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精简笔记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五、六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五、六章)

综合能力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一节个案工作的本质一、什么是个案工作(一)个案工作的要素(3)服务对象、个别化的工作方式、服务目标。

(二)个案工作的含义(4)(1)个案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工作方法;(2)个案工作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3)个案工作是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的活动;(4)对人的尊重和肯定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表现在整个服务过程中。

二、个案工作的本质(一)社会功能的恢复(3)(1)包含个人或者家庭具备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2)包含个人或者家庭具有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3)包含个人或者家庭与社会环境能够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3)(1)包含对个人或者家庭自身拥有的能力的关注;(2)包含个人或者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3)包含个人或者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第二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见附表)第三节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一、接案或转介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2.促使有需的人成为服务对象;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允许提供转介的情况:待解决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服务区域之外。

二、收集资料1.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个人资料、环境资料);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服务对象的难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三、制定计划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2.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3.工作计划的目标;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5.服务开展的期限;6.联系方式。

四、签订协议(口头或者书面)1.服务目标;2.服务内容和采用发放;3.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4.服务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5.双方签字。

五、开展服务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5.治疗者。

六、结案(1)结案的情况(5)1.双方均认为目标已达到;2.对象已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4.对象有了新问题,需其他机构解决;5.其他不可预测因素。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学习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学习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学习笔记一、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它强调服务机构的运用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

1、社会服务的策划有多种形式,社会工作领域的主要形式有战略性、方案性发展、问题解决和创新四种。

战略性策划:需求评估-明确机构的使命-预测-设计可行性的战略-选择机构的战略-将战略转变为服务方案的目标-方案发展-评估。

方案发展策划:需求评估—目标制定-考虑机构的总目标-方案目标的修订-探行各种可行方法-认识机构的局限性-选择可行方案-方案活动的详细发展。

问题解决策划:认识现有问题-界定问题-探行行性的解决方法-认识各种可能的限制-选取解决办法-设计完整的计划-发展评估计划。

创新策划:认识特殊问题或状态-列出清楚的目标—收集其他机构创新的方法-提高资讯给机构的决策者思考-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阻力-选择理想的方法-发展计划用作评估和拓展。

方案策划者根据自己确定的“明确性问题”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界定主要考虑可拥有和可动用的资源,包括环境因素和情境状态,还有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带要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机构的目标、问题的紧迫程度、社会正义)。

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为四个阶段: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目标制定阶段,方案安排阶段,考虑服务的评估。

策划工作可分为管制性、指导性和分配性三大类。

管制性主要以监管行为为主,目的在于减少偏差和统一行动;指导性策划是指指导要求下属或执行部门发挥所长,是非强迫性的;分配性策划的重点是根据计划的标准去分配资源。

一项服务的推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计划、执行和评估。

计划由两部分组成:问题的认识分析与目标制定。

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类:政府资助、民间捐和商业交易。

政府资助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和奖励来实现;民间捐主要指来自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商业交易指服务收费、出售商品的收益。

2、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过程主要包括:进行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精简笔记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精简笔记
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那么〔设定每一组员的个别性治疗性方案,同时寻找小组共同目标,实施整体性小组治疗方案〕
互动模式
对象没有固定概念,有需要的人都可参加特定的小组。
源于开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社会构造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
个人与个人间、个人与社会系统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组是个人开展社会功能的场所;通过小组活动及组员间的互动,可以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和开展。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家庭治疗模式
以家庭作为根本的治疗单位,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辅导过程中不是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直接中断家庭成员之间循环互动的方式。
(2)家庭构造。涉及系统中的此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的分工、权力构造。
(1)对人成长开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
(2)对效劳对象问题的假设:问题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方面的压力有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根底;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效劳对象进展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反思性和非反思性〕、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效劳对象的技巧。
3.社区可以实现和谐。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冷漠、疏离
组织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让居民相互熟悉、沟通,参与活动管理增强责任感,分享收货增强自信心;
——邻里关系不良
组织多元化活动推动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基层联络网加强沟通;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助人活动(二)注重专业价值(三)强调专业方法(四)注重实践(五)双方合作(六)多方协同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一、社会工作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二、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1、什么是功能: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一、社会工作的对象(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

2精神病患者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二、社会工作的要素(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四)专业助人方法(五)助人活动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对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二)间接服务角色1管理者2资源筹措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一)理论知识(二)政策知识(三)技术知识(四)文化知识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三)心理素质(四)持续学习能力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一、西方传统文化和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二、中国专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尊守的一整套指导期实践的原则和理念(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容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2、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3、依法行政,公正无私4坚持普遍和个别相结合5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6、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7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8、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的含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一)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与领域社会工作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特点:职业性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社会工作目标: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和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的功能: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即最值得帮助的人)和扩大的对象(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而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广大公众;即已经不再是包括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而是可能涉及所有社会成员;也涉及一些公共服务,环境问题、公共安全等问题);社会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和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策方面的知识、技术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实践的哲学理念。

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理论作用(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实践作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戈登(个人应当受到社会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责任;每个人除了人类共同需要外,每个人需要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人潜能应该充分体现,且通过参与而尽到社会责任;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比斯台克(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抉择权利)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国际社会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伦理: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和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档案管理、转介、行政管理等);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我国社会工作伦理标准的制定原则:现实原则和发展原则;文化原则和政治原则互补;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自主和自由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改善生活质量原则;隐私和保密原则;真诚原则;社会工作专业守则:权威性;规范性;目的性;相对稳定性;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作用:保障按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提高社会认同;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内容: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重视同事的工作;共同执行守则;恪守公私分明;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众福利;维护社会正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需要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独特性;社会性;人类需要层次: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尔(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物性需要(进食、饮水等)和社会性需要(交往、成就、权力);人类行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七、八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七、八章)

综合能力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的特点与目标一、是社区(一)社区的含义(3)(1)居住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群人或这些人生活所在的地区(2)一群具有共同经济利益或共同文化传统的人(3)共有、共享、相同或共同参与等情况。

社区组成的5个要素:人口、地域、共同生活、设施、社区意识社区是一个人群(5)(1)住在邻近的地区(2)具有共同利益(3)具有共同的服务(4)面临共同的问题(5)产生共同的需要(二)社区的功能(5)1.“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社区具有一定的经济及商业活动,能满足基本需要,提供实际服务;2.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社区给成员灌输知识、信息和价值观;3.社会参与功能——社区提供表达自己需求和兴趣的渠道,提供建立支持网络的机会;4.社会控制功能——通过制定和切实有效地执行规章与公约,确保居民遵循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

5.心理支持功能或感情功能——居民相互支持及互相帮助,满足物质和情感上的需要。

二、社区工作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

社区工作的基本特征(6)(1)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2)采用多种方法(3)多元化的工作对象(4)集体行动(5)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6)以民主价值观念为指导思想(二)社区工作的专业特点(4)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重点考虑社区环境及制度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功能、限制人的能力、如何让资源和权利产生缺失;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到社会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力的分配;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工作内容较为政治化;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善于从社会结构、社会政策、制度和资源分配角度关注问题,并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结症。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和实践原则(一)目标的分类(2)(1)任务目标——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2)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

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笔记过级后整理完整简洁

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笔记过级后整理完整简洁

第一章社会工作旳目旳、对象与领域1, 社会工作旳含义: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旳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 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措施协助有困难旳人或群体走出困境旳职业活动。

P12, 社会工作: 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以科学旳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措施助人旳服务活动。

P2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一样旳理解:一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2023 年1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若干重大问题旳决定》(如下简称《决定》), 指出要“建设宏大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构造合理、素质优良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旳迫切需要。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鼓励为重要内容旳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原则,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3, 社会工作旳特点: ①职业助人活动(注: 一种队伍, 而不是一种人)、②重视专业价值(灵魂)、③强调专业措施、④重视实践(应用社会科学)、⑤双方合作(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工作)、⑥多方协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资源整合等)P2所谓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照旳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旳灵魂, 它既是社会工作专业遵照旳原则, 又是社会工作专业努力旳目旳。

同步又强调要协助服务对象实现个人价值, 实现平等与正义。

社会工作专业旳基本措施有: 个案工作、小组作、小区工作4, 社会工作旳目旳: (1)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和困难、增进发展);(2)社会层面(处理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公正)P45,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旳功能: 增进服务对象旳正常生活(社会工作在物质协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旳援助是详细旳)、增进人与社会环境旳互相适应(社会工作专业旳服务目旳是建立个人与环境之间旳良好互动。

首先要提高个人适应社会环境旳能力【人在环境中旳分析视角, 人—问题—环境】, 另首先则要改善环境, 调动环境中旳资源, 排除环境中旳障碍。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社会工作是一门旨在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增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专业学科。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核心素养,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对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一些重要方面的笔记整理。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和态度。

其中,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是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需求和权利;助人自助则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发展;公平正义要求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消除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则是对社会工作者行为的规范和指导。

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如尊重、保密、不歧视;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如合作、尊重、互相支持;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如遵守规定、维护机构形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如促进专业发展、维护专业声誉;对社会的伦理责任,如促进社会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对于社会工作至关重要。

人类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遗传基因、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因素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需要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出影响其行为和问题的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

个案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评估、制定计划、开展服务、结案与评估等阶段。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

收集资料时,要全面、准确,包括服务对象的个人背景、家庭情况、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评估问题要客观、深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

制定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明确服务目标和具体的服务措施。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附件精简笔记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附件精简笔记

阶段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婴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迅速。

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发达,从直观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

有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

对语言感兴趣。

社会化过程:0-6个月,单纯社会化反应;7-24个月,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2-3岁,发展伙伴关系。

自我意识三阶段:游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的出现。

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里自闭。

学龄前3-6岁,大肌肉发展成熟;6-7岁,智能迅速增长。

语言发展: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转换。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口吃、攻击、沉迷于电视学龄期身体各方面和机能有进一步发展,掌握了完整的动作。

语言发展:口头、书面、内部语言。

注意力增强。

对环境适应性增强,有更符合实际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

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学习困难青少年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

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是关键期和成熟期。

情绪有两级发展特征。

出现性意识。

社会性发展由青少年社会化任务决定,其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早恋、犯罪、适应不良青年黄金时期22-35岁感知、记忆、想象能力最佳。

心智活动到最高水平。

一般能力(认识、实际操作)和特殊能力(职业、人际关系、管理、适应)发展更为成熟: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角色冲突与转换;工作上遭到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

中年50岁出现更年期处理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智慧。

情感稳定、性格成型、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婚姻更加务实;处于失业关键期。

如何度过更年期、适应婚姻关系变化。

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

老年生理功能退化思维呈衰退趋势,但有较大平衡性。

原社会角色消退,产生失落感。

无用感、孤独感、生活和身体上的困扰模式理论假设治疗技巧特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重要特征——开放性。

(1)对人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问题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方面的压力有关;(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笔记
8、认知行为理论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学习得到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也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题。
9、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实践作用: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3、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965年)的内容: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13、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14、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4、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20—60年代成为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主要观点:第一,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非理性的。第二,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自我的强化上。第三,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将其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7、认知行为理论是折衷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学派。主要观点:*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根据埃里斯“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行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三、四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三、四章)

综合能力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的含义: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具有的社会性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马斯洛需要理论ERG 莫瑞需要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生存关系成长生理性需要心因性需要(通过童年经验获得):1.与学习任务;2.与人际关系。

强调需求层次,先低级后高级。

没有需求层次。

1.需要之间相互联系2.需要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3.推动活动 4.有不同发展阶段。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的含义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勒温S-R B=f(S.A)B=f(P.E)S-外界刺激R-反应行为B-行为变因S-情景变因A-前提变因(遗传、年龄)B-行为P-个体E-环境(二)人类行为的类型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三)人类行为的特点(6)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3)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第二节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与人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二)特点(5):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7)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

三、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5)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遗传基因(DNA和RNA),有自我复制和发生特变的特点。

异常遗传(4)1.单一基因遗传——血友病;2.多重因素遗传——气喘、兔唇、糖尿病;3.染色体错乱——唐氏症;4.环境引起的异常——酒精、辐射、致癌物质。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博爱”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因为社会工作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工作是充满价值观念的活动,价值观也就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
(四)助人活动
价值观、理念、感情甚至个人的行为特点。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五)专业方法
这是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实务工作方法,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并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前身。在社会工作产生阶段,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 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就是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就是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使他们能正常地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之中”,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四)工作对象的拓展
英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后来,社会工作除了依然关注这些最困难群体之外,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笔记(重点归纳)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笔记(重点归纳)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笔记(重点归纳)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助人活动(二)注重专业价值(三)强调专业方法(四)注重实践(五)双方合作(六)多方协同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一、社会工作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二、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1、什么是功能: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一、社会工作的对象(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

2精神病患者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二、社会工作的要素(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四)专业助人方法(五)助人活动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对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二)间接服务角色1管理者2资源筹措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一)理论知识(二)政策知识(三)技术知识(四)文化知识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三)心理素质(四)持续学习能力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一、西方传统文化和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二、中国专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尊守的一整套指导期实践的原则和理念(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一)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二)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三)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四)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五)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2、注重和谐,促进发展3、平等待人,注重参与4、道德与责任并举5、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技能,它要求社工在实践中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聆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笔记整理。

一、沟通能力沟通是社工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社工需要和不同领域的人沟通,包括客户、家属、医生、律师等。

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社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传达社工的观点和建议。

(1)积极倾听倾听对于社工来说非常重要。

社工需要听取客户的故事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积极倾听,社工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有效表达社工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与客户、家属或其他专业人士沟通时,社工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行话和专业术语,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

二、问题解决能力社工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客户的紧急需求到组织内部的运营问题。

社工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问题识别社工需要具备识别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和观察,社工能够识别出客户面临的问题,并能够将其具体化和分析化,以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2)制定解决方案社工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基于客户的情况和需求,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组织和社会资源的利用。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社工需要与客户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合作。

三、聆听能力聆听是社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聆听,社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聆听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加客户的参与度。

(1)尊重社工需要尊重客户的观点和感受。

尊重是建立良好聆听关系的基础,社工应该避免对客户进行评判和批判,而是要接纳客户的观点和感受。

(2)反馈社工在聆听的同时,也需要给予适当的反馈。

反馈可以是肢体语言、肯定的言语或者是提问等形式,以表明社工对客户的聆听和理解。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

综合能力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社会工作的概念内涵: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三)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三种)1普通社会工作——本职工作之外、不及报酬的思想教育或公益性服务;2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的之人活动;3专业社会工作——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助人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3个)1解救危难——寻找资源,帮助走出生命危机状态;2缓解困难——帮助有困难需要的人恢复正常生活;3促进发展(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掘个人潜能,增加面对困难的能力,以更好的面对生活。

“助人自助”(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促进社会公正(机会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工作)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概念与类型1.功能的含义: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基督教”是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文艺复兴→欧洲宗教改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3.制度背景——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二)社会工作的产生18世纪中期欧美国家有组织的志愿济贫救困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民间的社会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一)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19世纪末英美等国慈善组织开始对志愿人员、服务人员培训。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九、十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精简笔记(九、十章)

综合能力第九章 社会工作督导第一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印象一、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一)含义——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二)社会工作督导对象与督导者督导对象(4)——督导者——机构中资深的社会工作者督导类型(4)第二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与内容责任在被督导者(咨询) 强调学习 (重点在一般议题) 责任在督导者(督导)强调实务 (重点在特殊议题)(一、二、三)三类督导的内容第三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过程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1.有利于机构目标的实现;2.支持与持续反思;3.促进自我完善。

二、社会工作督导过程及技巧(一)社会工作督导过程1.督导前期(与被督导者建立关系的基础期,双方要相互了解);2.开展期(建立互相信任,确认双方同意的督导形式);3.工作期(分享经验与感受,支持被督导者做好服务);4.终结期(总结过程,加强自我改进)。

(二)技巧1.督导的相互契合技巧;2.订立协议;3.开展话题的技巧;4.同感与分享感受的技巧;5.要求被督导者努力工作和分享资料;6.督导会谈的结束技巧。

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见附件)个别督导、团体督导、同事督导第五节志愿者的督导一、志愿者督导工作的含义和目的(一)含义——社会服务机构中的行政专务人员指导、协调、增强和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过程。

是在遵循社会服务机构政策和行政规范的情况下,通过教育训练和专业支持,协助志愿者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并且使服务对象、志愿者督导和所属机构都能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感。

(二)目的主要目的:维护服务对象的权益;次要目的: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促其自我成长;最终目的:维持社会服务的专业形象并提供专业水准。

二、志愿服务督导的功能(见附件)志愿者督导的产生方式:1.由机构承办志愿服务业务的专职人员担任督导;2.由资深志愿者担任督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基本原则(6):
(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人本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ABC理论——A(当前发生的事件);B(对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模式指出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帮助对象的有效方法是协助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之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是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此种人的五个特征:
(1)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理性的人(2)适应力强,珍惜和享受生活(3)依据真是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忠于自己(4)面临众多选择,能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5)生活中有丰富的创造力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特点
模式把沟通视为社工与对象间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具备:
两个要素:(1)有系统(2)有反应。
五种功能:(1)探究(2)组织(3)意识水平的提升(4)鼓励(5)方向引导。
(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
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成长危机和情景危机。
语言发展:口头、书面、内部语言。注意力增强。
对环境适应性增强,有更符合实际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
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学习困难
青少年
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是关键期和成熟期。情绪有两级发展特征。出现性意识。
社会性发展由青少年社会化任务决定,其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基本假设(2):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意识层次(3):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
技巧(5):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早恋、犯罪、适应不良
青年
黄金时期22-35岁
感知、记忆、想象能力最佳。心智活动到最高水平。一般能力(认识、实际操作)和特殊能力(职业、人际关系、管理、适应)
发展更为成熟: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
角色冲突与转换;工作上遭到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
中年
50岁出现更年期
处理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智慧。
情感稳定、性格成型、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婚姻更加务实;处于失业关键期。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服务介入技巧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阶段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性发展
面临的问题
婴幼儿
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迅速。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发达,从直观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有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对语言感兴趣。
社会化过程:0-6个月,单纯社会化反应;7-24个月,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2-3岁,发展伙伴关系。
自我意识三阶段:游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的出现。
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里自闭。
学龄前
3-6岁,大肌肉发展成熟;
6-7岁,智能迅速增长。
语言发展: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转换。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口吃、攻击、沉迷于电视
学龄期
身体各方面和机能有进一步发展,掌握了完整的动作。
任务中心模式
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对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五方面基本要求:(1)介入时间有限(2)介入目标清晰(3)介入服务简要(4)介入过程精密(5)服务效果明显。
模式关注对象的自主性:(1)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2)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问题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方面的压力有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反思性和非反思性)、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技巧。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潜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2)自我概念: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三方面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适应不良(服务对象借助曲解或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适应失调(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一致,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如何度过更年期、适应婚姻关系变化。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
老年
生理功能退化
思维呈衰退趋势,但有较大平衡性。
原社会角色消退,产生失落感。
无用感、孤独感、生活和身体上的困扰
模式
理论假设
治疗技巧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重要特征——开放性。
(1)对人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
反思性:直接提供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非反思性:与服务对象沟通,引导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对象(5方面)——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在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