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财务管理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且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计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计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

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

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各种回归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推断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工具,必须以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在利用统计学、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分析结果应该具有的经济学意义,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以贯之的关键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学问题时,模型经济学含义的准确性、数学表示形式的严谨性、统计学方法的实用性必须实现完美的统一。

这对学生前导课程的掌握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本课程教学的困难之处,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经典例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任意选修课,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

另外通过课堂演示与上机实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与Eviews软件,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conometric课程代码:22110200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54(讲课:36,实验0,实践18,网络0)总学分:3考核方式:作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一、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为先修课程,系统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模型中特殊的解释变量以及Eviews基础操作等内容,为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以及毕业论文作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准备。

该课程分别从理论授课、软件学习以及团队实训等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重点培养学生经济统计专业知识与技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与类型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2.计量经济学的类型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特征1.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2.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法方面特征第三节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1.计量经济学的目的2.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3.Eviews软件介绍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2.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类型与特征3.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4.了解Eviews软件并下载安装成功教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Eviews软件介绍。

教学难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条件1.回归分析的概念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介绍3.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1.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概念2.参数估计第三节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1.线性性2.无偏性3.最小方差性第四节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1.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2.样本可决系数及相关系数第五节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与置信区间1.随机变量u的方差2.t检验3.置信区间第六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1.点预测2.区间预测第七节案例分析1.用Eviews软件研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掌握回归分析的概念2.掌握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4.熟悉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5.掌握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6.掌握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7.掌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教学重点:回归分析的概念;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参考学时:54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目的和任务: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必修课,属于应用经济学。

经济计量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前提,利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与计算技术,根据实际观察数据来研究带有随机影响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内在的数量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实证分析与量化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计量经济学导论教学内容: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变量、参数、数据与模型的概念. 基本要求: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2、掌握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3、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的运用步骤。

4、掌握参数、变量、数据和模型等概念。

重点难点:1、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教学内容: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拟合优度的度量,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回归模型的预测。

基本要求:1、了解总体回归方程和样本方程。

2、掌握古典回归模型的假定。

3、掌握OLS法的基本原理和高斯—-马尔科夫定理。

4、了解系数的估计误差与置信区间。

5、掌握回归模型统计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和方法。

6、掌握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的EVIEWS软件实现。

重点难点: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2、最小二乘估计式的统计性质。

3、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教学内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基本要求:1、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

2、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法的基本原理和高斯-—马尔科夫定理。

3、了解系数的估计误差与置信区间。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上课班级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教学目的与重点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估计经济关系、检验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政策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因果推断的方法论,初步掌握各种主要计量模型的基本理论、性质、技术及其实现,学会使用统计软件(Stata)处理和分析经济数据,有能力独立阅读实证经济学文献和复制文献结果,有能力定量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撰写实证经济学论文。
4、赵国庆,应用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1.JeffreyMWooldridge,IntroductoryEconometrics:AModernApproach,6thedition,2015.
2.JamesHStockandMarkWWatson,IntroductiontoEconometrics,3rdedition,2010.
3.AColinCameronandPravinKTrivedi,MicroeconometricsUsingStata,revisededition,2010.
二、计量经济学主要内容(将根据教学进度适当调整;星号部分为选讲内容)
周次
授课内容
基本要求
1
导论
1.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
2.计量经济学方法论
4
总学时
68
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成绩:50分,包括
期中考试30分
作业20分(4次)
期末考试:50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文
外文
1、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106课程中文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Econometrics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微(宏)经济学, 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课程一、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任务与目的是讲述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定量分析和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一)导论课程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经济学的性质,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3. 变量、数据、参数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参数及其估计准则,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课程重点、难点:课程重点体现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难点在于参数及其估计准则。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掌握参数估计准则。

(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课程教学内容:1. 回归分析与回归方程:回归与相关,总体回归函数,随机扰动项,样本回归函数;2.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最小二乘估计的统计性质;3.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ß1和ß2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4. 拟合优度的度量,总变差的分解,可决系数,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课程重点、难点:课程重点在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课程难点体现在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掌握相关的检验。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课程教学内容: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设定,矩阵表示方式;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最小二乘估计的统计性质。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理论的新发展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1. 学好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他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

2. 掌握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

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本课程和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

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提出和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

4. 能熟练运用SPSS、EVIEWS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学时分配《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3.掌握掌握经济变量、模型、样本、散点图、数据的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教学难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计量经济学的性质3.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1.模型设定2.估计参数3. 模型检验4. 模型应用第三节变量、参数、数据与模型1.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2.参数的估计3. 计量经济模型中的数据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本章习题要点: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个完整计量经济模型的要素。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IEconometrics I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16学时,课外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统计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教材: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经济计量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现代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本大纲面对的对象是本科生,所以在内容体系上大致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违背经典假设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联立方程分析以及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

本课程全面讲述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同时又适当吸收一局部中级内容用来加强对本学科的了解。

计量经济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建模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现在国际上用来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软件主要是STATA,因此本课程除了足够的理论学时之外,更应加强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软件来解决计量经济建模的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和任务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经济学类非统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到达:(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开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开展有概念性了解;(3)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经济现象中的一些主要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政策效应作有关的计量经济分析;(4)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的操作,能够运用计算机来发现和解决有关经济问题,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能力;(5)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8(含实验10学时)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要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许多数理统计方法,但数学在这里只研究的工具,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要把实际经验的内容纳入经济理论,确定表现各种经济关系的参数,从而验证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计量经济学有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关系计量的方法论学科。

而应用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理论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研究经济学中某些特定领域的经济数量问题,例如。

生产函数、消费函数、供给函数、劳动就业等,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研究它们在数量上的联系及其变动规律性。

本专业学习的计量经济学是应用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随后数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计量经济学早已成为经济类学科的必修课,近年来也开始被列为我国经济类学科的核心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数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等。

计量经济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撰写和分析调研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奠定方法论基础,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计量经济学功底。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要把实际经验的内容纳入经济理论,确定表现各种经济关系的参数,从而验证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原理与方法,具有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作初步的经济计量分析与经济预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计量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计量学 / Econometrics
课程代码:030230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8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金融学及相关专业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投机金融系
教材:赵国庆. 计量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
[1]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5
[3] 刘振亚.计量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美)格林著.计量经济分析.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5](美)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著,钱小军等译.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
[6] 张保法.经济计量学(第四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
[7] 孙敬水主编。

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8] 庞皓主编.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的一门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统计为基础,数学为手段,考察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经济政策效果的工具。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并重。

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学习过程中,既要认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注重经济计量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计量方法,培养学生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方法、经济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与定量研究经济学中的有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 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概念
1.1.1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1.2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1.1.3 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2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特点与建模步骤
1.2.1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特点
1.2.2 计量经济学模型建模前的分析
1.2.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特建模步骤
1.3 计量经济学中常用概率分布基础
1.3.1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与分布特征
1.3.2 常用概率分布及其特征
1.3.3 常用样本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1.4 参数估计的概念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理论与方法
2.1线性回归模型概述
2.2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
2.2.1 总体回归方程
2.2.2 样本回归方程
2.2.3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
2.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3.1拟合准则与普通最小二乘法
2.3.2普通最小二乘法与正规方程
2.3.3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极大似然估计
2.4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与分布
2.4.1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2.4.2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分布
2.4.3 总体方差的估计
2.5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5.1 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与置信区间
2.5.2 拟合优度检验与相关检验
2.5.3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6 回归模型的预测与应用
2.6.1 点预测
2.6.2 区间预测
2.6.3 预测区间大小与预测精度分析
2.6.4 应用案例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理论与方法
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与经典假定
3.1.1 多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与多元样本回归方程3.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法
3.1.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
3.2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与统计性质
3.2.1向量与矩阵导数
3.2.2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3.2.3 参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3.3 残差性质与总体方差估计
3.3.1残差性质
3.3.2残差平方和的计算
3.3.3 总体方差的估计
3.4 参数估计统计量的分布特征与检验
3.4.1 参数估计统计量的分布特征
3.4.2 拟合优度检验
3.4.3 相关分析与相关系数检验
3.4.4 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3.4.5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3.5 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与应用
3.5.1参数估计的置信区间
3.5.2点预测
3.5.3 区间预测
3.5.4 应用案例
第四章违背经典假设的处理方法4.1 多重共线性
4.1.1多重共线性的概念
4.1.2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与后果4.1.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4.1.4多重共线性的修正方法
4.2 自相关性
4.2.1自相关性的概念
4.2.2自相关性产生的原因
4.2.3 一阶自回归
4.2.4自相关性产生的后果
4.2.5自相关性的检验
4.2.6自相关性的修正方法
4.3 异方差
4.3.1异方差的概念
4.3.2异方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4.3.3异方差的检验
4.3.4异方差的修正方法
4.4 应用案例
第五章非线性模型的探讨
5.1 本质线性模型
5.1.1本质线性模型的概念
5.1.2本质线性模型的类型与变换5.2 非本质线性模型的探讨
5.2.1非本质线性模型的概念
5.2.2 非本质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5.3 应用案例
第六章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6.1 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
6.1.1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6.1.2 联立方程模型中的变量概念6.1.3 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方程概念6.2 联立方程模型的结构式与简化式6.2.1 结构式模型的概念
6.2.2 线性结构式模型的一般形式
6.2.3 简化式模型的概念
6.3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6.3.1 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概念
6.3.2 联立方程模型识别条件
6.4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
6.4.1 递归模型的估计
6.4.2 恰好识别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6.4.3 过渡识别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6.5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
6.6应用案例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计量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以及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理解经济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体系;理解和掌握理论模型设计的步骤;掌握本课程涉及的计量经济学中常用概率分布基础和参数估计的概念。

要求理解并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推导和证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关的过程和结论、参数估计方法、统计检验过程、置信区间的确定方法与步骤、能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应用。

要求理解并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能够运用矩阵描述、推导和证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关的过程和结论、参数估计方法、统计检验过程、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置信区间的确定方法与步骤、能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应用。

要求理解和掌握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异方差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掌握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和修正方法。

要求了解本质线性模型与非本质线性模型的概念;理解与掌握本质线性模型的变换思想和方法;了解非本质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模型识别条件、估计方法、能够运用矩阵描述、推导与这些方法有关的过程和结论。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习题课: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讲解案例。

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人们定量分析问题,认识、发现、掌握经济规律的有效工具。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经济信息、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与研究经济系统的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化规律,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的能力。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等多学科联系密切。

本课程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的交叉学科;是经济学、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课程内容的重点是: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经济计量模型,在通过假设检验的基础上作出置信预测。

难点是:理论或假说的陈述;理论数学模型的设定;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与经济计量学检验;利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测。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的一门核心课程。

因此,本课程为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