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论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1. 引言网络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然而,网络通信中常常出现的排队等待现象给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信理论中的排队等待理论被应用于网络通信领域,用以分析和优化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排队等待过程。
2. 简述排队等待理论排队等待理论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顾客到达某服务系统、等待服务和接受服务的过程。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顾客到达服从某种概率分布,服务时间服从某种概率分布,服务队列为先进先出的方式。
3. 应用排队等待理论于网络通信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到达和处理过程可以类比于顾客到达和接受服务的过程。
排队等待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网络通信中的数据排队等待过程,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3.1 数据包到达过程建模网络通信中的数据包到达过程可以使用泊松过程进行建模。
泊松过程描述了一个恒定速率下的到达过程,符合这种过程的数据包到达时间间隔是随机的,但平均到达率是已知的。
通过对数据包到达过程进行建模,可以预测系统的到达强度和到达频率,为后续的排队等待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3.2 服务时间建模服务时间指的是一个数据包在系统中等待和被处理的时间。
在网络通信中,服务时间可以用指数分布进行建模,该分布描述了数据包在队列中等待和被处理的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平均服务率进行估计。
利用指数分布进行服务时间建模,可以衡量和优化系统中的服务能力,为降低排队等待时间提供指导。
4. 排队等待过程分析通过排队等待理论,可以分析网络通信中的排队等待过程,得到排队等待时间、数据包平均停留时间、系统繁忙率等关键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4.1 排队等待时间排队等待时间是指一个数据包从到达系统到开始服务所经历的时间。
通过排队等待时间的分析,可以评估系统中的数据包排队能力以及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4.2 数据包平均停留时间数据包平均停留时间是指一个数据包在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排队论的应用
排队论的应用排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在各个领域中被发现。
排队有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着许多细节和规则的复杂问题。
排队论是研究这种现象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排队系统。
排队论的应用广泛而深入,涉及各个方面。
首先,排队论在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公共交通系统中,排队论可以帮助优化乘客上下车的流程,减少等待和拥堵时间。
同时,在物流领域,排队论可以协助规划货物的运输路线和时程,提高运输效率。
其次,排队论在服务行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银行、医院和餐厅等场所,排队论可以帮助优化客户的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合理安排服务窗口、分配服务资源以及优化服务流程,排队论可以帮助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此外,排队论还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产线上,排队论可以帮助优化机器和工人的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调整工作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排队论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益。
不仅如此,排队论还在通信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网络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网络流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排队论,可以帮助网络运营商合理分配带宽和资源,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另外,排队论还在金融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股票交易所中,随着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交易系统的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排队论可以帮助交易所合理规划交易系统的容量和速度,提高交易效率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排队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排队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排队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然而,要注意的是,排队论只是一种方法论,具体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排队论能够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排队论(Lingo方法)
线性规划
01
Lingo方法是线性规划的一种求解算法,可以用于求解排队论中
的优化问题。
迭代法
02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使用迭代法结合Lingo方法进行求解,
以逐步逼近最优解。
启发式算法
03
对于一些大规模问题,可以使用启发式算法结合Lingo方法进行
求解,以提高求解效率。
04
Lingo方法在排队论中的 案例分析
Lingo方法在排队论中的优化问题
最小化等待时间
通过Lingo方法,可以优化等待时间,以最小化顾 客或任务的等待时间。
最小化队列长度
通过Lingo方法,可以优化队列长度,以最小化等 待空间的使用。
最大化服务台效率
通过Lingo方法,可以优化服务台效率,以提高服 务台的工作效率。
Lingo方法在排队论中的求解算法
等问题。
计算机科学
排队论用于研究计算机 网络的性能分析、负载 均衡和分布式系统等问
题。
排队论的发展历程
1903年,费尔南多·柯尔莫哥洛夫提出概率论的公理化 体系,为排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0年代,肯德尔提出了肯德尔模型,为多服务台排 队模型奠定了基础。
1930年代,厄兰格和朱伯夫提出了厄兰格模型,为单 服务台排队模型奠定了基础。
Lingo方法的适用范围
Lingo方法适用于各种线性规划问题,包括生产计划、资源分 配、运输问题等。
尤其适用于具有大量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复杂问题,能够 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解。
Lingo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Lingo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处理大规模的线性规划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此外,Lingo方法还具有灵活性 和通用性,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论是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还是在线聊天和视频通话,我们都需要依赖网络进行信息传递。
然而,网络通信也面临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排队等待。
在网络通信中,当大量的用户同时发送数据包时,就会出现数据传输的排队等待现象。
这导致了网络的拥塞,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发展了一些排队等待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网络通信的性能。
一、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论是研究排队系统的数学理论。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可以看作是一个排队系统,而排队论提供了分析和优化这个系统的方法。
排队论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顾客、服务设备和排队规则。
顾客代表数据包或请求,服务设备代表网络传输的资源,排队规则则决定了数据包的排队顺序和等待时间。
二、排队论的主要模型1. M/M/1模型M/M/1模型是排队论中最为经典的模型之一,它假设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都符合泊松分布,且只有一个服务设备。
在M/M/1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来评估排队系统的性能。
这对于网络通信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网络的拥塞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
2. M/M/c模型M/M/c模型是在M/M/1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得到的,它允许有多个服务设备同时提供服务。
在M/M/c模型中,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中平均的顾客数和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多设备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负载均衡。
三、排队论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排队论的研究成果在网络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流量调度通过排队论模型,可以确定不同流量的优先级和调度方式,从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延迟优化排队论提供了衡量网络延迟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网络的传输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排队论与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排队论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0211112班姓名:李红豆学号:10210367班内序号:26指导老师:史悦一、摘要排队论是为了系统的性态、系统的优化和统计推断.根据资料的合理建立模型.其目的是正确设计和有效运行各个服务系统.使之发挥最佳效益。
排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因此排队论可以用来解决许多现实问题。
利用排队论的知识可以来解决通信服务中的排队论问题。
应用排队论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通信服务系统中信道资源的分配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系统优化.找出用户和服务系统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既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又不浪费信号资源.从而达到最优设计的完成。
二、关键字排队论、最简单流、排队系统、通信三、引言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 主要解决与随机到来、排队服务现象有关的应用问题。
是研究系统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排队(或拥塞) 现象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排队论的创始人Erlang 是为了解决电话交换机容量的设计问题而提出排队论。
它适用于一切服务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等。
可以说, 凡是出现拥塞现象的系统, 都属于随机服务系统。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通信网的建立和完善, 信息科学及控制理论的蓬勃发展均涉及到最优设计与最佳服务问题, 从而使排队论理论与应用得到发展。
四、正文1、排队论概述:1.1基本概念及有关概率模型简述:1.1.1排队论基本概念及起源:排队论是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有时也把它归到运筹学中。
排队论是专门研究由于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拥挤现象(排队、等待)的科学也称为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或拥塞理论。
它专于研究各种排队系统概率规律性的基础上解决有关排队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控制问题。
排队论起源于20世纪初。
当时美国贝尔Bell电话公司发明了自动电话以后如何合理配臵电话线路的数量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重复呼叫次数问题出现了。
1909年丹麦工程师爱尔兰A.K.Erlang发表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论文“概率论和电话交换”从而求解了上述问题。
通信网基础-排队论及其应用
时间t内有k个顾客到达的概率: p(t)kk!k 0, 1, 2,产生排队的原因: 顾客需求的 随机性和服务设施的 有限性。
排队系统一般分为:窗口数W 认长,容许一定数量顾 客排队,趙过容量则拒絶丰拒絶糸统:糸统弁许排队无隗扣售爲.炎■共电话排队系统的三个基本参数:m :窗口数:顾客到达率或系统到达率 ,即单位时间内到达系统的平均顾客数。
其单位为个/时间或份/时间。
有效到达率:e (1R ) 或e (N L s ) 0:一个服务员(或窗口)的服务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由一个服务员(或窗口)进行服务所 离开系统的平均顾客数。
一 1/是单个窗口对顾客的平均 服务时间,也是一个呼叫的平均持续时间。
系统模型:X/Y/m/n/NX :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分布 Y :服务时间分布m :窗口或服务员数目(此处特指并列排队系统) n :截止队长(省略这一项表示n,即为非拒绝系统)N :潜在的顾客总数(潜在的无限顾客源,即 N时,可省去这一项)指数分布.kP k P{ X k} 一eki;k!F(t)1 e tt 00 t 0E( X )D(X1 1E(t)丄D(t) J最简单流:平稳性 无后效性疏稀性1®务机构杲否允许顾客井队等待服务即时拒绝系统窗口数X 队长,不披服务就被拒 绝,如电话网Q3: M/M/1 系统 平均队长:L1 t f(t)dt一个随机过程为泊松到达过程 =到达时间间隔为指数分布若顾客的离去过程也满足最简单流条件,则离去过程(即服务过程)也为泊松过程,完成服务的平均时间:1E( ) t f (t)dt -Q1:泊松过程,求:时间间隔 t 内,有k 次呼叫的概率:(t)ketek!P k (t)0, 1, 2,Q2 :泊松过程 的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分布 求顾客到达时间 间隔小于t 的概率,即tStep1: t 内没顾客的概率 P0(t)t |k! I k 0内有顾客的概率分布P o (t) Step2:t 内有顾客概率: F T (t) P(T 1-step1t) 1 P(Tt) 1P o (t) 1 etE(T)o1.纯ALOHA( P-ALOHA )系统纯随机方式抢占信道:某数据站(用户)有信息要发送时,立即发送。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时产生的排队现象和性能表现。
排队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一、排队论模型的基本概念1.1 排队系统排队系统是指在一个服务设施之前等待服务的顾客队列。
在计算机网络中,排队系统可以看作是数据包在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时产生的排队现象。
排队系统包括输入过程、服务机构和排队规则。
1.2 排队论模型排队论模型是对排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排队论模型通常包括顾客到达过程、服务时间分布、队列容量和服务规则等因素。
排队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排队系统的性能表现,如平均等待时间、系统繁忙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
二、排队论模型的分类2.1 M/M/1排队模型M/M/1排队模型是最简单的排队论模型之一,其中"M"代表顾客到达过程和服务时间满足指数分布,"1"代表只有一个服务设施。
M/M/1排队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单一服务节点的性能表现,如平均等待时间和系统繁忙度等指标。
2.2 M/M/C排队模型M/M/C排队模型是相对复杂一些的排队论模型,其中"C"代表有C个服务设施。
M/M/C排队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多个服务节点的性能表现,如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等指标。
2.3 其他排队模型除了M/M/1和M/M/C排队模型,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排队论模型,如M/M/∞排队模型、M/G/1排队模型和多类别排队模型等。
每种排队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性能分析。
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的应用3.1 网络流量建模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可以用来建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分析网络节点的繁忙度和数据包的平均等待时间。
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建模,可以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改进路由算法和提高网络性能。
离散随机过程与排队论的应用
离散随机过程与排队论的应用离散随机过程与排队论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离散随机过程和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离散随机过程离散随机过程是指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随机过程。
它由状态空间、状态转移概率和初始状态分布三个要素构成。
离散随机过程可以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来描述,常见的有马尔可夫链、泊松过程等。
在实际问题中,离散随机过程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以网络传输为例,我们可以将传输过程抽象为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移,利用离散随机过程来分析和优化传输性能。
此外,在金融领域中,对于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评估也可以使用离散随机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二、排队论排队论是研究顾客到达和接受服务的过程的数学理论。
它主要关注排队系统中的服务能力、到达率、平均等待时间等问题。
排队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优化服务系统的性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生活中,排队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医院就诊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在候诊区排队等待就诊。
排队论可以帮助医院评估候诊时间、疏导就诊流程,提高病人就诊效率。
另外,排队论也可以应用于交通调度、电话交换机、工厂生产等各种排队系统中。
三、离散随机过程与排队论的应用离散随机过程和排队论常常结合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通信网络离散随机过程可以用于分析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延迟等性能指标。
排队论可以帮助优化路由算法、拥塞控制策略等,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质量。
2. 供应链管理离散随机过程和排队论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问题。
例如,通过分析商品的需求和供应过程,可以制定合理的订货策略,降低库存成本和订单处理时间。
3. 金融风险管理离散随机过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风险进行建模和评估。
排队论可以分析交易系统中的交易速度、滑点等问题,提供有效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法。
4. 服务系统优化离散随机过程和排队论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各种服务系统中的性能指标。
排队论在电话问题中的应用
排队论在电话问题中的应用摘要:根据该办公室的电话系统状况得知其服从排队论模型规律,用)(t Pn 表示在时刻t ,服务系统的状态为n (系统中顾客数为n )的概率。
通过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建立关于)(t Pn 的微分差分方程求解。
令0)('=t P n 把微分方程变成差分方程,而不再含微分了,因此这样意味着把)(t Pn 当作与t 无关的稳态解。
关于标准的M/M/s 模型各种特征的规定于标准的M/M/1模型的规定相同。
另外规定各服务器工作是相互独立(不搞协作)且平均服务率相同.==...==s 21μμμμ于是整个服务机构的平均服务率为μs ;令,s =μλρ只有当1<s μλ时才不会排成无限的队列,成这个系统为服务强度,各顾客服务时间服从相同的负指数分布关键词: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概率,期望,Little 公式问题的陈述:办公室有三条电话线可以打进,也就是说在任意时刻最多能打进接待三通话者来访,打进的电话是随机的,其时间服从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的均匀分布,每次电话的持续时间是均值为6分钟的随机变量,经理关心由于占线而可能打不进来的人数。
他们当中有人稍后可能重拨电话,而其他人则可能放弃通话,一天中接通的电话平均数是70。
1、问题的提出:请仿真这个办公室的电话系统并给出如下估计: (1) 无电话占线,有一条、两条占线和三条占线的时间百分比; (2) 没有打进电话的人所占的百分比。
(3) 若办公室再新装一部电话,你怎样修改模型?改进这一模型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2、问题的分析:这是一个多服务台混合制模型M/M/s/K ,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即顾客的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服务台的个数为s ,每个服务台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且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系统的空间为K 。
3、背景的分析:在办公室三部电话系统的前提下,研究其工作情况,无电话占线、有一个、有两个、三个都占线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为保证顾客源不致过多的流失,能够接通更多的电话,比较研究是否应该新增加一台电话。
5通信网理论-排队论基础3
通信网理论(三)排队论与通信网业务分析排队论基础(3)纪阳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生活与新媒体实验室 E-mail: jiyang@通信网业务模型与分析一 各种测度1. 业务量: 占线时间:在观测时间内信道被占用的总时间。
设有m条线路,在r条被占用Tr 秒,则T = ∑ Trr =1 m若t瞬时有R (t )条线被占用,观测期τ内的业务量为T = ∫ 呼叫量 = T 占线时间 业务量T = (Erlang) A = τ 观察时间 观察时间τ 单位: 厄朗(Erlang),亦称爱尔兰。
可见,若m = 1则 A ≤ 1 ; A = limτ →∞t +τtR(t )dt2. 呼叫量:线路占用率-观察时间内线路被占用的百分比若m > 1 则 可能A > 1平均呼叫量-网设计要求之一,理论上,τ → ∞ 1τ∫t +τtR(t )dt但R(t )在∞区间内不稳定 ∴τ = 1通常取小时-小时呼叫量(小时厄朗)日呼叫量-一天中最忙小时内的厄朗数(亦称小时厄朗) 年呼叫量-一年取30日,其日呼叫量的平均值-基准呼叫量 小网-四季变化不大,以日呼叫量为设计依据 大网-日呼叫量变化不大,以年呼叫量为设计依据可见 : g 呼叫量-指实际可接通的业务流(throughput) offered traffic-实际要求接通的呼叫量,若不超网能力 (二者相等)g对应排队模型的参数: m -窗口数(线路数)λ0-每窗口平均分担呼叫率(次 / 秒)总到达率λ = mλ0 τ -平均服务时间,即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线时间。
(τ = ) μ则平均呼叫量为: a=mλ0τ = mp 其中(排队强度)ρ =λ0τ = 1λ m λ = mμ μ二1.几类呼叫纯随机呼叫 g 潜在呼叫源(用户)为无限多; g 用户间满足平稳、独立、疏稀性 - 泊桑流; g 则Δt 内有呼叫的概率为λΔt,总呼叫率为λ = lim N λ 0N →∞g 此类呼叫数学上便于描述处理,但实际网用户总量是有限的, 只能近似,严格说并非纯随机呼叫。
排队论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排队论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姓名:徐可学号:2012202120131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摘要: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是通信网络流量设计的基础理论。
本文通过对排队论基本概念的介绍,进而阐述了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排队论在通信网络流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排队论通信网络Abstract:Queuing theory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theory of random service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cation field,and i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traffic flow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queuing theory, and expounds the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with a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sign 。
Key words: Queuing theory communication network1 排队论基本概念1.1 排队系统的概念把要求服务的一方称为顾客,把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机构,而把服务机构内的具体设施称为服务员(或服务窗口)。
顾客要求的随机性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是产生排队现象的根本原因。
排队论就是利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理论,研究随机服务系统内服务机构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关系,以便合理地设计和控制排队系统[1]。
通信网络的排队问题讲义
××××系
××××专业
11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
排队模型
服务过程--服务规则和服务时间
服务员的个数可以是无穷多个窗口,单 个窗口和多个窗口。 服务时间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随机 的。
在不同的传输网络中,顾客和服务时间是 各不相同的。 例如,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顾客即为分组,
4
排队模型
服务时间为分组传输时间。在电路交 换网络中,顾客即为呼叫,服务时间 即为呼叫持续的时间。
每个顾客的平均时间(即每个顾客等 待所花的时间加上服务时间之和的平 均值)
7
little定理
N(t)=系统在t时刻的顾客数
Nt表示在[0,t]时间内的平均顾客数,即
N
t
系统稳态时的平均顾客数为
8
little定理
α(t)=在[0,t]内到达的顾客数,则在[0,t]内 的平均到达率为
稳态平均到达率为
令Ti=第i个到达的顾客在系统内话费的时间 (时延),则在[0,t]内顾客的平均时延为
9
little定理
稳态的平均时延为 N,λ,T的相互关系是: 这就是little定理(公式)。该 公式表明:系统中的用户数=用 户的平均到达率X用户的平均时 延。
10
马尔可夫型排队系统
定义:排队系统的状态变量或变量组 具有马尔可夫型的排队系统,即排队 系统本身构成了一个马尔可夫过程。 由于排队系统的随机特性主要来源与 顾客的到达和所需要的服务时间,不 难想象,如果顾客的到达和服务时间 均没有记忆性,则该排队系统的状态 变量也必然没有记忆性,或称马尔可 夫性。
运筹学中的排队论分析与应用
运筹学中的排队论分析与应用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优化决策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场景下都存在排队现象,例如银行、超市、机场等场所。
排队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排队策略来优化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利用排队论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一、排队论的基本原理排队论是研究排队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其基本原理包括排队模型、排队规则以及排队指标。
1. 排队模型排队模型是对排队系统进行抽象和建模的过程,常用的排队模型有M/M/1、M/M/c、M/G/1等。
其中,M表示顾客到达过程符合泊松分布,而服务过程符合指数分布;1表示一个服务台,c表示多个服务台;G表示总体服从一般分布。
2. 排队规则排队规则是指在排队系统中,顾客到达和离开的规则。
常用的排队规则有先到先服务(First-Come-First-Serve,简称FCFS)、最短作业优先(Shortest Job First,简称SJF)、优先级法则等。
3. 排队指标排队指标是对排队系统性能的度量,常用的排队指标包括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逗留时间、系统繁忙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排队系统的效率,并进行比较和优化。
二、排队论的应用场景排队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各个行业。
下面以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为例,介绍排队论在其中的分析与应用。
1. 银行排队银行是排队论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通过排队论的分析,银行可以确定合理的柜台数量和工作人员配置,以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和提高服务效率。
此外,银行还可以考虑引入预约系统、自助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排队系统。
2. 售票窗口排队售票窗口也是一个常见的排队场景,如电影院、火车站等。
利用排队论,可以根据顾客到达的速率和服务时间的分布,预测等待时间,并提前安排足够的窗口进行服务,以提高售票效率和用户体验。
3. 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信号灯的优化也可以借助排队论的方法。
通过对道路上车辆到达和通过的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调整信号灯的信号周期和配时方案,以减少交通拥堵和减少等待时间。
随机过程应用应用随机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随机过程应用应用随机过程解决实际问题随机过程应用:应用随机过程解决实际问题随机过程是概率论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用于描述随机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随机过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随机过程的应用,并介绍其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排队论排队论是随机过程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用于解决有关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
排队问题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银行、超市等地的排队现象。
通过排队论的分析,可以确定最优的队列长度、服务台数量等,以提高服务效率。
二、信号处理随机过程在信号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通常会受到噪声的干扰,而随机过程可以用来描述这些干扰的统计特征。
通过对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提高信号处理的效果,减小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三、金融工程随机过程在金融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股票价格、利率等金融变量通常都是随机变量,它们的变化过程可以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通过对随机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金融市场走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四、优化问题在一些优化问题中,随机过程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生产调度中,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机器,机器故障时间也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通过对随机过程的优化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五、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许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随机过程可以用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比如在保险行业,通过对随机过程的分析,可以评估不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合理确定保险费率。
六、物理系统建模在物理系统的建模中,随机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比如在材料科学中,材料的疲劳寿命通常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可以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通过对随机过程的分析,可以预测材料的寿命,从而制定合理的材料使用方案。
综上所述,随机过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排队论到金融工程,从信号处理到优化问题,从风险评估到物理系统建模,随机过程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排队论的应用
排队论的应用引言排队论是一种用于研究排队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排队论广泛应用于交通系统、生产线、客户服务等领域,以帮助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论是以排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理论。
排队系统由顾客、服务设备和队列组成。
顾客以一个特定的速率到达系统并等待服务。
服务设备以一定的速率为顾客提供服务。
排队论研究如何通过合理地分配服务设备和管理队列来达到最佳的系统效果。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包括:1.到达过程:描述顾客到达系统的规律,通常使用到达率来描述。
到达过程可以是常数过程、泊松过程或其他形式。
2.服务时间分布:描述服务设备为顾客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使用服务时间的均值和方差来描述。
服务时间可以是固定的、随机的或符合特定概率分布的。
3.服务台数:指的是系统中可同时提供服务的服务设备数量。
服务台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
排队论的原理排队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排队系统的参数,使用数学模型和方法来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逗留时间和系统的利用率。
排队论的常用模型包括:1.M/M/1模型:该模型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排队论模型。
M/M/1模型假设到达过程和服务时间分布均符合指数分布,服务台数为1。
根据该模型,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
2.M/M/c模型:该模型是在M/M/1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多个服务台,用于分析多个服务设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该模型,可以评估并优化系统的利用率和服务设备的数量。
3.M/G/1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到达过程符合泊松分布、服务时间分布为一般概率分布的情况。
M/G/1模型的分析方法相对复杂,通常使用数值计算或仿真方法来求解。
排队论的应用领域排队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系统:排队论可用于分析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拥堵问题。
排队论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排队论中的基本建模与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总结,然后对生活中排队论的运用的例子进行了讲解,接下来对无线通信中排队论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说明。
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排队论,随机过程,泊松分布一、排队论中的基本建模与相关知识点不同的顾客与服务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服务系统.顾客为了得到某种服务而到达系统、若不能立即获得服务而又允许排队等待,则加入队列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然后服务台按一定规则从队列中选择顾客进行服务,获得服务的顾客立即离开系统。
各个顾客由顾客源(总体)出发,到达服务机构(服务台、服务员)前排队等候接受服务,服务完成后离开。
排队结构指队列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排队规则和服务规则是说明顾客在排队系统中按怎样的规则、次序接受服务的。
排队过程的一般模型实际的排队系统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请求服务的人或物—-顾客;(2)有为顾客服务的人或物,即服务员或服务台;(3)顾客到达系统的时刻是随机的,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服务的时间是随机的,因而整个排队系统的状态也是随机的。
排队系统的这种随机性造成某个阶段顾客排队较长,而另外一些时候服务员(台)又空闲无事.排队系统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①输入过程②排队规则③服务机构。
输入过程:这是指要求服务的顾客是按怎样的规律到达排队系统的过程。
(1)顾客总体数,又称顾客源、输入源。
这是指顾客的来源.顾客源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2)顾客到达方式.这是描述顾客是怎样来到系统的,他们是单个到达,还是成批到达。
(3)顾客流的概率分布,或称相继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的分布。
顾客流的概率分布一般有定长分布、二项分布、泊松流(最简单流)、爱尔朗分布等若干种。
服务规则:(1)损失制.这是指如果顾客到达排队系统时,所有服务台都已被先来的顾客占用,那么他们就自动离开系统永不再来。
(2)等待制。
这是指当顾客来到系统时,所有服务台都不空,顾客加入排队行列等待服务。
①先到先服务。
通信网第3章 排队论及其应用
3.1.1 基本概念
➢ 排队方式:包括混合排队和分别排队两种方式
✓ 混合排队方式:顾客排成一个队列,接受任意一个空闲窗口的 服务。
✓ 分别排队方式:顾客排成m个队列,同时分别接受m个窗口的相 同服务。
当m = 1时,在该系统中,如果允许排队,顾客则只能排成 一列队列接受服务。
当m 1时,在该系统中,如果允许排队,则有混合排队和 分别排队两种排队方式。排队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两种服务 方式。
19
3.1.1 基本概念
图3.2 服务方式与排队方式
20
3.1.1 基本概念
服务时间分布
➢ 服务时间和顾客到达时间一样,多数情况下是随机型的。 要知道它的经验分布或概率分布。
➢ 一般来说,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有定长分布、指数分布、 Erlang分布等。
21
3.1.1 基本概念
3. 排队系统中常用的几个定义
排队系统类型: 排队系统一般分为: ✓ 拒绝系统 ✓ 非拒绝系统 表明服务机构是否允许顾客排队等待服务。
13
3.1.1 基本概念
➢ 拒绝系统:又称拒绝方式、截止型系统。 n:系统允许排队的队长(也称截止队长)。 m:窗口数。 分为两种情况:
✓ 即时拒绝系统:n = m的系统。此时,顾客到达后或立即 被拒绝,或立即被服务,不存在排队等待服务的情况。电 话网就是即时拒绝系统。
可以用它来解决。
8
3.1.1 基本概念
1.排队的概念 通信网中的排队现象:
➢ 无形的排队:如打电话 ➢ 有形的排队:如数据分组的传送
顾客:把要求服务的一方统称为“顾客”,如电话用户产生的呼叫和待传送 的分组信息。
服务机构:把提供服务的一方统称为服务机构,如电话交换设备、信息传输 网络等。
排队论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排队论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当前,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这个网络中,排队论已经被广泛应用。
那么,什么是排队论,它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有哪些呢?本文将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排队论?排队论是一种研究随机事件与排队系统性能关系的数学工具。
它的研究对象是由顾客到达某个服务设施,等待服务,接受服务和离开服务设施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顾客的排队过程。
排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两个方面的矛盾。
一方面,服务设施不能过高地空闲,要充分利用其资源,使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另一方面,客户的等待时间不能太长,以便指定服务设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排队论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一个高效的排队系统。
二、排队论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通信网络中的流量是一个经典的排队问题。
在网络中,数据包通常需要等待路由器处理并进入下一个节点,这时候就会产生排队过程。
另外,网络中的吞吐量和延迟也需要通过排队论来进行分析。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方面。
1. 网络的流量控制网络的流量控制是一种管理网络流量的技术,它能够协调网络访问请求和网络资源,使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保证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
流量控制可以通过阻止一些请求或增加一些请求的延迟来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排队论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网络拥塞和排队的关系来制定适当的策略,从而控制网络的流量。
2. 延迟度量和吞吐量计算延迟是指数据包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包括排队延迟、传输延迟和处理延迟等。
对于不同的应用,都有相应的延迟要求。
除了延迟之外,吞吐量也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表示网络中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数据总量。
排队论可以帮助我们对上述两个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优化网络的性能。
3. 路由器排队模型除此之外,排队论还可以用来建立路由器带宽分配和服务的队列模型。
在一个路由器中,多个数据包争夺带宽,排队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不同服务质量需求下的带宽分配策略,以便满足流量的各种需求。
排队论及网内通信业务分析
第四章排队论及网内通信业务分析排队论是专门研究由于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拥挤现象(排队、等待)的科学,也称为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所研究的问题有强烈的实际背景,其所得的结果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在研究各种排队系统概率规律性的基础上,来解决有关排队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控制问题。
排队论起源于本世纪初。
当时,美国贝尔(Bell)电话公司发明了自动电话以后,一方面,它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话通信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合理配置电话线路的数量,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呼叫次数问题。
1909年,丹麦工程师爱尔兰(A.K.Erlang)在热力学统计平衡概念的启发下,提出了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论文“概率论和电话交换”,从而,求解了上述这类问题。
可以说,直到今天,通信系统仍然是排队论应用的主要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排队论日臻完善;战后,其应用更趋广泛。
目前,在通信、运输、港口泊位设计、机器维修、库存控制、计算机设计等各个领域中排队论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本章将介绍排队论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通信网中的应用——网内通信业务分析和多址接入系统,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的内容:(1)排队论基础(2)M / M / 1排队(3)M / M / m(n)排队(4)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网内通信业务分析(5)提高网效率的一些措施(6)多址通信4.1 排队论基础4.1.1基本概念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
例如人们到商店去购物,当售货员较少而顾客较多时就会出现排队。
通信网中也有类似的排队现象。
当人们要使用电话时,如果电话交换机的中继线均已被占用,用户就必须等待,这是一种无形的排队现象。
又如存贮—转发数据传输网中,当信息到达网路节点并等待处理与传输时,就会形成排队,这种排队是有形的,但我们不容易看到。
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这种有形或无形、看到或看不到的排队现象有许多。
它们都存在要求服务的一方和提供服务的一方,可以把要求服务的一方统称为顾客,如电话用户产生的呼叫和待传送的信息;把提供服务的一方统称为服务机构,如电话交换设备、信息传输网路等;而把服务机构内的具体设施称服务员或服务窗口,如中继线、信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队论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姓名:徐可学号:2012202120131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摘要: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是通信网络流量设计的基础理论。
本文通过对排队论基本概念的介绍,进而阐述了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排队论在通信网络流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排队论通信网络Abstract:Queuing theory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theory of random service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cation field,and i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traffic flow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sign.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queuing theory, and expounds the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with a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sign .Key words: Queuing theory communication network1 排队论基本概念1.1 排队系统的概念把要求服务的一方称为顾客,把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机构,而把服务机构内的具体设施称为服务员(或服务窗口)。
顾客要求的随机性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是产生排队现象的根本原因。
排队论就是利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理论,研究随机服务系统内服务机构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关系,以便合理地设计和控制排队系统[1]。
由于顾客到达的数目和要求提供服务的时间长短都是不确定的,这种由要求随机性服务的顾客和服务机构两方面构成的系统称为随机服务系统或排队系统。
1.2 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顾客到达率λ,服务员数目m,和服务员服务速率μ。
1.2.1 顾客到达率λ顾客到达率λ是单位时间内平均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数量。
λ反映了顾客到达系统的快慢程度,λ越大,说明系统的负载越重。
一般,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是随机的,即任意相邻两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T是一个随机变量。
T的统计平均T就是顾客到达的平均时间间隔,其倒数为顾客到达率,即1λ=T1.2.2服务员数目m服务员数目m就是排队系统内可以同时提供服务的设备或者窗口数,它表征服务机构的资源。
1.2.3 服务员服务速率μ服务员服务速率μ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由一个服务员进行服务而离开排队系统的平均顾客数。
设一个顾客被服务的时间为τ,它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τ的统计平均τ就是一个顾客被服务的平均时间,即为单个服务员对顾客的平均服务时间,显然其倒数为服务员服务速率,即1μ=τ1.3 排队系统的三个特征排队系统在运行中包括三个过程:顾客输入过程——它说明了顾客到达的规律,与顾客的到达率和顾客到达时间的随机性有关;排队过程——与排队规则有关;顾客接受服务(然后离去)的过程——取决于服务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时间的长短。
1.3.1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函数如果顾客的输入过程满足下述的三个条件,则称该输入为最简单流。
(1)平稳性。
在某一指定的时间间隔t 内,到达k 个顾客的概率只与t 的长度有关,而与这间隔的起始时刻无关。
(2)稀疏性。
将t 分成n 个足够小的区间t ,在t 内到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顾客的概率为零。
(3)无后效性(或独立性)。
在某一个t 内顾客到达的概率和其他t 区间上顾客到达的概率无关。
当输入是最简单流时,在给定时间间隔t 内系统有k 个顾客到达的概率为()()0,1,2,!kt k t P t e k k λλ-==该分布为泊松分布。
由此可见,最简单流在t 时间间隔内到达系统的顾客数量服从泊松分布。
相应地,顾客到达间隔时间T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t T f t e λλ-=即,最简单流的顾客到达时间间隔T 服从负指数分布规律。
1.3.2 服务时间的分布函数假设顾客接受服务的过程也满足最简单流的平稳性,稀疏性和独立性。
可以得到服务时间τ的概率分布函数为()1t F t e μτ-=-其概率密度函数为()t f t e μτμ-=可见,服务时间τ也服从负指数分布。
综上可见,对最简单流,所对应的概率分布是负指数分布,又称为M 分布。
1.3.3 排队规则(1) 损失制系统(即时拒绝方式)。
电话通信网一般采用即时拒绝方式。
(2)等待制系统(不拒绝方式)。
(3)混合制系统(时延拒绝方式)2 排队系统2.1 排队系统的表示排队系统通常用符号X/Y/m/n 表示。
其中X 是顾客到大间隔时间的分布,Y 是服务时间的分布,m 是服务员个数,n 是排队系统中允许的顾客数,也称为截止队长。
当n 为∞时(即为不拒绝方式),可省略。
常用的分布符号有:M ——负指数时间分布;D ——定长时间分布;k E ——k 阶爱尔兰时间分布;k H ——k 阶超指数时间分布。
2.2 常见排队系统一些常见的排队系统有:(1) M/M/m/n 排队系统。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和服务时间的分布均为负指数分布。
(2) M/D/1排队系统。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为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为定长分布,只有一个服务员。
(3) M/k E /1排队系统。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为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为k阶爱尔兰分布,只有一个服务员。
(4) M/k H /1排队系统。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为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为k阶超指数时间分布,只有一个服务员。
3 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3.1 排队论在电话通信网中的应用当系统中的顾客数等于窗口数时,新的顾客就会遭到拒绝,这种系统就M/M/m/n 即时拒绝系统。
电话通信网一般采用即使拒绝系统[2]。
顾客到达时间间隔T 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
一个顾客的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
对于M/M/1排队系统,排队强度为/ρλμ=。
可以推到得到,对于电话网通信系统,队长为k (即系统里面有k 个顾客)的概率k p 为00()0!!k kk m a p p p k m k k ρ==<≤其中:11000()!!k k m m k k m a p k k ρ--==⎡⎤⎡⎤==⎢⎥⎢⎥⎣⎦⎣⎦∑∑ 式中,/a λμλτ==⋅,是电话通信系统的流入话务量强度。
这里λ是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呼叫次数,而1/τμ=是平均每次呼叫的服务时间。
a 是无量纲的,但通常使用爱尔兰作为它的单位,m 为线束容量。
当顾客到达系统时,若k m <,则立即接受服务;若k m =,就被拒绝而离去,因此顾客等待时间为0,平均队长N 也变成平均处于忙状态的平均窗口数量r 。
由此可以求的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 平均队长N0000()()!()!!(1)(1)kmk m k k m k k m m m k m k N r k p m k k m p a p ρρρρ=======-=-∑∑∑ (2)顾客被拒绝的概率0/!!m c m k m k a m p p a k ===∑ 这是话务理论中著名的爱尔兰呼损公式。
(3)系统效率η(1)m a p r N m m mη-=== 即时拒绝系统的呼损率c p 与流入话务量强度a 及系统效率η与线束容量m 的关系如下:(1) 呼损率c p 随着话务量强度a 的增加而上升,当话务量强度一定时,增加m ,可使呼损率下降。
(2) 允许的呼损率越大,系统效率越高,这说明牺牲服务质量,即允许较大的呼损可以换取系统效率的提高。
(3) m 越大,系统效率越高,这就是所谓的大群化效应,即尽可能多地共用出线可以获得高效率。
3.1.1 排队论在电话通信网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办公室有三条电话线可以打进,也就是说在任意时刻最多能打进接待三通话者来访,打进的电话是随机的,其时间服从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的均匀分布,每次电话的持续时间是均值为6分钟的随机变量,经理关心由于占线而可能打不进来的人数。
他们当中有人稍后可能重拨电话,而其他人则可能放弃通话,一天中接通的电话平均数是70。
仿真这个办公室的电话系统并给出如下估计:(1) 无电话占线,有一条、两条占线和三条占线的时间百分比;(2) 没有打进电话的人所占的百分比。
问题的分析:这是一个多服务台混合制模型M/M/s/K ,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即顾客的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服务台的个数为s ,每个服务台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且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系统的空间为K 。
在办公室三部电话系统的前提下,研究其工作情况,无电话占线、有一个、有两个、三个都占线所占的时间百分比,为保证顾客源不致过多的流失,能够接通更多的电话,比较研究是否应该新增加一台电话。
假设:顾客的相继到达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服从参数μ的负指数分布,)(t Pn 表示在时刻t ,服务系统的状态为n (系统中顾客数为n )的概率,平稳状态队长N 即系统中的顾客数其期望值S L ,平稳状态排队长P N ,指系统中排队等待服务的顾客数其期望值为q L ,逗留时间T 指平稳状态顾客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记它的期望值为S W ,等待时间p T 指平稳状态顾客在系统中排队等待的时间,期望值记作q W ,n λ表示当系统处于n 时新来顾客的平均到达率,n μ表示当系统处于n 时,整个系统的平均服务率,s 是系统中并行服务的台数,μλρ/=s 为系统的服务强度。
Little 公式为:,λL W =μλ1-==W L W q q ,顾客拨打这三部电话是等可能性的。
为求平稳分布,考虑系统处的任一状态n 。
假设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系统进入状态n 和离开状态n 的次数,则因为“进入”和“离开”是交替发生的,所以这两个数要么相等要么相差1。
但就这两件事件平均发生率来说,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即当系统运行相当时间而达到平衡状态后,对任一状态n 来说,单位时间内进入该状态的平均次数和单位时间内离开该状态的平均次数应该相等,这就是系统在统计平衡下的“流入=流出”原理[3]。
根据这一原理,可得到任一状态下的平衡方程如下:0: 0011p p λ=μ1: 1112200p )(p p μ+λ=μ+λ2: 2223311p )(p p μ+λ=μ+λn-1: 1n 1n 1n n n 2n 2n p )(p p -----μ+λ=μ+λn : n n n 1n 1n 1n 1n p )(p p μ+λ=μ+λ++--由上述平衡方程,可求得0: 0101p p μλ=1: 01201121001121212p p )p p (1p p μμλλ=μλ=λ-μμ+μλ=2: 0123012232112232323p p )p p (1p p μμμλλλ=μλ=λ-μμ+μλ=n : 01101111111)(1p p p p p p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μμμλλλμλλμμμλ +-+--+++==-+=记 11021μμμλλλ ---=n n n n n C n=1,2,… 则平稳状态的分布为: 0p C p n n = n=1,2,…由概率分布的要求10=∑∞=n n p1101=⎥⎦⎤⎢⎣⎡+∑∞=p C n n 由上面推导知本电话系统模型中有:=n λ⎩⎨⎧≥-=K n K n 01,2,1 λ⎩⎨⎧≤≤μ≤≤μ=μK n s s sn 0n n于是⎪⎪⎩⎪⎪⎨⎧≤≤ρ<≤ρ=-Kn s p s !s s n 0p !n p 0s n 0nn其中⎪⎪⎪⎪⎩⎪⎪⎪⎪⎨⎧=ρ⎪⎪⎭⎫ ⎝⎛+-ρ+ρ=-≠ρ⎪⎪⎪⎪⎭⎫⎝⎛ρ-+-ρ-ρ+ρ=-=--∑∑1)1s K (!s !n 0n 1s 1)1(!s )s 1s K 1(!n 0n 1s p s 1s n s 1s s n 0由平稳分布n ρ,n=0,1,2,…,K,可得平均排队长为:⎪⎪⎩⎪⎪⎨⎧=ρ+--ρ≠ρ-ρ+-ρ--+-ρ-ρ-ρρ=-=∑=1!s 2)1s K)(s K (p 1]ss K )1s K )(1(s 1s K 1[)1(!s p p )s n (L ss 0s s 2s s s0n Ks n q为求平均队长,由∑∑∑===-=-=K sn n K s n n Ksn nP p snp p s n L )(⎪⎭⎫⎝⎛---=∑∑∑-=-==101001s n n s n n K n n p s np nps p )s n (L 1s 0n n ---=∑-=∑-=ρ-++=1s 0n n0P !n )s n (p s L L 由系统的空间的有限性,必须考虑顾客的有效到达率e 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