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937deb455270722192ef7d3.png)
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陆秋萍(浙江理工大学创业学院) [摘 要]创新创业是我国的核心战略,打造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创”升级版是2018年9月国务院提出的最新指示。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7所高校350位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创业主要呈现出“一高两低”现象,即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比率高、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到实施创业行为的转化率低、开展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创业机会缺失、创业资源缺乏、创业能力短缺是大学生创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高校应从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社会创业教育,以期实现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实困境;突破路径[中图分类号] D4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9)03-0090-06一、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困境分析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狭义上评价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大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一直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据各类数据充分显示,大学生创业情况进展显著,但整体情况还有待研究和突破。
为总结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态势,客观评价大学生创业现状,理性分析大学生创业困境,帮助大学生寻求解决方案,笔者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的350位大学生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主要呈现出“一高两低”现象:一是大学生创业意愿比率高。
创业意愿是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行为的一种主观态度。
据调查结果显示,350位大学生中有302位表示有创业的想法,占比86.3%,超过30.0%的大学生反馈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
这与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的数据高度吻合。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26.0%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8a1c128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4.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一、概括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对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
本文首先概述了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的表现和成果,然后分析了项目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历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院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各院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项目成果转化的水平仍然较低。
许多好的创意和想法未能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部分院校在项目成果转化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支持,导致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转化失败的情况。
建立健全项目成果转化机制:各院校应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果转化机制,包括项目筛选、孵化培育、市场推广等环节,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各院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教师作为项目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院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完善项目评估和奖励机制:各院校应完善项目评估和奖励机制,对优秀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工作。
1.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8524ecaeaad1f346933f5d.png)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王谦,沈啸扬等16人指导老师:龚惠香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各大高校1000多名大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优势、困境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总结了自主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待克服的困难以及创业所需的平台,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创业状况,明白大学生自己应该怎样为创业做好准备,并对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A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tudents’ founding an undertaking state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more than 1,000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of universitystudents from the motives of their own businesses, the advantages,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summed up their own the ability of their own businesses nee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the necessary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business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o prepar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their own businesses so as to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some help.Keys:seniors,venture,investigation report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今天,大学生凭借着对未来的憧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其他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团队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就业环境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和社会上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使自己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创造社会价值、做出巨大贡献的创业者。
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89aa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d.png)
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选择的就业道路。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实际经验、资金短缺、市场认知不足等。
本文将就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展开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1. 缺乏实际经验大部分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缺乏创业经验和实践,对市场、行业等方面的了解有限,从而增加了创业的风险。
2. 资金短缺大多数大学生刚刚毕业,没有足够的积蓄和资金来支持创业项目,往往需要依靠家庭支持或者贷款,这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 市场认知不足大学生对市场的认知通常有限,对于市场需求、竞争情况、行业前景等缺乏深入了解。
在创业的起步阶段,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研究和判断,导致创业项目难以获得成功。
二、改进措施1. 大学生创业教育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学校和政府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投入,如增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讲座等,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业导师制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通过邀请成功创业者、企业家等来校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积累经验、获取资源,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
3. 资金扶持政策政府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例如推出创业贷款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减轻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压力。
4. 市场导向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市场导向式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市场的认知水平。
5. 提供创业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所、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结语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存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大学生创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f900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b.png)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热潮在我国迅速兴起。
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富积累。
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现状和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1.创业意愿不断提高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断提高。
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总数达到6.9万个,同比增长36.67%。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同时也有许多政策和支持措施出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2.创业环境逐渐优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创投机构的不断涌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给予资金支持成为了创业者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此外,大学技术、人才、人脉优势成为了创业项目的重要资源,也使得创业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3.创业过程充满困难虽然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环境逐渐优化,但是创业过程中仍然充满了困难。
在经济、法律、人才等方面的挑战,使得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往往难以取得成功。
此外,在产品、市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需要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对策研究1.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应该积极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
通过学习创业课程、参加创业比赛、实习和志愿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同时,大学生应该多与企业家交流,在创业过程中学习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业成功率。
2.发挥院校储备资源大学作为知识和人才的宝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
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等方式,发挥院校储备资源的作用。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
3.完善创业扶持机制政府应该完善创业扶持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创业保障金、创业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减轻负担和提供资金支持。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12-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12-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https://img.taocdn.com/s3/m/810772353c1ec5da50e27075.png)
62
月
(一) 创业率
由表 1 可以看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
在总体上稳步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率要明
显高于本科毕业生创业率。但是对 2015 届毕业生来
说,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
创业率都有一小幅度下滑。
表 1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Zhejiang--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2012 -2015 College Graduates' Career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ntrepreneurial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已经 席卷全国,浙江省作为创新创业的活跃地区,大学 生自主创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创业教育提 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浙江高校毕业生 的创业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创新创 业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
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较缺乏、创业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与校园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开展创业普及教育,开
设创业知识与技能选修课,改革专业教学、融入创新创业,以及改善校园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数量与质量。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e1c7c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a.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各地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本文将针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进行调查与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一、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现状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首先,我们对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了调研。
发现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杭州和宁波,其他地市较少。
其次,我们对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了梳理。
发现浙江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
然而,在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流程复杂、资金发放不及时等。
最后,我们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了调查。
发现虽然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机构较为齐全,但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和实践经验,培训和指导效果欠佳。
二、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思考基于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现状的调查,我们对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行了思考。
首先,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除了在省会城市集中建设外,还应该在其他地市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资源支持。
其次,政府在出台创新创业政策时应更加注重落地执行。
政策的执行过程应更加简化流程、加快审批速度,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后,浙江省应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加实用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导师和专业人才加入。
三、解决思路与措施为了解决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思路与措施。
全面实施创业教育 着力推进创新型创业——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全面实施创业教育 着力推进创新型创业——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c2f1a62e0722192e4536f6f5.png)
现状 , 分析存 在的 困难 和问题 , 在借鉴 并 国外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 , 提 出了推进浙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 。
实施大 学生创业教 育是 发展高 新化 化转型期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 的变化 , 广 大 中小企业 已进入 了转型升级 阶段 , 创业 领域从传统产业逐步 向高新化产业演进 。 浙 江中小企业 创业领 域主要分 布于纺织 服装 等传统轻 工类产业 和专用设 备制造 等装备制造业 。 近几 年来 , 生物 医药 、 节能 环保 、 新材料 、 件服务 、 软 通信设 备 、 现代
产经
I ndusr t y
全 面实施创业教 育 着力推进 创新型创业
浙江 省 大 学 生创 业 教 育 现状 调 研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 让更多 的大 学生接受 系统正规的创业教 育 , 是贯彻落实 “ 两创” 总战略 , 建设创 业型省份 ,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源头
> 文 / 家 曦 应 云进 劳 俊 华 ) 吴
等教育入学率在 1%以内 ) 5 阶段走 向大众 化教 育 ( 高等 教育 入学 率 1 %~5 %之 5 0
间 ) 段 的 分 水 岭 , 近 五 六 年 来 高 教 快 阶 最
生存 型创业仅 为 3%左右。 0 这表明浙江 已 进入 以机 会型创业 为主导 的时代 。经过 3 0年的发展 , 浙江形成 了人 人追求创业 、 民众 自主创业 的内在机制 。2 0 06年浙江 中小 企业创业 者 中来 自城镇 和农村 的各
浙 14 2万人 , 0. 5 个体工商户 148 万户 。根 产 业 的 客观 需要 。 目前 , 江 正 处 在 工 业 8 .3
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调查报告——以嘉兴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调查报告——以嘉兴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cc09731ed9ad51f11df215.png)
l
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调查报告
— —
以嘉兴学院为例
刘 婵 媛 涂 序 平 黄 光 闯 章 佳 琪 嘉 兴 学 院 商 学院 浙 江 嘉 兴 31 4 0 01
项 目来 源 :嘉 兴 学 院2 O 1 4 - # - 大 学 生研 究训 练项 目( S E T 2 0 1 4 B 0 7 8 ) 阶段 性 成 果 。
摘要 : 随 着人 口不断增 多 ,高等教 育 的招 生规 模 急剧 扩 大 ,毕 业生人 数逐 年增 加 ,2 0 1 5 年 高校 毕业 生人 数 又再一
次刷新 纪 录高达 7 4 9 万 人 次 ,就 业 的 形 势 十 分严 峻 。 当前 , 自主 创 业 已 经 发 展 成 为 大 学 生 就 业 的 新 趋 势 ,是 缓 解 我 国就 业压 力的重要 途径 。但是 ,在大 学生创业 的过程 中还是存 在 了种种 问题 。 以往 的研 究表 明 ,影响 大学生创 业 的 因素 主 要 分 为 个体 因素 和 环 境 因 素 。 本 文 以 嘉 兴 学 院 为例 ,从 学校 、 政 府 、 学 生 自身 三 方 面对 大 学生 创 业环 境 因 素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 并提 出优 化 大 学生 创 业环 境 的 对 策 。 关键词 : 嘉 兴 学 院 ; 自主 创 业 ; 创 业 环 境
份 ,有 效 问卷 共 5 0 5 份 ,其 中男 生 占4 4 . 1 6 % ,女 生 占5 5 . 8 4 %。 按 年 级 分 组 , 其 中 大 一 占2 5. 3 5 %, 大 二 占3 8 . 0 2 %, 大 三 占
2 8 . 1 2 %,大 四或 毕业 占8 . 5 1 %。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例_周秋江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例_周秋江](https://img.taocdn.com/s3/m/824824f0700abb68a982fb52.png)
收稿日期:2007-10-23作者简介:周秋江,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例周秋江(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浙江宁波 315211)摘要:文章对宁波市六所高校1200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宁波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向、影响因素及其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情况。
结果表明,宁波市的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知能存在严重的不足,需要改正与完善。
建议从政府、学校、个人、家庭四个行为主体来建构一个全员参与的 大学生创业教育 体系,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提供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问卷调查;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7)12-0113-03一、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渐趋饱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不认真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此提供可选择的路径与策略,定然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引发新的危机。
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早在1999年底教育部出台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的若干意见 ,文件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004年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也强调: 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ddb27425c52cc58bd6beb8.png)
【就业指导】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唐明浩,俞慧娜(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创业,积极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73-03近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质有所帮助。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创新高,约680万。
就业形势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必将“僧多粥少”。
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很好为了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全面、准确、客观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自身得到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首先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浙国家及政府为大就业,而且可以帮助他人就业。
为此,江省内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此条件下,收回716份,有效回收率89.5%;再次,走问卷800份,创业领域大学生创业数量虽然飞增,但创业形式单一、访杭州部分创业园(如赛博创业园等)和各大高校及周狭窄、创业长足发展性弱等导致创业犹如昙花一现。
为边实体店铺,了解高校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现状;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以上调研结果进行SPSS数据统计分析,在一般性的结对其中存在问题深入分调查。
本文正是基于此次调查,论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特点。
我们将浙江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Σ9个主要因素,然后在权重ωi一栏中填入每一因素的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由于各位答辩老师学权重,权重通常要由资历较深的老师和专家一起结合术水平存在差异,或者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熟悉程度存专业要求合理给出。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1e5a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a.png)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纵观近年来的创业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
然而,大学生创业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就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1.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和动因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
创业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此外,创业也是大学生发展自身技能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2.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大学生创业势头强劲,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大学生缺乏真实的市场经验和创业知识,这给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决策和操作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资金的缺乏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困扰。
此外,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就业压力和社会认可的压力。
3.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当前,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许多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
此外,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1. 提高创业教育质量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增加创业课程的设置和创业实践的机会。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 建立创业支持网络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可以建立起创业支持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咨询服务、资金支持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帮助。
这样能够有效地提供创业者所需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性发展。
3. 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创业孵化器作为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场地资源和创业导师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和高校可以加大对创业孵化器的投入力度,提升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4. 鼓励创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校园是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境,高校可以积极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对策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77e876ca26925c52cc5bfd7.png)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对策[摘要]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除高校外,还需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在对浙江省高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高校主导、政府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机制,形成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三方联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 创业教育;支撑体系;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创业教育绝非高校一己之事,它有赖于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三方联动与配合。
[1]对此,笔者对浙江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展开了专题调研。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浙江省高校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企事业单位也已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的现状(一)引导大学生创业通过对浙江省内52所高校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了调查调研,调查结果显示:52所高校均已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比如开设课程、专题培训、专题讲座、创业设计大赛等。
其中开设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所占比例为80.77%,课程内容涉及创业准备、创业计划书、创业资源配置、创业实务管理等;开展创业知识讲座的高校所占比例为90.38%;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的所占比例为84.62%;高校通过这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调查数据显示:所调查高校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氛围活跃和比较活跃的比例已达到近64%。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_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_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_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_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64d5f6910ef12d2af9e7ea.png)
本文为2009年度嘉兴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立项不资助课题(文件号:嘉社科规办[2009]1号)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韩 旭(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6)【摘 要】 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
但是,大学生创业还存在参与者比例不高,创业经验不足,成功率不高,缺乏创业资金等问题。
因此,必须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创业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611万人。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浙江省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今年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23万人,其中嘉兴市大学毕业生人数近7000人,创历史新高。
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样大的一个群体就业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着民生、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嘉兴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实效如何?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如何?社会环境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嘉兴市四所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以期为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创业现状分析为了解嘉兴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我们对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四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5份,回收率97%。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归纳,大学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参与者比例不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不多。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及应对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及应对策略*--以浙江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ffd0278011ca300a6c390da.png)
4 4 教 书育 人 ・ 高教 论 坛
2 0 1 4 l 0 9
心 理
中非 常 重 要 。
团体辅导 。 通 过团体辅 导等形式 , 针对 9 0后大学生创业 心理 素质普遍较差的现状 , 重点从 抗挫能力 、 合作 能力 、 沟通能力 、 应变能力 和学 习能力 等 出发 , 特 别要从创 新能力 , 领导能力 ,
人才 。
园、 杭州沃土培训 机构和下沙高教园 、 小和山高教园区的高S P S S 数据统计分析 , 在一
点。
创业 能力是继学术性 、 职业技能教育 之后 , 大学 生要 具备的第 及周边实体店铺 3 0 个, 了解高校学生创业 者的创业心理素质 进行创业教育 , 培养具有创 新精 神和创 造 、 创业 能力 的高素质 般 性 的结 论基 础上 ,总结 出大 学生创 业心 理素质 现状 的特 创业心理素质 ,是指在环境和教育影 响下 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在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的、 稳 固的表 现出来并发挥
问题 , 积 累一 点 人 生 经 验 。 只 有很 少 一 部 分 同 学 会 把 创 业 和 将
来的就业 以及 实现 自己价值 的需 要划上等号 。这可能也是导 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较低 的原 因之一 。
究, 针 对独立学 院、 高职 院校学生 的较多 , 这可 能与近年来独 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 比例较高有一定关系。 浙江 民营经济发达 , 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很 多都是 2 0年 前的创业者 , 受父辈影响 , 很 多大学生对创业兴趣浓厚 。 因此 ,
透视我 国大学生心理素质 发展的能力 ,为营造大学 生成 长的 具备 的创 业能力 中 , 创新 能力 , 领导 能力 , 人 际能力被看作是 良好环境和促进我 国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 比之下很重要的创业能力 ,选择完全不符合 的 比例分别 为 1 4 %、 1 8 % 和1 5 %。 而这三种 能力不 管是 在创业前 , 还是创业后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大学生创业现状研究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大学生创业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5a6b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8.png)
人力资源Һ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大学生创业现状研究①何可人摘㊀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ꎬ浙江大学生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持续突出ꎬ许多学生选择创业ꎮ但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自主创业率低㊁创业失败率高㊁大学生畏难情绪高涨ꎮ文章在分析浙江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ꎮ关键词:疫情防控ꎻ浙江ꎻ大学生ꎻ创业现状㊀㊀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ꎬ浙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ꎬ许多大学生选择创业ꎮ但根据调查发现ꎬ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ꎬ由于大学生自身能力跟不上㊁政策运行效率低下㊁社会支持系统不明显等原因导致他们自主创业率低㊁创业失败率高㊁畏难情绪高涨ꎮ因此ꎬ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遇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ꎬ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一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一)就业压力增大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社会不仅要与病毒做斗争ꎬ还要经历一场 经济疫情 大考ꎬ稳就业促创业是其中的一道必答题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ꎬ浙江大学生就业压力大ꎮ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疫情下许多企业未及时转型㊁企业重点关注接返老员工㊁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岗位不匹配ꎮ此时ꎬ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效果就显得尤为可观ꎬ但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ꎬ大学生遇到许多问题ꎮ(二)自身能力跟不上大学生之所以自主创业率低㊁创业失败率高㊁学生畏难情绪高涨的根本原因是自身能力跟不上ꎮ这与学生在校没有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实践教育分不开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ꎬ实践教育跟不上ꎮ尽管许多高校推出了创业园㊁创业实践基地㊁创业工作室等实践教育基地ꎬ但是利用率都不高ꎮ创业导师指导制度在不少高校也是徒有虚名ꎬ停留在创业比赛指导的层面ꎮ这些实践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离开学校时ꎬ创业实践能力低下ꎮ(三)政策效果不明显为推动大学生创业ꎬ浙江已推出一系列政策帮扶ꎮ例如放宽落户限制ꎬ制订出台«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ꎬ放开放宽户口迁移和落户条件限制ꎬ如支持孵化器㊁众创空间㊁特色小镇等设立集体户ꎬ满足创新创业者需要等ꎮ还有提供财政税收减免政策㊁鼓励各地设立创业基金等帮扶政策ꎮ浙江省高校2017届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为1.4%ꎬ从近年的数据及今年的创业就业情况来看ꎬ没有呈现显著提升ꎮ(四)社会支持不系统除政府政策支持系统㊁学校教育支持系统ꎬ大学生创业帮扶体系中另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便是社会支持系统ꎮ企业慈善基金支持㊁社会组织支持和创业中介服务支持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的三方面ꎮ从目前来看ꎬ浙江实体企业愿意设置大学生创业慈善基金的少ꎬ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多数实体企业自身面临经营压力ꎬ愿意站出来的企业少之又少ꎮ而社会组织支持这一职能ꎬ大多都由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在承担ꎮ大学生创业服务中介多是私人性质ꎬ数量少㊁收费高ꎬ不具普适性ꎮ二㊁针对创业现状的建议(一)加强创业实践教育学校创业教育ꎬ在大学生创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ꎮ在培养的过程中ꎬ高职院校应在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上建立涵盖创新创业理论知识㊁创新创业思维活动㊁创新创业心理素质㊁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ꎬ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ꎮ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ꎬ提高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的利用率ꎬ对创业导师进行严格考核ꎮ(二)拓宽创业政策覆盖面从准入门槛来说ꎬ要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条件ꎬ基本做到 应覆盖尽覆盖 ꎬ同时简化政策兑现流程ꎬ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ꎬ打通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ꎮ同时ꎬ考虑到大学生创业没有原始资金积累ꎬ创业政策兑现应从 事后补助 前移至 事前帮扶 ꎮ从政策体系来说ꎬ创业政策不能 一补了之 ꎬ应包括但不限于创业辅导㊁金融支持㊁房租补贴㊁技术支持㊁法务服务㊁帮助开拓市场㊁提供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ꎬ涵盖大学生创业从起步开始的全流程ꎬ真正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帮㊁诱人助ꎮ(三)增强社会支持力度通过企业家协会㊁青年企业家联谊会等协会平台ꎬ引导优秀企业家与大学生创业者结对ꎬ形成 传帮带 的良好机制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ꎮ鼓励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成长性好㊁发展潜力强的项目进行投资入股ꎮ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等社会组织ꎬ为大学生创业者交流沟通学习创造条件ꎬ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有关共性服务ꎮ在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报道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业㊁鼓励创新㊁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ꎬ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ꎮ三㊁结论就业是民生之本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ꎬ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会更凸显ꎮ目前通过对浙江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的现状研究发现ꎬ他们自主创业率低㊁创业失败率高㊁畏难情绪高涨ꎮ主要原因来自自身能力跟不上㊁帮扶政策运作效率低㊁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等方面ꎮ总之ꎬ面对疫情的冲击ꎬ个人㊁高校㊁政府和社会应四位一体共同努力ꎬ在个人能力层面㊁创业教育层面㊁政策帮扶层面和社会支持层面进行提升ꎬ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ꎮ参考文献:[1]孙体楠ꎬ晏文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体系构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ꎬ2019(5):96-99.[2]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ꎬ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ꎬ2019(7):4-16.作者简介:何可人ꎬ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ꎮ911①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新冠疫情下浙江大学生创业帮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Y202003)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f52e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7.png)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逆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高校为例摘要:高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人才培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然而,传统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气、管理机制等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逆境。
以浙江高校为例,本文从建设高峰规划、课程设置、动力机制、导师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强化同砚实践,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探究各种形式的动力机制,完善师资力气等。
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进步。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逆境、优化策略、浙江高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息进步,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社会重视的焦点。
同时,高等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等教育对于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气、管理机制等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逆境。
以浙江高校为例,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逆境,并提出优化策略以增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步。
二、现实逆境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详尽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不够多样化,不能满足同砚的实际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必修的创新创业课程打算在同砚的课余时间,使得同砚很难将进修创新创业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
2. 师资力气薄弱传统高校大多重视学科探究,在师资选择上较少思量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阅历等方面。
这导致了浩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专业和实践阅历的老师力气,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3. 管理机制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传统高校管理体制的惯性较大,难以准时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传统的学科设置、人事制度、评判机制等方面,都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此外,传统高校的教学体系总体较为保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探究较为谨慎,缺乏实践探究和实践阅历。
三、优化策略1. 强化同砚实践同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20114002044048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20114002044048](https://img.taocdn.com/s3/m/03d3a67af46527d3240ce04a.png)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黄兆信施永川摘要: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近年来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
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认为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浙江;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型经济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经济形态,鼓励创新与创业,也已成为各国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
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开始成为讨论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面向21实际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之后的第三种能力(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
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就业岗位的应聘者,还应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普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创业人才的新模式与新途径。
浙江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与时俱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取得不俗成绩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间创业最活跃的省份,已经形成了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人民创业意愿最强烈、新生代创业者走上舞台等趋势,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要求大学生创业高速、稳定地发展。
浙江高校的大学生以浙江籍为主,长期耳濡目染了这种创业氛围,许多学生家庭本身就有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社会、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浙江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顺应发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趋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创业教育,重视通过发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竞争力,坚持用浙商特有的“四千”精神来引导学生艰苦创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教师探索创业教育新途径、新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将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b67259bcd126fff7050bb1.png)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国,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创业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如何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浙江省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旨在为政府等相关部门改善本地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回顾了创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界定了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其次阐述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以及现状,总结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三种模式:在校创业,休学创业和毕业后创业。
然后在以往创业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建立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斐法进行修正,最后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
根据此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浙江省72位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得到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的具体评价得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得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创业者所认同的理想的创业环境不相匹配,政府在营造大学生创业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错位。
最后提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认为可以从政策环境、资金环境和创业教育环境进行改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f60e3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0.png)
2022年2月第5期Feb. 2022No.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任 帅a,游志纯b(浙江大学 a.团委;b.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社会创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在协同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发展过程呈现形式化色彩、实际地位暗藏边缘化危险、创新过程隐含异体化趋势的现实困境。
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坚持树立窗口意识,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引导多元参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外协作,坚持以文化人,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品牌,不断克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困境,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动能,为高校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提供“浙大方案”。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境;优化策略[基金项目] 2021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KT2021053);2021年度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课题“‘重要窗口’背景下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表达与优化策略”(G2123)[作者简介] 任 帅(1993—),男(满族),重庆人,硕士,浙江大学团委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理论研究;游志纯(1997—),男,河南焦作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81-04 [收稿日期] 2021-11-16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指导】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唐明浩,俞慧娜(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创业,积极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73-03近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质有所帮助。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创新高,约680万。
就业形势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必将“僧多粥少”。
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很好为了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全面、准确、客观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自身得到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首先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浙国家及政府为大就业,而且可以帮助他人就业。
为此,江省内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此条件下,收回716份,有效回收率89.5%;再次,走问卷800份,创业领域大学生创业数量虽然飞增,但创业形式单一、访杭州部分创业园(如赛博创业园等)和各大高校及周狭窄、创业长足发展性弱等导致创业犹如昙花一现。
为边实体店铺,了解高校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现状;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以上调研结果进行SPSS数据统计分析,在一般性的结对其中存在问题深入分调查。
本文正是基于此次调查,论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特点。
我们将浙江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Σ9个主要因素,然后在权重ωi一栏中填入每一因素的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由于各位答辩老师学权重,权重通常要由资历较深的老师和专家一起结合术水平存在差异,或者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熟悉程度存专业要求合理给出。
接下来就是各位评委老师根据每在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评分的公正性,因此,对于每一因素给出学生成绩,成绩采取5级制,分别为优秀、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都应该由资历较深,或对该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出每个领域更熟悉的老师来评定。
评委给予该生的答辩成绩,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学生合理公正地评定出本科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位老师9ΣS=wS()S———评委l给予的总成的总的答辩成绩。
1lilli学生毕业设计答通力合作,切实负起责任。
只有这样,i=1更合理,真正的反映学生毕业设计辩成绩才会更客观、绩;ω———因素A的权重;S———评委l根据因素A给iilii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环节地积极5ΣS性。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院校毕业设计质量得到ll=1予学生的成绩。
S=(2)S———学生答辩的总成绩。
稳步提高。
5表1某学生成绩汇总表参考文献:[1]杜忠华.如何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4):16-17.[2]韩作生,许崇敬.毕业设计的流程化跟踪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7-109.[3]张春,伊长文.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04-105.[4]邹永松,徐天茂,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5]陈新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34-137.273--【就业指导】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做以下简要概括。
主观方面:第一,容表示并不了解。
43%的同学选择创业,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强烈,三、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应对策略37%的同学认同并会考虑创业;第二,大学生创业需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创业失败率高4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主要明确,创业动力多样,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2%达70%以上,是出于生活需要;第三,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限,创业所到3%,远远低于一般企业。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创业相关知识,法律知识及社会经验创业的成功率,是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工作亟待解决的相对薄弱。
客观方面:第一,学校设备及课程安排对大问题。
学生创业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第二,在校大学生对政 1.动机、避免盲从,建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对于大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不甚了解,导致大学生不能及学生的创业教育,学校要通过建立创业素质教育体系时积极主动的创业;第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应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加以指导和帮助。
首先,一定的影响。
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创业动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二、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宁愿为自己打工,也不愿看别人脸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大学生创业意愿高涨,但色为别人打工;第二,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这种问获得最大的利益;第三,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找不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存在于以下几点:盲目到自己满意或是合适的工作岗位,被迫进行创业。
所以创业,缺乏实践、实战经验,无法把握住客观环境。
学校在素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 1.狂热中缺乏理性即有一定盲目性。
在创业的时育的有效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加强候,你是会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还是自己感兴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团队精神的教育,改正大学趣的,还是收益大的……答案各不相同。
但大多数人都生在价值观上的错误认识,树立在校大学生正确的世有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对自身定位不够明确,对自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在校界观、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切合实际的规划。
这难免会造成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水平有进一步提们对创业成功者的盲目追随。
引高。
学校通过开展相关创业素质方面的课程和讲座,2.缺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验。
大学生在学习过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通过测验让大学生程中,会学习很多的理论,如需求理论、晕轮效应、蝴蝶对自身的性格等有更清晰的认识,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效应等。
但在创业过程中,是否能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创职业定位。
其次,要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业实践中去?在调查中,这个问题的结果并不乐观。
在指导教育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等合宣扬素质教育的今天,死记硬背已经不合时宜,如何将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理论合理运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调查中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方向。
那些将自己定位在自主创现,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或在解决困难时只有低于10%业的学生,高校要对他们进行创业理论教育,让他们明的人会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中。
而应届毕业生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端正学刚刚脱离学校教育,普遍缺乏工作经验,极易导致他们生创业目标。
使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绕弯路。
比如创建公司的流程,在创业过程中碰钉子、理想,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不仅要想创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更不必说实际操作经验了。
这些业,而且要敢创业,喜欢创业,从而将创业理想化为自都注定了大学生创业征途的曲折坎坷,甚至中途夭折。
觉的创业行动,更加主动地致力于创业实践。
3.缺乏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大学生在学校里,2.创业意识,加强创业实践体验。
践是检验真理的人与人之间没有金钱的利益冲突,创建工作团队的目的唯一标准。
创业恰恰是大学生活中实践活动的纽带,创主要是完成一个晚会、一个活动、一场比赛等,而在创业业实践的成果也是价值评判依据。
学生普遍认识到创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别。
也许大家一开始创业时是为了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对创业实践实现共同梦想,但是当这个梦想实现的时候,大家的关中有较良好的辅助功效。
积极的创业实践不仅能够给系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合作关系,更多的可能是利益关同学们带来节节成功的愉悦,而且实践中的反馈与成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就必将导致矛盾的出现。
82%的就感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
学生只有经受住人表示当这种矛盾出现时会措手不及,这就表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磨练,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创业目标,才会有在创业过程中欠缺团队成员的交流和沟通。
更加坚定的创业信念,才会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 4.欠缺对政府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
对业习惯。
加强创业实践体验,增强创业意识主要有以下于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以杭州为例,杭州)要营造能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校园情境几条途径:(1市政府提出了“工商注册零首付、入园创业零门槛、项和氛围。
创业意识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情境和氛围对学目资助零积压、人才招聘零费用、创业服务零距离”等生进行全方位渗透。
如通过开展模拟公司、模拟炒股,政策。
调查大学生对这一政策的了解程度时我们发现,举办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案例分析讨论、头脑风90%创业的大学生虽然知道杭州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暴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创业,积累创业经验,激发他们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仍有87%的人对政策的具体内创业热情,帮助学生将传统就业观转变为我要自主创274--【就业指导】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应用理学专业本科生差异化辅导体系探究王海燕,杨帆,武锦婷,王志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摘要:应用理学专业课程基础性强、学习难度大,内容枯燥以及就业方向不明确等特点,新生对专业不了解,认可度比较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因此构建合理的应用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
本文在对应用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等培养模式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系统论为指导,面向学生就业,构建满足应用理学专业学生需求的涵盖四年的学生差异化辅导体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搭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四驾马车”: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科技基金项目和社会实习实践基地,助力学生适应职业成长需求。
本文还提出了值得思考和不断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理学专业;面向就业;本科学生;差异化;辅导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75-03应用理学专业以它重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出通过个性化的辅导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应用理学专业式,在各方面都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但是面对作为自己今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使他们既能不断加剧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当前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够努力学好应用理学专业,又能与今后的职业发展相趋向,都要求学院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但是在学生结合,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既注重理学专业的学习,又四年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个性化,不注重专业学习,会使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将专业应用学生的今后发展架在空中楼阁之中,没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