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范本模板】
JIUJIANG UNIVERSITY实践论文题目近代城市规划院系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工程造价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二零一六年十月目录摘要 (2)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2)二、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 (3)2.1.近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3)三、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及划分办法 (3)3。
1。
阶段划分办法 (3)3.2.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3)3.2。
1。
三个阶段的划分 (3)3。
2.2。
七个阶段的划分 (3)3.2.3.吴志强的六阶段划分 (4)四、近代西方城市规划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5)4。
1。
1890-—1910年霍华德(E. Howard )的“田园城市” (5)4.2。
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 (5)五、城市模式探索 (6)5.1.欧文的“新协和村” (6)5。
2。
戈涅的“工业城市” (6)5.3。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7)六、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和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7)6.1。
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7)6.2。
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7)七、结语 (8)参考文献 (8)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与历史意义摘要: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及生产需要。
对于生存环境的选址以及规划,中国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研究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进一步提出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生背景发展历史思想流派历史意义Abstract:Human being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how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urvival,safety and production during the long battle for existence。
城市规划论文
目录摘要1.引言2.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意义3.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素4.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基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探讨——以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为例摘要本文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入手,进行探讨。
阐述了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意义、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素。
历史保护区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环境,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迁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可能绝对保持原有的地方历史风貌。
保护规划在总体上要达到完美,只能是相对的,即通过基调的主导作用去体现风貌的相对和谐性或倾向性。
这种体现主要反映在历史风貌保护的不同层次上。
通过对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改造和保护的案例探讨,加深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理解。
1.引言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
意大利的威尼斯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法国巴黎旧城区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布局。
美国恢复和保护了威廉斯堡18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古镇。
苏联在1949年公布了历史名城名单,把这些城市置于建筑纪念物管理总局的特殊监督之下。
日本于1971年发布了《关于古都历史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了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等为法律依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民族特征、布局现状、建设需要和发展限度而作出的带有综合性的专题规划。
2.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意义文化是永恒的,其魅力和影响足以跨越时空。
但文化的载体是脆弱的,它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应成为包括开发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发现城市的意义,发现城市的美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和南京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很多。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2)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2)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篇二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摘要: 文化规划是关于城市规划发展思路的创新,城市是历史的缩影,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凝聚点,它体现城市的个体,是提升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趋同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文化作用已成为当今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
因此,在一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规划不能仅仅是建筑的集合,更需要体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加大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可以让一座城市具有灵动而深厚的韵律感,它强调将文化思维贯穿于城市创新转型的全过程;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和制定各类公共规划与政策;把文化资源置于创新转型实践的中心来整合、培植城市的各种资源。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实体,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长期历史演化、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其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它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证城市正常经营活动和实现城市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综合手段,它设计并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是城市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为环境、生产和生活综合体的城市群落,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景观,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涵义。
城市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它以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和总的规划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城市价值趋向。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范⽂ 城市是⼈类社会经济⽂化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的出现以社会⽣产⼒除能满⾜⼈们基本⽣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论⽂范⽂,谢谢你的阅读。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范⽂篇⼀ 浅论城市规划 摘要:在当今世界,城市是现代⽂明的集中体现,城市的发展对⼀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重要的推动作⽤。
城市就像⼀块巨⼤的磁铁,吸引着各种⽣产要素的集聚。
并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合作协作的催化作⽤下,各种经济迅速发展,从⽽带动了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
可以看出,做好城市的规划对发展经济有很⼤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态环境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the city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region. The city is like a giant magnet, attracting a variety of factors in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献标识码:A⽂章编号: 城市是⼈类社会经济⽂化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学术界尚⽆定论。
⼀般认为,城市的出现以社会⽣产⼒除能满⾜⼈们基本⽣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
城市是⼀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的中⼼。
城市的形成是⼈类⽂明史上的⼀个飞跃。
⼀、城市规划的任务 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规划、合理利⽤城市⼟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综述1. 引言城市规划与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研究论文,旨在梳理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2. 城市规划理论2.1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张晓刚(2018)在论文《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与发展》中提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2.2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李鹏飞(2019)在论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中强调,城市规划应关注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城市规划实践3.1 城市发展战略王丽丽(2017)在论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实践研究》中,以某为例,探讨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实践。
认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结合区域发展背景,明确城市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2 城市更新与改造陈思源(2016)在论文《城市更新与改造实践探讨》中,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城市交通规划4.1 公共交通规划刘婷婷(2019)在论文《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中指出,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2 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杨帆(2018)在论文《智慧交通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中提出,智慧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将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5.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5.1 生态规划与城市发展赵晓光(2017)在论文《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与实践》中强调,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论文文献
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发展是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人口的大量转移和集聚,必然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和需求。
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合理配置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最重要途径。
本文着重就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用地规划管理;中心城市(一)、当前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1、用地规划管理依据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1989年和1993年,《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先后出台。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述的‘法‘条例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城乡二元分治体制,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解决了土述弊端,并在法律上第‘次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律地位。
《城乡规划法》第38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该条明确了控规是用地规划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
201 0年7月1日,《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
该条例对如何实施规划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2、用地规划主要工作及做法:①、规划编制工作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或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当地政府要求,牵头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要求,履行报批程序。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范文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范文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规划的研究日趋深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市规划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范文一: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影响摘要: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规划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规划设计,怎样对城市进行规划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生活,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建筑是城市规划里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可想而知。
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重要性城市间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激烈,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讲究的是协调竞争。
然而当前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均和之前有所不同,所以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一个城市的建筑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一个形象,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做好建筑设计,二者要协调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正确的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1建筑设计的含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很好的解决室内的空间,使其更加经济、美观。
在建筑的外部形体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不尽相同,具体的设计风格要结合当时环境和历史文化化等因素。
2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把人们活动的各种区域空间协调的联系在一起,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使城市能够顺应未来的长远发展方向,使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和谐。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1相对独立的关系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任务旨在能够给各种活动提供合适的空间结构,这里面包括了城市外观设计以及分工的产业设计和布局等。
关于城市规划结课论文范文
关于城市规划结课论文范文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与人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市规划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规划论文范文篇一:《城市规划城市管理》13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1信息采集与发布城市环境信息不仅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局部的和整体的,还包括自然、地理、土壤等方方面面。
3S技术用于城市综合管理,可以提供宏观和微观、动态和静态的综合信息,从而实时可实现综合、系统的城市环境信息采集。
遥感(RS)是一种非接触式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快捷、实时、动态地获取空间信息的能力。
RS技术给地形图等基本资料的快速更新和包括土地利用、道路、城市绿地等城市各种专题信息的提取与制作等工作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经济的手段。
GPS主要被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
RS和GPS的相结合使用,可以使得城市规划和综合管理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经济的更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用方便了规划方案的信息发布、网上公布、意见征集和动态查询,提高了公众参与度,改变了传统的单方参与模式,变单方参与为多方参与。
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
1.2动态监测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于城市空间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有必要对城市发展和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和监测。
城市的变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对于发展变化的城市而言,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尤为必要。
其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监测模型,并对信息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实现对城市变化的动态监测。
我们可以依靠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利用选定的监测模型,可对多源城市信息进行处理,从中找出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
1.3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其综合管理的基础的城市规划管理,它的核心是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
对于要立案的项目,我们可以借助于GIS数据库信息系统向提供相应的信息,以此作为检查项目受理情况和工作周期的依据。
城镇规划论文城乡规划论文
城镇规划论文城乡规划论文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综合规划,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规划论文是对城乡规划理论、实践和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术性论文。
本文将从城镇规划和城乡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介绍城镇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城镇规划1.1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包括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建设等内容。
1.2 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规划是对城市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和更新的规划,包括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项目规划等内容。
1.3 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的规划,包括绿地规划、水系规划、生态廊道规划等内容。
二、城乡规划2.1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指将城市和乡村进行整体规划,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人口流动等内容。
2.2 农村规划农村规划是对农村地区进行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农田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
2.3 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是指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实现乡村振兴,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特色产业规划等内容。
三、城乡规划的重要性3.1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城乡规划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3.2 保障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优化空间布局城乡规划可以优化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城乡规划的挑战与对策4.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城乡规划带来挑战,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协调与整合。
4.2 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城乡规划带来挑战,需要加强农村养老设施规划和服务设施建设。
4.3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城乡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加强生态规划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五、城乡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智慧城乡规划未来城乡规划将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城乡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结课论文
哲学·道与城市规划【摘要】论述了中国哲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自觉运用中国哲学于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观点。
【关键词】哲学; 和合; 中庸; 天人归一; 城市规划一关于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智慧的学问。
人类的哲学智慧犹如生生不绝的源头活水,滋润和启迪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发展。
中国哲学又称为中国哲学史,它与中国农耕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
从儒家“复礼”与“归仁”、到墨家“兼爱”与“尚同”,从道家“无为”与“自然”、到法家“变法”与“专制”等诸子百家争鸣,无不反映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哲学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智慧之果,在千百年来形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
二关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有关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条件,确定城市的性质,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实践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等特点。
三中国哲学的精髓中国哲学重整体、重系统。
运动变化、全面联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
1和合与中庸“和合”意味着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
西周末,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
“和合”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中不是静止不变的僵化标准,而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只有中庸才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最可靠方法。
《中庸》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
“时中”表明要符合“中”必须是随时而处中。
2 天人合一,整体而有序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万章上》。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题目: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授课老师:日期: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城市人口和地域渐增,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两大系统工程如何统筹协调,是实现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都是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工作,必须多学科、多专业共同研究,寻找最佳方案,保证环境与经济建没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发展引言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
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同时,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城市规划的概念: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2.城市环境的概念: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侠义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物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植被、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环境及房屋、道路基础设施等人工环境。
广义的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人口分布及动态、服务设施等社会环境,资源、市场条件、就业等经济环境,以及风景、文物古迹等美学环境。
3.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现状4.(1)市区规划范围内的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各类附属绿地是构成市区绿地的基础,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指标达标的基础,应该严格依照规划的各项指标和布局安排落实,以确保城市总统绿地系统有机完整的统一。
城市规划论文范文(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论文范文(精选5篇)城市规划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 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之必然.必须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入生态城市的设计, 才能对自然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入手分析研究, 根据当前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提出相关对策, 希望对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推进整个社会前进做出积极贡献.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 探讨;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加入生态城市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从城市规划阶段就着手进行环境保护, 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对于未来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长期以来, 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大肆扩建城市建筑, 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造成很多困扰.究其原因,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而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这些环境问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导致城市环境遭到很大的污染, 生态环境也遭到很严重的破坏.由于前期城市建设规划中, 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导致后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2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1) 注重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这是城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对城市的服务功能, 在满足对人们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生态建设, 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城市建设规划中,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兼顾城市的服务功能, 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保护自然环境不被破坏, 完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2) 注重城市的安全功能.城市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与车辆, 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安全功能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一个基本的功能, 只有保证了安全问题, 才能够不断位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以在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不能盲目追求生态城市而忽略可安全问题.在满足城市的安全功能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 才是最正确的发展方式.(3) 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城市只有经济建设发展的好, 才能够真正体现城市的魅力.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注重经济发展, 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出路.城市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和经济.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 才会聚集更多的人, 人一多, 城市经济就会向前发展.那么这个城市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 才能够真正为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 注重城市的气候条件.一个城市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条件,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遵循地域性的原则, 根据城市的气候、地理、水文等条件对城市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选择合适的植被, 遵循自然规律, 防止出现因为地域的差别导致植被无法生存的.这样既保持了城市特色, 又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地域性的差别导致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重新施工, 避免经济损失和麻烦.3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应用(1) 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工作.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 对生态城市进行设计工作, 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在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中, 要全面考虑城市特有文化、城市特色、城市风格魅力以及吸引力.全面对城市的景观布局、产业结构设计、城市住户设计和各种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并进行多方论证, 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就是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进行人文景观和各种自然景观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 并制定建设方案, 在城市基础结构的框架下, 通过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低层规划等做好景观设计工作, 满足现代城市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其次在城市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 对城市生态建设结合现代气息, 与城市生活融于一体, 让人们生活在城市中, 仿佛生活在森林里.同时, 在对城市规划的时候, 要以生态化的绿色产业园为标准,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建设生态环境体系,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 要努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链, 对原有的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实现产业链的升级转型, 提高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 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2) 对原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城市生态系统在规划的时候, 可以依托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原有的生态系统与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相比较, 具有更加贴近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 是人工所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 对原有的生态景观、自然景观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 实施升级改造.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 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原有生态景区进行设计, 体现人文气息和城市气息, 又不失现代都市气息, 成为人们居住的天堂, 和闲暇饭后休憩和旅游的好场所, 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3) 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城市湿地系统是城市的生态功能的肾, 承担者对城市环境调节的重要作用.湿地是对水、土和湿生植物的生态保护系统, 对于城市环境和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对调节局部小气候, 减缓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旱涝自然灾害具有实际价值.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要逐步对城市湿地系统进行恢复, 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扛干扰能力, 能够应对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 这对建设生态城市, 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4) 发展生态交通, 倡导绿色出行.在城市规划中, 规划建设绿色能源, 比如为公共自行车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倡导无污染出行, 取缔现在以小汽车出行为主的方式, 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生态交通的重要举措, 也是解决目前城市污染的重要通道和手段, 为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 要树立公共交通方式优先发展的意识, 在规则和制度上加以约束, 使人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 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只有人人参与, 这个城市才可能会更加生态环保.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规划的时候, 要把绿色出行方式规划在内, 只有让人们感觉到方便, 人们才会选择.在规划设计上, 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切实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自由和方便.4 结论总而言之, 在城市规划中建设生态城市, 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基础, 更是当前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在生态城市设计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更加需要我们把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 以城市服务功能、安全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为建设基础, 以保护自然环境, 建设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目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只有这样规划建设出来的生态城市才能够具备多方面的功能, 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 为祖国和人民造福.参考文献[1]李起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7 (13) :71-72.[2]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6 (3) :95-96.123456下一页。
论文城市规划
引言我国城市规划经过了相当长历史阶段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市规划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城市规划法规、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管理三部分,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现行的规划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土地使用体制等,与城市规划体系休戚相关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
面对这种转变,城市规划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内容涉及城市规划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要建立起一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建设的高效的城市规划体系。
对改革的内容、方法在规划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运用所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希望能为城市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
第一章简述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史,对现今城市规划的发展有深刻、长远的影响。
对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与历史特点,做探索性的比较,可将中国的城市规划置于更加广阔的空间,对现今的城市规划及开发建设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城市规划理念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几经演变,充分体现了人类城市规划思想的精华。
第一节近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发展从一百年多年城市规划发展的实践看,近代城市所发生的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是城市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但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里,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严重的程度、解决的途径等有很大差异。
城市规划在西方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出现了一系列的规划思想与理论,其中有很多理论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一、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大多数研究城市规划理论的学者认为,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
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坎贝儿(Campbell)认为,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与历史上几个著名的城市规划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世纪初,霍华德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E Howard )。
城市规划思想及技术浅析
城市规划思想及技术浅析古代君王皆以城池作为权利的象征,而封爵授侯一般也都是以城作为馈赠,同时,俗话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的重要性可以追溯到如此久远的历史,由此可见城从古时候起就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了,时代发展至今,城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觑。
它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因此,有城逐步演变而来的城市就顺理成章且颇具艺术效应。
一、城市规划学科的思想演变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逐步深入的了解,城市的规划也在慢慢发生质的变化。
诸多理论在城市规划学科的领域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产生。
古罗马时期就有城邦之治,城邦治理有利于巩固当权者的统治与管理,城邦中的公民都是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较高的人,每一座城邦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
因此古罗马在当时可谓是声名远扬,然而在其文明晚期,由于过分关注高度控制和权利集中,导致了其城市规划的思想出现了反人性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挢枉过正。
比之中国,中国的城市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王者以城池的拥有数量作为衡量权利大小的标准之一,而拥有城市数量多的国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吞并一些拥有城市数量少的,顺理成章的成为霸主。
这在一方面也符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此为其一。
2、中世纪前后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曾一度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在当时,这种混乱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渗透在城市的规划上,由于中世纪宗教主义盛行,生活的倾向愈发与世俗生活接近,人们已经很少关注什么是思想走向,更多的关注点都在世俗生活的计较上。
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导致了一些商住城市逐渐形成,而中世纪时期缓慢的社会生产力又不足以支撑混乱的局面和接连不断的更迭,就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比较渐进性,缺乏了能动性。
同时,当时的城市规划也体现出了一定量的王权主义思想,至高无上的王权导致了大尺度的城市布局的形成,而相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比较稳定的王权时期,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比较欣欣向荣,而城市格局一般表现为中轴对称,商贾业和手工业经济争相发展,也体现了“人本主义”这一思想。
浅析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
浅析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摘要:城市规划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是以近代城市规划为基础的,把握城市规划的理念,采取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对于促进我国城市规划意义重大。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传统思想对城市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思想在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发展给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城市规划,传统思想,生态理念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lways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rn city planning is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grasp the concept of urban planning, tak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guidance,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urban plan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of the urban planning of influence in China based on traditional thought in modern city plan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opinions are given.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traditional thought, ecological concept一、前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聚集的重要场所,城市建设和规划是人们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对生活环境的认知,是整个城市内涵和城市文化的一种浓缩。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园艺林学学院 王 浩 20050560134摘 要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历史 规划思想Abstract:From the city formation, ri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 city history programming idea前 言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如:北京曾被列为世界十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2006年,中国的临汾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十五个城市在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环保指数上不达标),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有所变革、发展,然而它的主体精神贯彻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论文哲学、道与城市规划哲学、道与城市规划【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的核心的论述,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与城市规划的联系,针对当前城市规划所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中国古代哲学与道家思想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城市规划;启示引言自从人类社会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人类由依附利用大自然的状态转变为全面征服与控制大自然的局面。
但随之带来的是人口的爆炸、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恶化等问题。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终究还要回到大自然中,但面对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人类将何去何从呢?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评价尘封多年的中国古先哲老子“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的哲学观点。
东方传统文化中长期被忽视的“人法自然”的智慧被重新发现, 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分离”必将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复归。
一、中国古代哲学(一)何为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智慧的学问。
人类的哲学智慧犹如生生不绝的源头活水,滋润和启迪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发展。
中国哲学又称为中国哲学史,它与中国农耕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
从儒家“复礼”与“归仁”、到墨家“兼爱”与“尚同”,从道家“无为”与“自然”、到法家“变法”与“专制”等诸子百家争鸣,无不反映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哲学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智慧之果,在千百年来形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
(二)中国古代哲学精髓中国古代哲学重整体、重系统。
运动变化、全面联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1、和合与中庸“和合”意味着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
西周末,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
“和合”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中不是静止不变的僵化标准,而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只有中庸才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最可靠方法。
《中庸》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
“时中”表明要符合“中”必须是随时而处中。
2、天人合一,整体而有序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万章上》) 。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离娄上》)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
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理体验。
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终极关怀的意义。
整体既是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全局性和过程性,又包括主体观察感受的全面性和思维的系统化。
整体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模糊性的思维导向。
有序性是与整体性密切联系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
人类的出现是自然史的继续和它的精神的体现,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
3、变化与发展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传统突出表现在变化发展观上。
《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无生有,虚生实,都体现了先变而后生的机制。
变与常是互动的关系,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4、爱人而知天儒家学派的思想主旨就是“爱人”与“知天”。
《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
”人者“爱人”,“仁者人也”。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太伯》) 。
孔子肯定天(命) 是至高无上的价值理想。
他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二、城市规划的哲学思辨(一)城市规划的中庸之道城市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协调发展。
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
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协调社会各利益集团(社会各“部落”) 之间的关系,和合与中庸思想的体现应贯穿于规划的理论到实践、目标到措施的全过程。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规划工作者既要考虑“阳春白雪”,又要兼顾“下里巴人”,尤其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承受的设施、住房与服务“, 执两”而“用中”,随时而处中。
在城市空间战略发展和用地规划中,都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达到和谐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城市规划具有带行政府的部分职能的功用,是政府意志的法规化体现。
中国哲学以“道”作为自己的根本范畴,天地人“三才”的实质在于阴阳、刚柔、仁义三道。
论道目的在于“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在于佐君治世,调顺阴阳。
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城市规划亦应成为国家利益和政府意志的代言人,应该体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综合协调各方关系,理顺人、地、天的关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手段,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有关的每个部门。
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轨,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汉、唐长安城即是很好的例子,而南宋平江府则体现了老庄哲学的师法自然的思想。
(三)城市规划的动态发展观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以及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
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或补充,使城市规划逐步地、更全面、正确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人本主义原则人的一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各种宅子中度过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爱人”与“知天”的思想在古代城市与建筑中也早有体现。
由于人体的自身特征、活动规律、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各种相关因素,都对文化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人体尺度,依照人体各部尺度确定城市各部分、各要素的尺度,而活动范围则显然是由文化因素参与决定的。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也必须考虑到城市功能、性质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
心理尺度,在建设城市文化生态环境时,应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建设。
文化尺度,中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由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对城市的建设、管理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倾向、道德标准、风俗习尚等加以考虑。
人与人造物、环境的联系,离不开文化的作用,这些都必须凭借文化因素来起作用。
三、对中国古代“道”的理解“道”究竟是什么呢?大道谓之无形也!何谓无形?无形乃自然也。
万法千变,不离本源。
万物之灵,源于自然。
道者,修身养性,求长生,远世俗。
此道乃不如大道也。
大道之人,博爱之心,包容天下;无我而有天下;无天下而有宇宙,此乃之心矣。
自然之众生心中皆有灵,亦可入道。
道出于自然亦可容于自然。
尘沙,枯叶,流水,皆含道理。
灵台清明,意沉心中,用心去读,用心去想,其中的奥妙在不言中,在冥冥之中。
人之道心中之道,自然之道生命之道,宇宙之道博爱之道!人之道,变换之道,用心感受,眼观乃过眼云烟,心中感道,万物为道!自然之道,自然道法之基,包容天下,衍生万物,无形为道,是为大道!宇宙之道,道之根本,孕育自然,容纳万物,如海纳百川般,可谓道中之道!归根到底,“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这理。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德经‘第二五章》)《管子‘内业》说:“凡道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师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
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
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
《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
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把“道”天的生成之“始”是很不够的,老子还把“道”归结为天的生成原理。
天究竟是怎样生成的?似乎更复杂了。
无论在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这都是基本一致的。
东方哲学认为,天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生成的。
西方哲学认为事物都是由“正”“反”的矛盾和统一决定的。
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实这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而已。
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宇宙,还是我们身边的鸡毛蒜皮都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形成的。
在讲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们弄清楚了“天”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万物。
易经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
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
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
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道德经》52章)归结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来源。
四、道家思想中的规划观点(一)《易经》与城市规划《易经》的理论很深奥, 至今研究不绝, 但中心思想是将自然( 天、地) 与人作为整体来考虑。
《易经》认为宇宙之间事物变化会出现征兆。
人们依据天象推求事理, 并且摹拟天象办事情。
这一思想, 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创作方法——以象制器。
《周易》曰: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为之法。
“观物取象”“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乎天文, 以化成天下”。
把对自然和人观察得到的“虚像”, 通过理性的概括, 有目的有计划的制作“实象”。
古代的关象建筑城, 如《盖屋星图考》等, 是易学以象制器的具体应用。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家们, 还对象天法地思想进行深化, 推出“形胜”的概念, 在城市的选址、布局中以“取势”为原则。
曹魏邺城平面图就是依据“形胜”的观点建立的。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认识到事物互相联系的统一,使自己与天道归一。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注意研究的是整体的协调与合作, 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开。
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 中国人十分推崇老子无为的柔和思想。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做, 无为不是不为, 而是让每一样事物都按其本性去做, 顺应自然规律, 从而借自然之力, 制天命而用之, 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在这一哲学思想指导下, 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
规划强调群体意识, 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 透射出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