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第一章施拉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传播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从欧洲为美国带来了欧洲流亡学者,吸引了美国学者,如 (009)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010)施拉姆的传播学观施拉姆的传播学思想最直接受到统计局和战士新闻局的20多名工作人员和顾问的影响 (013)大众传播研究1942年始于国会图书馆 (014)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传播中”探讨那些种类的问题?我非常非常想做那样的事 (014)第一个传播学博士课程设在一个新闻学院(衣阿华)的开设,直接导致了传播领域之被分为两个分支学科: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016)“老爸”布莱尔及其弟子们(新闻学的来源,弟子们领导各新闻学院)布莱尔、普利策、埃利奥特新闻学因此在威斯康星开创起来 (16)威斯康星在20世纪30年代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新闻学教育的种子机构,而布莱尔是开拓性人物 (17)新闻记者不仅要求被培养的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话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 (18)布莱尔的学科体系包括“一个为新闻学准备的、结构完整的4年期学习课程,......,与此同时,历史、经济学、政府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科学和文学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也被列入” (018)社会科学为新闻学提供基础,这个总概念......似乎事贯彻普利策和埃利奥特校长的提议 (019)衣阿华新闻学院盖洛普事民意测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021)施拉姆事莫特组织的“防止对演讲者粗暴协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协会为著名的演讲者——模特说服他们到衣阿华旅行——提供演讲后的放松,引以为荣的事:它能够把杰出的公众人物带到衣阿华城来 (021)(施拉姆)领导新闻学院莫特辞职,施拉姆出任,表示“我希望所看到的新闻学院……所早就的学生将是整个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

它并不是一种职业型的新闻教学观,而是呼吁一种布莱尔式的课程,既包括少量的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大量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 (022)施拉姆超出了布莱尔一大步:它建立了大众传播方面的博士课程(1943);而不是像在威斯康星那样的新闻学方面的博士课程,涉及 (022)传播学奠基人所在地 (23)传播研究所(紧随博士课程建立之后创建)如果将研究机构设立在新闻学院内,其他社会科学家就很可能认为他与他们的研究兴趣没关联,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不大会参与到传播学来 (024)研究所比起一个系更容易开创而且能促进学科间的合作 (024)莫勒1947年代替施拉姆成为衣阿华新闻学院院长 (25)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026)第一部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第二章达尔文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这些欧洲的理论基础间接地影响了1900年后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培养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而是包括在“文化指标研究”之中的。

具体说,“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和培养分析三个方面。

2、根据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理论,流言(rumor)的流通量取决于()和()两个方面。

3、美国传播学家哈特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和()。

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

5、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是(米德);提出“自我互动”理论的是();“镜中我”理论是由()提出的。

(填写人名)6、()的出现是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7、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称作()。

8、传统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拉斯韦尔、霍夫兰、()和()。

9、“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填写人名)提出来的。

10、IPP指数的意思是()。

11、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的学者是()。

1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形成受众需求的基本条件是()和()。

13、提出“自信心”假说的是()(填写人名)。

14、“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填写人名)于1974年提出的,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和()。

15、“上限效果”假说是在()理论中提出的。

16、传媒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国有媒介、()和()。

17、使原来意向不明确、态度不确定的信息接受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大众传播的效果称作()效果。

18、最早提出信息沟理论的人是()(填写人名)。

19、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这个中间环节。

20、参考下面给出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图,写出字母A、B分别代表什么。

(A)媒介接触满足类型媒介印象需求个人特性其他满足手段(B)21、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知晓权、()和()。

22、英文“hypothesis of selective exposure”的中文意思是()。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一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一、名词解释1.威尔伯·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

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

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老爸”布莱尔答:“老爸”布莱尔是美国大学新闻教育的非正式的奠基人,1873年生于密尔沃基的一个报人家庭。

1912年,他帮助创建了美国新闻学教师协会,并担任了该协会的第一届主席。

他通过主持美国新闻学院和新闻系协会课程委员会(AASDJ)的工作,影响了其他大学的新闻学课程。

布莱尔是新闻问题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他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担任美国新闻教师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

布莱尔通过以一个更加学术性的方向改造新闻学院的途径,帮助新闻学院生存下来。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

《传播学史》——罗杰斯罗杰斯是传播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

这门学科是二战之后首先在美国开展起来的,并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心课题是:如何运用传播拉促进国家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特别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改革和发展道路有关,它集中探讨大众媒体在实现社会变革,或在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过渡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罗杰斯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体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体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体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

《创新与扩散》是他的成名作,他赋予传播已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而社会变革的过程就是创新与发明的传播推广过程.他提出议程设置研究中应该加以补充和重视的方面:开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重视对传媒议程的分析,研究议程设置在大众传媒如何影响社会方面的重要性。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于传播学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传播学‘是建立在石油提供的基础上的’"。

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和作为集大成者的施拉姆,是《传播学史》的主线。

第一章施拉姆的口吃直接影响了他对传播学的关注,导致传播学的最终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战争努力要求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它往往是以传播学问题为中心.它从欧洲为美国带来了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阿多诺、霍夫兰、拉斯韦尔等美国学者从事传播研究。

将那些将要开创传播学领域的学者连接成一个密集的网络拉斯韦尔(1948)的传播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产生什么效果?”—首次发表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传播研讨班的一份报告上(1940年11月1日),这个研讨班1939至1940年期间,每月在纽约举行.备忘录成为正在出现的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开创性文献。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三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一、名词解释1.《释梦》答:《释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标志性著作,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代表作,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梦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象征论为理论基础,建构“梦是愿望的满足”的理论,梦论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释梦》被誉为“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本书之一。

2.精神分析理论答:精神分析理论是指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止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3.本我答:本我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

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

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

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本我与自我,超我共同组成人格。

根据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假设以后,无意识就只成了一种精神现象,许多以前认为是无意识的东西成了本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4.选择性理解答: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是指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以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的倾向。

选择性理解在各种传播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选择性理解意味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有非常不同的反应方式。

没有哪个传播者可以假设,某条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会产生他们想要传达的意义,他们甚至不能假设某条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六)、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六章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拉斯韦尔领导了宣传研究,并实际上创建了内容分析法。

(177)学术兴趣包括宣传研究、舆论信息、政治领袖的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内容分析。

(180)精神分析理论与政治学学习精神分析,将方法运用与政治人物的心理要素的探讨。

(181)试图将精神分析理论与行为主义结合(给病人插上电源测脉搏僧),受到两个阵营学者的抵制。

(181)创建政治心理学领域,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有些政治领导人成为股东家,其他人成为管理者。

(182)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之点在于它不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达到顶点后唯一的可能。

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漫长斗争可能非常剧烈,以致只有警察和军队才能维持只需,由此建立一个驻防国家,监视和压制将支配社会。

(183)宣传讯息的内容分析主张政治学家应该研究政治行为而不是政治思想,而权利是理解政治学的关键因素。

(184)宣传研究的崛起一战期间克里尔委员会对美国的宣传使学术注意力被吸引到有关宣传的研究上,特别是说服效果上。

一战以后,“宣传”赋予否定含义(由于德国),被认为是不诚实的、操纵性的和洗脑的。

引起学者注意 (185)20 世纪40 年代宣传分析近乎消失,以调查和实验方法代替内容分析来研究传播效果问题。

一是由于政府不愿提出动机、利益等。

二是这种分析缺乏连贯一致的理论。

(185)“大众传播”和“传播研究”这样的属于在20 世纪40 年代开始替代“宣传”、“舆论”等。

(186)定量方法的兴起对拉斯韦尔产生影响,一战时用定性和批判的,二战是定量和统计的。

(186)一战的论文代了了一种严格的学术成就:主要概念的定义,宣传策略的分类,限制或促进效果的阐述。

(建立在访谈、资料和内容分析基础上) (186)什么是宣传拉斯韦尔定义:通过操纵有异议的符号(受米德影响)控制集体的态度。

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 罗杰斯

美国社会科学的直接根源 都来自欧 洲的理论家及兵学说
包括实证主义,经验研究研究,扩散 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直到一战前,就仸何领域在一 流大学里学习,跟随真正的大 师学习就意味着在欧洲,特别 是在德国学习
在美国来自欧洲的理论得到了经验主 义意义上的研究
芝加哥学派
哈珀校长设想廸立的新型城市大学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非常重要: 1 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 2 它使美国有兲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栺社会化的理 论概念体系(社会存在,人类存在就需要传播) 4 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敁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芝加哥学派培养的学者对于这个学派怀有巨大的忠诚。帕克是这个 学派的最有影响的成员,也是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学者。库利、 杜威、米德也将传播罫于他们兲于人类行为的概念体系的中心地位
兲系与相互影响的过程的人类传播的认识)
卡尔· 马克思和批判学派
马克思生平:年轻时成为一个基督教新教徒, 大学时不是一个认真的学生,整天饮酒和决斗, 成为一名青年黑栺尔主义者(社会因为战争, 革命和斗争而得到迚步),后受到费尔巴哈的 影响,吸收费尔巴哈兲于阶级冲突的观点(阶 级斗争,推翻政府权威)。由于他是政治领袖 的直言不讲的批判者,所以他迚入德国大学仸 教的途径被阻断 他的社会主义政治学和他的激迚的作品导 致他仍德国被流放。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一名能干的记者,《莱茵报》主编。是对资本 主义社会强烈批判者和分析者,提倡一种共产 主义社会。写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马 克思受达尔文的迚化论影响很大,被称为“社 会学的达尔文” 认为冲突和斗争是社会迚步的主要引擎而不是 和平的变化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一章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上海大学2013研]答:信息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

对接受者而言,它是预先未知的事理,具有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因此,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2.信息论答:信息论是指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

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

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

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

3.信宿答:信宿是指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环,是传输信息的归宿。

其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并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一目的服务。

信宿可以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人类的巨大物质财富,在信息的再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巨大的反馈作用。

信源、信宿和信道是信息传播的三大要素。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

信道即传递信息带的通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联系的纽带。

4.反馈[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答:反馈是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

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

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5.讯息(message)[北邮2008研;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答:讯息(message)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罗杰斯《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第五章芝加哥学派(1915-1935)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特别是西美尔)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西梅尔:德国人,受达尔文和斯宾塞影响,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1.共同的特征(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能在城市共同体中繁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

(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2.库利(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3.杜威和实证哲学(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二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一、名词解释1.施拉姆[人大2013研;湖南大学2010研]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

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

同时,还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曾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大学舆论调查中心(1934)、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1948)、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1955)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1955)。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发展传播学答:发展传播学是指研究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他的著作《大众媒体和国家发展》,总结了大众传播在发展中的作用。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威尔伯·施拉姆2.媒介生态环境3.群体生态学4.法兰克福学派5.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简述大众传播社会效果三层面。

4.简述拉斯韦尔作为传播学研究先驱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社会认同模式的认识。

2.辨析: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结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威尔伯·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

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

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媒介生态环境答: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八)、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八)、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传播学(罗杰斯版传播学史)考研笔记(八)、参考书及复试线、真题、考研复习规划(7.24)第八章勒温和群体动力学柏林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由于希特勒逃亡到美国。

(279)勒温的生平柏林大学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中心,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个体直接经验的主观过程,设计圣体,设计个体所知觉得环境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

侧重于一个物体之被知觉的方式如何受到这个物体被嵌入的整个背景的影响。

(280)勒温主要对导致个体行为的力量感兴趣。

(280)心理学中一个世界性人物。

(281)场论“场论”的一般观点是研究处于他或她的“场”中的个体,这个场也被成为一种生活空间,它是个人行为的私人环境,或是围绕这个个个体的社会环境。

(281)对美国心理学的一个影响是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

(282)正是场论认识论重点和人类传播过程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导致了勒温达到一个传播学前辈的高度。

(282)作为美国化的组成部分,勒温从对心理学的哲学的和基本的关注转向更加实用的问题。

……对应用感兴趣。

(282)勒温的柏林研究著名的研究始于一次通常的“聊天活动”聚会期间。

(283)要完成某个特殊任务的意图构建了一种心理学的紧张。

完成了紧张就释放,未完成的话紧张没有释放,未完成的行为就比完成了的任务被记住的时间更长。

(齐格尼克效应,齐格尼克是勒温博士生) (283)齐格尼克效应是首次尝试测量一种紧张或意志的努力之一。

(284)来到美国成为一个对偏见、权威领袖和群体影响发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家。

主要兴趣在于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85)当一个人通过一种传播过程接受了信息,该信息的意义就部分地由这个人所属于的群里决定。

(285)对犹太人自我怨恨感兴趣。

(285)移居美国后勒温开始转变为社会心理学家,产生持久影响的一个标志:使得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意志对偏见问题持有兴趣。

勒温的边缘性大学地位柏林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教家政学——衣阿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与当时心理学系主任(行为主义者)爆发了学术争论——麻省理工 (288)在麻省理工与拉扎斯菲尔德一样进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能够被严格予以进行,人们也可以在应用研究中检验理论判断。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的技巧)【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的技巧)【圣才出品】

第八章传播的技巧一、名词解释1.印证法答:印证法是指真正的传播者隐藏在幕后,操纵别人现身说法来达到间接证明自己观点或主张的目的。

由于传播者所选择的报告人与一般人相比具有特殊的经历和遭遇,或有同解决传播任务有关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因此这样的报告人容易得到接受者的尊重、赞赏和认同,即容易被看成“自己人”,其讲话内容也就容易被接受并产生效应。

2.传播技巧答:传播技巧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传播技能或方法。

它由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有机组合而成。

传播技巧反映的是对信息“包装”传播的巧妙技能,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传播技巧中往往包含着传播技术的使用,但掌握了传播技术的人不一定同时懂得传播技巧。

常用的传播技巧有组构技巧、论证技巧、鼓动技巧、传递技巧等几种。

3.传播技术答:在传播活动中,传播技术反映的是对信息“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对传输装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即没有传输设备,就不存在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是形成传播技巧的基础,传播技巧是对传播技术的熟练掌握。

传播技巧中包含着传播技术的使用,但掌握了传播技术的人不一定同时懂得传播技巧。

此外,传播技术的学习可以短期速成,而传播技巧的获取绝非一朝一夕。

因此,不能把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技巧和传播技术混为一谈。

4.号召从众法答:号召从众法是传播活动中鼓动技巧的应用方法之一。

所谓号召从众法,是指传播者的宣传总是力图让接受者相信,能对他们产生真实或臆想压力的那个群体(个人)都已经或正在接受他所宣传的观点和方案,暗示(号召)接受者要想避免孤立、减少压力就应该采取与大家相一致的态度和行动。

二、简答题1.应该怎样灵活运用首位法和新奇法两种方法?答:要做到灵活运用首位法和新奇法两种方法,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看时距长短在前一种观点和后一种观点之间,在前一个讲话人和后一个讲话人之间,如果存在着一定的时距(比如中间休息),那么比较起来应采用新奇法,即应该后介绍自己的观点和后出场讲话;如果不存在什么时距的话,那么权衡一下就应该采取首位法,即应该先阐述自己所主张的观点和先出场演讲。

传播学史罗杰斯

传播学史罗杰斯

传播学史罗杰斯第五章芝加哥学派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地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1.西梅尔,德国人,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2.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时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3.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1.共同的特征(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的意图(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2.库利(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3.杜威和实证哲学(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2)被称作“民主制度的哲学家”,认为传播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完美的参与性的成员的手段4.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1)“主我”与“客我”(2)“内形式思考”(3)(布鲁默)符合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个体基于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产生于与人们的同伴的社会互动,也通过个体的解释过程得到修正)而对对象采取行动。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传播)【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传播)【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传播)【圣才出品】第二章传播1.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答:传播的定义一般概括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对于这个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

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

对此,施拉姆和波特论述道:“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

它本身是没有生命的。

它本身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除非是传播关系中的人使之成为不可思议。

讯息本身并无含义,除非是人使之有含义。

”传播与人如影相随,不可分开。

人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是人类的创造和特权,传播也是形成人性和人格的建筑材料。

在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技能中,只有传播是最富有人性的。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传播学的目的是理解人类如何创制、交换和解读信息。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信息是最核心的东西。

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受传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还应包括主动地反馈信息。

信息作为传播的内容,就像没有货物即无需搬运和运输一样,没有它即没有传播。

所以,传播的过程既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替作用的过程。

(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

换句话说,符号就是信息的具体袒露,而媒介又是符号的物化载体。

没有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和视听符号,信息内容就无所依附;同样,没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符号就无法进入人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所以,符号与媒介是一切传播活动赖以实现的中介。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动机的,而不管他是否意识到。

只要人在传播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三点:传者送出了信息,受者收到了信息,并且产生了传播效果。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的谋略)【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的谋略)【圣才出品】

第七章传播的谋略一、名词解释1.态度答:态度是指个人或团体对某人某物、某一事情或某种观念的心理倾向。

霍夫兰认为,态度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认知、情感和行为。

认知部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认识,情感部分是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行为部分则是由态度对象所引发的实际行动。

2.“证词法”[清华大学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研]答:“证词法”是一种宣传策略,是熟知的七种宣传技巧之一。

“证词法”是指要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坏话的宣传方法。

证词法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是一种很常用的技巧。

3.洗牌作弊法[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洗牌作弊法是指通过对事实或谬误、例证或干扰物,以及合理陈述或不合理陈述的选择和使用,以期对某观点、项目、人物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洗牌作弊法与普通语义学上的偏向技巧基本相似。

它选择支持某种立场的论点和证据,而忽视不支持这种立场的论点和证据。

电视广告很多电视广告中采访普通市民的镜头也同样使用了洗牌作弊法。

4.晕轮效应[北大2008研]答:晕轮效应又称光辉泛化法、光环效应。

它是将某个事物同人们普遍认同的好的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好事物的光辉泛化,使人们不经检验和查证就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

这一策略经常用于政治传播、商业传播、文化传播等活动中,使用极其普遍。

5.一致论答:一致,是指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

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

这里就涉及到怎样处理不一致的信息、面临不一致的信息时受众的态度将朝什么方向变化。

6.传播谋略答:所谓传播谋略,是指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对策。

它如同一个光谱,一端接近战术和技巧,另一端接近政策和战略。

愈接近战术和技巧,就愈需要传播知识和传播方法;愈接近政策和战略,就愈需要理性判断和传播智慧。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四章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一、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北大2011研;南开2010研;北邮2010研;复旦大学2009研]答: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

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

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

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2.经验学派[厦门大学2007研;湖南大学2008研]答: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故自称为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研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说的影响,多以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传播及其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开创了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人类传播的传统。

其中主要有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的传播流研究,以及以霍夫兰为首的说服研究的一些学者。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传播观。

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传播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圣才出品】

传播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圣才出品】

传播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圣才出品】第九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名词解释1.跨⽂化传播(上海⼤学2013年研;⼈⼤2006年研)答:跨⽂化传播,是指具有明显差异的⽂化观念和表征体系的⼈们所进⾏的相互交流。

这种差异对传播活动的形式、渠道、内容和结果都会产⽣很⼤影响。

跨⽂化传播既是⼀种古⽼的⼈类历史⽂化现象,⼜是现代⼈的⼀种⽣活⽅式和重要技能,也是各国⽂化和世界⽂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

跨⽂化传播的三个要素是:认知要素、⾔语语⾔、⾮⾔语语⾔。

跨⽂化传播的研究始于第⼆次世界⼤战后的美国,其创始⼈是美国⼈类⽂化学者爱德华·霍尔。

霍尔在《⽆声的语⾔》中⾸创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化传播)⼀词,因此被称为跨⽂化传播研究之⽗。

20世纪70年代,跨⽂化传播学成为传播学的⼀个分⽀。

2.麦克布莱德报告(北邮2008年研;南开⼤学2007年研)答:《麦克布莱德报告》是指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的,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会上通过的对当代国际传播领域影响巨⼤的⼀份报告,即《多种声⾳,⼀个世界》。

这份报告是⾪属于教科⽂组织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了三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的成果。

该报告倡导建⽴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由交流、⿎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

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胜利。

3.信息主权(湖南⼤学2017年研;厦门⼤学2016年研;中国政法⼤学2008年研;武汉理⼯⼤学2007年研;中国传媒⼤学2005年研)答:信息主权是指⼀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三⽅⾯的内容:①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保护、开发和利⽤的权利;②不受外部⼲涉,⾃主确⽴本国的信息⽣产、加⼯、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进⾏⾃主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绪论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答:(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既有特殊性和确定性,又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依据传播学的定义并通过一定方法的科学提炼,我们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

(2)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

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当然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传播学者有权着重研究某些现象,而不可能全面出击、平均用力。

由于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现象中最重要和最醒目的一种现象,当代的基础传播学往往将其视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其他现象也会在特定情况下进入研究者审视和分析的视野。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答: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麦奎尔曾说:“任何传播学都必然要用数个不同的理论和证据加以构筑”。

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

图1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

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

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渐进的转向过程,即逐步由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由单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由依附关系转向独立地位的过程。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传播学与宣传学①传播学与宣传学的联系是: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章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一、名词解释1.反馈答:反馈是指在控制论中,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因此,它是借助于重新插入一个系统的过去行为的结果来控制该系统的一个手段。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受者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2.诺伯特·维纳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之父,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纳的代表作有《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维纳的理论在若干方面对传播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控制论答:控制论是20世纪初由诺伯特·维纳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关于自我控制系统的理论,它以“反馈”概念为依据,其定义是通过关于一个系统以往运行情况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广泛的跨学科的适用领域:大脑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工厂自动化、假肢和国际传播。

4.受众[复旦大学2012.2007~2008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华中师大2005年研]答: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或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

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①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③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5.受众“碎片化”[人大2013年研]答:“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

“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向。

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6.知情权/知晓权[北邮2008年研;北师2008年研;华中师大200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上海大学2005年研]答: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知的权利等,从广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说,是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二、简答题1.简述控制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控制论无疑是一种传播理论,但是传播学没有受到控制论的多少影响。

一个原因是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数学能力才能理解控制论,或至少才能在控制论的模式中进行研究思考。

但是,作为一种传播理论,控制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独一无二的:(1)反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信息流通,因为被传递的信息描绘了系统自身在从前某一时间的运行状况。

(2)控制论包含着一种时间中的动力学的、行进中的行为观。

(2)控制论假定,一个系统的控制主要在于这个系统内部。

一个系统自身的行为结果提供了新的信息,系统就凭借这个新的信息修正它自己随后的行为。

因此,这个系统从它自身中学习。

关于环境变化的信息只有当这些变化必须适应于反馈的时候,才能影响这个系统。

2.简述系统论的思想。

答:系统论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冯·伯特兰菲,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理论,并在生命科学系统中产生重要影响。

(1)系统论是全面的,它强调一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系统思维是对于古典物理学的还原主义方法——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一种应对。

(3)系统论是一门整体科学,它关注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的关系和相互依赖的问题。

系统思维拒绝那种分析个人传播行为的原子式研究,代之以考察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的网络和关系问题。

(4)如果一个传播学学者接受了研究整体的系统观念,那么因果关系的研究就不重要了。

系统思维认为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生命系统的本质部分。

3.简述梅西基金会会议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梅西基金会会议是由梅西家族资助的一系列跨学科的科学会议,在这许多会议中,有关“控制论小组”的10次会议具有最大的影响。

(1)梅西基金会会议将许多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者聚集到了一起。

(2)参加会议的贝特森成为10次有关控制论的梅西会议的核心组成员之一,在将从那里学到的东西作为帕洛阿尔托小组的互动传播观而付诸应用的方面。

(3)贝特森的前妻M·米德也是控制论小组的核心参加者。

米德的发现表明,在不同文化中,男性行为和女性行为的本质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三、论述题1.试述诺伯特·维纳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控制论之父,并且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诺伯特·维纳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维纳的控制论已被运用于各种传播情况之中。

例如,运用于电视收视率和电视节目编排的关系之中,运用于对政治家的舆论民意测验的动力之中,运用于像组织那样的人类系统之中,运用于能发现自身目标的精密武器系统之中。

今天,由于更新的交互作用的传播技术——例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传发信息系统,以及控制论思想向语言、发射系统和其他应用的延伸,控制论正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3)维纳的著作包括《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

这些书籍都是传播学领域重要的著作,虽然许多传播学学者都缺乏必要的数学技能,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对于控制论观点仍然可能是敏感的。

例如,反馈的确是传播学的中心概念之一,虽然传播学学者只进行了有限数量的关于反馈的研究。

(3)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现在他本人以及他的理论对于许多传播学者产生了特别重要的影响,包括:①帕洛阿尔托学派:控制论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帕洛阿尔托小组的领导人贝特森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对关系传播进行了理论阐述,还论述了诸如反论、双重约束、传播语义学,以及与传播行为的内容范围相对的关系等等概念。

②政治传播者K·W·多尹奇:多尹奇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写出著作《政府的神经:政治传播与控制的模式》。

③对系统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有着影响等。

2.简述传播学理论从被动受众(passive audience)到主动受众(active audience)的发展。

[北大2009研]答:受众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在大众传播时代,最引人瞩目的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众。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与传媒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这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

(1)19世纪下半叶,新的媒介技术被发明并得到推广,媒介观也随之涌现。

工业化、城市化、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众多新的社会问题。

这个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能够迅速改变人们的信念,甚至支配人们的行动。

作为孤立、分散、原子似的大众,他们对媒介完全没有抵抗力,思想完全被媒介传播的思想支配。

认为受众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着大众媒介强加的思想。

(2)20世纪50年代,在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的带领下,经验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推翻了大众社会理论中完全被动的受众观。

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县调查中发现选民并没有被大众传播的宣传所左右。

有限效果论发现了一些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和条件,比如社会关系、群体背景、个性差异等。

这个阶段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受众身上,把受众看成是处在众多社会联系中的有个性差异的个人,这种受众观不再是绝对被动的受众观。

(3)20世纪70年代,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对受众观有了很大的进步。

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要”来接触或“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否定了受众被动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的先河,使传播学研究开始耳目一新。

由于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和如何被媒介使用)的假说。

新的研究视角开始支持适中媒介效果的观点,包括传播科学、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媒介素养等运动。

适中效果认为,重要的媒介效果可以作为观众或读者的意愿的直接后果而长期存在。

人们可以利用媒介达到特定目的,如利用媒介获取信息以及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综上所述,从被动的受众观发展到主动的受众观伴随着传播学理论的整个发展,使传播学研究不断深入。

3.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

[人大2011年研]答:(1)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受众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