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教学时要时时刻刻注重培养和激发,通过营造氛围,鼓励、启发质疑,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喜欢数学,从中感受数学的趣味、体验数学的魅力,适应多变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呢?

1.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创新氛围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德育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育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班级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

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

2.鼓励质疑问难,形成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能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理,获得真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教育,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问的权利,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既要保护敢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又要鼓励有了疑问而不敢发言的学生大胆提问,更要设法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如有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表扬,不要怕“节外生枝”,耽误教学时间,不要压抑学生提问题的欲望,应加倍呵护。质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例如:学习小数除法时,一位学生说:“在整数除法里,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小,商越大,但总也大不过被除数。为什么小数除法中会出现商大于被除数的情况呢?”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理解的同时,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多启发、多引导,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使他们

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4.手脑配合,发挥创造思维

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操作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素材,让全体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新知。学生只有在动手的同时,多种感官协同发展,才能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思维。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首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并观察思考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硬纸片(长20

厘米、宽12厘米),计算它的面积,然后将它沿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学生很快发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底和高的乘积的一半。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是这样呢?最后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也沿着对角线剪开,推导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认识了图形变换的思考方法,增强了应用意识,发挥了创造思维。

5.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激发创新的动机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受偶然成功的欢乐所激发的,好学生一般学习刻苦,主要原因是他们获得了成功,有了动力。相反,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上消极、逃避,是因为一次次的失败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信心。教师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本来就

千差万别的孩子,要照顾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创新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后,设计了如下的练习:(1)把下列各分数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2 23 34 56 824 936

1248

(2)写出与34相等,并且分母都小于30的所有分数。

(3)想一想:25=2+65-()820=8+()20-15

这组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呈阶梯状呈现,既使差生也能轻松地完成前第一道题,中等生也能完成第二题,优等生经过积极思考要完成第三题也是有可能的。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收获,每个人都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