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组织在境外的发展
社会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发展路径
统 、 深 入 地 分 析 和 比较 当 前社 会 组 织 定 ,提 出要 “ 坚 持培 育 发 展 和 管 理 监 整 体 而 言 ,我 国社 会 组 织 的法 制环 境 所 面I 临的 各 类 环 境 有 助 于 全 面深 化 改 督 并 重 ,推 动 社 会 组 织 健 康 有 序 发 并 未 取 得 突破 性 进 步 ,至 今仍 未 制 定
界在对发展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存在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根据这一精神不少地区还放开了基过于突出政府作用而忽略环境分析的组织体制并要求引导社会组织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对于暂不倾向容易将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居民活动团队部环境因素等同于国家支持从而窄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比 较 以 上 文 件 可 见 , 中 央 政 府 证 其 发 展 。例 如 , 日本 颁 布 了 社 会
在 对 社 会组 织 的 理 念 上 ,存 在 着 两 个 组 织 法 ,德 国 制 定 了 结 社 法 》 。
境 特征
目标 定 位 ,分 别 为 效 用 目标 和变 迁 目 社 会 组 织 的壮 大 不仅 需 要 取得 合 法 身 结 合 组 织 社 会 学 关 于 组 织 环 境 标 。效 用 目标 期 望 社 会组 织 能够 立 即 份 ,还 要 有 配 套 条 件 支 持 。 发 达 国 家 的 理 论 以及 我 国 的实 际情 况 ,影 响 社 发 挥 服 务 功 能 ,达 到 化 解 社 会 矛 盾 的 ( 如 美 国 ) 的法 律 规 定 了 政 府 对 社 会 会 组 织 发 展 的外 部 环 境 可分 为 目标 环 目 的 。变 迁 目标 期 待 通 过 发 展 社 会 组 组 织 的资 助 ,这 些 资助 通 常 要 占到 社 境 、 法 制 环 境 、体 制 环 境 、 绩 效环 境 织 规 划 行 为 ,最 终推 动 我 国 社 会 结 构 会 组 织 收 入 的 4 0 % 以上 。我 国 目前 税 和 文 化 环 境 。 目标 环 境 影 响 社 会 组 织 变 迁 。效 用 目标 和 变 迁 目标 的 关 系 是 收 制 度 对 社 会 组 织 发展 的 导 向 性 作 用
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创新的三个观念性问题
援助 项 目开展 合作 , 开展 配 套或 者 相 关 的社 会 项 目。六是 政府 购买 社会 组 织 的海 J ' b l , l l 务, 对 外合
第一 , 中国社会 组织 海 外发 展的 现 状 和 问题 。
我们先来看中国社会组织海外发展的现状 , 从总体 上来看 , 中国社会 组 织海 外 发展 才 刚 刚起步 , 国际 化程度偏低 , 在 国 际社会 的影 响力较 弱 , 无论 是从 组织数量 、 参 与 的内容 、 规模和投 入都 比较 低 , 可 以 说 中国社会 组织 海外 发 展还 处 在初 级 阶段 。现 在 面临 的问题有这几个 方面 : 一是 国际化水 平低 。二 是海外发展对政府资源和国际组织过分依赖 , 走出 去 的社会 组织 , 大部分 都有政府 的背景 或者依赖 于 国际社会 组织 。三是本 土 社会 组 织 国 际化实 践 经 验和 国际化能力 以及 跨 文化 的沟通 能 力不 足 。 四 是严重受 制于外 事 管理 制度 。五 是 缺乏 政府 针对 性 的有效 支持 。六是 缺 乏 法律 和 制 度 的支 持 。七 是关于今 后在海外 的发展 , 也缺 乏研究 和学术 的支 持。八是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 第二 , 中国社 会组 织海 外 发展 的 作用 和 意 义 。 中国社 会 组 织 海 外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和 意义 。一 是 可 以 使 中 国 深 度 参 与 国 际事 务 。二 是提 高 国际非 政府 事务 中 的话 语 权 , 中国在 国 际 事务 中的 话 语 权 非 常 重 要 。可 以通 过 社 会 组 织 从民间发挥作用来赢得世界上对我们 的认知 , 争 取最 大 的 支 持 力 量 。三 是 社 会 组 织 是 公 共 外 交 和 民间外 交 的重 要 手段 , 可 以补 益 中 国政府 官方 外交 的不 足 。 四是 增 进 国际社 会 对 中 国 的 了解 , 塑造 和 改 善 中 国 的 国 际形 象 。五 是 通 过 社 会 组 织在海外 的发展 , 更好 传播 中国的文 化 和价值 观, 提升 国家 整体 的软 实力 。 第三 , 中 国社 会 组 织 海外 发 展 的路 径 。 中 国 社会 组织 海 外 发 展 的路 径 有 哪 些 ?一 是 设 立 分 支机 构 、 代表 处 、 办 事处 、 工作 站 。二 是参 与境 外 合作 项 目, 培 育海 外 项 目的 实践 经 验 。三是 与 中 国“ 走 出 去 ”的企 业 协 作 起 来 , 合 作 开 展 社 会 项 目。 四是 可 以协 助 中 国海外 发 展 的企 业 , 在 当地 赢得 良好 的 发 展 环 境 。 五 是 与 中 国政 府 的 对 外
4、国外NGO发展概况
1995年190亿美元的支出,占GDP5.2%.402574职员, 占非农业就业7.2%,总服务业就业15.3%,公共部门 就业的31.2%。
领域:教育、社会服务、医疗保健。
国外经验
国外实证研究表明:
一、志愿者个人有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责任感, 是一种利他的表现。
二、志愿者处于为了提升个人人力资本、社会 资本和其他个人利益的自利的动机。这一点成为 志愿者更多、更持久地提供志愿服务的动力。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1995年5020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6.9%,8600000职员,非农就业人口7.8%,总服务业 就业16.5%,公共部门就业46.7%. 活动领域:医疗卫生保健、高等教育。67.8%的非 营利组织就业人数都在以上两领域。 特点:动员大批志愿者。49%的美国公众每年利 用业余时间参加非营利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创造 价值2000亿美元。基金会高度发达。福特、盖茨 等基金会。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
1995年944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3.9%; 140万职员,占非农就业的4.9%,总服务业就业 11.6%,公共部门就业30.4%。 分类:社团、财团、公法人,1964年《结社法》, 第登记管理进行规定。 特点:收入来源上,64%来自政府。政府财政支 持是德国非营利组织赖以存在的支柱。
美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型
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保 健机构、专业协会、教会、工会商会、体 育组织、文化娱乐组织、青年组织、老年 公民组织、志愿组织、民间基金会、公益 性团体、慈善机构等。 美国红十字会、洛克非勒基金会、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纽约交响乐团、全球救助 合作社、环境保护基金美国商会等都是比 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红艳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各国的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环境保护、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及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现代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目前关于什么是社会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国际、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有不同的称谓或术语,如“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G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sector)、“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民间组织”、“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基金会”(foundation)及“非商业组织”(noncommercial organizations)等等。
有学者统计“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在现实中演绎出了接近50种不同称谓,[1]这些不同的称谓由于其表述的主体、背景、场合不同而各有所侧重,但是它们基本上包含了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自主性、志愿性等特征的、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则是出现于17世纪时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团体和开展慈善救济等公益活动的组织。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渐兴起,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一种独立的社会实体,其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和公益事务,包括慈善、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果,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日益丰富。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00万个,其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占比例最高。
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的提供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所变化。
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社会组织将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会在慈善、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展,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提供。
2.高效化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将逐渐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组织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担当社会职责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3.科技创新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将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通过借助新科技的力量,社会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并且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三、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社会组织的发展虽然所向披靡,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不规范由于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公益性质,其运营和管理存在较大的特殊性。
同时,目前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管理规范程度不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将社会组织作为非法牟利的渠道,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2.缺乏人才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其需要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二、国际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 杜南(Henry Dunant)成立。1863年, 杜南与古斯塔· 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 杜福尔、路易斯· 阿皮亚及西奥 多· 莫诺瓦一通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原则,7项原则分别为: 1)人道Humanity 2)公正Impartiality 3)中立Neutrality 4)独立Independence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 6)统一Unity 7)普遍 Universality
案例:
非营利组织是第二职业:罗伯特· 比福德 访谈录
这是一篇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与罗伯特· 比福德一篇访谈录,罗伯特· 比福德 是布福德电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创建了两个非营利性机构 ,即领袖关系网和彼得·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基金会。原文如下: 彼得· 德鲁克:鲍伯,当您决定在经营自己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再创建大型 非营利组织——领袖关系网,并亲自担任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时,您已经 40多岁。您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来适应这种转变呢?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从如何 经营企业——基本上是我一生的经验积累——转换到如何管理服务性社会 组织,在这里服务是组织生存的主要推动力。 彼得· 德鲁克:您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很多吗?或者你虽然还是在做 同样的事,但是做事的目的和方式已截然不同?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应该是后者。我发现我为公司所做的工作与为领袖 关系网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必须清楚组织的发展 远景以便引导组织其他成员成功地发挥作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在这两种 情况下,我都必须在工作上鼓励和支持组织其他成员,不管是在企业还是 在领袖关系网,都必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这两种情况下, 我都必须维持一系列重要关系,这会使我及时了解在这两个领域里所发生 的事情。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一什么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
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
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
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
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
“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
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
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预防和治理第三章 案件办理第四章 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第五章 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第六章 国际合作第七章 保障措施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本法所称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实施犯罪,以及在境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适用本法。
第三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机制和有组织犯罪预防治理体系。
第四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坚持与反腐败相结合,坚持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第五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依法做好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动员、依靠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
社会组织发展的四阶段与中国社会演变
社会组织发展的四阶段与中国社会演变作者:陶传进来源:《文化纵横》 2018年第1期社会组织发展的四阶段与中国社会演变陶传进“社会组织”这个概念,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快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展示出其不同的含义,显示出社会的不同存在形态。
这不仅告诉人们它有类型上的区别,而且同时也展示出了社会组织嵌入其中的社会发展格局与丰富多彩的面向。
1.0版社会组织:由无到有的惊喜当代社会组织有其特定的含义,其在不同场合被称为“NGO”(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乃至如今占据主流的“社会组织”。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当下社会组织与中国传统社会主要在村庄形成与活动的那些“民间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也无意将当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等同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含义稍显泛化的“社会组织”。
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意义上,当下社会组织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某种人们未必全然意识到的社会特质正在出现并飞速递增,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期待。
该阶段的里程碑式事件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随后中国社会开始传递出一种特定的信号,那就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自我组织的方式参与到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中。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国际机构在中国的工作快速推进,其给人们带来了关键理念——即社区公众可以通过自我组织追求自我发展,并在其中实现参与、增能。
它们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是农村社区的脱贫发展,将贫困村庄里的农民组织起来生成社区发展组织,形成一种虽然没有登记注册但能显示出最典型本质含义的社区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理念由外向内的传播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但或许人们没有明晰意识到的是,我们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路线是其发展的另外一个推手。
在一篇政策报告中,我们谈到中国改革路线的两大促进力量:一个是境外社会组织的进入与支持,它们提供社会组织建构的理念与工具;另一个则是改革开放中的国家引领,由此提供社会开放的动力。
社会组织在境外的发展概述(PPT 38页)
二、资本主义成熟期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垄 断资本主义”的成熟期,形成垄断和金融寡头。
随着资本主义新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表现 出新特征
1. 致力于社会变革、社会改造的工人团体涌现
1881英国民主联盟 1883年俄国劳动解放社 1886年美国劳动者联盟
这些都是无产阶级维护自身权益、与垄断资产阶级相抗 衡的社会组织
19世纪中期的法国批评家H.泰恩参观了曼彻斯特一个模范济贫院之后 指出:“济贫院被看成是监狱,穷人把是否进入济贫院看成是自己名 誉的转折点。这是每一项管理制度的缺陷,每一个人在这里成了机器 ,仿佛他们没有情感,总是无意识地受到侮辱。”
一些济贫院中的伙食质量极为低劣,1871年,地方政府事务部对伦敦 地区济贫院的食品进行了调查,所检查的57个儿童用牛奶样品中,只 有两个未被取脂,几乎所有的牛奶都被严重稀释,7个样品中有一半 是水,这对儿童的健康必然带来损害。所检查的大多数黄油是用对人 体有害的动物脂肪炼成的。
英国阶级变动:
圈地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首先是原 来是统一的贵族分裂成为互相敌对的两大集团。
资产阶级代言人——新贵族 封建专制的拥护者——旧贵族
清教徒运动
国教:英吉利国教教会
成为国王工具、国教僧侣奢侈放荡、残酷剥削、繁文缛 节多,浪费时光。
清教徒运动:加尔文教
善基金会
日本
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非农就业的 3.5%
集中在医疗卫生保健、社会福利和国际合作领域
90%是没有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
日本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比较突出,主 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援助
澳大利亚
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国外经验
如对 私立学校 、医疗机构等 ,有些 国家有专 门的法 律。如 日 本在法律上将社会组织细化为许多不 同的形式 ,有许 多分别
育 、规范发展 ,如何建立配套可行 的法律政策体制 和监督机 法管理 ,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 :公益法人 、社 团法人 、NP O 制 ,使 我国的社会组织走上适合 中国国情 的、法制化 的、规 法人 、社 会福利法人 、学校法人 、宗教法人 、医疗法人 、公 范化的发展道路 ,真正发挥承接政府 职能转换 移出的功能 , 益信托基金 、共 同组合 、任 意团体等 。而以美 国 、英 国为代 完 成 国家 治 理 结 构 的变 革 ,却 缺 乏 共 识 ,需 要 进 一 步 深 入 研 表的英美法系 中则没有 区别公法 和私 法 ,社会 组织主要 的法 究。本文主要介绍美 国、英 国、德 国、 日本等 西方 几个 主要 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 、协会和信托 ( T r u s t )。 发达 国家在依法管理社会组织 的经验 ,为我国社会 组织的依 ( 三 )关于社会组织 的分类标准 法规范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 国际上对社会组织 的分类 主要依据三个原则 :一是公益
会组 织的登记注册 ,主要是对年 营业额 大于一万英镑的社会 组织进行审查监督 。德 国也 没有 规定所有的社会团体都要进 行登记 。但那些未登记的社 团则不能享受 国家的税收优惠 。 ( 一 )政府对社会组织 的监管
是对社 会组织 经 营活动 的监管 。美 国对社 会组 织经 营活 动的管 理, 主要从其 活动能 否获得 免税方 面来进行 。为 了慈善 目的, 可予免税 , 为 了市场 目的, 就要 纳税 。一旦发现非
也一 直在 积极探 索和实践。而美 国、德 国、 日本等 国外发达 国家成熟的经验 ,尤其在规 范社会组 织发展 的法律体 系、监 管制 度 等方面 ,无疑 为我们提供 了许 多有 益的借鉴 。
20160428-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2017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2016年4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令第44号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登记和备案第三章活动规范第四章便利措施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的活动,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交流与合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境外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智库机构等非营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境外非政府组织依照本法可以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和济困、救灾等方面开展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活动。
第四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的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或者资助营利性活动、政治活动,不得非法从事或者资助宗教活动。
第六条国务院公安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相应业务主管单位。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服务。
国家建立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监督管理和服务便利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国家对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予表彰。
第二章登记和备案第九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未登记设立代表机构需要在中国境内开展临时活动的,应当依法备案。
境外非政府组织未登记设立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未经备案的,不得在中国境内开展或者变相开展活动,不得委托、资助或者变相委托、资助中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
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和运行模式分析及启示
阐释:社区社会组织应具有较高程度的活跃性,经常性地开展积极向 上、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而且能够持久地坚持。
谢 谢!
三、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及规范化建设标准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流程
社区社会组织定义:在社区范围开展活动、以本社区居民为成员的社 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分为备案类和非备案类。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在街道办事 处备案。
非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若要进行备案,按以下流程进行。
备案流程:社区社会组织向社区居委会提交申请,居委会受理并初审、 公示—社区居委会将申请提交到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进行审查,发给 备案证书—街道办事处将备案表单报送区县民政部门—区社团办提交 到市社团办(共4步)。
二、地域社区ຫໍສະໝຸດ 功能社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的概念
地域社区。社区居委会意义上的社区是地域社区,对于居民有身份和 资格要求。这样的社区不会很大,一般为1000户-3000户,人口3000 人-10000人。 目前,我们主要是以这种规模狭小的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工作。这种 规模狭小的社区适合于进行自治性管理。地域社区即行政意义上的社 区居委会辖区。 功能社区是指以某种设施为载体,由经常使用某种设施的居民而构成 的社区。功能社区没有边界,是蜂窝式社区,允许每个居民使用社区 的设施,参加社区的活动。 功能社区的范围要大于地域社区,一般叫做一刻钟服务圈,大致以 1000米为半径,面积在3-4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3-4个地域社区 构成一个功能社区。
规范性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标准(“五有一能”)
1、有规范的组织名称和文字形式的组织章程。 2、有负责人或骨干。 3、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 4、有备案证号。 5、有一定规模的受益群体。 6、能够经常性和持续性地开展有益于社会和谐的活动。
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
环球瞭望027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NGO概述非政府组织起源于国外,简称为 NGO。
NGO通常指通过非政府的形式开展公益事业的民间组织,是与政府和市场有所区别的一种特别机构。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早出现于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中,定义为:在国际级别、国家或地方上组织起来的志愿性的、非营利性的公民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在境外合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智库机构等非政府、非盈利的社会组织。
NGO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合法性、自治性、志愿性、组织性、非政治性等特点。
其种类大体包括基金会:是以公益事业为目的,通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接受大额捐赠和从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其运行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管理较严格,章程较规范;社会团体:是在境外根据一定法律或者规章合法成立的,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下自发组成团队,为实现团队成员的意愿,依据章程开展一系列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有主题突出、目的明确的特征;社会服务机构: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非营利、非政府的研究中心、咨询中心,主要内容是提供教育培训、咨询服务、调查服务。
我国境外NGO的发展状况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我国境外NGO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境外NGO开展活动比较随意。
当时在我国社会环境动荡,境外NGO的活动取得一定社会效益,但也存在境外NGO帮助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集团从事损害我国利益的活动;到70年代末期,囿于我国所处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在华境外NGO的发展几乎为零;到9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后,大量境外NGO开始来华并开设办事处进行活动。
福特基金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华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此后,大批量各领域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绿色和平组织等先后来华开展活动;至今,我国于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境外NGO的高度认可,加速推动境外NGO来华开展活动。
社会组织国内外研究综述
即社会 组织要具有一定的规范 : 要合法注册 , 有章程 、 制度 , 非 2 0世纪 7 0年代 以来 , 全球 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 中出现一个新 现 共识 , 象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 , 各种社团 、 草根组织纷纷创立 , 发展迅速 政府性和非营利性 , 自治性和 自愿性。 并作为政府 、企业 之外的社会治理主体广泛参 与人类社会 各个 领 2 国 内相 关研 究综 述 社会组织在 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在建 国以后 , 1 9 5 0年 《 社会 团体 域, 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 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 组织迅速发展 的同时 ,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社会组织这个 区别于政府 登记暂行办法 》制 定颁 布后 ,中国的社会组 织大量发展起 来 。到 1 9 8 8年 , 国务院颁 布了《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 由于条例对社 团 和企业的第 三方组织也展开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设定的条件作 了严格的限定 , 这时期 的社会组织增长速度放缓 。但 1 国外 相 关 研 究 综 述 西 方 社 会 组 织 的发 展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一、 萌 芽 阶段 。 1 7世 纪 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 加上 1 9 9 5年北京 世界妇女大会 的影响 , 中 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世界取得 巨大 发展的开端 , 在这期间 , 社会 的 国社会组织很快迎来 了发展的新 一次 高潮 。 毕天云在《 改 革开放 3 0年社会组织发展历程透视》 中认 为社 会 分化 、 新 阶层 的产生 , 新生 的资产 阶级和 自由产业工人 队伍逐渐形 0年的发展可分 为四个 阶段 即第一 阶段 从 成 ,资产阶级新贵族寻求独立 自主的经济 自由和个人 自主空间 , 一 组织 的发展在改革开放 3 批事业成功的工厂主或企业家 出于博爱 目的纷纷成立慈善组织。 这 1 9 7 8 年至 1 9 8 9年 , 改革开放为社会组织 的恢 复与发展提供 了新 的 9 9 0年至 1 9 9 9年 , 在这一 阶段 , “ 民办非 其 中发生 的主要事件有 , 1 6 0 1 年英国颁布《 慈 善法 》 和《 济贫法》 , 鼓 契机和动力。第二 阶段从 1 励开展慈善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 的组织的发展 。1 8 6 3 年 欧洲 1 4 个 企业单位” 首次 出现在公众视角。 第三 阶段从 2 0 0 0年至 2 0 0 6 年, 社 并且基金会成为社会组织 中的一 国家参加了公共福利协会 在 日内瓦召开 的红十字 国际委员会创 世 会组织开始走 向规模化 和稳定化 。 会议 , 制定 了红十字会 的基本原则 , 其后 于 1 8 6 4年签署 了《日内瓦 个独立类型从社会 团体 中独立 出来。 第四阶段从 2 0 0 7年至今 , 2 0 0 7 0月召开的十七大 ,肯定了社会 组织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公 约》 。 此后 , 在 1 0 0多年里 国际红十字会得 到了广泛 的支持和认可 年 l 并迅 速地在全球发展起 来。 二、 发展阶段。 社会组织 的发展 阶段出现 中的积极作用 , 给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 了政治保证 。 国 内 的专 家 学 者 对社 会 组 织 的关 注 始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如 王 在两次世界大 战之间 ,但随着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 发, 西 方国家政府纷纷将社会保 障纳入到 自己的职责范 围内 , 一度 世刚主编的《 中 国社 团史》 , 唐 士其 的《 国家与社会 的关 系》 , 张静主 国家与社会》 等都是较早地对 国内社会组织 的研究 , 这个 阶段 让社会组织在公共事 业尤其是社会保 障事业 中的活动空 间受到一 编的《 定的压缩 。虽然如此 , 社会组织还是在某些领域 内产生它应有 的作 的研 究主要是对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 的历史 总结 , 介绍 国外社会组织 用, 比如 1 9 1 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 , 在英 国率先成立 的紧急救 发展情况 ,探讨 国家与社会 的关 系以及公 民社会理论方 面的 内容 。 助儿童基金 , 以救助饱 受战火摧残的儿童 , 后来迅速发展 成为救助 具 体 体 现 在 以下 三 个 面 : 第一 , 不 同社会组织不 同类型 的细化研究。比较典型 的如对“ 单 儿童会 国际联 盟。如今它 已是英国最大的社会 组织之一 , 以伦敦为 位” 、 “ 中介 ” 的研究 。如李路路主编的《 论单位研究》 、 俞可平 主编的 总部 , 在全球 6 0多个发展 中国家开展项 目。 三、 繁荣 阶段 。 二 战结束 治理 与善治》 等都对 “ 单位 ” 作出了具 体阐述 。 他们认为“ 单位 ” 体制 后, 社会 的发展非常迅速。 交通工具 的变革 , 使得 国与 国之间不再彼 《 动员资源 于国家 的 目标建立 的一套 分配 此孤立 , 而是互相影响。这一 时期 出现 了很 多至今有深远影 响的社 是 国家为有效地控制资源 、 从不 同学科 的角度对社会组 织进 会组织 ,如成立于 1 9 6 1 年世界最 大 、最富盛名 的国际环境保 护组 和利用资源的组织化体制 。第二 , 中国社 团改革一 从政 府选 择到社会 织一世界 自然基金会。 目前 , 基金会在世界 范围内拥 有将 近 5 2 0 万 行 的规范研究。如王名等人 的《 选择 》 、 邓国胜的《 社会组织评估》 、 贾西津 的《 第 三次改革一 中国非 支持者 和有 1 0 0多个国家组成 的活跃 网络。 等学者就从社会学 、 政治学 、 法学等不同的角度 社 会 组 织 的 发 展 引 起 了学 者 们 的 关 注 ,早 在 2 0世 纪 8 O年代 营利部 门战略研究》 社会组织个案 初, 关 于社会组织 的研究就兴起 , 到了 2 0世纪 9 0年代更是形 成一 对社会组织 的理论研究进一 步的深化 和细化 。第三 , 和实证方面 的研究。 如王名主编的《 中国 N G O研 究 : 以个案为中心》 个 高潮 。西方学 者主要从 以下 5种不 同的角度对 社会组织进 行研 与《 中国 N G O研究 2 0 0 1 : 以个案为 中心》 就主要针对 我国社会组织 究: 法律环境 等方 面进行研究。 此外还有徐永光主编的《 第三 第一, 从 国家与社会关 系的角度开展研究 。政府 、 社会组 织 、 企 能力建设 、 、 余晖 的《 行业协会在 中国的发展 : 理论与案例》 等著 业之 间如何分 工合作 , 互 惠互赢 , 分 清各 自应该承担 的责任 等都是 部 门研 究丛 书》 研究热点。第二 , 从不同国家 的社会组织 的不 同特性进行 比较 的角 作也都有很好 的案例和理论意义。 参 考 文 献 度进行研究 。如美国学者 S a l a m o n和 H e l m u t K . A n h e i r e主编的《 崛 1 1 黄晓勇. 中国民间组织报 告 2 0 1 0 — 2 0 1 1 ) 【 M】 . 2 0 1 1 . 起 的部 门》 ( 1 9 9 4 ) 、 《 全球公 民社会 》 ( 1 9 9 9 ) 就是对全球五大洲 4 2 个 f 国家的社会组织进行 了比较调研。第三 , 从社会组织 内部 与外部管 『 2 1 黄晓勇. 中国民间组织报告( 2 0 0 9 — 2 0 1 0 ) [ M] . 2 0 1 0 . 3 1 毕天云. 改革开放 3 O年社会 组织发展历程 透视 [ J 】 _ 中国发展 简报 理 的角度进行研究 。 如彼得 ・ c・ 布林克霍夫的 乍 营利标杆管理》 ( 北 『
新时代下的社会组织变迁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下的社会组织变迁与发展趋势第一章:社会组织变迁背景新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过去的时间轴上看,社会组织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末期,社会组织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社会组织逐渐成为了转移社会矛盾、凝聚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然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保、全球化、精准扶贫等,这些新变化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第二章:社会组织发展趋势2.1 多元化发展新时代下,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社会组织应该拓宽组织形态,丰富组织类型,不断创新组织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协作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长远发展。
2.2 国际化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组织发展也逐渐具备国际化的特点。
新时代,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2.3 数据化管理新时代下,社会组织发展必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新变化,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社会组织应积极探索数据化管理的模式,建立数字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章:社会组织变迁的影响3.1 社会变革社会变革是社会组织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
社会变革以摆脱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整体发展为核心目标,同时,也对社会组织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3.2 政策调整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支持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给社会组织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制定了许多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
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将为社会组织带来信心和动力。
3.3 技术革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也将面临一系列新变化。
新技术将改变组织的组织方向、组织形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社会组织应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公益事业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组织的海外发展
改 革 和开放 , 这是 中国实 现 民族 复 兴 和 未来 发 展
出去 ” 的进程 严重 滞后 于我 国整体 “ 走 出去 ” 的 步
的必然要求 , 也为中国社会组织走 出去实现海外 发 展创 造 了历 史 性 机 遇 。 当前 中 国 已进 入 社 会 组 织 高速 发展 的 阶段 。中 国社 会 组 织 “ 走出去” 也是 势 在必 行 , 但 长 期 以来 由于 认 识 上 的 偏 差 , 我 国政府 、 社会 对 于 国 内社 会组 织 走 出去 在认 识 上存 在偏 差 , 社 会 组 织 主 管 部 门也 担 心 出麻 烦 , 认 为在 国 内的事情 还 没 有 做好 , 怎 么 能 出去 。 民
么全 国 4 0 % 的民办 养老机 构 亏损 的重要原 因。
据中民慈善信息中心报告 , 2 0 1 0年全国 1 0 3 2 亿 的捐款 中只有 1 . 3 % 的捐 款 到 民办 非企 业单 位 包 括政 府 办 的社 会 福 利 机 构 。 实 际 上 中 国慈 善 捐 款 的绝大 部分 , 直接 到 了民政部 门以及 2 0 0 0多 家红 十字会 、 1 9 0 0多 家 慈 善 会 和 1 3 0 0多 家 有 政 府背景的公募基 金会 , 即 便 在 社 会 组 织 可 怜 的 0 . 2 3的增 加值 当 中 , 大头还 是 在 帮政 府做 事 。如 果再把 这 个 扣 除, 真 正 属 于 民 间 公 益 的 还 剩 多少 ?
社会 事业 领 域 里 吃 皇粮 的人 员 急 剧 增 加 。最 麻 烦 的是 , 许 多 国有 事 业 单 位 和 社 会 组 织 有 竞 争
性, 这 不仅 无 助 于 社 会 组 织 的发 展 , 相 反 挤 压 社
新型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模式
新型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模式第一章介绍新型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如何创新社会组织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型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的概念与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第二章新型社会组织的概念与特点新型社会组织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其包括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这些组织机构旨在通过社会行动来满足社会需求,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与传统社会组织相比,新型社会组织具有如下特点:1、灵活性强:新型社会组织在成立和运作方面,没有过多的制度和程序限制,其灵活性特点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2、自主性强:新型社会组织的自主性特征,即可以独立决策、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不会受到政府干预。
3、非营利性:新型社会组织得到的经济收益主要用于社会服务事业的开展和实施,而非营利目的。
4、社会参与度高:新型社会组织是基于广泛的社会参与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能够动员更多的人共同参与社会行动。
第三章新型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截至2021年,我国新型社会组织总数已经接近100万家,其中非营利组织和公益组织是数量最多的两类组织。
这些社会组织在医疗、教育、文化、科技、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对其态度也越来越重视,并在政策层面重点支持和发展。
第四章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的概念与特点新型社会服务模式是指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业态,基于社会需求,创造并提供更加高效、优质、普惠的社会服务形式。
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的特点包括:1、区域性:新型社会服务的提供区域无界限,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实现区域性覆盖。
2、个性化:新型社会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模式,打造个性化的服务。
社会组织在境外的发展课件
某社会企业的境外发展案例
总结词
该社会企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成功地解决了当地的社会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详细描述
该社会企业在境外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研发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该企 业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社会问题,如就业、资源利用等,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为其他社会组织在境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境外发展案例的启示和借鉴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社会组织在境外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土化、合作与交流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社会组织在境外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土化,了解当地的 文化、市场需求和社会环境,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发展 需求。同时,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际组织、政府机 构和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当地的发展进程。 此外,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和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多元化合作模式
社会组织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如与当地政府、企 业、民间团体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国际合作和 发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社会组织境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 指引,社会组织可以围绕这些目标开展相关活动和项目, 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CHAPTER
03
社会组织境外发展的策略和管 理
社会组织在国际合作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通过境外发展可以 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交
流与合作。
资源拓展
境外发展可以为社会组织带来 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 ,提升组织的能力和资源储备 。
品牌推广
境外发展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 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吸引更 多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联合国体系诞生,社会组织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
致力于慈善救助、战后重建的社会组织。
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美国人卜皮尔(Dr. Robert Pierce)于1950年,为援助朝鲜战争的孤儿而 创立。而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处理以儿童为重点的紧 急性援助和持续性的社区发展组织 Ambition:愿每一个孩子,活出丰盛;求每一颗心灵 ,矢志达成
4.
致力于科学、教育、卫生等领域的社会组织
诺贝尔基金会:根据阿尔弗里德· 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 立起来的,在诺贝尔死后大约三年半建立。
师范教育体系形成,出现私立师范学院、民办教育、民 办学校的创办 严修、张伯苓 陈嘉庚
马相伯
卫生领域的慈善医院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期以后,社会组 织数量更多,活动范围更广,对经济影响更大 。这一时期产生了对以后影响巨大的非政府组 织。
圈地运动导致两种后果
资本主义在工商业的发展
工业方面:
呢绒工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革命前遍布英各城市 和农村,早在 16 世纪,在呢绒业中就出现了资本主义 因素,有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有集中的手工工场形式 。 除了呢绒业而外,在制铁等部门也产生了手工工场的组 织形式。 工业促进贸易兴隆,英国大量出口呢绒等工业品,入口 原材料。由贸易公司承担对外贸易,还有非洲奴隶贸易 ,甚至有人从事海盗工作。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事业的 发展。英国最早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 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币。这可以说是银 行的萌芽。
商业方面:
英国阶级变动:
圈地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首先是原 来是统一的贵族分裂成为互相敌对的两大集团。
资产阶级代言人——新贵族 封建专制的拥护者——旧贵族
清教徒运动
国教:英吉利国教教会
成为国王工具、国教僧侣奢侈放荡、残酷剥削、繁文缛 节多,浪费时光。 “严肃”的、“勤劳”的生活理想。不铺张,倡导仪式 简化、打扮朴素 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道德、新的宗教 、组织形式。
《慈善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慈善法,是当时社会矛 盾发展的产物。加上英国社会由来已久的慈善传统(1 3世纪时,英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慈善组织,主要是医院 ,有200多所),富裕起来的部分中产阶级兴办慈善 事业的积极性高涨,兴办了大量的慈善组织和公益团体 。
旧济贫法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以教区为济 贫的基本单位,并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
第二节 主要国家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发达国家 美国
主要以非营利组织称呼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非农就 业的7.8% 特点与表现
大批志愿者参与,有统计49%的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宗教性的非营利组织影响大 基金会高度发达,规模最大的是比尔和梅琳达· 盖茨慈 善基金会
三、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影响巨大 ,相关的社会组织扮演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两大阵营,三种国家 ,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一体化。战后社 会组织发展的表现有:
1.
形式多样化,在社会重建和社会变革中扮演重要 角色。
妇女、青少年、儿童、产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等社 会组织
经营大农场的农业有利可图:工业发展,城市增长。增 加农产品需求,原料和粮食价格扶摇直上。 封建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差距越来越大:地主把土 地租给农业资本家要比剥削农民更有利。 农业生产者与生存手段分离:脱离土地的农民一方面为 工业提供劳动力,一方面为工业创造市场。 在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对农民剥削过渡 到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剥削。 经过圈地运动的资本主义农场,生产有了大的发展:农 业技术和机械方面。
社会组织在国际政治领域——NGO论坛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 环境大会上,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非政府组织的国 际会议 标志着非政府组织开始积极介入国际重大事务的决 策,逐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出现全球 社团革命现象。
2.
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基金会和慈善机构
垄断资本家,将剩余利润集中,成立各种形式的基金会 和信托机构,用于开展公益活动,以减少阶级矛盾的激 化。如塞奇、卡耐基、洛克菲勒(美国的三大先驱基金 会)、福特基金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贫困化,慈善人士尤其是基督教徒兴办 慈善事业。如救助儿童会、乐施会。
3.
全球公民社会运动
基本表现:
1. 2.
3. 4.
5.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存在一个庞大的非营利部门 非营利组织的国家不均衡发展,发展水平与国家 经济发展相关 非营利组织就业人口中,包括大量的志愿者 非营利组织的领域不均衡发展,集中在教育、医 疗、保健领域 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中,服务收费占到收入一半
萨拉蒙认为:各国的发展表明,全球结社革 命方兴未艾,其重要性如同20世纪民族国家 的兴起。
清教徒运动:加尔文教
英国专制制度等等
资本主义从16、17世纪萌芽到19世纪正式确立 。马克思就19世纪资本主义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
生活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财富急剧膨胀 制度缺陷,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经 济危机、战争、贫困
资产阶级的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允许结社的存在与发展 鼓励和保护民间慈善和救济活动的发展
部分济贫院依然是混合型济贫院,儿童与老人混住一起,男人与女人 杂居一起,健康者与身患疾病者同室而居,品行端正者与行为不轨者 群居一处。根据当时的调查记载,“经常有900多贫民挤在一些大房 间中,既无任何措施用于消磨时光,更无什么活跃他们的生活,这里 丝毫没有任何人间生活的情趣,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人的仓库’,一 个房间有时挤60多个人,到处都是床,根本无法放进一张椅子,有时 甚至无法走动。” 在1872年的伦敦地区的97起贫民饿死事件中,只有1人拒绝济贫法机 构同意其进入济贫院的意见,其余的人全部没有申请济贫法救济。到 1908年,125名饿死者中,有55人是流浪者,6人是遭受忽视的儿童, 6人依靠院外救济,80人从未申请济贫院救济,25人拒绝院内救济。
二、资本主义成熟期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垄 断资本主义”的成熟期,形成垄断和金融寡头。
随着资本主义新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表现 出新特征
1.
致力于社会变革、社会改造的工人团体涌现
1881英国民主联盟 1883年俄国劳动解放社 1886年美国劳动者联盟 这些都是无产阶级维护自身权益、与垄断资产阶级相抗 衡的社会组织
产生背景: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方 式的确立和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结社,成立社团、俱乐部、 沙龙等,开展大规模启蒙、教育、宣传等活动, 以至组织政治斗争和议会党团活动。
17世纪后期英国革命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资本主义在农业的发展
圈地运动:15世纪末,始于英国东部以及西南部地 区,这个运动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更为猛烈。
5.
致力于环保、和平事业的社会组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1948);世界自然保护基金 (WWF,1961);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1969 );绿色和平(Green Peace,1970)等 反战组织(朝鲜、越南、两伊),无国界医生组织等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
4.
致力于人权问题的社会组织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大赦国际
世界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
Dr. Charles Malik(黎巴嫩) Alexandre Bogomolov(前苏联) Dr. Peng-chun Chang (张彭春)(中国) René Cassin(法国) Eleanor Roosevelt (美国) Charles Dukes(英国) William Hodgson (澳大利亚) Hernan Santa Cruz (智利) John P. Humphrey(加拿大)
美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
独立战争之前
17世纪的哈佛大学、新泽西大学等 独立战争期间的民间消防队、仓储团
独立战争之后
19世纪30年代的废奴协会 19世纪初的依法以乡、镇、市、县为名建立的常设 社团,以及根据个人的自愿原则建立和发展的社团
早期的非营利组织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 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社 会不平等的现实。
英国
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就业人口的 6% 英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资助的以来较大,45%
英国皇家协会 爱丁堡皇家协会 科学促进会 皇家研究所 ……
英国皇家协会会员:
自1915年以来,皇家学会的历任会长都是诺贝尔奖获得 者。
德国
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非农就业的4.9% 德国非营利组织64%的收入来自政府,德国政府采取“ 第三方补贴”原则,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基金会
一 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 一类是失去依靠的儿童; 最后一类是 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人不予救助, 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 的来源则分为济贫税、自 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