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分析(溶液)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通常用摩尔/升或克/升来表示。

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质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多数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增大,部分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随着压力的升高,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不同溶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一般来讲,温度升高时,大多数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从而了解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 溶解过程溶解是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范德华力使溶质分子脱离固态晶格加入液态中形成溶液。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要克服固体晶格结构的作用力,而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如果溶质溶解的过程中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溶质会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而如果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溶质不会溶解在溶剂中。

3. 溶解热溶解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溶质在过饱和溶液中溶解时所需要的热量。

溶解热的大小与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密切相关,通常来说,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其溶解热也就越大。

而反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弱,其溶解热也就越小。

溶解热的大小也是影响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溶液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来说,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生在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另一种是发生在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可以在溶液中发生。

5.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的多少。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浓度单位进行计算和实验。

综上所述,溶液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溶解度、溶解过程、溶解热、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广东省中考化学基础过关课件:(10)《溶液》ppt(含答案)

广东省中考化学基础过关课件:(10)《溶液》ppt(含答案)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 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法提纯甲 D.T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20%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能继续溶 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若不能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反 之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针对溶解度
注意 ①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 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②某物质的饱和溶 液对该物质饱和,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一定温度下氯化钠 的饱和溶液还可以再溶解氯化铜;③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来说,相互转化时除温度改变上相反,其 他方法相同
B.NaOH固体 D.浓H2SO4
3.(2016·淄博)一定温度下,向图Ⅰ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
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C)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4.(2016·常德)某同学欲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
三、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温度 饱和

溶 解 度
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内 外因 因: :溶 温质 度、 少 极 大溶数 少 部剂随 数 增 不 减 分本温 随 大 大 小 随身度 温 , , , 温的升 度 如 如 如 度性高 升 升 CKN质aaN变 高 高 (COO化 而 而 lH3 )2
1.(2016·桂林)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剂一定是水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广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题目2023年

广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题目2023年

广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题目2023年1. 在实验室中,经常需要使用硫酸作为试剂,请列举三种正确有序操作方法:a. 先将要使用的容器放在工作台上,再小心地慢慢依次添加硫酸和水,搅拌均匀。

b. 先将水加入容器中,然后慢慢加入硫酸,同时不断搅拌,防止溅出。

c. 将硫酸倒入搅拌均匀的容器中,慢慢加入同体积的水,同时搅拌均匀。

2. 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一项气体实验,请列举三种正确有序操作方法:a. 先将气体产生器与实验设备连接好,再打开气体阀门。

b. 先检查设备的气密性,并保证每个组件都正确连接,然后打开气体阀门。

c. 先将气体产生器调整到所需气体的产生量,并将其连接到实验设备上,再打开气体阀门。

3. 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一项溶液实验,请列举三种正确有序操作方法:a. 先将要使用的容器洗净干燥,然后将精密量筒放置在称量纸上,称取所需的固体试剂。

b. 先将固体试剂称取到干净的容器中,再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

c. 先将水加入容器中,准确称取所需的量,再将溶剂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4. 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一项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请列举三种正确有序操作方法:a. 先将酸和碱分别加入两个干净的容器中,用pH计检测它们的酸碱度,调整至反应前后pH相等,再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b. 先将酸或碱加入到干净的容器中,用pH试纸检测,逐渐加入另一个试剂,直到中和反应结束。

c. 先将酸或碱加入到干净的容器中,测量其pH值,根据计算得出所需的其他试剂的体积,慢慢加入,并检测反应过程中的pH值。

5. 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一项热化学反应实验,请列举三种正确有序操作方法:a. 先测量反应物的质量和温度,将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再加入所需的试剂,搅拌均匀,记录反应后的温度。

b. 先将反应物依次加入到干净的容器中,根据反应物的计量比确定每个试剂的质量,搅拌均匀,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

c. 将反应物加入到干净的容器中,加热,直到反应得到的产物稳定后停止,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溶液(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溶液(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溶液(含解析)知识点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扩散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水合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用汽油洗掉油污是溶解作用,形成溶液;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a针对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b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知识点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知识点三、配制溶液1.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溶液

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溶液

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溶液一、溶液的形成1 、溶液(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 为蓝色FeSO4 为浅绿色Fe2(SO4)3 为黄色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 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 )概念:(2 )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 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 、固体的溶解度(1 )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 )溶解度的含义:20 ℃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 ℃时,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 克NaCl或在20 ℃时,NaCl 在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克(3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化学广州中考知识点归纳

化学广州中考知识点归纳

化学广州中考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广州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化学广州中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和电子云。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序数。

- 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 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

-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等。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

化学计量学-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摩尔体积。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系数平衡、质量守恒。

- 浓度计算:摩尔浓度、质量分数。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基本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溶液的酸碱性:pH值、酸碱指示剂。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

- 化学平衡:动态平衡、平衡常数。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碳链、官能团。

- 基本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

实验操作与安全-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溶液配制、滴定、过滤、蒸馏。

- 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废弃物处理。

环境化学与能源问题-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与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

-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

结束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广州中考的化学知识点覆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的各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中考的成功,更有助于培养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中考化学。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

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2、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溶液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溶液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溶液一、溶液的基本概念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指溶剂和溶质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均相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 溶度和溶解度- 溶度:溶液中单位质量的溶质的质量。

- 溶解度:单位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3. 溶液的分类- 按溶解度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

- 按溶质的状态分:气液溶液、固液溶液、固液溶液等。

4. 溶解度规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多数情况下随溶质浓度增大而增大。

5. 溶解的热效应- 吸热:溶解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此时溶解是吸热过程,需消耗能量。

- 放热:溶解过程放出热量,此时溶解是放热过程,释放能量。

二、溶液的浓度计算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mol/dm^3)= 溶质的物质量(摩尔)/ 溶液的体积(dm^3)4. 溶度溶度 = 溶质的质量(g)/ 溶剂的质量(g) * 100%三、溶液的稀释1. 定律和公式C1V1 = C2V2 (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2. 稀释的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浓度减少,体积增加,但溶质的物质量不变,从而达到稀释的目的。

四、溶液的物理性质1. 密度溶液的密度与溶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常用“沉重法”测定。

2. 折射率溶液的折射率和溶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可以通过折射计测定。

3. 冰点溶液的冰点低于纯溶剂的冰点,冰点降低与溶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4. 沸点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沸点升高与溶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五、溶液的化学性质1. 电离和电解- 电离:发生离子化的过程。

- 电解:在电解质溶液中,当通过其通电,电负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2. 化学平衡对于电离度高的强电解质,其电离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对于电离度低的弱电解质,其电离程度与浓度关系不大。

2020广东中考化学高分总复习(课件)第9讲 溶液和溶解度(共43张PPT)

2020广东中考化学高分总复习(课件)第9讲   溶液和溶解度(共43张PPT)

知识梳理
③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 __该__温__度__两__物__质__溶__解__度__相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物质溶解度变化规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如__硝__酸__钾_____;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___氢__氧__化__钙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 较小,如__氯__化__钠___。
年份 题型
近三 年广 东省
2017
选择、 填空
中考 2018 填空
考查
情况 2019 填空
分值 7 3 5
难易度
考查点

溶解现象、溶解度曲 线、配制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考情分析
6.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
直击 重点
7.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 8.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认识) 9.溶解度曲线(理解)
重难点突破
一、溶液相关概念 (2019·长沙)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 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重难点突破
【思路点拔】 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水中 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 色的;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中还 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第9讲 溶液及溶解度
1 …考…情…分…析….. 2 …知…识…梳…理….. 3 …重…难…点…突…破.. 4 …中…考…特…训…..

04-溶液-03溶解度-01表格形式

04-溶液-03溶解度-01表格形式

(2019·广州中考)13. 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实验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2019·安徽中考)10.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14.(2分)(2019•盐城)下表是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KC1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NH4C1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22.(2分)(2019•宜昌)下表是通过实验测得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是市售果味型汽水配料表。

请据图回答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35.7 36.0 36.6 37.3 38.4氯化钾27.6 34.0 40.0 45.5 51.1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

(2)40℃时,将5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60℃时,将45g氯化钠和45g氯化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4)打开如图所示果味型汽水瓶盖时,观察到汽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结合配料成分可知,此时汽水是的饱和溶液(填配料表中的具体物质)。

广东中考必备化学课件 第12讲 溶液、溶液的浓度

广东中考必备化学课件  第12讲 溶液、溶液的浓度

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 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 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 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 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 同.故B说法正确;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 可以其他物质.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 剂.故C说法正确;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 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X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2. 溶液的稀释
(1)原理:稀释前 溶质 的质量=稀释后 溶质 的质量
(2)计算公式: 浓溶液质量 × 浓质量分数 = 稀溶液质量 × 稀质量分数
[注意:加入水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浓溶液质量]
(3)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一定用到的仪器有②③④
【考试说明】
1、 认识溶解现象及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 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 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 常见的溶剂。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并初步学 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的特征:均一 性、稳定 性的混合 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 和 溶剂 。(能形成溶 液的物质一般要求:该物质与溶剂相溶解,才 能形成溶液。
④装贴: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 , 贴上 标签 ,放到药品柜中待用。
配制操作流程图
四、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 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除去油污的两种方法是① ②。(填序号)
①用汽油等溶解 ②用洗洁精等乳化 ③加入盐酸反应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配套讲义:专题四 溶液与胶体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配套讲义:专题四 溶液与胶体 Word版含解析

考纲原文5年考题考情分析2021年2022年2021年2022年2021年1.了解溶液的含义。

从近五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题分布可知,考点分布较为均匀,学问掩盖面较广。

单项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Ⅱ、多项选择题均有涉及,重点考查的学问点有:溶解度、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胶体性质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T13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T8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T6溶质的质量分数T24饱和溶液T25(1)溶解度T63(1)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T22溶解度、饱和溶液3.了解配制肯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T60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仪器T36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T23分散系T21分散系T29(1)分散系T30胶体性质注:(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

考点1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向肯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连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连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①上升温度;②增加溶剂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温度对Ca(OH)2等少数物质的溶液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相反。

[温馨提示] (1)“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连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连续溶解其他物质。

(多选)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振荡一会,静置后,能够形成溶液的是( ) A.四氯化碳、水B.乙醇、水C.汽油、水D.乙酸乙酯、乙酸[解析] 乙醇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乙酸乙酯和乙酸都是有机物,能够相互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广州市中考题汇编——溶液
【2016】
(2016-17)某温度下,在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2016-25)(7 分)以饱和NaCl 溶液和饱和
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碳酸
氢铵在4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 溶解度的大小:AB。

(填
“>”或“<”)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①实验c 和d 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 的数值可能是。

A. 85.8
B. 86.8
C. 92.1
D. 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2016-28)(6 分)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 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用水的的质量为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

(填选项)
A.10mL 量筒
B.100mL 烧杯
C.100mL 量筒
D.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然后涂上3%的小苏打溶液。

【2016答案】
17、C
25、(1)①> ;②B
(2)①探究相同反应温度时,反应时间对NaHCO3 产率的影响;
②C;③在40℃时NH4HCO3 受热容易分解,导致反应物减少。

28、(1)39 5.4 (2)AD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用大量水冲洗
【2015】
(2015-23)(4分)右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30℃后,______________(“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________ g KNO3结晶析出。

(2015-28)(5分)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g,水47.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

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

先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至托盘天
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mL水。

请在右图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

(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
做1g/mL)
①取1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 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________mL。

【2015答案】
23(1)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45.8
100%
45.8+100
(3)没有44.2
28、(1)②在右盘添加3g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至3g)
向左盘中添加硫酸钠固体
③如右图
(2)5000
【2014】
14.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2% C.10.8% D.19.6% 15.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溶质):m(溶剂)=20:120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2014-28)(8分)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溶解过滤
3.6g 粗盐蒸馏水
滤渣
滤液
蒸发结晶
精盐
回收装瓶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0°C 时NaCl 的溶解度为g,本实验溶解3.6g 的粗盐,蒸馏
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2014答案】
14、A 15、D 20、C
28 ⑴泥沙⑵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
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⑷3610 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2013】
17.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27.(8分)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

由右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最大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计算。

配置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
所需硝酸钾质量为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
度近似看做1g/mL)。

(3)称量。

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量取。

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字母)。

(6)稀释。

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
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


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g/mL。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1g/mL)
【2013答案】
17、D
27、(1)30(1分)23(2分);(2)4(1分)36(1分)
(3)A(1分);(4)BC(1分);(6)1.063 (1分)
【2012】
22.(4分)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
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
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
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
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
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28.(4分)(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现要配制40g 24.5%的硫酸,需________g 98%的硫酸和_______g水。

实际操作时,用10ml量筒取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所取硫酸的液面。

【2012答案】
22、(4分) (1)饱和;12;(2)B;
28、(2)10g;30g。

所取硫酸的体积为5.4mL(如右图所示)
总体趋势:
选择题
1、饱和溶液综合考察(溶质溶剂之比、饱和不饱和判断和转化,质量分数,常见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2、溶解度定义的应用
3、质量分数计算(常考经过某些操作之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溶解,乳化(乳化好久没出啦)
填空题
1、连同仪器选取考察(量筒和胶头滴管配套使用,量筒规格选择);
2、溶解度曲线(点、线;常考改变温度、溶剂质量后,晶体析出质量;结晶方法选择较少考)
3、溶液的配制和溶液的稀释(考察计算和基本操作,量筒画图)
4、信息题:陌生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探究实验、溶解度与化学反应(2016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