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鼻炎诊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变应性鼻炎
![(医学课件)变应性鼻炎](https://img.taocdn.com/s3/m/fbbfb9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3.png)
避免接触过敏原
识别和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 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 皮屑等。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鼻 腔,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 原,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机体免 疫功能,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
状。
预防措施
勤换洗床上用品和 衣物,保持个人卫 生。
加强锻炼,提高机 体免疫力。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具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包 括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
等。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 测阳性,提示存在过敏原。
病史
有接触过敏原的病史或家族过敏史 。
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
与变应性鼻炎症状相似,但无过 敏原接触史,发病与环境温度、
气压变化有关。
急性鼻炎
VS
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IgE介导 的Ⅰ型变态反应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 变态反应。在Ⅰ型变态反应中,变应原进 入体内,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结合,刺 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引起鼻黏膜炎症。在Ⅳ型变态反应中, 变应原与鼻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结合,诱 导树突状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 质,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炎症。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和湿润,定期开窗 通风。
避免接触花粉、尘 螨等过敏原,室内 减少易过敏的植物 摆放。
合理饮食,多吃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长期鼻塞的患者
总结词
该患者长期鼻塞,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该患者为中年人,自述鼻塞已持续数年,每年春秋季节症状较为明显,曾自行购买鼻炎康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该患者鼻黏膜肿胀、肥厚,鼻腔内分泌物较多,确诊为变应性鼻 炎。
识别和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 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 皮屑等。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鼻 腔,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 原,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机体免 疫功能,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
状。
预防措施
勤换洗床上用品和 衣物,保持个人卫 生。
加强锻炼,提高机 体免疫力。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具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包 括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
等。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 测阳性,提示存在过敏原。
病史
有接触过敏原的病史或家族过敏史 。
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
与变应性鼻炎症状相似,但无过 敏原接触史,发病与环境温度、
气压变化有关。
急性鼻炎
VS
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IgE介导 的Ⅰ型变态反应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 变态反应。在Ⅰ型变态反应中,变应原进 入体内,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结合,刺 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引起鼻黏膜炎症。在Ⅳ型变态反应中, 变应原与鼻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结合,诱 导树突状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 质,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炎症。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和湿润,定期开窗 通风。
避免接触花粉、尘 螨等过敏原,室内 减少易过敏的植物 摆放。
合理饮食,多吃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长期鼻塞的患者
总结词
该患者长期鼻塞,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该患者为中年人,自述鼻塞已持续数年,每年春秋季节症状较为明显,曾自行购买鼻炎康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该患者鼻黏膜肿胀、肥厚,鼻腔内分泌物较多,确诊为变应性鼻 炎。
《变应性鼻炎》PPT课件
![《变应性鼻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5b825a561252d380eb6ee7.png)
3
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LOGO
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案和时机的选择
中-重度
抗组胺 间 歇 性 鼻用糖皮质 激素 减充血剂 鼻用糖皮质 激素 抗组胺 抗白三烯
治疗方案
口服:至组胺相关症状消失 鼻用:随时
前两周后两周 (发作前2周开始--到结束后2周) 可酌情短期使用(<7天) 减量至最低维持治疗量 ——长期使用 口服:数周-数月 鼻用:随时 至少3个月至一年
相同点: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等浸 润,Th2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粘附分子、 前炎症介质、转录调节因子表达调控。 免疫病理学相 似性: 大量嗜酸粒细 胞浸润
不同点:支气管粘膜上皮脱落,支气管粘膜 重塑性。鼻粘膜炎症上皮细胞一般不脱落, 粘膜重塑性有争议。 LOGO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
使哮喘的症状改善
变应性鼻炎 诊断与治疗
Contents
1
2 3 4 5
临床定义 分类与分度 诊 治 断 疗
疗效评定
LOGO
临床定义
变应性鼻炎(AR),即过敏性鼻炎,是机体 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 性疾病。
包含三个内容 : 一是AR是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抗炎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措施; 二是致病因素是变应原,提示控制环境和免疫治疗的合理性; 三是本病特征是“主要”由IgE介导,考虑有非IgE介导的Th2 反应存在的可能。
LOGO
治疗-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全身反应症状 程度分级及抢救措施见表1。
表1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分级和处理
级 别
0级 1级 轻度全身反 应
名 称
症 状
无症状或症状与免疫治疗无关 局部荨麻疹、鼻炎或轻度哮喘(最大呼气 流速较基线下降程度<20%)
变应性鼻炎ppt演示课件
![变应性鼻炎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6f2eb9e314332396893c0.png)
鼻塞
0~+
+
鼻痒
+++
++
眼部症状
++
0
+++
++
鼻内 鼻内
+++ 0 0 0
+++ 0 0 +++
+++ ++ + 0
++ 0 0 0
++ 0 0 0
减充血剂 抗胆碱能药
口服 口服
抗白三烯
口服
++
++
.
++
++
++
28
免 疫 治 疗
.
26
中重度 间歇性 轻度 间歇性
鼻用皮质类固醇 鼻用色甘酸钠
轻度 持续性
中重度 持续性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第二代无镇静作用的鼻用或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
鼻用减充血剂(< 10 天)或 口服减充血剂
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刺激物 免疫治疗
. 27
喷嚏 H1受体 阻断剂 糖皮质激素
口服 鼻内
流涕
+++
+++
.
18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作为诊断变应性 鼻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
19
避免接触变应原
一
药物治疗
二
治疗
免疫治疗 三 四
外科治疗
.
20
1.抗组胺药
2.糖皮质激素
药 物 治 疗
3.抗白三烯药 4.色酮类药
5.鼻内减充血剂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
7.中药
. 21
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对抑 制喷嚏和流涕有显著作用。 疗 程:一般不少于2周。 适应证: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 炎;与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清水样 分泌物。酌情行鼻内镜和鼻窦CT等检查。
变应性鼻炎课件
![变应性鼻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55f1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png)
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变应性鼻炎的案
3
例分析
典型病例
患者A,男,35岁,患有季节 性变应性鼻炎,每年春季和秋 季发作,主要症状为鼻塞、流 涕、打喷嚏、鼻痒等。
患者C,男,50岁,患有变应 性鼻炎合并哮喘,主要症状为 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 胸闷、气喘等,发作时需使用 哮喘药物控制。
患者B,女,28岁,患有常年 性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 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 常年发作,无明显季节性。
等。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
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 室内环境,减少尘螨、霉
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均 衡,避免食用容易引起
过敏的食物。
佩戴口罩:外出时佩戴 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
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 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降低
●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 ●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
患者心理辅导
01
建立良好的医患 关系,倾听患者
的感受和需求
02
提供正确的疾病 知识和治疗方案, 消除患者的疑虑
和恐惧
03
变应性鼻炎的案
3
例分析
典型病例
患者A,男,35岁,患有季节 性变应性鼻炎,每年春季和秋 季发作,主要症状为鼻塞、流 涕、打喷嚏、鼻痒等。
患者C,男,50岁,患有变应 性鼻炎合并哮喘,主要症状为 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 胸闷、气喘等,发作时需使用 哮喘药物控制。
患者B,女,28岁,患有常年 性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 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 常年发作,无明显季节性。
等。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
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 室内环境,减少尘螨、霉
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均 衡,避免食用容易引起
过敏的食物。
佩戴口罩:外出时佩戴 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
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 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降低
●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 ●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
患者心理辅导
01
建立良好的医患 关系,倾听患者
的感受和需求
02
提供正确的疾病 知识和治疗方案, 消除患者的疑虑
和恐惧
03
变应性鼻炎PPT课件
![变应性鼻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12373a300a6c30d229f3d.png)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
1.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 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 h以 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2.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3.皮肤点刺试验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同时具 备皮肤点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 一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应。 对变应性鼻炎现行治疗的重要修订。(提示:症
状不再是治疗的唯一靶点,消除无症状的炎症反 应才是治疗根本)
治疗应以持续长期给药而非按需给药。
变应性鼻炎的再认识
同一气道, 同一疾病 ( One Airway, One Disease )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疾病过程的延续,上 气道影响下气道功能 –神经通路 –炎症细胞的募集 –抗原暴露增加促使原存的轻度哮喘加重 –全身影响
使用泰斯花粉 阻隔剂
使用泰斯花粉 阻隔剂后
泰斯花粉阻隔剂
正确使用花粉阻隔剂对产品的产品的疗效至关重要
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
一、抗组胺药物 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5岁以下推荐使用糖浆
制剂,5岁以上可口服片剂。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 药物,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疗程至少4周。 三、抗白三烯药物
安全),临床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儿童 (包括婴儿)是安全的。
2010年Ferrer等调查了来自欧洲、 亚洲的8个地区424个医疗机构的4581 例2~12岁儿童,就H1抗组胺药物的安 全性、耐受性及患者、家长和医师的满意 度进行评估,发现左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 定的评分最高,将近97%的患者愿意继 续使用左西替利嗪,推荐左西替利嗪为低 龄儿童AR的用药。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PPT文档34页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PPT文档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8e2d4ee876c66137ef0619c0.png)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变应性鼻炎(课件)ppt课件
![变应性鼻炎(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370178312b3169a551a40d.png)
表1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分级和处理
级 别
0级 1级 2级 轻度全身反 应 中度全身反 应 严重(非致 命)全身反 应 过敏性休克
名 称
症 状
无症状或症状与免疫治疗无关 局部荨麻疹、鼻炎或轻度哮喘(最大呼气 流速较基线下降程度<20%) 发生缓慢(>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和 (或)中度哮喘(最大呼气流速较基线下 降<40%) 发生迅速(<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或严重哮喘(最大呼气流速较 基线下降程度>40%) 迅速出现瘙痒、潮红、红斑、全身性荨麻 疹、喘鸣(血管性水肿)、哮喘发作、低 血压等
抗过敏性鼻炎药物的作用机制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色酮 致敏靶细胞脱粒、释放、合成生物活性介质 稳定肥大细胞膜, X 防止其脱粒 嗜酸/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储备的介质 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 X 血小板活化因子 前列腺素D2
抗白三烯药物 拮抗白三烯受体
H1阻断 剂阻断外 周组胺H1 受体
组胺 X
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
各种过敏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20%(in western countries )(10~50%)
亚洲11国家 1、10~30% 成人, 2、10~40% 小儿
3、成年女性多见,小儿男孩多见
4、间歇性鼻炎20%, 持续性鼻炎80% 5、轻度:25~30%, 中、重度:60~70%
缓激肽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 减充血剂 X 收缩局部血管,改善鼻通气功能 流涕
鼻痒
喷嚏
鼻塞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扑尔敏/西替利嗪)
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对抑 制喷嚏和流涕有显著作用。 疗 程:一般不少于2周。 适应证: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内局 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级 别
0级 1级 2级 轻度全身反 应 中度全身反 应 严重(非致 命)全身反 应 过敏性休克
名 称
症 状
无症状或症状与免疫治疗无关 局部荨麻疹、鼻炎或轻度哮喘(最大呼气 流速较基线下降程度<20%) 发生缓慢(>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和 (或)中度哮喘(最大呼气流速较基线下 降<40%) 发生迅速(<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或严重哮喘(最大呼气流速较 基线下降程度>40%) 迅速出现瘙痒、潮红、红斑、全身性荨麻 疹、喘鸣(血管性水肿)、哮喘发作、低 血压等
抗过敏性鼻炎药物的作用机制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色酮 致敏靶细胞脱粒、释放、合成生物活性介质 稳定肥大细胞膜, X 防止其脱粒 嗜酸/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储备的介质 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 X 血小板活化因子 前列腺素D2
抗白三烯药物 拮抗白三烯受体
H1阻断 剂阻断外 周组胺H1 受体
组胺 X
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
各种过敏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20%(in western countries )(10~50%)
亚洲11国家 1、10~30% 成人, 2、10~40% 小儿
3、成年女性多见,小儿男孩多见
4、间歇性鼻炎20%, 持续性鼻炎80% 5、轻度:25~30%, 中、重度:60~70%
缓激肽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 减充血剂 X 收缩局部血管,改善鼻通气功能 流涕
鼻痒
喷嚏
鼻塞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扑尔敏/西替利嗪)
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对抑 制喷嚏和流涕有显著作用。 疗 程:一般不少于2周。 适应证: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内局 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1PPT课件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5dd811910ef12d2bf9e7ca.png)
花生,牛奶,鸡蛋,坚果
污染及宠物饲养
卫生假说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的感染(细菌,病毒) 会降低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
最新课件
2
变异性鼻炎:流行病学(ISAAC)
最新课件
1997年国际耳鼻喉科学会联盟
3
变异性鼻炎:流行病学(ISAAC)
☆ 国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 过敏性鼻炎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呈持续 流行增加趋势
呼吸道事件大约占70%
心血管应包括口腔粘膜 的痒和肿胀
所有研究均报道:在SLIT后无全身 不良反应(指引起低血压的) 腹痛、荨麻疹、哮喘曾有报道
最新课件
20
药 物 治 疗(轻度间歇性)
不分先后: 口服H1抗组胺药 鼻用H1抗组胺药 和/或鼻用减充血剂
LTRA
sprays plus eye drops with oral loratadine in subjects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1992. LEV-CAN-9
最新课件
35
立复汀治疗过敏性鼻炎, >70%儿童1分钟内起效
王淑芬,徐忠强,许瑞明等。立复汀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4):171-172
最小年龄 6岁 4岁 3岁
最新课件
24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适用于各型 (鼻用及口服)
鼻用糖皮质激素 重度持续性鼻炎 轻度持续性鼻炎经抗组胺药
治疗2-4周无效
抗白三浠类
伴有哮喘症状者
减充血剂
鼻塞重者 用于短期内改善症状
最新课件
25
各类药物比 较
类别
代表药物
优点
缺点
污染及宠物饲养
卫生假说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的感染(细菌,病毒) 会降低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
最新课件
2
变异性鼻炎:流行病学(ISAAC)
最新课件
1997年国际耳鼻喉科学会联盟
3
变异性鼻炎:流行病学(ISAAC)
☆ 国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 过敏性鼻炎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呈持续 流行增加趋势
呼吸道事件大约占70%
心血管应包括口腔粘膜 的痒和肿胀
所有研究均报道:在SLIT后无全身 不良反应(指引起低血压的) 腹痛、荨麻疹、哮喘曾有报道
最新课件
20
药 物 治 疗(轻度间歇性)
不分先后: 口服H1抗组胺药 鼻用H1抗组胺药 和/或鼻用减充血剂
LTRA
sprays plus eye drops with oral loratadine in subjects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1992. LEV-CAN-9
最新课件
35
立复汀治疗过敏性鼻炎, >70%儿童1分钟内起效
王淑芬,徐忠强,许瑞明等。立复汀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4):171-172
最小年龄 6岁 4岁 3岁
最新课件
24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适用于各型 (鼻用及口服)
鼻用糖皮质激素 重度持续性鼻炎 轻度持续性鼻炎经抗组胺药
治疗2-4周无效
抗白三浠类
伴有哮喘症状者
减充血剂
鼻塞重者 用于短期内改善症状
最新课件
25
各类药物比 较
类别
代表药物
优点
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法接受治疗方案。
PPT学习交流
20
免疫治疗
三、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分为速发性全身反应(注射 后30 min内发生)和迟发性全身反应(注射后30 min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分级和处理原则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 夷山)。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8
诊断
三、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I) • 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d后进行。使用标
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 20min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 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 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 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PPT学习交流
1
流行病学
• 儿 童 变 应 性 鼻 炎 也 称 儿 童 过 敏 性 鼻 炎 (allergic rhinitis,AR)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且呈继 续增加趋势。由于儿童变应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 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 临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制订本诊断和治疗 指南,对规范临床诊疗及哮喘防控均具有重要意 义。本指南适用于2—14岁的儿童患者。
PPT学习交流
9
诊断
四、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 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
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同时具备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 一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PPT学习交流
10
药物治疗
一、抗组胺药物 • 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l抗组胺药,(氯雷
他定、氮卓斯汀鼻喷剂)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 流涕等症状,是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 鼻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口服H1抗组胺药对缓解眼 部症状也有效。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5岁以下推 荐使用糖浆制剂,5岁以上可口服片剂,剂量按年 龄和体重计算。
PPT学习交流
11
药物治疗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 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
PPT学习交流
13
药物治疗
四、色酮类药物(色甘酸钠、酮替芬) •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
也可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 防用药。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Biblioteka PPT学习交流14
药物治疗
• 上述各类药物在足够疗程、症状得到基本控制 后,可根据病情程度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3
预防和教育
•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如宠物、羽毛、 花粉等;
15
药物治疗
• 减充血剂: 鼻塞严重时可适当应用低浓度的鼻用减
充血剂,连续应用不超过7d。推荐使用羟甲唑 啉类、赛洛唑啉类儿童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 啉的制剂。
PPT学习交流
16
药物治疗
六、鼻腔盐水冲洗 • 是改善症状、清洁鼻腔、恢复鼻黏膜功能的
辅助治疗方法,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l%-2 %高渗盐水
PPT学习交流
2
定义
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 应原后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 炎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3
分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 性变应性鼻炎两类:
• 间歇性:症状表现<4 d/周,或<连续4周; • 持续性:症状表现≥4 d/周,且≥连续4周
PPT学习交流
4
病情分度
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 度和中-重度:
• 轻度:症状较轻,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 无明显影响;
• 中-重度:症状明显,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 眠造成影响。
PPT学习交流
5
一、症状
• 清水样涕、鼻痒、鼻塞、 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 (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 或累计约1 h以上。可伴 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 症状。
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对改善鼻塞、流涕、 喷嚏及鼻痒等症状均有作用,疗程至少4周。 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按照各类药物说明书 推荐的方法使用。
PPT学习交流
12
药物治疗
三、抗白三烯药物 (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 特等)
• 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药物,特别 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如同时合并气 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或吸入 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如合并支气管哮喘,应 与儿科医师协同治疗。
一、适应征 • 5岁以上、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主要由尘螨
过敏导致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明确,合并其他 变应原数量少(1—2个),患儿家长理解治疗的 风险性和局限性。
PPT学习交流
19
免疫治疗
二、禁忌证 患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 变应性鼻炎合并持续性支气管哮喘同时发作; • 正在使用受体阻断剂; • 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疾病; • 5岁以下儿童; • 患儿家长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或
PPT学习交流
17
免疫治疗
• 通过应用逐渐增加剂量的特异性变应原疫苗, 减轻由于变应原暴露引发的症状,使患儿实现 临床和免疫耐受,具备远期疗效,可提高患儿 的生活质量,阻止变应性疾病的进展,是目前 惟一有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疾病自然进 程的治疗方式。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
PPT学习交流
18
免疫治疗
PPT学习交流
6
诊断
•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变应性敬礼”(allergic salute)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 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PPT学习交流
7
诊断
二、体征
• 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 (allergic shiner):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 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allergic crease):由 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 横行皱纹。
21
疗效评定
• 根据儿童合作和理解的程度,尽可能采用视觉 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前 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分别进行临床疗 效评定。
• 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评定应在疗程结束2年后 进行
PPT学习交流
22
预防和教育
• 做好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该病的 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及对生活质量、学 习能力和下呼吸道的影响(尤其是可诱发支气管 哮喘),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PPT学习交流
20
免疫治疗
三、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分为速发性全身反应(注射 后30 min内发生)和迟发性全身反应(注射后30 min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分级和处理原则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 夷山)。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8
诊断
三、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I) • 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d后进行。使用标
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 20min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 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 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 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PPT学习交流
1
流行病学
• 儿 童 变 应 性 鼻 炎 也 称 儿 童 过 敏 性 鼻 炎 (allergic rhinitis,AR)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且呈继 续增加趋势。由于儿童变应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 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 临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制订本诊断和治疗 指南,对规范临床诊疗及哮喘防控均具有重要意 义。本指南适用于2—14岁的儿童患者。
PPT学习交流
9
诊断
四、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 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
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同时具备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 一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PPT学习交流
10
药物治疗
一、抗组胺药物 • 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l抗组胺药,(氯雷
他定、氮卓斯汀鼻喷剂)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 流涕等症状,是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 鼻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口服H1抗组胺药对缓解眼 部症状也有效。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5岁以下推 荐使用糖浆制剂,5岁以上可口服片剂,剂量按年 龄和体重计算。
PPT学习交流
11
药物治疗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 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
PPT学习交流
13
药物治疗
四、色酮类药物(色甘酸钠、酮替芬) •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
也可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 防用药。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Biblioteka PPT学习交流14
药物治疗
• 上述各类药物在足够疗程、症状得到基本控制 后,可根据病情程度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3
预防和教育
•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如宠物、羽毛、 花粉等;
15
药物治疗
• 减充血剂: 鼻塞严重时可适当应用低浓度的鼻用减
充血剂,连续应用不超过7d。推荐使用羟甲唑 啉类、赛洛唑啉类儿童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 啉的制剂。
PPT学习交流
16
药物治疗
六、鼻腔盐水冲洗 • 是改善症状、清洁鼻腔、恢复鼻黏膜功能的
辅助治疗方法,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l%-2 %高渗盐水
PPT学习交流
2
定义
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 应原后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 炎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3
分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 性变应性鼻炎两类:
• 间歇性:症状表现<4 d/周,或<连续4周; • 持续性:症状表现≥4 d/周,且≥连续4周
PPT学习交流
4
病情分度
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 度和中-重度:
• 轻度:症状较轻,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 无明显影响;
• 中-重度:症状明显,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 眠造成影响。
PPT学习交流
5
一、症状
• 清水样涕、鼻痒、鼻塞、 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 (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 或累计约1 h以上。可伴 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 症状。
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对改善鼻塞、流涕、 喷嚏及鼻痒等症状均有作用,疗程至少4周。 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按照各类药物说明书 推荐的方法使用。
PPT学习交流
12
药物治疗
三、抗白三烯药物 (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 特等)
• 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药物,特别 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如同时合并气 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或吸入 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如合并支气管哮喘,应 与儿科医师协同治疗。
一、适应征 • 5岁以上、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主要由尘螨
过敏导致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明确,合并其他 变应原数量少(1—2个),患儿家长理解治疗的 风险性和局限性。
PPT学习交流
19
免疫治疗
二、禁忌证 患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 变应性鼻炎合并持续性支气管哮喘同时发作; • 正在使用受体阻断剂; • 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疾病; • 5岁以下儿童; • 患儿家长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或
PPT学习交流
17
免疫治疗
• 通过应用逐渐增加剂量的特异性变应原疫苗, 减轻由于变应原暴露引发的症状,使患儿实现 临床和免疫耐受,具备远期疗效,可提高患儿 的生活质量,阻止变应性疾病的进展,是目前 惟一有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疾病自然进 程的治疗方式。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
PPT学习交流
18
免疫治疗
PPT学习交流
6
诊断
•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变应性敬礼”(allergic salute)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 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PPT学习交流
7
诊断
二、体征
• 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 (allergic shiner):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 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allergic crease):由 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 横行皱纹。
21
疗效评定
• 根据儿童合作和理解的程度,尽可能采用视觉 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前 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分别进行临床疗 效评定。
• 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评定应在疗程结束2年后 进行
PPT学习交流
22
预防和教育
• 做好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该病的 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及对生活质量、学 习能力和下呼吸道的影响(尤其是可诱发支气管 哮喘),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