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论文
急救论文——精选推荐

急救技术学习报告当我面对有人需要急救时,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救治:1.首先把病人身体仰平,放在较为平坦坚硬的地方,比如平坦的地板、地面等处;2.用双手轻轻拍打病人双肩,大声询问“醒醒,你怎么了?”如果病人没有反应,要大声求救周围的人“有人昏倒了,有会急救的同志请过来帮忙”,然后指定围观者中一人拨打120急救中心来救援并告诉你联系情况;3.双腿跪在病人一侧,一腿在病人肩部一侧,一腿在病人胸部一侧,两腿分开大约与自己肩膀同宽。
检查病人口中有无异物,如有,以双手轻轻扶住病人头部将头歪向自己一侧,把拇指插入病人口中掰开下牙齿,注意其余手指弯曲顶住病人下颌,不要松力,以免被病人咬伤,用另一手指将病人口中异物拨出,使口腔畅通;4.双手扶正病人头部,用一手食指、中指伸直抵住病人下颌,另一手手掌立起按住病人前额,将病人下颚尽力向上抬起,直到病人耳垂和而下腮骨的连线垂直于地面,打开病人的气道;5.将病人上衣解开,露出胸部。
把脸和病人脸相贴,感受病人嘴里有无呼吸,听病人鼻子里有无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三者同时进行;6.在判断病人确无呼吸征兆后,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救助。
捏住病人鼻子,口对口吹气,速度要慢,力度要足,吹一口气放开手;再重复吹气一次。
用10秒钟观看病人有无呼吸征兆;7.开始胸部按压。
两臂保持伸直,身体和病人身体接近垂直,两手叠加十指相扣,下面手的手指上翘,以掌根部位按压病人胸腔正中和两乳连线处,手始终不能离开病人胸部,以上下起伏4-5厘米为限度,注意力度不能太大,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30次后再进行下一轮人工呼吸;8.五次人工呼吸和五次胸部按压为一个CPR急救措施,坚持一人做完一个CPR循环,中间最好不要换人;9.在120到来之前,尽量保证不要中断急救,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
对于目前我国情况,在改革更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区急救知识普及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急救人员、急救设备等资源不足,公众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社区急救能力相当薄弱。
【最新word论文】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多种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
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1,2]。
1 迅速评估判断要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
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者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脏骤停,应开始心肺复苏[3]。
2 抢救用物的准备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准备好气管导管、喉镜、金属导芯、舌钳、牙垫、吸痰管、导尿包,同时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囊、除颤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急救药品、呼吸机、冰帽或冰块等。
3 畅通气道心脏呼吸骤停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如能在心脏骤停后5min 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47.9%[4]。
故一旦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地板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去掉义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继以呼吸机支持呼吸。
因心脏骤停后呼吸也立即停止,在心脏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4 选择给药途径4.1 静脉给药在 CPR中给药途径有静脉用药和气管用药。
静脉用药安全、方便、起效快,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5]。
首先为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关节或以上静脉,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是医院生命论文

急诊急救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就急诊急救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相关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的做好医院急诊急救工作。
【关键词】急诊急救;急诊学;医院管理我国的急诊发展迅速,经历了急诊室——急诊科——急诊部——急救中心的发展模式,并升华到了有固定的急诊急救专业及人才队伍,急诊业务也得以不断拓展,随其功能的扩展也使急救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急诊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病人对急诊医疗和服务又有了新的标准,单凭医院先进的仪器和急诊人员单纯的操作技能,已经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急救意识。
1 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急诊急救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急救工作在医院工作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急诊急救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可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和人类寿命。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丰富提高,突发性意外事件如:交通事故、各种中毒、火灾、溺水、坍塌等日益增加,人们迫切需要一支高效优质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队伍,以满足保障各种急救任务的较好完成。
2 急救组织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越来越多,急救医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
急救医学也承载着越来越大重的任务和责任。
急诊科、急诊医学科或急救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应了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国内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技术不断涌入国内市场,这无疑对急救组织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3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要求3.1 急救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和献身精神。
3.2 强调时间观念,时间长短是评价工作效率、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急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论文

急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论文急救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救援任务,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人的生命,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等好处。
然而,急救服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当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一、问题1.急救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现在急救人员虽然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培训,但在实践中,仍然有些人员技术水平不够高,在处理急救情况时缺乏应变能力和信心。
这样就会导致误诊、耽误治疗等问题,最终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
2.急救设备不完善急救设备是急救工作indispensable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急救部门的设备不够完善,很多急救车、急救箱上的设备都过时了或者已经失效了,这在一些急救情况下是一种危险的操作,难以有效地处理伤者的病痛。
3.急救制度不完善目前急救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比如说缺乏明确的急救操作流程,缺乏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等等。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急救工作的效率,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二、改进1.加强急救人员培训为了提高急救人员技术水平,继续加强急救人员的相关培训、教育和训练。
此外,急救团队应建立定期的技能检查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急救人员保持技术水平。
2.持续完善急救设备急救设备的更新和完善是急救工作中的关键。
在目前发达技术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设备,确保常用急救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健全急救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完备的急救制度,但仍有不少的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加强急救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合作和联网,提高急诊科室专业化水平,以及不断地更新指导意见,使急救操作更能快速地反应到患者身上。
4.提倡急救文化提倡急救文化,增加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以便在必要时能自救或者救助他人。
这种文化应包括急救演练、急救培训、急救设备的熟练使用等。
三、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目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通过不断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完善急救设备、建立健全的急救制度和推广急救文化,才能更好地搭建起急救服务的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常用急救技术结课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常用急救技术》论文题目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姓名: 郭亚强学号:311108001410所在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电信2班日期:2013年6月6日目录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 (3)1.前言 (3)1.1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 (3)1.1.1 无知是罪 (4)2.主题 (6)2.1.多学知识救人救己 (6)2.1.1急救之前的判断 (6)2.1.2急救技能之一--CPR (7)2.1.3急救技能之二--创伤救护 (8)3.结论 (15)4.展望 (17)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姓名:郭亚强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的相关问题,包括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大学生应有的急救能力、大学生急救的判断能力等,为帮助身边的人,给垂危的生命创造希望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校园;急救知识;该不该救人;正文1.前言1.1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如今的大学,学校领导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学生也认为大学的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项技能、找一份好工作,却都忽略了我们所应具备的基本求生技能——常用急救知识。
很多大学生都不懂都不会急救,每当在校园遇到一些学生受伤的突发事件,却只能做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这不应是我们这些作为祖国的栋梁应有的表现,在灾难面前我们如此脆弱无能,只是温室的花朵,更担当不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1.1.1 无知是罪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旧闻: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无独有偶,2007年6月10日,浙江选手王燕在高低杠比赛中忽然从杠上摔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王燕受伤后立即被送往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从各方面得来的情况表明,王燕的伤势——第三脊椎严重受损,不排除高位截瘫的可能。
这是现场的图片:王燕头先着地当即失去知觉未作任何颈椎的固定措施从这两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受伤的是头部部位,如果不做固定就用担架抬运,很容易造成二次受伤,即颈椎骨折,那么发生高位截瘫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点,可是无论是桑兰还是王燕,现场的救护人员都表现的相当无知,正是他们的无知,使运动员的高位截瘫变得不可避免!1.1.2 好心办坏事2013年6月1日,14岁女孩河边玩耍不慎落入武陟沁河,3名在河边钓鱼的男孩跳水营救女孩没救上来,3个男孩也一直没有上来,最后四人均溺亡,当日遗体被打捞上岸,年纪最大的18岁。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成效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前进行的紧急救护。
院前急救时间短、情况紧急,院前急救成功与否是决定患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
2008年3月-2009年12月本院加强了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急救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2例,女48例,年龄3个月—101岁,中位年龄50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30例,颅脑外伤12例,骨折18例,软组织挫伤17例,心脏病12例,酒精中毒7例,其他29例。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300例患者为实验组,男207例,女93例,年龄6个月—102岁,中位年龄51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1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65例,颅脑外伤29例,骨折43例,软组织挫伤52例,酒精中毒22例,心脏病21例,临产妇7例,腹部外伤10例,溺水5例,其他31例。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以下内容的管理。
加强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的体能、抢险等训练,以模拟病例、医护合作的演练方式经常性地进行模拟性院前急救演习,不断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使护士接到紧急任务后能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有效准确的救护。
信息的掌握24h专人值班,坚守岗位,随时接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伤员的详细接车地址、伤员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
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及完好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外借急救物品、器材;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物品做到定位放置,专人检查,专人管理、维护保养;使用后及时补充,做到班班交接;不断完善救护车内通讯设备条件,保证在途中能够与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现场随时保持联系,以便准确了解急救患者的去向。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急救护理毕业论文急救护理是一门关乎生命的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紧急情况下,急救护理人员的迅速反应和专业技能往往能够挽救生命。
因此,急救护理毕业论文是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旨在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急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急救护理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军事医疗。
当时,军队面临着大量的伤员和紧急情况,为了提高伤员的生存率,急救护理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急救护理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急救护理的重要性急救护理在紧急情况下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急救护理的干预下,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得以获得及时的救治和抢救,从而提高了生存率和康复率。
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是保证急救效果的关键。
三、急救护理的关键技能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关键技能,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其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气道管理等。
这些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可以深入研究这些关键技能的有效性和应用情况,为急救护理的实践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
四、急救护理的挑战和改进急救护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应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大规模伤员的救治,以及应对新兴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控等。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可以探讨这些挑战带来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急救护理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
五、急救护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急救护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提高急救护理的水平和效果至关重要。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可以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和效果,为急救护理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急救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急救护理毕业论文可以展望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急救效果、培养更多的急救护理人员等。
总结:急救护理毕业论文是对急救护理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旨在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新急诊的相关论文范文推荐9篇

急诊的相关论文范文推荐9篇5急诊的相关论文范文第一篇医疗行业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高危工作”,急诊护理行为则有更大的风险与责任,目前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急诊护理工作必须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为管理者,时刻面临着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变革,要加强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不断优化护理团队和服务流程,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保障急诊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通过对潜在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防范和改进,急诊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加,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态度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1 张琳,张海平,冯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1-182.2 吴静.急诊护士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科,2007,2(6):1000-1001.3 王书会,孙梅花,高慧萍,等.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6-17.急诊的相关论文范文第二篇____年8月,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急诊科,因为刚刚进医院工作的我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又习惯了妇产科单一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很多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都不熟悉,我怕自己很难担起急诊科护士的责任,但是,在护士长及其他姐妹的耐心教导与帮助下,我渐渐适应和融入了这急,忙,杂的工作环境中,从第一次为病人插胃管手还颤抖,到自己当班独立抢救危重病人,我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光如水,____年在一阵阵烟花爆竹声中悄然走来,而我也要认真的总结一下过去一年里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努力改进,来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下面就是本人的工作总结:过去的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做的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工作作风方面,我自觉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准时上下班,和同事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团结合作,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一项急救措施作文

一项急救措施作文引言生命脆如纸,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就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来保住生命。
因此,急救措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防万一。
一项急救措施:呼吸道堵塞解除呼吸道堵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救情况。
它的发生原因是由于食物、物品或体内分泌物等被卡在气管内,阻止空气流入肺部。
当呼吸道被阻塞,氧气无法进入肺部,身体就会出现窒息症状,直接威胁生命。
当发现有人窒息时,我们应该采取紧急措施来解除呼吸道堵塞。
以下是怎样进行呼吸道堵塞的解除:步骤一:采用背部拍击法当我们发现有人窒息时,第一时间应该采用背部拍击法。
这项措施可以帮助物品从气道中脱落。
步骤如下:1.把陷于窒息的人翻过来,让其背向你。
2.给予患者五下背部拍击,拍打力度均匀,注意不要拍打太轻或太重。
3.如果采用背部拍击法没能解决问题,您可以继续采用下面的急救措施。
步骤二: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背部拍击法无效,您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这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将新鲜空气送入受害者肺中的方法。
步骤如下:1.卧患者在地面上或硬板上,令其仰面躺下,头部稍微向后仰。
2.在确定生命体征无法检测后,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3.紧贴受害者的嘴巴,捏住他的鼻子,呼吸口气,将呼吸送入受害者肺中。
4.每隔5秒钟,进行一次呼吸,直到受害者恢复正常呼吸。
总结呼吸道堵塞解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
尤其当我们处理客厅或餐厅里的小孩窒息时,我们需要紧急采取这项措施。
为了让我们的措施更加有效,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一旦阻碍了呼吸,我们需要紧急采取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来避免生命的危险。
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这项急救措施,以确保我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
关于急救护理论文

关于急救护理论文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急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急救护理逐步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急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急救护理论文范文一:急救护理技巧的带教方式为适应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把急救护理学作为主干课程之一。
但以口头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很快适应临床急救。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很快掌握临床急救知识及急救处理技能,给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及问题。
几年来,在临床急救护理技能带教中尝试运用新的带教方法,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护理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方法1.1实习初期:护生初进急诊科,对周围环境和工作有陌生感,对新型仪器的使用比较生疏,护生入科后,我们首先向其介绍科室环境、抢救室和缝合包扎室的布局及常用抢救仪器、药品的用法、用量,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在抢救患者时,护生情绪比较紧张,工作较被动,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保持沉着冷静,并严格要求护生苦练基本功,以增强抢救时的信心,利于稳定情绪。
如编制各项急救技能操作常规,包括人工呼吸(口对口、面罩加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心电图仪、电击除颤等操作程序。
制订考核标准,包括自身准备、物品与环境准备、急救病人的准备标准;操作前中后的查对,操作中行为与沟通有机结合;病情观察与操作相结合;操作过程准确连贯、节时;抢救后病人的复位,物品处理归位等方法。
1.2实习中期:此期护生对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基本知识和技能已基本掌握,对各种简单的仪器也能随时使用,能够配合医生和护士抢救病情轻的急诊患者,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培养护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眼疾手快、忙而不乱、判断处理准确的工作能力,鼓励护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工作,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
如急救技能的分项训练等。
带教老师讲解与演示各项技能,包括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选择药品、剂量、给药途径,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观察,心电图识别等→带教老师指示训练→护生演示回示→老师再示教训练→学生分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项训练演讲→逐个达标。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院前急救车辆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
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实施急救技能的演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1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1.1 出诊前常见隐患1.1.1 接听“120”电话或者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特别是同一地区有重地名时,救护车容易跑错方向,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 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特别是基层二线值班人员临时抽调时无法及时出诊,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救治。
1.1.3 出诊时救护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出诊忘记带听诊器、氧气枕,特别是需徒步到远离急救车的现场,病人病情危重或猝死,忘记带听诊器无法听心音判断心脏情况,或平时对急救器材准备不重视,氧气筒未及时充足氧气,备用物质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 “120”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反复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 “120”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专科病人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运病人,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车的感染。
常用急救技术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常用急救技术》论文浅谈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的普及姓名刘德强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建12-16班日期 2013年12 月 14日浅谈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的普及学生姓名:刘德强院系:土木工程学院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普及的相关问题。
据了解,我国公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会因为缺乏急救知识,造成很多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
究其原因,还是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完善的急救普体系;急救知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本文中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存在问题生活中,意外在所难免,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几乎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然而我国公众很多都缺乏急救意识和相关知识。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或第五位,也是十三四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在突发情况中,公众若能及时地使用急救技术对伤者进行救助,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由此可见,公众急救意识的提高和急救知识的普及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急救知识的普及能使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助。
一、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近来总有报道称,老人倒地无人扶,亦或是,伤者在地无人救助等类似的公众缺乏救死扶伤精神和急救意识的事件,在网上搜索便可看到同类新闻。
例如,88岁老人摔倒无人扶窒息身亡——事发湖北武汉,现场离老人的家不到百米,老人摔倒后,面朝下躺在菜市口近一个小时,这期间来往者众多,但无人扶他一把,一个小时后家人赶到,一个半小时后伤者才被送医院救治,但老人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老人的老伴悲愤地称,“如果当时有人扶他一把,或者帮他转个身,他也许就不会窒息而死!”类似的还有,北京一位心脏病患者于17日清晨五点四十左右在上班途中突然病发,连车带人晕倒在路边。
在此后的半个小时内多名路人经过,但无一人伸出援手,最终是西站执勤人员发现并将发病男子送往医院,但其已不治身亡..。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成效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前进行的紧急救护。
院前急救时间短、情况紧急,院前急救成功与否是决定患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
2008年3月-2009年12月本院加强了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急救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2例,女48例,年龄3个月—101岁,中位年龄50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30例,颅脑外伤12例,骨折18例,软组织挫伤17例,心脏病12例,酒精中毒7例,其他29例。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300例患者为实验组,男207例,女93例,年龄6个月—102岁,中位年龄51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1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65例,颅脑外伤29例,骨折43例,软组织挫伤52例,酒精中毒22例,心脏病21例,临产妇7例,腹部外伤10例,溺水5例,其他31例。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以下内容的管理。
加强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的体能、抢险等训练,以模拟病例、医护合作的演练方式经常性地进行模拟性院前急救演习,不断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使护士接到紧急任务后能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有效准确的救护。
信息的掌握24h专人值班,坚守岗位,随时接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伤员的详细接车地址、伤员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
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及完好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外借急救物品、器材;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物品做到定位放置,专人检查,专人管理、维护保养;使用后及时补充,做到班班交接;不断完善救护车内通讯设备条件,保证在途中能够与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现场随时保持联系,以便准确了解急救患者的去向。
论文-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摘要:院前急救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
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
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
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
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
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 :院前急救发展方向思考1 院前急救专业发展方向院前急救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医学学科,是处理和研究各类急性病阶段和因此可能发生的急性器官衰竭,慢性病急性变,各种创伤的初步处理,传染病疫情的防治,以及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一门新兴专业。
它不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
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
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
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
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
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综合分析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发现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医院急救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广大护理工作者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急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院前急救车辆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
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实施急救技能的演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1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1.1 出诊前常见隐患1.1.1 接听“120”电话或者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特别是同一地区有重地名时,救护车容易跑错方向,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 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特别是基层二线值班人员临时抽调时无法及时出诊,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救治。
1.1.3 出诊时救护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出诊忘记带听诊器、氧气枕,特别是需徒步到远离急救车的现场,病人病情危重或猝死,忘记带听诊器无法听心音判断心脏情况,或平时对急救器材准备不重视,氧气筒未及时充足氧气,备用物质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 “120”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反复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 “120”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专科病人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运病人,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车的感染。
心脏骤停论文急救论文:心脏骤停的诊断和抢救措施

心脏骤停论文急救论文:心脏骤停的诊断和抢救措施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有效排血的停止,称为心脏骤停。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较多但以心血管病多见,尤其是冠心病常见。
心脏骤停发生时,患者的意识丧失,脉搏、呼吸消失,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一般4 min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 min就会发生脑死亡。
若能及早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抢救,则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否则将会造成脑和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害而致死。
因此,如何进行紧急诊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诊断临床诊断:心脏骤停时全身血液循环突然停止,临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神经和循环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依次是:①心音消失;②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抽搐常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长达数分钟。
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 s以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③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20~30 s;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 s内出现。
心脏骤停后,最突出的是深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
其他如瞳孔散大也是重要的表征,但是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它的舒缩,如吞服大量有机磷杀虫剂,虽已心脏骤停,但瞳孔并不立即散大。
相反如已用了大量阿托品抢救,心脏并未停搏,瞳孔可以散大到边缘。
呼吸在心脏停搏后,尚能维持奋力呼吸数秒,甚至数十秒,这是由于中脑部分尚存有含氧血液,所以还可以短时间刺激呼吸中枢。
紫绀是心脏、呼吸骤停后出现的体征。
判断是否心脏已突然停搏,凭深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两个特征就可以下结论,立即开始抢救。
切勿依靠听诊器反覆听,更不应用心电示波器来判断。
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术开始的迟早与成活率的关系至关重要,必须分秒必争。
基础生命抢救主要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目的是提供大脑最低限度的血液供应。
进一步生命抢救,需用器械和药物,如气管插管,直流电非同步除颤,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以利心脏恢复搏动。
铁路急救措施论文

铁路急救措施论文前言铁路交通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之一。
在铁路运输中,突发疾病或伤害是无法避免的,而急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危。
本文将针对铁路急救措施进行论述,包括急救基本原则、常见创伤伤害以及对应的急救措施等。
急救基本原则急救流程在进行急救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发现事故现场•判断伤者生命体征•进行初步处理•进行详细检查和正确处理•确定伤势后,进行正确地包扎和固定•尽可能地将伤者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常见急救措施在了解急救流程后,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以确保我们在突发状况下可以更好地应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急救措施:•呼吸循环急救–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意外伤害急救–切断衣服–正确用药–用救生绳进行急救•中毒急救–迅速排毒–给予解毒剂•其他急救措施–烧伤和创伤处理–恢复身体机能常见创伤伤害与急救措施铁路运输中的创伤伤害种类繁多,我们需要及时、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我们将针对部分常见的创伤伤害进行具体介绍。
摔伤•症状:患部肿胀疼痛、红肿、皮肤出现血肿。
•检查:对患部进行冷、热敷处理。
•处理:悬挂患部、用带子固定。
骨折•症状:疼痛、患部肿胀、皮下血肿、肢体在某些方向移动存在阻力。
•检查:判断骨折类型、患处是否有水肿、无感觉。
•处理:拆去衣服,采用止痛止血,将摇晃的伤者紧紧地绑固定,然后用缠带绑扎。
碾压伤•症状:严重软组织损伤、动脉压迫、末梢血流不通、离断肢体。
•检查:进行伤害评估,并识别是否有血管受损。
•处理:安抚伤者情绪,采取手术修复等治疗措施。
总结铁路交通中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伤害创伤的急救方法。
虽然本篇文章只介绍了部分常见创伤伤害以及对应的急救措施,但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急救知识,尽可能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能够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救援精神,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急救技术学习报告
姓名:编号:
专业:学号:
完成时间:联系电话:
生活中,意外在所难免,很多事故催生了人们面对生命的恐慌,学习自救急救知识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那么遭遇意外突发事件,我们该如何急救?常用急救技术选修课,为普及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也是我们许多学生选择这门选修课的原因——用所学知识去帮助自己或他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常用急救技术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触也非常大,学会了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怎样处理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此次常用急救技术的学习,为自己和周围的人的生命安全加了一份筹码。
当然,我所学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整体素质。
那么当我们面对有人需要急救时,应该怎样去面对了?怎样的急救不救命反而落井下石。
首先,老师给我们详细地讲了温度计、血压计的使用,以及健康人的体质特征,机体处于那个范围值之间属于健康,怎样保障人的健康,当机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时该怎样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然后就心肺复苏做了一系列讲解,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才能进行人工呼吸,怎样才是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
最后就是基本的伤口包扎方法。
体温:温度计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医用仪器,大多数人基本上都会用。
对于我来说,由于之前用过,所以觉得比较简单,操作上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人体温度的知识了解还是比较欠缺,怎样有效地降温也不是很清楚。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测量人体温度的方法不仅是用测腋温(35.0℃~37.0℃),还有测口腔温度(35.5℃~37.4℃)、直肠温度(36.2℃~37.9℃)。
其中最接近人体温度的是直肠温度,但是最常用的还是测腋温。
其测量方法分别为:
【1】:测口温 3-5分钟,7分钟最佳。
1.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2. 将体温计(片)置於舌下(含住即可、不可用力咬及说话);3.体温计至少量3-5分钟,体温片量2分钟;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
体温片取出后
静待10秒,读取度数后,丢弃。
【2】:测腋温 5-10分钟 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将体温计置於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2.测量5-10分钟;3. 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体温计。
【3】:测直肠温度 3-5分钟 1.婴儿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儿童及成人采侧卧姿势;2.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以润滑剂(凡士林或石蜡油)润滑肛表水银球端;3.手扳开肛门,将肛表旋转并缓慢轻轻插入,拿肛表之手同时靠於臀部固定以防滑落或插太深。
当人体久烧不退时,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用温水、酒精擦拭身体,用冰块、湿毛巾敷额头等。
酒精擦拭降温是由于酒精易挥发,带走热量从而降温,故酒精擦拭是有一定讲究的。
哪些部位应该擦拭,哪些部位不能擦拭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同时小孩最好用温水擦拭。
要把酒精擦到血管密集或大动脉处。
一般有几个地方 1.颈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动脉经过的部位。
2.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
3.大腿内侧(就是大腿最上边)也可以擦手心脚心,腋窝,腹股沟等地方。
但千万不能擦颈部后面颈椎部位、腹部等部位。
血压:血压计也是基本的医用设备,有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压力计)、弹簧表式血压计(压力计)几种类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
但不能让衣袖将胳膊勒得太紧,并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2.把血压计放平,使血压计的“0”点,与被测者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上。
3.把血压计的袖带缠在病人的上臂部。
袖带的下缘要距肘窝2~3厘米,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以刚好伸入2个指头为准。
4.戴好听诊器,用手在被测者的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这个时候就能听见动脉跳动的“咚咚”声。
5.闭紧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肱动脉搏动的声音听不见为止,再慢慢放开气门,减少压力,并注意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直到听见第一声搏动。
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缩压。
6.压力继续轻减,直到动脉搏动的声音逐渐增加至突然变软变弱时,这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注意并非是搏动的声音完全消失)。
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具体救护步骤:
1.判断意识:先在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人的肩部,如病人对呼唤和轻拍没反应,可判断病人无意识。
2.立即呼救:当判断病人无意识时,应该求助他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3.救护体位:对于意识不清者,让伤病人仰卧位(脸朝上),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水泥地面等,但千万不能放在床上等软的地方)。
4.打开气道:用最快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等解开,用手帕或毛巾等抠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然后用一手压病人的前额,另一手托起病人的下巴,二手同时用力使头后仰,打开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道。
5.人工呼吸:先检查病人呼吸,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声,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呼吸起伏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也没有气体呼出,即判断病人不存在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一手捏住病人鼻孔两侧,另一手托起病人下巴,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出气。
依此反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16次,每次吹气量约500—1000
毫升,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6.胸外心脏挤压:先吹气两口后,观察病人心跳情况,无心跳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挤压。
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然后放松。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也不能冲击猛压。
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就交替进行人工呼吸。
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国际急救新标准,无论单人或双人抢救均为30:2,即口对口先吹2口气后,再按压30下,再口对口吹2口气,再按压30下,以此类推。
此外,老师还给我们演示了伤口包扎的技巧,我也通过尝试学会了伤口包扎的技巧。
之前一直认为只要把伤口包扎好了就可以了,无论怎样包,但是通过学习我发现伤口包扎也是一门技术。
通过一个学期的常用急救技术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医学护理理论上的知识,还懂得基本的实际操作。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我们生活的环境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当我们还不会基本的急救技术的话,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试想有一天,当我们周围的某个人不幸遇到事故,而我们又不懂急救技术,那么我们只能傻傻
的等着救援人员到达,更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这是莫大的悲哀。
当我们懂得急救技术,及时采取救援措施,能起到有效地效果。
哪怕我们的救援也无济于事,至少我们的内心好受一些。
通过常用急救技术的课程学习,加深了我对生命的理解,珍爱生命。
在今后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会更加科学地处理,冷静对待,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于实战,将损失减到最小。
那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保命的原理和方法,如果这个人昏迷了心脏不跳了,无论有多少骨折有多少外伤尽量先进行心肺复苏,这是原则。
然后再进行止血。
要想护送必须固定,这是几个原则。
另外还有一个原则,我们在现场提倡先自救再互救,先保证自己生命安全,在这里面给大家一句话:现场评估安全、做好自我保护。
时刻牢记急救技术,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好现场秩序,给被救者进行救援措施。
同时,在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在寝室还是在家中都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哪怕我们学会了常用急救技术,发生意外也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家中,尤其是有老人在的家庭,要常备体温计、血压计等常用医疗器具,随时关注自己家人的体质变化,为自己的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