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分析(DOC)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结论

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同配合比、养护条件下的强度,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实验仪器: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压力机、电子秤、搅拌机等。

3.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设计要求,计算各配合比所需材料用量。

(2)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比例称量,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将试模置于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5)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记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各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d龄期:C15强度为10.5MPa,C20强度为14.8MPa,C25强度为19.2MPa,C30强度为24.6MPa。

- 3d龄期:C15强度为16.3MPa,C20强度为21.7MPa,C25强度为27.8MPa,C30强度为35.2MPa。

- 7d龄期:C15强度为21.9MPa,C20强度为29.5MPa,C25强度为38.1MPa,C30强度为48.3MPa。

- 28d龄期:C15强度为30.6MPa,C20强度为40.3MPa,C25强度为51.9MPa,C30强度为63.4MPa。

2. 结果分析(1)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提高,且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1d龄期强度增长较快,28d龄期强度达到最大值。

(2)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3)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有促进作用,但需根据具体外加剂类型和掺量进行调整。

(4)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养护条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四、结论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符合实际工程需求,为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2.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养护措施。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探讨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探讨
要求等均 无 明确 规定 , 是一种 工 地上操 作 的习惯 只
验 收规 范 仍 把标 养 试 件强 度 检验 评 定 要求 放
在 强制性 条文 内 。但 应该 认识 到 , 标养强 度难 以反 映结 构 中混凝土 的真实强 度 。可 以说 , 养强度 反 标 映 的是“ 材料 强 度 ” 同时 也代表 结构 混凝 土应达 到 ,
的柱 、 、 墙 梁等结 构构件 。 2 不 同养护条 件的混 凝土试 件 强度 .
21同条件养护 试件 . 在 国内传 统 的混凝 土施 工 中 , 般 留置 有 同条 一 件养 护 试件 , 为 施工 工 序 的需 要 留设 , 作 为工 序 交 接提供 依据 。例如 现浇 结构拆 模 、 预应 力结 构张拉 或放张 等时 间控制 的依 据 。 其取 样条 件 、 量 、 数 养护
cnT CO AEY OSR T nSFT UI
建筑鸯 20 第 期 金 0 年 5 1
检测技术
昆凝 土 强 度 检 验 的 探 讨
勇 ( 四川省 建筑科 学研 究 院工程质 量检 测 中心 )
杰 ( 成都 市高新 区建设施 工安 全监督 站 )
【 摘要 】混凝 土强度 的检 验是 结构 实体检 验 的主要 项 目之 一 ,本 文对 同条 件 养护试 件和 标准
度 , 主要 是 由于 同条 件养 护试 件 与标准 养护试 件 这
的差 异 , 包括 温度 , 度条件 等 的差异 , 温 因而对 同条
定 原则 :同条 件养 护试 件达 到等效 养护 龄期 时 , 经
调查 查 明与结 构实体 组成 成分 、 护条件 相 同的 同 养
件 养护试 件 的强 度代 表值 乘 了一 个折 算 系数 1 0 . , 1 并 按 现 行 国 家标 准 《 凝 土 强 度 检 验 评 定 标 准 》 混 ( B 1 7 评定 , C J0 ) 主要考 虑 实际混凝 土结 构及 同条 件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解读技巧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解读技巧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解读技巧混凝土强度检验是在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常见的一项测试。

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然而,想要正确解读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测试结果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对测试过程的理解和数据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混凝土强度检验测试结果分析与解读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结果。

一、了解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基本原理在混凝土强度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原理。

混凝土强度通常通过压缩试验来测试,这是因为混凝土在受压后的表现与其在拉伸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压缩试验通常采用标准试验块,即混凝土立方体样本,该样本在实验室中放置在试验机中进行加载直至破坏。

通过测量破坏前的最大负荷,可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值。

二、理解混凝土强度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在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测试结果报告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关键指标,例如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缩力时的抵抗能力,通常以MPa(兆帕)为单位表示。

抗折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抵抗能力,也以MPa为单位表示。

这些指标是评估混凝土强度的重要依据,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对于正确解读测试结果至关重要。

三、比较实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在分析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时,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将实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设计要求通常是由相关标准或规范提供的。

如果实测结果低于设计要求,那么这可能意味着混凝土强度不符合预期,需要重新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如果实测结果高于设计要求,可以认为混凝土强度充分满足要求。

比较实测结果与设计要求是解读测试结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考虑不确定性与统计分析在分析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时,还需要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混凝土样本的取样和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每个样本的测试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变动。

因此,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可靠度指标。

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分析

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分析

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分析摘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的极限荷载,对整个工程施工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根据不同荷载形式的影响,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抗拉和劈裂抗拉强度。

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重点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综合检测和评定,明确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消除潜在的不利因素,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从而影响了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市政道路混凝土的取样和试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加强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控制,最后分析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测试;评价,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因此,检测人员应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明确混凝土的施工参数,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与评定工作。

1取样和实验分析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留置相应的养护混凝土强度试块,试验人员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保证抽样质量。

取样过程中,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次不得少于一次。

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留置组数需由施工单位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在制作混凝土试件的过程中,除了满足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外,还需要在检验和构件施工阶段选取混凝土强度所需的试件。

取样后,需要制作标准养护试件。

在每组三个试件中,有必要取样并使用相同的混凝土板。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理力学性能、未来性能和耐久性试块。

除抗渗和疲劳试验外,三个试块可作为一组。

在选择各组试块的过程中,需要取出同盘运输混凝土,然后将其制成试块,应严格按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进行。

然后根据具体的试块数量,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和非法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混凝土强度是评判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强度检验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强度检验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实测强度与实际强度之间存在差距。

本文将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强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来源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产生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不均匀性、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性、试验设备的精度以及试验方法的选择等。

以下是具体的来源分析:1. 原材料的不均匀性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泥、骨料、掺和料等原材料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往往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例如,水泥的含水量、骨料的颗粒大小和含泥量、掺和料的掺量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导致实测强度与实际强度产生偏差。

2. 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性是造成强度检验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浇注过程中的振捣不到位、浇注质量的控制不严格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均质性和密实性,从而影响其强度。

3. 试验设备的精度混凝土强度试验中常用的设备包括压力机、试件制备工具等。

试验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实测强度的准确性。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试验设备的精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压力机的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试件制备工具的尺寸控制等,都会对强度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试验方法的选择混凝土强度试验常用的方法包括标准养护条件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等。

不同的试验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误差控制要求。

若选择不适当的试验方法,或试验过程中操作不当,都会造成强度检验误差的产生。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误差的控制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降低误差的产生和影响。

1. 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强度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材料的用量,并控制其质量的稳定性。

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测和评估工作。

它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的测试和分析,评估混凝土所能承受的力量和承载能力,以便于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的相关内容。

一、检测方法和工具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现场拌制试块法,另一种是取芯检测法。

其中,现场拌制试块法是比较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在现场采集混凝土样品,并制成标准试块进行试验。

而采用取芯检测法,则是通过从混凝土中取出芯片,送到实验室进行试验。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具体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钢筋探测仪、强度试验机、钻机、电锤、电铃锤等。

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可以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试标准和评价指标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测试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是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最核心和最基础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以及方法和步骤等。

在具体检测中,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

其标准范围和评价要求,也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三、检测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有比较明确的标准和规定的。

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混凝土取样、试验项目、结果予评定、结果分析、结论、附录等。

除此之外,报告还应该有可读性强、表述清晰、形式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四、检测意义和应用领域混凝土强度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乎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工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可应用于各个阶段,包括施工前、中、后等不同时期。

其检测结果可以为设计、施工、验收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筑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总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测和评估工作。

其工作程序和规范性要求都比较明确,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doc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doc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一、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施工养护、试验条件、气候因素的变化,均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

由于强度是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其他性能可从强度得到间接反映,故以强度为例分析波动的因素。

(一)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原材料的质量波动主要有:砂细度模数和级配的波动;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的波动;超逊径含量的波动;骨料含泥量的波动;骨料含水量的波动;水泥强度(不同批或不同厂家的实际强度可能不同)的波动;外加剂质量的波动(如液体材料的含固量、减水剂的减水率等)等等。

所有这些质量波动,均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现场施工或预拌工厂生产混凝土时,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加以严格控制,及时检测并加以调整,尽可能减少原材料质量波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二)施工养护引起的混凝土质量波动混凝土的质量波动与施工养护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如混凝土搅拌时间长短;计量时未根据砂石含水量变动及时调整配合比;运输时间过长引起分层、析水;振捣时间过长或不足;浇水养护时间,或者未能根据气温和湿度变化及时调整保温保湿措施等等。

(三)试验条件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质量波动试验条件的变化主要指取样代表性,成型质量(特别是不同人员操作时),试件的养护条件变化,试验机自身误差以及试验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等等。

二、混凝土质量(强度)波动的规律在正常的原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有时偏高,有时偏低,但总是在配制强度的附近波动,质量控制越严,施工管理水平越高,则波动的幅度越小;反之,则波动的幅度越大。

通过大量的数理统计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的质量波动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正态分布曲线见图4-19。

图4-19 正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的特点:1.曲线形态呈钟型,在对称轴的两侧曲线上各有一个拐点。

拐点至对称轴的距离等于1个标准差。

2.曲线以平均强度为对称轴两边对称。

即小于平均强度和大于平均强度出现的概率相等。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混凝土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工程项目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一、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采集: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测试方法进行施工和试验。

采集到的数据应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试块制备、养护条件等相关信息。

2. 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删除错误数据和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3. 数据计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混凝土试块的平均强度值。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算术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等于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加权平均值可以考虑不同试块的重要性,通过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计算。

4. 强度分类:根据计算得到的平均强度值,将混凝土强度进行分类。

通常按照标准规定的等级分类,如C15、C20、C25等。

分类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二、统计分析方法1. 假设检验:使用假设检验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分布进行分析。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一个样本是否与已知的总体分布相同或不同。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更多个样本均值差异的方法。

在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来比较不同批次、不同配合比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可以使用相关分析方法来分析混凝土强度与其他因素(如养护温度、养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建立混凝土强度与配合比、水灰比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以预测混凝土的强度。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案例以某混凝土工程项目为例,我们采集了20个试块的强度数据,采用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并进行了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判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判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判定混凝土强度检验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解读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并介绍如何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混凝土的强度通常采用抗压强度来衡量,常见的检验方法有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钢丝绳拉伸法。

1. 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在试验机上进行压力加载后的破坏荷载与截面积之比。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通常采用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大小的立方体试件进行测试,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钢丝绳拉伸法钢丝绳拉伸法是利用钢丝绳施加拉力来测试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适用于大体积和大尺寸混凝土结构,如桥梁、大坝等。

通过在混凝土上张拉钢丝绳并测量其拉力和混凝土应变,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的解读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后,我们通常会得到具体的测试结果。

这些结果需要进行解读,以判断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

1. 抗压强度解读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以MPa为单位。

例如,若测试结果为40MPa,则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可能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 抗拉强度解读钢丝绳拉伸法的测试结果以N/mm²为单位。

例如,若测试结果为5N/mm²,则表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5N/mm²。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不如抗压强度高,但同样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强度的判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主要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通常情况下,根据标准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应达到一定的数值范围。

判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通常为:当28天龄期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小于设计要求值的85%时,混凝土属于不合格;当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值的95%时,混凝土属于合格。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其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 数据搜集与预处理在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前,需要收集大量的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现场实验或参考文献等途径获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选择具备一定经验和实力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并严格按照相关试验标准执行。

在数据搜集后,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筛选和转换等。

清洗数据是为了去除异常值,例如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数据。

筛选数据是根据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例如特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数据。

转换数据是将数据转化为适合分析的形式,例如将强度值转换为对数形式。

3. 数据分析方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统计和图表分析方法,如下所述:3.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试验数据进行基本统计量计算和描述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等指标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散布情况和分布形态。

3.2 正态性检验正态性检验是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方法,可以通过直方图、Q-Q图和Shapiro-Wilk检验等进行检验。

正态性检验的结果可以决定后续分析方法的选择。

3.3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如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中,可以探究混凝土强度与其他因素(如水灰比、龄期等)之间的相关性。

3.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现的方法,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离散程度和异常情况。

4. 数据分析实例以下是一个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的实例流程:1. 数据搜集和预处理:从实验室收集100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清洗和转换处理(取对数)。

混凝土强度检验中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验中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验中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在混凝土工程领域,混凝土强度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对混凝土样本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检验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需要准确记录和收集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包括混凝土样本的标识、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样编号等基本信息,以及混凝土强度试验的结果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数据筛选与清洗在收集到试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以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的干扰。

常见的数据清洗方法包括比较数据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排除明显异常的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存在重复记录,排除重复数据;检查数据的格式和有效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转换与计算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转换和计算,以得到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参数。

例如,可以通过试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等统计参数,以评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特性。

同时,还可以将试验数据进行单位转换,以满足设计和分析的要求。

二、统计分析方法1. 基本统计分析基本统计分析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最基本的总体特征描述,常用的统计参数包括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偏差等。

通过对这些统计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混凝土样本的强度分布规律和数据的离散程度。

2. 正态性检验正态性检验是判断试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假设的一种统计方法。

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可以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则需要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或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

3. 强度参数的置信区间估计对于混凝土强度数据的统计分析,通常需要对强度参数进行置信区间估计。

置信区间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一定的概率区间。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I. 引言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建筑、桥梁和基础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我们通常需要进行强度检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强度检验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技巧,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I. 实验数据分析在混凝土强度检验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是进行后续分析处理的基础。

常见的实验数据包括混凝土样品的抗压强度、拉伸强度、抗弯强度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和处理技巧:1. 数据统计与描述对于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我们首先应进行数据统计和描述,以便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特性。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实验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数据图表分析除了数据统计和描述,数据图表也是实验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数据图表包括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这些图表,我们可以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趋势等。

3. 数据的检验与验证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检验和验证。

常见的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样本独立性检验、假设检验等。

通过这些检验,可以评估实验数据是否满足统计学假设,进而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III. 实验数据处理技巧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技巧:1. 异常值处理在实验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异常值,这些值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减少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删除异常值、平均值修正等方法进行处理。

2. 数据标准化不同实验样品的数据可能存在单位差异,为了将数据进行比较和统一分析,我们可以进行数据标准化。

常见的标准化方法包括零-均值标准化、最小-最大标准化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不同量级的数据转化为相对统一的标准化数据。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用水泥、砂、石料等材料配制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抗压强度作为重要指标之一、本报告旨在对一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以确认混凝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进行质量控制。

3.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常规的抗压试验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混凝土试块,按照设计要求和规程制作。

试块尺寸为15cm x 15cm x 15cm。

-然后,将制备好的试块养护一定时间,保证其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

-在试验时,将试块放在压力机上,并将压力机加载到规定的速度和压力上,直到试块发生破坏。

-记录试块的破坏压力和破坏模式。

4.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测得10个试块的抗压强度,具体结果如下:试块编号抗压强度(MPa)140.5238.2341.0439.5540.8638.9741.2839.7940.31039.85.结果分析和评价根据上述测得的抗压强度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具体结果如下:平均值:39.82MPa标准差:0.88MPa变异系数:2.21%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表明,该批混凝土的整体抗压强度较高,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程标准。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值较小,说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综合考虑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和规程标准;-混凝土样本的强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且批间变异较小。

6.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程标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附录: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表试块编号抗压强度(MPa)140.5238.2341.0439.5540.8638.9741.2839.7940.31039.8平均值39.82标准差0.88变异系数2.21%。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的分析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的分析
c o n c r e t e me a n s t o a c h i e v e he t d e s i r e d s t en r g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i s t h e‘ ' s U e s s nd a s t r u c t u r a l f a i l u r e l i mi t he t s t es r s o f c o n c et r e ”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e wi l l na a l y z e t h e t e s t me t h o d o f c o n c et r e s i r e n - g t l l n o w su u ll a y u s e d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s f o l l o ws .
5 ) 标准养护应在 2 O ±5 ℃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 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立 即放入温度
为 2 0 ±2 ℃、相对湿度 9 5 %以上的标准养护室 中养 护,或在温度为 2 O ±2 ℃的不流动的 C a( O H ) 饱和溶 液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 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 ,彼
试 件 组 数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h i g h s t en r g t h , l a r g e r e s e r v e s , p l a s t i c r a w
ma t e r i a l s wi t h e x c e l l e n t p e r f o r ma n e c a n dl o w c o s t , p l a y s av e -

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原理分析

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原理分析

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原理分析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强度测试的目的、原理、方法、设备、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测试目的混凝土强度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的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三、测试原理混凝土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灰比、骨料、拌合比、养护等。

混凝土的强度测试方法主要有压力测试和拉力测试两种,其中压力测试是最常用的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

1. 压力测试原理压力测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施加一定的压力,计算试块的抗压强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试块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国际标准ISO 4012或GB/T 50107的要求。

测试时,试块放置在压力机的压板上,施加一定的压力,直到试块破裂。

测试时,应注意保证试块的质量和尺寸一致,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2. 拉力测试原理拉力测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施加一定的拉力,计算试块的抗拉强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测试时,试块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国际标准ISO 679或GB/T 50081的要求。

试块放置在拉力机上,施加一定的拉力,直到试块破裂。

测试时,应注意保证试块的质量和尺寸一致,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四、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包括压力测试和拉力测试两种方法,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

1. 压力测试方法(1)制备试块:按照标准要求制备试块,并进行标记。

(2)试块质量检查:对试块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试块的尺寸、表面平整度、质量等。

(3)试块养护:对试块进行养护,以确保试块的充分硬化。

(4)试块放置:将试块放置在压力机的压板上。

(5)施加压力:施加一定的压力,直到试块破裂。

(6)记录数据:记录试块的破坏负荷和破坏形态,计算试块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误差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误差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误差分析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强度检测存在误差,本文将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误差来源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制备误差试件的制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

试件的质量和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否则会影响试件的强度和精度。

试件的制备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的尺寸测量误差试件的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规定,但是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测量精度不够或者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导致试件尺寸测量误差。

(2)试件制备过程中的操作误差试件的制备过程中,如拌合、压制、养护等环节均存在操作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试件的质量和精度。

2.试件质量误差试件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检测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试件的质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混凝土配合比的误差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试件的强度,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就会导致试件质量误差。

(2)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影响试件的强度和精度。

3.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是指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1)试验仪器的误差试验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直接影响试验的精度,如果试验仪器不准确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试验精度。

(2)试验环境的误差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都会影响试验的精度,如果试验环境不合理,就会影响试验精度。

4.数据处理误差数据处理误差是指在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计算、记录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1)试验数据的计算误差试验数据的计算误差是指在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计算公式、算法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2)试验数据的记录误差试验数据的记录误差是指在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如记录错误、漏记等。

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分析

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分析一、前言混凝土强度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这对工程建设和质量监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来源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制备误差试件制备是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前提,试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试件制备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的尺寸误差:试件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试件尺寸不一致等。

(2)试件的配料误差:试件的配料比例不准确,或者配料时间不一致等。

(3)试件的振捣误差:试件的振捣方式不规范,或者振捣时间不一致等。

2.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是指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机的误差:试验机的性能和精度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对试件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3)试验过程中的应力集中: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受到应力集中,也会影响试验结果。

3.数据处理误差数据处理误差是指在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误差:试验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误差。

(2)数据处理算法误差:数据处理算法存在误差。

(3)数据传输误差: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误差。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控制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制备过程的规范化试件制备过程的规范化是控制混凝土强度检测误差的关键。

试件制备过程应符合国家规范,严格按照规范制备试件,并对试件的尺寸、配料比例、振捣方式、振捣时间等进行严格控制。

2.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是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和精度的关键。

试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和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砼强度检测方法及误差分析

混凝土砼强度检测方法及误差分析

混凝土砼强度检测方法及误差分析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寿命。

因此,混凝土强度检测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1.非破坏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不同,非破坏检测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定。

目前常见的非破坏检测方法有:(1)超声波检测法: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来推断混凝土强度。

(2)电阻率法: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混凝土中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变化来测定混凝土强度。

(3)冲击回弹法:利用冲击钻击打混凝土表面,通过冲击后钻头反弹的高度来推断混凝土强度。

2.破坏性检测方法破坏性检测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破坏性试验,来确定混凝土强度。

目前常见的破坏性检测方法有:(1)压力试验法:将混凝土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压力试验,通过试验中的载荷与试件断裂时的面积来计算混凝土强度。

(2)拉力试验法:将混凝土试件放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通过试验中的载荷与试件断裂时的面积来计算混凝土强度。

(3)弯曲试验法:将混凝土试件放在弯曲试验机上进行弯曲试验,通过试验中的载荷与试件断裂时的面积来计算混凝土强度。

3.综合方法综合方法是指将非破坏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检测方法相结合,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非破坏检测和破坏性检测,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误差分析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件制备误差试件制备过程中的误差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如混凝土试块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平整度等都会影响试块的强度。

2.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是指试验过程中的误差,如试验过程中的载荷施加不均匀、试件破坏时的位移测量误差等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3.测试设备误差测试设备的误差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如压力试验机的刻度误差、传感器的灵敏度等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分析方法一、导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1. 静载试验法静载试验法是一种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施加静载,测定混凝土在静载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从而得出混凝土的强度参数。

静载试验法具有试验精度高、数据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试验时间和高昂的成本。

2. 冲击回弹法冲击回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冲击回弹仪对混凝土进行冲击,并测量回弹高度,从而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参数。

冲击回弹法具有试验速度快、数据获取便捷等优点,但精度相对较低。

3.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情况,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参数。

超声波法具有试验速度快、非破坏性、可重复性好、试验精度高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设备费用和专业技能。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后,需要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首先要对试验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样编号、试验方法、试验温度、湿度等信息。

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参数,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2. 数据分析和比较对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混凝土的强度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这是因为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不断进行,强度逐渐增加。

(2)混凝土的强度与试验方法、试验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条件下得到的强度参数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3)不同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性能对混凝土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和材料选择。

3. 数据可视化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混凝土强度的检验是结构实体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本文对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准养护试件的区别,回弹法和钻芯法的应用误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澄清一些错误看法。

本文就这些方面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的理解,很多问题也不是很深入全面,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关键词: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回弹法钻芯法ABSTRACTThe inspection of concrete intens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of structure inspection.In this paper,by distin guishing samplesin the same maintaining condition with samples in the standard maintaining condition,problems of the wrong use of resounding method and drilling method are argued,and some wrong viewpoints are hoped to be cleared.Keywords:Same maintaining condition Standard maintaining condition Resounding method Drilling method引言 (1)一、不同养护条件的混凝土试件强度 (2)1、同条件养护试件 (2)2、标准养护试件 (2)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标准 (3)4、验收层次问题 (3)二、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 (4)1、回弹法 (4)2、钻芯法 (5)三、关于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合理性 (6)1、【算例1】 (6)2、【算例1】 (7)3、【算例1】 (7)四、混凝土强度评定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8)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混凝土主要具有抗压强度高、整体性强及耐火、耐水性好等优点,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成各种形状与尺寸的整体构件。

同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如砂、石子等)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大大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因此,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中。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是建设、监理机构与施工技术人员参照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经常进行的一项技术工作,而规范并没有说明此种评定方法的合理程度。

因此,技术人员在检验评定过程中难免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疑问如何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评定结果能否真实反映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等。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2002)(以下简称“验收规范”)明确要求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范围仅限于涉及结构安全的柱、墙、梁等结构构件的重要部位。

本文就结构实体中混凝土强度检验问题进行分析。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分析一、不同养护条件的混凝土试件强度1、同条件养护试件在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施工中,一般留置有同条件养护试,作为施工工序的需要留设,为工序交接提供依据,例如现结构拆模、预应力结构张拉或放张等时间控制的依据。

其样条件、数量、养护要求等均无明确规定,只是一种工地上作的习惯性默许做法。

验收规范中强制性条文规定,每次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验收规范明确了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要求,并按成熟法来计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出等效养护龄期的概念与CEB2FIP《模式规范》MC90的要求是相符的。

根据国内已有研究资料,结构实体中混凝土强度一般低于标准养护件下的强度,这主要是由于同条件养护试件与标准养护试件的差异,包括湿度,温度条件等的差异,因而对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乘了一个折算系数1.10,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评定,主要考虑实际混凝土结构及同条件养护试件可能失水等不利于强度增长的因素。

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对折算系数作适当的调整,但需增大折算系数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必须指出,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要求中,未涉及养护的的湿度条件。

实际上施工现场实体结构的养护往往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而试件按规定养护就较容易实现。

这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使同条件养护试件最大程度地代表实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2、标准养护试件验收规范仍把标养试件强度检验评定要求放在强制性条文内。

但应该认识到,标养强度难以反映结构中混凝土的真实强度。

可以说,标养强度反映的是“材料强度”,同时也代表了结构混凝土应达到的“期望强度”。

所谓“期望强度”的表述,是认为对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等诸多影响因素,应该在各方面加以克服消除,使实体混凝土强度最终能达到期望强度值。

标准养护试件主要是对配合比、搅拌工艺、运输操作等的检验,而同条件养护试件涉及浇筑、养护等更多因素的检验。

验收规范明确“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验收规范给出了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龄期的确定原则: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其强度与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试件强度相同。

经过试验研究和工程调查查明与结构实体组成成份、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依据,能相对客观地、较大程度地反映结构实体的混凝土强度。

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标准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如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CJJ/2-90、CJJ3-90等均对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作了具体规定:混凝土试块需按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且强度必须符合下面规定。

(1)用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式(1a)、(1b):mfcu -λ1Sfcu≥0.9fcu.k(1a)fcu.min ≥λ2fcu.k(1b)(2)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式(2a)、(2b):mfcu ≥1.15fcu.k(2a)fcu.min ≥0.95fcu.k(2b)式中:mfcu 为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Sfcu为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

当Sfcu <0.06fcu.k时,取当Sfcu=0.06fcu.k;fcu.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fcu.min为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λ1、λ2为合格判定系数,按表1选取。

表1 合格判定系数4、验收层次问题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和标准养护试件强度所对应的验收层次不同,这是在执行验收规范时需要注意的一点。

标养强度仍是验收规范要求的验收项目之一,但其只是混凝土分项工程中对某个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合格与否只影响相应检验批的验收。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检验则是整个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中结构实体检验的一部分其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其代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全部实体混凝土。

所以验收规范中要求,结构实体的检验采用由各方参与的见证抽样形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公证性。

其中并明确指出,对结构实体检验,并不是在子分部工程验收前的重新检验,而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二、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混凝土实体检测方法可分为非破损法和局部破损法,这里对回弹法和钻芯法进行分析。

1、回弹法回弹法是国内进行现场检测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针对混凝土的现状,在使用回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地区测强曲线,文献[1]介绍了上海地区建立地区测强曲线(公式)做法。

(2)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高湿度环境下的混凝土测强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试验获取不同湿度修正系数。

(3)碳化深度对回弹推定值影响很大,而实际中混凝土掺合料、脱模剂、粉刷层等因素会影响实际碳化深度的测定,要加以甄别,防止“假碳化”而产生的误判。

文献[2]对有些检测单位先磨去表面碳化层,然后再进行回弹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由于磨去表面碳化层,其表面呈多相组分状态,因而回弹点不易确定;并根据试验数据,建议对早龄期碳化深度超过0.5mm的混凝土构件,采用钻芯回弹综合法进行检测。

(4)对于龄期超过14~1000d范围的混凝土,不能直接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A的强度换算表进行换算,可回弹后,采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

(5)JGJ/T23-2001规程指出,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实际检测中,不能直接将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数值做对比,应注意现场混凝工构件的回弹强度推定值往往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这一事实,根据检测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综合判定结构或构件的强度情况。

2、钻芯法钻芯法由于代表性好,直观、测试误差小,在国内外得广泛应用,在使用钻芯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芯样尺寸问题CECS03:8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指出,高度和直径均为100mm 和150mm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值。

但实际检测时,往往用直径小于75mm的小芯样来作抗压试验。

文献[3]收集了国内多家科研单位的试验资料,认为直径小于75mm的芯样强度偏低,标准差较大,其强度换算值存在争议,需慎重采用。

(2)芯样强度值的代表性芯样虽然是直接从实体结构中钻取,但其强度仍与实际结构存在差异。

因为钻取过程本身就是对芯样的一种干扰,累计的损伤会使强度受到削弱。

所以芯样强度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近似性,也不能百分百地反映出结构实体的真正强度。

(3)用混凝土芯样修正回弹测试值修正系数法在JGJ/T23-2001规程中有明确规定,但实修正效果并不好。

文献[4]对修正系数法、总体修正量法部修正量法等三种方法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局部修正法效果最好,因为修正应该是芯样强度与其对应的测试区弹值进行比较,不能用抽样的总体强度进行比较,否则会现反常现象。

(4)验收规范的建议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已有相当多的方法用以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实际应用应根据有关标准,可优先选择非破损的检测方法。

以减少检测工作量,必要时可辅以局部破损检测方法,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

三、关于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合理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过程较为繁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考虑一些情况下能否避繁就简直接根据试块强度判定合格与否:(1)每组试块强度都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可否直接判定强度合格?(2)有少量几组试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可否直接判定强度不合格?同时,现行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是否妥当,评定结果是否合理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