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变异

合集下载

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三、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的后果
3、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流行语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如今,在 互联网上交流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这些简短、幽默、创新的词语,使得交流更 加便捷高效。
四、对策建议
四、对策建议
1、引导媒体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应该正确使 用网络流行语,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同时,媒体应肩负起规范语言使用的责任, 弘扬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文化。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元宇宙”、“硬核防疫”、“雨女无瓜”这些词?如果 大家在网络上冲浪,那么这些热门网络流行语可能已经深深映入大家的眼帘。本 次演示将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深入解析,带大家领略这一现象的魅力。
内容摘要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流行的语言。它们通常 以简洁、幽默、讽刺等特点吸引广大网友的和传播。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渗透 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沟通交流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的社 会语言学解析
目录
01 一、网络流行语语言 变异现象的原因
02
二、网络流行语语言 变异现象的机制
03 三、网络流行语语言 变异现象的后果
04 四、对策建议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 语言现象。这些流行语不仅丰富了语言体系,还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态。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是一种值得的现象。本次演 示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进行解析。
品南宋词人乱世心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 是他对生活的感慨,对未来的希望。他的词中充满了柔情与坚韧。他深深热爱着 生活,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 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 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读书笔记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异现象。

在社会语言学中,变异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经典文献则是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以经典文献为基础,对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二、经典文献1. William Labov的《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纽约市英语社会分层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纽约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进行语言调查和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阶层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差异。

该文献被认为是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的开山之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2. Penelope Eckert和Sally McConnell-Ginet的《Language and Gender》这部经典文献主要探讨了语言和性别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揭示了在不同语境下,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该文献为社会语言学中的性别变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

3. John Baugh的《Linguistic Profiling as a Challenge to the Assumptions of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语言在种族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变异。

作者通过对不同种族和社会地位的人群进行语言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在不同社会语境下语言的歧视和分化现象。

该文献为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经典文献对于当前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经典文献可以深入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语言学变异现象的本质和特点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语言学研究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分析

语言学研究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分析

语言学研究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不同地区、不同社群甚至不同个体之间的语言使用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变异与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语言变异与变化的社会因素,语言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分析语言变异与变化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地位与语言变异社会地位是一种决定个体在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属性。

研究表明,社会地位与语言变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地位较高的人往往使用更加规范、标准的语言,而地位较低的人则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口语化、方言化表达方式。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选择、语法结构上,还表现在语音、语调等方面。

例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往往更注重书面语的准确使用,而地位较低的人可能更多地使用俚语、口头禅等非正式表达方式。

二、社会群体与语言变异社会群体包括各种社群、团体和群体,其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认同与归属感。

语言变异与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社群内的成员往往使用共同的语言风格和词汇,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认同感。

这种语言变异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使用的专业词汇、行业术语上,以及特定社区独有的俚语、隐语等。

例如,在不同的年龄群体和职业群体中,人们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反映了他们所属的社群身份和特点。

三、媒体与语言变异随着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其对语言变异与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媒体以其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成为介绍和推广不同方言、语言变体的重要平台。

不同地区的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平台促进了语言变异的发展。

例如,在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及网络直播中,各种地方方言和特定社群的特殊语言表达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四、社会变革与语言变化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语言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都会对语言习惯、词汇使用以及语法结构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社会的科技发展带来了新兴行业和新的专业术语,也推动了语言的变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语言变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语言变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语言变异摘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语言变异现象,认为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活动中受非语言要素和语言要素的制约而导致的交际者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语言变异的结果可分为三类:断裂性变异;进行中的变化;完成了的变化。

关键词:语言变异本质制约变异的因素语言变异结果1.0 语言变异的本质语言变异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各个方面,受语言要素及非语言要素的制约,导致交际者使用语言时出现差异,特点如下:(1)语言变异是人类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语言上的差异,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会受到交际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语言变异是语言的社会性变异,其主体是社群。

(2)语言变异的发生最终归结于语言本身,归结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各单位中。

语言各变异成分之间是有序的,变异过程在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语言自身规律的制约。

(3)语言变异最终会导致言语交际者在使用语言上的差异,其结果可概括为三类:断裂性变异;进行中的变化;完成了的变化。

2.0 制约语言变异的因素语言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语言受社会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变异。

社会语言学的任务之一是联系社会因素揭示语言变异。

然而,社会因素并非造成语言变异的惟一因素,语言要素也会决定语言变异的样式。

如果把社会因素看作是引起语言变异的非语言要素,那么语言要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语言变异是这两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变异的产生、发展与结果是由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两方面构成的,然而,它们在语言变异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语言要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的具体存在形式差异上。

非语言要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年龄、性别、阶层等因素造成的交际者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语言变异形式、变异形式的扩散以及可能引发的变化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2.1 语言要素语言系统的各结构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构单位的变化往往会引发相关单位的变化,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发生变化。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第三章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般是追随着这样一个目标:就是发现或总结出语言的规律性。

可是,伴随着语言学在总结规律性方面的成就,特别是语言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被理论化以后,语言学家们就往往会产生过度忽视语言现实中的不规则现象的倾向。

早在1929年吗,萨丕尔就曾指出,尽管语言的规律性足以使语言的研究媲美自然科学,但语言学家不应该忘记语言学的完美整齐的框框条条不过是对千变万化的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概括性总结。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诞生以后,在语言学研究中一度被忽视的语言变异现象受到了重视,目前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以美国的拉波夫为首的“变异学派”宣布,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

拉波夫1966年对纽约市民的发音调查被认为是开创性的对语音变异的研究。

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r)发音时的变异是纽约口音的一个特征,但对纽约人来说讲话中的(r)的变异还具有社会象征意义。

地道的纽约人都具有根据谈话中的卷舌概率来解释其象征意义的能力。

以往,人们认为一个语言社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成员的语言行为的一致性。

拉波夫认为应该用讲话人的主观判断来作为语言社团的一致性基础标准,语言社团的一致性并不表现在语言行为的一致性上,而是表现在相同的语言态度上。

如,以纽约的卷舌变异为例,纽约人被认为是属于一个语言社团,不是因为他们讲话中都具有相同的卷舌现象,而是他们具有相同的在较正规场合提高卷舌比例的趋势。

他们是同一语言社团的成员不是因为他们讲起话来一摸一样,而是因为他们对于同样的语言现象有着大致相同的评价和基本相同的理解。

用讲话人的主观判断来作为语言社团的一致性基础是一项在语言社团定义研究方面的突破。

这样,既避免了脱离实际地强调语言社团的一致性,又奠定了在“有序的异质体”这一理论前提下开展语言社团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语言变异,语言变体,语言变项语言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与社会因素相关的语言变异就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

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

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

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社会中使用的学科。

它旨在理解语言与社会的联系,并探讨语言如何被用来塑造社会关系、群体认同和身份。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和术语,以及一些相关的实例和问题,帮助大家复习这门学科。

1、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源于社会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

例如,在一种语言中,可能会出现标准语和方言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被使用。

语言变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以及语言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被使用。

2、语言与社会阶层语言与社会阶层有密切的联系。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使用的语言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标准书面语通常被认为是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使用的语言,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则常常被认为是下层社会的特征。

研究语言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

3、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性别之间也存在联系。

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使用的语言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某些语言中,女性通常使用更为礼貌和正式的语调,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粗鲁和直接的言语。

研究语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性别如何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

4、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是指不同语言或方言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这种交流可能会导致一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被另一种语言吸收或改变。

例如,在多元文化的城市中,可能会存在英语和汉语的混合使用,这种混合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研究语言接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融合和变化过程。

5、语言死亡语言死亡是指一种语言在社会中不再被使用或传承。

这通常是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例如,殖民统治和全球化可能会导致一种语言的消亡。

研究语言死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演变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总之,社会语言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多个方面。

02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变异

02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变异

第二讲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指的是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简·穆卡若斯基(Jan.Mukamsky)认为语言变异就是“突出”,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语言别出心裁。

•语言变异实际上是语言表达系统受各种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

常见的语言变异有性别变异、年龄变异、阶层变异、集团变异和跨境变异等。

第一节语言的性别变异•语言的性别变异是指社会中的男女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时显现出来的差异。

•语言的性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性别差异;二是语言的性别歧视;三是造成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原因。

•一、语言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语言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达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

•(一)语言结构的差异•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的差异也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 1.语音差异•男女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音质的不同。

•一般来说,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并富于表现力。

•2.词汇差异•词汇上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词语选择的不同。

与语音相比词汇上的差别更明显。

•女性的词汇要比男性丰富、变化多。

女性多用形容词、副词和情感丰富的语气词,相比而言男性则用得较少。

•英语中wonderful(精彩的)、l ovely(可爱的)、beautiful(美丽的)、sweet(亲切的)、gorgeous(华丽的)、cute(漂亮的)、divine(神圣的)、charming(迷人的)等词语女性用得多,男性只用相对较为平淡的very(非常),good(好),utterly(完全的)这样的词语。

•汉语中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女性更多使用“真是”、“太”、“十分”、“非常”等副词,男性则较少使用。

汉语中具有丰富情感的“呀”、“呗”、“啊”、“吧”、“呢”、“啦”、“的啦”、“呦”、“哎”、“哦”等语气词女性常用,•女性具备精确描述色彩的能力,男性这方面的能力偏弱,因此女性语言中常出现描述色彩的词语。

不同语言的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

不同语言的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

不同语言的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语言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了多样的变异和变体。

这些变异和变体反映了人们的认知、环境和文化差异,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本文将探讨不同语言的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以及它们对语言传播和理解的影响。

一、语言变异1. 区域变异不同地区的语言存在明显的变异。

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比如,中文的方言就是区域变异的典型例子,不同地区的方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有时相互之间无法理解。

而英文的口音也因地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比如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等,它们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所不同。

2. 社会变异社会变异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用词习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比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群体和不同文化团体在使用语言时会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年轻人常使用网络流行语和俚语,职场人士在工作中会使用专业术语,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上的变异。

二、语言变体1. 方言方言是指一种区域或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的变体。

方言在词汇、语法和发音上都与标准语有所不同。

方言通常由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所说,并根据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比如,中文的方言有粤语、四川话等,英语的方言有伦敦方言、纽约方言等。

方言对于特定群体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地区和文化的特点。

2. 行话和行业术语行话是特定行业或职业所使用的特殊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

行话通常包含特定的词汇和短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工作内容和概念。

比如,医学行话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对于非医学人士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同样,法律行话和计算机行话等也有其独特的术语和用法。

3. 方言、土语和俚语方言、土语和俚语是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内部所使用的语言变体。

它们通常在口语交流中出现,反映了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文化和特点。

比如,中国各地的方言和市井俚语,都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同时也是地域和文化的象征。

语言变异与语言社会

语言变异与语言社会

语言变异与语言社会摘要: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在现实中是由某个具有特定地区和群体特征的人使用的,本质上具有社会性的差异。

语言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语言与社会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的发展不可分割地伴随着社会因素的呈现,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不同的社会状况。

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在现实中是由某个具有特定地区和群体特征的人使用的,本质上具有社会性的差异。

语言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语言的差异性语言除了能完成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一种不仅是针对国家和民族而言的巨大的凝聚力量,而且也是许许多多的小团体和阶层(如家庭、学生组织等)所赖以形成的言语特征以区别于其他社团和阶层的重要因素。

例如,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

语言运用的大量实践证明,社会和文化因素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很明显的影响, 由于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生活在同时同地的两个人,他们的语言也可能不尽相同。

传统语言学不研究性别差异,到了社会语言学,才开始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侧重于语言性别变异的研究,如语音差异、用语差异、言语交际差异等。

在使用同一种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的“社会”里,由于性别不同而在语言上会产生差异。

一方面是男、女说话人在使用共同的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变体时表现出差异。

另一方面是在某一特定的语言变体中,使用相应的语言项目去指称男子或妇女时,除了表示性别上的不同之外,还附加某些特别的含义(如对妇女的歧视)。

可见,社会方言变体是具有同样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

所谓一组语言项目,可以是传统理解中的整个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词语,某个特定的语音或某个特定的语法成分和语法规则。

[1]这一定义的关键不在于语言项目是否构成一个独特的体系,而在于它们的共同社会分布。

语言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语言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语言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语言变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不同区域、部族、群体、阶层、性别、年龄、职业等的使用者在各自的语言使用中,如发音、语音、语法、词汇、意义等方面产生差异所形成的语言变种。

这种变异现象通常被称为方言。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方言的地位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方言可分为官话、非官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三大类。

官话是标准汉语,是作为整个汉族大部分人使用的共同语言,是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各种宣传媒介的正式语言。

非官话包括北方方言、南方方言、西南方言、闽南方言等。

少数民族语言则是诸如藏语、蒙古语、朝鲜语等。

由于方言所处的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差异,方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特征。

方言的变异特点通常反映了一个特定的语言使用者群体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

例如,广东话的变异特点,更多的是受到粤籍移民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所影响;而四川方言中,“儿化音”则是一种普遍的语音变异特征,且较明显地反映了一个民族语境中的特点。

同样的例子还有:闽南方言中的“跑马灯”、“打虎炮”等都是它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所产生的方言特征。

除此之外,方言的变异特点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特征。

例如,有一些地方的方言经常会用口音、俚语等语言习惯来表达情感,就像湖南话中的“不爽”、“倔犟”等,这些是通过方言来体现了该区域的民俗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一些方言则更注重“码头趣味”,比如广东话常用的“唔系咯”、“令人唔舒服”等,这些则更多的是反映了该方言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方言之间的变异差异也由于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它们所引起的。

相互作用和协调是方言变异的重要因素。

广东话、潮汕话、客家话所在的语言区是固定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情况。

由于方言之间的交流,产生了方言的混杂现象。

混杂的方言不仅不同于原来的方言,还吸收了其他语言的特点,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例如:香港话和广东话常受英语和广东话之间的混合影响;而台湾话则受到了客家话、福建话、广东话、日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案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案
社会语言学还可以研究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 系,包括网络语言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价值观念 以及文化传统等。
社会语言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指导语言教学
社会语言学可以指导语言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 习得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语言学,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关注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教育规划、语言传播规划、语言 服务规划等。
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宣传推广、实施评估等。
语言规划的评价标准与意义
评价标准
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效果性等。
意义
对于促进语言发展、维护语言多样性、提高语言交流效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06 社会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语言使用的场合与功能
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正式场合使用正式语言,在非正式 场合使用非正式语言。
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认知功能等。人们在不同的场合 使用语言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功能。
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词汇选择
男性和女性在词汇选择上可能存 在差异,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使
研究意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等领 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社会语言学也促进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创 新和发展。
03 语言变异与语言使用
语言变异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形式或使用上的差异。

社会语言学4

社会语言学4
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

一 概 述

概述
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单位, 是指具有共同的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 社会分布指相应的语言社团,一群接受和 使用某一些语言项目的人。 社会语言学用“变体”这个概念来描写语 言的变异性特点。 语言的地域变体、语言的功能变体、语言 的社会变体
概 述
殊的表达方式。社交称谓中的 通称词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中国,亲属称谓复杂而严 而变迁。如“小姐”一词命运 格。长幼有别,嫡庶有别,亲 汉语的社交称谓中还流 的变迁,跟社会文化直接相关。 疏有别,内外有别,系统分明, 行表职称谓,一般结构是 层次清楚。西方的称谓则不甚 严格。如“姨母、婶母、伯母、 “姓+职务”,如张局长、 汉语的称谓中尤其在文化层次 姑母、舅母”用一个词aunt。 李主任等。 相对较低的人那里,还流行泛亲属 称谓,即用亲属称谓来泛称非亲属。 农村还有一种比照孩子的泛亲属称 本部分结束 谓。
“死”这个词是人们最为忌讳的 词,因而从古至今有很多相关 “死”的词都选用了同义的委 婉语。如:病故、去世、诀别、 百年等。
上海的新娘子忌吃瓜,因为 “瓜”和“寡”谐音,一些 地方对“药”也忌讳,因为 “药”总是跟生病有关,一 些地方就把吃药说成喝好茶、 喝细茶等。
吉祥语被认为具有逢凶化吉、富贵降生的神秘 莫测的力量,这也是语言崇拜的一种表现。大部 分吉祥语是通过实物名称跟语言里表示吉祥喜庆 的字眼谐音构成的。同音或谐音是构成吉祥语的 主要手段。
商业上:盘点、热卖、促销、清仓、甩 卖、跳楼价、特卖 股市上:牛市、熊市、大盘、割肉、套 牢、解套、垃圾股
三.语言与行业、职业(续)

行业用语通常与特定的行业组织和专业领域相 联系。现代行业用语主要是专业术语。如语言 学领域的“音位、元音”等。

社会语言学跨境语言的变异

社会语言学跨境语言的变异
社会语言学跨境语言 的变异
目录
• 跨境语言变异概述 • 跨境语言变异的原因 • 跨境语言变异的实例 • 跨境语言变异的影响 • 跨境语言变异的应对策略 • 未来研究方向
01
跨境语言变异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跨境语言变异是指在不同地域、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同一种语言出现形式、用法和含义上的差 异。
特征
跨境语言变异的类型
地域变异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口 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语言 在不同地域出现形式上的差异。
社会变异
由于社会阶层、职业群体和社区 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语言 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出现用法和含 义上的差异。
文化变异
由于文化传承、宗教信仰和风俗 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语言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形式、用 法和含义上的差异。
02
跨境语言变异的原因
社会因素
社会阶层差异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如正式语体 和口语体。
教育水平影响
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语言的变异,教育水平较低的人 群更倾向于使用较为简单、口语化的语言。
文化传承与传播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变异,如方言、俚语等。
地理因素
地域隔离
地理上的隔离可能导致语言变异的产 生,如山区、偏远地区的方言。
建立语言档案
对濒危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记录和保存,为后世留下丰富的语言资料。
语言规划与引导
制定语言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需要,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规范 和引导语言使用。
推广标准语言
推广标准语言,提高全民语言素质,促进信息传播和社会交流。
语言景观建设
规范公共场所的语言标识、路牌、广告等,营造多语和谐的语言 景观。

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语言学研究的趋势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方向和领域。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趋势:
1. 跨学科研究:语言学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进行交叉研究,以探讨语言的认知、生物学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

2.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社会语言规范等。

3. 历史语言学:通过比较和分析现代语言,研究语言的演化和历史发展。

4. 资源丰富语言学:利用计算机和语料库等工具和资源,进行大规模、统计学的语言研究,以获取更多的语言现象和规律。

5. 语音学和语音技术:研究语音的产生、感知和技术应用,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

6. 脑科学和语言研究:通过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研究语言在大脑中的加工和组织。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问题和影响因素。

总体而言,语言学研究对于语言的结构、认知、语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有着持续的兴趣和发展。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可能在更多的领域发展,如社交媒体语言、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语体变异是指语言在不同社会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式,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语言的不断演变,语体变异也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语体变异的研究路径、热点和趋势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语体变异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语体变异的研究路径语体变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英国,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言和口语的变异上。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渐从方言和口语扩展到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等方面。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将语体变异研究融入到功能语言学中,强调语言使用的功能和目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体变异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到语言的形式、功能、用法等多个方面。

目前,语体变异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语言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多个层面。

1. 社会因素对语体变异的影响社会因素对语体变异具有重要影响,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

近年来,学者们对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体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年龄因素上,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语言使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新词汇和流行语,而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传统词汇和习惯用语。

在性别因素上,男女在语言使用上也存在着差异,如用词、语气、语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职业和社会地位方面,不同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群在语言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语体变异的规律和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媒体时代下的语体变异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对语体变异具有深远的影响。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语言使用往往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形式,如网络用语、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等。

这些新的语言形式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对传统的语体变异规律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变异与社会语言变迁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变异与社会语言变迁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变异与社会语言变迁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它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变异和社会语言变迁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领域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语言变异。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化。

这些差异可以是音韵、词汇、语法或语用方面的。

语言变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地理因素是影响语言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地理分隔,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习惯。

例如,在英语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和词汇方面存在差异。

人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口音和使用习惯来确定他们来自哪个地区。

历史因素也对语言变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言的发展是与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相互交织的。

例如,古代英语与现代英语在语法和词汇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变革所致。

社会因素是引发语言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存在着不同的语言使用偏好。

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词汇选择上,口语表达中的语法规则遵循等方面。

例如,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俚语和口语习惯。

个人因素也可以导致语言变异。

个人的语言变异主要与他们的社会身份、教育背景和个人经历相关。

例如,一个双语家庭的孩子在家中和学校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环境中接受到的语言输入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社会语言变迁。

社会语言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语言使用方式的变化。

社会语言变迁通常与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这种变迁的原因包括社会地位的变化、科技进步和群体迁移等。

社会地位的变化是社会语言变迁的一个重要动因。

社会地位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于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的偏好发生变化。

例如,随着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她们开始在语言使用中强调自己的权益和平等。

这种变化反映在词汇的使用和语言风格上。

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与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与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与社会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反映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在语言学领域中,研究语言变化和社会语言学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和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

一、语言变化的概念及形式语言变化是指语言系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发生的变化。

它是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时代变迁和社会演进密切相关。

语言变化形式多样,包括音位变异、词义拓展、语法结构改变等。

音位变异是最常见的语音变化形式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的发音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例如英语中的“knight”一词的发音从/m/发展为/n/。

词义拓展则指词汇的意义扩展,如英语中的“nice”本来的意思是“愚蠢的”,现在则表示“好的”或“友好的”。

语法结构改变则是指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的演变。

例如英语中的“you was”曾是合理的用法,现在则被标准语法视为错误。

二、语言变化的理论解释为了解释语言变化的原因和机制,语言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

其中,社会角度的理论尤为重要,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认知语言学、变异语音学和族群接触理论。

社会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变化是与社会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关注语言使用者对话码的认知和心理过程,认为语言变化是因为人们对语言规则的认知和理解发生了变化。

变异语音学则研究个体语音变异与社会变异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理论,语音变化是通过社会因素在社群中传递和演变的。

族群接触理论则探讨族群之间语言接触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当不同语言社群之间发生接触,语言交流和语言借用现象将促进语言变化。

三、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社会语言学是对语言和社会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它关注语言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群认同等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方言学、言语社会学和语言政策与规划。

社会方言学研究不同社群内语言使用差异和变体。

方言是一种特定社群内的语言变体,它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形成3个研究模式,其中之一是拉波夫的社会阶层语言变异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变异和语体变异。

社会变异随使用者的社会属性发生变化,语体变异随语境发生变化。

拉波夫在1966年做的随机抽样访谈,这些被访谈者是居住在该地区两年以上的成年人,他们代表不同的民族、社会阶层和年龄。

然后拉波夫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将这些访谈者划分为10级4个经济阶层,这样调查后发现纽约市下东区的各阶层的语言分化。

在拉波夫给出的两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阶层对于语言的影响。

拉波夫将被访谈者按一定的方法分为4个经济阶层:下层(0-1),劳动阶层(2-4),下中阶层(5-6,7-8),上中阶层(9)。

在(th)的阶层分化图中,纵坐标表示(th)的标志值,横坐A、B、C、D分别表示4个经济阶层在随便说话,留意说话,读短文,念词表四种不同的情景里发thing,this, three等词中的齿间摩擦音(th)的变化趋势中。

从不同阶层间对比可以看出,阶层越低的发(th)的非标准音的频率越大,而阶层越高的发(th)的非标准音的频率小;而同一阶层的人们由于语体的随意性不同,标准音和非标准音出现频率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阶层由于语体的随意性差别,(th)发音频率不同,语体越正式,非标准音出现的频率越小,语体越随意,非标准音出现的频率越大。

这样将语音和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在各阶层中都有人使用非标准变体,只不过是下层和劳动阶层的人使用非标准的频率要大,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下层和劳动阶层的语体变异坡度要比下中阶层和上中阶层的语体变异坡度要陡。

其次在(r)阶层分化图中可以看出,上中阶层的人使用较多的标准音其他阶层无太大变化,在正式语体中,其他阶层人使用标准音的频率要较大。

由其是下中阶层让人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而在图中可以发现一种超越模式,即在正式语体中6-8层的发音标准频率超越9阶层的发音标准频率,这种几乎偏离正常的分布格局的现象的出现与一定的背景因素有关。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一、第一章绪论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掌握)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掌握)3、社会语言学的分类(理解)4、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二、第二章语言变异1、语言变异的定义及与语言变异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语言变项、语言变式、语言变体、语言社团(重点掌握)2、性别变异的含义、表现形式、性别变异的原因(重点掌握)3、年龄变异的含义、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中的变化(重点掌握)4、阶层变异的含义、表现(掌握)5、行业变异的含义、行话的定义、行话的分类,秘密语及其构成手段(掌握)6、语域的含义,制约语域的因素(重点掌握)三、第三章社会语言学研究程序及调查方法1、语言调查的目的、类型、程序(理解)2、定性、定量研究的含义和区别(掌握)3、抽样的含义、抽样的要求(掌握)4、随机抽样的含义和类型(重点掌握)5、非随机抽样的含义和类型(掌握)6、调查问卷的设计(重点掌握)四、第四章语言的接触1、语言接触的含义及其产生的结果(重点掌握)2、语言的借用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词汇的借用;(掌握)3字母词的定义、字母词的分类、字母词产生的原因、字母词的使用(重点掌握)4、语码的定义;语码的混合的定义及类型;语码转用含义及类型;语码混用的含义及原因(重点掌握)5、语言转移的类型;语言转移的表现和模式;语言转移的原因(重点掌握)6、双语双方言现象的定义、双语者与双言者的定义;中国境内的双语、双方言的类型(掌握)7、语言态度的定义、组成因素;影响语言态度的因素;语言态度对语言能力、语言行为的影响;语言态度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语言态度调查的内容(重点掌握)「社会语言学」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言语社区各语言变体、各变体的功能和各变体的使用者及其特点。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语言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语言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语言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社会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以下是整理推荐的一篇相关,希望对你的有帮助。

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社会学和语言学两门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语言变异,力图通过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及其结果而更深入地解释语言的本质属性。

社会语言学以往对语言变体的研究中,研究者只关注其形式,仅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分析语言变体,未能提出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动因,忽略了更加重要的“意义”研究。

直到 2010 年德克·希拉茨等语言学家在其主编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一书中才正式关注语言变异。

此书以社会语言学为基础,强调语言变异研究的认知取向,关注社会因素、社会语言学变量同认知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此,社会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关注,变异的意义研究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意义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心。

“社会语言的变体”指的是表达同一语言功能或者实现同一语言因素的一套语项,并且每一个语项都具有社会和文体意义,这些意义的产生与语言外因素密切相关,如社会地位、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群体等。

因此在以社会结构为根本的真实的言语社团中,交际能力必须以认知能力为基础去掌握语言的同质性和语言的变体,而这种知识的掌握就像惯习一样适时适地。

实际上,它是一种远远超于语法和语言结构的能力,而是一种文化和认知的能力以掌握由于文化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代代相传的同质性。

而认知语言学明确提出可用“识解”来具体分析变异的认知动因,因此,认知语言学可以促进社会语言学从表层的语言形式变体研究进入到深层的语言意义研究,使社会语言学研究更加完善。

(一)“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既然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核心问题是“意义”,那么我们就从这一方面探讨“意义”的认知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启发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指的是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简·穆卡若斯基(Jan.Mukamsky)认为语言变异就是“突出”,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语言别出心裁。

•语言变异实际上是语言表达系统受各种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

常见的语言变异有性别变异、年龄变异、阶层变异、集团变异和跨境变异等。

第一节语言的性别变异•语言的性别变异是指社会中的男女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时显现出来的差异。

•语言的性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性别差异;二是语言的性别歧视;三是造成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原因。

•一、语言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语言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达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

•(一)语言结构的差异•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的差异也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 1.语音差异•男女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音质的不同。

•一般来说,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并富于表现力。

•2.词汇差异•词汇上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词语选择的不同。

与语音相比词汇上的差别更明显。

•女性的词汇要比男性丰富、变化多。

女性多用形容词、副词和情感丰富的语气词,相比而言男性则用得较少。

•英语中wonderful(精彩的)、l ovely(可爱的)、beautiful(美丽的)、sweet(亲切的)、gorgeous(华丽的)、cute(漂亮的)、divine(神圣的)、charming(迷人的)等词语女性用得多,男性只用相对较为平淡的very(非常),good(好),utterly(完全的)这样的词语。

•汉语中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女性更多使用“真是”、“太”、“十分”、“非常”等副词,男性则较少使用。

汉语中具有丰富情感的“呀”、“呗”、“啊”、“吧”、“呢”、“啦”、“的啦”、“呦”、“哎”、“哦”等语气词女性常用,•女性具备精确描述色彩的能力,男性这方面的能力偏弱,因此女性语言中常出现描述色彩的词语。

•加拿大语言学教授克洛科德(Terry kl okeid)1981年曾对约克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社会语言学家兰可夫(凡Lakoff)1975年在《语言与妇女地位》(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中就指出,英语指称某些颜色的词是女性专用的,如“beige”(米色)、“aquamarine~’(蓝绿色)、“lavender”(浅紫色)、“mauve”(紫红色)等。

•性别差异还表现在诅咒语、禁忌语和俚语的使用上。

•3.语法差异•语法上的性别差异主要指语法规则运用上的区别。

•在句型的选择上男女也有差别。

•语言学家在分析了大量语言材料后得出女性更易使用反诘疑问句的结论。

•男女在句式结构的使用上也有差异。

•男性倾向于采用简洁、直截了当的祈使句式,而女性则通常使用非直接的、委婉的表达句式。

•在句式结构的规范方面,男女也有差异。

•据学者们研究男性使用不规范语法句式要多•(二)语言表达的差异•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语言的性别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结构上还存在于话题的选择、话语策略和话语风格等方面。

•在话题的选择方面,男女两性就不同。

•在话语策略方面,男女两性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在话语风格方面,男女两性也有一定的不同。

•(三)语言能力的差异•语言能力是指人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

语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括人对言语信息的记忆、转换、理解、组织和应用等。

语言能力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之分。

语言学习能力又有母语学习能力和第二语言学习能力两种。

•在婴儿期,女孩比男孩开始说话的时间早一个月,学字也较快。

在学前期,其词汇也比男孩多。

据研究,男女儿童对语言反应的水平不同,在十八个月时,男孩平均为14%,女孩为38%,二十四个月时,男孩为49%,女孩为78%。

此外,女孩开始灵活运用句子的时间和会用较长的和较复杂的句子的时间也比男孩早。

在发音方面,女孩达到完全清晰发音的年龄比较早,小学一年级时女孩的发音水准与小学二年级的男孩相似。

•从男孩的口吃、说话困扰的人数统计中也可看出女性的语言优势。

据沙赫纳(H.Schnell)等人的统计,男女口吃的比例大约从2:1到10:1不等。

而在语言机能受阻碍的人中,男性占60%以上。

•在作文方面,在中小学女孩也占据优势。

美国的一项研究是让472个男生和514个女生做两性共同感兴趣的文章,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女孩的文章比男孩做得长,小学男孩平均有86%用字与女孩的平均字数一样多,中学男孩文章字数能达到女孩平均水平的只有83%。

•女孩在阅读速度、反义词、同义词、造句、编故事及分解句子方面也占据优势。

•霍布森(C.J.Hobson)等人发现,初中女学生语言的流利性显著高于男生。

高中女孩在浯言流利性上也高于男生。

此外,有关大量快速阅读的测验也表明,任何年龄女孩的阅读速度,而不是对词汇的理解上,分数较高。

•一些心理学者的研究则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如麦考比和杰克林的研究表明,女孩的语言优势的发展表现在两个年龄阶段:一为3岁前,一为3岁后。

3岁之后男孩追了上来,此后男女语言能力旗鼓相当,直到青春期这一平衡开始被打破,大约从11岁开始,女孩的语言能力又开始占据上风。

在3—11岁期间,无论是在句子复杂性、阅读、理解还是在文字的流畅性上,男女都不分上下,这与早期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

•女生的言语优势在四年级开始明显化,其发展倾向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强。

•性在语言流畅度测验中表现得比较好,可能与神经元较多有关。

•二、语言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

”(孙汝建《性别与语言》)•《朗曼英语辞典》对其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首先,词汇中的标记特征以男性为规范,反映了语言的性别歧视。

•词汇中男性词泛化蕴含着对女性的歧视。

•词汇中还有大量展现以男性为主体,女性为附属的具有性别歧视的词语。

•许多国家都有女子婚后改随夫姓的习俗。

•即便是有姓名,女性的姓名常不受重视,婚后往往以夫姓加妻妾身份称呼。

•甚至称谓男女两性词语的顺序都受到以男子为主体观念的影响,男性排序在前。

•由于将男性当作规范,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语序排列。

•词义的演变也显示了语言的性别歧视。

•man(男人)与woman(女人),woman最后产生了“妓女”之义;king(国王)与queen(女王、王后),queen可以用来指“雌猫”;l ord(老爷)与lady(夫人),lady现在可以指“情妇”;sir (先生)与madam(女士、夫人),madam现在可以指“鸨母”。

•King(国王)、l ord(老爷)、master(主人)、father(父亲),只要将它们开头的一个字母大写,就可以分别用来指“上帝”、“基督”、“主”或“神”。

•三、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一)社会地位的影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造成语言产生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都有固定的看法和模式。

•(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男女自身的生理、心理差异造就了男女不平等的基础,人们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以男性的语言被当作为规范语言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节语言的年龄变异•语言的年龄变异是指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表现出来的差别。

•年龄划分的社会集团,特别是年龄差距较大的社会集团,人们的语言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语言的年龄差异有代差和级差两类。

•代差是指一代与另一代人之间的差别。

级差是指同一代人不同年龄人之间的差别。

•语言的年龄差异是研究语言微观演变的重要途径,它能为语音的历时演变、词汇的更迭、语法成分的变化提供活的证据。

•一、语言年龄差异的表现形式•语言年龄差异的大小因地因时而异,一般情况下,生活节奏快、时代气息浓厚的城市较农村地区大,社会变化快的地区较变化慢的地区年龄差异也会大一些。

•(一)语言结构的年龄差异•语言结构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其中语音差异最常见。

•在许多方言中都有老派方言和新派方言之分,老派方言就是老年人使用的方言,新派方言是青少年使用的方言。

•语音的差异还表现在不同的音值上。

•加拿大语言学家臣伯(J.Chambers)报告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英语字母z的发音情况,他发现字母z存在zee和zed 两种读音。

•词汇上面的年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代差。

•方言中的老派和新派词汇也展现了年龄差异。

•语法方面也存在年龄差异。

•美国语言学家沃夫莱姆(Wolfram)1969年对底特律黑人的语言作了调查,他发现黑人青少年中使用双重否定形式的比率最高。

•汉语语法近年比较典型的是副词修饰名词的语法现象。

•(二)语言选择的年龄差异•在我国使用方言的区域中,坚持使用方言,对方言十分忠诚的老年人居多,年轻一代则易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愿意说普通话。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对语言的选择上。

•二、语言年龄差异产生的原因•(一)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语言学不仅关注不同年龄差异显现的语言特征,而且注重探索造成年龄差异的社会因素。

•(二)语言演变因素的影响•第三节语言的阶层变异•语言的阶层变异是指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使用语言时表现出来的差别。

•学者们常用“阶级”来代替“阶层”,但“阶层”与“阶级”不完全相同。

•“阶级”是政治经济学概念,指的是由于社会地位不同以及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不同而分成的利益集团。

•“阶层”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地位和生产活动方式不同而分出的集团。

•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常把“阶层”和“阶级”看作是一体的概念,不作细致的区分。

•一、语言的社会分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m.weber)根据人们的财产、地位和声誉把社会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包括上下两个阶层:•上上阶层:老财阀•下上阶层:新财阀•上中阶层:医生、教授、律师、经理等高等白领阶层•下中阶层:秘书、一般职员等普通白领阶层•上下阶层:工厂的技术工人等蓝领阶层•下下阶层:没有技术、文化程度很低的普通体力劳动者•特鲁吉尔根据职业、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把英国伦敦地区的各个阶层分为六大类:•中产阶级上层、中产阶级中层、中产阶级下层、工人阶级上层、工人阶级中层、工人阶级下层。

•朱光磊的四阶层说,即基本阶层、新兴阶层、复兴阶层和“边缘”阶层。

•这四个阶层又分成十五类:•(1)蓝领工人;(2)白领工人;(3)知识分子;(4)官员;(5)失业者;(6)退休职丁;(7)农业劳动者;(8)乡镇企业职工:;(9)乡村干部和乡村知识分子;(10)农民工;(11)个体劳动者;(12)私营企业主;(13)企业经营者(14)军人;(15)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