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例研究
一年级教研活动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各地纷纷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文以某地区一年级教研活动为例,对教研活动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供借鉴。
二、教研活动内容1. 教研主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2. 参与人员:一年级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研员3. 活动形式:课堂观摩、经验交流、专家点评三、教研活动过程1. 课堂观摩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课堂观摩,由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观察、记录,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经验交流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
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的教师提出了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问题,有的教师分享了阅读指导策略。
3. 专家点评教研员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同时,针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教研员还分享了以下观点:(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教研总结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案例分析1. 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本次教研活动以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课堂观摩、经验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使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教研员针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提出的观点,为教师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2. 教研活动的创新性本次教研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研模式,采用了课堂观摩、经验交流、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教研员针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一年级语文课例研究
一年级语文课例研究(一)年级(语文)学科课例研究主题:低年级朗读有效性的研究【研究主题确定分析】(说明所选课例)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
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变化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第一次试讲教师:第一次关键事件【情景与描述】片段一:师:小蚂蚁到底出什么事了?需要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助,咱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宁静的夏夜中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夏夜水池的风景图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师:水池里静悄悄的,突然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睡莲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只见那根水草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眼看小蚂蚁就要掉进池塘了,睡莲的心里多着急呀,谁能来读读睡莲说的话?(出示课件:小蚂蚁趴在水草和睡莲的图画)生:小蚂蚁,你怎么了?(读得不够着急)师:想想,你就是睡莲,看见小蚂蚁就要掉进水里,多危险啊,能再着急一些么?生:小蚂蚁,你怎么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师:睡莲真着急呀,我听出来了。
你们着急么?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全班齐读)师:这时,可怜的小蚂蚁听到睡莲关心他的话,会怎么回答睡莲呢?谁来读读。
生: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读得有感情)师:我听出来了,这是一只着急的特别需要别人帮助的小蚂蚁。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40例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40例【案例背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
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读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了。
并且,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时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青蛙写诗》的教学中,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直观形象的课件为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青蛙得到帮助时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案例描述】《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
作者张秋生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
他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让人浮想联翩。
本文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中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以下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
(打一动物)大家猜猜这“绿衣小英雄”是谁呢?生:青蛙。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绿绿的荷叶。
生:我看到了粉粉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很多黑黑的小蝌蚪。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有蝌蚪,有荷花,还有小水珠和小鱼。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一、引言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几个小学语文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有益研究成果。
二、课例一:《小猫钓鱼》《小猫钓鱼》是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在课前选择了一幅画面生动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描述画面中的事物。
通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观察、思考和描述能力。
其次,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要细节。
同时,教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以促进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最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语言的力量。
通过齐读、反复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其语感。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例二:《草房子》《草房子》是一篇叙事性作品,常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
这个课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
首先,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读难点和重点内容,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作品。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考,拓宽视野。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例三:《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经典课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一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良好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当前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问题;改进措施一、引言一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语文学习的起点,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年级语文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对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二、一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1.现状目前,我国一年级语文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2.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教学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
(3)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4)家校合作不足。
部分教师与家长沟通不畅,导致家长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缺乏了解,无法有效配合学校教育。
三、一年级语文教学改进措施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生认知水平(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5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50篇引言语文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核心科目之一,其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5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探讨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案例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我的家》这篇教学案例着重讲述了学生个人家庭的介绍,并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和感受。
教师通过配图和示范书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基本句型进行表达。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个人家庭的基本信息;•学习运用基本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情怀。
教学过程1.教师呈现图片和抽象道具,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2.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师适时进行点评;3.教师示范写作一段话,引导学生模仿进行写作;4.学生分组进行互相展示和分享,教师评议。
教学效果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家庭的基本信息,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对家庭的感受。
通过写作活动,学生运用到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二:《小动物之乐园》这篇教学案例着重讲述了不同小动物的乐园活动,并通过对动物乐园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描述,并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呈现小动物的图片和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2.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的动物乐园主题,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3.学生分组进行口头表达和互动,教师进行评议。
教学效果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特点,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口头表达和互动,学生更好地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的案例分析以此类推,多给出案例的具体目标、过程和效果的分析)结论通过分析以上50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模式:通过配图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通过启发式问题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口头表达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一、课例研修背景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
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
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
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
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
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课例研修计划第一步:每位老师用自己常规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
(在上课之前,要集体说课、备课,大家一致通过具有可行性,该老师方可上课)。
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法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
教研组长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再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第三步: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上完课了之后,组长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集体备一堂阅读课,把这些好方法备进去,最后由一位大家公认的课讲得精彩的老师,再进行试讲,看看教学效果如何。
三、课例研修来自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1课《詹天佑》。
四、课例研修过程第一步: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不同制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涵咏能力;二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
第二步:我以本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来解析。
我选的是《詹天佑》。
第三步:我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詹天佑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竣工、隧道、勘测等词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篇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特征。
2.仔细观察课文,体验语言正确的特征。
3.产生观察兴趣,学习观察方法。
教育要点::有情感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特点。
教育难点::产生观察兴趣,学习观察的方法。
教育准备:课件教育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课时,我们已经学了18课的生字,现在老师来考你们了。
(课件显示本课生的字。
指名阅读开火车阅读一起阅读)本课程继续学习18课雷雨(板书课题)师:雷雨是自然现象,在我们北方的夏天很常见。
你不想知道雷雨前后有什么变化吗?请看大屏幕,听你看到的话。
(教材展示雷雨天的动画)师:你想知道作者写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吗?请打开书籍,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大画面显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指名读问题师巡视,指导回答板书雷雨之前。
在雷雨中。
雷雨过后。
二研究雷雨前部分,让学生们快速朗读雷雨前的部分,寻找雷雨前的天气变化。
(和学生一起回答板书雷雨前乌云大风雷电雷电)小组讨论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重点说明黑沉写了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乱摆说明了什么?比较一下大风前后有什么区别?垂字又说明了什么?用越这句话怎么能用你的声音来表现雷雨前的天气特征呢?(师范读)学生试读单独读模仿读集体读。
总结: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而且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总结学习方法,寻找特点-勾词-朗读体验。
老师:你能用这种学习方法自己学以下部分吗?三自学雷雨中组讨论这部分作者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雷雨中雷雨树家)在桌子上交流,画出喜欢的话吗?你为什么用得很好?如何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哗看不见说明雨很大,雨很多很着急。
读重音。
渐渐地表明雨从大到小的过程,雨停止,语速慢。
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为什么?团队评价最好的东西。
播放课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雷雨变化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精选4篇(一)研究背景。
(二)课例呈现。
1. 导入环节。
我一开始就拿出一张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问孩子们:“宝贝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可是一个像童话世界一样美的地方哦。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2. 字词教学。
以往就是让孩子们读读写写,这次我把字词编成了一个小小的故事。
比如“饶”这个字,我说:“一个人带着粮食(食字旁)来到一个有很多宝贝的地方(尧),这个地方就是富饶的地方啦,这个字就念‘饶’。
”孩子们边笑边记,效果超级好。
3. 课文讲解。
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干巴巴地分析段落,而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我声情并茂地朗读描写海底世界的段落,读完后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像花朵一样的珊瑚。
然后我让他们分组讨论,自己找出描写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句子,再上台来分享。
(三)研究结果。
1. 学生参与度。
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的参与度超高,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都积极举手发言了。
课堂气氛就像小火苗被点燃了一样,特别活跃。
2. 学习效果。
从作业和小测验来看,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字词的掌握都比以前好很多。
他们对阅读课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不再觉得无聊。
(四)反思与建议。
1. 反思。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个别小组有点乱,我没有及时很好地引导。
以后在组织小组活动时要提前把规则说得更清楚。
2. 建议。
老师们可以多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像故事法、情境法等,把阅读课变得像游戏一样吸引人。
(一)研究背景。
(二)课例呈现。
1. 课前准备。
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带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照片。
上课的时候,我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乐园,墙上贴了很多动物的图片。
2. 启发思路。
我先拿出我自己养的小猫的照片,开始讲我和小猫之间的趣事,像小猫怎么调皮地抓毛线球啦,怎么在我脚边蹭来蹭去要吃的啦。
孩子们听着听着就笑了,然后我让他们也讲讲自己和动物朋友的故事。
3. 写作指导。
在孩子们有了思路之后,我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写,而是和他们一起列了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年级上语文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一年级上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一年级上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一年级上语文教材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一年级上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分析一年级上语文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建议。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1)一年级上语文教材概述一年级上语文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教材以儿童生活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教材特点一年级上语文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贴近生活;2)图文并茂,易于理解;3)注重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培养;4)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教学方法探讨(1)识字教学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看图识字、音形识字、故事识字等;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3)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写字教学1)规范书写,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2)注重基本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训练;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提高书写水平。
(3)阅读教学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等多种方式阅读课文;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4)口语交际教学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2)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5)习作教学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2)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3)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教学策略分析(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例研讨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例研讨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例研讨是一个关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讨论会,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围绕一年级语文课例研讨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如何设计有效的语文课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等方面。
一、如何设计有效的语文课例设计有效的语文课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设计课例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注重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1.多样化的课例形式语文课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故事、儿歌、童谣、诗歌、游戏等,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清晰明了的目标要求设计语文课例需要明确目标要求,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目标要求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来实现这些目标。
3.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
在课例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具、图片等,创设具有情境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感受语文的魅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首先,教师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培养。
可以通过听音选择、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音、词汇、表达能力。
1.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课文,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培养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文、日常写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组织和表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如何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评估需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导读]现如今,许多小学生面临着语文难,学语文难的困境,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学语文有什么好的技巧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带你走出学语文难的困境。
巧顾网语文专家认为语文复习重在对整册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2007年10月16日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一种超越于功利、科学实证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科学精神;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恰当运用导致了语文教学本体的缺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要注意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而不是外在于学生的空洞说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反思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公开课作为架设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最鲜明地折射了教育观念的最新走向,成为教育改革最生动的表情。
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几年深入的实践、探索和反思之后,似乎渐渐归于某种“平静”。
然而,冷峻地审视当前举行的各类语文公开课,依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于这种“平静”之下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种种悖离。
语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教育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全部的憧憬和梦想,必须具备一种超越于功利实用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
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师:同学们,咱们平时是怎么画画的?生:我们平时画画要用纸和彩笔。
生:……师:那,小动物们又是怎样画画的?生:他们用脚在雪地里踩,没用纸和笔。
师:真轻松,真简单,走一走,跑一跑,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太了不起了!难怪大家都说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它在洞里睡着啦!师:多好玩的冬天啦!青蛙为什么要在洞里睡觉呢?生:青蛙身上没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案例研究与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阅读习惯。
本教学案例将重点分析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课文知识,规范使用语言;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听说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内容:课文《小鸡快跑》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向学生提问:“小鸡是什么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复习学生对小鸡的基本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小鸡快跑的画面,通过图片和声音引入新课。
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3. 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学生通过听读,感受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4. 分角色朗读将课文分成几段,让学生分组朗读对话。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小组对话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协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合作完成一份课文的读书笔记。
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6. 讨论交流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读书笔记的内容,并展示所绘制的故事场景图片。
全班讨论小鸡快跑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叙述小鸡快跑的故事。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现场表演。
8.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教学评价: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规范使用语言。
他们能够理解并表述课文中的内容,培养了其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拓展延伸和现场表演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学习意识。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案研究
一年级语文教案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汉字“一”的发音及书写,并能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教学重点:汉字“一”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汉字“一”在句子中。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汉字写作练习册、学生练习本。
一、导入新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的图片,带领学生复习“一”的发音。
2. 通过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回忆起上一堂课学到的汉字。
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教师用教学课件呈现汉字“一”的书写规范,并指导学生按照笔画顺序进行跟写。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写字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学生使用汉字写作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2.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尽量写好每一个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一”有关的词语或句子,例如:“一个”,“一只小鸟”,“一个苹果”等,引导学生复习“一”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2. 学生进行句子模仿,尝试自己编写句子,并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
五、课堂小结(5分钟)根据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强调巩固练习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汉字“一”的书写练习。
六、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应的汉字写作练习,并要求按照规定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
七、教学反思(3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汉字“一”的发音和书写,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学习,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消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汉字书写的规范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实例研究与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实例研究与分享第一节课程目标及教学重点课程目标:1. 使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方法;2.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笔画顺序书写汉字的习惯;3. 培养学生朗读字词的兴趣和能力;4. 培养学生认读生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2. 学生能够朗读字词;3. 学生能够认读生字。
第二节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课本《小学语文》一册;2. 讲台、黑板、粉笔;3. 学生学习用品:铅笔、橡皮、练习本。
第三节教学过程教学步骤:1. 导入: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最近学到了哪些汉字,让他们自己动手在黑板上书写,并指导他们纠正错误。
2. 温故知新: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字词,以复习音节和字形为主。
3. 引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新学的字词,并逐一教授其正确的书写和发音。
4. 练习:让学生将新学的字词反复书写,并检查他们的书写是否正确。
5. 拓展: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学生已学字词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6.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新学的字词,并逐一检查他们的书写和发音。
7.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节教学反思与分享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展示、练习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发现他们对课程内容很感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书写习惯,通过手写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同时,我也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和游戏,让他们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有些学生书写速度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我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另外,有些学生对某些字的发音还存在疑惑,我需要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掌握所学的字词和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案例研究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案例研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组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例,研究其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书写“一、二、三、四、五”等数字;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认读与数字相关的汉字。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棒、数字练习册;2. 随堂测验:通过随堂测验了解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情况;3. 小组活动:准备一些与数字相关的游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快速读出相应的数字。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数字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并请学生动手将数字进行排序。
2. 讲解新知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数字的写法和书写顺序,并且注意与学生一起读数。
然后,教师通过比对数字形状,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巩固练习教师发放数字练习册,要求学生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相应的书写和认读练习。
同时,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书写错误。
4. 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数字的认读、书写和排序方法。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小组竞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赛内容涉及数字的认读、书写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和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对数字的深入理解。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字的书写顺序和形状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强化。
总结起来,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应该包含导入新知、讲解新知、巩固练习、引导总结和反思等环节。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案例研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一:认识拼音教材章节:第一单元《认识字母》教学目标:通过认识26个英文字母,初步了解拼音,提高学生的字母识别能力。
教学准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教材- 单词卡片(包括26个英文字母)- PPT或教学板书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呈现英文字母,快速介绍每个字母的发音。
- 学生跟读字母的发音,并尝试说出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
2. 拼音学习(15分钟)- 分发单词卡片,让学生按顺序展示字母。
- 教师辅助学生一起朗读字母的发音。
- 利用卡片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
- 引导学生模仿发音,并操练相关单词。
3. 知识巩固(15分钟)- 布置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听教师读一个单词,然后用字母卡片拼出单词。
- 督促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检查答案,鼓励团队合作。
4. 课堂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字母,并再次复习字母的发音。
-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总结学习体会。
教学案例二:听写练习教材章节:第二单元《认识声母、韵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声母和韵母,提高他们的听写能力。
教学准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教材-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以歌谣的形式介绍声母和韵母,吸引学生注意力。
- 学生跟随教师的歌谣节奏齐读声母和韵母。
2. 听写练习(20分钟)- 教师把一些声母和韵母写在黑板上,发音时带有语音语调。
- 学生听教师读出其中的一个音,用粉笔或马克笔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 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结果,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3. 合作学习(15分钟)- 学生分为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听写练习,互相测试并帮助彼此纠错。
- 教师巡视各小组,关注学生的合作和互动情况,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课堂反思(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分析听写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讨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实例研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实例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年级是学生接触正规学习的开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设计一节生动、有趣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通过研究一年级语文教案实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三字经》中的《弟》、《争》两首诗。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两首诗的内容、背诵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弟》、《争》两首诗。
2. 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并能够简单解释诗中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用心、认真和争取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三字经》中的《弟》、《争》两首诗的数字化展示。
2. 关于《弟》、《争》两首诗的教学辅助材料,以及相关的图书。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 老师打开课件,展示《三字经》中的《弟》、《争》两首诗的页面。
2. 让学生观察诗的特点,鼓励他们谈谈自己对诗的了解和感受。
呈现环节:1. 老师先朗读《弟》一诗,然后向学生解释诗中的意思。
2. 让学生跟读《弟》一诗,注意字音和语调。
3.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
讨论环节:1.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口讲解诗中的道理和义理。
2. 引导学生通过例子,说明诗中的教益和道理。
拓展环节:1. 老师朗读《争》一诗,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内容和道理。
2.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于《争》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中的含义。
巩固环节:1. 学生分小组,互相表演《弟》、《争》两首诗。
可以选择朗读诗句、情景表演或者自编舞蹈等方式。
2. 全班一起观看每组的表演,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弟》、《争》两首诗,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教益。
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思考和表演,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实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研究
教学实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研究教案一:认识汉字课1.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并书写20个基础汉字;-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些汉字构成的常见词语。
2.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内容:认识20个基础汉字,造句,词语理解;- 重点:正确书写汉字;- 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挂图、教师课件;- 素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图片、字卡。
4. 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讨论; - 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新课呈现(20分钟)- 通过挂图或电子课件教学,向学生展示20个基础汉字,解释字的构成与意义;- 配合例句,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汉字的用法。
C. 合作学习(25分钟)- 学生分组完成造句活动,使用所学字汇;- 学生之间合作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D. 检查与评价(10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造句;- 教师提供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5. 教学延伸- 学生可用所学汉字、词语编写短小故事,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学生可通过拼音与汉字的配对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二:初步熟悉拼音课1. 教学目标- 能够熟悉并正确发音26个字母;- 能够听写并正确拼写初级拼音单词。
2.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内容:字母认知、字母发音、初级拼音单词;- 重点:正确拼读字母;- 难点:初级拼音单词的听写与拼写。
3.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字母卡片、拼音课件。
4. 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字母卡片,学生快速回忆并发音;- 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字母卡片,提高学生参与度。
B. 字母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字母卡片和拼音课件进行字母学习;- 引导学生发音,逐个学习并重复练习。
C. 拼音听写(20分钟)- 教师通过拼音课件进行听写练习;- 学生认真听写,并将拼音与字母对应。
D. 拼音拼写(15分钟)- 学生通过字母卡片和拼音课件进行拼音拼写活动; - 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拼写结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研究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例研究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教学目标:1.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识字与书写: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的词语和汉字,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练习。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3. 口语表达:通过朗读课文和表演小剧场,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写作:让学生简单地写一篇日记或小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 文学欣赏:通过教师朗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活动:1. 识字与书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和书写汉字。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拼音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2.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短文,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活动,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3. 口语表达:教师可以选择一篇儿童文学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表演。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4. 写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写作题目,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的一天”等,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文学欣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红帽》、《睡美人》等,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与情感。
教学效果评价:1. 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在识字、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学科课例研究主题:
低年级朗读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主题确定分析】(说明所选课例)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
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变化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第一次试讲教师:
第一次关键事件
【情景与描述】
片段一:
师:小蚂蚁到底出什么事了?需要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助,咱们一起走进美丽
而宁静的夏夜中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夏夜水池的风景图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
师:水池里静悄悄的,突然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睡莲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只见那根水草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眼看小蚂蚁就要掉进池塘了,睡莲的心里多着急呀,谁能来读读睡莲说的话?
(出示课件:小蚂蚁趴在水草和睡莲的图画)
生:小蚂蚁,你怎么了?
(读得不够着急)
师:想想,你就是睡莲,看见小蚂蚁就要掉进水里,多危险啊,能再着急一些么?
生:小蚂蚁,你怎么了?
(学生绘声绘色地读)
师:睡莲真着急呀,我听出来了。
你们着急么?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全班齐读)
师:这时,可怜的小蚂蚁听到睡莲关心他的话,会怎么回答睡莲呢?谁来读读。
生: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读得有感情)
师:我听出来了,这是一只着急的特别需要别人帮助的小蚂蚁。
你读得真好!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
师:看到这样危险的小蚂蚁,你们和睡莲一样着急吗,那咱们再来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吧。
男生读小蚂蚁,女生读睡莲,咱们一起读旁白(配上音乐)。
片段二:
师:是啊,小蚂蚁多危险呀,他的小伙伴都来帮助小蚂蚁,是怎么帮助的呢,我们看看课文的4~13自然段,你们想读吗?在小组里分角色读4~13小节。
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读得最好?
学生分组分角色读课文:组员主动申请角色,小组长协调分配。
分到角色的
学生,读得很有兴趣。
此时,老师走进学生中去,聆听他们朗读,并说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咱们闭上眼睛一起去送送小蚂蚁吧。
边听边想象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师范读课文的14~16自然段。
生:我看见了青青的假山和绿绿的草坪。
师:恩,假山和草坪,这个夏夜的景色真美。
生:我看见蜻蜓和萤火虫都在帮助小蚂蚁,萤火虫为在他们前面点起了小灯笼。
师:你想的很好,你看见了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生:我想到了,小蚂蚁的爸爸妈妈看见了小蚂蚁回家了,非常高兴,还对小蜻蜓和萤火虫说:“谢谢你们送小蚂蚁回家!”
师:是啊,这个夏夜不仅景色美,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心更美,咱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个小节吧。
(配上音乐和画面)
【教学反思】
在这几个教学片段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爱读,从而达到美读。
一、注重体验,平等交流
师生都通过角色互换去体验,感悟情感。
当学生读睡莲说的话朗读不到位时,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睡莲,去体验睡莲当时的心情。
教师作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做到情感交流。
这此时学生的朗读是由内向外的心灵流露,是师生情感交融的结果,而不是强加于学生,停留在语气轻重缓急上的朗读。
二、方式多样,全面促进
老师采用了自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合作读,指名读,想象读的方式。
自读是为了熟悉体会课文;比赛读为了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互相激励提高;指名读是为了能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想象读则是为了启发学生想象,促发学生创新。
其中通过分角色合作读的方式能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
三、创设情景,身临其境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
教师是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课件的使用落到了实处。
夏夜的美景图,舒缓优美的音乐和教师的语言,把学生的心带入那美丽而宁静的夏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做了好的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