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考试,名词解释与考点(精要)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W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T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昔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昔酸上N-B糖昔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吟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 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 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9.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基因。
2. 假基因:DNA序列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3. 沉默突变:突变的密码子编码同样的氨基酸,不会引起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上的改变。
4. 无义突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中断。
5. 移码突变:又称移框突变,在基因的编码区缺失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缺失或插入的核苷酸不是3的倍数,造成了阅读框架的改变。
6. 转座子:发生转座的DNA片段。
7. 流产合成:若δ因子未能脱离核心酶,则新合成的RNA小片段会脱离复合物而重新启动转录。
这种现象称无效合成或流产合成。
8. 启动子:是连接在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9.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紧接着的若干结构基因共同组成的一个超基因的功能单位。
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由操纵基因所控制。
10. 调控基因:通过翻译和转录产生调节蛋白,该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控制下游基因转录。
11. 操纵基因:指能被调控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之间,常与启动子临近或部分重叠。
12. 阻遏蛋白: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被关闭,为负调控,其调节蛋白称为阻遏蛋白。
13. 衰减子: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提前终止,产生仅有约140nt的RNA分子。
这个区域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
14. 分解物阻遏: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葡萄糖时,细菌则优先利用葡萄糖。
只有当葡萄糖耗尽时,乳糖才能诱导基因的表达。
15. 绝缘子:真核生物基因组得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
16.启动子P: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17.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
18.操纵基因0: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19.调节基因:编码合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调节蛋白)的特异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考点
分生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移动基因(movable gene):又叫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由于它可以在染色体基因上移动,甚至可以在不同染色体间跃迁,故又称跳跃基因。
2.断裂基因(Split gene):在真核细胞中的核苷酸序列中间插入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段,使一个有功能的结构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将该间隔区段的DNA 片断称为断裂基因。
3.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不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时为相邻两个基因共用,将核苷酸彼此重叠的两个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4.假基因(gene cluster):在基因序列中除了有正常的功能基因之外,还有无表达功能的畸变核苷酸序列片断,称为假基因。
5.同尾酶:即识别顺序不同,但酶切后产生同样黏性末端的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6.质粒(plasmid):是一种裸露的、结构比病毒简单的、有自主复制能力的DNA(少数为RNA)分子。
7.柯斯(COS)质粒:Cosmid,黏性质粒,是一种用基因工程技术组建的特殊大肠杆菌质粒,它带有λ噬菌体的Cos位点和整个pBR322的DNA顺序。
8.基因组文库:是指包含有细胞全部基因组DNA的克隆株,这种克隆株群体称基因组文库。
9.cDNA文库:是指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或细胞的cDNA文库。
10.转化transformation:将质粒等外源DNA制剂引入细胞的过程,称为转化。
11.转染transfection:病毒(含噬菌)的DNA及其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称转染。
12.转导transduction:特指以噬菌体颗粒为媒介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
13.启动子:启动子是起动基因转录所必需的一段DNA顺式调控元件,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并能启动mRNA 合成的序列。
14.起始密码子:规定多肽链的第一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起始密码子。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重要名词:(下划线的尤其重要)1.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较低,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的区域,是染色质的主体部分。
DNA主要是单拷贝和中度重复序列,是基因活跃表达部分。
2.异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压缩程度较高,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区域。
着丝粒、端粒、次缢痕,DNA主要是高度重复序列,没有基因活性。
3.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组蛋白H3、H4、H2B、H2A各两份,组成了蛋白质八聚体的核心结构,大约200bp的DNA盘绕在蛋白质八聚体的外面,相邻两个核小体之间结合了1分子的H1组蛋白。
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将其分为H1、H2A、H2B、H3及H4。
5.转座子: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和自主复制的一段DNA序列。
6.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它包括结构蛋白和调控蛋白。
7.基因组:每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及其所携带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8.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的DNA 单位组成。
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9.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的产物是单顺反子mRNA,即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每个基因转录都有各自的调控原件。
多顺反子是指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别编码多条多肽链,而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位于一个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10.转录单位:即转录时,DNA上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
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往往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基因,基因之间为间隔区,转录之后形成多顺反子mRNA,可以编码不同的多肽链。
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一般只有一个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11.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比如说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几个基因重叠等等。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含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含解释1.cDNA library:cDNA文库。
是以细胞总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cDNA单链,再将其复制成双链,然后与合适的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中所建立的含多克隆cDNA片段的混合体。
理论上包含一种细胞中的全部mRNA信息。
2.DNA denature:DNA变性。
双链DNA在变性因素(如加热、过酸性条件、过碱性条件等)影响下,解离成为两条单链的过程,被称为DNA变性。
3.Klenow fragment:Klenow片段。
是原核生物DNA—polI经特异的蛋白质酶水解后产生的大片段,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和聚合酶活性。
实验室合成DNA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常用Klenow片段代替DNA聚合酶。
4.RNA replication:RNA复制。
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的过程,常见于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以外的RNA病毒在宿主细胞以病毒的单链RNA为模板合成RNA 的途径。
5.RNA interference:RNA干涉。
指短双链RNA以序列同源互补的mRNA为靶点,通过促使特定基因的mRNA降解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的基因表达的现象。
该现象揭示了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机制,可以作为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
6.RNA splicing:RNA剪接。
发生在真核生物转录后,切除初级RNA转录物中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是转录后加工的形式之一。
剪接的过程称为二次转酯反应,不消耗能量。
7.RNA cleavage:RNA剪切。
发生在真核生物转录后,剪去RNA中的某些内含子,并在上游的外显子3’端直接进行多聚腺苷酸化,不进行相邻外显子之间连接的过程,是转录后加工的形式之一。
8.RNA polymerase:RNA聚合酶。
以DNA或RNA为模板,以5′三磷酸核苷为原料,能催化合成RNA的酶。
可分为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和RNA 依赖的RNA聚合酶。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C值、C值矛盾、基因家族、基因簇、卫星DNA、ORF、微卫星DNA、反向重复序列、正链/负链RNA病毒、重叠基因、端粒酶、假基因、Alu家族、基因组学。
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打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即基因中对应于信使RNA序列的区域。
内含子:断裂基因中不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C值:生物种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含量总是相对恒定的。
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C值矛盾: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为:① 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②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③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
基因家族:基因家族(gene family)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基因簇:基因簇(gene cluster)是指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卫星DNA:有些高度重复DNA序列的碱基组成和浮力密度与主体DNA不同,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可形成相对独立于主DNA带的卫星带。
这些卫星带称为卫星DNA。
ORF:指核苷酸序列的可阅读框。
微卫星DNA:微卫星DNA是由更简单的重复单位组成的小序列,分散于基因组中,大多数重复单位是二核苷酸,也有少量三或四核苷酸的重复单位。
反向重复序列:在DNA分子中核苷酸顺序相同、区向相反的核苷酸序列。
如:AGTTC…CGTTATAACG…GCAAT正链/负链RNA病毒:所含核酸为RNA的病毒称为RNA病毒。
如果所含单恋核酸与mRNA序列相同称之为正链RNA病毒,与mRNA序列互补称之为负链RNA病毒。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
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顺反子:在反式构型中,不能互补的各个突变体在染色体上所占的一个区域称为顺反子,顺反子是一个必须保存完整才能具备正常生理功能的最小单位。
11.突变子:是指一个顺反子内部发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有一对碱基。
111.重组子:是基因内不能由重组分开的遗传单位,即基因内出现重组的最小区间,重组子的单位可以小到核苷酸对。
2.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排列的,而是被不编码序列所隔开。
3.假基因: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许多涂点以致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4.错配修复: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
5.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以自主复制和位移的一段DNA序列。
6.增强子: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
7.同源重组:两个双螺旋DNA分子间通过配对链断裂和再连接,而产生的片段间交换的过程。
8.启动子: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保守的DNA序列。
10.RNA编辑:转录后的RNa为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缺失的现象。
11.摇摆假说:反密码子和密码子配对时前两个碱基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第三个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
12.SD序列:在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AUG上游,存在4到9个富含嘌呤的一致性序列。
13.操纵子: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单位,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及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所组成。
14.weigle效应:紫外线处理的病毒借助于宿主细胞的DNA复制机制进行修复,重新产生活性,此时,如将寄主细胞预先用紫外光照射,则比未经照射的要产生更高的活化效应。
15.弱化子:mRNA合成起始以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没有色氨酸,转录总在这个区域终止,产生一个仅有14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终止trp基因的转录,则这个区域成为弱化子。
16.正调控: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关闭的,加入这种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被关闭。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 和组蛋白构成,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约146bp的DNA以左手方式环绕八聚体1。
8圈即形成了核小体核心,再与一分子的H1松散结合,形成染色小体,这时核小体颗粒间由连接DNA 相连,即形成大小约200bp的核小体。
端粒(Telomeres):是形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化子的序列,由数以百计的短重复序列构成,这些序列是端粒酶以独立于正常DNA复制的机制合成的。
CPG甲基化(CPG island methylation):是指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一种可能传递信号使得表达基因位点出的染色体保持适当的包装水平的重要化学修饰是序列5’—CG-3’中对细胞嘧啶C—5的甲基化,称为CPG甲基化。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是间期染色体内保持高度浓缩的部分,但其紧密程度比中期是要差一些,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核四周较浓的区域,即异染色质区可能是由紧密压缩的30nm纤维构成,而且异染色质没有转录活性。
非编码DNA(Nocoding DNA):是指不包括制造蛋白质的指令、或者是只能制造无转译能力的RNA的DNA序列。
卫星DNA(Satellite DNA):是指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高度重复DNA由一些2bp至20—30bp的极短序列,以数千个串联方式排列,这种排列则称为卫星DNA。
多顺反子:是指在原核细胞中,通常是几种不同的mRNA 连在一起,相互之间一般由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这种mRNA叫做多顺反子mRNA,这样的一条mRNA链含有指导合成N种蛋白质的信息,一个mRNA 分子编码多个肽键称为多顺反子。
复制子(Replicon):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所完成的片段,DNA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复制起点(origins):指复制子控制启动复制的元件。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的一个基本转录单位,由编码序列及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
编码序列通常包括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有启动序列(启动子)、操纵序列(操纵基因)及其他调节序列构成。
顺式作用元件:是真核基因变大调控转录过程的特殊DNA序列,于转录因子结合而起作用,通常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反式作用元件:与其他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基因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启动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异DNA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有关。
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源序列见得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的交换。
又称基因重组。
DNA克隆:指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适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扩增和繁殖,从而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过程称为分子克隆,又叫基因克隆或重组DNA技术。
基因工程:在体外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按照既定的目的基因进行人工重组,并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和表达得到所需核酸、蛋白质、生物新品种。
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物、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指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绝大多数是从原核细胞中提取的,可分为三类,其中Ⅱ型是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工具酶。
pBR322:是研究最早、最清楚的质粒,其全部顺序为4363bp,含有一个复制原点、一个Amp r 和Tet r标记,有限制酶酶切位点,可供外源性基因插入,利用这种遗传标记,有利于筛选出重组转化菌。
gDNA文库:即基因组DNA文库,是指存在于转化菌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
它涵盖了基因组全部基因信息。
cDNA文库:是细胞总mRNA的克隆,文库只包含表达蛋白质或多肽的基因。
感受态细胞:用适当的理化方法处理受体菌后,使宿主细胞处于最适摄取和容忍重组体的状态,此时的宿主细胞即称为感受态细胞。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习 题第一章1.什么是分子生物学?⑴广义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即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⑵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列举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10个重大事件。
1944年,著名微生物学家Avery 等在对肺炎双球杆菌的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
1953年,Waston 和Crick 提出了DNA 双螺旋模型。
1954年,Gamnow 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后来Nirenberg 等于1961年破译了第一批遗传密码。
Crick 在前人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心法则。
1956年,A. Kornberg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 聚合酶I ,这是能在试管中合成DNA 的第一种核酸酶。
1961年,F. Jacob & J. Monod 提出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1967年,Gellert 发现了DNA 连接酶。
1970年,Smith 和Wilcox 等分离得到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70年,Temin 和Baltimore 在RNA 肿瘤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
1972~1973年,H. Boyer 和P. Berg 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
1975~1977年,Sanger 、Maxam 和Gilbert 发明了DNA 序列测序技术。
1977年第一个全长5387bp 的噬菌体 X174基因组测定完成。
1981年,Cech 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 前体自剪接作用,发现了核酶(ribozyme )。
1982年,Prusiner 等在感染瘙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了阮病毒(Prion )。
1985年,Saiki 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988年,McClintock 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
分子生物学考试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entral dogma(中心法则):DNA的遗传信息经RNA一旦进入蛋白质就不能再输出了。
Genome(基因组):指来自一个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就是一个细胞或病毒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或整套基因。
transcriptome(转录组):广义指某一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所有转录产物的集合,包括mRNA、tRNA、rRNA及非编码RNA侠义指所有mRNA 的集合proteome (蛋白质组):指有机体全部基因表达下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生物体在特定时期上有拥有的圈套蛋白质Metabolome(代谢组):指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动态整体,为了有别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代谢组目前只涉及相对分子质量约小于1000的小分子代谢物质。
Gene(基因):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也即顺反子。
Epigenetics(表观遗传学现象):DNA结构上完全相同的基因,由于处于不同染色体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表型。
Cistron(顺反子):是染色体上的一个区段,在一个顺反子内有若干交换单位Muton(突变子):顺反子中又若干个突变单位,最小的突变单位被称为突变子。
recon(交换子):意同突变子。
Z DNA(Z型DNA):DNA的一种二级结构,由两条核苷酸链反相平行左手螺旋形成。
Denaturation(变性):当天然DNA的溶液被加热或受到极端pH溶剂、尿素、酰胺等有机溶剂处理后,碱基之间的氢键会发生断裂,或氢键的生成关系会发生改变或碱基之间的堆积力会受到破换,链条核苷酸便逐渐彼此分离,形成无规则的线团,这一过程叫做变性。
Renaturation(复性):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想的现象。
negative superhelix(负超螺旋):B-DNA分子被施加左旋外力,使双螺旋体局部趋向松弛,DNA分子会出现向右旋转的力的超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第一章名词解释基因是存储遗传信息的DNA或RNA片段,包括编码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
结构基因指基因中编码RNA和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在原核生物中,它们连续排列,在真核生物中则间断排列。
断裂基因是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外显子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成熟RNA中都存在的核酸序列。
内含子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中出现,但在成熟RNA中被剪接除去的核酸序列。
多顺反子RNA是一个RNA分子上包含几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原核生物的大多数基因和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多顺反子RNA。
单顺反子RNA是一个RNA分子上只包含一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真核生物的大多数基因和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
核不均一RNA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转录初始产物,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分子量大小不均一,经一系列转录后加工变为成熟mRNA。
开放阅读框是mRNA分子上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编码一个特定的多肽链。
密码子是mRNA分子的开放读框内从5'到3'方向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编码多肽链中的20种氨基酸残基,或者代表翻译起始以及翻译终止信息。
反密码子指tRNA分子反密码环中间3个相邻的核苷酸,它们与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确保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按照密码子对号入座。
启动子指结构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一段DNA序列,它结合RNA聚合酶(真核生物还需要结合其他蛋白质因子)后能够开放基因转录。
增强子指真核生物的一段DNA序列,不具有方向性,距离结构基因可远可近(甚至可以位于内含子)。
它与某些蛋白质因子结合后,通常能够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有时也可以抑制转录。
15.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它的作用对象是RNA分子,主要参与RNA的处理和成熟过程。
16.核内小分子RNA是一类在真核细胞核内广泛存在的富含尿嘧啶的小分子RNA,包括U1~U10等十种不同的类型。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DNA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基因的分子之一,它由四种碱
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RNA
RNA是核糖核酸,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三种RNA分子与蛋白质合成不同的阶段相关:mRNA、tRNA和rRNA。
转录
转录是DNA基因的信息在RNA上的复制过程。
在此过程中,DNA作为模板被RNA聚合酶复制成RNA分子。
翻译
翻译是基于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mRNA编码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由tRNA递送。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
它们由DNA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简答题
1. DNA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碱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2. RNA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三种类型?
答:RNA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RNA共有三种类型,包括mRNA、tRNA和rRNA。
3. 转录和翻译是什么?
答:转录是 DNA 的信息在 RNA 上复制的过程,翻译是基于RNA 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 基因是什么?
答: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由DNA 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大题总结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大题总结分子生物学总结1.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股螺旋结构以及四股螺旋结构。
3.DNA的三级结构:双链DNA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4.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甲基化修饰在原核生物DNA 中多为对一些酶切位点的修饰,其作用就是对自身DNA产生保护作用。
真核生物中的DNA甲基化则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DNA中,几乎所有的甲基化都发生于二核苷酸序列5’-CG-3’的C上,即5’-mCG-3’、5.CG岛:基因组DNA中大部分CG二核苷酸就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稳定的非甲基化的CG小片段,称为CG岛,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
“CG”岛特点就是G+C含量高以及大部分CG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
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DNA就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2)DNA双链就是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螺距为3、4nm、DNA双链形成的螺旋直径为2 nm。
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36度。
DNA双螺旋分子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目前认为这些沟状结构与蛋白质与DNA间的识别有关。
(3)疏水力与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DNA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7.核小体的组成: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由DNA与5种组蛋白H1,H2A,H2B,H3与H4共同构成。
各两分子的H2A,H2B,H3与H4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双螺旋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与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
8.顺反子(Cistron):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完整版)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1.操纵子(oper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个基本转录单位,由编码序列及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
编码序列通常包括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由启动序列(启动子),操纵序列(操纵基因)及其他调节序列构成。
2.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真核基因表达是调控转录过程的特殊DNA序列,以转录因子结合而起作用,通常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3.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与其他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基本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4.启动子(promoter):位于结构基因上游,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异DNA 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有关。
5.增强子(enhancer):指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特殊DNA序列,作用特点是无方向性,位置或距离不固定。
6.沉默子(silencer):某些基因含有负性调节原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指细胞或生物体在接受环境信号刺激时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做出应答的分子机制。
8.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是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重组后具有复制和表达功能。
9.基因工程:按照人为预愿获得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形成重组体,重组体转入宿主细胞,筛选和鉴定出含阳性重组体宿主细胞,经大量增殖,最总获得该目的基因决定的大量表达产物的过程。
10.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基因重组。
11.DNA克隆:在体内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适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扩增和繁殖,从而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过程,又叫基因克隆或重组DNA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Northern blot)Northern印迹杂交。
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Northern 印迹杂交的RNA吸印与Southern印迹杂交的DNA吸印方法类似,RNA印迹技术正好与DNA相对应,故被称为Northern印迹杂交。
(Southern blot)Southern印迹杂交是一种常用的DNA定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2.(cis-acting element)顺式作用元件。
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 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 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
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3. (VNTR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多态性。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是重复单位为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呈高度多态性的DNA序列,又称小卫星DNA,拷贝数10~1000不等。
(STR)短串联重复序列。
又称微卫星DNA,是一类简单的寡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其重复单位为2~6bp,重复次数10~60次左右,其长度通常小于150bp,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中。
4.(viral oncogene)病毒癌基因。
病毒(大多是逆转录病毒)具有的一种可以使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
源自细胞中的正常基因。
(cell-oncogene)细胞癌基因。
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有同源序列,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等生理功能。
在正常细胞内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叫原癌基因,当其受到某些条件激活时,结构和表达发生异常,能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5. (ORF) 开放阅读框。
在mRNA的核苷酸序列中,有一段序列是一个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这一段核苷酸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UTR)非翻译区。
是mRNA分子两端的非编码片段。
6.(enhancer)增强子。
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DNA调控元件。
位置不定,结合转录因子后,可增强基因表达。
(silencer)沉默子。
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
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microsatellite DNA)微卫星DNA。
是一类简单的寡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其重复单位为2~6bp,重复次数10~60次左右,其长度通常小于150bp,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中。
(Minisatellite DNA) 小卫星DNA。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是重复单位为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呈高度多态性的DNA序列,拷贝数10~1000不等。
8.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是指基因型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
用于分析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技术。
即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完全酶切来源于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组DNA,从而获得长度各异的DNA片段(酶切谱)。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不同物种、个体基因组DNA序列同一位置上的单个核苷酸存在差别的现象。
有这种差别的基因座、DNA序列等可作为基因组作图的标志。
人基因组上平均约每1000个核苷酸即可能出现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变化,其中有些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疾病有关,但可能大多数与疾病无关。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研究人类家族和动植物品系遗传变异的重要依据。
9. (cloning vector)克隆载体。
可携带插入的外源DNA片段并可转入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的DNA分子。
该分子中含有能够在受体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序列和筛选标记,常用于外源基因的克隆,如噬菌体或质粒。
(expression vector)表达载体。
能使插入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表达的克隆载体,包括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可以是质粒、噬菌体或病毒等。
典型的表达载体带有能使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并在适当位置有可插入外源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10.(optional exon)外显子选择。
是指在不同的剪接方式中,某一个外显子(或几个外显子)可以在成熟的mRNA中保留,也可以通过剪接过程被去掉。
所以,至少有两种剪接方式,一是外显子全部保留,二是删除一个或几个外显子。
(optional intron)内含子选择。
是指在不同的剪接方式中,内含子可以被完全去掉,也可以有一个内含子被保留在成熟的mRNA中。
有两种剪接方式,一是内含子全部删除,二是保留某一个内含子。
11.(promoter)启动子。
DNA分子上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区域。
在许多情况下,还包括促进这一过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
(terminator)终止子。
转录过程中能够终止RNA聚合酶转录的DNA序列。
使RNA合成终止。
①转录过程产生RNA 的一段可终止转录的茎-环结构序列;②位于模板基因下游该结构所对应的DNA序列。
在大肠杆菌中有依赖于ρ或不依赖于ρ的两类终止子。
12.(leader sequence)前导序列。
mRNA 5′端的核苷酸片段。
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UG之前。
在真核生物中前导序列通常是不翻译的;在原核生物中,前导序列含有的SD序列可与核糖体小亚基的16S rRNA相配对,置起始密码子于核糖体上适当位置,以启动翻译过程。
(SD sequence)SD序列。
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起点上游与原核16S 核糖体RNA或真核18S rRNA 3′端富含嘧啶的7核苷酸序列互补的富含嘌呤的3~7个核苷酸序列(AGGAGG),是核糖体小亚基与mRNA结合并形成正确的前起始复合体的一段序列。
13.(gene)基因。
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和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pseudogene)假基因。
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分为两大类:一类保留了相应功能基因的间隔序列,另一类缺少间隔序列,称为加工过的假基因或返座假基因。
14.(operon)操纵子。
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operator)操纵基因。
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15.(gene rearrangement)基因重排。
基因的可变区通过基因的转座、DNA的断裂错接而使正常基因顺序发生改变的现象。
尤指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抗体基因的重排及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的重排,是基因差别表达的一种调控方式。
(gene replacement)基因置换。
通过基因操作等用一个基因替换另一个基因的过程。
如用正常基因替换有缺陷的基因,使基因的功能得以恢复。
16.(receptor)受体。
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受体与配体结合即发生分子构象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反应,如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间黏合、细胞胞吞等细胞过程。
(Adaptor)衔接子。
是一小段带有一个平端(与双链cDNA连接)和一个粘性端末(可与载体的相应末端连接)的双链核苷酸。
它与双链cDNA连接后无需进行限制酶消化。
就可以与载体相连接。
17.(initiator caspase)起始者胱天蛋白酶。
位于胱天蛋白酶级联活化途径上游,如caspase8,9和10,有较长的源域,其中有和接头蛋白或构架蛋白相互作用的功能域,它们通过蛋白相互作用自我激活,在FADD的介导下从细胞浆中被募集到细胞膜,前体聚集在一起提高了它们内在的酶活性而自我激活。
(effector caspase)效应者胱天蛋白酶。
如caspase3,6和7,它们有较短的原域,位于胱天蛋白酶级联下游,前体能被起始者胱天蛋白酶切割而活化。
活化的效应者胱天蛋白酶能切割底物,使细胞凋亡。
18.(transfection)转染。
起初指外源基因通过病毒或噬菌体感染细胞或个体的过程。
现在常泛指外源DNA(包括裸DNA)进入细胞或个体导致遗传改变的过程。
(transformation)转化。
是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这现象首先发现于细菌,也是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多种形式中最早发现的一种。
19.(gene family)基因家族。
基因组中存在的许多来源于同一个祖先,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组基因。
同一家族的这些基因的外显子具有相关性,可在基因组内集中或分散分布。
(gene superfamily)基因超家族。
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功能不一定相同。
这些基因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远,最经典的是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20.(homomultimer)同源多聚体。
多聚体是由单体结合而成的分子。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酸)都是多聚体。
例如同源多聚体蛋白质是由相同亚基组成的蛋白质。
(heteromultimer)异源多聚体。
有不同的亚基(不同基因编码)组成的蛋白质。
二,重点1.基因:基因是负责编码RNA或一条多肽链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编码序列外的侧翼序列及插入序列。
2.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其结构比较简单,重复序列少,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约50%),其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双链环状DNA分子组成。
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之一,在非编码区内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
细菌基因组中的可移动成分能产生转座现象,即转座子。
质粒DNA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DNA的、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质粒在细菌内的存在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新的遗传性状。
真核生物基因组一般比较庞大,但是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序列。
人的基因组中,只有2%~3%的DNA序列是编码序列。
(见P23)3. DNA复制过程:引发,延伸,终止。
(1)引发:复制的引发(Priming)阶段包括DNA复制起点双链解开,通过转录激活步骤合成RNA分子,RNA引物的合成,DNA聚合酶将第一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RNA的3'-OH末端复制引发的关键步骤就是前导链DNA的合成,一旦前导链DNA的聚合作用开始,滞后链上的DNA合成也随着开始,在所有前导链开始聚合之前有一必需的步骤就是由RNA聚合酶(不是引物酶)沿滞后链模板转录一短的R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