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分析提问的最佳时机,确保能够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师要不断探寻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不断提高提问能力,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优化提问内容,讲究提问技巧,要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主用,使之真正作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数学课堂提问要锤炼提问技艺,关注提问效益“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若干个问题的有机组合,并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数学学习的“驿站”。
数学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所获数学知识的多少,都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在于会讲、善讲,更应在于会问、善问。
有效提问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它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心思和精力。
教师要积极锤炼有效提问的技艺能力,会敏锐观察和有效捕捉关键问题,把问题问在知识的核心处和思维的关键处,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问题,善于对”问题转化”的指导,善于用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重问与轻问、追问与转问等提问方式,善于平衡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有效介入,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巧妙而充满智慧与情感的理答。
二、深入解读教材,所提问题具有针对性首先数学老师一定要认真的研究教材,完全掌握教材里的重难点,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根据教材设定一个教学目标。
只有精巧的问题才能让教学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而老师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
但好的有效问题一定得要求老师在课前便精心设计好,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前备课阶段严格按照教材,预设出不但有一定的情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三、老师提问之后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之所以要进行课堂提问,其最终的目的始终是要通过这种有效的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发现其知识体系中所存在问题,然后老师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而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具时效性以及针对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提问既可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还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提问是一般教师都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但是却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恰当提问技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而不敢问。
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以与学生角色平等,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变“一言堂”为师生互问、生生互问,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
因此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火花随之而熄灭。
教师应尽力在每一细微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要允许学生提问“出错”,这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
教师“善问”只是学生树立“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是为学生的提问提供了可能.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时,教师要先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默许,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示,让他们带着成就感愉快而做。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提问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的敢于提问。
二、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乐问”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同时进行合理评价,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乐于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技巧1 以问引问,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提问的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能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反问,则会出现另一番教学效果。
然而,我发现多数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把握不好。
如解答应用题:“学校把360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在此产生思维障碍,这时我点拨性地提问:“如果我们从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入手,会发现什么呢?”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同学就自告奋勇地回答:“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一共有15份”我趁热打铁接着问:“既然知道了总的份数,下面是不是该考虑每一份的本数了呢?”还没等其他同学回答,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道:“老师,既然每一层的份数不同,那么每一份的本数是不是也应该不等啊?”听到这位同学的发问,我十分高兴,因为他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我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后,接着问道“: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为什么每一份的本数会不等呢?如果我们从份数角度考虑,是不是就可以求出每一层书架上放了多少本书呢?”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
[2]如此一来,这道难题就很容易地被解决了,其中的奥秘就是我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要点之上,加之学生富有灵性的反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得以拓展。
2 提问要具有悬念性数学课堂提问应尝试着在教材要求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状态,然后进行提问,在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达到思维最佳状态,效果最好。
如,在讲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此时设问:“两个长方形周长一样,面积也相同吗?”“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一定大吗?”这两个问题于学生无疑处促其有疑,会给学生极大触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成 三角 形 . 学生根 据刚才 的方法很 快得 出“ 两 根小 棒 的长度 和大于第 三根 小棒 的长 度时 . 能 围成 三角形 ” 的结论 . 当大家沉 浸在成功 的 快乐 中时 .教师反 问 : “ 只要两根小 棒的长度 和大于第 三根小棒 的长度时 .就一定 能 围成 三角形 吗?” 一“ 问” 激起千层浪 . 此 时给予学 生充足 的时间和空 间 ,观察 发现 1 0 c m、 5 c m、 4 c m三根小 棒中 1 0 + 5 > 4 .也 能找出两根小棒
学 生和协 助学 生对 问题形 成构 建意 义 . 达到 理解 如教学 “ 一根 绳子用 去 1 / 2和一 根绳 子 用去 1 / 2 m. 剩下的一样多吗?” 先让学生说
一
说 1 / 2和 1 / 2 m的 区别 . 1 / 2 表示 用去绳 子
总长度 的 1 / 2 , 应该 用乘法进行计 算 : 而1 / ” 学生异 口同声 : “ 用求余数方法最好 ” 这
种 由表及里 . 变狭隘性提问为开放性地追问的 方式. 可 以启发 学生将不 同方法进 行类 比. 提 炼解决 问题 的最优方法 五 归纳反思法—— 由表及里地问 数学是思维 的竞技场 .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 理解 掌握 内化才 能形成独立 的学 习习惯和 工 作 能力 反思是让 学生经历过程 , 反思学 习, 逐步树立“ 追 因纠错” 的意识 . 有关研究也表 明
一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 在很
大程 度上得益于深 刻的反思活动 在每一节 课 的最后 , 试着提问 : “ 这节课 你明白了什么知 识? 有哪些问题你还不大明白的? 对这节课你 还想 提什么问题 7” 让 学生各抒 己见 . 让课堂 体现 “ 设 问——求解—— 反思—— 提升 ” 的思 维晋 级 . 还可 以互相 交流学 习体会 . 培养学生 写数学 日 记 的习惯 . 还可以制成表格反馈课 堂 学 习情况 如 你提出的问题有 价值 吗? 你回答的问题满意 吗? 你会解答今 天课堂 问题吗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老师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频率不够,提问方式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等,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提问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阶段,而提问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巧妙设计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有效提问策略,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分析现有的提问策略,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新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还旨在促进教师对于提问策略的重视和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提问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提问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作出一定的贡献。
2. 正文2.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提问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展开讨论。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思考并回答问题。
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投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开放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 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补充式提问等技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并逐步完善自己的答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 倡导多元化回答方式,鼓励表达在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倡导多元化的回答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有些学生可能会通过口头回答问题,而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通过图形、公式等方式进行表达。
教师要在提问中给予学生多种表达方式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才能。
5. 鼓励同学互动,促进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布置一些合作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解答。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6. 注重反馈,及时指导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提问的难度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小学数学高段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问答。
启发性提问可以采用情境故事、问题情境化等方式。
如果要学生研究一个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入,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提问要体现层次性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应该体现层次性,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层思考向深层思考逐步过渡。
提问的层次性可以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多个方面来体现。
层次性提问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提问要重视学生参与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小组合作、手势回答等方式,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提问。
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求知欲,主动探究问题。
五、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
准确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不宜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
教师提问时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提问要及时反馈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促进学生主动纠正错误,不断提高。
及时反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回答、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纠正错误等方式来实现。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并且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性的因素和教师如何有效提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问合理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效提问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讲解时善用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主动追寻答案,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3.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善用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进行解释和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问题的难易程度。
提问的难易程度是影响提问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问题太难,学生不了解,课堂不愉快,问题太简单,学生难以有所收获。
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难度。
2. 提问的针对性。
提问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状态,针对性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高教学效果。
3.提问的数量。
提问数量的多寡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影响。
太少,不能达到检测知识和鼓励学生的效果;太多,会使学生感到疲惫,成为无意义的重复。
4.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问方式既包括语言方式,又包括提问的形式。
过渡用语文绉绉影响效果,提问的形式可以是开放性,单选、多选,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这些形式中更易于获取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教师如何有效提问1.尽量避免问答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问答式教学,不要简单地固执于提问与回答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无聊,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提供多元化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要避免简单的“是或否”,“对或错”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多元化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创造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的主要渠道,大体可分分为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提问。
教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用问题方式提出来,使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思考,具有明显的思维指向性。
它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适时、准确、精简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真正思考,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反,如果老师提的问题总是过于简单,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或者过于深奥,根本触及不到学生的思考区域。
因此,在课堂教学提问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足,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老师提问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认识。
一、问题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提问。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问题是串成课堂的链子。
因此,教师简洁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我们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往往会兜很大的一个圈子才能绕到主题上,有时甚至回不到主题上。
这样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多少呢?所以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提问要问在当问之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摘要】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提问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提问的方向,循序渐进,顾全大局,还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提问有效性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非常嘹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尽人意,“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
一堂课 40 分钟,教师不停地讲,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不停地练。
有些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实在过多,总想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塞进 80 分钟的内容。
学生课堂上的那跟弦始终绷得紧紧的,没有喘息的时间。
教师问题一提出,容不得学生细细思考,马上指名回答。
回答不上来,没有期待,没有鼓励,对不起,你请坐下,叫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一连叫了三个回答不出来,教师干脆自报答案。
如此课堂,学生晕晕乎乎,走马灯似的围着教师转。
甚至有些教师课堂上几乎没有提问,整个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看着。
这样的教学难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二、提问时要尊重学生之间具有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高低不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所以在同一个课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来制定学习提问方案,让每个具备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表达自己问题的权利。
同样有两点需要做的:首先,要对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问一些较为复杂、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逻辑能力。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勇于提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然而,不同的提问策略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来帮助小学数学老师提高教学效果。
1. 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提问方式。
例如:“你能告诉我这个题目的解法吗?”不同于封闭式提问,该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多层次提问
多层次提问是指老师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的提问方式。
例如:“你能说出单数和双数的区别吗?”“那么你能告诉我三个连续单数的和是多少吗?”该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脉络和逻辑,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
引导式提问是指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内容。
例如:“你能想象一下这个问题的图形吗?”“这个问题中有哪些信息是有用的?”该提问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比式提问是指通过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异同和联系。
例如:“你能告诉我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和有什么关系吗?”“你能说出两种不同的求面积方法吗?”该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推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认识。
情境式提问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例如:“你在超市买了两袋水果,一袋有6个,一袋有8个,你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该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浅论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

浅论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课堂提问是中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诱导语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另外,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因材施教。
本文探讨一下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1.明确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是立足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的。
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每一次的提问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新知识,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2.强化提问的作用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不具备启发性的提问属于低效的提问。
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学生通过独立地分析和探究,从而得到思维和智力的训练。
3.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每节课的提问都是平淡无奇、老生常谈的,必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教师应该尽量使提问充满趣味性,使学生受到问题情趣的吸引,更愿意主动去探索和求解,在愉悦中进行学习。
4.难易度合适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难易度合适的问题,尽量将问题设置在新旧知识发展、衔接的阶段,避免问题太容易,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或问题太难,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握提问的契机课堂中的提问要找准契机,也就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只有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的提问,才会收获最佳的效果。
提问的最佳契机,不仅需要教师准确地捕捉和掌握,也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发和创设。
通常的问题设置时机为:1.在导入处设问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这个问题可是关系到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未来发展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课题方案。
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现如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就成了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目标1.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3.通过实践验证这些方法和策略的实际效果。
二、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教师提问的频率、方式、难度等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率等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合理安排提问的时机和节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注重提问后的反馈和评价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看法,了解现状。
3.实证研究:选择实验班级,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践,观察效果。
4.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查阅文献,了解研究现状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数据,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选择实验班级,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践观察实践效果,收集数据分析实证研究数据,得出结论五、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2.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3.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要注意的事项多了去了,毕竟这关系到整个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沈小:戚南凤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课堂的有效提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这里我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分析,就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就课堂提问有效性三项策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提问设计策略。
二、提问实施策略。
三、提问理答策略。
(一)、提问设计策略即提问目的要明确,针对性要强;问题开放度要适宜,难易要适度,题量要适量;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质疑、追问,要重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而提问设计是教学预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目标达成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此,提问设计要做到: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

当的问题 , 让学生 自己发现盲点 。 如教学《 质数 、 合数 与分解质 因数 》 时, 当学生 明白“ 质数 、 合数 ” 的概念 后, 可 以提问 : “ 1 是什么数?” 部分学生很快 回答“ 1 ” 是质数 。 这时再问 : “ l 除 了它本身有没有别 的约数 ? ” 学生很快就判断 出… 1 ’ 既不是质数 , 也不是合数 。教 师设计 了这样 的问题 ,就把学生容易忽视 的盲点抠 了出来 , 使学生拓展了思维 的广度 。 6 . 抓住 “ 发散点” 设计 问题。发散性设 问是一种 创造性思维活动 , 是指对同一 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从 正面和反 面去多途径思考 , 纵横联 系所学知识 , 以沟 通不 同部分数学知识的方法 ,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 散出去 , 不断扩至各种 渠道 、 各个侧面 、 各个角度 , 以 求 问题得 到灵活解决 。 如理解“ 余数一定 比除数小 ” , 如果教师把这一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 能接 受, 但只是机械地理解 。而利用发散性思维 , 效果就 大不一样 。如 ( ) ÷ 9 = 5 ……( ) , 要 求学生在
括号 里填 上 适 当 的数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先 填 哪个 括 号?为什么 ? 在不知道被除数的情况下 , 余 数有 几种 可能? 最大填几 ? 为什么? 在多种答案 中巩固所 学知 识之后 , 在做的过程中 , 学生认识到小于除数的数都 可以作 为余数 , 在巩固中将 旧知逐步延展和深化 , 有 助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对比、 分析综合 , 悟 出小数点位置移动 的规律 。 4 . 通过“ 模糊 点” 设计问题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常有一些容易 与其他 内容相混淆 的知识 ,对这些模 糊点必须予 以澄清 。 而设 计恰 当的问题进行 提问 , 就 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一个重要手段 。 如教学《 平行 四边 形 的面积》 一课 , 如果教师 引导不 当, 学生就 容易把 平行 四边形 与长方形弄混 , 针对这个“ 模糊点 ” , 可 以 设计 这样 两个 问题 : ( 1 ) 为什 么沿着平行 四边形 的高 剪呢?( 2 ) 所有 的平行 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5 . 抓住 “ 盲点 ” 设计 问题 。盲点是 在正常思维 中 不容易被注意到但 实际运用 中又往往会影 响学生正 确思维的问题。 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 , 教师应设计恰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提问可以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分析。
1.深化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多个层次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从浅层次逐步深入思考。
从简单的计算问题开始,质疑学生的解题过程,鼓励他们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问题解决中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问学生“你认为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分享思考过程和解决结果。
3.提供挑战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答,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较难的数学谜题或者情境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探索求解的方法。
4.探索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问题,发现数学概念和规律。
给学生一些数学物件或模型,引导他们观察、对比和归纳,进而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5.引导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
问学生“你能找到其他解答路径吗?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6.鼓励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索,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和借鉴,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采用上述提问策略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相适应,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是有价值的。
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采用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并促进他们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精心预设,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2)

精心预设,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一、背景介绍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许多教师在提问时缺乏策略,提问效果差。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提问过少或者过多,也不能每次都是式的提问,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策略,以引导教师科学地提问,提高提问效果。
二、有效性策略1.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问提问时要有目的,要根据已学知识或正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比如,在教学如何约分时,可以提问学生:“自己看一看这个分数能约分吗?”或者“这个分数能约到多少?”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思考和答案确认加深理解,更好地理解约分的概念。
2. 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提问时,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思考和表述答案的眼神,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老师可以问:“请问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不要立即揭示答案,等待学生思考后再回答会更有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提高。
3. 综合运用性和封闭性的提问性问题是指不限制答案,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封闭性问题是指只有一个确定答案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两种提问方式。
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封闭性问题则能确保学生对新概念、新技能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数轴的正方向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现一个数轴,然后提出一个性问题:“认为向右为正方向,那么,向左应该为什么方向?”,让学生成为古典的探究者和发明家。
接着,再通过封闭性问题:“请标出2,5的位置,两个数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以及通过计算加强对距离的概念理解。
4. 引导学生自我纠错当学生答错或者出现偏差时,可以提出更细节化的问题或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学单位换算时,若学生把“1千克 = 100克”算错,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算的时候是不是因为没有乘或者除?或者是少写了0?”这样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同时,避免了学生因为被别人的批评而心有余悸导致不愿意回答问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此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提问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就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不妨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
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
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组 内讲 述 自己的 计算 方 法 , 后 再 在 然 班上 进 行 汇 报 , 通 过 “ 有 不 同 的 并 还 算 法 吗 ” 个 问题激 发 学 生 的求 异 思 这 维 , 倡 算法 多 样 化 。这 一教 学 环 节 提 的设 计 为学 生 之 间 的 数 学 交流 提 供
了较 大 的 空 间 , 每个 学 生都 有机 会 让
答 不力 。一 个 一个 的 问题 , 不能 激 既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不能 提 高学 生 也 的 学 习能 力 , 更谈 不 上 其他 方 面 能 力
为他们 学 习的 “ 坟墓 ” 。他们 认为 : 反
正老 师 也 不会 提 问 我 , 听 和 不 听没 我 有任 何 区别 ;既 然 老师 不 关 注 我 , 那
对 于课 堂 提 问这 种 教 学 手段 , 教 师 往 往 人 为 地 将 其 制 造 成 为 有 利 于 自己活 跃课 堂 气氛 的一种 手段 。而一
旦 教 师 在 实 际 教 学 中加 入 了 种 种 思 想 , 结 果就 是 在 课 堂之 上 的 教学 内 其
二、 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
这 一 常见 的 生 活情 境 , 近 了数 学 与 拉
学 生 生 活 的距 离 , 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学生 在 对 这 些情 境 的探 索 和 应 让
教学时间 , 也让 学 生 的 回答 随着 教 师
的天马 行 空而 四处发 散 。课 堂上要 么
师 的 提 问是 为 “ 问而 问” 并 积 极 开 提 , 动 脑筋寻 找答 案 。 新课 改 以 来 , 们 一 直 强 调学 生 我 才 是学 习的 主体 , 切 教学 活 动都 要 一 以 学生为 主 , 不能 本末 倒置 。那 么 , 我 们 只 有 建 立 起 一个 平 等 互 动 的 师 生 关 系 , 学 生在 教 师 有效 的 课 堂提 问 让 中, 形成 与教 师平 等对 话的桥 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柏林小学杨金春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
所以现在的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让这种教学思路顺利的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手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而且课堂提问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如果运用得当,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是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的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可见兴趣对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教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设置问题,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特定的专题中,并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愿望,并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性质”引入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老爷爷分地”的故事:把一块长方形的地分给4个儿子,老大分得这块地的1/4 ,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4 ,老三分到这块地的4/16 ,老四分到这块地的8/32 。
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是就大吵起来。
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
给他们讲了几句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听到这里,
学生被这富有意思的故事吸引住了,就会产生疑问“阿凡提说了什么了呢?”。
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动手操作,折出,得出结论: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
那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激发了小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
二、提问要指向明确
提问是为了引导同学积极思维。
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同学指明思维的方向。
如果教师所问的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便无法准确的回答,提问就失去了意义。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 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
”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
”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同学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能把握知识结构,没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提问设计。
假如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同学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道理,那效果肯定就不言而喻了。
三、提问要把握教学时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在什么样的时间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
问题超前时,学生内心茫然,无法思考,问题滞后时,学生无需思考便能对答如流,毫无提问价值。
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
其实提问的时机是可预见的,那么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仔细考虑问题问什么,什么时候问,怎样问。
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我们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
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
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如:我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且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提问要能突出教学重难点
每一节都有其重难点,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突出实质问题。
比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图形(有蝴蝶、飞机、天安门、乒乓球拍等)然后问“这里有昆虫,体育用品、交通工具、建筑物,可为什么数学博士说它们是一家人呢?”这个问题直接指向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这一节课的重点“一一对称”。
一般学生理解为两边形状,大小,颜色一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我设计了其中一个教学环
节——动手操作,再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学生很容易画出了一条对称轴。
为什么斜的这条不是呢?”于是展开讨论,而这个问题揭示的正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提问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注意科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
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课堂提问在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要从教学需要、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
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其思维、增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让每一次课堂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从而真正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