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并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测试,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泥和水的比例的最优调配比例。
水泥质量的测试则主要采用颗粒物理性能测试法和应力-应变试验法。
三、实验步骤
1.制备试件
根据水泥的要求,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件,将其制成所需尺寸的圆柱体。
2.制备混凝土
按照已确定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将水泥、砂和石子混合制成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要求。
3.试件养护
在混凝土制备完成后,将试件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4.试件质量测试
通过应力-应变试验法和颗粒物理性能测试法,对试件的质量进行测试,以确保试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5.记录试验数据
将测试结果和数据精确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四、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并测试得出试件的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和要求。
五、结论
本次实验证明了通过确切的工艺操作与质量测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被确定得到,同时也证明了水泥试件可以符合标准和要求。
六、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证水泥的品质,建议在制备过程中要更为细致和科学,同时也需要加强混凝土基本特性的理论研究。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稠度符合工程要求。
二、试验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稠度受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石粉率等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稠度。
三、试验步骤。
1. 准备试验材料,水泥、砂、骨料、水;
2. 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水泥用量、砂率、石粉率等;
3. 按照设计配合比配制混凝土试样;
4. 在试验台上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5. 测定混凝土的塑度、坍落度等指标;
6.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
四、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试验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3. 试验操作要仔细,确保数据准确;
4. 试验结果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五、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得出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稠度,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调整水灰比,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六、结论。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
合理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稠度符合工
程要求,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工程质量。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技术规程》。
2. 《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
3. 《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八、附录。
试验数据表格。
以上就是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记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6月3日星期二试验目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稠稀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须订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试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
用水量第一次取200.0ml 第二次145.0ml水泥量500g水灰比第一次水灰比W/C=0..40 第二次W/C=0.29试验条件室温25℃,相对湿度大于50%试验仪器和工具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机、装净浆用锥模、量水器、称试验步骤(标准法) 1、称取500g水泥试样,我组第一次用量筒量取200.0ml水(精确至0.1ml),并用湿布擦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筒壁和叶片;2、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随后加入水泥(在5至10s内);3、将搅拌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再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4、搅拌完毕,立即将水泥净浆一次装入模具中,用小刀插捣并振实,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放置在维卡仪底座上,将刻度调与0刻度线处,将试杆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钉,之后松开试杆使其自由沉入净浆中,30s后记录读数为S=45mm。
试验失败5、然后第二次量取145.0ml水,重复上述步骤,测得S=29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完成实验。
试验结果(固定水量)结果得出水量适宜为145ml试验分析可能试验用的水泥不合格,有水分,导致的试验不合格。
第一小组戴宇波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6月4日星期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砂用量取两份500g的砂试验条件室温25℃试验所需仪器标准筛、摇筛机,由于机器故障,采用手工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试样500g(两份),精确到1g;2、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叠放,加底盘后,将称好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的4.75mm筛内,加盖;3、由于机器故障,我们采取人工摇筛,摇约10min;4、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报告⽔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的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法。
2.掌握⽔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法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夹。
⽔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
它由铁座1与可以⾃由滑动的⾦属圆棒2构成。
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属棒的⾼低。
⾦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量程0~75mm 的标尺5指⽰⾦属棒下降距离。
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由室温升⾄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量。
雷⽒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
当⼀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根⾦属丝或尼龙丝上,另⼀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挂砝码前的状态。
图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2 雷⽒夹三、实验⽅法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过筛时混进其他⽔泥。
试验⽤⽔必须是洁净的淡⽔,有争议时可采⽤蒸馏⽔。
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于50%。
⽔泥试样、拌和⽔、仪器和⽤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法及步骤如下:(⼀)、标准稠度⽤⽔量的测定1)标准稠度⽤⽔量可⽤调整⽔量和不变⽔量两种⽅法中的任意⼀种测定,如发⽣争议时以调整⽔量⽅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属棒应能⾃由滑动;试锥降⾄锥模顶⾯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泥净浆的拌制:⽔泥净浆⽤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先⽤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泥试样倒⼊搅拌锅内。
水泥稠度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稠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3. 熟悉水泥稠度与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之间的关系。
4. 为后续水泥性能测试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水泥稠度试验是通过测定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条件下所需的用水量,来判断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根据水泥稠度的不同,可以判断水泥的适用性和质量等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工业天平、量筒、试锥、锥模筒等。
2. 实验材料:水泥、拌和水、标准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2. 称取500g水泥,加入142.5ml拌和水。
3. 将水泥和拌和水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低速搅拌120s,停15s,快速搅拌120s。
4. 搅拌完毕后,将水泥净浆装入锥模筒内,用小刀插捣并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
5. 将锥模筒放在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放下,使锥尖和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钉。
6. 突然松开螺钉,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拧紧螺钉,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7. 如试锥下沉深度为26~30mm,则记录此时的拌合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8. 如试锥下沉深度超过或不足26~30mm,则需另称取水泥,调整用水量重新实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水泥品种:XX水泥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XX%3. 水泥凝结时间:初凝XXmin,终凝XXmin4. 水泥安定性:合格/不合格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为后续水泥性能测试提供了基础数据。
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有密切关系。
标准稠度用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3. 本次实验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XX%,凝结时间为初凝XXmin,终凝XXmin,安定性合格。
说明该水泥质量较好,适用于建筑工程。
七、实验结论1. 水泥稠度试验是水泥性能测试的重要环节,对水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实验⼆⽔泥标准稠度⽤⽔量实验⼆⽔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测试(⼀)⽔泥标准稠度⽤⽔量的测定【实验⽬的】(1)标准稠度:具有⼀定质量和规格的圆柱体在不同稠度的⽔泥浆体中⾃由沉落时,由于浆体阻⼒不同,锥体沉⼊深度也不同。
当圆柱体沉⼊达到标准值时,浆体的标准稠度即为⽔泥标准稠度。
(2)通过本实验测定⽔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的⽤⽔量,做为⽔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试验⽤⽔量的标准。
(3)进⼀步了解标准稠度、标准稠度⽤⽔量的概念。
(4)测定⽔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量。
(5)分析标准稠度⽤⽔量对⽔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的影响。
【实验原理】通过试验不同含⽔量⽔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的⽔量。
⽔泥标准稠度⽤⽔量的测定有调整⽔量和固定⽔量两种⽅法,如有争议时以调整⽔量法为准。
1.调整⽔量法调整⽔量法通过改变拌和⽔量,找出使拌制成的⽔泥净浆达到特定塑性状态所需要的⽔量。
当⼀定质量的标准试杆(锥)在⽔泥净浆中⾃由降落时,净浆的稠度越⼤,试杆(锥)下沉的深度(S)越⼩。
当试杆(锥)下沉深度达到规定值[S=(28±2)mm]时,净浆的稠度即为标准稠度。
此时100g⽔泥净浆的调⽔量即为标准稠度⽤⽔量(P)。
2.固定⽔量法当不同需⽔量的⽔泥⽤固定⽔灰⽐的⽔量调制净浆时,所得的净浆稠度必然不同,试杆(锥)在净浆中下沉的深度也会不同。
根据净浆标准稠度⽤⽔量与固定⽔灰⽐时试杆(锥)在净浆中下沉深度的相互关系统计公式,⽤试杆(锥)下沉深度算出⽔泥标准稠度⽤⽔量。
也可在⽔泥净浆稠度仪上直接读出标准稠度⽤⽔量(P)。
【仪器设备】⽔泥净浆搅拌机;标准维卡仪(⽔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实验步骤】(1)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属杆应能⾃由滑动,试杆⾄试模顶⾯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等。
(2)拌和⽤⽔量:采⽤调整⽔量⽅法时,按经验确定;采⽤固定⽔量⽅法时,⽤⽔量为142.5ml,精确⾄0.5ml。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加入的水量,为检测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做准备。
二、试验依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三、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如图1-1所示,由搅拌叶、搅拌锅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搅拌叶在搅拌锅内可作旋转方向相反的公转和自转,在竖直方向可以调节;搅拌锅内口径130mm,深95mm。
(2)标准法维卡仪:如图1-2所示,由试杆、试针、试模等组成。
(3)圆模:如图1-3所示,上部内径65mm,下部内径75mm,高40mm。
(4)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5)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6)铲子、小刀、量水器、平板玻璃底板、抹布等。
四、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维卡仪的金属试杆能否自由滑动;调整试杆底面与玻璃板接触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检查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称取测定所需水泥试样mc=500g,水mw=(125~145)g(具体用水量由试验确定)。
(2)制备净浆:先用湿抹布擦试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的时间内,小心地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将搅拌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将搅拌模式开关拨至“自动”位置开始搅拌,搅拌机将自动完成搅拌程序[即低速搅拌120s,停15s (在停止的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后自动停机,搅拌完毕后控制器时间显示窗为000]。
(3)标准稠度测定:搅拌结束后,取出搅拌锅,将直边刮尺(宽约25mm)、圆模及玻璃板(100mm×100mm×5mm)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一遍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一次性装满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圆模中(直径小端朝上),浆体应超过圆模上端。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精)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一、目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定,在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所需加的用水量,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都和用水量有关,因而此测定可消除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利于比较,同时为进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作好准备。
二、标准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1g)(见图I-5)、装净浆用试模、净浆搅拌机等;2、试验方法与步骤(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稠度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指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2)试验方法及步骤①用湿布擦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筒壁及叶片;②称取500g水泥试样;③量取拌和水(按经验确定),水量精确至0.1mL,倒入搅拌锅;④5s~10s内将水泥加入水中;⑤将搅拌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自动停机。
⑥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一次装入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并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其放到稠度仪上,将试杆恰好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 ~2s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记录试杆距玻璃板距离,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3、试验结果的确定调整用水量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拌和用水量即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做试验,直至达到6mm±1mm时为止。
三、代用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g)(见图Ⅰ-5)、装净浆用锥模(见图I-6b)、净浆搅拌机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法和固定用水量法中任一方法测定。
(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测定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最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完整版
最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完整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水泥试验测定水泥粉的稠度,以达到评价水泥质量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以指定标准水泥粉为试样,进行试验,把水泥粉慢慢加入室温水中,充分搅拌后析出
凝胶,按一定条件搅拌凝胶,继而评定其稠度。
根据凝胶搅拌的时间和搅拌方式,来判断
水泥粉的稠度,从而评价水泥的质量。
试验中,采用普通漂移测定仪,用试验结果来比较不同样例水泥粉稠度。
三、试验步骤
1、将试验研磨仪中的普通水泥样品,放置于500ml容量的电子杯中,充分攪拌之后,调节至室温,同时把电子杯的高度调节至所选定测量范围内。
2、按照标准,计算拌合液1:2:0.45比例来配制,將定量的水加入到电子杯中,慢
慢搅拌,搅拌的过程中一次不要加入多少水,以便确保凝胶化过程的质量。
3、将凝胶化后的水泥放入测定仪中,加以搅拌成均一态,测量其搅拌时间、搅拌方式、以及搅拌过程中的流变性及力学性能等。
4、将试样经测定,求出此次实验得出的水泥粉稠度,并和标准值比较,以判定水泥
粉是否符合标准。
四、分析结果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样品的稠度为250 ml/ 250秒,符合水泥标准GB/T13476.2稠度
要求的225 ml/ 250秒,样品的质量达到要求,合格。
五、结论
本次试验表明,样品的稠度达到要求,质量达标,符合水泥标准的要求。
水泥实验报告
答:电子全站仪由电源部分、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组成。
三、全站仪的安装:
答:1.仪器的开机与关机 按下{on}键开机,开机后,松开水平制动钮,旋转仪器照准部一周,听到一声鸣响后,水平度盘指标自动设置完毕。松开垂直自动钮,纵转望远镜1周,听到一声鸣响后,垂直度盘指标自动设置完毕,此时,仪器处于测量模式。按下{011}后同时按住{灯}键关机。
步骤:
(1)整脚螺旋使测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
(2)调节三脚架腿使气泡居中,此项工作需要重复多次进行。
(3)开水平制动钮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器轴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相对旋转该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气泡向顺时针旋转的脚螺旋方向移动)。
(4)将照准部旋转900利用第3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原理:答: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0.823
1.442
-0.619
0.152
30
3
1.669
1.215
1.752
1.284
0.468
0.47
-0.071
13.364
1.842
1.357
水泥标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了解水泥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影响因素,为水泥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在水泥净浆中,使标准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至30mm时的用水量。
该实验通过测定水泥净浆的稠度,了解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锥有效长度501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
(3)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4)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5)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6)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2. 实验材料:(1)水泥试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
(2)拌和水: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调整至试验室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要求。
(2)将标准法维卡仪的试锥安装好,确保试锥自由下落。
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1)称取水泥试样500g,用湿布将实验用具抹湿,然后将水泥试样倒入拌料筒内。
(2)置拌料筒于搅拌机上,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停机。
(3)搅拌完毕后,立即将浆净浆一次装入锥模筒内,用小刀插捣并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迅速放在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并将试锥放下,使锥尖和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钉,然后突然松开螺钉,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拧紧螺钉,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4)如试锥下沉深度超过30mm,需另称水泥试样,调整拌和水用量,重新实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6月3日星期二试验目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稠稀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须订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试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
用水量第一次取200.0ml 第二次145.0ml水泥量500g水灰比第一次水灰比W/C=0..40 第二次 W/C=0.29试验条件室温25℃,相对湿度大于50%试验仪器和工具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机、装净浆用锥模、量水器、称试验步骤(标准法) 1、称取500g水泥试样,我组第一次用量筒量取200.0ml水(精确至0.1ml),并用湿布擦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筒壁和叶片;2、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随后加入水泥(在5至10s内);3、将搅拌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再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4、搅拌完毕,立即将水泥净浆一次装入模具中,用小刀插捣并振实,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放置在维卡仪底座上,将刻度调与0刻度线处,将试杆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钉,之后松开试杆使其自由沉入净浆中,30s后记录读数为S=45mm。
试验失败5、然后第二次量取145.0ml水,重复上述步骤,测得S=29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完成实验。
试验结果(固定水量)结果得出水量适宜为145ml试验分析可能试验用的水泥不合格,有水分,导致的试验不合格。
第一小组戴宇波。
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6月4日星期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砂用量取两份500g的砂试验条件室温25℃试验所需仪器标准筛、摇筛机,由于机器故障,采用手工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试样500g(两份),精确到1g;2、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叠放,加底盘后,将称好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的4.75mm筛内,加盖;3、由于机器故障,我们采取人工摇筛,摇约10min;4、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测试水泥稠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了解水泥的稠度特性,为后续的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以此来判断水泥的稠度。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水泥净浆的用水量,使试锥下沉深度达到标准稠度值(26~30mm),从而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标准稠度仪3. 天平4. 量筒5. 水泥试样6. 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仪器清洁、干燥。
2. 称取水泥试样500g,准确至0.01g。
3. 将水泥试样放入搅拌机内,加入142.5ml蒸馏水。
4. 开启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机15s,然后高速搅拌120s,停机。
5. 将拌好的水泥净浆倒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并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6. 将锥模放在标准稠度仪的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锥尖与净浆表面接触。
7. 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锥自由沉入净浆。
8. 记录试锥下沉深度S,当S达到26~30mm时,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9.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ml)--------|-------------------------1 | 147.52 | 149.03 | 148.5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本实验测得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148.0ml,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可靠。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实验,掌握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为后续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干燥。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目的:了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方法。
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混合一定量的水泥砂浆、石膏和标准砂后所需的用水量,是评价水泥砂浆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
按照标准GB/T2419-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法》进行测试。
实验仪器:标准稠度量具、电子天平、计时器、量筒、砂子、水泥、石膏。
实验步骤:1. 将砂面水分调整至标准状态。
2. 将适量的水泥和石膏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称重记录。
3. 将混合后的水泥和石膏倒入混合砂中,搅拌均匀。
4. 在标准稠度量具上设定好初始高度,并用计时器计时。
5. 沿着标准稠度量具的周边,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均匀地压入量具中。
6. 将标准稠度量具上的初始高度恢复,并等待一定时间。
7. 在标准稠度量具上调节液位至初始高度,记录下此时的液位。
8. 用计时器计时,停止计时,记录下经过的时间。
9. 断开液位调节开关,将稠度量具倒置,使其中的混合物落入量筒中。
10. 用量筒容积计算出用水量,并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值。
实验数据记录:混合比例:水泥:石膏 = 1:1水泥用量:1000g石膏用量:1000g测量时间:30min初液位高度:200mm液位恢复时间:0.5min实验结果:用水量:350ml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值:3.5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试,我们得出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结果。
这一结果可以用来评价水泥砂浆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同时,本实验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的方法,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实验报告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定义和测定方法;2.掌握水泥净浆搅拌、制备和测试的步骤;3.练习使用水泥净浆稠度仪和量筒;4.为后续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备的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水量。
它是水泥净浆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水泥砂浆的施工性能和使用质量有重要影响。
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了解水泥的需水性,为后续的砂浆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净浆稠度仪、量筒(500ml和250ml)、电子秤、计时器、湿布等;2.称量水泥:按照实验要求,称取一定量的水泥;3.准备水: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一定量的水;4.水泥净浆搅拌:将称取的水泥倒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3~5分钟,制备出均匀的水泥净浆;5.测定稠度:将搅拌好的水泥净浆倒入稠度仪中,插上计时器,用湿布擦拭多余的水泥净浆,记录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6.数据记录:记录所称量的水泥质量、制备水泥净浆时加水量、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7.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标准稠度用水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以计算出本次实验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平均值为:254.6ml。
根据GB/T 17671-20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当试验室温度为(20±1)℃时,标准稠度用水量的修正值为63.0ml/kg,即水泥的质量与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比值应等于1:3。
本次实验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修正后为:3.76 ml/kg (修正值为63/16=3.76),与标准值相差不大,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可靠。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本次试验旨在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以确保水泥的适用性和性能。
试验结果将为水泥生产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1. 准备试验样品,选取代表性的水泥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等处理,以确保试验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确定试验参数,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试验的参数和方法,包括水泥的标准稠度要求,试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试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3. 进行试验操作,按照规定的参数和方法,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观测结果。
4. 分析试验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水泥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并进行结果的验证和评定。
试验结果:经过试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得出了水泥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为XX%,具体数据如下:试验样品用水量(%)。
样品1 XX。
样品2 XX。
样品3 XX。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了水泥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为XX%,这一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表明该水泥样品的稠度和适用性良好。
这对于水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材料支持。
总结:本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得出了明确的结果,并对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有效评定。
通过这一试验,我们验证了水泥的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并为水泥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们将继续进行相关试验和研究,不断提升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材料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完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保驾护航,为工程建设和施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于水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掌握水泥的检验方法。
2. 学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质的测定方法。
3. 掌握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水泥安定性试验、水泥细度测定等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水硬性、粘结性、耐久性等优良性能。
水泥实验主要包括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质的测定。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1)实验原理:根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水泥净浆的稠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2)实验步骤:① 准备实验仪器:维卡仪、雷氏夹、量水器、天平等。
② 称取水泥试样:准确称取水泥试样100g。
③ 搅拌水泥试样:将水泥试样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规定的水量,搅拌均匀。
④ 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将搅拌好的水泥试样倒入雷氏夹中,放入维卡仪中,记录水泥试样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
2.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1)实验原理:根据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水泥试样从加水开始到凝结时间达到一定要求的时间,来评价水泥的凝结性能。
(2)实验步骤:① 准备实验仪器:维卡仪、雷氏夹、量水器、天平等。
② 称取水泥试样:准确称取水泥试样100g。
③ 搅拌水泥试样:将水泥试样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规定的水量,搅拌均匀。
④ 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将搅拌好的水泥试样倒入雷氏夹中,放入维卡仪中,记录水泥试样达到初凝和终凝的时间。
3. 水泥安定性试验(1)实验原理:根据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水泥试样在沸煮箱中沸煮后的膨胀率,来评价水泥的安定性能。
(2)实验步骤:① 准备实验仪器:沸煮箱、雷氏夹、量水器、天平等。
② 称取水泥试样:准确称取水泥试样100g。
③ 搅拌水泥试样:将水泥试样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规定的水量,搅拌均匀。
④ 测定水泥安定性:将搅拌好的水泥试样倒入雷氏夹中,放入沸煮箱中沸煮,记录水泥试样沸煮后的膨胀率。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试验一 水泥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的密度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资料之一;水泥密度的大小与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和混合料的种类有关;同时水泥受潮,密度将会减小。
因此,测定水泥的密度,可用来作为鉴别水泥质量和品种的参考。
二、试验原理采用排液法测定水泥的体积,因水泥与水起反应,故用无水煤油代替水来进行。
三、仪器设备1.李氏密度瓶:容积为220~250ml ,带有长18~20cm 、直径约为1cm 的细颈,细颈有刻度,精度为0.1ml(如图1) 。
2.恒温水槽或其它保持恒温的盛水玻璃容器,恒温容器温度应能维持在±0.50C 。
3.天平(感量为0.01g )、温度计、烘箱、无水煤油等。
四、试验步骤1.称取约400g 水泥,放入烘箱内在110±50C 的温度下烘干1h ,而后冷却至室温。
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g (精确至0.01g ),记为m ,备用。
2.将煤油注入清洁、干燥的密度瓶内,直至液面下部达到零刻度处。
然后将装好煤油的密度瓶放入恒温(150C )水槽内恒温0.5h ,取出密度瓶,记录此时密度瓶液面的刻度(精确至0.05ml ),记为V 0 。
3.将试样用小匙装入密度瓶中。
4.盖上密度瓶塞,将密度瓶绕着直轴摇荡数次,使密度瓶内液体中的气泡完全排出。
然后将瓶置于恒温水槽中,再恒温0.5h ,记录液面图1 李氏密度瓶的刻度V1。
五、结果计算及结果分析水泥密度ρ=m/v=m/(V1-V0)由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水泥密度试验应做两次,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试验结果的差超过0.02g/cm3,应重做试验。
试验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细度是水泥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
测定单位质量的硅酸盐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评定硅酸盐水泥细度是否合格。
二、试验原理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不同空隙率的水泥厚度层时,所受阻力不同,气流速度因之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备好所需材料,称取450g水泥、量取225ml水、准备标准砂一袋(1350g一袋)试验前用湿抹布擦拭搅拌锅、搅拌叶片、下料漏;加水至搅拌锅中,接着加入水泥,将锅固定在仪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砂子自动从下料漏斗中进入搅拌锅,机器自动调速至高速再搅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胶刀将搅拌叶片和搅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再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注意: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控制在正负1s以内;
胶砂制备完成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将水泥装入试模中。
该环节分两次进行,装第一层时每个槽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来回将料层振平,接着振实60次;装第二层胶砂时,用小播料器播平,振实60次,移走模套,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部一端,并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令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状态来回将试体表面抹平;
6月3号10点10分放入水中养护;
6月4日9点20分从水池中取出拆模,用粉笔在每个试块的左右两边都标上编号,于该日9点30分放入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体水平放在水中养护,刮平面朝上,试件间保持一定距离,试块的六个面都要与水接触,注意:养护期间试块之间的间隔或试块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于6月6日9点30分从养护箱中取出,进行抗折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
满龄期后取出3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试验前擦去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黏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其侧面与圆柱接触;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体放入后调整夹具,是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
抗折试验的加荷速度为(50±10)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