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相关 政 策 建 议 。
1 文 献 回顾 与 综 合 评 价 模 型 的 建 立
两 型社会 是一个 复杂 巨系统 , 及 资源 、 境 、 涉 环 经 济 、 会 等 方 面 。 在 两 型 社 会 背 景 下 评 价 区 域 系 统 的 社
在 现 有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结合 两 型 社 会 的 内 涵 , 两 型 社 会 和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内 以
在 一 致 性 为 要 求 , 建 了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采 用 长 株 潭 城 市群 2 0 2 0 构 0 6 0 8年 的 经 验 数 据 , 选
第2 卷 第 6 8 期 2 1 月 0l 年3







Vb128 N 0 O . .6 M a . r2O1 1
Sc e e& Te h l g r g e sa dPolc inc c no o y P o r s n iy
两 型 社 会 视 角 下 的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研 究
会 ( 口 ) 协 调 发 展 _ 。 人 的 8 l
陈 晓 红 、 焕 新 等 州 指 出 : 型 社 会 作 为 国家 在 吴 两 新 的发 展 阶段 的 重 大 战 略 布 局 , 由工 业 文 明 向生 态 是 文 明的 转 型 , 在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各 个 方 面 , 实保 护 是 切
和 合 理 利 用 各 种 资 源 , 高 资 源 利 用 率 , 尽 可 能 少 的 提 以 资 源 消 耗 和 环 境 代 价 , 得 最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 会 效 益 获 社 和 生 态 效 益 , 现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发 展 、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实 经 发 展 。 De eea r 指 出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是 指 在 现 有 k tlee 环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等相关规划的工作 实践与体会 . 成 两型社会 形 背 景下长株淳规划 建设体系创新的 初步思考 , 以期
对 两型社会 建设有所裨益。
日 ,国
关键 词:两型社会 . 准 系,编制体系 : 标 体 建设评
价指标体系 . 机制体系
A bst act: ih t r W t he cons clon of f o— r tu i w
布 的 《 色 建 筑评 价标 准》 GB 53 &20 绿 / 07 06 1 正 式 实施 ,我 国绿 色建 筑 技术 与评 价体 系的 建 立 ,对 积 极引 导大 力 发展 绿色 建筑 ,促 进节 能 省 地 型住 宅和 公 共建 筑的 发展 .都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长株潭 城市 群作 为国 家 “ 两型社会 ” 建 设 综合 配套 改革 实验 医 ,发 展绿 色建 筑更 应 成 为 规划 建设 领域 的 重要 方 向.因 此编 制适 合
or i ent ed o et s ci y” asf e h goal c om bi d ne w lh t Pa 【 P ton 1 e co en r ㈣ i t i g hear t
型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国
家 建设 “ 两型 社会 ”总 体 要求 指引 下 ,通过 对
筑 评 价标 准等 相 本 文 在参 考 《 长沙 市大 河 蓖两 型社 会城 乡建 设

编 制体 系
T绒 黻
体系研究纲要)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初Hale Waihona Puke 构想 . 供 研究 探讨 。
的 构建 ,主 要 包括 四个 重 点方 面 :标准 体 系、
31 新 农村建 设标 准 3
【 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f 两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两型社会”建设动态趋势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两型社会”建设动态趋势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67
统计与信息论坛
综合评价。基于此 , 本文创造性地将突变理论 与模 糊数学结合起来 , 运用突变级数法定量评价了 20 05

解不 超过 4 [ 引。 个 n
2 确定评 价 标体 系各层 次 的 突变 系统类 型 .
20 0 9年 中 国“ 型 社 会 ” 设 重 点试 验 区— — 长 两 建
收稿 日期 :O 1 8 8 2 1 —0 —1 ;修复 日期 :O 1 1 8 2 1 —1 一O
准确 , 能够更为科学 、 合理地对“ 两型社会” 建设进行
基金项 目: 长沙市科技计 划项 目《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建设政策与评价方法研究) k 9 2 5 -4 ) ) 0 0 2 0 1 ( 作者简介 : 曹玮, , 男 天津塘沽人 , 博士生 , 高级调查分析师 , 信息处理技术员 , 研究方 向: 经济统计 与综合评价 。
— —
以长 株 潭城 市群 为例
曹 玮 日 l
(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 0 7 ) 10 9 摘要 : 结合“ 型社 会” 两 的内涵 , 经济发展 、 从 社会和谐 、 技创新 和资源环境等 四个方 面设 计出一套 目标 科 清晰、 层次分 明的“ 型社会” 两 评价指标体系 , 采用 突变级数法对长株潭城市群“ 型社会” 并 两 建设水平 (0 5 20 — 20 0 9年) 进行 了定量评估 和动 态趋势分析 , 该方法将 突变理 论和模糊 数学有 机结合 , 按指标 间的内在逻辑关 系确定指标 的相对 重要性 , 减少 了指标权重确定 的主观性。实证结果表 明 : 长株潭 城市群 2 0 - 20 0 5 0 9年“ 两 型社会 ” 建设水平总体形势较优且呈现 出逐年提高 的趋势 。 关键 词 : 突变级数法 ; 两型社会 ; 指标体系 ;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

份报告 , 向所有 地球 人 发 出了赤裸 裸 的警告 : 由于人 类 的过度消费 , 界 2 3的 自然 资源 已经 被破坏殆 尽。2 世 / 0世
纪 中期开始 , 资源耗 竭 和环 境恶 化 的迹象 已经 显露 , 惊 震
世界的能源资 源危 机 和环境 公 害事件 层 出不穷 。人 们 已 经感受到 了经 济增 长模 式 正走 向 “ 限” 一 , 寂 静 的 极 ¨ “ 春天” 的预言其实也并不遥远 忙l j 一。
20 09年 1 在 丹 麦 哥 本 哈 根 举 行 的 世 界 气 候 大 会 聚 2月
化和信息技术 革命 的推 动 下 , 世界 经济 增 长从 19 9 1年 的
15 .%提高到 20 0 7年 的 5 2 , 均增速达 到 3 5 。20 .% 年 .% 08
焦 了世人 的 目光 , 发 了人 们 对资 源 、 境 的 持续 关 注 。 激 环
继续 消耗地球资源 , 那么地球资源将于 27 0 5年耗尽。报据
社会” 建设 内涵 、 外延 、 征 , 特 以期推 进 “ 两型 社会 ” 建设 中 新的创新 和实践 。
英 国《 卫生》 消息 ,05年来 自世 界 9 国家 的 130名科 20 5个 6

“ 型 社 会 " 设 是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两 建
基 金
作者简介 : 叶文忠( 9 9 ) 男 , 16 一 , 四川广安人 , 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 、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研 究。
8 5
( 中国经济超速增长的内驱作用 二) 17 至 20 99年 0 4年 中 国 G P平 均 增 长 9 6 , 从 D .% 且
理念 , 要把节 约资源作 为基本 国策 , “ 发展循 环经 济 , 护 保 生态环境 , 快建 设资 源节 约 型、 加 环境 友好 型社 会 ( 称 简 “ 两型社 会 ” , 进经 济 发 展与 人 口、 源 、 境相 互 协 )促 资 环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

高度重视并已积极采取相应的低碳经济政
建 设 低 碳 城 市 群 具 有 重 要 的 战略 意
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向低碳经济转型 义 。在新 时 期 ,世 界 区域经 济 发 展 的重要
【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 文社科基金 ( 9 J 3 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 0 L 5 )。 0Y C60 3 1CG 0 5
战 。基 于 两型社会 建 设要 求 ,长株 潭低碳 城 市群 建设 需要 加 强低 碳技 术 创新 、低碳 产 业布局 、低 碳 能源 开发 与利 用 、低 碳 消 费与 营销等 。 关键 词 :两型社 会 长株 潭城 市群 低 碳城 市群 低碳创 新体 系
【 中图分类 号】 F 2 17
与 低 碳 城 市 的 空 前 重 视 。 2 0 年 英 国 式 ,是 对 现 代 城 市 的经 济 发 展 、能 源 消 03
政 府 发 表 《 源 白皮 书 》 ( oen 费、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系统革新 ,是建设 能 UK G vr—
me t 0 3),首 次 提 出 “ 碳 经 济 ” n ,2 0 低 在传 统化石燃 料工 业文 明基础 上 的新型 工 fo ab nE o o ) L w C ro cn my 概念 。从 1 9 9 7年 的 业 文 明和低碳 文 明 。发 展低碳 城市 是保 障
到总量 的7 %。现 有 城 市经 济 发展 由于缺 索 阶段 。低碳 经济模 式 代表人 类 与 自然 界 5 乏 城 市之 问的更 多 协 调与互 动 , 加大 资 和谐共 生 ,实 现科学 发展 的新模 式 ,实 现 在
源要 素整 合 的同时 , 放 型经济 增 长模 式 走 科 技 含 量 高 ,经 济 效 益 好 ,资 源 消 耗 粗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研究——基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视角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研究——基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视角
的核心观点。 ( ) 一 自然生态领域——深生态学引入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传统生产生 活方式的理论反思


西方生 态运动经 历了一段 由浅 入深的过程 。早期公 民运
早在上世 纪 6 年 代的西方 , 工业化 与城市化 生产生 动 、 0 传统 修法立法 等环境改 良措施 只是 “ 小修小补 ” 无法根本遏制 , 活方式 的反生态本 质或不可持续 性特征 已暴露无遗 ,大规模
和挑战 。生态社会 主义经过半个世 纪的发展 已逐渐成 熟 , 其理 关系 , 力求 找到实现生 态社会主义 的现实方案和途径 , 以构建 论 和实践特别是 其生态 和谐 发展观思想 对长株潭 城市群建设 人类社会与 自然和谐 发展 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 。至少可以从 自 “ 两型社会 ” 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然生态 领域 和社 会生态领域 两个角度着重考察 生态社会主义
Two o in e o it i i g - re t d S ce yBu l n d
— - - - - - — —
Ba e n t eP r p cieo e tr c . o il m s d o e s e t f h v W sen E o. c ai S s
第 1 卷第 6 1 期 21 年 1 0 1 2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I o 瓜NA . I OF Ⅲ ) N 卫 IS R Om NA 舳 U T Y P .C I I E =N C l
V0. 1 No 6 11 .
De .2 1 c 01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建设现状研究
UU L-u LU B o g o ijn I a— u -
(hn SaU iesyoSi c &T cnl yC agh 4 0 1 , u a) C ag h nvri c ne eh o g。 hnsa 10 5 H n tf e o n ’

“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实证分析

“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实证分析

社 会 ” 验 区中 建立 以 牛态 价值 x 为 指导 的 试 见
自 然 界 没 有 高 低 贵 贱 之 分 . 求 万 物 等 追 以 及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发 展 、
以 人 为 本 怂 科 学 发 展 删 的 核 心 . 把 要
社 会意 以形 态 、 精神 和 社 会制 度 , 人类 .
长株潭 “ 两 社 会 ” 试验 区 的 生 态 伦 埋 作 的 出 』 点 和 落脚 . 境 是 公 民 作 为 生 友 坏
必 须以 尊 藿和保 持 生 态环 境 为宗 旨 . 以未 来
态 意
充 分 发 桥 各 级 报 刊 、广 播 、 电
目标 是 . 过 人 的 解 放 和 一然 解 放 而 实 现 视 、 络 等 各 种 新 lI 体 的 作 用 . 及 生 通 网 !媒 日 I 普
态 矢 和 生态 道 德 教 育 ; 期 发 布 坏 境 质 【 J 定
量 状 公 报 .公 开 奉 地 区 环 境 情 况 的 数 境公益广告宣 传等 . .
塞 箜 室望 堡 堕: 墅
摘 要 : 两 型 社 会 ” 态 文 化 作 为 一 种 “ 生
另 一 疗 衙 自然 界 作 用 于 人 .使 人 自然 化 . . 长 株 潭 “ 型 社 会 ” 的 最 高 境 界 是 实 现 两 物 一 空 间 转换 和 融 合 , 就 是 使 自 然 系 我 也

维 护 最 广 大 人 民 的 根 本 利 益 作 为 一 切 _ T 物 个体 生 存 的 基 本 物 质 条 件 和 空 间 场 所
的 提 供 告 . 人 类 生 俘 的 必 婪 条 件 . 护 是 保 培 育 长侏 潭 牛 态 , 城 市 群 生 态 文 化 . 魁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
所 以需 要 构建 一 套 科学 实 用 的长 株 潭两 型 社会 综 合 评价 指 标 体系 , 完 善评价 标 准和评 价方 法 , 从量上 规 范社 会经 济发 展 中资源 节 约和环 境 友好 两 个约 束条 件 , 监 测和 跟踪 评 估 长株 潭两 型 社会 建设 实 施 , 时发 现 长株 动态 及 潭 “ 型社 会 ”发展 进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而进 行 有 针 对性 的 调 整 。 两 进
O. 2 ・ 1 2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与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 、 社会、 文化、 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 都息息相关。 由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的复杂
性 , 标 体 系设 计过 程 中 , 求 在众 多 的指 标 中选 择 那 些灵 敏 的 , 在指 要 可度 量 且 内涵 丰 富 的主 导性 指 标 , 特 征 性 、 局 性 、 感 性和 可 操 作性 四个 原 结合 全 敏
X2 c o C t c H f 0. 3 P n oT l【 l 7 2 S .2 a ldJ ( t i e

l 0 0 0 . 8 0l

0 53 一 5 4 . }十 0. 8 -0 6 2 2 . 01 0

05 — 65 . 92 0. 7 .x 2 【】

表 1 资源 节 约 度初 选 指 标相 关 系数 表
Xl
X I Pcl鲫 I r L Co ̄da ”“ 1 ( m t- L .x
X2
0. 3 7 2
X3
0. 6  ̄ 9 2 *
X1
0. 5 7 4
X3
0 64 .9
X6
O 6 4 . 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视野下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调查与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视野下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调查与思考
出 :2 世 纪 , 掌 握 了物 流 , “l 谁 谁ຫໍສະໝຸດ 掌 握 了市 场 ” — —
乓 400 000
想 ∞0 0 。
200000 1 00000

拉 动 区域 经 济增 长 的 需要 。 据亚 当 ・ 密 的分 工理 论 , 代 物 根 斯 现
流 的产 生 是社 会 分 工进 一 步 分化 的 结 果 , 果缺 乏 物 质 实体 的交换 、 动 , 如 流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视野下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物
流 中心 的 调 查 与思 考
张迎春 中共 长 沙 市 开 福 区 委 湖南 长沙 41 2 5 0 0
【 要 】 代 物 流业 作 为 国 民经 济的 动脉 ,其 发 展 水平 已成 为衡 量 一个 国 家和地 区综 合 竞 争 力 的重 要 标 志 。2 摘 现 0 0 7年 11月, 长株 潭 城 市群 被 确 定 为 国 家 两型 社 会建 设综 合 配套 改 革 试 验 区; 年 1 月, 长株 潭 城 市群 两型 社 会 综 改方 案 获 国务 院批 复 同意 。基 于这 个 去 2 大 的 背景 ,将 区位 条件 优越 、物 流要 素 齐 全 、 发展 空 间广 阔 ,并 具 有 对 外 开 放 窗 口作 用 的 长 沙 大 城 北 ,建 设 成 为配 套 长株 潭 城市 群
度 趋 于增 强 。
— —
资料 来 源 : 蒋力 涌 . 中部 地 区物 流 发展 与 经 济增 长研 究 ,0 8 2 0 扩 大 区域 对 外 开放 的 需要 。 贸依存 度 是考 量 一 个地 区 和城 市 对 外 外开 放水 平 的标 志 。 响其 水 平的 因素 除 优越 的经 济 发展 软环 境外 , 合 的 影 综 现 代 物流 平 台建 设 是 关键 , 实现 物 畅其 流扩 大 外 向度 的 前提 和 基础 。 是 1 、中部地 区 对外 开 放 现状 。 据 图表 数 据 统计 , 19 年 至 2 0 年 , 根 从 97 08 全 国外贸依存 度的年平 均值为 5 .%, 部为 7.‰ 西部为 1. 中部 为9 75 东 84 01 %, . 2 中苛 %, 也区与东部和全 国平均值 差距 明显 , 国的地位 还有待提高 ( 在全 图表3。 ) 图表 3 中部 与 东 、 : 西部 和 全 国 的外 贸依 存 度 比较 (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调研报告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调研报告
(二)强化计划统领。提升城市群区域计划,确立区域计划的龙头地位,发挥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紧扣“两型“主题,表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针对建设重点,强化部门和地域专项计划。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计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那么,强力保障和推动计划实施。顺应综合交通进展的新趋势、新理念,编制了全国首个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计划-《“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计划》,提出了建设“能力充分、方式和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
一、长株潭实验区大体情形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4110万,别离占全省的%和60%。2020年,城市群实现GDP 8761亿元,占全省79%。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散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1334万,去年实现GDP4565亿元,占全省%。
三、对我省的启发与建议
长株潭实验区的建设已初显成效。一体化进程加速,项目建设强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两型“品牌聚焦效应慢慢显现。在座谈中他们以为长株潭城市群实验区在改革进展中与武汉城市圈实验区建设相较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调研中咱们发觉,长株潭城市群实验区在进展中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解放思想,先行先试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调研报告
省政府研究室(进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2020年12月3日至6日,省政府研究室(进展研究中心)专题调研组一行赴同为“两型”社会实验区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湖南省发改委、“两型办”、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就“两型”建设的推动机制和考评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形报告如下:
(四)推动十大改革。一是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是湖南经济的重要聚集区,也是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域,目前,80%以上能源靠外输入。四个方面重点推动:第一,加速清水塘等重点区域、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将长株潭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群;第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调剂功能,健全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交易市场;第三,增强政策的鼓励与约束作用,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坎,促使掉队产能退出;第四,成立城市群统一的资源节约治理体制,建设节约型城市群。

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文章 编 号 :1 7 — 1 8 ( 0 2 0 —0 2 ~0 6 1 11 2 1) 1 0 0 7
就 长株 潭城 市 群 “ 型” 会 建设 而 言 , 仅 涵 两 社 不
盖城 市 , 且 面 向广大 农 村 , 展 “ 型 ” 村 是 “ 而 发 两 农 两 型 ” 会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 社 两
22 0 0年 基 本 建 成 “ 型 ” 会 的 目标 。 两 社
展 的高 能耗 、 污染 重 的企 业才 能搬 迁 出去 , 代服 务 现
业 才能通 过 “ 二 进 三 ” 到发 展 空 间 。另 一 方 面 , 退 找

城 乡一 体 化 : 株 潭 城 市 群 “ 型 ” 长 两
境 的 发 展 思 路 。 只 有 实 行 城 乡 一 体 化 , 市 过 去 发 城
型 ” 会 建设 第一 阶段取 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绩 , 这 社 但 些 丰硕 成果 大 多数 集 中在 城 区 , 着 “ 型 ” 会 建 随 两 社 设 纵 深 推进 , 我们 应 加 大 农 村 “ 型” 会 建 设 的 力 两 社 度 , 进 “ 型 ” 会 建 设 城 乡一 体 化 , 终 实 现 到 促 两 社 最
移 , 利 于 城 区 结 构 调 整 和 产 业 升 级 , 利 于 城 市 从 有 有
生产 功能 向服 务功 能 的转 变 , 利 于提 升 城 市 的 品 有 位 和城 市 形象 , 有利 于促 进 城 市 土 地 利 用 结 构 的调 整 和 土地 价值 的提 升 , 进 土地 的集 约 节约 利用 。 促 2 .通过 城 乡 一 体 化 实 现 环 境 友 好 型 发 展 。在 “ 两型 ” 社会 建设 中 , 必须 改 变过 去 为 了增 长牺 牲 环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刍议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刍议
力、 新的改革思路 和新的改革示 范 , “ 并 先行 先试” 以形 成具 ,
2 .改革 的深度不 同。 随着改革进入 “ 坚阶段”综合配套 攻 , 改革试 点将在深层次展开 , 将会触及到一些体制内核问题 。 可 能会是一些经济、 政治、 社会 、 法制等制度 的再造过程。有些地 区可能因此而重塑其社会经济文 化氛围、 价值理念 。 3 .改革 的路 径 不同。 以往 的改 革试 点可 以认为是 “ 策 政 优 惠牵 引、 开放 搞活拉动 ” 的初级循 环 , 分依赖政策 的势能 过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2期 ( 总第 5 O期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l J RNA o oU L
N ..0 8 o 20 2
G n rl .O e ea/ 5 %
文章编号 :0 9 3 0 ( 0 80 — 0 8 0 10 — 65 2 0 )2 0 7 — 3
长株 潭城 市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型社会 ’ ’ 综合改革试验 区刍议
来 亚红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南 长沙 4 00 ) 湖 10 6
摘 要 : 家 综 合 配 置 改 革 试 验 区 是 一 种 全 新 的 尝试 . 国 不再 是 经 济 体 制 的 有 限 变 革 , 是 涉及 到 社 会 经 济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而
党 的十七大报告 指 出, 坚 持节约 资 源和保 护环境 的基 “ 本 国策 ,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 和 中华 民族生存 发展。必须 把 建设资源节 约型 、 环境友 好型社 会放在 工业 化 、 现代 化发 展 战略 的突出位置 , 落实到每个单位 、 每个家庭 。” 十七大召 开两个月之后 的2 0 年 1月 1 日. 0 7 2 4 国家发展 和改革 委员会下

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县域经济的发展

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县域经济的发展
出 :扩 大县 域 发 展 自主 权 。 “ 增加 对县 的 一 般 性
G DP总 量 达 到 了 13 50亿 元 。 实 现 财 政 收 入
3 .湘潭市所属县域 经济总量较全 国县域 经济 强县存在明显差距。2 0 0 9年 , 湘潭市所属 县平 均生产总值 首次达到 10亿 元 ,而 2 0 0 08 年 长沙县 、 阳市、 浏 望城县 、 乡县的地 区生产 宁 总 值 已 达 到 3 96亿 元 、3 . 元 、9 . 6. 3 72亿 1 41亿 元 、8 . 2 24亿元 , q 分 为湘潭所属县平 均水平的 37倍 、. 、. 、 . . 而且 这 种 差距 在 , 34倍 1 9倍 28倍 20 0 9年将 进一步拉 大。20 O 9年 湘潭县域人 均 GDP 4 0 I6 6元 , 为全 国县域 经济强县水平 的 4】 %。 强县 水 平 的 2 . 而 同 期 全 国县 域 (2 百 . 98 %, 经济 强县水平 、百强县水平分别为 3 30元 、 62 4 00元。人 均生产总值 长沙县 已超过 45万 98 . 元, 达到 47 .6万元 , 长株 潭三 市所属县 城 中, 人均 生产 总值超 过 2万元的有 望城 县 、宁 乡 县 、 阳市、 浏 攸县 、 陵市。而湘潭只有韶 山市 醴 位 列其 中。 潭市县域经济在财政收入上的差 湘 距 更 大 。20 09年 , 市各 县 平 均 完 成 财 政 总 收 全 入 58 3万 元 。 比 增 长 1%, 于 全 国县 域 73 同 8 低 经济强县增 长速度 ; 同期的株洲县、 而 攸县 、 炎 陵县 财政 收 入 高速增 长 。增 幅分 别达 2 %、 6 2 %和 2%, 5 7 株洲 市所属县域 平均财政收入 为 68 .6亿 元 . 多 出 湘 潭 所 属 各 县 平 均 水 平 1 7 - 0 亿 元 。望 城 县 20 00年 财政 收 入 21亿元 , 湘 , 与 潭 市 湘 潭 县 的 20 .6亿 元 相 差 无 几 , 21 而 01 8年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活 动 ,坚 决 取 缔 了一 批 对 湘江 流 域 造 成 污 染严 重 的 工厂 和 企 业 ,
“ 本完 成 ,示范 全 国 ” 的第 三 阶 段 。经 过4 来 的艰 苦 探 索 ,长 基 年 株 潭 试验 区建 设 取得 了初 步成 效 ,顺 利进 入第 二 阶段 。 1 、城 市空 间布 局拓 展调 整 ,经济 发 展速 度不 断提 高 长 株 潭 三 市 修 编 了城 市 总 体 规 划 ,调 整 城 市 空 间布 局 。 长
时代经 贸 2 1 02年 4 月 总 第2 8 3期
长 株 潭 城 市群 两 型 社 会 ” “ 建 设 的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研 究
余 金凤 刘林 奇
岳阳 4 0 ) 106 4 ( 南理 工 学院 。湖 南 湖
【 摘 要 】长株潭城市群 “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的建立 ,给湖南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当前 ,在 两型社会 建设的引领 下,长株潭经济增长 速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长株潭 两型社会 建设仍 面临着资源消耗高、环 境立体污染突出、科技成果 转化步伐较慢 的严峻挑战。因此 ,政府应进一步突 出规划引导作用,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发展环保产业,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在推进 两型社会 建设的同时,带动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现状;对策
长 沙 生态 示 范 区建 设试 点 由 2 0 年 的5 扩 展 到 2 0 年 的9 。 06 个 09 个 南 经 济总 量增 长 明 显 ,增长 速 度不 断 提高 ,20 年 湖南 省 全年 G P 06 D 在 生 态 示 范 区范 围扩 大 的 同时 ,生态 环 境 也得 到 明显 改 善 :2 0 09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_以长株潭为例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_以长株潭为例

第4卷第1期2012年1月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 Vol.4No.1Jan.2012“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以长株潭为例李 鑫(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要: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演绎法、调查研究法、量化值加权函数法等方法构建一套含15个一级指标、53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

拟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现状。

关键词:两型社会;指标体系;长株潭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2)01-0059-03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长株潭城市群获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6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序幕的拉开,长株潭城市群被赋予了重要使命,承担起了“两型社会”建设先行者角色。

但令一些政府决策和执行部门困惑的是,目前对“两型社会”的讨论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缺乏像“和谐社会”指标体系那样的量化指标,主要属于定性分析,而定量的论证则很少。

并且对“两型社会”未来要建成什么样子还“智者见智”,以致于政府部门决策缺少依据,执行缺乏方向,考核缺乏标准。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两型社会”,把建立“两型社会”定为基本国策来贯彻执行以来,很多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特别是在2007年底,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对“两型社会”的讨论则更加激烈。

如朱翔教授《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一文中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基本情况和发展定位为前提,提出以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组建长株潭大都市圈;又如刘茂松教授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主抓手是创新,应从5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社会创新。

论“两型”社会理念在城市空间上的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中心示范区概念规划的思考

论“两型”社会理念在城市空间上的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中心示范区概念规划的思考


Th e
pl n ng o nt r De o t a in Z e i itng t e t sg de l a ni fCe e m ns r to on nss i h WO de i n i a s whih a e s t i bl e l pme t c r us ana e d veo n a d i e r to n nt g a i n.Th n ta id a r s r e c ns r i g an n r me re l e u iy s s e ,a d t n e i iilbu l e ou c — o e v n d e vion ntf ind y s c rt y t m n he
de on t a j n z ne m s r to o
空 间上 的实 现 进 行 探 讨 , 以期 对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的 “ 型 ” 会 两 社

引 言

Th i i a i n o nc ptPl n i a g h e Ed fc to f Co e a n Ch n s a.Zhu ho n a g a z u a d Xi n t n
Ur a g o b n Ag l me a i n’ nt r De o t a i n Zo e r to S Ce to ft l r he c ns r c i n o he“ Two Ore e — int d”s i t t n e f c i y t e l e t c n s oce y wih a fe tve wa o r a i he me ha im z

Ke r s: T w o O re t d S c e y;Ch g h Zhuz u a d X ing a r n A g om e a i n:Ce t r y wo d “ — i n e ” o it an s a, ho n a t n U ba gl r to n e

“两型社会”视野下长株潭城市群吸纳农民工的容量实证研究

“两型社会”视野下长株潭城市群吸纳农民工的容量实证研究

量 及 容量 随不 同变 量 变 化 的规 律 , 为长 株 潭 一 体 化 城 市 化 进 程 中农 村 劳 动 力 的有 序 转 移 、 城 市 和农 村 的协 调发 展 、 农 民 工 在 长 株 潭 城市 群 的安 居 乐 业 提 供 制 定 政 策 、科 学 创 新 机 制 的 依据。 1 . GM( 1。 1 ) 灰 色预 测 模 型 的 构 建 白色 系统 是 指 系统 内部 特 征 是 完 全 已知 的 ;黑 色 系 统 是 指 系 统 内 部信 息完 全 未 知 的 :而 灰 色 系统 是 介 于 白色 系 统 和 黑 色 系统 之 间 的一 种 系 统 , 灰 色 系 统 其 内部 一 部 分 信 息 已知 , 另 一 部 分 信息 未 知 或 不 确 定 。 灰色预测 . 是 指对 系统 行 为 特 征 值 的 发 展 变化 进 行 的预 测 ,对 既 含 有 已知 信 息 又 含 有 不 确 定 信 息 的系 统 进 行 的预 测 _ 4 _ 。 目前 使 用 最 广泛 的灰 色 预 测模 型 就 是 关 于 数 列 预测 的一 个 变 量 、 一 阶 微 分 的GM( 1 , 1 ) 模 型 。经 阶 线性 微分 方 程 的解 逼 近 所 揭 示 的 原 始 时 间 序 列 呈 指 数 变 化 规 律 。 因此 , 当原 始 时 间 序 列 隐 含 指 数 变 化 规律 时 , 灰 色 模 型GM( 1 , 1 ) 的 预 测 是 非常 成 功 的。
应 的 依 据
4 1 2 0 0 0 )
关 键 词 :灰 色模 型 长 株 潭 两 型来自社 会城 市 容 量
《 长株潭 城市 群区域 规划》 指出, 到2 0 2 0 年 , 湖 南 省 将 把 长、 株、 潭 i 个 城 市 建 设 成 为一 个7 5 0 万 人 口的 大 城 市 群 , 从 而 增 强 全 省 经 济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 长株 潭 “ 两型社会” 建设 的推 进 和“ 两新 ” 战 略 的实 施 必 然 加 速 城 市 群 大量 吸 纳 农 民 工 , 作 为 特殊 历史现象 的农 民 . 农 民工的职业 转换 、 身 份 转 变 与 社 会认 同 、 居住 空间演变与实质性城市 融人同“ 深度城市化 ” 之 间 时序 差 距 的弥 合 必 然会 经历 一 个 长期 的过 程 。城市 对 农 民 丁 既有吸 纳的需求 , 又有吸纳 的限制 . 城 市 对 农 民工 的 容 量 有一定 阀值 , 研究城 市吸纳农民工对城 市发展和解决 “ 三农 ” 等 问题 意 义 重 大 …。 人 口预 测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马 尔 萨 斯 法 、 时间 序 列法 、 L o g i s t i c 模型 法 、 回 归分 析 法 及 G M( 1 , 1 ) 灰 色 模 型 法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会 建设 的根本保证 。 指标体 系应反映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
会 发展 客观规律 , 从而保证评价结果能客观 、 准确地反映 实 际情况 。 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 , 所设 计的 指标应科学 、完整 、全面地反映和体现两型社会的内涵 , 科 学 、准确地 把握两 型社会建设 的实质 。【党的十七大要 1 】 求 加大 自然 资源特别是生 物能源节约 和生态环境保 护力 度, 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 在设计两型社会建设评价 指标体 系时 ,必须 紧紧抓住两型社会的 内在特征和要求 , 指标体 系应 能准确反 映两型社会的 内涵 。
经 费 占G P比重 、 D 人均教育经费 、 科技三项经费 占 G财
政 收入 比重 、科创新成果 :技进步对 GD P贡献率 、高新
级指标包括 :资源节约 、 环境友好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和社会 和谐等 。
( )资源节约 一
技术产值 占 G P比重 ;创新成果二级指标下的三级 指标 D
基金 项 目 :湖南 省 2 1年 软科 学计 划立项 课题 ( 0 1 K 05) 01 2 1Z 3 1
作者简介:刘艳 (9 3 ) ,湖南益阳人 ,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管理研究。 16 .,女
第3 2卷

刘 艳等 :长株 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 系研 究
4 1
数字是最通俗易懂 、 便于比较的 , 不能量化 的指标应尽可
( )整 体 性原 则 二
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动态的 、 发展 的系统 , 内部和外
部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 的。 对这样一个系统进行评价 , 就 要求评价指标能动态地反映 内部影响 因素 , 这样才能适应 不 断变化 的客观 晴况 。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新事物 , 很多 事物需要我们去探索 ,去总结 ,因此 , 评价指标体系 的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摘要:在介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示范区建设进展的特征,并总结了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
2012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bzz79)资助。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选择一些有条件、有基础的区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积累经验、逐步推开,规划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等5个先导示范区。

各示范区依托各自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现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地全面启动十项改革,形成了几种特色鲜明的建设发展模式,对全省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借鉴、推广意义。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范围位于湘江西岸,经由岳麓区、高新区直抵望城、宁乡腹地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组成的区域,分先导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三部分。

昭山示范区包括:长沙暮云,沿芙蓉南路至湘潭昭山、易家湾,往西至湘潭九华。

该地区将建设成低密度、高品位的生态宜居新城,并将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地区总部,举办国际论坛和博览会,
打造生态经济区。

云龙示范区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沪昆两条高速,规划中的红楠、京珠高速东移线等穿境而过,其中央商务区距长沙、湘潭市中心和黄花机场均为10来分钟车程,相距15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10个。

天易示范区位于株洲天元区和湘潭县易俗河之间,沿着天易公路两侧布局。

该地区将发挥株-潭两市的绿色空间隔离和交通通道的作用,防止两市城区空间连绵发展。

并重点发展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生态示范功能,建设成为株-潭协同发展的标志区和引领区。

滨湖示范区包括岳阳湘阴、汨罗、长沙望城的部分区域和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

该地区将发挥水运、港口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健康休闲服务基地。

二、示范区建设进展分析
(一)敢于先行先试
五大示范区的建设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成为试验区建设的桥头堡。

天易示范区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了两型示范点创建标准,并在全市率先搭建示范区建设融资平台,开展土地“征转分离”试点工作以及率先启动了村级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了改革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

云龙示范区重点实行了四大体制机制改革,改变了以考核gdp
增长的传统模式,建立完善了融资收益补偿机制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机制,其形成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两型社会建设进展。

(二)突出两型发展
各示范区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特别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大河西示范区率先推进了战略规划环评,成立了全省首个资源环境交易所,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

昭山示范区通过开展各种生态创建活动,调动全民积极性参与示范区绿化建设,坚持做到村庄布局显山露水,房屋建设依山傍水,资源利用保山护水等原则。

云龙示范区以改善清水塘工业区环境质量为重点,关停了一批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和生产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有下降。

(三)彰显各自特色,错位发展
五大示范区依托各自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充分结合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

大河西示范区是全省高端人才聚集区、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区,定位为“四区一极”,“四区”即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适宜人居的新城区;“一极”即支撑发展的增长极。

云龙示范区按照“国家两型发展示范区、长株潭东部现代服务区、株洲产业升级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优先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科教研发、金融创新等“四大产业”。

昭山示范区主要定位是打造集居住、休闲、商务于一体的国际水平的生态经济区。

天易示范区区功能定位为“创新服务基地、生态工业新城”。

滨湖示范区
包括岳阳湘阴、汨罗和长沙望城的部分区域,定位为“产业高地、试验新区、临港新城”。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两型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围绕各自功能和产业定位,示范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

大河西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方向,深入实施“6211”工程,促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综合效益大的两型产业加快发展。

湘潭推进示范区区划调整,出台了支持政策,九华工业园引进了20多家上规模的台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20亿元。

滨湖示范区片区34个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年度预定建设目标,完成总投资13.3亿元。

天易示范区按照两型产业发展要求,重点推进两型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了八大项目,2010年实现产值超过70亿元,占总产值的80%以上,不论是从企业产值、还是企业数量、税收贡献,都呈现出几何增长态势,对示范区经济支撑和提升竞争力的作用日益突出。

三、结束语
尽管示范区建设的筹备工作有很大进展,但仍面临着需要在试验中逐步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两型社会建设试点是湖南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体规划中充分反映平衡问题,避免出现突击性和某些冲动行为。

二是建设资金缺口大。

示范区建设要达到两型社会的要求,需要投入比建设工业社会更多的资金,仅仅依靠现有的地方财力和中央有限的财政支持是
不够的。

“以地生财”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也难以满足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

必须寻求全新的投融资运作模式。

三是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冲击,使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的建设规划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应变性。

参考文献:
[1]金暗.中国工业化的资源路线与资源供求[j].中国工业经济,2008 (2)
[2]王晓燕.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j].当代经济,2009 (4)
[3]姚雷.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