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分析

合集下载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养殖废水是指来源于饲养场畜禽粪便、屠宰场等,用于农业肥料或作为有机肥原料的废水。

养殖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营养元素,一般成分比较复杂,除氮、磷、钾外,还含有有机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血液、油脂、激素、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养殖废水不经处理而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严重破坏了环境卫生,而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养殖废水产生原因及污染程度分析;养殖废水主要来自:(一)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养殖废水主要来自:(一)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雨水的混合物。

1、畜禽舍冲洗水:由于圈舍及运动场的水冲洗,舍内清洁卫生及消毒时都需要大量用水,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固体物和病原微生物。

2、清粪水:即冲洗干粪用的水,可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圈舍、设备、地面等的冲洗水,一部分来自冲洗圈舍墙壁、地面的水,另一部分来自饲养员和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用水。

3、漏缝地板水:漏缝地板防水不好,用水冲洗地板时,水透过地板渗漏,进入地下,使圈舍潮湿,降低了地板的使用寿命。

4、饮用水:来自从饲料加工间回流到清粪车上的水,是被雨水淋入的少量饲料汁液,其余为新鲜饮水。

5、冲洗圈舍地面的水:来自畜禽舍及设备、地面的冲洗水。

6、喂料器的水:饲料送至槽内,经搅拌均匀后供畜禽进食。

7、给水:牲畜在用水过程中所使用的饮水,包括牲畜在饮水槽、喷水装置所使用的水。

8、洗澡用水:给牲畜洗澡用的水。

9、用水:给牲畜刷牙、剪指甲、灌药等用水。

10、用水:家畜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用水。

(2)饮水和清粪所使用的水。

饮水在圈舍中随着家畜运动和采食水平的变化,用水量也在变化。

清粪用水量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夏季清粪次数较多,故清粪用水量较多。

(三)露天粪坑或堆粪场的积存渗滤液。

污水来源于发酵后的畜禽粪便和垫草,这些污水进入地下后会长期积累并逐渐达到一定的浓度,进而导致周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养殖场污水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标题:养殖场污水处理引言: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但其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养殖场污水的处理。

养殖场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养殖场污水处理成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污水处理的重要性1.1 保护水资源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和缺氧等问题,危害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1.2 防止土壤污染养殖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如果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健康。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去除养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1.3 保护生态环境养殖场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有害物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2.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吸附、氧化等方法,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方法,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高效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三、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关键问题3.1 污水采集和预处理养殖场污水的采集和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污水的集中采集、固液分离、初级过滤等。

惟独做好这些工作,才干确保后续处理的效果和稳定性。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1、污染控制1.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1.2 好氧处理;①曝气;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处理,用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1.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 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

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现状1. 废水产生及特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主要由动物的尿液、粪便、清洗用水等组成,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废水具有量大、高浓度、复杂成分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传统处理技术传统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化学法则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些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3. 现代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尽管现代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如膜污染、能耗高等问题制约了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级氧化技术的成本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

2. 政策与法规目前,我国对畜禽养殖废水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养殖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对废水处理不够重视。

3.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平衡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往往更关注经济效益,对环保投入不足。

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保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养殖场污水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标题:养殖场污水处理引言概述:养殖场污水处理是解决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废水和污染物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养殖场污水处理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养殖场污水的特点1.1 污水量大:养殖场因为养殖规模大,所以产生的废水量也很大。

1.2 污染物复杂:养殖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技术2.1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 物理处理技术: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2.3 化学处理技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氧化剂、消毒剂等。

3.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设施3.1 污水预处理设施:包括格栅、沉砂池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积物。

3.2 生物处理设施:包括好氧处理池、厌氧处理池等,用于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3 深度处理设施:包括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用于进一步净化废水。

4.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问题与挑战4.1 技术难题:养殖场污水中的污染物复杂,处理技术和设施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4.2 能源消耗:一些处理技术需要大量的电力和化学药剂,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成本。

4.3 残留物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和残留物需要妥善处理,以免二次污染环境。

5.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前景和建议5.1 技术创新:加强对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5.2 循环利用:开发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如氮、磷等,用于农田灌溉或制作有机肥料。

5.3 法律法规:加强对养殖场废水排放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总结:养殖场污水处理是保护水环境、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配合各种设施,可以有效净化养殖场废水。

然而,仍然存在技术难题和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科研创新和法规监管,以实现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此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和开发高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包括其污染物成分、排放特点等。

随后,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各种技术的处理效果、运行成本、适用范围等进行了综合评估,旨在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

文章还关注了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新型、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对于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总结了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概述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药物残留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

其处理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

当前,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自然生态处理等几种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筛网、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化学处理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混凝剂、氧化剂等,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增长。

在国家一系列加速禽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禽畜业养殖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饲养、头目少的小户型养殖不断的转型为大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城镇养殖。

但在提高管理与肉品水平以及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危害,同时重点介绍几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1 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畜禽养殖废水指由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1]。

畜禽废水处理难度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COD、SS、NH3-N含量高;(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3)水质水量变化大;(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禽畜粪便约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

因此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是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

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则是其中的重点[2]。

2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危害也日益凸显。

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的废水往往给环境和人体带来相应的危害。

2.1 大气污染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

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

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

而对于刚排泄出的畜禽粪便含有氨、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如未能及时清除处理,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有恶臭的气体[3]。

这些大气污染物不仅给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带来健康上的危害,也会造成小范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治久安。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然而,废水处理成为了这一行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如何高效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既保障环境安全,又满足畜禽养殖的需求,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提出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以期对该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废水处理流程废水处理的流程是确保废水从出口到排放的全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以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并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1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和调节池等处理设施。

格栅除渣过程中,废水经过格栅将大颗粒杂质去除,防止堵塞管道。

沉砂池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沉降将悬浮的固体颗粒从废水中除去。

调节池则用于稳定废水的水质和流量,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合适的条件。

1.2 生物处理阶段生物处理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池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1.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除磷、除氮和消毒等环节。

除磷的方式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

除氮的方法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氮气。

消毒则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2. 废水处理设备为了实施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需要配备一系列废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格栅机、沉砂池、调节池、活性污泥池、厌氧消化池等。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添加除磷和除氮设备、消毒设备等。

3. 废水处理效果监测为了确保废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废水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可以通过监测设备,定期对废水的水质、流量等参数进行采样检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4. 废水处理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废水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是制定方案的关键环节。

养殖场废水工程管理方案

养殖场废水工程管理方案

养殖场废水工程管理方案一、养殖场废水的特点1. 养殖场废水的数量大养殖场生产规模大,每天产生大量的废水。

废水中包含了养分、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如果排放到环境中将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 养殖场废水的质量差养殖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这些养分是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大量的藻类和细菌,造成水体水质恶化。

3. 养殖场废水的处理难度大由于养殖场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微生物,使得其处理难度大,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有效处理,以达到合理排放标准。

二、养殖场废水工程管理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养殖场废水,需要从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进行工程管理,具体如下:1. 污水处理养殖场废水处理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必要手段,主要包括生化处理和物理处理两种方式。

(1) 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对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养分,降低废水中的COD、BOD、SS等指标。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法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

(2)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膜分离等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等,提高废水的透明度和澄清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除部分重金属离子和难降解有机物。

2. 资源化利用在养殖场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处理后的废水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转化为资源,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1) 养分回收利用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将废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回收利用,可以作为农田肥料使用,达到养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2) 有机物质利用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分离出其中的有机物质,并进行厌氧、好氧处理,转化为沼气、有机肥等资源,以实现有机物资源化利用。

3. 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废水监测体系对养殖场废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废水处理效果。

(2) 设立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水处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方法1 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对水体的污染养殖业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

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

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结果会使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

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畜禽养殖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降低,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

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虽然可为土壤中栖居的小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等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但也可导致一些病原菌大量孳生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大量有机物的积累也会使土壤呈强还原性,而强还原性的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而且易使土壤中原本处于惰性状态的有害元素得到还原而释放;大量无机盐在土壤中的积聚则会引起作物的盐害。

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

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如下: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相应的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

畜禽养殖场的污水处理对于环保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下面将分点列出各种方法的具体介绍:1. 物理处理方法- 筛网过滤:将废水通过筛网进行过滤,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 沉淀:通过将废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然后再将上层清水取出以得到净化水。

- 气浮法:通过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使污染物从废水中浮起,以便于去除。

2. 化学处理方法- 絮凝剂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结成团,便于沉淀和去除。

- 活性炭吸附:将废水经过活性炭过滤,活性炭的孔隙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 高级氧化法:通过添加一定的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比如臭氧氧化法和紫外光催化氧化法等。

3. 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降解有机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作为降解产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

- 植物净化法:通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和菖蒲等,利用植物的生物吸附和光合作用来净化废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结合使用。

例如,在畜禽养殖场中,可以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然后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最后再利用化学处理方法去除残余的污染物。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在畜禽养殖场中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通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不同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畜禽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减少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养殖量也逐年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引发了对环境污染的担忧。

由于养殖场的排放物质具有较高的浓度和毒性,给周围的环境和人类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进行讨论。

1. 废水排放超标养殖场的生产废水含有大量的养分物质,如氮、磷等,如果排放超标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使得水生态系统退化。

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超标排放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2. 废气排放过多养殖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容易导致空气污染,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部分养殖场采用露天堆肥或直接排放粪便,也会产生难闻的恶臭气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等难以得到有效处理,造成了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在一些地区,废弃物随意堆放或者未得到有效处理,导致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积累超标,给农田和植被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发展对策1. 推行环保政策,规范养殖行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养殖场的生产和排放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明确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鼓励采用环保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的排放。

2.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治理效率养殖场应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养殖和污水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和废气的净化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改进养殖结构和流程,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养殖生产效率,降低排放废水和废气的量和浓度。

3. 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养殖场的固体废弃物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堆肥处理等手段进行资源化利用。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解决了资源的利用问题,使得固体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废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畜禽养殖废水中富含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究和应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其中,沉淀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将废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排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固体物质。

而过滤则是通过介质层的作用,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物理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但对于废水中的有机物等难降解物质处理效果有限。

二、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添加药剂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药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钙等。

例如,氯化铁可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化学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但药剂的成本较高,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处理方法之一。

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其中,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去除一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

厌氧处理则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甲烷等产物,同时还能去除一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等副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废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以推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案引言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废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

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定一种科学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废水处理原则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源头控制: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减少废水的产生,如合理投喂、粪便处理等。

2.降解与消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减少污染物的含量。

3.去除固体:通过物理处理手段,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4.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利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以防止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5.达标排放:经过处理后,废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以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废水处理技术1. 源头控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和科学的养殖技术手段,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污染物的排放。

比如:•合理投喂:精确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粪便的增加。

•定期清理粪污:定期清理圈舍的粪便和污水,避免污水滞留和累积。

•建设生态农田:利用生态农田系统,将废水作为灌溉水源,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将废水送入厌氧消化池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等气体,实现资源化回收。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送入活性污泥池中,利用生物脱氮、脱磷等作用降解有机物。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植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和降解。

3.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筛网过滤: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过滤废水中的固体物质。

•沉淀池:通过静态沉淀和重力沉淀,将悬浮物沉降到池底,实现物质的分离。

•气浮法:利用气体的浮力将悬浮物浮起并沉淀到上层,再通过刮泥机等设备进行去除。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养殖废水、畜禽粪便等污染物排放,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对水、土壤、大气等多方面造成了严重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1. 养殖废水污染农村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旦排放到周围水体中,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当地的水资源利用。

2. 畜禽粪便污染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排放也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和微生物,一旦大量堆积或者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肥力过剩,引发土壤污染,对植被生长和土壤质量造成影响。

3. 大气污染畜禽养殖的散养方式和粪便堆积都会导致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

二、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1. 规模化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规模效应导致了废水、粪便等污染物排放的集中性和大量性。

2. 缺乏科学规范管理农村畜禽养殖大多由农户或者小作坊经营,缺乏科学的养殖规范和环境管理手段,导致了随意排放和处理废弃物的现象。

3. 缺乏环保设施许多农村畜禽养殖场缺乏污水处理设备和粪便处理设施,导致废水和粪便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治理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明确养殖场的污染治理责任和法律责任,推动农村畜禽养殖行业转型升级。

2.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养殖废水和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水和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

3. 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监测检测和执法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养殖场的规范化运营。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202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范文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

然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等有害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处理,将直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因此,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特点及危害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病原体多、变化大等特点。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各种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

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甚至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废水中所含的病原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目前,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国内外均已开发出多种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工艺。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然而,物理法往往只能去除部分污染物,对于一些溶解性有机物和病原体的去除效果有限。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如氧化还原法、中和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部分有机物和病原体,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

3. 生物法:生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四、当前技术应用问题及挑战虽然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当前技术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仍有待提高;其次,一些处理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去除有害物质,但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部分处理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咱今儿就来说说这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你想想啊,那些养殖场里,猪啊、牛啊、鸡啊啥的,那数量可不少,它们产生的废水那也是多得吓人呢!这废水要是不处理好,那可不得了哇,就跟那洪水猛兽似的,会到处惹麻烦呀!
那怎么处理呢?嘿,这就有讲究啦!就好比咱家里打扫卫生,得有各种工具和方法吧。

首先呢,可以用物理方法,就像筛子筛东西一样,把那些大的杂质给过滤掉。

这就好比把垃圾从房间里先捡出来一样,让废水变得稍微干净点。

然后呢,还有化学方法呀!加些化学药剂进去,让废水里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变成无害的或者容易处理的东西。

这就好像给废水来个魔法变身,把坏家伙变成好的啦。

再有就是生物方法啦!利用微生物的力量,它们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工人,把废水中的有机物给分解掉。

这多神奇呀,小小的微生物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
你说咱要是不处理这些废水,那周围的环境不就遭殃啦?那河水不得变得臭烘烘的,土地不得被污染呀?咱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呀!这就好像咱不能让自己家变得脏兮兮、乱糟糟的一样。

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就像是一场战斗,咱得有策略、有方法。

不能马虎,不能随便应付。

要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我们的环境呀!
而且你想想,处理好了废水,不仅对环境好,对咱人类自己也好呀!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这多棒呀!这可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嘛!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它就像是一个守护环境的卫士,默默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呢!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增长。

在国家一系列加速禽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禽畜业养殖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饲养、头目少的小户型养殖不断的转型为大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城镇养殖。

但在提高管理与肉品水平以及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危害,同时重点介绍几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1 畜禽养殖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畜禽养殖废水指由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1]。

畜禽废水处理难度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COD、SS、NH3-N含量高;(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3)水质水量变化大;(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禽畜粪便约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

因此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是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

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则是其中的重点[2]。

2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危害也日益凸显。

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的废水往往给环境和人体带来相应的危害。

2.1 大气污染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

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

在有氧条件下,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盐类;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

而对于刚排泄出的畜禽粪便含有氨、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如未能及时清除处理,其臭味将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有恶臭的气体[3]。

这些大气污染物不仅给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带来健康上的危害,也会造成小范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治久安。

同时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氨气也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4]。

2.2 水污染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钙、磷、铜、铁、锌、锰、钴、硒和碘等元素,以及畜禽粪便中本身含有的氮、磷、BOD等大量无机、有机污染物,甚至包含一些抗生素。

这些组分使得畜禽养殖废水中成分复杂,污染负荷很高。

没有经过妥善处理的废水通过地表土壤渗透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层,使水体受到污染,严重时水体发臭、发黑、水体丧失功能,非常难治理和恢复。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

例如,太湖的富营养化就是因为养殖场高浓度氮磷废水排入其流域所导致[3]。

2.3 土壤污染高浓度的养殖废水若未经处理就直接长时间的排入土壤,会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的双方面下降,影响土地性能,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农作物的徒长、倒伏、返青、早熟、减产和死亡现象就是由于受高浓度污水长期污染使得其性能下降所导致的[3] 。

以砷为例,近年来,媒体宣传有机砷制剂能促进猪的生长并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而据预测,一个万头猪场若连续使用含砷饲料,5~8d将可能向猪场周边排入1t砷。

土壤中砷含量每升高1 mg/kg,则甘薯块根中砷含量即上升0.28mg/kg,不超过10天,该地所产的甘薯中砷含量将超过污泥农用标准(41 mg/kg)[4]。

2.4 微生物污染畜禽体内的微生物主要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粪便是微生物的主要载体。

有关资料表明,在1g猪场的粪污水中,含有83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还含有寄生虫卵。

这些有害病菌,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污染环境,这不仅会直接威胁畜禽自身的生存,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以维持其感染性。

如巴氏杆菌在室温条件下的粪便中,其传染性可维持34天,马立克氏病毒可维持100天,禽流感病毒在4℃时可维持30~35天[4]。

3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畜禽养殖废水所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业界诸多相关专家针对其处理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目前,畜禽养殖废水的治理主要从源头控制与末端处理入手。

源头控制强调减少粪尿中有机物的含量[1];用清洁的干清粪工艺取代原有的水冲粪、水泡粪工艺[4];并鼓励采用生物发酵舍技术实现粪尿零排放[5]。

末端处理技术按照处理模式可分为三种: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工业处理模式[6]。

3.1 还田处理模式还田模式即将粪尿及冲洗水施于土壤中,在微生物以及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可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并吸收利用。

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降低了肥料等的使用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土壤的板结[3]。

但这种方法需要大片农田消纳污染物[4],因此,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改变了饲养方法,由水冲洗栏舍式变回传统的稻草或作物秸秆铺垫吸收尿粪,经过处理后制成肥料还原给农田。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曲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又开始大力推广还田养殖废水。

还田的优点是不耗能源,不用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运转费用低廉,节省了很大的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还有就是使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处置和经济的利用,不仅可以达到污染物零排放还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质量。

但不可忽视的是,养殖废水在降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NH3以及H2S会对大气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欧洲一些国家将畜禽养殖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再进行还田利用[3]。

3.2 自然处理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即通过过滤、截流、沉淀、物理和化学吸附、化学分解、生物氧化及吸收等机理,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4]。

氧化塘中的各类生物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在塘内停留较长时间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被植物氧化分解,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农田灌溉。

而人工湿地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基质表层去除污水中比较大的颗粒物从而形成一层污泥,大量氧气在植物根系的作用下进入污水中,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繁殖的好氧菌降解吸收,并经过厌氧菌的进一步吸收降解后,达到排放标准[7]。

廖新偙和骆世明分别以香根草和风车草为植被建立人工湿地,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B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8]。

邓任槐等利用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系统和凤眼莲、水烛等浮水植物系统建立了一个约300m2的湿地系统,整个系统对养殖废水中的COD、BOD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8%[9]。

湾墨西哥湾项目建立了相关养殖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数据库,发现污染物平均去除率为:生化需氧量BOD 为65%,固体悬浮物53%,氨氮为48%,TP 为42%,TN 为42%[10]。

叶勇等利用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N、P,秋茄和木榄系统对N的去除效率达79.2%和91.8%,对P的去除效率达85.4%和95.5%[11]。

但自然处理模式存在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且防控性差,有污染地下水源的风险[3]。

3.3 工业处理模式由于还田模式以及自然处理模式中用于消纳或处理粪便污水的土地越来越少,加之该种处理方法有带来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工业化处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12]。

工业化处理模式包括:物化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两大类。

3.3.1 物化处理技术常用的物化处理技术有吸附法、磁絮凝沉淀、电化学氧化、Fenton氧化等。

(1)吸附法梁文婷等采用氧化镁改性沸石,在最佳作用时间4h下,得到猪场废水中NH3-N、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6 %和76.2 %,该法的改性沸石使用微波制成,能耗和技术要求较高,且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必须脱附,故只能间歇处理废水[13]。

(2)磁絮凝沉淀崔丽娜等通过投加磁种和絮凝剂进行磁絮凝分离反应,处理猪场废水,实验条件下,COD为32323 mg/L的猪场废水样,去除率最高可达61.02 %。

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沉降性好、处理周期短,但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14]。

(3)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对氨氮的去除率较高。

欧阳超等对实际养猪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在180min内,NH3-N的去除率可达98.22 % ,但COD的去除率仅14.04 %[15]。

(4)Fenton氧化Hyunhee Lee等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COD为5000~5700mg/L的畜禽废水,当H2O2投入加浓度为废水初始COD浓度的1.05倍,Fe2+投加浓度4700mg/L,H2O2与Fe2+摩尔比为2,pH值控制为3.5~4,反应30min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高于80%和95%。

Fenton氧化技术对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较高,可作为畜禽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但该技术Fe2+用量大、H2O2的利用率不高[16]。

物化技术对于畜禽养殖废水中的COD、NH3-N、色度具有一定去除率,可作为其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

3.3.2 生物处理技术畜禽养殖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因此工业上多选用生物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工业化生物处理技术有:厌氧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以及厌氧—好养组合技术。

(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常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SAB)、厌氧折流板(ABR)、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等。

邓良伟等采用了IC工艺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为80.3%,BOD5的去除率为95.8%,SS的去除率为78.5%,沼气产率达1.5~3kgCOD/(m3·d)。

出水氨氮浓度比进水高2.82%,TN的去除率为21.7%,TP 的去除率为53.8%[17]。

宋炜等用厌氧折流板(ABR)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实验COD为8000~10000mg/L,出水COD去除率可达65%[18]。

赵青玲等用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处理养殖废水,进水COD浓度为6000mg/L左右,出水COD去除率可达80%[19]。

以往大多数对畜禽养殖场直接进行厌氧处理的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以回收利用沼气能源居多,厌氧处理工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不能算是对污水的完全处理,厌氧工艺只是去处了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处理后的出水溶解氧含量低,氮磷等营养物质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去除,同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氮被转化成氨氮,污水中的氨氮浓度非常高,出水水质尚未达标,如果排放对环境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要想要想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还需要作进一步处理。

(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及A/O 等工艺。

这些工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脱氮效果均差,其中A/O 工艺虽能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但需要污泥回流和高比例混合液回流,一般的还需要加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