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与幼年创伤早期经历对依恋模式的影响
依恋与幼年创伤早期经历对依恋模式的影响依恋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具有深远影响。
而幼年时期的创伤早期经历,包括身体或情感上的虐待、忽视和分离等,被认为是导致依恋模式发展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依恋与幼年创伤早期经历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年创伤如何影响依恋模式的形成。
1. 理解依恋模式依恋模式是指人际关系中个体对他人的依赖和期待方式,通常形成于幼儿时期,对个体的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安全理论,依恋模式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几种。
2. 幼年创伤对依恋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幼年创伤早期经历对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影响。
下面将分别探讨几种常见创伤对依恋模式的具体影响。
2.1 身体虐待身体虐待是指过度的体罚、殴打、伤害等情况,会导致儿童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存在恐惧和不信任的情绪。
这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常表现为回避型或焦虑型。
2.2 情感忽视情感忽视是指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对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缺乏关注和满足。
这种情况下,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可能形成回避型或焦虑型的依恋模式。
2.3 分离经历幼儿期的分离经历包括早期亲子分离、离婚、家庭变故等,常常会导致幼儿的依恋模式受损。
他们可能表现出焦虑型或混合型的依恋模式,对他人的离开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依赖需求。
3. 幼年创伤对依恋模式的长期影响幼年创伤对依恋模式的影响不止于儿童期,在成年后仍会对个体的情感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3.1 形成心理防御机制幼年创伤可能导致幼儿形成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应对创伤带来的情感伤害。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在成年后可能延续,并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
3.2 形成创伤回忆和联结幼年创伤的记忆在成年后可能出现闪回和困扰,使得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出现焦虑、回避和恐惧等问题。
这些创伤回忆和联结对依恋模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 促进依恋安全的恢复与治疗尽管幼年创伤对依恋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但人们在成年后仍有机会改变和促进依恋安全的恢复与治疗。
婴幼儿依恋理论
婴幼儿依恋理论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
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
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
当婴儿焦虑啼哭之时,母亲适切的响应,例如温柔的怀抱,或慈爱的笑容,能帮助他疏导冲动的情绪,减少痛苦不安的感受,让他感到被爱和安全。
这种母婴之间的交流是母亲和孩子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关系。
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亲吻和晃动都是在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教会孩子去爱。
婴儿通过这个情感纽带感受和理解了母亲的爱,并得到他们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保护、支持和舒适,这样有助于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能在孩子心里形成安全感,婴儿和母亲之间也会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依恋的主要对象是母亲,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照顾者。
近来的研究显示,父亲和其他固定的照顾者也可能成为婴儿依恋的对象。
2 依恋理论产生的背景2.1罗猴实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Harry F. Harlow从 1958 年到 1966 年做了一系列的罗猴实验,研究依恋关系会对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被养育,生后孤独长大的猴子,行为十分反常。
它们不具备与其他罗猴进行很好相处的能力,缺乏性兴趣,如果当了妈妈也不知道护理、保护孩子,有的会虐待甚至丢弃自己的孩子。
如果用一个合适替代物来代替母亲时,小猴子会和这个替代物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
他们做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缠绕的“金属母猴”,胸前安置了橡皮奶头,可以让幼猴吃到奶,另一个是柔软的、温暖的没有奶瓶的“绒布母猴”。
实验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是依偎在温暖的“布母猴”身旁,只有在饥饿时才跑到“金属母猴”那里去进食[1]。
在另一个实验中,Harlow把一个木制的大蜘蛛放进笼子里,幼猴显得十分紧张,“布母猴”喂养的小猴会立刻跑到“母亲”身边,紧紧地抱住她,似乎找到一个安全的依靠。
幼儿过度依恋的表现
幼儿过度依恋的表现1.幼儿对父母的过度依恋。
一般而言,幼儿在2岁后随着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迅速发展,他们已经明白父母离开的原因,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使得离别焦虑降低。
这时的幼儿懂得与父母协商,向他们提要求,而不是跟在他们后面或拉住他们。
通过父母的解释能够理解父母,能经受父母的暂时离开。
也就是说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已经懂得与父母协商,能够接受与父母短暂的分离。
由于入园前幼儿已有固定的依恋对象,入园后面对陌生的老师和环境,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与抵触,无法轻易地将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
一般来说,幼儿入园后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适应与老师和同伴的集体生活,进而消除入园的焦虑。
但有的幼儿由于对父母的过度依恋而将这种焦虑和抵触的情绪一直持续下去。
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幼儿每天进园后不愿与父母分开,情绪激动,抱住父母哭闹不止,父母的劝慰丝毫不起作用,对老师的安慰更是充耳不闻,甚至回避和抵抗老师亲近的行为。
与父母分开后会哭泣很长时间,对同伴间的交往没有兴趣,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使游戏时状态也比较低迷,只有在重新见到父母时才会情绪兴奋。
2.幼儿对老师过度的依恋。
过度依恋老师的例子在幼儿园小班中比较常见,比如幼儿只喜欢跟某位老师在一起,只允许这个老师给他穿衣服、脱衣服、梳头发,上课的时候要坐在离这个老师最近的地方,而如果这个老师不在身边,他就明显的对什么事情都不太感兴趣。
在自己所依恋的老师面前,幼儿一般比较乖巧,这使得老师也会很喜欢他,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他。
但幼儿在其他老师面前则比较羞怯,回答问题缺乏积极性。
与同学的交流也比较少,有时候在同学面前甚至有些任性和霸道。
当和同学意见出现分歧时他并不和同学交流,而是直接找自己喜欢的老师为自己“主持公道”。
比如吃饭的时候找到老师说不想和某某同学坐在一桌,老师就把那个同学换走;课间游戏的时候找到老师说想玩秋千,老师就过去跟玩秋千的小朋友商量等等。
幼儿过度依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幼儿过度依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过度依恋父母或老师所引起的负面影响是显然的。
首先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过度依恋父母,甚至无法忍受与父母短暂的分离,不但难以适应和喜爱幼儿园的生活,而且对正常的家庭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幼儿过度依赖父母,对于陌生的同伴会产生胆怯和排斥的心理,在与同伴交往时很难形成积极的互动。
长期以往,幼儿往往情绪脆弱,少言寡语,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幼儿的社会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幼儿过度依恋老师,自然的就把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位老师的身上,从而忽视了与其他老师和同伴的交流。
这种幼儿一般不太善于和同学交往,性格相对比较安静和内向。
2.不利于养成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对父母的过度依恋与对老师的过度依恋一样,习惯于依赖成人使得幼儿一般比较胆怯,依赖性强。
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父母或者老师,却不自己动脑筋或者与同伴商量。
因此幼儿的独立性就比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缺乏。
3.不利于幼儿勇气的培养。
在崇尚创新的时代,勇气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素养。
锻炼幼儿勇敢坚强的性格品质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过度依恋父母或者老师的幼儿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由于习惯于父母或老师对其无微不至的呵护,幼儿对于独立完成事情会产生胆怯和焦虑的情绪。
由此可能使幼儿缺乏应有的好奇心,不敢尝试新事物,性格怯懦。
与同伴交往时胆小而缺乏主见,面对父母时又任性蛮横。
三、幼儿过度依恋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措施幼儿过度依恋父母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往往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不惜一掷千金,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会尽量满足。
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经常把孩子的活动空间控制在有限的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为孩子准备好一切。
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依恋对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
依恋对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作者:杨丽珠董光恒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04期[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在归纳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
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文章还依据这些心理机制归纳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婴幼儿;依恋;情绪调节[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
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1]在对儿童早期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依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 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强调早期人际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差异的重要来源。
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弹性(resilient)个性的主要原因。
[2]婴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婴幼儿被消极的情绪激活(感觉受到威胁、恐惧、焦虑等)时,他会努力去寻求或保持与能够处理这种情形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亲密关系,因为消极情绪可以在与亲密的人亲近或交流中得到排解。
因此,依恋行为变成一个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
[3]广义上的婴幼儿依恋是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综合。
综述当前婴幼儿依恋与情绪调节发展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婴幼儿依恋一方面直接作用于情绪调节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作用大多通过依恋对象的情绪外部干预、亲子交流、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纽带等方式实现。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陈小莺1、依恋的定义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前依恋期➢出生~2、3个月➢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3~6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依恋关系确立期➢6个月~3岁➢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依恋关系成熟期➢3岁以后➢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2.2依恋理论每种依恋理论都对依恋的基础和相关行为有不同的看法。
婴幼儿的情绪需求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
婴幼儿的情绪需求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情感依恋是婴幼儿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立良好的情感依恋关系对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的情绪需求以及如何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
一、婴幼儿的情绪需求婴幼儿处于人生的初期阶段,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因此,父母和其他主要照顾者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婴幼儿的情绪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感的需求婴幼儿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最为基本的。
在陌生环境中,婴幼儿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需要依赖父母或照顾者的陪伴来获得安全感。
2. 温暖和亲密接触的需求婴幼儿对于温暖和亲密接触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他们需要父母的拥抱、亲吻以及适度的身体接触,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建立亲密的情感依恋。
3. 情感共鸣的需求婴幼儿在情感上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回应。
他们需要父母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作出合适的反应,以建立起情感共鸣的关系。
4. 独立性的需求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独立性。
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日常活动中,体验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父母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婴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
二、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对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建议,帮助父母和照顾者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关系。
1. 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关系稳定的环境有助于婴幼儿建立安全感。
父母可以提供稳定的生活规律和亲密的情感关系,确保婴幼儿处于一个安全、舒适和可预知的环境中。
2. 注重情感沟通父母应该与婴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渠道。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婴幼儿的表情、姿势和行为来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及时做出回应。
情感沟通的关键在于父母的倾听和回应能力。
3. 提供情感支持父母和照顾者可以通过安抚、抚摸、拥抱等方式来提供情感支持。
当婴幼儿遇到困难或情绪不稳定时,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以建立起安全的情感依恋。
4. 培养独立性适当的独立性培养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发展非常重要。
幼儿对物品的依赖情绪名词解释
幼儿对物品的依赖情绪名词解释恋物是指儿童与某一物品建立了一种非常亲密的依恋关系,它与婴幼儿的情绪环境有关。
一般来说,从6个月起,婴幼儿就逐步地建立起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具体表现在喜欢依偎在母亲怀里等,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感情需要的依恋。
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的依恋之情便会向某些方面发展,最为常见的就是将依恋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与物体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
因此,儿童恋物并非病态,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那么,当孩子出现恋物行为时,父母该如何进行引导呢?1、尽量减少孩子的独处时间研究人员曾用猕猴做实验:强行把小猴从猴妈妈身边带走,并为它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
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研究人员推断小猴与“钢妈妈”的关系更为亲近。
可事实并非如此,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不会离开“绒布妈妈”半步,一吃完奶就立马回到“绒布妈妈”的身边。
这个细节让研究人员看到婴幼儿内心对温暖和爱的渴望,这种渴望甚至超越了对食物的需要。
研究还发现,被带离猴妈妈身边的小猴在成年后性格冷漠,不喜欢群居,不与其他同类亲近,非常孤僻。
这说明温暖的肌肤相亲、温柔的话语交流、慈爱的眼神对视,是幼小生命健康成长不能缺少的成分。
因此,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2、为孩子多备几个迁移物消除孩子对物品的依赖,应该采取柔和的措施逐步进行,不能采取过激行为。
如果让孩子一下子失去“依靠”,往往会适得其反。
父母可以用其他相似的物品代替。
同时提醒父母,孩子容易对毛绒玩具、床上用品、用惯的浴巾等物品产生依赖,父母在购买时,就要多备几个“情感迁移物”,比如准备两三床小被子、几个相似的毛绒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他对某一个物品情有独钟。
朋友的孩子两岁,对一张毯子“情有独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但是这张毯子的尺寸是2米x2.3米,于是,朋友把毯子剪成了两半,虽然无奈,但是也是个好办法。
3、避免强硬地与孩子分开睡很多孩子都会惧怕噩梦和黑暗,因此,他们才会在入睡前的恐惧中产生恋物行为。
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于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
早期依恋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
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安全依恋的模式下健康成长。
本文对依恋的形成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影响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一)依恋的定义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他以该术语描述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
他认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陪伴者交往中往往感到愉悦,当他们感到压力或不确定时,陪伴者的出现是一种安慰。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或不信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尽管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对其产生了感情,但对婴儿来说,对另一个人形成真正的情感依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
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
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声音、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多年前,施卡福和埃莫森对一组刚出生的苏格兰婴儿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
婴儿的母亲每个月都要接受一次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为了确定:(1)在7种情景中婴儿同亲密的陪伴者分离时的反应;(2)婴儿的分离反应是指向哪个个体。
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间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结,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
采用陌生情境测试法进行测验,对儿童的行为及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将儿童划分成四种依恋类型;并邀请母亲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
研究的问题行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化问题,包括攻击、破坏和过的反抗等;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问题,包括情感情绪上的害怕、过分依赖、烦躁不安等,性格方面表现出偏执和易发脾气,此外还有综合多动症和易冲动等。
结论发现,安型儿童在问题行为得分上均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社会化问题行为得分上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反抗型儿童在身心发展问题上要显著多于安全型儿童;而不论是社会化问题还是身心发展问题,混乱型儿童得分均较高。
1.1依恋模式1.1.1 依恋概念与理论依恋(attachment),在一般意义上来说,它是指一个个体对另一特定的个体所产生的持续性的情感上的联结[2]。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依恋中的个体特华为婴儿与其相应的抚养者(一般是母亲)之间存在着的特殊而相对强烈的情感上的一种关系1。
有研究表明,婴儿在6-7个月大小时,便会渐渐和其抚养者之间形成依恋关系,通常,24个月大小之前是这种关系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基于这种特殊的联结情感关系,婴儿碰到诸如遭遇陌生人、身处陌生环境等挫折时,便会通过趋近自己的依恋对象而寻找安定,若是强行分开,将导致分离焦虑的产生[2]。
对于婴儿的这种情感联接,弗洛伊德是最早进行关注的。
他以精神分析视角对婴儿进行观察,认为母亲这一抚养者在喂养婴儿时,其同婴儿相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婴儿依恋的性质,并且这种依恋,会对婴儿以后各种情感关系产生某种影响。
依恋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由Bowlby提出的。
Bowbly认为,婴儿和某一对象之间的这种社会性的依恋情感联结关系,是在同婴儿有最密切关系的成人之间发生形成的,并且当同其母亲间建立这一特定社会性关系联结情感纽带时,依恋产生[1]。
简述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简述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引言:依恋是指个体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情感连接。
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依恋对个体的情绪、社交和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 婴儿期的依恋在婴儿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婴儿依恋主要体现在与主要照料者的亲密关系中。
当婴儿感受到主要照料者的安全和关爱时,他们会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促进婴儿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
相反,当婴儿面临不安全的依恋环境时,如主要照料者不可靠或冷漠,婴儿会表现出焦虑的依恋样式,这对婴儿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幼儿期的依恋在幼儿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社交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期的依恋样式与婴儿期有所不同,表现为幼儿对主要照料者的依赖和寻求保护。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幼儿会积极探索环境,并与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幼儿可能表现出依赖性的行为,难以独立探索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儿童期的依恋在儿童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绪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期的依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主要照料者的信任和依赖。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儿童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并建立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儿童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卑等问题,对困难的应对能力较差。
4. 青少年期的依恋在青少年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交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期的依恋主要表现为对同伴和同辈的依赖和归属感。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青少年能够建立稳定的友谊和亲密关系,并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认同。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青少年可能表现出社交障碍、自我认同问题等,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依恋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绪、社交和认知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社交关系和发展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广义上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结合[1]。
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在其经典的三部曲《依恋与失落》中,提出了依恋的生物学理论,阐明了亲密关系的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源泉的重要意义[2]。
在鲍尔比理论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艾斯沃斯总结了依恋风格的研究界定了并验证了三种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根据他们的研究,当婴儿能够获得依恋人物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能体验到亲密感、情绪和身体的安全型,能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母亲离开时焦虑表现较少。
安全依恋促进个体形成整体的自我价值观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矛盾型)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伤害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个体带来长期的消极心理后果[3][4]。
【关键词】依恋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影响,依恋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一.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
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在艾斯沃斯的类型说之后,人们开始从多方面来研究依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他们指出,依恋策略是个体情绪调节的指标,个体采取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受其依恋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策划年高位安全风格,个体焦虑和回避低,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
安全依恋对幼儿的重要性
安全依恋对幼儿的重要性(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安全依恋对幼儿的重要性摘要:安全依恋是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产生于幼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安全依恋是幼儿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不仅是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起点,也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形成、情绪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培养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良好的安全依恋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智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幼儿的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本文分析了安全依恋在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安全依恋;幼儿;性格;智力The Significance of Safety Attachment to Infants Abstract: Safety attachment is a kind of special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a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ch generated from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and a kind of emotional bond and link. Safety attach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relationship in infants’ early life. It’s not only origin of infants’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ndividual sociality.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s’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mood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 good safety attachment contributes to infants’ intelligence,positive character, wholesome personality and excellen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es and effect of safety attach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provided reference of infant education.Keywords: safety attachment; infant; character; intelligence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过度依恋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过度依恋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过度依恋?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过度依恋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过度依恋是指幼儿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照顾,而表现出情绪上的依赖行为。
过度依恋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也会给幼儿园的师生带来不方便。
这就需要幼教老师对此进行有效的应对和干预,以帮助幼儿自我成长和发育。
一、了解过度依恋的表现在应对幼儿过度依恋之前,幼教老师需要先了解过度依恋的常见表现。
1. 不愿离开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
在幼儿园门户的时候,幼儿可能会抱住父母,不肯离开。
2. 总是寻求安慰和安全感。
幼儿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声哭闹,需要老师的安慰和陪伴。
3. 对老师过于依赖。
幼儿可能会过度依赖老师,表现出对其的过度关注和依赖。
4. 强烈情绪反应。
幼儿可能因为小矛盾或变化而出现大的情绪反应,表现出特别的不安定和焦虑。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教老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干预幼儿过度依恋。
1. 建立信任。
老师应该尽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对其的理解和关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饶恕和包容。
幼儿可能会发生小的过失,老师应该学会饶恕和包容,避免让幼儿感到不安和愧疚。
3. 给予个性化关注。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特点,给予个性化关注和激励。
三、制定合适的规则和计划制定合适的规则和计划可以让幼儿从依赖关系中走出来,独立成长。
1. 制定安全感计划。
老师可以制定一个安全感计划,让幼儿知道何时可以得到安抚和鼓励,这样可以逐渐让幼儿自我调节情绪。
2. 简单的改变。
适当的简单改变可以让幼儿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
3. 早期规则分离合并计划。
制定早期规则分离合并计划可以让幼儿逐渐独立,减少对照顾者的依赖。
四、家园合作幼教老师需要与家长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解决幼儿过度依恋问题。
1. 及时沟通。
老师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情况,并将过度依恋问题向家长反馈。
2. 给予家长建议。
12-18月幼儿的情绪情感特点
12-18月幼儿的情绪情感特点12-18个月的幼儿正处于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具备更多的情绪表达能力,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并通过表达和互动来交流和理解情感。
以下是12-18个月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特点的一些重要方面。
1.兴奋和快乐:12-18个月的幼儿对新奇的事物和体验充满好奇和兴奋。
他们会因为一些简单的事情感到开心,比如听到她们喜欢的歌曲、玩具等。
他们的笑容和开心的表情常常出现在他们日常的互动中。
2.焦虑和害怕:在这个阶段,幼儿也开始对一些事物感到焦虑和害怕。
他们可能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或者异样的声音感到不安。
他们会表现出躲藏、哭闹或者紧紧抱住父母的行为。
3.情绪易变:12-18个月的幼儿情绪非常容易改变。
他们可能在一分钟内从开心转变为生气或者无法控制的哭闹。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于情绪发展的早期阶段,尚未完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依恋:在这个阶段,幼儿对父母和主要照顾者建立了强烈的依恋。
他们会寻求亲近和安慰,特别是在面临焦虑或者害怕的情况下。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哭闹、寻求抱抱、亲吻或者用眼神交流。
5.探索和好奇心:12-18个月的幼儿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他们会通过观察、触摸和尝试来探索周围的事物。
他们对于玩具、物体和其它人的反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6.自我意识的初步发展: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有了一些自我意识的发展。
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存在并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他人的反应。
他们可能会享受当周围的人关注和赞扬自己的表现时的成就感。
7.表达情感的方式:12-18个月的幼儿逐渐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来表达情感。
他们会通过哭闹、笑、摇头、摆手、踢腿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满意或者不满意。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照顾者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情感的支持和积极的互动来帮助幼儿发展健康的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力。
父母可以对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保持敏感,以合适的方式回应他们的情感表达,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安全感。
婴幼儿的情绪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婴幼儿的情绪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婴幼儿的情绪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对其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尤其是从出生到两岁之间,他们建立起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连接,这对于儿童的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情绪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方法来促进其良好发展。
一、情绪安全感的概念与影响情绪安全感是指婴幼儿在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中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和依赖关系,通过获得安全感,婴幼儿能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婴幼儿正常的情绪安全感与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情绪安全感的缺失可能导致婴幼儿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后续发展中的社交困难等。
婴幼儿的情绪安全感主要来源于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这往往是婴幼儿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二、依恋关系的类型根据研究,婴幼儿与其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可分为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和避开型依恋三种类型。
1. 安全型依恋:这是一种健康、稳定、有利于儿童正常发展的依恋类型。
当婴幼儿感到不安或恐惧时,他们能够寻求主要照顾者的安慰,并且相信自己的需求会得到满足。
2. 不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通常表现为焦虑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的婴幼儿往往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过度依赖和担心分离的情绪,而回避型依恋的婴幼儿则更愿意独立,避免与主要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
3. 避开型依恋: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依恋类型,婴幼儿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信任缺失和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抵触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的依恋类型并不是永久固定的,它们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照顾者的反应而发生改变。
三、促进婴幼儿情绪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方法为了促进婴幼儿的情绪安全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 提供温暖而稳定的环境:婴幼儿需要一个温暖、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来建立情绪安全感。
这意味着提供充足的关爱与关注,确保日常生活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积极回应婴幼儿的需求:及时响应婴幼儿的需求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信任感。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0教育1班 10231236 周丽媛)依恋行为系统最初是由婴儿和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指母亲)之间发展而来,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依恋作为儿童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对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解释可分为四种:一是早期依恋关系的经验可能影响发展关系中的大脑,从而导致在神经水平方面的影响;二是从组织关系的角度对早期人格成长的描述,在婴儿开始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依恋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不断施加影响,婴儿的安全或不安全依恋能形成发展中的人的性格的许多方面,包括社交性、情绪倾向性、好奇心、自尊、独立、合作和信任等;三是早期依恋可能通过行为调节和行为同步来影响以后的发展;四是早期依恋可能通过表征来影响以后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一、早期依恋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最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和熏陶。
二、早期依恋与性格人的心理、意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性格也是反映,它反映的是生活环境和教育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所给予的影响。
这种反映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积极深刻地反映着生活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性格。
此外,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轻易地改变。
因此,早期亲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三、早期依恋与人际关系婴儿期的人际交往对象首先是父母或亲近的成人,1岁以后出现与同伴的交往,而早期依恋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有预后作用。
幼儿情绪问题的发展阶段与干预方法
幼儿情绪问题的发展阶段与干预方法一、引言幼儿情绪问题对于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幼儿情绪问题的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情绪问题的发展阶段入手,探讨幼儿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法。
二、幼儿情绪问题的发展阶段1. 婴儿期(0-12个月)在婴儿期,幼儿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受刺激以及对母亲的分离焦虑。
干预方法包括:(1)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尽可能满足婴儿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清洁和亲密接触。
(2)情绪调节技巧:通过温和的声音和触摸来安抚婴儿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调节的能力。
2. 学步期(1-3岁)学步期的幼儿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爆发、挑剔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干预方法包括:(1)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婴儿的周围环境安全,减少受伤和激怒的可能。
(2)培养交往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互动,教导他们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如言语、肢体语言和绘画。
3. 幼儿期(3-6岁)在幼儿期,幼儿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失控、攻击性行为和过度依赖。
干预方法包括:(1)情绪识别和管理:教导幼儿识别和表达情绪,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方式来管理情绪。
(2)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如深呼吸、数数等。
三、幼儿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法1. 游戏疗法通过游戏疗法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
例如,使用玩具和角色扮演来模拟情境,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处理情绪问题。
2. 情绪教育情绪教育是培养幼儿情绪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绘画、故事书和互动游戏等方式,教导幼儿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分享情绪。
3. 家庭支持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幼儿情绪问题的干预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重自身情绪的管理,给予积极的榜样。
4. 学校干预学校是幼儿情绪问题干预的重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
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
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
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
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
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在对儿童早期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依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强调早期人际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差异的重要来源。
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弹性(resilient)个性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婴幼儿被消极的情绪激活(感觉受到威胁、恐惧、焦虑等)时,他会努力去寻求或保持与能够处理这种情形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亲密关系,因为消极情绪可以在与亲密的人亲近或交流中得到排解。
因此,依恋行为变成一个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
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
孩子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露自己的情绪的。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表现都比较外露,可是有些孩子的表现比较隐蔽,需要父母自己观察发现。
当孩子内心紧张时,会用手紧紧地抓住成人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时,他们也许会表现为退缩,不参加活动,也许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示反抗。
往往越是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采用哭叫或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
焦虑,不安。
使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习惯性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常见的是吮手指头。
吮手指是一种征兆,它表达了孩子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
此外,还有咬指甲、吮衣角,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都与孩子情绪紧张、内心焦虑、寻求满足有关。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是孩子喜欢抱着一样东西睡觉,如抱着一只玩具熊、抱着一只枕头、抱着一本书等,这也与孩子内心焦虑有关。
成人所提供的任务,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儿童只能一次次的失败,只能体验到受挫感、失落感、无能感,最终导致自卑感的产生。
当儿童完成任务后,成人应及时给予表扬,对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及时进行反馈,以增强其成功的快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出统一的集体活动或学习任务,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也可在集体中对每个或每组儿童提出不同的任务。
比如游戏活动中,可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任务:对于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幼儿先要求他坚持十分钟,下次要求十二分钟;对于经常不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孩子则先要求他和成人一起放回,然后让他经人提示后放回,最后不经他人提示便放回。
教师可配合采用一些强化措施,如代币方案。
代币方案先规定这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积极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
比如每次完成任务,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当积累到十朵花时,就可以换回一个布
娃娃或一本画书。
另外,成人要经常性的给儿童提出具体的任务,并让儿童去完成,这样儿童才会经常体验到在活动中和完成任务后的快乐,才会增强自信心。
提供环境,让幼儿学会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影响儿童情绪的因素很多,儿童有时出现孤独、悲伤、焦虑、愤怒、惧怕、忧愁,或者精力过剩而多动、搞破坏等情绪,成人必须认识到儿童产生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极为正常的。
而不良的情绪一经产生并达到一定强度时,人便处于一种困扰或骚乱状态,如果不加以宣泄,长期下去,便会引起生理或心理疾病。
因此,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让幼儿宣泄,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让他们掌握一些恰当的情绪宣泄的方式。
情绪宣泄有多种途径,可以用语言的形式来发泄情感,也可以通过运动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来发泄情感。
成人要为儿童创设良好情绪宣泄的环境,如设置安静的“悄悄话”角或“情绪角”等,孤独时儿童可以在这里自由表白;悲伤时可以拿起玩具电话与心中的对象轻轻诉说或尽情哭泣;愤怒时可以对着想象中的人或物舞动胳膊大声喊叫等,使儿童得以控制自己侵犯他人的冲动。
如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可以扔、打、摔的物品(如棉手套、软体玩具、靠垫、沙包、靶子等),使儿童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发泄情绪,想打人时可以戴上手套击打玩具,或用沙包击靶子,或在垫子上翻滚等。
这样使其积累的发散到其他地方,情绪发泄对象转移到替代物上,情绪宣泄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再如通过绘画、手工、唱歌、跳舞、讲故事等,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感到轻松。
经常播放各种风格、节奏不同的音乐让儿童随意任意跳舞大声唱歌,提供多种绘画、手工用具等让幼儿把情感不自觉地投射到客体上,进行自我情感表达。
艺术就是情感,艺术的手段,不仅能让儿童的情感得到宣泄、抚慰,也为儿童将其情感纳入了创造了渠道。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或小组游戏让幼儿宣泄,比如老鹰捉小鸡的体育游戏、集体语言游戏等,同样可以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
等儿童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给予安慰、解释、说理、有针对性的教育,给儿童提供必要的知识等,又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情绪宣泄法和认知提高法结合使用,既能使幼儿的消极情绪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逐渐平静下来,又能对儿童的内在认知因素进行改变,为今后情绪的良好发展逐步奠定基础。
总之,成人应在充分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同伴交往等各种交往情境,灵活运用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认知提高法、合理宣泄法等多种方法,坚持不懈地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使儿童逐步学会自我调控,让儿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