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错别字论文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错别字论文:初中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与纠正策略摘要:一些初中生的错别字现象非常严重,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背道而驰的。初中生出现错别字现象,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对初中生错别字的矫正是初中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文试通过对初中生错别字现象的研究,探求其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错别字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正确识别和书写汉字不仅是初中生语文能力的一项基

本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最基本素质。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许多初中生汉字运用的能力仍然很低,突出表现是错别字很多。因此,加强对初中生错别字问题的研究,找出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手段和策略予以矫正,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初中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初中生出现错别字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通过对学生主观、客观、历史、现实等因素的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识字教学不得法,对汉字缺乏研究,对汉字的结构未能进行有效的分解,不能揭示汉字的组成及“形”与“义”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识字教学变成了生教硬灌和学生的大量抄写,以致识字量和用字准确率没有达到教学要

求。

2、一些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严谨的学风,没有仔细、认真的态度,写字时很随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于错别字总觉得是小事儿,不追求用字的正确性,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习惯查字典,常常随便找个会写的代替,久而久之坏习惯养成了,连自己也分不清哪个字用的对,哪个字用的错,这是导致写错别字的最大原因。

3、一些报刊、杂志、电视媒体及社会生活用字不规范导致语言使用环境日趋恶化,如:某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刻不容缓);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一鸣惊人)等等。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被这种语境误导写出些错别字。

4、学生对汉语成语、俗语的来历和词语的意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应用时容易主观臆断。比如“滥竽充数”,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讲的是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如果有学生写作“烂竽充数”,就说明他根本不了解这个故事,这里“滥”是“与事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着”的意思。

二、对初中生错别字的解决对策

针对部分初中生错别字多的现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汉字书写尤其是重视对汉字书写中的错别字的纠正,努力使初中生在汉字规范化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字准确率。

1、用具体、惨痛的实例,向学生介绍错别字造成的巨

大危害,强调写字正确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汉字正确书写的高度重视。我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述了: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在拟定进军命令时,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错写成“泌阳”,贻误了战机,以致“写错一字,打败一仗”。从而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故事里传递必须正确书写汉字的信息。

2、培养良好的汉字学习使用习惯,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克服粗枝大叶、草率马虎的缺点。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字对一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等好习惯。遇到不会读的字,不会写的字,模棱两可的字时,要及时勘查字典、词典,牢记、弄清字词的写法、意思及用法,纠正和减少错别字。

3、对传统的汉字识记教学方法发扬光大。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听写、默写等传统的汉字识记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听写、默写不能等同为死记硬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听写、默写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只不过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强化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提倡寓教于乐的书写。

4、将汉字识记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汉字教学不应是孤立的,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识记汉字,并能灵活运用汉字组词、造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

心理,组织阅读比赛、写作比赛。通过阅读文章,使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文本,借助汉字“以形表义”的特点,利用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通过创造性的写作,使学生得到汉字音、形、义的综合训练,避免出现“以音定形”的错误,激发消灭错别字的热情。

5、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错别字记录本”,及时记下自己在平日作业中、日记中、作文中出现的汉字识记、运用方面的错误,提高涉及这些曾经的“错别字”再次运用时的注意力。提倡同学之间开展纠正错别字的经验体会交流,在互帮互学中消灭错别字。

客观分析初中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强化对汉字书写中错别字的纠正,将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汉字书写习惯和书写意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对症下药,长期坚持,中学生的错别字一定会越来越少,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一定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泽林.中学生错别字成因及解决策略.《教师·理论研究》2009年3期.

[2]林玲媚.也谈如何减少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1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