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ppt外科学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感染ppt课件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使用时机
01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外科感染的发生。
药物选择
02 根据手术种类、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注意事项
03 在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避免不良反应。
03 外科感染治疗
抗生素使用原则
明确感染类型
在使用抗生素前,需通过检查 和诊断明确感染类型,以便选 择合适的抗生素。
无菌技术与操作规范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 必须洗手并穿戴无菌手 术服、手套和口罩,确 保手术区域无菌。
术中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 护士需要保持手术区域 干燥、清洁,并避免触 摸非手术区域,以减少 感染的风险。
术后处理
手术后,医生需要清洗 和缝合手术切口,并使 用抗菌药物和敷料来保 护手术部位,减少感染 的可能性。
脓毒症
由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 障碍。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严重时的表现,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危 及生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定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损害后, 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的功 能障碍以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包括严重创伤、感染、 休克、大型手术等。
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
01 医院感染的来源
医院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医疗器 械等都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来源。
02 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器械消毒、隔离措施等,以减 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03 感染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采集临床样本、环境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并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外科感染ppt完整版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恶 心、呕吐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实验室 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 。
教授患者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我 调节能力。
家属参与在心理支持中作用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 支持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陪 伴。
指导家属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协 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
培训家属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 干预技巧,如倾听、安慰、鼓 励等,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度 过难关。
分类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感染;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可分为非特异性 感染和特异性感染。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局 部组织抵抗力下降,以及存在有 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扩散的条件 等。
危险因素
年龄(如老年人、新生儿等)、 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抑制剂 使用、手术、创伤、烧伤、血管 内置管、长期卧床等。
蜂窝织炎和丹毒
蜂窝织炎
常表现为境界不清的红肿,伴有剧烈 疼痛,可能出现水疱、大疱或坏死, 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丹毒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肤 、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 急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 痛,伴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脓肿和化脓性肉芽肿
脓肿
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波动感。
03
外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外科感染病PPT课件

介绍了外科感染病的定义、分类以及 常见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外科感染病的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了外科感染病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如发热、疼痛、肿胀等,以及 不同部位感染的特殊表现。
外科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抗感染治疗 等。
外科感染病的预防
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包括保持个人 卫生、加强免疫力、及时处理伤口等 措施。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外科感染病进行诊断。实验室 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病原学检查等,可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和感染程度。
02
外科感染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生素
根据感染病菌类型,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菌 素、青霉素等。
抗炎药
用于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案例二:烧伤后感染
总结词
烧伤后感染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
详细描述
烧伤后感染通常发生在烧伤后的2-3周内,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预防烧伤后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清创、使 用抗菌药物和加强免疫治疗。
案例三:骨折后感染
重建手术
在感染控制后,可能需 要进行重建手术以恢复
功能和外观。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征。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 环和伤口愈合。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
03
外科感染病的预防
外科感染病的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了外科感染病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如发热、疼痛、肿胀等,以及 不同部位感染的特殊表现。
外科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抗感染治疗 等。
外科感染病的预防
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包括保持个人 卫生、加强免疫力、及时处理伤口等 措施。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外科感染病进行诊断。实验室 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病原学检查等,可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和感染程度。
02
外科感染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生素
根据感染病菌类型,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菌 素、青霉素等。
抗炎药
用于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案例二:烧伤后感染
总结词
烧伤后感染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
详细描述
烧伤后感染通常发生在烧伤后的2-3周内,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预防烧伤后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清创、使 用抗菌药物和加强免疫治疗。
案例三:骨折后感染
重建手术
在感染控制后,可能需 要进行重建手术以恢复
功能和外观。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征。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 环和伤口愈合。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
03
外科感染病的预防
外科学--外科感染 ppt课件

外科感染
ppt课件
1
第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 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
一
等并发症的感染。
节
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
概
意防治。
论
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分:
(二)按病情进展分:
(三)按发生条件分:病因 机会性感染、二重感染、院
内感染等
按病 菌种 类分
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或 一般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 金葡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拟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等。可共同致病
病理生理:产生外毒素、酶 产气、水肿筋膜下压力增加 压迫微血管组织缺血缺氧 坏死
临床表现:
伤后1-4天,病情突然恶化、 烦燥、皮肤口唇变白、脉速、 体温上升
自诉伤肢沉重,持续加重, 裂痛,并向上下扩展,大量渗 出,伤口有气泡、恶臭、捻发 音,皮肤呈大理石花纹。X线 示软组织间积气
皮下 急性 蜂窝 织炎
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 发于人体各部,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金萄菌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2.新生儿皮下坏疽 3.老年人皮下坏疽 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5.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 恶寒发热,局部肿痛,边缘不 清,淋巴结肿大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
1. 化脓性脑膜炎:有“角弓反 张”无阵挛,有剧烈头痛、 高热、喷射性呕吐、神志可 不清,脑脊液、血像异常
2. 狂犬病:动物咬伤史,吞咽 肌抽搐为主
预防:早期清创+人工免疫 自动免疫:类毒素
第一次: 0.5ml 第二次: 0.5ml 4-8周 第三次: 0.5ml 0.5-1年 加强: 0.5ml 每5年 伤后: 0.5ml 被动免疫: 抗毒素1500-3000U
ppt课件
1
第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 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
一
等并发症的感染。
节
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
概
意防治。
论
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分:
(二)按病情进展分:
(三)按发生条件分:病因 机会性感染、二重感染、院
内感染等
按病 菌种 类分
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或 一般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 金葡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拟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等。可共同致病
病理生理:产生外毒素、酶 产气、水肿筋膜下压力增加 压迫微血管组织缺血缺氧 坏死
临床表现:
伤后1-4天,病情突然恶化、 烦燥、皮肤口唇变白、脉速、 体温上升
自诉伤肢沉重,持续加重, 裂痛,并向上下扩展,大量渗 出,伤口有气泡、恶臭、捻发 音,皮肤呈大理石花纹。X线 示软组织间积气
皮下 急性 蜂窝 织炎
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 发于人体各部,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金萄菌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2.新生儿皮下坏疽 3.老年人皮下坏疽 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5.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 恶寒发热,局部肿痛,边缘不 清,淋巴结肿大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
1. 化脓性脑膜炎:有“角弓反 张”无阵挛,有剧烈头痛、 高热、喷射性呕吐、神志可 不清,脑脊液、血像异常
2. 狂犬病:动物咬伤史,吞咽 肌抽搐为主
预防:早期清创+人工免疫 自动免疫:类毒素
第一次: 0.5ml 第二次: 0.5ml 4-8周 第三次: 0.5ml 0.5-1年 加强: 0.5ml 每5年 伤后: 0.5ml 被动免疫: 抗毒素1500-3000U
《外科感染》PPT课件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
是机体失去控制的过度பைடு நூலகம்大且造成自身损害的炎症反 应。表现为播散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介质释放。
2021/8/17
35
病因: 细菌毒力太强;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低下; ◆静脉导管感染 ◆肠源性感染
2021/8/17
36
临床表现
(一)脓毒症的共同表现
– 起病急、发展快、高烧40-41℃。 – 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纳差), – 腹泻、大汗、贫血。 – 呼吸困难,脉搏细速。 – 肝脾肿大,黄疸,皮下淤血。 – 代谢失调,肾损害,蛋白尿,管型尿,酮体尿。 – 白细胞计数↑,大于2万-3万,核左移,出现中毒颗粒,
2021/8/17
28
(三)治疗
1、休息、抬高患肢。 2、50%硫酸镁湿热敷。 3、静脉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类。 4、下肢丹毒有足癣者应同时治疗。
2021/8/17
29
五、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一)病理和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可活动,皮肤正常。 晚期:淋巴结融合成块,疼痛和触痛加重,皮肤红肿, 可形成脓肿。 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 表浅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红线征,局部触痛。 深部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条形触痛区。
2021/8/17
6
二、病因(Etiological factor)
(一)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真菌、原虫等) ◆ 粘附因子、荚膜或微荚 ◆ 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等病菌毒素 ◆ 其它因素(磷脂、糖脂、蛋白、脂质) ◆ 病菌数量 ◆ 条件致病菌
2021/8/17
7
是机体失去控制的过度பைடு நூலகம்大且造成自身损害的炎症反 应。表现为播散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介质释放。
2021/8/17
35
病因: 细菌毒力太强;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低下; ◆静脉导管感染 ◆肠源性感染
2021/8/17
36
临床表现
(一)脓毒症的共同表现
– 起病急、发展快、高烧40-41℃。 – 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纳差), – 腹泻、大汗、贫血。 – 呼吸困难,脉搏细速。 – 肝脾肿大,黄疸,皮下淤血。 – 代谢失调,肾损害,蛋白尿,管型尿,酮体尿。 – 白细胞计数↑,大于2万-3万,核左移,出现中毒颗粒,
2021/8/17
28
(三)治疗
1、休息、抬高患肢。 2、50%硫酸镁湿热敷。 3、静脉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类。 4、下肢丹毒有足癣者应同时治疗。
2021/8/17
29
五、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一)病理和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可活动,皮肤正常。 晚期:淋巴结融合成块,疼痛和触痛加重,皮肤红肿, 可形成脓肿。 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 表浅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红线征,局部触痛。 深部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条形触痛区。
2021/8/17
6
二、病因(Etiological factor)
(一)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真菌、原虫等) ◆ 粘附因子、荚膜或微荚 ◆ 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等病菌毒素 ◆ 其它因素(磷脂、糖脂、蛋白、脂质) ◆ 病菌数量 ◆ 条件致病菌
2021/8/17
7
《外科感染》课件

辅助性治疗和预后管理
综合管理
1
外科感染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2
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前、中、后的全面管理
3
对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策略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控制措施
结语
1 外科感染的重要性
对患者健康和手术结果的影响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2 执业医师的责任
提高对外科感染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外科感染》PPT课件
# 外科感染PPT课件大纲 ## 简介 - 什么是外科感染? - 外科感染的发病机制 -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分类
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周围产生的感染,预防和处理方法
输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染
术中或术后发生的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和预防 方法
腔道感染
手术中腹腔或其他腔体内的感染,风险因素和 治疗措施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原因、症状和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
手术前的预防 手术中的预防 手术后的预防
消毒操作
正确使用消毒剂和设备的方法
有关手术操作的注意 事项
手术中应遵守的规范和操作要点
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疼痛管理
针对手术后疼痛的控制措施和药物
外科感染的手术治疗
手术干预和处理感染的方法
其他治疗措施
综合管理
1
外科感染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2
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前、中、后的全面管理
3
对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策略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控制措施
结语
1 外科感染的重要性
对患者健康和手术结果的影响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2 执业医师的责任
提高对外科感染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外科感染》PPT课件
# 外科感染PPT课件大纲 ## 简介 - 什么是外科感染? - 外科感染的发病机制 -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分类
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周围产生的感染,预防和处理方法
输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染
术中或术后发生的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和预防 方法
腔道感染
手术中腹腔或其他腔体内的感染,风险因素和 治疗措施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原因、症状和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
手术前的预防 手术中的预防 手术后的预防
消毒操作
正确使用消毒剂和设备的方法
有关手术操作的注意 事项
手术中应遵守的规范和操作要点
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疼痛管理
针对手术后疼痛的控制措施和药物
外科感染的手术治疗
手术干预和处理感染的方法
其他治疗措施
外科感染PPT演示课件

止血与引流
在手术过程中妥善止血, 并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术 后血肿和感染的风险。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
按照医生指示定期更换敷料,保 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观察感染征象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红肿、疼 痛、渗出等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 处理。
抗生素使用
根据医生建议,在手术后适当使用 源自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外科感染的常见原因
手术操作
患者自身因素
手术过程中,皮肤、黏膜破损,细菌容 易进入人体。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止 血不彻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感染。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糖 尿病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术后护理不当
术后护理不当,如伤口清洁不彻底、 换药不及时、引流不畅等,也可能导 致感染。
外科感染的危害
准和有效。
新型抗菌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将为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控
制提供更多选择和手段。
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 平将进一步提高,为外科感染 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好的保障 。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 外科感染的监测和研究,不断 完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患 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重病情
并发症
增加治疗难度
影响预后
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如伤口愈合延迟、组织
坏死等。
感染可能引发其他并发 症,如败血症、脓毒血
症等。
感染可能增加治疗难度, 如手术难度、药物治疗
效果等。
感染可能影响患者的预 后,如导致功能障碍、
影响生活质量等。
02
外科感染的预防
术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免疫 功能、是否存在感染等进 行全面评估,以便制定合 适的手术计划。
外科学外科感染PPT精品医学课件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在感染应用某种广谱或联合的抗菌 药物治疗过程中,原来的病菌被制止, 但耐药的金黄葡萄球菌、难辨梭菌或白 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
(一)、病原体致病因素 ①
外科感染的发生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 和毒力有关
毒力:(内毒素或外毒素)
病原体形成的毒素或胞外酶的强度 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的能力
病理 :
掌面的皮肤与指骨骨膜间有许多纵形纤维索,将 软组织分为许多密闭小腔,在发生感染时,脓液不易 向四周扩散,故肿胀并不显著,但形成的压力很高。
脓性指头炎
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一、概念
脓毒症(sepsis): 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
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菌血症(bacteremia):
3、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预防院内感染
九、外科感染的治疗
治疗原则:
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 制止病菌生长,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组织修复
第二节 浅部化脓性感染
一、疖(furuncle)
1、定义:俗称疗疮
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2、病因:
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偶可由表皮葡萄球 菌或其他病菌致病。
丹毒
4、临床表现 :
开始即有恶寒发热 皮肤发红、灼热、疼痛、微隆起,境界清楚 严重者可有水泡 近侧淋巴结常肿大、压痛。 全身性脓毒症重 皮肤和淋巴结的病变却少见化脓破渍。
丹毒
5、治疗
以应用抗菌药物为主,如青霉素等注射或 选用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口服
局部可涂敷金黄散或玉露散等 与丹毒相关的足癣、口腔溃疡或鼻窦炎等
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甲沟炎
指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连, 皮肤沿指甲两侧向远端伸延,形成甲沟
(医学课件)外科感染PPT幻灯片

外科感染
1
内容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临床表现 5.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6.脓肿 7.全身外科感染 8.特异性感染
2
外科感染
感染:是由病原体(病毒、细菌、 真菌及寄生虫)入侵、滞留与繁殖引
起的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 染。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轻者:发热、心跳↑、呼吸↑ 、精神沉郁、食欲↓ 2.全身症状:
重者: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检查:计数↑、核左移,G阴性杆菌感染 或免 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
二月
7
三、按发生条件分
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 继发行感染:伤口愈合中出现的病菌感
染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侵
入体内造成的感染 内原性感染: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造成
的感染
8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1.局部皮肤黏膜的病变或缺损 2.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处理不当为病
5
2.特异性感染:特异的致病菌引起的特定 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炭疽等
6
二、病程分类(Progress classification)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病程小于三周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病程大于二月 3、亚急性感染(Subacute infection):病程三周~
痈
24
痈
25
痈
定义: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 性化脓性感染,以金萄菌多见。
1
内容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临床表现 5.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6.脓肿 7.全身外科感染 8.特异性感染
2
外科感染
感染:是由病原体(病毒、细菌、 真菌及寄生虫)入侵、滞留与繁殖引
起的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 染。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轻者:发热、心跳↑、呼吸↑ 、精神沉郁、食欲↓ 2.全身症状:
重者: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检查:计数↑、核左移,G阴性杆菌感染 或免 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
二月
7
三、按发生条件分
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 继发行感染:伤口愈合中出现的病菌感
染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侵
入体内造成的感染 内原性感染: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造成
的感染
8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1.局部皮肤黏膜的病变或缺损 2.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处理不当为病
5
2.特异性感染:特异的致病菌引起的特定 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炭疽等
6
二、病程分类(Progress classification)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病程小于三周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病程大于二月 3、亚急性感染(Subacute infection):病程三周~
痈
24
痈
25
痈
定义: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 性化脓性感染,以金萄菌多见。
第一章外科感染ppt课件

-
34
第三节:全身性外科感染
定义: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 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 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 是伴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的外科感染
的统称,如:体温、呼吸、循环等明显改变。
菌血症: 在脓毒症基础上,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血细菌培养阳性
-
35
败血症: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
疹, 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隆起, 指压可退色,引流区域 淋巴结肿大。丹毒反复 发作可发展为象皮肿。
-
27
-
28
-
29
治疗
、休息、抬高患肢。 、50%硫酸镁湿热敷。 、静脉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类。 、下肢丹毒有足癣者应同时治疗。 、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
-
30
五、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
挫伤、新皮倒刺、指甲剪得过深等甲沟皮肤损伤引起。 致病菌为金球菌
指甲一侧软组织感染,可蔓延至对侧或甲下积脓
热敷+理疗+抗炎+切开引流或拔甲
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皮肤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因 手指刺伤引起。 两者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32
甲沟炎
-
3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血液、脓液细菌培养 生化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血浆清蛋白等 影像检查 B超、CT、MRI可早期发现深部脓肿
血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炎症可蔓延到纵
隔。;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由厌氧菌引起:脓液恶
臭,局部有捻发音。
-
25
(三)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与软组织感 染
2020/10/18
22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痈
多个相临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 片状酱红色炎症浸润块、质硬、分界不清、蜂窝状 致病菌为金葡菌 项部(对口疔) 背部(搭背) 伴有全身症状 症状+体征+检查 局部50%硫酸镁外敷、切开引流 + 抗炎
皮肤与软组织感 染
2020/10/18
9
外科感染
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土壤、水、空气, 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该菌存在
外科感染
★转归因素
致病菌的数量及毒力 局部抵抗力 全身抵抗力
外科感染(病理)
★非特异性感染
炎症好转 炎症扩散 局部化脓 转为慢性感染
外科感染(病理)
★特异性感染
结核:局部形成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 坏死、冷脓肿
2020/10/18
16
Hale Waihona Puke 外科感染★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全身: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 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特异性表现
★诊断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穿刺抽脓
外科感染
★预防
1、开展卫生宣教 2、加强劳保安全 3、加强危重、放疗、化疗病人医护 4、手术无菌操作 5、在人体进行任何操作均要遵守无菌原则 6、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抗感染能力,应用免疫疗法 7、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粟粒样结核灶
2020/10/18
13
外科感染(病理)
★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引起肌肉强直,不引起局部炎症
牙关紧闭, 苦笑表情
2020/10/18
14
外科感染(病理)
★特异性感染
角 弓 反 张
2020/10/18
15
外科感染(病理)
★特异性感染
气性坏疽:细菌毒素使血细胞肌细胞崩解,局 部水肿、产气,全身中毒反应。
外科感染
★概念
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 如:创伤、烧伤、器械检查、插管后并发
感染
外科感染 ★ 特点
多种致病菌 局部症状突出 局部组织损坏,器质性病变
外科感染
★分类
致病菌种类(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病程 (急性、亚急性、慢性)
发生情况(原发、继发、内源、外源、二重、 条件、院内)
外科感染(病原菌)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急性淋巴结炎 致病菌为金葡萄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常继发其他化脓感染 淋巴结肿大、压痛,后期融合 常有畏寒、发热、头痛 处理原发灶 +局部热敷+切开引流+ 抗炎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手的解剖特点
掌面表皮厚、角化明显 掌面皮下致密纤维组织索 掌面皮下致密而背面皮下松弛 手指结构致密,感染后张力高、疼痛剧烈 腱鞘、滑囊、筋膜间隙沟通,感染易蔓延
脓毒症
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的繁 殖,并随血流向全身扩散,在组织器官引 起的新的多发性化脓性病灶。比如,金黄 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脓毒血症
2020/10/18
38
概述
脓毒症(sepsis) 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 寄生虫及病毒等。脓毒症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全世界每年大约1000人中就有3人发生 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同时这一数字还呈现 不断增长的趋势,以每年1.5%~8.0%的速度 上升。近年来,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 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病死率仍高达 30%~70%。
24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组织 边界不清,中央可坏死、成脓,不局限,易扩散 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球菌
弥漫性、界不清,红肿热痛 下肢血丝虫感染致橡皮肿 局部50%硫酸镁湿敷 +理疗+切开引流+ 抗炎
皮肤与软组织感 染
皮肤蜂窝织炎
2020/10/18
★金球菌
致病力强、脓液粘稠、黄色无臭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
易耐药
局限化、转移性脓肿 可引起疖、痈、急性骨髓炎等
外科感染(病原菌)
光镜下的金葡菌
2020/10/18
电镜下的金葡菌
5
外科感染(病原菌)
★链球菌
脓液稀薄、淡红、量多 产生溶血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 感染易扩散 可引起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炎
26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丹毒(俗称流火)
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皮肤及其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小腿和面部 片状红疹,鲜红如丹、界清 如果下肢血丝虫感染致橡皮肿 局部50%硫酸镁湿敷 + 抗炎
2020/10/18
28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急性淋巴管炎
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 四肢淋巴管 临床特点是患处可见一条或数条红线、发硬、压痛 处理原发灶 + 抗炎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甲沟炎
致病菌为金球菌 指甲一侧软组织感染,可蔓延至对侧或甲下积脓 热敷+理疗+抗炎+切开引流或拔甲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2020/10/18
33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脓性指头炎
致病菌为金球菌 末节掌面皮下组织感染 肿胀不明显但剧痛,可致指骨坏死 热盐水+抗炎+早期切开减压
外科感染(治疗)
★ 局部治疗
患部制动、休息 外用药:50%硫酸镁湿敷 理疗 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 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或发炎脏器切除
外科感染(治疗)
★ 全身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中药 激素(必要时) 抗感染药物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疖
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毛囊口脓疱或炎性硬块,红肿痛 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发于颈项、头面、背部等毛囊和皮脂腺丰富处 伴有全身症状 危险三角及疖病(此愈彼起,日久不愈) 症状+体征+检查 局部20%鱼石脂外敷、切开引流 + 抗炎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化脓性腱鞘炎
致病菌为金球菌 除末节外均匀肿胀、屈曲、伸指痛、无波动 拇指和小指滑膜炎、食指鱼际间隙、
中指及无名指掌中间隙 局部制动、热敷+抗炎+早期切开引流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无名指基节肿胀
2020/10/18
屈肌腱内可见脓液
36
全身性外科感染
脓毒症 菌血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外科感染(病原菌)
革兰氏染色下的链球菌
2020/10/18
7
外科感染(病原菌)
★其他病原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 克雷伯杆菌、肠杆菌、沙雷氏菌 厌氧拟杆菌
外科感染(病原菌)
大肠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
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