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
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
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
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
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三十六计(原文+翻译)建议收藏!
NO.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三十六计原文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阴,太阳。
【大意】当防备十分周密时,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对于常见的事物,人们通常不会产生怀疑。
阴谋常常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之中,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
最隐秘的事情可能隐藏在最明显的表象之下。
【计谋精解】“瞒天过海”是通过制造假象、迷惑对方,使其放松警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具体而言,就是在表面上做出一种行为,让对方误以为这是真实的情况,而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另一种行动。
此计的关键在于“瞒”,要瞒得巧妙,让对方毫无察觉。
但“瞒”只是手段,“过海”才是目的。
本计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以假乱真,迷惑对方视听。
隐藏真实意图,暗中行动。
利用对方的惯性思维,使其陷入误区。
当对方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时,可以采取如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表面现象。
仔细观察,分析细节,寻找破绽。
多角度思考,不局限于单一的观点。
加强情报收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大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分散敌人的力量;攻击敌人的强盛之处,不如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计谋精解】此计是在面对强大敌人时,采取迂回战术,通过攻击敌人的薄弱点,来解救处于困境的目标。
在运用此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判断敌人的强弱分布。
选择合适的攻击点,确保能够有效地牵制敌人。
协调好各方力量,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当对方运用此计时,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加强自身的防御,确保关键部位的安全。
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及时发现其意图。
灵活调整部署,应对敌人的攻击。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
【大意】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尚未确定,此时可以引导盟友去攻击敌人,而自己不需要亲自出手。
【计谋精解】借刀杀人是利用外部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避免直接与敌人对抗,减少自身的损失。
在运用此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合适的“刀”,即有能力且愿意帮助自己的力量。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
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
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
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
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三十六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解释: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文出处:频更(gēng)其阵,抽其劲(jì ng)旅, 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yè)其轮也。 现代文翻译: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 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 既济》卦说:" 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17计 抛(pāo)砖引玉
解释: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 解。(谦虚的话)
原文出处:类以诱之,击蒙也。
现代文翻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18计 擒贼擒王
解释: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 关键。
原文出处:摧其坚,夺其魁(kuí ),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现代文翻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 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现代文翻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 《易经· 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第31计 美人计
解释:以美女诱惑他人的计策。
原文出处: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将弱兵颓(tuí ),其势自萎。 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现代文翻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 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 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
现代文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 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 隔岸观火
解释: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 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文出处: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lì ) 恣(zì )睢(suī),其势自毙(bì )。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现代文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 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 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 的变动而行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三十六计全解
三十六计全解一、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认为防备得周全更容易使人大意,习以为常的事,就容易失去警觉,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务里,并非存在与公开暴露的事务之外,公开暴露的事务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原意是指用各种巧妙的伪装,混淆皇帝的视听,瞒骗他上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跟随大队人马安全顺利地渡过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攻打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想办法分散兵力再进攻;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目标敌人已经明确,但是不确定盟友是谁,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自己不出面也不出力,就可以达到目的,是由易经的“损”卦推演而出。
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想要围困敌兵,不一定要用作战的方式;可以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人由强变弱,使“强敌”受损失而使“弱己”有所增益。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绝柔也。
在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就要趁机对敌人使用武力而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击败处于厄境之敌的策略。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劫;比喻趁别人紧张危急的时候去捞取好处或趁机害人。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意志混乱,不严整。
是水在上,地在下的卦相,利用敌人的不能自我控制而攻取他们这个成语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思想,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三十六计
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攻战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胜战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混战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柔。
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战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这就是根据易经;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译文:当敌方出现危难时,应该趁机出击,夺取胜利;这就是把握战机,以强击弱,克敌制胜的策略;解析:"趁火打劫","胜战计"之第五计;明朝末年,清将多尔衮于李自成义军江山未稳定之际,趁火打劫,勾结吴三桂,占领山海关,挥军入侵,占领了中原;6、声东击西原典: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译文:敌方已经混乱,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感意外,难以判断和应付,这是易经;萃卦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应当利用其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去消灭它;解析:"声东击西","胜战计"之第六计;秦朝末年,汉将韩信率军伐魏,正面佯攻,以"木罂"载军从上游渡河,占领魏地;7、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译文:制造假象欺骗敌人,但又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假象掩盖真象,造成敌人的错觉;解析:"无中生有","敌战计"之第一计;战国后期,秦相张仪利用楚王的贪婪糊涂,无中生有,以商于之地诓骗楚王,拆散了齐楚联盟;8、暗渡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译文:故意暴露我方正面攻击的行动,利用敌人在此固守的时机,分兵迂回敌后发动突然袭击,出奇制胜;解析:"暗渡陈仓","敌战计"之第二计;秦末楚汉相争,刘邦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兵一举占领三秦;9、隔岸观火原典: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译文:在敌方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时,我应静待其形势继续恶化;敌人横暴凶残,互相仇杀,势必自取灭亡;按照易经;豫卦原理,顺应敌情发展,坐收渔利;解析:"隔岸观火","敌战计"第三计;东汉末年,曹操采用谋土郭嘉"隔岸观火"之计,使河北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从而一举平定河北;10、笑里藏刀原典: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译文:使敌人想信我方重于友谊,而使之麻痹松懈,暗中积极策划破敌之计,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行动,不让敌人有所察觉,内藏杀机,外示柔顺;解析:"笑里藏刀","敌战计"之第四计;隋文帝为灭陈朝,一面积极作准备,一面和陈友好相处,使其放警惕,待时机成熟,一举灭掉南陈,统一了天下;11、李代桃僵原典: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译文:当战局发展到必然要受损失的时候,就要牺牲局部,去换取全局的利益; 解析:"李代桃僵","敌战计"之第五计;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朔遭满门抄斩,为救忠良之后,门客程婴用"李代桃僵"之计,用别的婴儿换下赵氏孤儿,保全了忠良之后,留下了"托孤救孤"的千古美名;12、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译文:发现敌人微小的漏洞,必须乘机利用;发现我方微小的利益,必须力争获得;变敌方的小失误为我方的小胜利;解析:"顺手牵羊","敌战计"之第六计;明代郑和于28年中七次航海远行等,虽没达到找见建文帝的目的,但顺手牵羊,宣示了大明国威,郑和也因此成了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13、打草惊蛇原典: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译文:有怀疑就应弄清实情,等情况侦察清楚后再行动;反复侦察,是了解敌情,发现暗藏敌人的手段;解析:"打草惊蛇","攻城计"第一计;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伐魏,设伏兵于木门道,魏都督司马懿为防中计,用打草惊蛇之计派张郃前往追击以探虚实;果然,张郃中伏,全军覆灭;魏虽失一将,却避免了全军覆没;14、借尸还魂原典: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有所作为的,难以控制,不可加以利用;无所作为的,多依赖别人,会求助于我,完全可以控制和利用;利用无所作为的,不是我受别人支配,而是我去支配别人; 解析:"借尸还魂","攻战计"之第二计;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率900名壮丁在大泽乡起义,借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力量迅速壮大;15、调虎离山原典: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译文:等到自然条件变化给敌人造成困难,利用人为的假象去引诱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就设法把敌人引出来消灭;解析:"调虎离山","攻战计"之第三计;春秋前期,卫国老臣石蜡成功运用此计,除掉了逆贼州吁、石厚,留下了"大义灭亲"的千古美谈;16、欲擒故纵原典: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文:逼敌过甚,会遭到反扑;让它逃跑,则可以削弱它的气势,只须紧跟随在后面,消耗敌之体力,达到兵不血刃而胜;这是易经R26;需的原理;解析:"欲擒故纵","攻战计"之第四计;蜀汉丞相诸葛亮用此计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17、抛砖引玉原典:类以诱之,击蒙也;译文:用非常相似的事物去诱惑敌人,使其懵懵懂懂地上当受骗;解析:"抛砖引玉","攻战计"之第五计;唐贞观年间,监察御使萧翼用王羲之真迹杂帖,抛砖引玉,从王羲之后人辨才和尚手中智赚兰亭序帖真迹,受到了李世民嘉奖;18、擒贼擒王原典: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译文:摧毁敌人的主力,捉住它的首领,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就像龙在陆地作战,其本领无从施展而陷入绝境一样;解析:"擒贼擒王","攻战计"之第六计;战国初期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为消除河伯娶妇陋习,借为河伯娶妇之机,除去巫婆、三老、廷掾等恶人,震摄了恶霸势力,教育了群众;19、釜底抽薪原典: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译文:两军对垒,不直接抗击敌人的锋芒,而是设法从根本上削弱它的气势,即用以柔克刚的手段制服敌人;解析:"釜底抽薪","混战计"之第一计;公元200年,曹操巧用此计,烧毁袁绍大军粮草,大败袁绍;20、混水摸鱼原典: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译文:趁敌人内部发生混乱,利用它力量虚弱,没有主见的时候,使它顺从我,就像人随从天时变化而作息一样自然;解析:"混水摸鱼","混战计"第二计;东晋年间,东晋将领谢石、谢玄,巧用此计,搅乱局淝水败符坚;21、金蝉脱壳原典: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译文:保存我方阵地原有的形状和气势,使友军不生怀疑,敌军不敢妄动,而我军却暗中转移主力,去打击别处的敌人;解析:"金蝉脱壳","混战计"之第三计;清咸丰11年,慈禧太后在回北京途中,巧用金蝉脱壳之计,抢先一步到京,逮捕肃顺,铲除政敌,实现了垂帘听政的目的;22、关门捉贼原典: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包围起来歼灭;而零散的小股敌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机动灵活,狡诈难防,不宜急追远赶;解析:"关门捉贼","混战计"之第四计;战国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运用此计在长平生俘赵军四十余万,乱箭射死赵军主将赵括,秦国自此威名远震;23、远交近攻原典: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译文:当作战目标受地理条件所限时,攻打近敌有利,攻打远敌有害;对远隔的敌人,如有利于已,也可以暂时联合;解析:"远交近攻","混战计"之第五计;战国时期,魏人范睢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计,使秦国疆土迅速扩张;24、假道伐虢原典: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译文:地处于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威胁它屈从的时候,我方应立即出兵求援,藉机扩展势力,对于正处困境的国家,只口头许诺而无实际行动,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解析:"假道伐虢","混战计"之第六计;春秋时期,晋献公采用大夫荀息计谋,一箭双雕,灭虢和虞国,就是在"假道"二字上作的文章;25、偷梁换柱原典: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译文:频繁变更敌人的阵容,用以抽换它的主力,等待它自行失败,然后乘机制服它;这就象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它的运行一样;解析:"偷梁换柱","并战计"之第一计;北宋真宗年间,皇妃刘氏为谋正宫一位,用偷梁换柱之计,将李妃所生皇子用一剥皮狸猫换走,陷害李妃,而自己登上皇后宝座;26、指桑骂槐原典: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须以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刚强适度,可以获得拥戴;坚毅果敢,可以令人信服;解析:"指桑骂槐","并战计"之第二计;春秋时齐将军田穰苴辕门斩庄贾,就是成功运用"指桑骂槐"的典范;27、假痴不癫原典: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译文: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妄动;暗中策划而不露声色,就像冬天的雷电蓄力待发一样;解析:"假痴不癫","并战计"之第三计;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为防建文帝毒手,保全性命,诈癫扮傻,待机起事,最终攻破皇城,夺了皇权,史称明成祖;28、上屋抽梯原典: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译文:故意给敌人可乘之机,诱使其深入我方并切断它的前应后援,使之陷入绝境,其遭致祸患,是贪求不应得之利的结果;解析:"上屋抽梯","并战计"第四计;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长子刘琦为防后母陷害,巧用此计,向诸葛亮讨得避祸之策,得免杀身之祸;29、树上开花原典: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译文:借助其它条件布成有利的阵势,使弱小的兵力显示出强大的气势;就象长空列阵的雁群凭藉羽翼和队形来助长气势一样;解析:"树上开花","并战计"之第五计;战国时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其"借局布势,力小势大"为成功使用此计的典范;30、反客为主原典: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译文:趁着有空隙就插足进去,循序渐进,控制它的首脑机关,从而掌握主动权; 解析:"所客为主","并战计"之第六计;唐代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借和回纥将领的友情,巧妙地运用"反客为主"之计,瓦解回纥、吐蕃犯军,使唐王朝度过危机;31、美人计原典: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对兵力强大者,要制服其将帅;对将帅足智多谋者,要削弱其斗志;将帅斗志衰弱,士卒士气消沉,部队就会丧失战斗力;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分化瓦解,就能顺势保存自己的实力;解析:"美人计","败战计"第一计,是一种"攻心"之计;春秋时期,越五勾践将美女西施、郑旦献给吴王夫差,使之沉缅于酒色,从而战败吴国;32、空城计原典: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译文:兵力虚弱却更显示出虚弱的样子,使敌人加重疑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巧妙地运用这一策略就更加奇妙莫测;解析:"空城计","败战计"之第二计;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成功运用此计,吓退魏将司马懿数万大军,扭转了不利的作局面;33、反间计原典: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译文:在欺骗敌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层"迷雾",顺势利用敌垒内的间谍辅助我做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解析:"反间计","败战计"之第三计,赤壁大战前夕,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杀掉蔡瑁、张允,最终大败;34、苦肉计原典: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译文:人们通常不会自己伤害自己,真真假假使敌方信以为真,离间计就能够实现了,利用敌人的弱点,如同对付无知幼童,顺着他的意思,他就任你摆布;解析:"苦肉计","败战计"第四计;北宋岳飞部将王佐利用此计,自残手臂,离间了金军元帅兀术与大将陆文龙的关系;35、连环计原典: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译文:敌人兵力强大,不可和它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它们自相牵制,消弱其战斗力;将帅英明,指挥正确,克敌制胜就象有天助一般;解析:"连环计","败战计"第五计;三国时期,王允将美女貂婵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使他们互相猜忌,借吕布杀掉董卓,达到剪除政敌的目的;36、走为上原典: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译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自己,主动退却,待机破敌;这种以退为进的用兵方法,并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解析:"走为上","败战计"之第六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部下在鸿门宴上欲杀刘邦,刘邦听从张良"走为上策"之谋,免遭毒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这就是根据易经;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译文:当敌方出现危难时,应该趁机出击,夺取胜利;这就是把握战机,以强击弱,克敌制胜的策略;解析:"趁火打劫","胜战计"之第五计;明朝末年,清将多尔衮于李自成义军江山未稳定之际,趁火打劫,勾结吴三桂,占领山海关,挥军入侵,占领了中原; 6、声东击西原典: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译文:敌方已经混乱,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感意外,难以判断和应付,这是易经;萃卦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应当利用其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去消灭它;解析:"声东击西","胜战计"之第六计;秦朝末年,汉将韩信率军伐魏,正面佯攻,以"木罂"载军从上游渡河,占领魏地;7、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译文:制造假象欺骗敌人,但又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假象掩盖真象,造成敌人的错觉;解析:"无中生有","敌战计"之第一计;战国后期,秦相张仪利用楚王的贪婪糊涂,无中生有,以商于之地诓骗楚王,拆散了齐楚联盟;8、暗渡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译文:故意暴露我方正面攻击的行动,利用敌人在此固守的时机,分兵迂回敌后发动突然袭击,出奇制胜;解析:"暗渡陈仓","敌战计"之第二计;秦末楚汉相争,刘邦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兵一举占领三秦;9、隔岸观火原典: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译文:在敌方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时,我应静待其形势继续恶化;敌人横暴凶残,互相仇杀,势必自取灭亡;按照易经;豫卦原理,顺应敌情发展,坐收渔利;解析:"隔岸观火","敌战计"第三计;东汉末年,曹操采用谋土郭嘉"隔岸观火"之计,使河北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从而一举平定河北;10、笑里藏刀原典: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译文:使敌人想信我方重于友谊,而使之麻痹松懈,暗中积极策划破敌之计,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行动,不让敌人有所察觉,内藏杀机,外示柔顺;解析:"笑里藏刀","敌战计"之第四计;隋文帝为灭陈朝,一面积极作准备,一面和陈友好相处,使其放警惕,待时机成熟,一举灭掉南陈,统一了天下;11、李代桃僵原典: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译文:当战局发展到必然要受损失的时候,就要牺牲局部,去换取全局的利益;解析:"李代桃僵","敌战计"之第五计;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朔遭满门抄斩,为救忠良之后,门客程婴用"李代桃僵"之计,用别的婴儿换下赵氏孤儿,保全了忠良之后,留下了"托孤救孤"的千古美名;12、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译文:发现敌人微小的漏洞,必须乘机利用;发现我方微小的利益,必须力争获得;变敌方的小失误为我方的小胜利;解析:"顺手牵羊","敌战计"之第六计;明代郑和于28年中七次航海远行等,虽没达到找见建文帝的目的,但顺手牵羊,宣示了大明国威,郑和也因此成了世界上着名的航海家;13、打草惊蛇原典: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译文:有怀疑就应弄清实情,等情况侦察清楚后再行动;反复侦察,是了解敌情,发现暗藏敌人的手段;解析:"打草惊蛇","攻城计"第一计;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伐魏,设伏兵于木门道,魏都督司马懿为防中计,用打草惊蛇之计派张合前往追击以探虚实;果然,张合中伏,全军覆灭;魏虽失一将,却避免了全军覆没;14、借尸还魂原典: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译文:有所作为的,难以控制,不可加以利用;无所作为的,多依赖别人,会求助于我,完全可以控制和利用;利用无所作为的,不是我受别人支配,而是我去支配别人;解析:"借尸还魂","攻战计"之第二计;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率900名壮丁在大泽乡起义,借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力量迅速壮大;15、调虎离山原典: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译文:等到自然条件变化给敌人造成困难,利用人为的假象去引诱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就设法把敌人引出来消灭;解析:"调虎离山","攻战计"之第三计;春秋前期,卫国老臣石蜡成功运用此计,除掉了逆贼州吁、石厚,留下了"大义灭亲"的千古美谈;16、欲擒故纵原典: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文:逼敌过甚,会遭到反扑;让它逃跑,则可以削弱它的气势,只须紧跟随在后面,消耗敌之体力,达到兵不血刃而胜;这是易经R26;需的原理;解析:"欲擒故纵","攻战计"之第四计;蜀汉丞相诸葛亮用此计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17、抛砖引玉原典:类以诱之,击蒙也;译文:用非常相似的事物去诱惑敌人,使其懵懵懂懂地上当受骗;解析:"抛砖引玉","攻战计"之第五计;唐贞观年间,监察御使萧翼用王羲之真迹杂帖,抛砖引玉,从王羲之后人辨才和尚手中智赚兰亭序帖真迹,受到了李世民嘉奖;18、擒贼擒王原典: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译文:摧毁敌人的主力,捉住它的首领,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就像龙在陆地作战,其本领无从施展而陷入绝境一样;解析:"擒贼擒王","攻战计"之第六计;战国初期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为消除河伯娶妇陋习,借为河伯娶妇之机,除去巫婆、三老、廷掾等恶人,震摄了恶霸势力,教育了群众;19、釜底抽薪原典: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译文:两军对垒,不直接抗击敌人的锋芒,而是设法从根本上削弱它的气势,即用以柔克刚的手段制服敌人;解析:"釜底抽薪","混战计"之第一计;公元200年,曹操巧用此计,烧毁袁绍大军粮草,大败袁绍;20、混水摸鱼原典: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译文:趁敌人内部发生混乱,利用它力量虚弱,没有主见的时候,使它顺从我,就像人随从天时变化而作息一样自然;解析:"混水摸鱼","混战计"第二计;东晋年间,东晋将领谢石、谢玄,巧用此计,搅乱局淝水败符坚;21、金蝉脱壳原典: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译文:保存我方阵地原有的形状和气势,使友军不生怀疑,敌军不敢妄动,而我军却暗中转移主力,去打击别处的敌人;解析:"金蝉脱壳","混战计"之第三计;清咸丰11年,慈禧太后在回北京途中,巧用金蝉脱壳之计,抢先一步到京,逮捕肃顺,铲除政敌,实现了垂帘听政的目的;22、关门捉贼原典: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包围起来歼灭;而零散的小股敌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机动灵活,狡诈难防,不宜急追远赶;解析:"关门捉贼","混战计"之第四计;战国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运用此计在长平生俘赵军四十余万,乱箭射死赵军主将赵括,秦国自此威名远震;23、远交近攻原典: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译文:当作战目标受地理条件所限时,攻打近敌有利,攻打远敌有害;对远隔的敌人,如有利于已,也可以暂时联合;解析:"远交近攻","混战计"之第五计;战国时期,魏人范睢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计,使秦国疆土迅速扩张;24、假道伐虢原典: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译文:地处于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威胁它屈从的时候,我方应立即出兵求援,藉机扩展势力,对于正处困境的国家,只口头许诺而无实际行动,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解析:"假道伐虢","混战计"之第六计;春秋时期,晋献公采用大夫荀息计谋,一箭双雕,灭虢和虞国,就是在"假道"二字上作的文章;25、偷梁换柱原典: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译文:频繁变更敌人的阵容,用以抽换它的主力,等待它自行失败,然后乘机制服它;这就象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它的运行一样;解析:"偷梁换柱","并战计"之第一计;北宋真宗年间,皇妃刘氏为谋正宫一位,用偷梁换柱之计,将李妃所生皇子用一剥皮狸猫换走,陷害李妃,而自己登上皇后宝座;26、指桑骂槐原典: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须以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刚强适度,可以获得拥戴;坚毅果敢,可以令人信服;解析:"指桑骂槐","并战计"之第二计;春秋时齐将军田穰苴辕门斩庄贾,就是成功运用"指桑骂槐"的典范;27、假痴不癫原典: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译文: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妄动;暗中策划而不露声色,就像冬天的雷电蓄力待发一样;解析:"假痴不癫","并战计"之第三计;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为防建文帝毒手,保全性命,诈癫扮傻,待机起事,最终攻破皇城,夺了皇权,史称明成祖;28、上屋抽梯原典: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译文:故意给敌人可乘之机,诱使其深入我方并切断它的前应后援,使之陷入绝境,其遭致祸患,是贪求不应得之利的结果;解析:"上屋抽梯","并战计"第四计;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长子刘琦为防后母陷害,巧用此计,向诸葛亮讨得避祸之策,得免杀身之祸;29、树上开花原典: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译文:借助其它条件布成有利的阵势,使弱小的兵力显示出强大的气势;就象长空列阵的雁群凭藉羽翼和队形来助长气势一样;解析:"树上开花","并战计"之第五计;战国时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其"借局布势,力小势大"为成功使用此计的典范;30、反客为主原典: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译文:趁着有空隙就插足进去,循序渐进,控制它的首脑机关,从而掌握主动权;解析:"所客为主","并战计"之第六计;唐代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借和回纥将领的友情,巧妙地运用"反客为主"之计,瓦解回纥、吐蕃犯军,使唐王朝度过危机;31、美人计原典: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译文:对兵力强大者,要制服其将帅;对将帅足智多谋者,要削弱其斗志;将帅斗志衰弱,士卒士气消沉,部队就会丧失战斗力;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分化瓦解,就能顺势保存自己的实力;解析:"美人计","败战计"第一计,是一种"攻心"之计;春秋时期,越五勾践将美女西施、郑旦献给吴王夫差,使之沉缅于酒色,从而战败吴国;32、空城计原典: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译文:兵力虚弱却更显示出虚弱的样子,使敌人加重疑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巧妙地运用这一策略就更加奇妙莫测;解析:"空城计","败战计"之第二计;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成功运用此计,吓退魏将司马懿数万大军,扭转了不利的作局面;33、反间计原典: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译文:在欺骗敌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层"迷雾",顺势利用敌垒内的间谍辅助我做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解析:"反间计","败战计"之第三计,赤壁大战前夕,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杀掉蔡瑁、张允,最终大败;34、苦肉计原典: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译文:人们通常不会自己伤害自己,真真假假使敌方信以为真,离间计就能够实现了,利用敌人的弱点,如同对付无知幼童,顺着他的意思,他就任你摆布;解析:"苦肉计","败战计"第四计;北宋岳飞部将王佐利用此计,自残手臂,离间了金军元帅兀术与大将陆文龙的关系;35、连环计原典: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译文:敌人兵力强大,不可和它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它们自相牵制,消弱其战斗力;将帅英明,指挥正确,克敌制胜就象有天助一般;解析:"连环计","败战计"第五计;三国时期,王允将美女貂婵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使他们互相猜忌,借吕布杀掉董卓,达到剪除政敌的目的;36、走为上原典: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译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自己,主动退却,待机破敌;这种以退为进的用兵方法,并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解析:"走为上","败战计"之第六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部下在鸿门宴上欲杀刘邦,刘邦听从张良"走为上策"之谋,免遭毒手;。
中国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全文:
第一计:瞒天过海
利用欺骗的手段,假装没有准备,让敌人怀疑不到,然后行动。
第二计:假道伐虢
使用虚假的道路来引诱敌军前来,当他们深入时,再发动突然袭击。
第三计:指桑骂槐
使用歹徒和乞丐,叫他们在士兵前面撒谎,让士兵动摇信心,从而失去战斗勇气。
第四计:调虎离山
将军队分离,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和力量,然后再集中火力突击,实现胜利。
第五计:反间计
采取反间计,使敌军互相怀疑,从而使他们分化,从而容易被击败。
第六计:抛砖引玉
向对手抛出一些虚假的提议,以引起其反应,从而明确其动机及意图,从而取得优势。
第七计:空城计
在城池里声称没有兵力,让敌人觉得没有抵抗力,吸引敌人进城,然后再发动袭击,取得胜利。
第八计:暗渡陈仓
假装撤退,吸引对方攻击,然后再转身反击,抓住机会,取胜。
第九计:火烧赤壁
用火焰来制造恐惧,以引诱敌人前来攻击,从而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第十计:负荆请罪
先尊重敌人,低头向他礼让,让他觉得得意,然后再采取暗中行动,以达到所需的目的。
三十六计原文-解释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注】太:大。
阳:公开的。
阴:秘密的。
译:防备周到就容易放松警惕,看惯了的就不再怀疑。
秘计隐藏在暴露的行动中,而不和暴露的行动相抵触。
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阳:正。
阴:奇。
敌阳:正面击敌。
敌阴:奇兵制胜。
译: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方兵力,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堂堂正正之阵,不如出奇制胜之兵。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攻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友军犹豫不定,设计诱导友军攻击敌人,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这个道理可以用损卦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设计迫使敌之兵势处于困顿无为之地,把握战局而不急于出击,坚壁清野,不给敌人反扑之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刚:强势。
决:击。
柔:弱势。
译:敌人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我方应抓住时机,乘机出击,以优势力量战胜弱势之敌。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萃cuì:古同“悴”,憔悴。
不虞:没有预料。
译: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我方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它!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注】诳kuáng :欺骗,假的。
少阴:部分隐蔽,虚实之间。
太阴:非常隐蔽。
太阳:非常公开。
译:假象,未必就是假的,其实,那是利用假象掩盖着的真实的军事行动。
虚实莫测的军事行为蕴藏着非常隐秘的军事意图,非常隐蔽的军事行动悄悄进行着即将发起的公开的军事打击。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主:主见,主观。
益动:适时而动。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三十六计》记载了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冰法策略,成书于明清时期。
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而成的兵书。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而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十分周全时,就容易松懈斗志,麻痹轻敌;习以为常的事,往往就不再怀疑而失去警惕。
秘密常常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
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进攻兵力集结的部位,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击敌人阳刚的部分,不如攻击敌人薄弱的部位。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盟友的态度尚未确定。
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代价,这是从《损卦》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使己逸敌劳,逐渐地消耗疲惫敌方,使敌人由强变弱。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敌人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兵夺取胜利。
这就是强者乘势取利,一举打败困境之敌的策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敌人神志慌乱,失去明确的主攻方向,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突然发生的变故,犹如水位暴涨,随时有溃决之险,这时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进攻。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作真相。
第八计: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诱使敌人集结固守某地,然后我军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解读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解读第一计:瞒天过海1.伪装成弱者,隐藏自己的真正实力,以迷惑对手。
2.驱使敌人产生轻敌之心,使其放松警惕。
3.利用敌人的轻敌,以出人意料的战术给予打击。
第二计:围魏救赵1.采取围而不歼的态势,消耗敌人的资源和士气。
2.逼迫敌人做出决策,然后利用战机抢救自己的同盟。
3.针对敌人的弱点,迎头痛击。
第三计:借刀杀人1.利用他人的力量去对付敌人。
2.运用外援,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和资源。
3.躲藏自己的意图,使敌人无法防备。
第四计:以逸待劳1.利用对手疲劳的时机发动进攻。
2.保存精力,等待对手暴露弱点。
3.以对手的劳累为机会,在其不备之间给予致命打击。
第五计:趁火打劫1.在他人掌握火势之时,出其不意地抢夺利益。
2.获取他人在混乱中的财富或资源。
3.在危机中抢夺利益,迅速行动。
第六计:声东击西1.制造分散的声音和信息,以迷惑敌人。
2.编造假象,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3.扰乱对手的判断,使其无从得知真相。
第七计:无中生有1.编造假象的情报,使敌人误判形势。
2.利用敌人对情报的过分依赖,制造假象。
3.以虚假情报达到迷惑敌人,令其不知自己的真实意图。
第八计:暗渡陈仓1.利用暗道或以秘密的方式潜入敌人的核心地带。
2.利用敌人对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突袭。
3.快速占领敌人的重要位置,使其手足无措。
第九计:隔岸观火1.在敌人两败俱伤之际,观望其动态。
2.不轻易插手争斗,等待双方衰弱后再出击。
3.在双方实力削弱后,选择对敌方损失最大的时机出手。
第十计:笑里藏刀1.表现温和而友善的一面,获得敌人的信任。
2.利用对手的轻信,秘密攻击其软肋。
3.以和平外表掩盖战略意图,让敌人防不胜防。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1.利用替身去引诱敌人的攻击。
2.利用他人的身份去捍卫自身的利益。
3.让敌人对敌友难辨,无从下手。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1.在逃离战场时顺势掠夺敌人的财物。
2.利用混乱局势,实施损人利己的行动。
3.迅速获得物资和资源,增加自身的实力。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在处于不得环境或被人控制的情况下,想争取主动,转危为安时,利用对方的一时疏忽;或特意制造假象来麻痹对方,隐瞒自己真实的行为。
2.围魏救赵:在遭受强敌时,不与其正面交锋而是绕到其背后大本营的要害部位或薄弱部位假装攻击,待其回救时,在其返回途中伏而夹击之,其必败。
3.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
杀人有贤愚之分,笨佰杀人,直截了当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表面上既英雄又痛快,可是这样一来却难逃法律的制裁;而聪明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不需要自己动手,或者他公开利用法律或假手别人,这样目地达到了,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上达可涂上一层油。
4.以逸等劳:原意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被动挨打。
以逸待劳就是要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时挫伤他的锐气,然后伺机出击,使一蹶不振。
5.趁火打劫: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推动人家的财物,趁人之危捞一把。
此计宗旨在当对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乘机出击。
6.声东击西:声言击西,其实击东,目的在转移敌人目标,使疏于防范,然后乘其不意,攻其不备。
即凡对任何一件事,为了要消除当前人为阻力,减少本身损失,一定要想方设法分散对方力量或注意力,或松其意志,才可乘虚而入,达到目的。
此计的方法很多,或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增加对方顾虑,迷惑其意志;或故布疑阵,使对方力量分散,削弱其防卫。
(前提要使自己的行动和企图绝对的秘密)。
7.无中生有:此计可分解为三步曲: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对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以为我方是假。
就在这时,敌方思想被扰乱之机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
使用此计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极易奏效。
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
8.暗渡陈仓:在用一种表面现象扰乱对方视线,转移其攻防目标的基础上,出其不意,趁其不备的情况下,另路攻打其它目标。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三十六计》原文
《三十六计》胜战计1、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2、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3、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4、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5、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6、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战计7、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8、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9、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10、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11、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12、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攻战计13、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14、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5、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16、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17、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18、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混战计19、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20、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21、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22、关门捉贼: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23、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24、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并战计25、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26、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27、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28、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三十六计完整解释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生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四式:君子经营须爱财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五式:抓住问题的要害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六式: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七式:识时务者为俊杰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八式:快人一步两重天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九式:追求完美不可取
三十六计
第十八式:因才用人善驱驰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九式:防人之心不可无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式:预见危机善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一式:充分利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二式:动力之源是好奇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三式:语言能力需培养, 说服技巧不可轻
三十六计
第三十五式:从以往及他人的 失败中汲取经验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1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1
三十六计
第一式:合作才可达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二式:前面永远最危险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三式:莫让他人掌生死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四式:没有永远的避风港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五式:认清自己很重要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六式:需意志时莫放弃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三十式:保重身体是根本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三十一式: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 特色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十二式:要适当放松自己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三十三式:学会克服自己的 恐惧感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三十四式:永远不要过份低估 你的对手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三式:必要时何妨扮恐龙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十四式:竞技心态常保持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五式:没有永远的敌人 永远不需要在权威面前发抖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六式:后方有援最完美, 成功背后是女人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七式:团结心态要常有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七式:莫轻受诱惑出航道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八式:凡事成功需趁早 (速度效率)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九式:乐于沟通是潜质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式:吃苦耐劳,忍辱偷生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一式:困境(忙中)需能偷闲歇
PPT文档演模板
三十六计
第十二式:保持乐观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