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审定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精编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精编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章《电路》、第三章《天气》及第四章《简单机械》。
教学内容涵盖植物的生命周期、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天气的变化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学习电路的组成及原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简单机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箱、电路实验箱、天气现象演示模型、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尺子、剪刀、胶水、电线、电池、小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讲述天气变化的故事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教具演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变化、电路原理、天气现象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2)设计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规律。
2. 答案:(1)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
(2)电路设计图及原理说明。
(3)天气变化记录及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天气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措施。
(3)鼓励学生利用简单机械制作创意作品,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5.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6.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力量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影响2. 生活中的科学镜子、光影、声音、电磁等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3. 动物世界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4. 植物王国植物的生长、繁殖、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力量,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使学生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然界的力量及其影响、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动植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关爱生物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放大镜、显微镜、镜子、光影设备、声音设备、电磁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颜料、彩纸、剪刀、胶水、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力量。
2. 例题讲解以生活中常见的镜子为例,讲解光影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电磁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界的力量:地震、火山、洪水等2. 生活中的科学:镜子、光影、声音、电磁等3. 动物世界:生活习性、特点、适应环境4. 植物王国:生长、繁殖、光合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次你亲身经历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解释镜子中成像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描述其特点及生活习性。
答案:1. 作业题目答案:例:我经历过一次洪水。
原因是连续暴雨,导致河水上涨,超过了河堤的承受能力。
镜子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例如,当我们面对镜子时,镜子反射出我们的样子。
例:我喜欢熊猫。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主要以竹子为食,性格温顺,生活在高山密林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关注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生物的栖息地》:第一节生物的家园,第二节多样的栖息地,第三节爱护生物的家园。
2.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一节力的作用,第二节力的测量,第三节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力的测量及简单机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掌握力的概念及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物栖息地图片,力的演示装置,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观察记录表,测量工具(如弹簧测力计),实验材料(如小木块、滑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栖息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家园、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3.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力的测量、简单机械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进行力的测量实验,制作简单机械模型。
6.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栖息地:生物的家园栖息地的多样性爱护生物的家园2. 力的世界:力的作用力的测量简单机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3)举例说明简单机械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2)力的测量方法有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3)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力的测量和简单机械应用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栖息地和力的应用实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植物》1.1 植物生长1.2 植物繁殖1.3 植物适应性2. 第2章《电路奥秘》2.1 电路组成2.2 电路连接方式2.3 电路应用3. 第3章《骨骼与肌肉》3.1 骨骼结构与功能3.2 肌肉作用3.3 关节运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植物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及应用。
3. 让学生解骨骼、肌肉和关节结构与功能。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连接方式、骨骼与肌肉协调作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电路组成和骨骼、肌肉结构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电路元件、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等。
2. 学具:显微镜、电线、电池、小灯泡、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特点。
展示简单电路,让学生探讨电路奥秘。
通过观察骨骼模型和肌肉模型,引导学生解人体运动原理。
2.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介绍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及应用。
详细解析骨骼、肌肉和关节结构与功能。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植物,分析其生长特点。
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电路,验证电路连接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肌肉力量测试,解肌肉作用。
4.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2. 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及应用。
3. 骨骼、肌肉结构与功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植物,描述其生长特点。
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连接方式。
绘制骨骼、肌肉结构图,并解释其功能。
2. 答案植物生长特点:根据观察到植物进行描述。
简单电路设计:根据课堂所学,画出电路图并解释连接方式。
骨骼、肌肉结构图:参照教材或课堂所学,绘制结构图并解释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地方。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共24课)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鼻闻:气味注意:有的种子有毒,在不了解情况下不要去品尝。
3、种子观察记录4、这里有几种植物种子,你认识它们吗?(展示图片)明确:它们是:蚕豆、黄豆、花生、白扁豆、赤豆、稻谷、绿豆、黑芝麻。
5、你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吗?明确:(1)颜色不同蚕豆和绿豆:绿色花生和赤豆:偏红色黄豆和稻谷:黄色黑芝麻:黑色白扁豆:白色(2)大小不同黑芝麻比较小,蚕豆比较大。
(3)形状不同黄豆:圆圆的、饱满的蚕豆和白扁豆:扁扁的稻谷:细长的芝麻:有个尖尖角赤豆、绿豆和花生米:长圆形(4)光滑程度不同黄豆、赤豆、黑芝麻和绿豆:光滑花生、稻谷、蚕豆和白扁豆:粗糙6、种子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明确:种子的外形都有种脐,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
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等。
二、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植物种子的外形看起来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内部是不是也是千差万别呢?1、你想象中的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把它画整理观察记录认识种子比较不同点比较共同点画出想象中种通过猜测、绘图、解剖等途径,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课题种植凤仙花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4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的胚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萌发。
(2)播种的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3)制作种植杯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
(4)制作植物变化观察计划,天天坚持观察。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播种的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2)制作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坚持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播种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难点制定观察计划,坚持长期观察。
板书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世界上最大种子和最小种子有多大?明确:海椰子:重达1500g左右斑叶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种子或大或小,都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
2. 第二章: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1 电路的基本组成;2.2 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第三章:骨骼与肌肉;3.1 人体的骨骼结构;3.2 人体的肌肉与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让学生认识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原理和人体骨骼肌肉的协调。
2. 教学重点:植物繁殖方式、电路的组成和人体运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电路实验器材、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引发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进行实验演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电路连接,观察现象。
6. 拓展延伸:介绍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2.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原理:电流的流动。
3. 骨骼与肌肉:骨骼结构:头骨、脊椎、四肢骨。
肌肉与运动:肌肉收缩、关节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描述其工作原理。
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个关节,描述其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2. 答案:生长过程图:根据观察,绘制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过程。
电路设计:画出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四章《生物的适应与进化》4.1生物的适应4.2生物的进化第五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5.1能量的来源5.2能量的转化5.3能量的守恒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2.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认识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与过程。
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学习笔记、彩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如鸟嘴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通过互动提问,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能量转化现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第四章4.1节生物适应的内容,结合实物模型,阐述生物适应的原理。
探讨第四章4.2节生物进化的证据,通过PPT展示化石记录和生物分类。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第五章5.1节能量的来源为例,讲解太阳能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观察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分析第五章5.2节能量转化的实例,如植物光合作用、动物的代谢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知识。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生物适应与进化的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进行答疑解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左侧:生物适应与进化关键词及简要图示。
板书右侧:能量转化与守恒示意图,标注重要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并解释适应原理。
描述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并举例说明。
2. 答案:适应例子:①企鹅羽毛的保温;②沙漠植物的储水;③猎豹的速度。
能量转化过程:太阳能→植物光合作用(化学能)→动物食物链(生物能)→热能释放。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使用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全书共分为10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春天里的生命第一节:植物的生长第二节:动物的生长与变化2. 第二章:空气与气压第一节:空气的力量第二节:气压的影响3. 第三章:水的世界第一节:水的性质第二节:水的循环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的结构第二节:太阳系与宇宙5. 第五章:简单的机械第一节:杠杆的原理第二节:滑轮与斜面6. 第六章:声音的世界第一节:声音的产生第二节:声音的传播与特性7. 第七章:电与磁第一节:电的基础知识第二节:磁铁与磁场8. 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与折射9. 第九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的变化第二节:气候的特点10. 第十章:健康生活第一节:健康饮食第二节:运动与健康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器材、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描述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电路的奥秘2.1 电路的基本组成2.2 电路的串联与并联3. 第三章:力的作用3.1 力的概念与分类3.2 力的测量与计算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2 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电路的奥秘、力的作用以及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串联与并联、力的测量与计算、地球与宇宙的知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电路的基本组成、力的概念与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示、电路实验器材、力的测量工具、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2. 学具:学生用植物观察记录表、电路实验记录表、力的测量记录表、天文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电路的奥秘、力的作用以及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电路实验、力的测量和天文观察活动。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成熟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电路的奥秘:基本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串联与并联:电流、电压的特点3. 力的作用:概念与分类:力、重力、摩擦力、弹力测量与计算:弹簧测力计、力的合成与分解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更替、四季变化宇宙的探索:太阳系、恒星、行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植物的生长1.2 动物的运动2. 第二章电路的奥秘2.1 电路的组成2.2 电路的原理3. 第三章声音与光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 光的反射与折射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2 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宇宙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箱、动物运动演示器、电路实验箱、声音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器材、地球仪、宇宙探索图片等。
2. 学具:显微镜、望远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长大的。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例如:讲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配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流的作用。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讲解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电路,观察并分析电路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原理、公式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生长:观察并记录身边植物的生长过程。
动物的运动:分析并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
电路的奥秘: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电路,观察电路现象。
声音与光:探索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
地球与宇宙:绘制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2. 答案: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给出详细答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套】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1.1《植物的营养需求》1.2《植物的生长过程》1.3《植物的开花与结果》2. 第2章《电路》2.1《简单电路》2.2《电路的组成》2.3《电路的应用》3. 第3章《磁铁》3.1《磁铁的性质》3.2《磁铁的相互作用》3.3《磁铁的应用》4. 第4章《声音》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2《声音的特征》4.3《声音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营养需求、开花与结果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应用。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相互作用和应用,培养探究精神。
4. 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听觉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开花与结果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磁铁的相互作用声音的特征及保护听力2. 教学重点:植物的营养需求与生长过程简单电路的搭建与应用磁铁的性质与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模型电路元件(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磁铁、铁钉、回形针等磁性材料声音实验器材(音叉、鼓、音响等)2. 学具:录音机、耳机植物种子、花盆、土壤电线、电池、灯泡、开关磁铁、铁钉、回形针五、教学过程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生长的过程。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营养需求、生长过程、开花与结果。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画出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2. 电路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与灭。
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连接方法及应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电路,使灯泡亮起来。
3. 磁铁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铁钉的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相互作用及应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铁钉、回形针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理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3. 引导学生探索磁铁的性质与应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4. 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磁铁的性质与应用、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连接方法、磁铁的磁性判断、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透明塑料杯、电路元件(电池、导线、小灯泡等)、磁铁、地球仪、宇宙星空图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植物种子、透明塑料杯、电路元件、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引入植物的生长过程。
a. 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b. 教师讲解种子发芽的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2. 例题讲解: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c. 磁铁的性质与应用。
d.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3.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种子发芽。
b.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c. 学生用磁铁进行磁性实验。
d. 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a. 种子发芽b. 光合作用2.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a. 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b. 电流、电压、电阻3. 磁铁的性质与应用:a. 磁性判断b. 磁场方向4. 地球与宇宙:a. 地球自转与公转b. 宇宙星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b. 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电路,并说明其原理。
c. 收集磁铁的例子,描述其磁性与应用。
d. 绘制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示意图。
2. 答案:a. 生长过程描述正确。
b. 电路原理清晰。
c. 磁铁磁性与应用描述准确。
2024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2024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为基础,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一:自然现象与科学原理1.1 地震、火山与板块构造1.2 风雨雷电的形成2. 章节二:生物与环境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适应与进化3. 章节三:生活中的科学3.1 简单机械的应用3.2 能量转换与守恒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震、火山、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适应与进化等概念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科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量转换与守恒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简单机械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震、火山:展示地震、火山爆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讨论其生长过程。
动物的适应与进化:观察动物图片,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原理。
地震、火山:讲解板块构造,解释地震、火山形成的原因。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讲解繁殖方式。
动物的适应与进化: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解释进化的原因。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的应用: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能量转换与守恒:通过实验,解释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地震、火山:绘制板块构造图,分析地震、火山分布。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观察植物,绘制生长过程图。
动物的适应与进化: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绘制进化树。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现象与科学原理2. 生物与环境3. 生活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火山:描述板块构造与地震、火山的关系。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生物的繁殖》:第一节生物的繁殖方式,第二节动植物的生殖发育。
2. 第六章《生活中的能量》:第一节太阳能,第二节电能,第三节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3. 第七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的结构,第二节太阳系,第三节探索宇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认识动植物的生殖发育过程。
2. 掌握太阳能、电能等生活中能量的基本知识,了解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3. 认识地球的结构,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繁殖方式,能量转换和守恒,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太阳能和电能的应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材料,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繁殖现象,引入生物的繁殖方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引入能量的学习;通过观察天空,引入地球与宇宙的学习。
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繁殖、能量转换、地球宇宙的相关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a. 生物繁殖方式的分类与举例。
b.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c. 地球与宇宙的认识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繁殖方式2. 能量转换和守恒3. 地球与宇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并简要描述其生殖发育过程。
b. 请举例说明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c. 简要介绍地球的结构,以及在太阳系和宇宙中的位置。
答案:a. 生物繁殖方式的例子:有性繁殖(如:种子繁殖、孢子繁殖)、无性繁殖(如:嫁接、扦插)、克隆繁殖(如:组织培养)。
b.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的例子: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食物被消化后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等。
c.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生物的适应性》: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生物的适应性。
2. 第五章《电路》: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电路的组成,第三节电路的应用。
3. 第六章《磁铁》:第一节磁铁的性质,第二节磁铁的运用,第三节电磁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应用。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运用,理解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性原理,电路的组成及应用,电磁铁的制作。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简单电路的搭建,磁铁的性质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电路实验器材,磁铁及电磁铁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图工具,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出生物的适应性。
2. 新课内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解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和适应。
(2)生物的适应性: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原理。
(3)简单电路: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指导学生搭建简单电路。
(4)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部分,进行实验验证。
(5)电路的应用:展示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作用。
(6)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7)磁铁的运用:讲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8)电磁铁:介绍电磁铁的制作原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原理。
2. 电路:简单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应用。
3. 磁铁:磁铁的性质,磁铁的运用,电磁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列举三个生物的适应性实例。
(3)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
(4)解释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2. 答案:(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2. 第四章《电路的奥秘》:详细内容为简单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路中的电流。
3. 第五章《骨骼与肌肉》:详细内容为人体骨骼的结构与功能、肌肉的收缩与松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繁殖方式。
2. 学会搭建简单电路,了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认识电流。
3. 了解人体骨骼与肌肉的结构与功能,增强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骨骼与肌肉的协调运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简单电路的搭建、骨骼与肌肉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电路实验器材、人体骨骼与肌肉模型。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简单电路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繁殖方式。
3. 例题讲解: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水分、光照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记录身边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分享。
5. 实践活动:搭建简单电路,观察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现象。
6. 知识拓展:介绍人体骨骼与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光合作用:公式展示3. 简单电路:示意图4. 人体骨骼与肌肉:结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关键信息。
(2)用简单电路材料,设计一个开关控制的小灯泡。
(3)画出人体骨骼与肌肉的结构图,并注明主要功能。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电路知识、人体骨骼与肌肉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植物的生长、电路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生物的繁殖》:第一节生物的繁殖方式,第二节动植物的生殖发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繁殖方式,理解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发育过程。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的生殖发育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动植物繁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繁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动植物为例,讲解它们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发育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动植物样本,分析其繁殖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7. 课堂拓展: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发育过程特点3. 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你所了解的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
(2)以一个具体的动植物为例,描述其生殖发育过程。
2. 答案:(1)例:鸟类采用有性繁殖,通过交配产生后代;植物中的草莓采用无性繁殖,通过匍匐茎繁殖新个体。
(2)例:蝴蝶的生殖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生物繁殖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2.种植凤仙花1.3.种子里长出了根1.4.茎和叶1.5.凤仙花开花了1.6.果实和种子1.7.种子的传播1.8.凤仙花的一生电路2.1.电和我们的生活2.2.点亮小灯泡2.3.简易电路2.4.电路出故障了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2.6.导体和绝缘体2.7.电路中的开关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岩石与土壤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3.岩石的组成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3.5.岩石、沙和黏土3.6.观察土壤3.7.比较不同的土壤3.8.岩石、土壤和我们六、教学进度表较大……②通常被果皮包裹着、也有直接裸露在外面的……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卵形、有的呈椭圆形……④有的呈白色、有的呈红色、有的呈绿色、有的呈黄色……⑤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粗糙……(3)我知道的种子有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各种豆粒、苹果的种子、西红柿的种子……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一摸种子。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观察准备: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组实验,并记录。
小组交流猜测结果。
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种子图。
颜色、形状、外表等方面说说它们的不同特征,建立起不同种子有不同特征这一概念。
一般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其中种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
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猜测种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
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观察目的: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观察方法:(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
(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观看视频资料。
(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
观察结论:(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
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观察更多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乳的作用是贮存营养。
有些种子,比如蚕豆、豌豆和菜豆等豆科植物,种子发育初期虽有胚乳,但后期完全被发育中的胚吸收消耗了,因此种子成熟时没有胚乳或者只在种皮下残存1~2层胚乳细胞(看不清楚):这种无胚乳的种子,胚具有肥厚而肉质的子第1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 1 课时)科学探究目标1. 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3.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4. 基于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1.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
2.培养合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花盆、土壤等种花工具,透明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蚕豆种子。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第1单元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 1 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2.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 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根据已有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
3.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4.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3.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4.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植物油、马克笔;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第1单元第4课《茎和叶》( 2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第1单元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 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 根据花的结构,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3. 在花的各部分结构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1. 解剖花,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特征。
2. 观察雄蕊和雌蕊,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想它们的作用。
3. 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花的结构以及雄蕊和雌蕊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解剖的花、镊子、放大镜,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花,学生活动手册第1单元第6课《果实和种子》( 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不同阶段的果实,认识果实的生长变化。
2. 在解剖观察植物的果实的过程中认识果皮的作用。
3. 在数果实中种子数量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凤仙花的果实、各种其他植物的果实、水果刀、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7 《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演示:椰果,水槽、电扇、卷尺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果实和种子、放大镜、尺子教学过程观察记录表教学评价评价依据:1.观察记录表2.测试结果3.梳理概念的泡泡图或表格4.课堂表现及交流水平教学后记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3.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科学探究目标1. 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2. 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 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 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 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
3. 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的整理,认识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个重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的图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个人观察记录或观察记录表【教学流程】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到电与生活紧密相连。
2.电很危险,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
科学探究目标1.头脑风暴分享交流关于电所了解的内容和想知道的问题。
2.调查家中的用电器。
科学态度目标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乐于参与调查活动。
2.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勇于接受不同人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获取学生初始想法,意识到电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海报纸、马克笔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用电器调查结果表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