月里备尝艰辛,故而坐立不安,情不自禁地希求寻到一点慰藉。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这种心理,而是赋无形于有形,通过“寻寻觅觅”这一虚化的行动来形象地加以表现。

第二句借环境的凄清、肃杀来表现心情,“冷冷清清”既写出深秋气象,也刻画出词人的暮年心境,饱含着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之感。

第三句则直抒愁怀。

这句中的六个叠字是近义词,相互间有细微区别:“凄凄”言其悲凉;“惨惨”写其抑郁;“戚戚”则绘其忧惧。

词人由浅入深,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国破家亡为自己造成的极深的精神创伤。

接下去四句,通过眼前生活叙写愁情。

“最难将息”表面上是就清晨气候而言,实际又与上文“寻寻觅觅”相呼应,表明女主人公从一清早便心神不宁,沉痛的家国身世之感蕴于其中,却又无处遣愁。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声声慢》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

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

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声声慢》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声声慢》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声声慢》的背景、作者及其时代背景;2.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中“慢”的概念及其与快的关系;3.熟练掌握《声声慢》的词句及其表达的情感;4.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诵能力,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

知识点分析:1.《声声慢》的背景和时代背景;2.《声声慢》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慢”的概念;3.《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意义;4.《声声慢》的词句及情感的表达;5.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诵读《声声慢》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学生简单感受下,有什么情绪和感受。

2.引出本课的主题:《声声慢》。

二、讲述《声声慢》的背景及其作者(10分钟)1.介绍《声声慢》的作者温庭筠,及其时代背景。

2.特别强调温庭筠是唐朝文学家代表之一,提出《声声慢》反映唐朝后期风气渐暗,人民情绪愁闷的事实。

三、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慢”概念(20分钟)1.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平时都说什么东西是“慢”的,举例让学生说出几个,“慢”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课堂 Brainstorming。

2.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认识到“慢”的含义,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慢”的概念。

四、讲解《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0分钟)1.让学生朗读整首《声声慢》,以感受其节奏和情感。

2.分段讲解《声声慢》的基本情节和主旨,由浅至深,循序渐进。

五、讲解《声声慢》的词句及情感的表达(30分钟)1.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解释学生不会理解的生僻词汇,如“憔悴”。

2.详细解说几个比较重要的词句,如“庭院深深,绿草如茵”,请学生感受此诗的意境及情感的表达。

六、朗读训练(20分钟)1.首先让学生合唱课文。

2.随机出几个学生或者全班学生轮流朗读,让学生锻炼诗歌朗诵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育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回顾《声声慢》的主要内容及情感的表达。

2.教育学生,品读一首优秀的诗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情感世界,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

《声声慢》教案(通用10篇)

《声声慢》教案(通用10篇)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教案篇1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

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课件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声声慢》教案3篇【word版】

《声声慢》教案3篇【word版】

《声声慢》教案3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

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 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声声慢》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教案优秀

《声声慢》教案优秀

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对话等方式, 尽可能地还原诗中的情境,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道具和指导, 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创意写作
01
引导学生从《声声慢》 中获取灵感,进行现代 诗或散文的创作。
02
学生可以借鉴诗中的意 象、情感或语言风格, 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 作品。
03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 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 作品。
思考并回答问题: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你如何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鼓励自主拓展学习和思考
推荐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代表作, 如《如梦令》、《一剪梅》等, 感受其词作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内
涵。
了解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对李清照词作的影响。
尝试运用所学的诗词鉴赏方法, 自主选择一首诗词进行赏析,并
助于理解《声声慢》中情感的深沉和执着。
类似主题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边城》
沈从文的这部小说讲述了湘西边境小 城里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纯净而执着 的爱情观念,与《声声慢》中的爱情 主题相呼应。
《受戒》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段发生在 寺庙里的清新爱情故事,体现了对于爱 情的虔诚和坚守,与《声声慢》中的情 感表达有相似之处。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阅读感受
分组并指定小组长,确保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声声慢》 后的感受,可以从情感、意象、 语言等方面进行描述。
小组长负责记录并整理小组成 员的发言,准备向全班汇报。
角色扮演:模拟诗中情境,加深理解
选择《声声慢》中的某个情境或 片段,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每课时45分钟。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声声慢》背 景及作者简介,讲解诗歌内容;第二课时则重点分析诗歌情感和意境,进行学 生朗读和背诵,以及课堂讨论与分享。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以下是一份关于《声声慢》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声声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学习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

2. 分析《声声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阅读并欣赏《声声慢》。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分析主题和情感表
达。

2.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受。

3.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

教学步骤:
1. 引入话题,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

2. 分析《声声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3. 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特点。

4. 阅读并欣赏《声声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和讨论。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分析其他古
典文学作品等。

3. 测验评价: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声声慢》教案3篇

《声声慢》教案3篇

《声声慢》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3篇《声声慢》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2024《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

2024《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

《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步骤•学生活动与互动环节•课程评价与反馈课程介绍与目标01《声声慢》背景及作者简介01《声声慢》是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以其深情厚意和细腻描绘而著名。

0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女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广受赞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背景、作者及诗歌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及作者简介,第二课时讲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三课时进行诗歌朗诵和鉴赏。

时间安排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文本解读与赏析02文本结构及写作特点结构明晰全词起承转合,层次分明,从寻觅到冷清,再到愁绪的抒发,结构紧凑。

写作特点运用叠词、对比、白描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词中通过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

审美体验读者在欣赏词作时,能够感受到词人通过意象所传达出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和审美愉悦。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全词情感深沉,抒发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孤独境遇的无奈。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秋景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03朗读法:引导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教师范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配乐朗诵选择与诗歌情感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声声慢》 学历案

《声声慢》 学历案

《声声慢》学历案一、课程背景《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作品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赞誉。

在语文教学中,对《声声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宋词的特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声声慢》,准确默写其中的重点词句。

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词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清照在词中所传达的孤独、愁苦和对往昔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中的意象,如“黄花”“梧桐”“细雨”等,以及它们所营造的意境。

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其在词中的细腻表达。

2、难点分析词中的叠词运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忧伤、凄凉的氛围。

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和情感?”2、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声声慢》,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语调的把握。

学生再次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基调。

3、文本解读逐句分析词的意思,解释重点字词和典故。

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并探讨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和所营造的氛围。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通过七个叠词,不仅从声音上增强了节奏感,更从内容上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无常,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以淡酒难以抵御晚风的寒冷,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苦。

分析词中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烘托等。

比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以黄花的憔悴凋零,象征作者青春的消逝和生活的孤寂。

《声声慢》的教案(精选)

《声声慢》的教案(精选)
拟人
通过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增强诗歌的 表现力。例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将 雁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伤感。
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
音韵
诗歌运用押韵、叠韵等音韵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例如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 息”、“急”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表达了词人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03 文学手法与技巧 探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产生 共鸣。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 用“冷冷清清”形容内心的孤寂,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 人的情感。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 实践
学生朗诵表演
学生自愿报名,选择《声声慢 》中的一段进行朗诵表演。
表演前,学生需对所选段落进 行深入理解,把握情感基调。
表演时,要求学生注意语音、 语调、停顿等朗诵技巧,力求 传达出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组讨论会: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 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悟。
节奏
通过长短句的结合、语气的变化等手段,形成起伏跌宕的节奏感。例如,“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运用长句和短句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内 心的起伏不定。
情感渲染与意境营造
情感渲染
诗歌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等手段,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例如,“满 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通过对黄花的描绘和对自己憔悴形 象的叙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助。
女主人公在词中展现了为了爱情不惜 牺牲自我的精神,表达了对爱情的深 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2024)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2024)
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音频、视频等,增强学生的
感官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本结构及写作特点
结构分析
上阕开篇即写愁情,下阕进一步阐述和描绘了这种愁情,全词以“愁”为主线 贯穿始终。
写作特点
李清照善于运用叠词、双声词等音韵手段,使全词在音律上回环往复,增强了 艺术感染力。同时,她还善于通过描绘具体意象来表达抽象情感,使词作含蓄 蕴藉,余味无穷。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她的词作多写闺情相 思、离愁别绪,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 风格;掌握《声声慢》的 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能力目标
能够背诵和默写《声声慢 》;通过鉴赏该词,提高 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生跟上教学进度。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深入解读《声声慢》的 背景、主题和情感表达
02
分析李清照词作的艺术 特色和语言风格
03
探讨李清照词作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4
通过朗诵、背诵和仿写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 词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 水平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掌握了《声声慢》的背景、主题和情 感表达,能够深入理解词作内涵
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词中的情感表 达,感受其婉约柔美的艺 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 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 本,感受词作的音韵美和意境
美。
讲解法
教师对作品背景、作者生平、 词作风格等进行详细讲解,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声声慢》教案(通用)

《声声慢》教案(通用)

01
02
03
朗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集体朗读等方式,引导学 生感受词作的音韵美和节 奏感。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 全班交流,探讨词中运用 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以及词 人表达的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词人 及词作背景、相关图片等 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词作。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学创作环境
宋代女性文学创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女性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培养文学素养;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创作的包容度较高,女性作品得以流传和传 承。同时,女性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唱和也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04
技巧指导:朗诵与背诵方法
朗诵技巧及实践演练
把握诗歌情感
理解《声声慢》中表达 的愁苦与孤独情感,运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进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 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提问。
角色扮演:李清照人物形象塑造
角色分配
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李清照及 其身边的人物,如丈夫、朋友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角色和情境,进行表演 准备,包括台词、动作、表情等。
情境设置
设定具体的场景和情节,如李清 照的闺房、她与丈夫的离别等。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声声慢》。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程回顾与总结
诗词背景介绍
详细阐述了《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诗词朗读与赏析
通过朗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声 声慢》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下去四句,通过眼前生活叙写愁情。进一步刻画出主
人公的悲愁心境。
文本分析

下半阕,依然就主人公之愁铺叙开去。
-“憔悴损”倾注着一腔悲情。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词人度日如年的心理感觉,又暗 示了即使熬到天黑,那漫漫长夜亦不知怎样捱过的忧愁。 - “梧桐”二句,写黄昏时分秋雨梧桐引起的哀愁,同时点出这首词描 述的是一整天的情状。 -“更兼”二字,点出不堪听闻之意,“到”字诉说时间之长,“点点 滴滴”则既写声音、状态,也写主人公感受。
文本分析

上半阕,字里行间处处含愁。
开头落笔见奇,以七组十四个叠字描绘出一个凄然寡欢
的愁妇形象。 “寻寻觅觅”表现一种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冷冷清清”既写出深秋气象,也刻画出词人的暮年心 境,饱含着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之感。 “凄凄”言其悲凉;“惨惨”写其抑郁;“戚戚”则绘 其忧惧。
简述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赏析此词中的六种意象。
作家的生平和背景
千古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
士。
与赵明诚的浪漫爱情生活
南渡后的坎坷遭遇
作家的生平和背景
“易安词”
(1) “别是一家” 的“易安体”
(2)《词论》
作家的生平和背景
以女性本位坦诚地来吟唱真挚深厚的爱情生
活。
李清照以词名家,诗文存留数量虽少,但都
此处的“愁”,实为全篇总旨,从而将情感推向高峰。
反诘的语式,既收束全词,又辟出新境,给读者留下想
象的余地。
整体感知


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国之痛

孀Hale Waihona Puke 之悲沦落之苦文本分析
妙用叠字、以声传情

摹物至妙、心物契合 依律填声、依声造境

艺术特色
一是倾注真挚情。

历代对李清照的评价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宋代四大女词家:
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吴淑姬
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
安,皆济南人
历代对李清照的评价
被戏称为“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 令》)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历代对李清照的评价
古今才妇第一: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 陈宏绪)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 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民国胡云翼《中国词 史略》)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 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李 清 照
寻 寻 觅 觅
声 声 慢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在遣词用字、韵律运用与布局谋篇上的 独特之处。
2.掌握物境与心境相融的表现手法。
3.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同。
4.初步体会性别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教学要点
1.叠字运用的妙处。 2. 用韵的特点。
3. 细腻而又步步深入的感情蕴涵。 4. 国家变动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联。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广为传诵,引人瞩目。
相关图片
链接-漱玉古韵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作品背景

这首词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 之一。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 南开封),汉族政权南迁,始为南宋。这一重大变 故给当时社会各阶层带来影响,李清照的生活也随 之发生巨变。李清照国破家亡,孤身飘零。这时期 她的作品再没有早年那种清新明快,而转为沉郁凄 婉,《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 型代表作品之一。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 凰台上忆吹箫》)
思考与讨论
1.分析这首词如何使物境与心境相互契合,从而使悲 愁描写步步深入。
2你读过的古典诗词中,还有哪些也是借助声调韵律 来表现情感特点的? 3.你能体会到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的特有气质吗?
研讨题
词人是如何叙写愁情,塑造愁妇形象的?

二是熔炼家常语。
三是善用白描法。 四是讲求韵律美。


历代对李清照的评价
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居青州时,因仰慕陶渊明, 取其《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 号,故人又称李易安,自题易安室。 藕神: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 徐士俊) 婉约宗主: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清人王士禛) 博家之祖: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 曾有《打马图经》等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