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5-7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与分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

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

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告状时

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采用多样

化的告状策略。本研究基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具体案例,结合与教师、

家长的访谈,对幼儿告状时所采用的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策略的类别界定与量化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别界定

借鉴刘晶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中现场获得数据的具体方法,〔2〕笔者在一所幼儿园的一个大班和一个中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和

记录,共获得231个幼儿告状行为有效事件,其中大班115个,中班116个。通过编码,初步归纳出5~7岁幼儿的12种具体告状策略。

1.消极评价〔3〕:指幼儿指责同伴的行为,对他们的活动作出

负面评价。如:“老师,他有这么多玩具,为什么不给我们玩?小气鬼!”“老师你看,他画得乱七八糟!”

2.神态示意:指幼儿借助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方式向教师示意,以达到告状的目的。如长江①笑嘻嘻地看着教师,同时用手指着

乱蹦乱跳的方昕,以此向教师告状。

3.嘲笑:指幼儿看到同伴的行为异常或者听到同伴的言语怪异、

夸张,便以嘲弄、取笑等方式向教师告状。如:“哈哈,老师,他说

他一说话小椅子就会跟着走……”

4.撒娇:指幼儿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但只凭自己已

有的条件无法做到,因而借助于语言、动作取悦于教师,以博得教师

的同情,从而达到告状的目的。这种策略在求助行为中出现得较多,而且以女孩为主。

5.解释说理:指幼儿向教师强调说明自己要做某事或要求对方做某事的理由。如:“老师,你看别人都下楼了,他还在这里。”“老师你还没请我们呢,他就要走!”

6.请求:指幼儿恳请教师答应自己的要求,语气比较和缓。如:“老师,你就过去看看吧!”

7.耐心等待:指幼儿向教师告状时,教师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没有及时作出回应,于是,幼儿站着不走,直到教师对此事作出某种回应为止。

8.反复告状:指幼儿第一次告状后,教师没有回应,于是,幼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教师告状,直到教师作出回应为止。

9.抱怨:指幼儿对同伴的行为不满而自己对此又无能为力时向教师诉说自己的不满。如:“老师,你看他老是乱跑,刚才又把我的笔碰掉了,也不给我捡起来!”

10.提示:指幼儿看到教师忙于别的工作,忽略了某些幼儿的“不当”行为(如违背规则和要求的行为或与告状者认知相冲突的行为)时采取的策略。如辛辛向忙于准备教具的王老师告状:“老师,你看他不好好地坐着,把椅子搬来搬去!”

<<<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