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课变色龙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705a61c281e53a5802ff9b.png)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并能用“有声有色”、“货真价实”造句。
能力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情感目的:凭仗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有声有色”、“货真价实”造句。
凭仗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一.复习导入⑴读读生词⑵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⑴第二局部“我们”细细打量着变色龙。
什么叫“打量”?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打量”变色龙的?⑵根据学生答复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获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②变色龙的这写局部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依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⑷心得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局部词语:迟钝、窥探、有声有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领会变色龙捕获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诵,注意重点词的朗诵。
④使用“有声有色”造句。
⑸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④认真观察图,领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货真价实”造句。
⑹学习了课文第二局部,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归纳描写动物的方法:认真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⑺教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课变色龙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课变色龙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1b02d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a.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课变色龙苏教版教学目标:1.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点及捕食过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隐秘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点及捕食过程。
教学难点: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件<课件>在你心目中,大自然();昨天我们又初步认识了变色龙,在你的眼中,变色龙()。
从这一组课文开始,我们差不多走上了探究自然隐秘的道路。
今天我们连续学习第六课《变色龙》(指板书)。
2.复习生字词。
3.课文写了如此几个意思:“我们发觉变色龙、我们放回变色龙、我们端详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为它们排一排队。
即使上节课我们没有读过课文,你也会如此排序吗?理由是什么?说一件事、写一段话,就应该像如此脉络清晰,井井有条。
二.细读端详1、刚开始发觉那个小东西的时候,大伙儿都不认识它,称它是什么?(怪物、怪蛇)2、它确实怪吗?怪在哪里?(板书:怪)请自由读读全文,找一找它的“怪”。
注意: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建议你手中夹着笔,双手捧着书,读读想想、圈圈划划。
过渡:它怪在哪儿呢?*外形怪*——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2、你见过如此的怪物吗?不如亲眼看一看。
<点击课件>图片,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爱好?说上一两句3、同学们口中的差不多上零散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因此要有一定的顺序。
<点击课件>图片旁配上第九段外形描写自己读读,理一理顺序。
依次写到了什么部位?(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分别介绍了各个部位。
因此,只要是循着一定的次序,还能够有多种不同的观看方法)一起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4、那个地点说的是什么怪?(板书:外形)*捕食怪*——1、看录像,说体会。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f189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f.png)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如:变色龙能够改变体色、拥有长长的舌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书写工整、内容准确。
2.家长协助督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设想: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变色龙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阅读理解: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3.写作实践:
(1)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但对文章内涵的挖掘和情感体验方面可能需要教师引导。
3.写作技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描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足,教师应予以指导。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ff68051e79b89680226c7.png)
变色龙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三、布置作业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变色多。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eaa908c1c708a1294a4469.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苏教版一、教学目的1.经过赏析课文,结合相关视频图片资料等,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进程。
2 .学习课文的对植物外形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植物的特点。
3.在学习课文的进程中,激起先生对植物世界微妙的探求。
二、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预备1.网络下载的变色龙图片、视频、PPT课件。
2.教学进程中各环节中适时播放变色龙图片、捕食进程视频、PPT课件。
五、教学环节〔一〕导入:同窗们,美丽的大自然充溢了有数神奇和微妙,众多的动植物生活其中,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冤家,明天这节课我们一同看法其中的一位新冤家。
〔出示变色龙图片,生读课题,看图片。
〕〔二〕讲授:学习〝发现变色龙〞局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发现变色龙的呢?你从哪里知道的?请同窗们翻开课本,读课文的1-8自然段。
媒体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如出一辙,很难发现。
〞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同读〔先生自己读课文,交流〕。
学习〝端详变色龙〞局部:1.变色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看图片。
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来看的呢?〔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一个近义词〔端详、观察〕。
请同窗们快速阅读课文9-15节,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先生读书,交流〔依据先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3. 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味,选择那个局部,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入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外形(1)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先生朗诵课文第九节,其他先生看着图片。
(2)课文是如何引见变色龙的外形?请先生结合其中的言语文字谈一谈。
〔全身——头——身躯〕在引见一种小植物的时分,要依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写的啊?各局部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依据插图,依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引见变色龙。
变色龙如此愚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过渡,承上启下〕捕食(1)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异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2)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3) 看捕食视频,交流(迅雷不及掩耳:雷声传得快,来不及遮掩耳朵。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2e0d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0.png)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变色龙》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的一篇现代文阅读篇目。
该文章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家里的变色龙之间的有趣故事,同时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在上课前讲述《变色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提纲,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安排学生轮流朗读《变色龙》,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3. 学习词汇选择生词和词语,通过听读、讲解、互动、单词卡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词汇,并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4. 阅读策略指导选取部分段落和句子,让学生通过理解段落主题句和上下文关系,推测文章的大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5. 作文训练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撰写相关的作文,如小品文、应用文、讲故事、写感想等。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和生活,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6. 知识拓展如动物保护、环保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讲解、讨论、课件展示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术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提问、分析文章主要内容、辨认事物、创设情境、情感训练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本思想及语言技能。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借鉴,并辅助解答阅读和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图书阅读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其他阅读环境,通过数码媒体、文献检索等方式查询相关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课堂表现、作品、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熟记生词、提高口头表达水平、物尽其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4451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3.png)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爱惜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二.教课要点: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
三.教课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四.教课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课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教课要点: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难点:学文的写作序。
教课程:一.入1.:同学,大自然是色的本,是五彩的百科全。
它有多的神秘等着我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多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指名。
2.尺蠖能够模竹枝的形;枯叶蝶几乎能够乱真。
而色能够依据周的境改自己的色。
我一同来一下位新朋友。
(出示色的片)二.初感知1.我翻开,自己文,一步认识色。
2.出示生字。
① 自由。
② 指名,。
3.再文,注意准字音,通句子。
4.通文,你色位朋友认识了多少?指名。
5.出示:“( 1)我色。
( 2)我端色。
( 3)我放回色。
”你依据文的表达序,文分段。
三.第一部分小学:1.分角色朗文第一部分。
2.完第一部分,你认识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 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朗。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察看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部署作业1.朗诵课文。
2.采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教课要点: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
教课难点: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教课过程:一.沟通资料。
沟通采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量着变色龙。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ae237e0b1c59eef8c7b4a4.png)
6.变色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掌握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3.情感与价值学生能够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学会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掌握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1.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位朋友——变色龙。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对变色龙了解多少?3.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出示学生的预习单,检查学生能否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
教师重点强调:震(zhèn);绍(shào),是翘舌音;棕zōng,是平舌音。
2.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生字的书写情况。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书写正确、规范。
(2)学生练习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3.出示学生的预习单,检查学生对生词和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连续准确依然判断距离介绍弥漫震惊端详迟钝窥探刹那间绘声绘色名副其实凶相毕露指手画脚似睡非睡色彩缤纷(1)正确读词。
(2)用“绘声绘色”和“名副其实”说一句话。
(3)积累与“刹那间”意思相同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检查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析。
(2)同桌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导分段。
3.出示课后第三题: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4.教师点拨。
a.“我们”发现变色龙。
(第一段:第1~8自然段)b.“我们”端详变色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变色龙》教学案例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变色龙》教学案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ca9d6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70.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课设计《变色龙》教教事例设计一.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爱惜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二.教课要点: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
三.教课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四.教课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课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教课要点: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讲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很多的神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2.尺蠖能够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能够乱真。
而变色龙能够依据四周的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
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翻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认识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 自由读。
② 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经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认识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 1)我们发现变色龙。
( 2)我们端量变色龙。
(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依据课文的表达次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诵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认识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 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朗。
四.学生字1.出示生字。
2.指。
3.察字形,指名写字的注意点。
4.描写。
五.部署作1.朗文。
2.采集色的料。
第二教课目:1.认识色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性等。
2.学文的写作序,学会察物的特色。
教课要点:认识色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性等。
教课点:学会察物的特色。
教课程:一.沟通料。
沟通采集的色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3326faf1ffc4ffe47ac5a.png)
6变色龙一、导入:同学们好!和你们一起上课我很高兴,请坐!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界里,生物们为了生存各自练就了一套神奇的本领。
一块看下面的动物,问:这是一只?答:枯叶般的蝴蝶和杂草一摸(mú)一样的蚂蚱、草丛中难以分辨的的狮子、和树干颜色一致的猫头鹰。
为了捕食和躲避天敌,它们都做了极好的伪装,有一种动物可是伪装方面的高手,它就是——变色龙,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二、出示学习目标:(生先自读、师再读)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写作特点,学习写作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关爱保护动物。
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Ju距jqx相拼u上两点要去掉。
(2)指导写法: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把握。
各部分所占比例、笔画匀称自然。
(3)描红格描红三个字一遍。
3.我很想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位同学来告诉我?简单叙述课文理顺文章结构:用课文里的一个词回答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4.小组交流:通过作者对变色龙的外貌描写,你对这位新朋友有哪些了解呢?再读第二部分和作者一起“端详变色龙”。
学生回答三、语段品读:(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
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
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
齐读板书描写顺序:全身——头(嘴眼)——身躯(背腹(脚尾))凶相毕露外貌特点动作迟钝(二)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物。
眼睛单独观望四面八方舌头(脊椎动物中提供独一无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听朋加沙的叙述怎么行呢?亲眼看变色龙捕食的机会终于来了!(三)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9a7f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获取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信息。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变色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点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教师强调变色龙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教师通过设置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师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评价小组合作成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2.问题导向: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56ee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c.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商南县清油河希望小学田梽鑫【教材分析】课文通过记述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全文1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
第一至八自然段是第一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第九至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这部分内容又是从三方面作了描述:一是第九自然段写它的外形特点;二是第十至十二自然段,写它眼睛的特点及捕食速度快。
首先通过朋加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它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的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接着“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条变色龙的捕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食物的速度准确。
三是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写变色龙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
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学情分析】1.作者巧妙的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十分感兴趣,是难得的训练素材。
2.学生在中年级时,已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明白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变色龙》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增强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认识变色龙。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应到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深入品读课文,借助多媒体课件,掌握变色龙的几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动物、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024年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bde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2024年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变色龙的特点及寓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变色龙的特点及寓意。
2.教学难点:(1)理解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变色龙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变色龙的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3.分析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2)讨论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分析其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的寓意,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4.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变色龙,你会如何适应新环境?(2)学生绘画:绘制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样子。
(3)学生表演: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变色龙的故事。
(2)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四、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词,并组内互查。
2.课下收集关于变色龙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变色龙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变色龙!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变色龙的文章,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变色龙的了解。
生1:变色龙会变色。
生2:变色龙可以用尾巴抓东西。
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8489ddf453610661fd9f459.png)
7、变色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
3、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写作顺序。
4、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并了解其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课件,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文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尺蟆和壁虎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特殊本领),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一一变色龙。
2、出示资料小卡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2、(出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并范写其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3、字词学完了,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给文章分分段。
(出示: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4、评读5、汇报段落的划分6、你现在能说一说文章写了变色龙那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7、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这一特点吧。
三、细读变色这一部分1、变色龙这的会变色吗?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作者开始听说的时候也很好奇。
幸亏他的非洲朋友朋加沙为他解惑。
2、朋加沙为了证明变色龙会变色一共做了几次试验?(3次)3、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找到“先接着再......”,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4、(出示文章填空: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__ 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色变为—色。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https://img.taocdn.com/s3/m/ba0efb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d.png)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基本信息,学习变色龙的一些神奇特性。
2.通过变色龙,引发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与思考,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3.学会掌握阅读策略:全文浏览、快速阅读、细节阅读和主题理解,增强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2.理解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
三、教学难点1.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探索。
2.阅读策略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变色龙与自我认知(15分钟)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入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让学生了解变色龙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或背景颜色的变化。
然后,老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当谈到自我认知时,是否也能像变色龙一样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呢?2.阅读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20分钟)老师出示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让学生先进行全文浏览,然后进行快速阅读。
老师可鼓励学生在快速阅读时,先关注文章重点词汇。
接着,老师再与学生一起逐节阅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精髓和难点,掌握阅读策略对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有益处。
3.探究:自我认知与变色龙(2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心情和色彩,结合篇章讨论一下变色龙和自己在情感上的共通点和相异点,体验自我认知与外界关系的互动主题并获得提升。
4.拓展:变色龙的特性(2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由获取有关变色龙的资料,让他们一起探究变色龙的特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得到变色龙和其它动物的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和分类分析。
5.总结与互动交流(20分钟)在课程的最后一节,学生可以再次交流自己对变色龙和自我认知的想法。
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宣传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变色龙是一种充满神奇和特殊的动物,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创新性非常高,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讨论男究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反思激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94779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0.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一、整体读文、全面感知。
1、教师引入:奇异的大自然总是充满隐秘,形形色色的动物更为大自然增加了生趣,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只奇异的精灵—变色龙!自读全文摸索: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2、教师指导读文,重点是9、11、12、14段。
二、细读文章、深入了解。
1、品读第9节: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课文描写顺序,朗读课文。
师:变色龙长什么模样?课文是按如何样的顺序描写变色龙的?课件观赏变色龙,并依照图画口述变色龙特点,谈内心感受。
2、品读第11、12节:了解变色龙捕食本领精湛,体会文章描写生动,用词精当。
如“窥探”、“卷”、“绘声绘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默读文章,划出描写变色龙捕食奇异、迅速的词句,朗读并体会其中含义。
重点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观赏变色龙捕食通过,感受动作迅速。
3、品读第14节:了解变色龙变色的奇异,明白得运用“名副事实上”。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究变色龙变色的隐秘及缘故。
4、交流读文感受及课外搜集关于变色龙的更多资料。
三、统领全篇、学习写法。
1、默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体会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变色龙
教学目标:
1.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奥秘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教学难点:
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
<课件>在你心目中,大自然();
昨天我们又初步认识了变色龙,在你的眼中,变色龙()。
从这一组课文开始,我们已经走上了探究自然奥秘的道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变色龙》(指板书)。
2.复习生字词。
3.课文写了这样几个意思:“我们发现变色龙、我们放回变色龙、我们端详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为它们排一排队。
即使上节课我们没有读过课文,你也会这样排序吗?理由是什么?
说一件事、写一段话,就应该像这样脉络清晰,井井有条。
二.细读端详
1、刚开始发现这个小东西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它,称它是什么?(怪物、怪蛇)
2、它真的怪吗?怪在哪里?(板书:怪)请自由读读全文,找一找它的“怪”。
注意: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建议你手中夹着笔,双手捧着书,读读想想、圈圈划划。
过渡:它怪在哪儿呢?
*外形怪*——
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2、你见过这样的怪物吗?不如亲眼看一看。
<点击课件>图片,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说上一两句
3、同学们口中的都是零散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当然要有一定的顺序。
<点击课件>图片旁配上第九段外形描写自己读读,理一理顺序。
依次写到了什么部位?(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分别介绍了各个部位。
当然,只要是循着一定的次序,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一起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4、这里说的是什么怪?(板书:外形)
*捕食怪*——
1、看录像,说体会。
叙述:你瞧,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书上描述的那片丛林。
林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野花的芬芳。
不经意间,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从眼前掠过—<点击课件>录像片
仔细看,关注它的动作,留意你的感受!
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捕食)
2、读课文,谈感悟。
到课文里面读读,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哪些词句写得特别有水平。
“迅雷不及掩耳”
说什么的?(雷声传得快,来不及遮起耳朵);
书上用它来说什么快?(变色龙的舌头快,来不及——眨眼睛),只听得——(刷)的一声,食物到哪儿了?——(肚子里)。
练习朗读并体会“刷”。
这可是变色龙的独家妙招。
“刹那间”
一般理解:“刹那间”是说什么的?这时间究竟多长多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意思的词?
解文中意:课文中的“刹那间”说的是什么?
读文中句:我们读读文中具体是怎样描写的。
指导朗读:刚才在图片中你就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建议把你当时的表情在读书的同时用上。
做到怀着感情、带着表情去读书。
指名读,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
“眼舌怪”
1、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不,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舌头?怎么不同?一个身长三十厘米的变色龙,舌头有多长?
它的舌头一伸一卷,一只飞舞的蝴蝶就成了口中的美餐。
是所有的舌头都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将飞虫尽收囊中吗?(长、准、快)这又说明了那个字“怪”
2、还靠什么?不,也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眼睛)何以见得?读课文
3、“绘声绘色”
它的眼睛究竟有哪些特异功能?
能不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都连起来,像讲故事一样全面地介绍一下它的眼睛。
这种带着表情的、流畅而生动的介绍,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绘声绘色。
过渡:除了外形怪、捕食怪,变色龙还有什么怪?
*颜色怪*——
1、我们文中这些中非工人发现的变色龙,是一条挂在豆藤上的——(绿莹莹的四脚小蛇),变色龙都是绿莹莹的吗?(相机板书:捕食)
我不信①书上是怎么说的?(……香蕉叶……泥土……水泥板……)②你猜它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简洁些,怎么说?(随机应变、随心所欲)
2、如果你是掌握了变色技术的科学家,你会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
3、由于变色龙有变色保护自己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用来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三.整体回顾
1、最后,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了不起的朋友。
<点击课件>
好,我们观看完了逼真的录像,赏析了精妙的语言。
现在的你还会说变色龙是“怪物”吗?“在我的心目中,变色龙()”
2、“名副其实”
(如果学生未说到这个词,教师就参与到说话训练中。
“在我的心目中,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
这话该怎么说?(名:变色龙,副:符合,实:会变色)现在知道什么叫名副其实了吧?
3、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么办?
四.激发探究
1、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广博的知识、无穷的奥秘。
其中许多动物都和变色龙一样,有着自己的特异功能。
你看,枯叶蝶能乱真、蚯蚓避虎能再生……你也知道很多动物界的奇异现象呢,是吗?
2、世界真奇妙。
这一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大自然的“趣”、法布尔的“痴”、变色龙的“怪”,我们还将去认识金蝉脱壳的“奇”。
动物世界还有更多更有趣的故事。
你也学着书上的样子观察一种动物,或者抓住一个特点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或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它的外形特征。
<点击课件>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像今天课堂上这样关注动物、热爱自然,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探寻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
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板书设计:
外形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6、变色龙捕食怪
颜色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