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治疗新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8c m 6例。依据 A C J C直肠癌 临床分期 Ⅱ期 3 1
例、 Ⅲ期 1 4例。
12 治 疗 方 法 : 所 有 患 者 均 给予 盆 腔 外 照 射 , . 对 分 割 剂量 2 y 次 , G / 5次/ , 量 5 y5周 。同 期 放 周 总 0G / 化 疗组疗 同期 口服卡 培 他滨 80m,m , 0 e 2次/ , / d口
服 1 休 7d 1 4d 为 周期 , 2周期。治疗 中每周复 共 查血常规 1 次。放疗结束后 4— 6周进行根治性 手
术 治疗 。 13 直肠 癌新 辅助 治疗 疗效 评价 标 准 : 所有 术 后 . 对
宁夏 医学杂 志 2 1 0 1年 1 2月第 3 3卷第 l 2期
N nx igi dJ e.01 V l 3 N aMe c 2 1 ̄ o 3 , 0
所有病 例 均 经 病 理 活 检 确 诊 为 直 肠 腺 癌 。男 性 2 9 例, 性 1 女 6例 ; 年龄 2 7 4— 8岁 , 均年 龄 5 平 2岁 。纤 维直肠 镜 提示病 变 距 肛 门 2—6a 7例 , 肛 门 7 m 3 距
—
助治疗 , 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 达到降期 , 提高保肛率 , 降低局部复发率。本研究对收治 的 4 例接 受新辅 5
Ra i t n d s s 0 Gyd l e e s 5 f c in f . a i a e e t n wa e ome —6 w e satrt ec mp ein o e r da d ai o ewa ei r d a r t so Gy R d c l s ci sp r r d4 o 5 v 2 a o 2 r o f e k f o l t ft a i - e h o h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标签: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1 20万,死亡人数达60万[1,2]。
据报道,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超过25%的患者第一次根治术后将复发或转移。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得到长足发展,但是IIIC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0%,Ⅳ期更是低于10%[3]。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给予全身化疗,已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1989年,Wilke[4]等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大规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应用于多种肿瘤,并取得肯定疗效,成为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针对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或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术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肿瘤负荷,降低肿瘤临床分期。
因此,近年来NC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原理:①减低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5];②控制微小及潜在的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清除肝内的微小转移灶[6];③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以致影响化疗效果,效果优于术后;④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处于最低状态,减少术中癌细胞医源性播散;⑤在化疗敏感性试验中,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以指导制定术后治疗计划,并可协助判断预后[7];⑥对于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使不可切除的患者变为可切除,并且减少肝脏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留肝体积[8]。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
・
述 。 ・
2 0 1 3年 5月 第 1 0卷 第 1 5期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
陈慰 慰 1 , 2 2 . 山东 省肿 瘤 医院 外 四科 , 山东 济南 李增 军 徐忠法 3
1 . 山东省 医学 科学 院 济南 大学 医学 与生命 科 学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0 0 ;
1 .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a n d Li f e S c i e n c e s o f j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d o n g Ac a d e m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J i " n a n 2 5 0 0 0 0 ,Ch i n a ;2 . T h e F o u r t h S u r g i c a l De p a r t me n t ,S h a n d o n g Tu mo r Ho s p i t a l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j i n a n 2 5 0 01 7 ,Ch i n a ;3 . T h e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l a O f S h a n d o n g Ac a d e m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h i g h l o c l a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a n d l o w a n l a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r a t e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n e o a d j u v a n t
(word完整版)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一、背景尽管外科手术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肠癌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辅以放化疗,特别是随着新辅助疗法的引入,直肠癌治疗在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早在十余年前,就有大量研究证实,手术后联合应用放疗及以氟尿嘧啶(5- FU)为基础的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时间[1- 2].这一疗法一度成为国际公认的UICC— II 及III 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但治疗存在较强的毒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差.近年来,术前的辅助放化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直肠癌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这种治疗模式即所谓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二、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已有多项研究显示,与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可更有效地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具有诸多优点:①可实现术前的肿瘤“降期”、“降体积",部分肿瘤可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从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3]。
②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这也是术前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一项重要优势。
研究显示,新辅助放疗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可由40%左右提高到约60%[4].目前普遍的认识是,结合新辅助放疗,直肠癌在男性距肛缘5~6 cm,女性距肛缘4~5 cm的情况下,可安全行保肛手术。
③减少术后原发肿瘤的局部复发率.肿瘤细胞在放疗后出现坏死、纤维化等改变,可降低手术中因牵拉、挤压而导致肿瘤细胞脱落的机会;同时,放疗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脱落肿瘤细胞种植、存活的机会;新辅助放疗后,肿瘤的切缘阳性率亦明显下降。
上述因素均使局部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
1997 年的瑞典直癌研究显示,术前短程放疗后肿瘤的5 年局部复发率由27%降至11%[5]。
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回顾分析
康 复护理 与一般护理的异同
张 洪霞
a 京市顺义 区中医医院康 复科 , b 北京 1 10 ) 0 3 0
收稿 日期 :0 2 0 — 0 2 1— 8 2
高度 , 以适应乘坐轮椅患者的需要 ; 病床与轮椅 高度相等 ; 厕所 内设
置保 护装置 、 扶手等。②病房安静 、 舒适 固然重要 , 但不能鼓励患者 多卧床。 可能条件下鼓励患者多活动。 在 如步行训练简单的小手工艺 品的制作 、 音乐疗法等 。③适 当放宽 陪伴 、 探视 条件 , 便于家属掌握 训练技术 , 出院后可 由家属按计划进行 功能训练 。
编辑/ 许言
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 中低 位直肠癌 回顾分析
谭彬斯 , 罗海军, 卢志文
定市人 民 医院普通外科 , 广东 罗定 57 0 ) 2 2 0
摘要 : 目的 通过探讨新辅助放化疗与全直肠 系膜切 除(ME操 作规范结合治疗局部进展期 中低位直肠癌 的治疗效 果。方 法 回顾性分析 2 0 T ) 09 年 8月~ 0 2年 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 2 21 9例进展期低 位直肠癌 采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 放疗 以 6 C 0 o为放射 源放
因此 , 对从 事康复护 理人员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 他们不 但要具备 良 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 础医学水平 , 基 还要学会康 复护理 技术 。 1 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相同点 康
1 基础护理 康复护理 首先应完成生活 上的护理 和有关基础 医疗 . 1 措施 , 即完成基础护 理的内容 。 1 执行医嘱 准确执行康 复医嘱, . 2 这是完成康复医疗计划的保证 。
NCCN直肠癌指南2021年V1版更新主要内容(全文)
NCCN直肠癌指南2021年V1版更新主要内容(全文)2020年12月,NCCN发布了2021年首版直肠癌指南,新版本Version 1.2021更新内容涉及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影像学、病理学评估、手术原则、放疗原则和晚期肿瘤全身治疗等方面内容,现将新版指南更新要点总结如下。
更新要点更新要点1:辅助治疗1)辅助治疗时间修改,围手术期治疗达到6个月。
2)pT1,Nx伴有高危因素或pT2,Nx:短程放疗增加为治疗选择。
3)当化疗不与放疗同步进行时,去除5-FU和卡培他滨的化疗选择。
4)pT3,N0,M0:增加治疗选择——FOLFOX或CAPEOX,之后卡培他滨+放疗或5-FU输注+放疗。
5)pT4,N0,M0或pT1-4,N1-2:化疗后化放疗治疗选择中,移除后续的额外化疗(FOLFOX,CAPEOX,5-FU/亚叶酸钙,卡培他滨)。
更新要点2:新辅助治疗1)新辅助治疗中,卡培他滨和5-FU输注的优选状态和1类推荐移除。
2)全程新辅助治疗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全程新辅助治疗中,FOLFOX 和CAPEOX的优选状态移除。
增加治疗选择:长程化疗/放疗(卡培他滨或5-FU输注)之后行化疗(12~16周)(FOLFOX或CAPEOX)。
再分期界定为完成放疗后8周的最佳肿瘤反应。
长程化放疗中,卡培他滨和5-FU输注的优选状态和1类推荐移除。
再分期和环周切缘(CRM)状态移除。
经腹切除后化疗移除。
化疗中FOLFOX和CAPEOX 的优选状态移除,5-FU/亚叶酸钙和卡培他滨移除,增加化疗后短程放疗为治疗选择。
3)“接受短程放疗的患者,手术应1周内进行或延迟6~8周”的注释移除。
更新要点3:转移性疾病初治治疗中,考虑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优选)[仅限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
但是注释说明数据有限且早期进展风险高于化疗。
更新要点4:孤立性盆腔/吻合口复发1)潜在可切除增加以下治疗选择:长程化放疗(5-FU或卡培他滨)之后化疗(12~16周)(FOLFOX或CAPEOX);短程放疗后化疗(12~16周)(FOLFOX 或CAPEOX);FOLFOX或CAPEOX后长程化放疗(5-FU或卡培他滨)或短程放疗。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标准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标准赵洪川;高春【摘要】@@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根据其不同分型及分期,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热疗、中医中药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营养及支持治疗、心理学治疗等[1, 2].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前给予的局部放射治疗和局部或全身化学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4].尽管其评价方法众多,也有广为采纳的实体瘤评价方法RECIST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5, 6],但就结直肠癌而言,却缺乏统一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标准.本文在评述已有的评价标准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3页(P253-255)【作者】赵洪川;高春【作者单位】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根据其不同分型及分期,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热疗、中医中药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营养及支持治疗、心理学治疗等[1, 2]。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前给予的局部放射治疗和局部或全身化学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4]。
尽管其评价方法众多,也有广为采纳的实体瘤评价方法RECIST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5, 6],但就结直肠癌而言,却缺乏统一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标准。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摘要:中国的大肠癌以直肠癌占大多数,同时低位直肠癌多见,临床上,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难点包括肛门保留、膀胱和性功能的损害及局部复发率高。
而Miles手术一直以来都是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肛门改道手术十分常见。
由于肛门的位置与功能,器官功能的保全与生存质量的改善对于患者来说同样重要。
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运用显得尤其重要。
近年来临床逐渐以新辅助治疗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及相关研究热点。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益西方化,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比结肠癌比例高,约为1.5:1;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约占60%;临床分期偏晚,50%的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即为中晚期。
直肠为大肠的终端,下界由齿状线与肛管分界,上端相当于第三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长度约为12-15cm。
通常直肠分为3段:齿状线上5cm为直肠下段,5-10cm为中段,10-15cm为上段,肿瘤位于不同区段可进行不同手术术式[1]。
临床低位直肠癌的传统根治性手术治疗,尽管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对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升,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终生人工造瘘口带来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低位直肠癌在临床中的治疗不仅需要追求治愈,更关键是要在疾病控制治愈同时,可以将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并发症尽量减少,确保患者的正常器官功能[2]。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可以采用术前放射治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可以降低复发率[3],在近年来手术治疗技术及药物的飞速发展下,临床医生的实际治疗方案确定,也会与患者病症情况为依据做出决策,选择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方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实现治疗损伤平衡[4]。
接下来将对近年来临床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1 新辅助治疗优点1.1 肿瘤术前T降期肿瘤在降期及缩小均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的基础,研究表示,术前放化疗后直肠癌肿呈T分期下降,从形态学上部分肿瘤已经完全消失,明显减少淋巴结转移数目,对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能够明显提升直肠癌的切除率及RO切除率[5]。
新辅助治疗
1.定义: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术前采用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放疗和化疗。
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提高远期存活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2.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术前采用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放疗和化疗。
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不仅可以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提高远期存活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近年来,对局部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并已写入2008年版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
3.能否保留肛门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成功的目标之一。
肿瘤距齿状线的距离、肿瘤的T分期、肿瘤远端的安全切缘等,是决定能否实施保肛手术的关键因素。
4.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术前的放疗不但可以使直肠癌肿的体积缩小,并且可以降低肿瘤的T分期。
这就提高了低位前切除手术或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成功率,从而使相当部分的患者避免接受经腹会阴的直肠癌联合切除术。
5.目前对于新辅助化疗还没有统一方案,但包括5-Fu/LV或Xeloda(希罗达)、Oxaliplatin(草酸铂)、CPT-11(开普拓)等对结直肠癌疗效高的药物,方案如Mayo Clinic、FOLFOX4、FOLFIRI等。
化疗时间与放疗并行,可以持续至手术为止。
但放疗与化疗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放疗前给药能否增加肿瘤的敏感性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6.术前放疗的强度,目前多主张采用中等剂量放疗,总量控制在40~60Gy,分次剂量为1.8~2Gy。
关于放疗结束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目前多主张6周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肿瘤组织明显坏死并纤维化,最能体现放疗疗效。
间隔过短难以达到肿瘤缩小、降期的目的,同时因盆腔充血水肿而致手术操作困难;间隔过长则可能出现肿瘤再生,延误手术时机。
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的疗效研究
T r e a t i s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o f e t h n o m e d i e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2 9・
新 辅 助 治 疗 对 直 肠 癌 的疗 效 研 究
Wa ng Zh i — h ui ,W u T i n g — a n,Ch e n C h u n- h u a,P e n g Yu,Hu a n g Xi u — f a n g ,L i n Da — r e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Me d i c a l On e o l o g y,J i a n g me n Ce n t r a l H ̄p i t a l
例 ,按 照入 院时间随机分成 A组观察组 、B 组 对照组 。A组患者在术 前接受新 辅助治 疗 ,包括 4个疗程 的化疗 ( 按F O L F O X 6方案 实施 ) , 在第 2个疗程第 1 d 开始进行 同步放疗 ,放化疗结束 4~ 6周内进行手术治疗 。B组患者未进行新辅助治疗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 A组进 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缩小 ,使切除率提高 ,保肛率提 高,局部复发率 降低 。结论 : 直肠癌 的术 前新辅助治疗 ,可提 高切除率 ,减少复发率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n e o a d j u v a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Me t h o d s : T o t a l o f 5 0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e c t l a
直肠癌MDT治疗
直肠癌MDT治疗作者:范增鹏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1期摘要: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治疗模式疗效并不理想。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直肠癌最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直肠癌治疗前评估是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直肠癌的疗效。
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直肠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1 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现状在我国,外科医生们逐渐了解并开始实施MDT,特别是一些医院的管理者,开始把MDT 作为治疗肿瘤甚至其他疾病的重要手段加以推广,出现了以单病种为基础的多学科团队[1-2]。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多学科MDT已经成为固定的工作程序,包括消化道肿瘤学组、甲状腺癌、乳腺癌学组、肺癌学组、淋巴瘤学组工作团队,其中还包括MDT门诊等。
2 直肠癌MDT工作模式2.1新辅助治疗模式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和新辅助放化疗。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认为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直肠癌的标准疗法[3-4]。
新辅助放疗的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两种:①长程方案(5w方案):为传统的辅助放疗方案,通常总剂量为45~50.4Gy,分25~28等份,即45Gy/25f或50.4Gy/28f。
5w左右放疗完成,约6w后行手术;②短程强化放疗(7d方案):总剂量为25Gy,分5等份,1w完成,第2w行手术。
化疗与放疗同时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化疗中的5-FU能对放疗起到增敏作用,而放疗可上调肿瘤细胞内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5-FU的抗癌作用[5];目前认为,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T4和(或)N+的中下段直肠癌和肛管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对局部晚期直肠癌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可为根切术提供机会,在改善局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根切率和保肛率[6]。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摘要对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和(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其临床治疗策略一直存在争议,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局部切除和等待观察策略。
TME手术带来了相关风险,而非手术治疗策略在实现了器官保留、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望实现与TME相当的肿瘤学安全性。
等待观察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率的持续提高,等待观察策略在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优化新辅助治疗策略、准确识别获益群体、提升完全缓解评估的精确性,以及优化随访监测和补救治疗机制,是器官保留肿瘤学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但须注意,如盲目选择等待观察,存在潜在局部复发和预后受损风险,故建议在具有丰富直肠癌综合治疗经验的临床中心开展,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随访依从性,保障治疗结局。
对于局部进展期(T3~4/N+M0)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是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模式。
但TME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包括围手术期死亡风险(2%)、吻合口漏风险(11%)、并发症再次手术风险(5%)以及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风险,而且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将行永久性结肠造口[1]。
LARC的治疗理念随着等待观察(watch and wait)策略的提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等待观察策略对于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7]。
接受等待观察和局部切除的病人不会出现明显创伤或肠道功能变化,保证了病人的良好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新 辅 助放 化疗 的地 位 逐 步 得 到 提 高 .J尤 其 是 对 1, o 于肝转 移 的患者 , 术切 除 仍 然 是保 证 2 % 一 0 手 5 4% 的患 者长期 存 活 的 手段 , 是 , 床 一 般 仅 有 1 % 但 临 5
断提供 了准 确 的 T N分 期 , 为 术前 新 辅 助 治 疗 提 也 供 了依 据 。随着 新 的有效 的化疗 药物 和分 子靶 向药 物 的不 断 出现 , 内科 新 辅 助 治 疗 以 及 针 对直 肠 癌 的
放疗 和化 疗有 了长 足 的进步 , 是 , 然有 近半 数 的 但 仍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3 ; 7 5 9 7 R 3 . 5 R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9— 4 0 2 0 )8~0 6 — 5 10 0 6 (0 7 0 5 1 0
结直 肠癌 正成 为我 国常 见 的 恶 性肿 瘤 之 一 , 尤
其是 在大 中城 市 , 由于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和膳 食
瘤 内科 主任 。 中 国抗 癌协 会 胃癌 专 业委 员会 委 员,全 军肿 瘤 专 业委 员会 委 员。 曾
在意大利国立癌症研 究院留学 2年。主要从 事消化 系统肿瘤的 内科治疗和研 究。 目前承担 全 军 “ 十一 五 ” 科技 攻 关课 题 等 多项 , 围绕 肿瘤 分 子靶 向 治疗 的 临 床 和
转 移患 者 的术前 新辅 助 化疗 就应 运而 生 。其理 论依
色体 1q无 杂合 性 的结 肠 癌 预 后 较 差 J ( 术 8 。 4)
后淋 巴结 的病理 检 测数 目: 国 国 立癌 症 数 据 库 对 美
2024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PPT教案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PPT教案•引言•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与趋势•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过程与注意事项目•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录引言直肠癌概述直肠癌定义与发病机制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直肠癌临床表现与诊断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肛门指检、肠镜和病理学检查等手段。
新辅助治疗的意义新辅助治疗的定义01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一系列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旨在缩小肿瘤、缓解症状、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
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02新辅助治疗已成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和生存率。
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03近年来,随着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教案目的与安排教案目的通过本次教案,使学生了解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掌握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案安排本次教案将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理论讲解部分将重点介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操作部分将通过病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与趋势主要以化疗为主,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现阶段放疗逐渐加入,形成化疗与放疗相结合的模式。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不断涌现,为新辅助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癌治疗新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
相关研究表示,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稳步提升,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显示,大肠癌
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而位居第三位,死亡率高居第四位。
近几年,我国在不断进行
城市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其中就包括大肠癌,但是我国在治
疗大肠癌方面效果并不理想。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中后者的发生率远高于前者,
多发于二十岁至五十岁的中青年群体,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期,通过根治性
手术治疗联合辅助放化疗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远处复发率仍然高达30%左右。
这
说明以往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式虽然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也凸显了远处转移的风险,
以致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受到影响。
随着医学研究者对直肠癌治疗的深入研究,有较多的研究
文献认为将辅助化疗提前至手术以前可取得显著的疗效,该方式在临床上被命名为新辅助化疗,虽然这种方式被NCCN收录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但是我国内部对于该治疗模式的报道比
较少,所以本文将直肠癌治疗新模式--新辅助化疗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大家对直肠癌新辅
助化疗的认识。
在开始之前,我向大家介绍一例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的直肠癌病例:患者是一位男性,
刚满四十岁,正值壮年,2019年张先生在如厕时发现自己便有粘液性血便,起初时患者并未
在意,但是这种状况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偶然的一次机会,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
在距离肛门四厘米的部位有一块环周肿物,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该肿物为直肠腺癌。
由于病灶距离肛门比较近,再加上男性的骨盆比较大,病灶范围比较广,直接进行手术很有可能无法保留患者的肛门,只能够建立人工肛门,医生将治疗方案告知患
者后,患者感到无法接受。
为此医生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向其推荐了新的治疗模式,
即全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这样做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患者在术后并未建立人工肛门,且于五天后出院。
这就是一位从全程新辅助治疗中获益的直肠癌患者。
全程新辅助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在患者发病早期干预微转移。
(2)能够大大避免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对原始肿瘤结构的破坏,有助于利用肿瘤的原始
血供来提供药物的灌注率。
(3)可以降低肿瘤的负荷和分期。
(4)与手术后进行放化疗相比,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在早期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耐受性,以便于确保药物的剂量强度。
(5)能够提高直肠癌的R0切除率以及器官保留率。
(6)可抑制手术所引发的肿瘤增殖刺激。
(7)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的延迟化疗风险,从而缩短无术后化疗患者的造瘘时间。
(8)新辅助化疗用于手术前有助于评估患者机体和肿瘤对化疗药物可能产生的反应,也可
将此作为药敏资料进行指导治疗。
(9)不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化疗周期从而降低成本。
(10)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游离的肿瘤细胞,进一步降低因放疗或是手术治
疗引起的转移以及种植风险。
对于临床病理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来讲,通过全程新辅助治疗可以继续等待观察,规避手术的风险,所以该治疗模式已经成为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但是有利亦有弊,全程新辅助治疗存在以下几点缺点:
(1)会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降低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
(2)新辅助治疗会延长术前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无反应患者短期潜在的进展风险。
(3)此外,还会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以往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模式被医学研究者戏称为“三明治”模式,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直肠癌患者接收到更具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与传统模式相比,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会延长患者在术前的治疗时间,以致于在治疗模式的选择、治疗反应的评估以及阶段性决策方面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单一学科无法胜任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
因此临床方面认为应开展以外科为中心的消化道多学科团队,改善上述现象,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中应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准确诊断、规范随访、科学诊治的作用,从而避免误诊、误治以及过度诊治的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该模式究竟是否可以应用仍然存在争议。
在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治疗,采用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与5-Fu 相比,卡培他滨的生存优势更加明显,而且术后远处转移率更低,此外还能够提高R0切除率。
总而言之,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作为综合治疗直肠癌的治疗新模式已经被NCCN认可,并收录于指南中用于指导临床,它能够通过改变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时间顺序来让选择治疗模式、评估治疗反应等变得更具个性化,但是该模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经济学仍然需要医学研究者提供大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估,且该模式是机遇以及跳帧的结合体,需要临床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济,以及多学科的参与,为直肠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诊疗。
以上就是本文对直肠癌治疗新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的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大家对直肠癌治疗模式的了解程度,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方案请遵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