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4节。
二、实验器材
校园实验:校园内活体植物、保鲜袋、凡士林、剪刀、胶带、温湿传感器
蒸腾速率测定:直尺、吸水纸、电子称、小烧杯
三、实验创新
(1)融会贯通。在蒸腾作用这一节,课本上主要是两个实验。一个是演示实验,植物的蒸腾失水;另一个是建议活动,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独来说,植物的蒸腾失水仅仅是一个现象的观察,太过表面;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相对于前面的教学来说,在内容衔接上跳跃性太大,不易理解。本着生物学的新课程理念,其实本节课完全可以把这两个实验串起来,上成一节精彩的实验课: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由蒸腾失水的现象,究其原因,然后设计实验,进行猜想、验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于蒸腾失水从现象到本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原生态实验。在观察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中,按照书上的方法,我们把枝条剪下来,放到试管里,根据试管内液面下降的多少来判断植物的蒸腾量,我们做了三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同一叶片,不同表面。但是,一个班下来,我们得浪费多少实验材料,怎么办呢?原生态做实验,我们把这三组对照试验,放在咱们校园里活的植物体上,做完实验,把透明塑料袋从植物体上取下,刚开始叶片会有点发黄,过几天就恢复原样了,这样的实验材料量大,易得,又环保。这是我刚从下面摘下来的枝条,看,蒸腾现象很明显。学生通过这个实验确实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更加喜爱我们的校园,在生活中也懂得要保护植物!
(3)既然选择活体实验,判断不同对照组的蒸腾量,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用肉眼观察小水珠的多少,但是这样误差比较大,我们就想,能不能变定性为定量呢?同学们就想,可以把植物蒸腾的水收集起来,用量筒测;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在蒸腾作用的前期比较适用,用无水硫酸铜,根据其遇水颜色变化来初步判定蒸腾的水量;最精确的一个办法是,用温湿传感器测定植物蒸腾散失的水量,这也是我们这个实验里用的一个新方法。通过宏观的水量的测定,计算蒸腾速率,结合显微镜下微观层面气孔的数目的观察,深入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
四、实验设计思路
五、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植物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设计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演示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敬畏自然的情感,渗透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六、实验教学过程
(1)亲身体验,立疑激趣
这是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学生们分成小组,在校园内给植物套上透明塑料袋。一个小时之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三个小时之后再次观察,小水珠已经聚集起来,凝聚成这么多水!这就是植物的蒸腾现象,那么,问题来了!
(2)教师引导,出水思“泉”
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的?
它们为什么跑到塑料袋上,而不是叶片上呢?说明,这些水出来的时候是以气态还是液态出来的?
出水思“泉”,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个“泉眼”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因为气孔的存在。
通过问题的思考,突破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概念,蒸腾作用。
(3)自主探究,互动你我
水珠产生的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同种类的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同一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呢?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自主设计实验。然后带到校园开展实验活动。
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植物,分别设计三组对照试验:对照组(有叶片、无叶片)、同一植物不同部位(上部、下部)、同一叶片不同表面(用护手霜分别涂上表面、下表面、上下表面),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温湿度,展示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同一叶片,其下表面的气孔数比上表面多等等。
(4)交流讨论,验证猜想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一、制作叶片表皮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二、把叶片放到热水中,观察上下表面气泡的多少,粗步判断气孔数目。我们来看一下,热水里,植物叶片表面气泡产生的情况。(播放视频)
(5)环境教育,知识拓展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计算一棵树每天的蒸腾量是多少,一片森林呢?整个地球的植物呢?说明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要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七、实验教学评价
优点: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融合实验,深入校园展开实验,真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缺点:要丰富对照实验。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丰富对照实验,不同种类的植物例如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同种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