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合集下载

最新ok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精讲课件ppt

最新ok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精讲课件ppt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 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 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ok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 版)精讲
一、《诗经》和楚辞
1、诗歌的产生:语言 歌谣 诗歌
2、《诗经》:
(1)概况
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 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 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 诗歌
③名称:《诗》、《诗三百》 《诗经》
(2)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
④晚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 杜牧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 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 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 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 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中。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
③中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强调诗 歌要反映民生的疾苦。
代表作: 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叙事 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先秦时期
出现了《诗经》、《楚辞》等 代表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文 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出现了山 水诗、田园诗等新的题材。
元明清时期
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蓬勃发 展,出现了《红楼梦》、《西 游记》等不朽之作。
古代文学的重要地位
传承文化遗产
提高人文素养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深 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名著中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描写,相互映衬, 共同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 节。
04 古代戏剧的独特魅力
元杂剧的发展与特点
01
元杂剧的起源与形成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诸宫调等民间艺术形式,
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02 03
元杂剧的特点
05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与审 美价值
古代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
01
02
03
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 象征性描写,表达作者的 情感和主题。
比兴手法
通过对比和类比,将不同 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 独特的意象和联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夸张手法
通过对事物的夸大和缩小, 强调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
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京剧外,中国各地还有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昆曲、越剧、黄梅戏等。这些地方戏 曲各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并在 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京剧与地方戏曲的相互影响
京剧与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 格局。这种相互影响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VIP专享】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VIP专享】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特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蒹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子衿》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 哉?
动动手 连连看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 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 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 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 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 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知识延伸
书名
作者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红楼梦》
初唐时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时期
边塞诗 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具的忧国忧民之心, 不满朝廷腐败,同情人民疾苦。 他亲历唐朝由盛而衰,用诗歌 深刻反映当时急剧变化时期的 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 热之情。
中唐时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 人。主要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唐朝经历 安史之乱后,政治腐败,军镇割据,人民 困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强调诗歌要反 映民生的疾苦。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 放派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辛弃疾 ) D.陶渊明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文科)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文科)

二、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探究问题: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 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政治: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 经济: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 文化: 国内南北、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外 的文化交流
时期 初唐 盛唐
中唐
代表人物
王勃 陈子昂 高适 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 王维 山水诗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题
杜牧和李李商商隐 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风(影响“:奠国定中风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各基础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起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而创作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颂—代表—作:宗《离庙骚》祭(浪祀漫主的义抒舞情长曲诗)歌词
汉赋
起源: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大一统时的恢宏文化气度 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诗经》楚辞 汉赋
地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诗经》 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探究讨论: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
春秋时期 诗歌
战国时期 楚辞 汉朝 唐朝 赋 诗歌
宋朝 元朝 明清
词 曲 小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

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十年高考真题

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十年高考真题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2020.7·浙江高考·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2.(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

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

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3.(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4.(2019.4·浙江高考·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6.(2019·海南高考·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34张PPT)
(1)政治:
“以诗取士” (2)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文化:南北、中外文化交流
三、宋元词曲万口吟——宋词、元曲
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是配 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起源于唐朝,兴于晚唐五 代,极盛于宋朝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 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三、宋元词曲万口吟 (一)宋词
① 城市手工业、商 业经济繁荣; ② 市民阶层扩大, 生活水平提高,要求 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2012年10月11日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人教版必修历史3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纵观文学
世纪 主流文学形式的发展脉络
公元后16
公元后13 公元后10 公元后7
小说
曲 词 诗
(二)唐诗
社会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 勃勃生机的盛 唐气象
杜甫(736年)
诗歌特点
积极进取的伟大抱负, 不怕困难、敢攀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 豪情壮志,充满浪漫豪 情
2走进杜甫
安史之乱 前夕
《自揭京露赴执奉政先集县团咏怀的五荒百淫字》(节选) 腐败, 体验人民的杜甫(755年)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诗经》有何特点?
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二)楚辞
特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灵,终刚强兮不可凌
-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
《诗经》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主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9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学习本课,可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列表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文学体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

2j1Jp4rXwy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1>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2>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差。

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但是,这一课内容在语文课中都有接触。

所以,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不同时期文学代表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

2j1Jp4rXwy五、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2j1Jp4rXwy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依据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归纳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2j1Jp4rXwy八、教学过程(一> 从《诗经》到唐诗学生回答预习学案问题:1:《诗经》的内容和地位?A简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平考试真题
• 1.(2010年1月福建会考20 题)唐代是中 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 歌的风格是
骄 故文垒豹西《边吹,剑人录道》是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
三有国幕周士郎善赤歌壁,。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
·
乱“石郎穿中空词,,惊只涛好拍十岸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
赤 壁 怀 卷一江(‘铜词起时山宋琵风杨千多如·琶 的柳这苏堆少画,形岸段轼雪豪,铁象晓话)。杰绰概风可。板括残以, 和月说唱 生’是动; ‘对说学 大于明士 江婉。词 东约, 去派须’与关。豪西”放大派汉不,同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山水田园诗
特点:主要描写悠闲宁静的
山水田园生活。 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边塞诗
特点:主要描写雄奇壮丽的边塞风
光,及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
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
壮丽的色彩,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等人。
别董大
逢入京使
高适
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完美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完美版

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特色教案】断竹,续竹,飞土,逐肉①。

这是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

断竹、就是砍伐产子;续竹、制造弹弓的意思;飞土,射出弹丸;逐肉,是说射鸟兽。

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

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

后来,从这类原始歌谣中逐渐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水义鸟的应基和声础声,唱被,后成世双成奉对为河儒滩家上经。

美典丽。

贤德的姑娘啊,正是我的资料回放好伴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归纳: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纵横《诗经》的诗,均可配乐而歌,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族的歌;楚辞的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族的歌。

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 “骚”并举。

“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由此可见,诗经》、楚辞对后世文学创造影响之深远二、《离骚》: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词藻描绘盛世局面,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

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故B项正确。

4.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词风向“诗化”“雅化”方向发展后,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项正确;A项“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D项世俗化材料未能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经》 诗经》 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 三部分, 305篇 颂三部分,共305篇。 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国风” 民间的民歌 ——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雅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第一部诗歌总集 ※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代文学 现实主义的基础, 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1)除材料中所述外,著名词人还有哪些?(任举两人)苏轼、柳永等 除材料中所述外,著名词人还有哪些?(任举两人)苏轼、 ?(任举两人 (2)宋词主要有哪两大派? 婉约派、豪放派。 宋词主要有哪两大派? 婉约派、豪放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楚辞
3、情感:《离 情感: 骚》表达了对 人民的无比热 爱、对祖国的 无限忠诚和对 理想的执着追 求。
1、含义: 含义: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形式,开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形式, 楚国方言 民歌形式 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诗歌新体裁── 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文学特点: 2、文学特点: 《诗经》特点 诗经》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主义 《楚辞》特点 楚辞》 句子参差不齐 比较自由活泼 浪漫主义风格
(二)元曲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其中“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其中“ 散曲 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 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通俗,形式更活泼。 (与词相比语言更自由、通俗,形式更活泼。) ★ 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 杂剧: 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 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
探究2 探究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 修远兮, 国无人莫我知兮,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 国无人莫我知兮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这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这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他开创了诗 歌新体裁── 楚辞” 又称“ ──“ )。结合所学知识和 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结合所学知识和 教材内容思考:何谓“楚辞” 这一体裁相对于《诗经》 教材内容思考:何谓“楚辞”?这一体裁相对于《诗经》而言 有何文学特点?诗歌《离骚》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何文学特点?诗歌《离骚》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盛唐
(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人)孟浩然、 (诗仙)李白 诗仙)
中唐 晚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圣)杜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
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 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诗、词、曲有何区别? 曲有何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 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 ): 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用韵规范。 用韵规范。 句子长短参差,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 情和演唱。 情和演唱。 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 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兴起: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代表人物:关汉卿、
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探究3 探究3:“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海滨。列卒满泽, 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海滨。列卒满泽, 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 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 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 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 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 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 仆下车对曰: 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 国之鄙人也。’……”——《子虚赋》 国之鄙人也。 《子虚赋》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请例举他的一些作品,并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及文学特点? 请例举他的一些作品,并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及文学特点? 诗经》 离骚》的文学特点相比较) (与《诗经》、《离骚》的文学特点相比较)
一、从《诗经》到唐诗 诗经》
探究1 探究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硕鼠 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思考: 这些诗出自于何处?该著作的内容?有何特点? 这些诗出自于何处?该著作的内容?有何特点?怎样的地 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结合 所学知识思考:该作品的体裁是: 所学知识思考:该作品的体裁是: D A. 诗 B. 赋 C. 词 D.散曲
先秦诸子散文、屈原“骚体”诗、汉赋、唐诗、宋词、 先秦诸子散文、屈原“骚体” 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 元曲、明清小说。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了解诗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诗经、 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 郁孤台下清江水, 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 无数山! 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一)宋词
材料1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 材料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 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材料2 宋代的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材料2:宋代的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 女写词,在歌楼榭中传唱。 女写词,在歌楼榭中传唱。 材料3 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 材料3: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 清新淡雅,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 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 豪迈悲凉, 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请回答: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请回答:
(2)经济: 经济: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文化: 、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文化: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 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 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 转衰。 转衰。
(三)汉赋
1、作者: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 作者:司马相如;代表作: 子虚赋》 上林赋》 文学体裁: 2、文学体裁:赋
赋,源于楚辞,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源于楚辞,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两汉盛行,故称之为“汉赋” 两汉盛行,故称之为“汉赋”。
3、文学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 文学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大一统时代宏阔的文化气度。 大一统时代宏阔的文化气度。
对联赏析: 对联赏析: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漓江水南 海潮,花果布故宫殿,昆仑雪珠穆峰; 海潮,花果布故宫殿,昆仑雪珠穆峰;点神州 锦绣河山增吾胸中丘壑; 锦绣河山增吾胸中丘壑;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军帖道 玄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芹梦; 玄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芹梦;数中华 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涛。 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涛。 思考:结合同学们语文所学知识, 思考:结合同学们语文所学知识,分析对 联中涉及哪些文学体裁? 联中涉及哪些文学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