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b9ea5925c52cc58bd6bef1.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引导语:古代,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但孔子为什么能做的有滋有味,还让自己的职业思想在两千年后依旧让后来者传诵。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希望你喜欢!【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1783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6.png)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跟孔子学做教师》一书是作者杨春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解读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学习和思考孔子的教育理念,总结了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方法,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教育学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孔子教育思想做了系统的解读。
他指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即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特长培养,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这一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其次,作者强调了孔子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教育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要善于倾听,关心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保持学习的姿态。
这些要求让我深感教师职业的尊贵和神圣,也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在教育方法上,作者提出了“人身教育”、“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等重要观点。
孔子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孔子还强调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平衡和健康的发展。
这些教育方法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启发,我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所以,我后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和情商。
此外,这本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教师发展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作者通过丰富的教育故事和实例,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例如,作者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通过耐心沟通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b4d24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a.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是一本关于教育与人生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让我们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孔子的思想进行解读,帮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孔子对教育的态度。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他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首先是一个好的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教会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个性化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阅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教育的本质却永远不会改变。
孔子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和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梦想。
在读完《跟孔子学当老师》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无私付出的情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5bc9d7941ea76e58fa04d4.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导读: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一)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
这本流淌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和思想,掩卷沉思,我们确实应该跟随孔子学当老师。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反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丢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走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发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阴,虚掷年华。
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爱,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由连同自己的花样年华。
一些表面上看上去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心中也会充塞着对学习的焦虑、填满对生活的恐惧。
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当班长、成绩好、会弹钢琴……其实我也有烦恼。
每天爸爸妈妈轮流管我学习:该做奥数了,该去练琴了,该读名着了……一刻也不得闲。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
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
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二)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与《论语》结缘,与孔子相识。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则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
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2024年读《学学孔子当老师》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学学孔子当老师》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15ad6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5.png)
2024年读《学学孔子当老师》心得体会____市美仁坡小学龙著隆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
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
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
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
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4年读《学学孔子当老师》心得体会(2)《学学孔子当老师》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试图通过借助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传达出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所感动,并且从中收获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首先,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解读和剖析,让我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孔子所提倡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4e1a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
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c2425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0.png)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在跟孔子学做老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的智慧和教育理念的卓越。
以下是我学习孔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强调了德行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和良好的品德,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
在实践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榜样,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当我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时,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我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
其次,孔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优势。
因此,作为老师,我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帮助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孔子还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人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广泛阅读、积极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和研究,保持自己的知识更新。
此外,孔子还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他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与学生、家长还是其他教师的交往,都需要建立和谐互信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也与其他教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共同进步,相互学习。
最后,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德优良、有才华并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我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知识的学生,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跟孔子学做老师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学习他的理念和思想,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些理念对于我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帮助我更好地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
我将继续坚持孔子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00e8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跟孔子学教学,我该怎么做。
济渎路学校张秋荣认真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这本书,我掩卷长思。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具体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际工作来谈一谈。
一、对自己严格要求,小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跟孔子学教学,我明白了教师所教的是孩子。
不应是一种课程。
要像孔子一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呵护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说的对,我还是能立马肯定学生的,承认自己的错。
但当学生做错事时,我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经常严厉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学生表面听从,实则不服,改过效果较差,比如调皮捣蛋的张世豪同学经常犯错,你批评他,他伤心,破罐破摔,反而犯错的次数更多,你更生气;当你改变策略,抓住他的一点儿优点表扬他时,他犯错的次数却少多了。
当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不了时,我很生气,批评学生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就会自卑,就更不动脑,造成恶性循环。
确实像闫老师说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对孩子一生影响不大,反而老师过激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较大。
以后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注重过程轻结果。
跟孔子学教学,使我明白了。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
老师只____学生的成绩,不____教学过程,就像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虫也不管,结果一个葫芦也收获不了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学生成绩根本上不去,只有徒伤悲。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
严格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体现在结果。
教师就要少站讲台,多在学生中走动,时时都无声的提醒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自觉的投入学习,否则等下课了,检测他不会,你严厉惩罚他也无济于事,只有让他逆反,自卑,师生关系对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f62de6bb90d6c85ec3ac6cb.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作文之读后感:教师读后感。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
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
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
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
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
“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
”----朱熹。
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
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
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两则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c9d5086c85ec3a87c2c5fb.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两则读后感之一:我们让学生收获什么孔子的弟子很多,记载中有鲜明性格特点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子路当然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
子路义气冲天,头脑简单,直爽可爱。
孔子为让子路多学点文化,行事多一些缓冲,就问子路:“君子有仁德就会有弊病吗?”子路当然不知道。
看着一脸憨厚的子路,书里说孔子当时应该是很高兴的,认为“启发”和“因材施教”的机会来了,于是语重心长地说:“来,子路,坐到我身边来,我告诉你,这次你可千万要记住啊!倘若只有仁德,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被人利用的弊病;只有聪明,却不爱学问,就会有放荡无根的弊病;爱讲信义,却不爱学问,就会有不仅被人利用而且会害了自己的弊病;爱直率,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说话尖刻刺伤人心的弊病;爱勇敢,却不爱学问,就会有胆大妄为的弊病。
”子路了解了多少呢,我们从后来他的表现看,只能发现非常遗憾,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还是不太长进。
其实,按照子路这样子的性格,他甚至对孔子的“迂腐”多少是有些埋怨的,而且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学习那块料,但是他始终感谢孔子对他的“不知而不愠”和“诲人不倦”,而且在他死的时候,用一种看似更加“迂腐”的方式,成就了老师一直以来的教育,甚至让老师觉得,只有最爱学习也最能让他欣慰的颜回,才可以和子路一起被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子路是在战斗中死的,虽然这场战斗他必死,但是他却死于在那么关键的时刻,选择了拾起自己的帽子戴上,敌人没有那么绅士,也没有裁判喊停,子路为了夫子“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死了。
关于子路的死的讨论非常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多看看。
我这里主要想探讨的是,子路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在生死这样的问题上有如此选择?我们能给自己的学生们留下什么,让他们在一些不至于生死的问题上能做出让我们感动的选择。
当然,会有人驳斥我,不要对学生们太多奢望,毕竟太多的东西不同了。
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有想法,要不然真的只能成一个“教书匠”了。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2)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2)](https://img.taocdn.com/s3/m/9b1b27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d.png)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2)
《跟孔子学做教师》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和实践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为人类教育工作者指明道路。
从书中,我明白了以孔子的思想教育来传播知识就是要以“礼”为根本,并且要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和有效的分类教学法。
应该用“五人相教”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五类,即高明、聪慧、勤奋、慢性子和坏孩子,以便进行特别指导。
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知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而且,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不是像囚徒一样。
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精神意识和心理健康,从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是孔子对学生的培育方式,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做到的。
总之,《跟孔子学做教师》中所强调的,都是告诫人们当教师时,应该以孔子所教导的礼仪、尊重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精神意识和心理健康、及起到引导作用为原则办学,而这些都必须在学校实践中去体现出来。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121a21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7.png)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读《跟孔子学做教师》有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寻找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籍——《跟孔子学做教师》,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体会。
读完《跟孔子学做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而做好一个教师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自尊、自信、有品德的人,这是一项宏伟的事业。
要完成这项事业,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严谨的思维、温暖的心灵和强大的影响力,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拥有的品质。
在本书中,孔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有非常大的启示和帮助。
首先,孔子非常注重对于学生的关爱和关心。
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善于关心和理解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为他们排忧解难。
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倾听、认真观察学生,就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指导他们成长。
其次,孔子非常重视“礼”和“仁”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仁德”之人,仁德的人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奉献他人,这是最基本的品德,也是最具有人类共性的品德。
通过这些思想,我深感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于学生的责任。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文化、传递铸就人格的价值观。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份使命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读《跟孔子学做教师》,我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鼓舞。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些特别的教学“技巧”或“方法”,而是告诉我们,做出一名好的教师,是需要付出心血和耐心的。
他们必须善于表达、善于思考,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注重对学生的启示和引导,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和启迪。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思考自己在教学中要如何推行孔子的教育思想。
例如,我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让学生通过课堂、课外活动和社交场合不断实践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跟孔子学当老师》的读后感:一切为了学生
![《跟孔子学当老师》的读后感:一切为了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b77d2f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3.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的读后感:一切为了学生
《跟孔子学当老师》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作为一名老师的
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通过讲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具
备的品质和态度。
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和品德,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的是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
书中还提到了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
孔子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他会倾听学
生的想法和意见,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回应和引导,因此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这使
我意识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见,真正关心他们的成
长和发展。
在书中,孔子还提到了一句非常有启发性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持续不断地学习
和进步。
总的来说,读完《跟孔子学当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
应该怎样对待学生,怎样引导他们成长。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
角色和责任,并借鉴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做法。
我会尽力践行孔子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doc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2b8fbaa300a6c30c229fef.png)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踏上教育这个工作岗位已将近二十个年头,回首走过的教育之路,我不禁有些失意,收获了什么,茫然……感受到只是职业的倦怠,生活的疲累。
教育中我缺乏了什么?到底该怎样工作?我有些迷茫了,然而当我看到《跟孔子学做教师》这一章时,它犹如一簇灼灼燃烧的火焰,令我温暖,令我神往。
众所周知,孔子是大教育家,是老师的老师,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我坚信他一定会给我指点迷津。
于是我以从未有过的专注认真读这一章。
这的确是一本适合广大教师来阅读的优秀读本。
边读边品味,它让我走入了孔子的教学生活,目睹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让我们了解了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也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精神。
掩卷静思,有所感悟。
感悟一、教育中我缺乏爱。
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
环顾我的四周,即使在国家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情况下,很多人还都处于灰心丧气的精神状态之中,教书充满了抱怨。
是啊,我们现在能有多少人像孔子那样热爱教学?想想自己以前也仅仅是把教学当工作,当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想法左右下怎么会对工作有激情?对工作产生爱?正是因为教育中缺乏爱,所以才缺乏工作热情,才会感到倦怠。
真心真意谢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感悟二、教育中我缺乏对学生‘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同样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孔子并未说过“授之以渔”的话,但是他的教学行为,可以让我概括出,他是一位推崇“授之以渔”的教师。
孔子在教学时,将自己的“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也能走上自己喜欢的为学之道。
孔子对教学的热爱,让我无限的感动;孔子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孔圣人的境界,但我会从孔圣人那儿得到教育,得到激励,走好教学之路的每一步。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d9478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e.png)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篇5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新知识,然后不断地温习和巩固,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孔子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孔子所说的学习的主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中。
在孔子学做老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孔子学做老师心得,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ef6e1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5.png)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____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跟孔子学做教师》这本书是我在____年读到的一本非常精彩的教育理论著作。
这本书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了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出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有思考能力、有创造力的人,他强调教育应以德育为主,以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根本。
这与现代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我在阅读中深受启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明确的教育目标。
其次,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例如,作者提出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
我在读书过程中不停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深感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我决心将书中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再次,这本书还探讨了教育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作者提到了教育的普遍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
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作者主张教育要注重多元发展,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此外,作者还提到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这些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面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困境。
最后,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自我修养和素质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孔子当老师有感
![孔子当老师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9c84f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1.png)
孔子当老师有感第一篇:孔子当老师有感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孔子估计是历史上最有名望的老师了。
不但培养了三千弟子,而且超凡脱俗的有七十二贤人。
而且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影响一直到现在。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很有感慨。
书的作者是周勇。
能和孔子一样当老师真的是幸福的.。
学生找到好的老师不容易,老可可是教育方法的人必定能够是个大师了,比孔子还厉害一千倍的大师。
可事实证明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这样大师是不存在的。
想要培养人才还是要按教育的规律。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技师。
世界上不能只有科学家,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也需要一定的熟练工人。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设计,需要工人们去实现。
袁隆平的水稻技术需要大批的农民去实现,把理论变现成为我们碗里的米饭。
汽车设计师设计好的汽车模型,需要在制造厂通过工人们去实现现实的汽车后,设计师的作品才能完美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才能算是成功的。
没有工人们的汗水,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空中楼阁。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这个位置,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孔子明明知道子路不是学习的材料,逼着子路终日和颜渊一样,估计子路得疯了。
明知道颜渊的身体不好,本来生活就很困难,瘦得孔子也并没有把精力用在那些不肯学孔子对他们好像没有多少期望。
孔子生活在一个教书的好年代,没有上级部门管着,没有学习的压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定教学计划和目标,选用实现目标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交一年也可,两年也行,三四年也不长,和他在一起超过二十年的也有。
在孔子身边时刻受教,处处感悟。
不必上早自习,不必延迟放学而补课。
只和一个老师学习,学习时间自定,学习地点不固定,可能是河边,也可能树下。
聪明点的学生可以早点出徒,不想走的可以留在老师身边一辈子。
老师是不赶的。
诲人不倦也好;区别对待也好;分层教学也好,只用在那些希望学习学生身上,这样才能体会到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
作文: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_3250字
![作文: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_32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a6e0a2079563c1ec4da7105.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_3250字引导语:古代,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但孔子为什么能做的有滋有味,还让自己的职业思想在两千年后依旧让后来者传诵。
【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a59a63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46.png)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1这一段时间看了周勇博士的著作《跟孔子学当老师》。
周博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
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
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可以说一直是做为老师的我思考的话题。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当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爱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谋生工作时,你离好老师的距离就不远了。
而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教育,留给学生的老师。
有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使之从中受益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我们不仅应该践行孔子的教育观,更应该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教师仿效。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他的教育理念。
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这些理念是如今提倡的“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
我们真的应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二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016b0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0.png)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作为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和借鉴孔子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原文内容的官方语言改写:在学习《跟孔子学教学》一书中,我深受启发,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贯彻孔子的教育思想。
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改进方向:一、坚持严于律己,细心呵护学生自尊。
孔子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学生时更加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遵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应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重视教学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应更加注重教学本身的过程。
正如种植者不应只关注果实,而应关心植株的健康成长。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严格的要求。
三、鼓励学生勇于犯错,并从中学习。
教育过程中,学生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
我将更加注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答案,无论对错,都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理解错误的根源,从而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错误,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孔子的教学理念强调提问的重要性。
我将努力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不耻下问”,并树立“凡事问”的思想。
我将引导学生理解提问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疑惑的提问,另一种是明知故问,以追求更深入的理解。
我深知作为教育者的责任重大,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贯彻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学效果。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二)马永健教师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近二十年,回顾这段历程,他深感职业的倦怠与生活的疲惫,对于自身的教育实践和职业定位产生了迷茫。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老师接触到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它仿佛一盏明灯,为他指引了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孔子学当老师》心得体会
太和六小羊春华
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这是周永老师所著的《跟孔子学当老师》的卷首语。
在我的心中,孔子是学者,是圣人,这样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是让人膜拜的。
然而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后,更加了解了他作为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的喜怒哀乐。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孔子会把自己的求学教训教给学生。
虽然早已“学富五车”,却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有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他更是觉得自己学问不够,于是坦诚的将自己的知识缺陷告诉学生,说自己还得继续努力。
老师在颠沛流离的处境中尚且如此卖力求学,学生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孔子会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悲伤与痛苦。
颜渊、子路死的时候,他悲伤到不能自已,学生们劝他,他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在悲伤,反而问:“我有悲伤吗?”等他在学生的提示下终于明白自己确实是在悲伤,他就说:“颜渊死了,我能不悲伤吗?子路死了,我还能吃得下饭吗?”不但如此,他还会“日哭”——终日哭泣。
可见,孔子教给学生的,不只是文史知识,更重要的,他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喜怒哀乐,用一颗最真的心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拥有一颗“仁心”。
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
我就承认对他们有着打心底的热爱。
可是,只有当我们把这种爱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学,并没有向学生传授多少能够触及心灵的“渔”,而让他们更强烈的感受到我的爱。
自己做的都不够好,有凭什么来埋怨学生不听话、不懂事呢?
由此,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做到。
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在每一次课上,我都要把自己对语文的热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这样有意思!教给学生知识,
更不忘把学习方法交给他们,用切身经验告诉他们:语文,一点都不难学!
在孔子的课堂上,有埋头苦学的颜渊,有喜欢提问的子贡,有可以切磋《诗》的子夏,更有生死与共的子路……我想孔子应该是欣慰的,因为学生在他的人格力量的感召下,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意义。
而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怨声载道。
教育制度改来改去,不过是换掉了一些说法,体制的弊端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只要有高考中考这样的选优制度存在,教学永远是一只浆糊粘起的船,行不了多远。
我们不可能有孔子那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
可是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所从事的教学,无论深浅,都意味着他将承受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
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
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
如此想来,在教学这旅程中,即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学生,便可以让学生永远留恋求学岁月,也可以让自己真正实现职业理想。
那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