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 高度 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 面积 小,经过的大气路 径 短 ,太阳辐射被削少弱___, 太阳辐射强度大___。
思考4: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 大,但不是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地 区的原因是什么?
吸收 削
弱 作 反射


散射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云层、尘埃具有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与云量呈正相关
2. 如图 3-14 所示,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全部被地面所吸收,其中又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 间。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如颜色、干湿状况、粗糙程度等。不同性质的地面, 反射率的差异较大。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84-95
2299--3355
20
22-32
26
10-15
14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50
新雪 冰
7(平均) 2(赤道)
海洋 海洋
(1)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说一说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高,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冰面其次,城市水泥路面也较高,沙土、草地、浅色土、黏土、深色土、海洋、耕 地的反射率较低,赤道海洋最低。
有利影响: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 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表现 反射、散射、吸收 1、反射作用
(1)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最显著)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2)特点: 无选择性 (因而反射光呈白色)
云层
越厚 越多 越低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共47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共47张ppt)
(× ) (4)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 √) (5)高层大气中电离层的存在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信。( √ )
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同年12月17
日,嫦娥五号带着约2千克月壤从月球返回,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
迈上新台阶。下图为嫦娥五号月面作业实景图。
√ 嫦娥五号发射升空过程中,穿过地球大气各层依次为(
A.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太阳辐射
辐射能力/[焦/(厘米2分微米)] 12
10
8
6





4区

2
红外区
0
0.2 0. 0. 0. 1.
2.散射作用 (1)含义: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 空气分子 或微小尘埃 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 弥散。 (2)特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 蓝光 、紫光波长较 短 , 容易被散射。 (3)表现:晴朗的天空呈 蔚蓝 色。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 选择性 。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 紫外线 。
电离层
• 1.分布于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 电离层。
• 2.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大气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高 度电离状态。
• 3.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 A 对流 层
B平流层
C 高层 大气
气温 随高度的增加而 随高度的增加 随高度增加先下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20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共20张ppt)

A’ B’ C’
平原
A
B
C
山坡
夜晚,与同高度的平原相比, 山坡气温更?
A’ B’ C’
平原
A
B
C
山坡
同一水平面冷热不均会造成什么现象?
页码:4
(天气晴朗)白天,地面升温快,接近地面
的大气,气温随着地温的升高而升高;而距
离平原较远的大气升温较慢,故山坡上方的
气温较平原上方同一海拔处高。
TA’<TA
A’
北京的风向为何存在昼夜相反的变化?
页码:1
▲华北地形和北京风场变化
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 向南转北”的语句,即存在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3 大气热力环流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比较同一水平面的气温差异
页码:3
白天,与同高度的平原相比, 山坡气温更?
TC’<ATC
B’
B
C’
C
山坡
平原
(天气晴朗)夜晚,因为地面温度不断降低, 距离地面较近的大气的热量传递给地面,所 以气温较低;而平原上方的大气由于离地面 较远,故气温较山坡同一海拔处高。
TA′>TA
A’
B’ C’
TC′>TC A
B
C
山坡
平原
使用气态法实验进行验证
页码:5
实验器材 酒精灯模拟山坡,冰块模拟山谷,沉香模拟空气,玻璃罩模拟密闭空间
针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页码:7
理想状态1: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B′
A′
高空
(百帕)
500
700
近地面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4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4张PPT)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9.南极臭氧洞 (1)含义:指的是在南极地 区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 量最低值(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 的 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 来说,就像是一个空洞。2006 年,“南极臭氧洞”面积已经超 过北美洲的面积。 (2)成因:一种大量用作 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 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 “罪魁祸首”。
臭氧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 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3.水汽 (1)分布: ①水平方向:海洋上空 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 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②垂直方向:自地面向 高空逐渐减少。 (2)作用:产生云、 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 象。
[思维推展]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于下垫面,包 括水面、潮湿物体表面、植物叶面的 蒸发。由于大气温度远低于水面的沸 点,因而水在大气中有相变效应。水 汽含量在大气中变化很大,是天气变 化的主要角色,云、雾、雨、雪、霜、 露等都是水汽的各种形态。 水汽能 强烈地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也 能放出长波辐射,水汽的蒸发和凝结 又能吸收和放出潜热,这都直接影响 到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到大气的 运动和变化。
(2)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 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 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 大量烟粒等。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5.雾霾 (1)雾:当空气中所含的 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大 气饱和水汽量,并且有足够 的凝结核存在时,多余的水 汽便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 滴或冰晶。大气中因悬浮的 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时,气象学上称之为 雾。
对流运动显著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以水平运动为主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 杂多变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总结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总结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本章概要
技法概览
1.学习思路
(1)大气的组成成分:根据教材中的图表对比理解空气中各类成 分的比重及对人类的意义,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如雾霾天气理解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大气的垂直分层:应了解各层大气的气温状况、运动特征及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通过各类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
(3)大气的受热过程:本部分的重点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是大气受热过程中两个密切 相连的环节,可以通过“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 大地”来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4)大气的热力环流:要结合示意图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要动态和系统地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要理解热力环流 中气温与气压、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等的关系;能抓住近地 面受热不均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热力环流案例。
2.学习技法
(1)充分利用实验:如可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 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设计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深刻理解全球变暖原理与温室大棚中 升温原理的差别。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可点燃一炷香,观察 烟的流动方向。
(2)充分利用各种示意图:本章知识重在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的 分析,可借助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 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进行理解。
(3)充分利用生活案例:本章知识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可借助交通指示灯为什么使用红绿灯、为什么一日中最高气 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为什么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温 室大棚、城市热岛效应等辅助知识来学习。

高中地理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地理(共29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地理(共29张PPT)
1
探究:
霞是日出、日落前后天空或云 层上出现的彩光,由接近地平线 的太阳光经大气中尘埃、水汽和 空气分子散射后的剩余色光形成。 日出、日落时分,太阳光经过大 气的路程比正午时分长,更多的 蓝光、紫光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前 被散射掉了,剩下主要包括红光、 橙光的太阳光。
1. 通常太阳越接近地平线,朝霞、 晚霞的颜色就越红。观察这一自然 现象,并思考其形成原因。
(1)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最显著)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2)特点: 无选择性 (因而反射光呈白色)
云层
越厚 越多 越低
反射越 强
思考1:晴朗和多云的白天哪一个温度低?原因是什么?
多云的白天温度低。
多云的白天云层厚,云层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到达地面
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气温不太高。
4
2、散射作用
(1)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特点: 有选择性 思考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彩就越红。
2
探究:
霞是日出、日落前后天空或云 层上出现的彩光,由接近地平线 的太阳光经大气中尘埃、水汽和 空气分子散射后的剩余色光形成。 日出、日落时分,太阳光经过大 气的路程比正午时分长,更多的 蓝光、紫光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前 被散射掉了,剩下主要包括红光、 橙光的太阳光。
2. 大气中所含的水汽越多,朝霞、 晚霞的颜色就越红。朝霞、晚霞与 天气有一定关系,如有“朝霞不出 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观察这 一自然现象,验证该谚语预报天气 的可靠性,并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影响:
1、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回顾: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因素:
纬度、昼长、地势、天气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热力环流》地球上的大气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热力环流》地球上的大气PPT
②在城郊地带,绿化带或重污染工厂的布局一定要考虑热力 环流的下沉距离。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 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4)沙漠和林地之间
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 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二、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 自然 现象,在陆地与海洋之间、 山坡与山谷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2.山谷风 (1)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 快 ,空气密度变 小 ,但山 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 慢 ,密度仍较 大 ,因而空气自山 谷沿山坡上升,形成 谷 风。 (2)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 快 ,因而 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为 快 ,使空 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 山 风。 (3)山区与 平原 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4.某城市钢铁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源较多,工业企业主要
分布于谷地中。(如下图所示)从地形的角度,根据热力环流
的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白天比夜间严重 B.一年中该城市晴天的日子很多 C.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晚上较白天严重 D.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全天相同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 PA>PE。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如图 PA<PB,PA<PC。
(3)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压 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
(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 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新教材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精品教学课件(共104页)

新教材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精品教学课件(共104页)

D.低纬度的平流层
6.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大气层高度在12~50 km之间,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 而增加,因此可判断为中纬度的平流层。第6题,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答案:5.B 6.C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主要表现 (1)反射作用 ①反射物质:大气中的 云层 和较大颗粒的 尘埃 。
②反射特点云的 云反 量射 越作 多用 ,最 反为 射显越著强,云层越低、越厚,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
(2)散射作用
①散射物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②散射特点改变不太能阳到辐达射地的面方向 ,使一部分太阳辐射 可见光中的 蓝、紫 光易被散射

损失的热量
[思考]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 烟的方法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
[练习小测] 1.判断正误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 (4)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显著。( × )
4.探空气球探测到的水汽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解析: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
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答案:A
读图,完成5~6题。

新湘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

新湘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

2.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 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 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F”就表示北风四级。 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 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 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点的方位即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 之间的距离和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思路导引第(1)题,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成因为
海陆
差异引起的海陆受热差异。第(2)题,由于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的温度变化比陆地
,昼夜温


,图中①为陆地,②为海洋。白天,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

。第(3)题,从图丙可以看出,一年中冬季海陆风出现次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数码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
出现的时间约为

A.18时至次日7时
B.4—14时
C.16时至次日8时
D.6—18时
(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左右手”法则判断风向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 球用左手。具体方法: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风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 所示。
4.风力大小判定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 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面冷热不均,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 简单的形式。 3 .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
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 受热:气流 上升。冷却:气流下沉)----同一水平高度 的气压差---- 水平方向的运动----热力环 流( 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
19
4 . 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大气 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等压面 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 方为低压区。
3
(4)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 紫外线的伤害。 (5)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作用。 (6)杂 质 大气的分层 : 根据大气性质的差异,在垂直方向上把大气 分为三层: 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5
(1)对流层 : ①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每上升 100 米, 气温约下降0.6℃); ②对流运动旺盛;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8
(3)高层大气 :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存在电离层,能 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
9
三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作用:
大气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 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1 . 吸收:
有选择性(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波长 较长的红外线,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 紫外线)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1
一、大气的组成 :
1、组成 :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 组成。
2、根据组成所占比例区分干洁空气:
氮气78%,氧气21%,而二氧化碳和臭氧 只占少量。
2
3 . 各种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 : (1)氮气: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氧气: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3 大气热力环流 课件 湘教版(2019)必修一 地理高一上学期

3.3 大气热力环流 课件  湘教版(2019)必修一 地理高一上学期

成高气压。
B 冷 高压
小结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
地面 冷热 不均
空气 垂直 运动
热力环流
同一水平 面上的气 压差异
大气 水平 运动
✓ 垂直方向: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 等压面弯曲:同一水平面上,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 天气:上升气流多带来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多带来晴朗天气。
高压中心 上升 气流
城市

下降气流
冷 郊区
高压中心
讨论——城市布局规划
(1)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 岛环流的热点,应怎样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郊区
城市
郊区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特点,为防止二次污染,应该把污染企业布 局在热岛环流之外。
讨论——城市布局规划
(2)城市热岛环流在微风状态下最强。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冬春 季风速达5.6米/秒,夏季风速达2.3米/秒以上,则城市热岛环 流被淹没而不明显。假如你是城市规划人员,又该怎么解决(1) 小题的问题呢?
下图为某一高空等压面图,该图气压变化是由热力原 因导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C 3.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水平大气由①点流向③点 B. ③处比①处气温高 C. ①点附近上空的空气做上升运动 D. ②点的气压大于④点的气压
7.“穿堂风”( D ) A.风向始终如图所示
B.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
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 D.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阳能丰富。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 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典例示范】 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1)①~④序号正确的是( ) A.①——地面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太阳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_____吸,收此外还有
_散__射__。
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反射 ___云_层_、较大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吸收
臭氧、水汽、
___二_氧_化__碳__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特点 无选择性 _有__选择性
有选择性
2.太阳辐射的地区差异:低纬度太阳辐射___,两多极地区___。 少
C.白天④弱,夜晚③弱,昼夜温差大 D.白天④强,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连一连]将三类辐射与对应特性、意义连线。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激疑】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 现“午穿纱”的现象;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 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早穿棉袄”的现象。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 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 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思维] 1.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请你提 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2.除去针对机动车的措施,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大气污 染? 提示:加快推进雾霾形成机理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 重点地区污染排放的检查和处理力度、调整经济结构、由“高 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使用太阳能、水力、核能等清洁 能源,加强对燃煤、扬尘等污染源的控制;加强灰霾天气预测预 报,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优化城市布局结构等。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回顾与测评
一、从教材中来——本章知识系统盘点
二、到生活中去——热点问题分析应用 热点(一)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开阔视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2019 年 3 月 9 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发布《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报告显 示,1998 年到 2017 年这 20 年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 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 1998 年分别下降了 93.3%、37.8%和 55.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 成分,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 物的英文缩写为 PM,PM10 是指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现在的雾 霾天气就是大量 PM2.5 所致。
[开启思维] 1.我国大气质量现状如何?雾霾的组成成分主要是什么? 提示:我国大气质量较以前有所改善,但仍较为严重。雾霾 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2.PM2.5 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材 料说明我国北方城市中 PM2.5 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提示: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尤其是火力发电厂等燃煤企业 排放的煤烟);汽车尾气、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烟尘;建筑工地和 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餐馆产生的烟尘;沙尘等。
热点(二) 华北地区雾霾多发的原因
[开阔视野] 当空气湿度较大,没有风或风很小,且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 核,如果这时候气温持续降低且达到一定幅度,那么空气容纳水 蒸气的能力就会降低,然后空气中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在凝结 核上但又不会落在地上,就会出现雾霾天气。秋冬季节是我国华 北地区雾霾多发季,其主要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启思维] 1.我国华北地区秋冬季节多雾霾发生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气候干燥,大气流动相对稳定,多逆温天气。 气候 干燥,利于产生沙尘等;气流稳定,多逆温天气,不利于对流运 动,污染物不易扩散,近地面积累多。 2.除上述人为原因外,造成我国华北地区秋冬季节雾霾天 气多发的原因还有什么? 提示:华北地区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多,不清洁能源 煤炭的使用等。
热点(三) 大气污染治理 [开阔视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姆苏亚在报告序言中说,在
2013 年至 2017 年的短短 5 年间,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 年均浓度下降了约 35%,京津冀地区的 PM2.5 浓度下降了 25%。 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做到了这一点,相信北京 的经验会对许多遭受空气污染困扰的城市有所裨益。报告主要作 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在报告发布 会上指出,2013 年至 2017 年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过程中采取 措施最系统、力度最大的 5 年。在诸多治理措施中,燃煤锅炉治 理、民用燃料清洁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 最为显著。
(1)华北地区重工业多,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气。 (2)华北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工具多,汽车尾气排放多。 (3)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4)华北地区有多个粮食主产省区,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造 成明显影响,加重雾霾。 (5)华北地区气候干燥,城乡表土(缺水)裸露易于风蚀。华北 地区的冬季大气流动相对稳定,尤其是容易形成大气上部温度 高,下部温度低的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
谢谢 观 看
THAN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