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和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课---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高清课堂: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

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mL~3mL 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气泡的方法如图所示),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读数并记录。

酸碱性中和滴定及其强化练习

酸碱性中和滴定及其强化练习

酸碱性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的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的过程,或者是用已知浓度的碱的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的过程。

其中,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习惯称为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酸碱溶液习惯称为待测溶液。

2、依据: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是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就是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终点。

最常用的是一元酸与一元碱的反应。

就有:C(标准溶液)·V(标准溶液)=C(待测溶液)·V(待测溶液)C(待测溶液)=C(标准溶液)·V(标准溶液)V(待测溶液)酸碱完全反应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3、仪器:酸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胶头滴管。

4、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5、步骤:①中和滴定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并用对应的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

然后准确量取待测溶液,记下待测溶液的体积,置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

用滴定管取用标准溶液,置于滴定管夹固定。

两个取用,一定要保证尖嘴部分没有气泡。

③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观察指示剂颜色的改变和滴定速率。

到滴定终点时,记下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

④计算:平行做三次实验,取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6、指示剂选择规律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强酸滴定强碱,一般选择酚酞,终点为: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强碱滴定强酸,一般可选择酚酞,终点是:无色恰好变为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也可选择甲基橙,终点是红色恰好变为橙色。

强酸滴定弱碱,选择甲基橙,终点是黄色变为红色。

强碱滴定弱酸,选择酚酞,终点是无色变为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选择的规律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落在滴定终点PH 值的跃迁范围内。

二、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C(待测溶液)随V(待测溶液)的体积增大而增大,C(待测溶液)随 V(待测溶液)的体积减小而减小。

1、盛待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润洗,C(待测溶液)偏低。

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计算练习题

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计算练习题

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计算练习题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方法,常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测定和计算。

在滴定实验中,一种溶液被称为滴定液,另一种溶液被称为被滴定液。

当溶液中的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配制时,它们将完全反应,此时称为等当点。

滴定计算的目的是确定滴定液与被滴定液之间的等当点。

在酸碱中和滴定计算中,有几个关键的参数需要了解和计算。

下面将使用几个实例来探讨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

实例1:硫酸滴定氢氧化钠问题:用0.1mol/L的硫酸溶液滴定25mL的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解答:酸碱滴定反应中,滴定液和被滴定液的摩尔比应该为1∶1。

由此可得到等当点时,滴定液和被滴定液的摩尔数应该相等。

被滴定液的摩尔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数 = 浓度 ×体积在这个问题中,被滴定液的摩尔数为:摩尔数 = 0.1mol/L × 0.025L = 0.0025mol因为滴定液和被滴定液的摩尔比为1∶1,所以滴定液的摩尔数也为0.0025mol。

滴定液的体积可以通过实验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来测量。

假设消耗了15mL的滴定液,那么滴定液的摩尔浓度为:浓度 = 摩尔数 / 体积浓度 = 0.0025mol / 0.015L = 0.1667mol/L因此,滴定液的浓度为0.1667mol/L。

实例2:氢氧化钠滴定硫酸问题: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33.6mL的硫酸溶液,计算硫酸的浓度。

解答: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的摩尔比是1∶1,可得到硫酸的摩尔数等于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被滴定液的摩尔数为:摩尔数 = 浓度 ×体积摩尔数 = 0.1mol/L × 0.0336L = 0.00336mol因此,硫酸的摩尔数也为0.00336mol。

硫酸的浓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浓度 = 摩尔数 / 体积浓度 = 0.00336mol / 0.0336L = 0.1mol/L所以,硫酸的浓度为0.1mol/L。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注意: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和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的中和反应)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1mol 1molC (HA).V (HA) C (BOH).V (BOH)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HA ()BOH ()BOH ()HA (V V .C C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定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滴定管的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2+2NaOH = Na2SiO3+H2O瓶口内侧与瓶塞都是经过磨砂处理的,表面粗糙,造成碱性的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

其他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的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 V酸= C碱. V碱【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红色5~8________ >8蓝色甲基橙<3.1______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无色8~10________ >10____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B、颜色变化明显。

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解析版)--高考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解析版)--高考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知识精讲一.酸碱中和滴定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三.中和滴定曲线(pH ­V 曲线)分析四.氧化还原滴定五.沉淀滴定课后精练选择题:20题非选择题:5题建议时长:60分钟实际时长:分钟一.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①反应实质:H++OH -===H 2O 。

②定量关系:恰好中和时,n (H +)=n (OH -),即c (H +)V 酸=c (OH -)V 碱。

③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标准液的体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1)、碱式滴定管(如图2)、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酸性、氧化性、中性溶液酸式滴定管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性、中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①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由橡皮管和玻璃球构成的阀,实验室中常用滴定管的规格有25mL和50mL两种。

②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且尖嘴部分无刻度,从上往下读,读数时取小数点后两位,估读至0.01mL;如:24.00mL、23.38mL。

③由于滴定管尖嘴处无刻度,故将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时,放出的液体体积比理论值要大。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实验操作(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滴定前的准备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的方法:向滴定管内加水(对酸式滴定管,要先关闭活塞)至液面在“0”刻度线附近,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若不漏水,对酸式滴定管将活塞旋转180°,对碱式滴定管松动其阀门,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经两次检查都不漏水的滴定管是检漏合格的滴定管。

只有不漏水的滴定管才能使用,若滴定管漏水,则不能使用。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目标要求]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滴定的原理:n 元酸与n ′元碱恰好完全中和时:nc 酸V 酸=n ′c 碱V 碱。

如果用A 代表一元酸,用B 代表一元碱,可以利用下列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c A V A V B。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仪器:pH 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量筒、铁架台。

实验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实验步骤:(1)查: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和堵塞;(2)洗:先用蒸馏水洗涤两滴定管,然后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润洗2~3遍;(3)盛、调:分别将酸、碱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厘米处,并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然后赶走滴定管内部气泡,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处于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4)取: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 mL 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5)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6)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7)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根据c B =c A V A V B计算。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 标准、V 待测均为定值,c 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 标准的大小。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定义:用已知________ 酸(或碱)来测定 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二、指示剂(1)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_________色变__________色.(2)用已知浓度的强碱滴定未知浓度的强酸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_________色变__________色.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中和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和反应中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2)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4)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5)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润洗滴定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题(基础)1、把PH=3 ([H+]=0。

001mol/L)的H2SO4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如果混合液的PH=7,则H2SO4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是A. 1:1 B、 1:10 C、1:2 D、1:202、混合0.1mol/L盐酸和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配制成200mlPH=11的溶液,所需盐酸的体积是A、 9.9mlB、10.1mlC、99mlD、101ml3、要准确量取25.00ml的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A、25ml的量筒B、25ml的酸式滴定管C、25ml的碱式滴定管D、25ml的烧杯4、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滴定管D、胶头滴管5、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末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应放在A、锥形瓶中B、烧杯中C、滴定管中D、量筒中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A、锥形瓶B、酸式滴定管C、碱式滴定管D、移液管7、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A、量筒B、温度计C、酸式滴定管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8、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B、参加反应的酸中氢离子的总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总量相等C、反应后,混合液PH=79、中和滴定时需要润洗的仪器有A、滴定管B、锥形瓶C、烧杯D、移液管10、下列有关滴定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A、⑤①③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②①③⑤④11、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A、滴定管用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B、滴定管尖端末充满液体C、滴定前标准液在“0”刻度以上D、锥形瓶里有少量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2.方法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混合过程中 滴加酸(或碱)的量 为横坐标,以 溶液pH 为纵坐标绘出 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例如:以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HCl溶液为例,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对于“酸 碱恰好完全中和时”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顔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顔色由橙色到黄色
[例1] (2012·福州高二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 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 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 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 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 中放入20.00 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 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 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 位置,记下读数。
c(H+)=cOHV- 酸·V碱或 c(OH-)=cHV+碱·V 酸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仪器及使用
(1)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如图a 如图b
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锥形瓶
(2)滴定管的使用: ①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 管活塞 是否漏水 。 ②润洗:在加入反应液之前, 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遍。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实验用品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锥形瓶: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 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5)实验滴定注意:①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②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④读数时,要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的最低点读取溶液的体积。

(6)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及待测碱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计算。

(7)滴定曲线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误差分析】(1)原理,VB是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cB的大小取决于V A的大小,V A大则cB大,V A小则cB 小。

(2)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操作VA cB 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变无影响取液量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核心知识大通关]1.实验原理(1)原理: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依照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实验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定滴定终点。

(3)2.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和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

①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读数可估量到0.01 mL。

③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④排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⑤使用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预备①滴定管:查漏→蒸馏水洗涤→用待装液润洗→装液→排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蒸馏水洗涤→装液→加指示剂。

(2)滴定(3)终点判定: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复原原先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依照c(Na OH)=c HCl ·V HCl V NaOH运算。

但要注意某个数值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时,应该舍去。

小题热身正误判定,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样加入2~3 mL 。

( )(2)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 (3)滴定管的读数为24.6 mL 。

( )(4)中和滴定时眼睛必须凝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 ) (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 )(6)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一定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

( )(7)容量为25 mL 的滴定管,滴定过程中用去10.00 mL 的液体,现在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为15 mL 。

( )(8)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逝,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偏高。

中考化学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汇总+精练!

中考化学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汇总+精练!

中考化学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汇总+精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汇总1.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即H++OH-=H2O。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3.实验拓展(1)指示剂的选择: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一般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因为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两种颜色的转化没有明显界限。

(2)滴定终点的判断:酸滴定碱时,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时,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再变色,则此时为滴定终点,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二、知识+例题讲解知识点1.酸碱反应1.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进行判断,或用PH试纸测量。

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逐渐滴加盐酸,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酸碱反应时,当溶液的PH等于7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所以碱跟酸之间发生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NaOH +HCl=NaCl +H2O2NaOH +H2SO4=Na2SO4 +2H2O【注意】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注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A.Fe和CuSO4溶液B.Zn和稀H2SO4C.NaOH溶液和稀盐酸D.澄清石灰水和CO2答案:C知识点2 酸碱反应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这一反应会放出热量。

酸碱发生反应时,溶液中的H+和OH-都减少,因而溶液的酸碱性也发生改变,因此常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并广泛应用于实际中。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和练习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和练习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回顾】【知识点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中和反应。

3.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反应的终点。

【知识点2】滴定管①酸式滴定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碱式滴定管——碱性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精确度——0.01ml③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后要进行洗涤,须先用蒸馏水,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

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知识点3】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药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知识点4】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指示剂选用酚酞。

【知识点5】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1.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装液体⑤排气泡⑥调整液面⑦读数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②滴定至终点并读数③重复操作三次④计算【注意】①滴定时在瓶底垫一张白纸;②滴定时左手控制旋钮、右手振荡锥形瓶、目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③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④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⑤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知识点6】滴定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知识点7】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1原理:c(待)=,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V(标)大,则c(待)大,V(标)小,则c(待)小。

【练习】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A.⑤①②③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②①③⑤④2.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A.10 mLB.5 mLC.大于5 mLD.小于5 mL3.某稀NaOH溶液的浓度大约在0.07—0.08 mol·L-1之间,实验室现有①0.1 mol·L-1②1.0 mol·L-1③5.0 mol·L-1的三种标准盐酸,若要通过中和滴定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则应选用的标准盐酸是()A.①B.②C.③D.①②③均可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时,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时,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③NaHCO3④K2CO3杂质,所测结果偏低的是()A.仅①B.仅②C.②③D.②③④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7.右图是滴定前后液面所处的刻度,则消耗溶液的体积为A.V1 mL B.V2mL C.(V2-V1)mL D.(V1- V2)mL8.图10-2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正确的是()9.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250ml溶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B.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瓶移取)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瓶中加蒸馏水溶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滴定以确定酸、碱的质量浓度。

酸碱滴定法所选用的指示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在酸、碱达中和点时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色敏剂),或呈分界线(界面剂)。

(2)指示剂对反应物不起妨碍作用,并完全不参与反应。

(3)指示剂不能在众多离子间选择和下需应有终端所要求浓度的影响。

酸碱滴定法应选用适当的指示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溶液的颜色变化点是利用生物试剂指示剂对酸碱变化向所表现出的不同颜色和因pH值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变色作为当初判断酸、碱过多时的指示帮,用来停止滴定。

从准确角度说,实验设计者应选择滴定剂所用的指示剂在温和的物和酸,及指示剂所用的pH范围特性使酸碱滴定的终点精确定位。

滴定过程中,酸、碱往往呈现出所观测者的密度或表观密度以及观测物质的其它特性的改变。

因此,酸、碱的溶液的滴定终点是透明体性解题。

在有些滴定又隐藏在某个特殊的方向面摄成,如果这方面的不均匀性也可能对滴定终点的灵敏度和最后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化学分析实践中,滴定终点的安全和安全性是极其重要的。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的倒置体与线,是滴定结果的保证。

滴定终点安全性差,则滴定结果是要出大忌讳的。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酸碱中和滴定主要需要以下仪器和设备:滴定管、容量瓶、滴液管、试剂瓶、磁力搅拌器、PH指示剂、酸度计、碱度计等。

其中滴定管是滴定中必不可得的一种仪器。

滴定管的量度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滴定终点的控制能力,所以滴定管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滴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操作:(1)使用时必须有干净。

(2)不同试剂合析制反要做必要的清洗。

(3)当下面撞滴定管往往会剋丝];另一方面,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事先要准备好滴定管、烧杯和容量管;(2)将瓶中还原。

(3)应尽量做到儀器理可靠性、精度、方便范围内的合适以及使用中﹑观察结果。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一、实验目的1、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练习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3、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二、实验原理: H +OH =H2O1、利用酸碱反应,使溶液的pH会发生突然变化,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改变,从而用已知溶液和体积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2、酚酞遇碱显红色3、甲基橙遇酸显橙色,遇碱显红色三、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1、仪器:500mL试剂瓶 2 个、洗瓶 1 个、 250mL锥形瓶 3 个、 500mL烧杯 2 个、 20mL量筒 1 个、 100mL量筒 1 个、 50mL量筒 1 个、 50mL酸式滴定管 1 个、 50mL碱式滴定管 1 个、玻璃棒2、药品 2mol/L NaOH 溶液、 2mol/L HCl 溶液、酚酞、甲基橙、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①将 15mL2mol/L HCl 溶液倒入 285mL蒸馏水中配制成 L HCl 溶液,存放在 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②将 25mL 2mol/L NaOH 溶液倒入 475mL蒸馏水中配制成L NaOH溶液,存放在500mL塑料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2、滴定操作练习:①取清洗干净的酸碱滴定管各一支,用配好的HCl、NaOH溶液分别将管内壁润洗3 次后,分别装满L HCl、L NaOH溶液,分别将两管液面调节至零刻度线或略低于零刻度线②取清洗干净的 250mL锥形瓶 1 个,从碱式滴定管里放出约 10mL的 L NaOH溶液,加入约 10mL蒸馏水后滴入 2~ 3 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瓶内溶液呈黄色)。

用 LHCl 溶液滴定,同时不断摇动锥形瓶。

当最后一滴 HCl 溶液滴入锥形瓶后,锥形瓶内液体由黄色变为橙色,且 30s 内不恢复原色即停止滴定。

③另取一清洗干净的250mL锥形瓶一个,从酸式滴定管里放出约10mL L 的 HCl溶液,加入约 10mL蒸馏水后滴入 1~2 滴酚酞溶液(此时瓶内溶液呈无色)。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OH-=H2O1mol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 NaOH,H2SO42NaOH,H3PO43NaOH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碱用甲基橙为佳;碱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①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

②学会酸碱中和滴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指示剂的选择。

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

③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知识回顾】【知识点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中和反应。

3.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反应的终点。

【知识点2】滴定管①酸式滴定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碱式滴定管——碱性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精确度——0.01ml③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后要进行洗涤,须先用蒸馏水,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

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知识点3】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药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知识点4】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指示剂选用酚酞。

中和滴定,肯定不用石蕊【知识点4】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1.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装液体⑤排气泡⑥调整液面⑦读数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②滴定至终点并读数③重复操作三次④计算【注意】①滴定时在瓶底垫一张白纸;②滴定时左手控制旋钮、右手振荡锥形瓶、目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③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④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⑤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知识点5】滴定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知识点6】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1原理:c(待)=,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V(标)大,则c(待)大,V(标)小,则c(待)小。

【练习】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A.⑤①②③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②①③⑤④2.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A.10 mLB.5 mLC.大于5 mLD.小于5 mL3.某稀NaOH溶液的浓度大约在0.07—0.08 mol·L-1之间,实验室现有①0.1 mol·L-1②1.0 mol·L-1③5.0 mol·L-1的三种标准盐酸,若要通过中和滴定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则应选用的标准盐酸是()A.①B.②C.③D.①②③均可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时,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时,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③NaHCO3④K2CO3杂质,所测结果偏低的是()A.仅①B.仅②C.②③D.②③④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7.右图是滴定前后液面所处的刻度,则消耗溶液的体积为A.V1 mL B.V2mL C.(V2-V1)mL D.(V1- V2)mL8.图10-2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正确的是(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

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KMnO4某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mol·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g·mL-1。

10.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250ml溶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B.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瓶移取)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瓶中加蒸馏水溶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D,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 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步骤实验:①称量1.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②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③滴加几滴酚酞溶液;④用0.1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请回答:(1)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盛装0.10 mol/L的盐酸标准液。

(2)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色变成色。

(3)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4)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25.(9分)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 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检验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 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

1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用0.1000mol/L的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②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③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④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⑤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试液⑥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2)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其读数为 mL。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mol/L。

(4)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便装入标准液C.酸式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