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获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知识,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拥有知识就一定有力量吗?不尽然,比如学习物理知识,若存在于你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和一些人名,这么这些“知识”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用苏氏的话说就是“不能活动的货物”。“货物”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会越小。那么,如何使知识变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掌握的知识使它不断地运转起来,也就是运用起来,使它不仅成为你“懂得东西”,更要使它成为你获取新的知识的手段。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记住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用知识去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主动地无意识地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在这个“获取”“建构”的过程中,“疑问”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上产生了疑问,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欲望,才会动用起它过去的知识去寻求解决的途径。
在《给教师的建议》第20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一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对知识和能力失调的学生,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了病来,以致什么也不能吃了……”这个比喻很形象的解释了为什么差生越来越差的原因,也让我很容易地理解了“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的含义。读了本节内容,我有以下几点收获:一、要培养学生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边读边想的能力; 第二,在熟练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边读边记的能力;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培养他们边学边实际运用的能力。
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前面的几条建议,特别是第七条和第八条,《知识——即是目的,也是手段》与《关于获取知识》。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受。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两条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关于知识,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拥有知识就一定有力量吗?不尽然,如果存在于你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一些字、词、句、篇,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只是一些人名、事件,这么这些“知识”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用苏氏的话说就是“不能活动的货物”。“货物”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会越小。那么,如何使知识变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掌握的知识使它不断地运转起来,也就是运用起来,使它不仅成为你“懂得东西”,更要使它成为你获取新的知识的手段。苏氏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这样,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学习起来就会越容易,他的思考力就会越强,以此他就会有能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地“知识长进”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苏氏在这里用“词”作为例子给我们阐述了他的作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低年级要让学过的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要让词成为表达他们思想、促进他们思考的一种工具,这样,原先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词”就不是一个个纯粹的符号,而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精灵”,他们是在用词进行思考,从而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如苏氏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一段所言: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记住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用知识去获取知识”,苏氏将这条原则说成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
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人(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主动地无意识地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在这个“获取”“建构”的过程中,“疑问”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挂钩的交接点上产生了疑问,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欲望,才会动用起它过去的知识去寻求解决的途径,“这种抽取已有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如何使学生产生疑问,又如何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呢?这里边需要很高的教育技巧,也需要老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更需要深入地思考与钻研,比如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你要明白在课堂上哪些知识应该讲,哪些不应该,哪些只是点到为止;哪些知识对哪些学生应该详细讲,对哪些学生少讲或者不讲。重要的是要找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使他们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在自己知识的阶梯上,又迈上一阶。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妮据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书中的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让我豁然开朗,迷茫了很久的思维,终于找到了方向。后进生,的确是一直困扰着我的一大难题,我和家长们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但都只是解了“近渴”,收效甚微。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让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在他们所读的书里,在他们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
这一节中讲到的获取知识,和上一节中的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有些相似之处。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也就是上节中说的知识也是一种手段,就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但这一节中更具体讲到了怎样做才能有利于获取知识?那就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做到这点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在备课上下些功夫了。苏老指出要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这些地方出现疑问,而疑问是激发求知的愿望。有时候该讲的则讲,学生能解决的疑问就不要讲了,让他们自己解答,这样才能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获取知识。但当学生解答出现问题时,教师又要当好个指导员,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疑问,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知识仓库的“清点”。原来教学是件这么复杂而又高标准的事情啊!要想做好真得下些功夫啊!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正是根据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特征,来给教师的教育技巧下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