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2014成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以及解析
2014年学大教育高频考点测试卷成都卷初中语文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1、【答案】D解析:【知识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识别汉字读音能力,加点字属于易错易混字。
加点字属于易错易混字。
(A 缄默jian;B蓬蒿hao;C长吁短叹xu)2、【答案】C(A读-牍;B制-治;D障-彰)解析:【知识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形【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识别汉字字形能力,注意同音异形字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含义。
3、【答案】B解析:【知识点】正确理解使用成语【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理解使用成语的能力。
B项中随波逐流,贬义成语,不符合语境。
4、【答案】D(A有和难以形容杂糅;B舞姿不能萦绕耳畔;C展开栏目,搭配不当,应为开办。
)解析:【知识点】病句修改【思路方法】明确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换、调、补、删。
5、【答案】C 读wei 不读yi,赠送;解析:【知识点】理解实词的含义【思路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实词的含义。
6、【答案】B解析:(B修饰;A 来-凭借;C他-助词,无义;D做-替)【知识点】理解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思路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7、【答案】C(扩大范围,不包括郭攸之、费祎依、董允)解析:【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思路方法】审清题干要求,用原文回答,分析理解文意,得出正确答案。
8、【翻译】1\亲近贤良的大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强盛的原因。
2\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拿来咨询他,肯定可以使得阵列井井有序,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解析:【知识点】翻译文言文句子【思路方法】注意重点词语的准确翻译:“以”的意思是“来”,注意一词多义的翻译特点,以及固定结构“所以”的翻译。
9、【答案】(略)解析:【知识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
【思路方法】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注意易错字。
10、【答案】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一、基础知识 ( 共 12 分 , 每小题 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纳罕(nà)堕落(duî)骸骨(hái )吹毛求疵(chī)B.栖息(qī)确凿(zá0) 磐石(pán)鳞次栉比(zhì)C.拮据(jū)嗤笑(chī) 倒坍(tān)鲜为人知(xiān)D.峥嵘(zhēng) 伫立(chù)秕谷(bǐ)锲而不舍(qiâ)2.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3.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五一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C.去年,成都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突然就戛然而止。
D. 不论是面对多么险恶的环境,人民军队将永远是共和国坚强的中流砥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初三(甲)班没有被评为“文明班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该班级存在严重的轻视体育的现象。
B.中国足球队能否在2015年亚洲杯取得佳绩,征战巴西世界杯,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C. .文章的绯闻事件中,使马伊琍一句“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6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A 卷和B 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 ǎo )真绿,把终年贮.(zh 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 .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 ǎn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 ī)息。
C .日晕.(y ùn )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 g )兆。
D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 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 ín g )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 .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 .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 .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中考全真模拟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宽恕sù孪生luán忌妒jì可歌可泣qìB.轻捷jiã主宰zǎi地窖jiào隐姓埋名yǐnC.晦暗huì肥硕shuò虐待nûâ重峦叠嶂zàngD.蝉蜕tuì伛偻yǔ亘古gâng 花团锦簇z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的“恕”的正确读音为“shù”;C中的“嶂”读音应为“zhàng”;D中的“簇”的读音应为“cù”;所以答案应为B。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蹋。
B.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C.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D.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漇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蹋”应该为“塌”;B中“驰”应该为“弛”;D中“漇”应该为“涉”;因此答案应为C。
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常常把“责任心”和“趣味”这两个词跟朋友强词夺理。
B.他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来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毫无深意。
D.你懂得法律,你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A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1.【答案】B【解析】“栖”应读qī。
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平时对多音字、形近字的归类、积累。
2.【答案】A【解析】B项,物竞天择—物竞天择;C项,急变—激变,至—致;D项,回漩—回旋,一泄千里—一泻千里。
解答此类题目,是要正确辨析同音字的不同意义;二是要把握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3.【答案】A【解析】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含贬义。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B.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C.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D.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成语的意义,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4.【答案】C【解析】A项,主语“故乡”与宾语“成都郫县人”搭配不当,根据句意,应将“人”删去;B项,一面对两面,应将“关键是要”改为“关键是能否”;D项,成分残缺,应在“自我保护”后加“的意识”。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把握病句的几种类型,同时还要借助句子成分的搭配和语感,做到准确判断。
二、文言文阅读5.【答案】D【解析】本:本原,初始。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还要注意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同义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6.【答案】B【解析】B项,均为介词,从;A项,代词,它的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代指鱼之乐动词,到。
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7.【答案】C【解析】C项,“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则能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悦,对此,惠子缺乏理解与认同。
第Ⅱ卷三、翻译、默写8.【答案】(1)有人对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要取代您做宰相。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答案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对线条大量运用”的“追求”)2.C(“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错误,原文是“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3.D(“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分析不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3分)C(强制因果。
“讲好戏剧故事”与“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5.(4分)①形象地表现李安朴素低调(做小伏低)、谦逊羞涩、温柔纯真的个性。
(2分)②为后文进一步表现李安电影风格作铺垫。
(1分)③增加传记的文学性,引发读者兴趣。
(1分)(意思相近即可)6.(5分)①李安的电影作品有西方的电影元素,无论是拍西方题材还是拍东方题材的电影都给人与众不同(陌生化)的感觉;(2分)②李安极新颖极现代,主动拥抱电影新技术,灵活地运用西方的视角手法,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人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3分)(意思相近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4分)D、E(答出一项2分。
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E项“对补锅手艺的白信”分析错误)8.(4分)①表现儿子的孝顺。
(1分)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
(1分)③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
(2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①凸显人物形象。
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
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
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
③暗示主题。
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3分)D11.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12.(3分)B(“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分析不当,文中刘光世写书信给二帅后,才有二帅复书交欢,众战屡捷)13.(10分)(5分)建炎年间诏令内侍(宦官)不许结交主兵官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012%3#&’(【45】(“!”"#$%&“!"”。
!&%(【45】(’&’—(;)&)—*,+—,;*&-—.,/—0。
+&%(【45】(“1234”"567“89:;<=>?@AB C1DEFG%HIJ"KL”,MNO,PQRSTUVWXY。
$&)(【45】(%Z[\“]^”_‘\“abcde”fgXY;’ZhiXj,,jklmkXnopq%;*ZaKrs,s“tu”"‘\“5v”。
,&*(【45】(w:xy,yz。
-&’(【45】(’Z{7|},“~”;%Z j “ ” },“ "”, “ ”\ }, \ ;)Z j “C”}, , “C” }, ;*Z j “ ”}, “ ”, “ ” },“ ”。
.&)(【45】(“ "6 _ v ,7 j, "”X¡¢5。
/&(#)!"#$%&:“’%(),*+,-./01。
”(23456#7,“8”“-”9:45,;"&,7,<!7)(!)=>?@A,BC=DEFG。
(23456#7,“HI”“C”9:45,;"&,7,<!7)0&(#)$JKLM(%NOPQLR(&STUVWXY(!)《Z[\]》:^_‘abcc,defghLi。
jk1Z lmn,oUpqrst。
《uvwxyz{|》:}~X l , ? " ;4[ % , u 。
[ #7( L67),! 、 、 , L67。
< -7]#"& , D 。
( C D 。
¡¢L£D ¤C b D )(q31¥¦§。
四川成都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四川成都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草木的理想国》自序阿来①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
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
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
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
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
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
②是的,我就对观察和记录植物上瘾已经好些年了。
有朋友善提醒过我,不要玩物丧志,但我倒自得其乐,要往植物王国里继续深入。
文字记录不过瘾了,又添置了相机,学习摄影,为植物们的美丽身姿立此存照。
这么做有个缘故,我曾对记者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
这句话写到了报纸上,有人认为是狂妄..的话。
这..的话,我却认为这是谦逊个世界就是如此,人走在不同的道上,对世事的理解已可以如此南辕北辙,如此相互抵牾。
我的意思并不是自己能通晓这个世界。
我的意思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
既然身处的这个自然界如此开阔敞亮,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反倒是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
③这个世界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真的是太过阔大。
我开始观察植物的时候,也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特别是横断山区这一生物特别丰富多样的区域。
直到2010年,旧病发作,一时间不能上高原了。
每天就在成都市区那些多植物的去处游走。
这时腊梅也到了盛放的时节。
我看那么馨香明亮的黄色花开放,禁不住带了很久不用的相机,去植物园,去浣花溪,去塔子山,去望江楼,将它们一一拍下。
过了拍摄的瘾还不够,回去又检索资料,过学习植物知识的瘾;还不够,再来过写植物花事的瘾。
这一来,身心都很愉悦了。
④拍过腊梅,接着便大地回春,阴沉了一冬的成都渐渐天青云淡。
玉兰,海棠,梅,桃,杏,李次第开放,也就是古人所说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的接踵而至。
于是,我便起了心意,要把自己已经居住了十多年的这座城中的主要观赏植物,都拍过一遍,写上一遍。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2014年四川成都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4年四川成都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对下列汉字的结构特点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火”“丫”“水”“弓”既是独体字又是象形字B.“刃”“上”“本”“未”既是独体字又是指事字C.“从”“品”“看”“焱”既是合体字又是会意字D.“围”“韵”“孬”“魁”既是合体字又是形声字2.(3分)下面带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讷.(nâ)于言,敏.(mǐn)于行.(xíng),学贵在于实践.(jiàn)B.昼.(zhîu)出耘.(yú)田夜.(yiâ)绩.(jì)麻C.酒需酝.(wēn)酿.(ráng)成,人要锻.(düàn)炼.(niàn)好D.女娲.(wā)捏.(liē)土造人,只是个美丽的传.(zhuàn)说.(shuō)3.(3分)秦兵马俑博物馆里,有一座碑林,里面陈列着不少我国历代大书法家的笔墨真迹。
且不说碑文的芳华绝代,精妙绝伦,单看那风格迂回的书体就足以令人震撼不已了﹣﹣眼前,那“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①;“横笔不惊,内外皆收,神采沉密”的②;“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的③;还有如“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④迎面而此时此刻,也许人们才似乎领悟了“中华瑰宝”的内涵。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出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行书②篆书③草书④楷书B.①楷书②行书③草书④篆书C.①篆书②楷书③草书④行书D.①草书②楷书③行书④篆书4.(3分)下面历史人人物中,被称为“中国书法家四贤”的一组是()A.左丘明司马迁司马光刘向B.张芝钟繇王羲之颜真卿5.(3分)从下面语段中摘录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里面陈列着不少我国历代大书法家的笔墨真迹。
B.且不说碑文的芳华绝代,精妙绝伦。
C.单看那风格迂回的书体就足以令人震撼不已了。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ng)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xìng),用各种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ch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
2.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想,翱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D.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C.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2014年四川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成都市二0一四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2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 文本试卷分A 卷和B 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 ǎo )真绿,把终年贮.(zh 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 .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 ǎn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 ī)息。
C .日晕.(y ùn )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 g )兆。
D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 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 ín g )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 .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 .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 .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庄子》故事两则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A.惠子相.梁相: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游玩D.请循其本本:本心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其名为鹓鶵其如土石何.B⎧⎨⎩夫鹓鶵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拔山倒树而来.D⎧⎨⎩我知之濠上也辍耕之陇上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分)译文:▲。
(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分)译文:▲。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③▲,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和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成长与成功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
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
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
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
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
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
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
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
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
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10.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答:▲。
11.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4分)答:▲。
12.请根据本文对“成长与成功”的看法,简要分析下列任意一个人物的事例。
(3分)A.《邓稼先》中的邓稼先B.《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C.《范进中举》中的范进答:▲。
五、作文(60分)13.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里,小小鸭蛋背后,生活的滋味令人回想;小思的、《蝉》中,小小躯体里面,生命的执著让人感叹。
生活中,“小”无处不在:小人物,小物件,小细节,小感受……对于这些“小”,有人忽略,有人在意;有人觉得平淡,有人看见深刻;有人认为应舍“小”求“大”,有人坚持安于“小”,做好“小”……请以“小小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成都曲【唐】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答:▲。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张堪,南阳宛人也。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及即位,召拜郎中。
三迁为谒者。
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A.志美行厉.厉:严重B.成都既拔.拔:(被)攻克C.劝.民耕种劝:鼓励D.其仁以惠.下惠:施恩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译文:▲。
(2)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
5.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4分)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答:▲。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正如谚语所说,机会“先把其前额头发让你抓,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个光头让你抓”,或者至少,它先给你容易抓的瓶把,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你难抓的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