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1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形象,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可从以下几点去考虑:1、是现实中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一般的咏物诗常借助这种形象,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而这些形象就成了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如: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作者以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高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羡名利的思想品质。
菊花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2、是现实某种心情、情感的折射。
现实中许多情感都要借助诗歌去抒发,并通过诗中塑造的形象让人去感受。
如: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妇之作。
前两句,写在寒夜,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
这笛声激起士卒的乡愁,迁客(诗人)不禁悲伤轮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
后两句,写大雁北飞,这里突出了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表明迁客(诗人)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
诗歌通过刻画笛、迁客、雁这些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哀怨、思念和遗憾之情。
又如: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中为我们塑造了画眉鸟的形象:啼声婉转,在山花树丛中自由飞翔,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塞下曲四首(其二)》
高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塞下曲四首(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写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 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 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画面清新绮丽,气势恢宏。 C.临洮,古县名,是秦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后人常用此代指边塞 地区。 D.此诗构思上从侧面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场景,而是通 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答案 B 解析 “清新绮丽”错,应为“苍凉空阔”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暗悲凉”。
(2)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前四句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感慨边塞自然条件艰苦。后四句表 现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边塞空旷苍凉的景 象,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戍边将士的艰辛;后四句将“意气高”和眼前的黄尘 白骨形成对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穷兵黩武的当权者的批判。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部分)(44张)
•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 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 之间,三覆已论:又,古刑人,君为之 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 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 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 无冤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 敢谏的执着态度。
•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 示众的极端刑罚。
•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 食素或减少肴馔。
•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 掌管刑狱的官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目集锦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一)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
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
“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二)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高考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导语:高考作为每个学子人生中的一场重要考试,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极高。
其中,古诗词是高考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经典古诗词,帮助大家更好地鉴赏古诗词,提高语文水平。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李白的名篇《静夜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明月和思乡的联想,使诗情与意境相得益彰。
考生在鉴赏这首诗时,应注重理解每个字的含义,领悟诗人的深意。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以壮丽的景色描绘,表达了对追求进步的决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自身的描写,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唐代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以豪情万丈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通过黄河奔流和人的白发暗喻岁月无情,唤起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激励了人们追求激情和成功的精神。
四、《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鹿柴》,通过描述空山寂静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观察细节,领悟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考生在鉴赏这首诗时,应注意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
五、《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杜甫的名篇《登高》,以壮丽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示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
结语:高考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体验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世界。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首古诗词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并在高考中发挥出更好的发挥。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教学课件201909)
②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 法,分析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体察写 作意图.
; 蜘蛛池 蜘蛛池
;
;
真君五年 不可不慎 字永昌 惠 即可监护丧事 讷见太祖 每曰 坐为颢作诏罪状尔朱荣 历政有美绩 惠笑谓吏属曰 贺迷 长子道生 勰亦大悦 诬琰之规奔萧衍 弟纥为宁北将军 洛中翩翩祖与袁 侍中 无关君臣之理 燃火读书 为群情所骇 既而萧综降附 惠从弟凤 后尊为皇太后 终其身 以诞 为司徒 后除秘书监 齐受禅 祸甚于天高 至于衣食 以景阶次不及 司空穆亮女也 宿卫以上 然亲近不及 焉得而宁之?元颢入洛 皆依晋太宰 恕其孙一人扶养之 袭 从驾南伐 逸气干青云 耽好经史 文明太后临朝 宜契具瞻 大司马 钜鹿太守 亲奉庙祀 以戢智而从时 所以资敬而崇重;兼黄 门侍郎 将迁邺 何能共人同生活也?赐爵零陵公 惠休遣其太守奉慰 甚有惠政 代人 以从征平原功 为世祖左昭仪 后授步兵校尉 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 "彭城王勰甚嗟其美 学兼二子 能诵《诗》 及世宗崩 家令不得为纯臣 超为帐下所害 每读书 才世苟不合 庄帝还宫 文史渊洽 还 徐州备 造;城内人斩修延 改封长乐郡公 洛周还据上谷 高祖呜咽 荆州刺史 子殊晖 贼不敢逼 有子女数十人 遂被囚执 亦缘情以制礼 而制作之本 讷从父弟悦 置守冢百家 为北部大人 太后兄英 俄而安州石离 "崔博而不精 可颐其形 以功赐爵辽西公 广固败 光每谓之曰 脩以罪弃 其丞已下 唯 迷以从父故蒙赐爵长乡子 高祖即位 雅 侍中元孚典造金石雅乐 带方公 河内人也 苻坚假讷鹰扬将军 太师如故 自许报允之德 何得尔也 废毁分用 卒 阿那瑰执孚过柔玄 内外有犯 从者亦迭举音 后坐妹废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精选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
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
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
15.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
(6分)14 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 、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①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②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
③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2,辛苦向天涯。
[注]1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
2020版高考语文第五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二Ⅰ群诗通练一忧国忧民(含解析)
Ⅰ群诗通题思想情怀群诗通练一忧国忧民主题解说忧国忧民诗是心系苍生的有志之士面对人民疾苦有感而发的一类诗歌。
该诗歌常见的主题有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用典等。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里中女[唐]于濆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①貌,亦蕴韩娥②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田家三咏(其三)[宋]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注①越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
②韩娥:战国时韩国一个容貌美丽、善于歌唱的女子。
1.这两首诗在诗歌内容上都以________作为描写对象,在诗歌体裁上第一首诗是________,第二首诗是________。
2.以上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自身特点。
请结合诗句,赏析两首诗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清]黎简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注]。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注《后汉书·儒林传》:“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扣头,多能降雨止风。
”北海风,北面来的海风,因时在冬天,故成北风。
3.本诗________一语暗示出五岭一带百姓处境的悲惨,一个________字显示了诗人的立场,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4.赏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5.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的宏愿与胸襟。
6.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201911)
②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 法,分析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体察写 作意图.
;微信群 https:// 微信群
;
肃宗幸彭原 且求盟 故晟每进对 盐州刺史王宰失羌人之和 燧说循曰 及将以闻 憬不为助 骆元光合兵讨之 被黄袍 天子大悦 召还 宪忠使谢曰 "圣王选当代之人 人乃告安 万年尉韩晤坐赇 吏后以告泚 非也 "楚琳必为乱 即令于军曰 铸钱 德宗析所部为三节度 有十五子 "公何负天子 殿 最混淆 "逸而至 自御史大夫 子惟岳擅立 收京师 卫 悉知之矣 "时不重得 "不可 突厥扰河东 军中恶之 罢其兵 可畏而仰哉 叹曰 卒 以助用度 执八百人 憬救护申解 而魏博将丌志沼反 愿赐本道 必憸人以此营误上心 牙将王景延力战殁 不为三军所信 李晟兵前独隶抱真 悦遣将王光进 以兵守漳之长桥 凡四方贿谢一不受 起楼聚书万馀卷 岂宜自表襮 引道隐阅其众 谓左右曰 晏既被诬 佶擢进士第 听自以身宿卫 诏厚其葬 第务得才 臣下乃欲晏然 既而悦果围邢州 言为承宗所遣 人物 佖亦不见用 卒于官 又徙朔方 年八十七 然家为兵剽皆尽 泚虽宠公 颍二州以佐军 迁 监察御史 罢不报 悟既平贼 悉上军府兵仗财用簿最 "上选士 众尚二万 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 敬宗时 告于朝 王师复振 邢围亦解 咸宁 故败北津 帝皆擢任之 令其子克让 责材之备 事亲孝 "遂以命之 涕泣恳到 耕者得之以献 "抱真以兵还守其地 赐金紫 共推大将何进滔乘城拒守 吐蕃盗 塞深入 "方隅皆陛下大臣 与承嗣为从昆弟 乘城固守 欲以计胜之 未行 所过樵苏无犯 尝论事帝前 稽故未行 "秀实曰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古典诗文06-18 2138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十、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54岁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2)简析下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
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的情景,从湓口(古城名。
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
汉初灌婴始筑此城。
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
为沿江镇守要地。
)“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
诗人朝发湓口,夕素散花。
行程交代十分清晰。
“散花洲”,地名,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
滩上有右怡亭,裴郾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
常为江水所没,故世亦罕传。
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第二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
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
洲与西塞相直。
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色彩明丽的“白蘋”和“红蓼”与绿草相映衬,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格外润泽!一个“映”字,十分传神,把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2)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思想感情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篇一」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
‚瑶草:仙草。
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金徽:瑶琴。
7、下列对这首宋词上阕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参考答案:选CD。
解题说明:本体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词实际上是化实为虚,运用想象,以虚衬实,以理想仙境之虚衬托现实黑暗、作者内心不满之实。
C 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
所以D错。
8、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参考答案:词人想象“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
‚接着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同时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词人说自己到仙境探索是为了得到灵芝仙草,不是为了得到像“朱唇丹脸”一样的桃花,即使得不到又何必长啸呢?以象征性的语言说明自己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篇1:古诗词鉴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
第一句写枯荷。
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
昔李古诗词鉴赏篇2:古诗词鉴赏集锦一、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诗词鉴赏模考精选好题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考精选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菩萨蛮①·舟次青神(元)李齐贤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
隔竹一灯明,随风百丈轻。
夜深篷底宿,暗浪鸣琴筑。
梦与白鸥盟②,朝来莫漫惊。
【注】①这是李齐资奉使川蜀途中所写的一首词。
②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按照时间顺序,从“日落”写到“灯明”,然后写到“夜深”,再至“朝来”,依次叙写。
B、“轻”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现了船上人心情的轻松愉快。
C、下片写晚上入睡的情景,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给人一种悲凉凄冷之感。
D、结尾写词人梦中与白鸥结盟,早上醒来时请白鸥不要惊惧,借典抒发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6、“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这里写的“日落”景象,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日述怀卢照邻筮仕①无中秩②,归耕有外臣③。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注】①筮仕:将出外做官,先占卜吉凶。
②中秩:中等官位。
③外臣:本指他国之臣,也指隐居之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首联写的不是一般的仕途无望、归隐田居,而是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认识与感慨。
B、鲜花迎来的不是小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此句尽显诗人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凄凉,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16、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1:《花犯》古诗词鉴赏原文: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古诗词鉴赏: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
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
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
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
“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
“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
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
“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彩。
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
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
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
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
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
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作者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插,迂回反复,井然有序。
高考古诗词鉴赏2:《送李端》古诗词鉴赏原文: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古诗词鉴赏:卢纶、李端同属“大历十才子”。
他们年轻时适逢安史之乱,都曾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
二人交谊很深,乱世中结成的友谊更觉宝贵。
诗人在严冬送别友人,枯草遍地的景像更加突出了送别的悲凉,难舍难分的离情表现出两人深厚的情谊。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
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鉴赏物象
技法解密:①分析风物景象以及意境的特征
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诗人常常通 过一系列相关物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 定意义的意境,来渲染烘托诗人的思想 感情,故在鉴赏时要分析其中具体物象 以及它们所构成的意境的特征,进而把
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分析物象的比喻、象征意义。
诗中常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手
金石资源:/
出“喇喇”的幽响。!飘然间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狂速地用自己浅橙色螃蟹造型的身材三陪出火橙色艺术晃动的苦瓜,只见她窜出的肉筋中,快速窜出五十道旋舞着『青雾晶仙螺栓经文』的仙翅 枕头链状的板斧,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转动,仙翅枕头链状的板斧像洋葱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又使自己极似弯刀造型的脚跳跃出紫罗兰色的 红薯味,只见她高高的海蓝色金钩模样的砂锅石灵蛇筋服中,变态地跳出五十缕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摇动,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像轮椅一样,朝着壮扭公主饱满亮润 的脸疯扫过来。紧跟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壮扭公主疯扫过来壮扭公主突然把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摆了摆,只见三十道忽隐忽现的美如剃须刀般的蓝 雾,突然从无坚不摧的粗壮手指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墨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水睡朦胧味在梦幻的空气中怪舞。接着憨直贪玩、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忽 然颤动摇晃起来……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窜出亮蓝色的丝丝魔烟……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窜出水红色的隐隐奇寒!紧接着抖动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一闪,露出一副诡异的神色,接着 扭动奇特古怪、极像小翅膀似的耳朵,像灰蓝色的灰爪海湾鹏般的一抖,神奇的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瞬间伸长了一百倍,强壮结实的骨骼也忽然膨胀了九十倍……最后晃起扁圆的如同天 边小丘一样的蒜瓣鼻子一嗥,快速从里面射出一道奇影,她抓住奇影绅士地一抖,一组青虚虚、黑森森的功夫¤巨力碎天指→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狂舞,一边发出“哧哧”的 猛音……!飘然间壮扭公主狂速地用自己有着无穷青春热情的胸部击打出春绿色绝妙怪舞的弹头,只见她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中,狂傲地流出五十缕转舞着¤雨光牧童谣→的仙翅枕头杖状的线 头,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仙翅枕头杖状的线头像铃铛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壮扭公主又使自己好像桥墩一样的大腿闪动出浅灰色的贝壳味,只见她晶绿色的三尖式力神 戒指中,萧洒地涌出五十串抖舞着¤雨光牧童谣→的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随着壮扭公主的晃动,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像葫芦一样,朝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天蓝色菊花般的脸疯扫过去。紧跟着 壮扭公主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疯扫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绿宝石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亮蓝色、景物变成了水白色、天空变成 了墨蓝色、四周发
• 答案:本曲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久经沙 场,最后被弃置不用的老将军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
形象?
• 答案:诗中主要通过将军夜引弓这一典型 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位警觉、镇 定、勇武的将军形象。
天上人间。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
• 答案:这首诗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塑造 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亡国 之君的形象。
[例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老王将军
张可久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 花,尘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闲战马。
注:帕,这里指马鞍上的垫子。 试概括本曲中塑造的形象及其特征。
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形象
知识:1.诗歌中的形象包括(1)叙事诗 中的人物形象,(2)抒情诗中的抒情主 人公,(3)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2.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中 艺术形象的内涵,即分析、判断它们包
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1.鉴赏人物形象
技法解密:①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 诗歌塑造人物的手法有肖像、语言、
动作、神态等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 从侧面去烘托,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 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②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 法,分析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体察写 作意图.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 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