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3249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8.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针对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单元进行分析。
1.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根和根的结构特点•植物的根的吸水和需要光合作用的养分•植物的根系和植物体对土壤的稳定作用1.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 - 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 掌握植物根系的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过程和原理 - 了解不同植物根对土壤的作用和土壤保护的重要性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植物根系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植物根系的吸水过程和吸收养分的原理•不同植物根系的作用和土壤保护意识的培养二、教学过程2.1 导入与整合(5分钟)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将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可以提问以下问题:•你们还记得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吗?•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有什么特点?2.2 展示与讲解(10分钟)首先,我会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来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根系统,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根系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然后,我将详细讲解植物根系的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过程和原理。
我会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植物根系吸收物质的理解。
2.3 实践与探究(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以帮助他们探究不同条件下植物根系吸收物质的能力和特点。
首先,我会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放置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分析结果,讨论为什么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同。
接着,我将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室内小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根系的生长情况。
比如,我们可以分别将一些植物放置在水中、含糖水中、盐水中等不同条件下,并记录它们的根系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的结果,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环境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2.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答以下问题:•植物的根系结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植物的根系是如何吸水和吸收养分的?•不同植物根对土壤的作用有哪些?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多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阶段滚动小卷9(4.1-4.3 )(含答案)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阶段滚动小卷9(4.1-4.3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7bb1bcaaedd3383c4d3ae.png)
阶段滚动小卷9[学生用书活页P17](4.1 土壤的成分 4.2各种各样的土壤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42分)1.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A.氧元素B.氧气C.水D.氯酸钾2.土壤是地球形成以后逐渐在生物和非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主要是由下列哪些物质组成(D)①砂粒②有机物③水④空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D)A.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B.浇等量的水C.不能被雨水淋到D.以上都是4.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A)A.有机物的含量B.矿物质的含量C.微生物的含量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5.(东平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农田施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无论什么植物,都应该多施含氮、磷、钾的肥料B.农家肥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农田施肥应以化肥为主C.一般地,多数农作物在旺盛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肥料D.给农作物施肥后不要浇水,否则会造成肥料大量流失【解析】不同的植物所需的无机盐的种类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所需的无机盐的种类也是不同的。
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为避免土壤板结,应尽量多使用农家肥,少使用化肥。
农民在给农作物施肥后,往往要浇水,因为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6.(南通中考)某同学以新鲜的马铃薯条为材料,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相关推断合理的是(A)第6题图A.烧杯里装的是浓盐水,马铃薯条发生了失水B.烧杯里装的是浓盐水,马铃薯条发生了吸水C.烧杯里装的是清水,马铃薯条发生了失水D.烧杯里装的是清水,马铃薯条发生了吸水【解析】由图可知,马铃薯条失水了,说明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马铃薯条内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烧杯里装的应该是浓盐水。
(八下第四章)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考情分析+知识点+真题)—浙教版九年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
![(八下第四章)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考情分析+知识点+真题)—浙教版九年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7d6a0a0242a8956aece441.png)
根冠: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内 部细胞小、 排列紧密。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侧,长约 1-3 毫米。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 质浓,排列紧密、根的结构密。分裂能力强,大部分成为伸长区细胞 ,进而形成根的各部分结构。
伸长区: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伸长区
D.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的危害: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写出两个)(3) 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答案】 (3)① (2)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
A. 根冠 区
C. 伸长区
B. 分生 D. 根毛区
【答案】B
例2:(20年湖州卷)21. 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
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
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答案】根毛区
根毛区: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①细胞壁薄;②细胞质少;③液泡大
2、根毛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例4:(20年宁波卷)23.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b138103d8ce2f006623b0.png)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植物的根系.(1)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与无机盐。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和等因素有关。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由不定根组成。
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3)根尖的结构。
(如图)①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主要起作用,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②分生区:细胞核较,细胞质较,没有液泡。
有很强的能力,能不断,使根生长。
③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细胞壁较薄。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④根毛区: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内有输导组织。
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⑤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由一个皮层细胞进入另一个皮层细胞,然后进入根的木质部导管,并上升到植物体的各结构。
注意要点:①根的不断伸长是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和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
②在根尖的四部分结构中,出现细胞分化的是根毛区,它的内部形成了导管,表面形成了根毛。
2.当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
若施肥过多,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3.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如:含氟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如果植物缺少某一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①缺时,叶片发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②缺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暗绿带红,花、果实、种子都会减少;③缺时,茎秆细弱易倒伏,叶有褐斑;④缺硼时,植物只开花不结果。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71b8e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a.png)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植物的生长与发展离不开根的吸收。
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根的生长和发育不仅对地下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对《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导学导学环节是整个课件的开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课件中,这一部分通常会有一些开场白,以及配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图片。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先感性体会植物中根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
二、根的形态结构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展示了植物根的不同部位的形态结构,包括根冠、根毛、飞根、肋根等。
通过清晰的图像和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对后续吸收物质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根的吸收机制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介绍了根吸收过程中的最适环境和吸收机制。
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同时引入了渗透压概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吸收物质的原理。
四、根毛的示范这一部分是课件的实操环节。
通过展示根毛的观测、染色和显微镜下的观察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根毛吸收营养的过程。
五、根的适应环境在这一部分,课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根的适应性。
例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植物根可以借助生理变化实现自我保护,保证自身生存。
六、课堂总结在这一部分,课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了植物根的重要性以及吸收物质的机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并提出了课程的考点,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有指导作用。
七、思考题在这一部分,课件会提供几道思考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适当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得不说,《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是一次非常好的课堂教学体验。
通过科学、可视化和实操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植物的根和吸收物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将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授、实践和反思。
(省部级优秀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教学设计(30篇)
![(省部级优秀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教学设计(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cebfcefc4ffe473268ab73.png)
《 磁 生 电 ( 第 一 课 时 )》 教 学 设 计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
《表示元素的符号 2》教学设计
《第 1 节 土壤的成分》教案
1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一课时)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学设计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一课时
第 1 章 电和磁 > 第 2 节 电生磁 >
“任务驱动”下的初中物理疑难点复习教学设计研究 ——以“家庭电路复习”教学为例
第收 (第一课时)
3.7 自 然 界 中 的 氧 循 环 和 碳 循 环 教 案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2.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https://img.taocdn.com/s3/m/5d8d3afcda38376bae1fae1b.png)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1.在植物的根尖结构中,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是(B)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根毛区2.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A. 伸长区和根毛区B. 分生区和根毛区C. 分生区和伸长区D. 根冠和伸长区3.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此有关的结构或生理特点是(D)A. 根毛区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 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长短不一的根毛C. 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之间,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D. 以上三项都是4. 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B. 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 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D.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5. 根毛吸水的途径是(B)A.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B.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C.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液泡D.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6. 土壤小明在给花卉施肥后发现有许多花都萎蔫了,其原因极可能是(D)A. 所施肥料不适合这些花卉生长B. 施加的是固体肥料,植物不能吸收C. 肥料溶于水后产热,造成土壤温度过高D. 一次施肥过多,致使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造成植物细胞失水7.在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菜卤,其中的水主要来自于(B)A. 食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 被腌蔬菜的细胞失水C. 空气中水蒸气凝结D. 食盐与蔬菜发生化学反应产生8.海滩盐碱地一般不适宜种植庄稼。
据报道,有关部门已利用海滩大面积发展海水浇灌种植绿色蔬菜工程,并且海水浇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
据此推测这类蔬菜植株应具有的特点是(C)A. 植株较高大B. 根系较发达C.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D. 叶片较多(第9题)9.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根毛区。
八下尖子生培优4.1-4.3填空题精选(原题)
![八下尖子生培优4.1-4.3填空题精选(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1777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e.png)
4.14.3 填空题精选集训第1节土壤的成分1.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
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
请回答:(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________,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________。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________。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
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________。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2019八下·滨江期末)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________ 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玉米“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 ________(选填“砂土类”“壤土类”“黏土类”)。
为了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可多施加一些________ 肥。
2.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
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________。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
3.某省农科院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A.砂粒比例较多的坡地B.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C.河湾淤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进行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1)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是(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________。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baa91394a417866fb94a8e60.png)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单选题1.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A. 空气湿度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 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D. 光照强度和温度2.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根尖B. 茎尖C. 叶D. 种子3.不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吸收无机盐的农田管理措施是( )A. 中耕松土B. 及时排涝C. 合理灌溉D. 多用化学肥料,少用农家肥4.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植物生长只需要一种无机盐B. 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C.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 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5.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其根系的特点一般是( )A. 少而短B. 少而长C. 多而短D. 多而长6.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A.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 避免伤害分生区C. 避免伤害根冠D. 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7.下列叙述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 )A. 吸收水分B. 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C. 吸收无机盐D.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8.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很多茸毛。
这些茸毛集中生长的部位是根尖的( )A. 根毛区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根冠9.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照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实验。
该实验是为了研究()A. 根吸水的部位B. 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C.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0.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根对茎叶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的是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A. 分生区B. 根冠C. 根毛区D. 伸长区11.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A. 减少水分散失B. 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C. 防止营养流失D. 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12.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A. 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B. 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C. 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D. 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13.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 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C. 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D.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4.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与根不断生长有关的部位是(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5.根是植物吸水的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 )A. 根毛区B. 伸长区C. 分生区D. 根冠16.一株植物缺钾,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只开花不结果B. 叶色暗绿带红C.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D. 生长矮小,叶有褐斑17.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二、填空题18.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7d51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c.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根的吸收功能以及根的适应性等知识点。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包括主根、侧根、根毛等的功能;•理解根的吸收功能,包括水分和无机盐等的吸收过程;•了解根的适应性,包括水生植物和沙生植物的根的适应特征。
2.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根的吸收功能;•能够理解和应用根的适应性原理。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和根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观察与实验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根的吸收功能与物质的吸收过程。
3.2 教学难点•根毛的结构与功能;•根的适应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 教学过程安排4.1 活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根系结构,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
4.2 活动2: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组成部分,并重点介绍根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等。
4.3 活动3:实验探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过程。
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了解根的吸收功能。
4.4 活动4: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小组讨论,探讨水生植物和沙生植物的根的适应性特征,并归纳总结。
4.5 活动5: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知识要点,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4.6 活动6: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7 活动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5.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5.1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植物的根系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加深对根的吸收功能的理解;•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同步培优练习)八年级科学下册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同步培优练习)八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3fe106f8c75fbfc67db209.png)
C.植物细胞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植物的根细胞还具有呼吸作用,C错误;
D.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所以有影响,D错误。
1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含Mg的无机盐溶液、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实验步骤)
①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标号A、B;
13.如图所示是棉花的根系图,请据图填写有关的内容。
(1)图中的1是根,它是由棉花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
(2)图中的2、3、4都是根。
(3)上述根系属于直根系。从数量上看,构成这类根系的根主要是根。
14.如图是细胞吸水、失水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久旱逢雨时的大树,枝叶会逐渐舒展硬挺,青翠欲滴.此时的植物细胞所处状态,符合图________.
5.B
【详解】
选项B中一组去根前端(即去除根尖),一组保留根,形成对照,能说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故选B
6.D
【详解】
A.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错误。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课件(初中科学)38张)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课件(初中科学)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76fe04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2.png)
正常 缺磷
缺氮 缺钾
有时为了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人们常施用化肥,使江河 湖泊等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大量增加。
丰富的营养物质会使水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育,从 而引发淡水中的“水华”现象和海洋里的“赤潮”等。
水华
课后练习
1. 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植物的根有吸取和固定的功能 B. 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 C. 主根生出的根称为侧根 D. 植物根系的散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取
植 物
果实、种子 生殖器官
的
花
六
大
叶
器
官
是
茎 营养器官
什
么 ?
根
常见的根
常见的根
植物的根系
(一)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叫做根系。 主根:根系中特别发达的,由胚根发育而 成的根。 侧根:主根上分支出来的较发达的根。 不定根:指的是从植物的茎、叶上产生的根。
玉米
2. 将两组植物的根部洗净,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2只锥
形瓶中,如图所示。
尽量不要损伤根毛
3. 过20-40分钟后视察2组植物,加以比较,并做好视察记录。
在清水中的植物_正__常__生__长________________
在浓盐水中的植物_叶__片___萎__蔫__下__垂_________
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于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带土移栽是为了尽量不损伤植物的根系,主要是保护根尖。
从根尖的尖端起,根据它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 分成根冠(root cop)、分生区 (meristem region)、伸长区 (elongation region)和根毛区 (root hair region)四个部分。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3612c6ccbff121dc368376.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3-2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目录 (1) (4) (6) (10) (13)一、根的吸水和失水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叫根尖。
(2)根尖的结构与功能:从根尖顶端起,依次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部分(如下图),各部分细胞的形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注意】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
2.细胞吸水和失水(1)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①细胞吸水条件:根毛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细胞失水条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毛吸水的具体过程:水→根毛细胞→各层细胞间隙→导管。
3.植物细胞吸、失水原理的应用。
①解释生活现象:腌制的农作物在短时间内会变软萎蔫,存放多天的青菜在清水中放置一会儿变新鲜。
②指导生产: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不能过多,不能给农作物连续多天施肥,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
【思考】给你一个萝卜、解剖刀、天平、砝码、吸水纸、两只烧杯、食盐、水等器材和物质,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吸、失水原理。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氮、磷、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3.“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枯枝、落叶或死亡的生物体留在土壤里,这些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又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更为肥沃。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53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53](https://img.taocdn.com/s3/m/20a693ecbceb19e8b8f6bade.png)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对应学生用书P162—P163A组1.根系是指(D)A. 主根和侧根B. 植物的主根C. 须根D. 根的总和2.关于如图所示的大豆、玉米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题)A. 大豆——直根系玉米——须根系B. 大豆——直根系玉米——直根系C. 大豆——须根系玉米——须根系D. 大豆——须根系玉米——直根系3.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C)A. 大麦B. 小麦C. 桃树D. 水稻4.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误..的是(C)A.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5.下列关于不定根的说法正确的是(A)A. 不定根是从植物茎或叶上长出的根B. 不定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C. 不定根只有固定功能D. 不定根只有吸收养料的功能6.小李所在学校的校园中有很多植物。
请你帮他判断,下列校园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C)A. 桂树B. 樟树C. 慈竹D. 盘槐7.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同一类的是(A)A. 甘蔗、葱B. 柳树、小麦C. 大蒜、松树D. 竹子、桃树8.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一棵黑麦。
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
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
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
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主要意义是(B)A. 固定植株B.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 制造营养D. 散失水分9.如图所示是棉花的根系图,请据图填写有关的内容。
(第9题)(1)图中的1是主根,它是由棉花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
(2)图中的2、3、4都是侧根。
(3)上述根系属于直根系。
从数量上看,构成这类根系的根主要是侧根。
4.3~4.4植物与土壤植物的根及结构、植物的茎及其运输浙教版科学八下
![4.3~4.4植物与土壤植物的根及结构、植物的茎及其运输浙教版科学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e60598caa5e9856a5712602d.png)
营养 元素
作 用
氮
促进植物生 长,枝叶茂 盛
缺乏时 植株矮小, 症状 叶片发黄
磷
促进根系生 长,影响开
花结籽
生长缓慢, 植株暗绿带 红
钾
茎杆粗壮,不 易倒伏
植株矮小,叶 片上许多褐斑
第二部分 植物的茎与物质输出
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那么这些物质又是通过 什么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呢?
茎
一、茎的分类
课后练习
5.取一段木本植物的茎,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枝条
的一部分会变红,变红的部位是( )
c
A.树皮 B.所有浸入水中茎的部分 C.茎中的木质部 D.茎中的韧皮部
【答案解析】
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运输方向自 下而上。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 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的, 因此可以看到变红的部位是茎中的木质部。
由2~3层细胞组成根,据分裂它能的力形强,态向结内构形成和木生质理部,功向能外的形成不韧同皮,部,依使茎次不分断成加粗哪。四个部分?
内因: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强弱造成的。
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
气植根温物毛、 体 细根水内胞毛分主→区等要土条有壤件两水较条分差运→时输皮,管层年道细轮—胞较—→密导导,管管颜和→色筛茎较管深。(具 较如有 大秋材较 ,)多 是;吸根收毛水,分由和伸无长机区盐细胞的分主化要而部来位,。细胞壁薄,液泡
伸长区细胞的长度比分生区细胞大,能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由植物的茎、 叶上发生的根。
伸根长区伸细长胞区的长度比分生区细胞大,能使根不断地伸伸长长生区长细胞的长度比分生区细胞大,能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位因所尖于为以根 有 ,分的机竹生最物笋区顶通初端过钻,筛出细管土胞向面较下就大运有,输了排,与列长枝不成条整后上齐差端。不的多叶粗制细造位。的于有根机冠物向内下侧运,输细到胞1 体处积时受小阻、。排列紧密,细胞核大,细胞质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https://img.taocdn.com/s3/m/a565406df46527d3240ce0a7.png)
【答案】
C
【跟踪练习 2】 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而来。 影响根系吸收矿物质元素的外界条件包括 ( ) ①土壤通气状况 ②土壤温度 ③土壤含水量 ④土壤微生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 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温度过低, 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就会减弱; 土壤中的微 生物能把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只有无机盐中的 矿物质元素才能溶解在水中,被根吸收。由此可知,①土壤通气 状况;②土壤温度;③土壤含水量;④土壤微生物等都影响根对 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答案】 D
名师指津
1.直根系和须根系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标志性 区别之一,双子叶植物通常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通 常为须根系。
2.一般情况下,直根系分布在较深的土层,须根系分布 在较浅的土层。
按时完成A本课后训练相关内容
点此进入
【点拨】 (1)本题考查根生长的特性,解答时可以从根的生长具 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方面来切入。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植物根系生长特点, 说明根系在土壤里
的分布和意义。
【解析】 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根系在生长 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少,根 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 )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潮湿 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较多,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 够的水分。这种生长现象主要是受根的向水生长的特性影响。
【跟踪练习 1】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根系分布的范围大小 C. 有无主、侧根之分 【解析】 B. 根系分布的深度大小 D. 根系中根的数量多少
(பைடு நூலகம்
)
根据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即可找到两者的主要区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原卷版+解析)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f8ec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6.png)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精讲精练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2.下列关于根尖结构和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毛区的根毛可增大根吸收的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B.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是根尖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C.根毛区内部出现中空的导管,能运输吸收来的有机物D.根冠部位的细胞细长且排列紧密,因此对根尖有保护作用3.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下列植株是由于缺乏氮出现相应症状的是()A.茎秆粗壮叶片墨绿B.植株矮小叶片发黄C.植株暗绿带红D.植株矮小叶片褐斑4.若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6.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
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
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 没有固定功能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 还吸收有机营养7.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内有输导组织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比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D.全部都是8.如图是大豆的种子、幼苗和根尖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的A 发育成乙中的2B.乙中的1 是由甲中的B 发育来的C.丙中的b 和c 可以使乙中的3 不断长长D.甲萌发长成乙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d9.观察分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人肺的容积,则a→b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若y表示放在室外的某一盆植物的玻璃罩内(密封)气体的含量,则a→c反映是早上到晚上罩内二氧化碳的变化C.若y表示根尖的生长速度,则a→b→c分别表示的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各部位的生长速度D.若y表示人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则b→c表示血液经过肾脏时含量的变化10.把萝卜块放在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选取生长旺盛的植物幼苗(如烟草、 油菜、小麦) 4 株或8 株,小心洗去其根部附着物,最后用蒸馏 水将其洗净,并分别将它们“种植”在4 只锥形瓶
3中. 记。录在4种培养液中植物生长的基本状况。 如果发现异常生长,在相应的培养液中分 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 物,再观察它们的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水分 根毛细胞 皮层细胞 导管
(四)根吸收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 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N: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树叶长得繁茂。 P: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
的成熟提早。 K: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形成。
3. 植株缺少某种无机盐,会出现相应的营养 缺乏症。 二、植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1.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 2. 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
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A.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
B)
B.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C.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光
D.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在农业生产中,能够使植物的根系向深和广的范围生长的措施是( A. 深耕地,经常在土壤表面施肥和浇水
枝叶茂盛,
影响开花结籽
茎杆粗壮, 不易倒伏
缺乏时 的症状
植株矮小, 生长缓慢, 植 植株矮小,叶
叶片发黄。 株暗绿带红
片上许多褐斑
二、植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
无土栽培
根据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 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
传统的作物栽培是离不开土壤的,应用现代农业 技术却可以不用土壤。无土栽培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给植物提供它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等条件, 并将植株固定住,注意通气,离开土壤也能成活。
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 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 植物长得更好。
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 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 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 就可进行。无土栽培技术为花卉、蔬菜及粮食作 物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根的吸水部位 ; ②“剪去根的前端”基于的假设是
根的吸水部位可能在根的前端(根尖); ③“涂上石蜡”的目的是防止根的根部吸水 ;
实验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 。
以上证明“根的吸水部位”的实验中,选取材料 要注意哪些? 必须以同种植物作为实验对象;
选取生长旺盛的植物;生长越旺盛,实验反差 就越大,“萎蔫”现象容易观察到。
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排列紧 密,细胞具分裂能力。
分生作用,大 部分成为伸长 区细胞。
伸长区
停止分裂,体积增大变长,能 较快生长。
使根伸长,伸 向土壤深处。
根毛区 (成熟区)
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至成熟,分 化为各种组织,表皮细胞向外 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
根尖吸水、无机 盐的主要部位, 具吸收细胞是怎样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
3、根毛细胞吸水失水 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 薄 ,液泡较 大 ,内含丰富 的细胞液。当根毛穿过土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 颗粒紧密地 黏附 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和无机盐。
根毛细胞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 吸收水分呢?
1. 选取4 株生长旺盛的同种植物(如白菜等)幼苗, 随机分成2 组。
2、吸收: 土壤中的水分和 无机盐等营养物 质,是通过根吸 收而进入植物体 体内的。
在农业生产上,常利用控制水、肥等来调整 作物的营养,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你能说出“根深叶茂”的道理吗?
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与发育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 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有利根深。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三)根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现象:在按科学标准配制营养液中的植物正常生长,
在其他营养液中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添加缺少所含元素后,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正常 缺氮 缺磷 缺钾
叶片 绿色
叶片 发黄
叶片暗 叶片焦枯 绿带红 有褐斑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 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用于构建 植物体
如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 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4、根毛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 A. 吸水 细胞液的浓度 > 土壤溶液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于 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B. 失水 细胞液的浓度 < 土壤溶液的浓度
若土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一次施肥过多,容易 造成“烧苗”现象。 就是这个道理。
1、根吸水失水的部位
1.培育小麦种子,直到它们长出较长的根。
2.选取4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 随机分为A、B两组。将A组的2株小麦植株 所有根的前端剪去 3 ~ 5毫米(即根尖), 并在切口处涂上石蜡,B组不做处理。
3.将 2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
4.____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
3、根毛细胞吸水失水
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 薄 ,液泡较 大,内含丰富 的 细胞液 。与土壤颗粒紧密地 黏附 在一起。
4、根毛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_植_物_细_胞_吸_水_;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_植_物_细_胞_失_水_;。
5、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根据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差异。
2、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 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枯枝、落叶或死亡的生物体 留在土壤里,这些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又会进入 土壤,使土壤更为肥沃。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常提倡“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少施化肥。 若多施用化肥会使土壤产生“板结”现象,从而改变土壤结构。
B)
B. 深耕地,经常在土壤深处施肥和浇水
C. 经常在土壤表面松土、施肥和浇少量的水
D. 经常在土壤表面松土、施肥和浇大量的水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 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 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水;根系在生长 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
【阅读】
P140-141
根据显微镜 观察到的植 物根尖纵切 的永久装片, 结合根尖的 结构模式图, 小结出根尖 四个部分的 细胞特点。
C.根尖结构的细胞特点及主要作用
根尖结构
细胞结构特点
主要作用
根冠
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疏松, 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
保护作用
分生区 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细胞
(生长点)
在农业生产中,移植作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 移植?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带土移植可以 减少对幼嫩的根尖的损伤,并使根尖在适应 “新环境”以前,仍可以从被夹带的土壤中获 取水分和营养物质。以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为什么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
2、根尖的结构
A.位置:指根的顶端至着生根毛的一小段(长约 5mm),是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 活跃的部位。
台初 林军
一、植物的根 不同植物的根,它们的形态一样吗?
(一)根的形态类型
1、植物的根有主根 、侧根 、不定根 三类。
植物主根由种子的哪一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胚根
在主根上依次长出的根,叫侧根。
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1、取带根的青菜、大蒜各一株。
2、仔细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请你把观察结 果记录在表 4-5中。
缺水地区比水源充分地区生长的植物根更为发达。
说明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
植物的根有何功能? (二)根的功能
1、固定: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 对植物起到固定作用。
怎样的根系最有利于固定植物体? 直根系具有发达的主根,不断向土壤深处生长, 有利于固定植物体。而须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
B.结构: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分 为四个部分。
1.根冠
根 2.分生区 尖 3.伸长区
4.根毛区
1.取小麦的幼根,先用 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 根据图4-19找到根尖 的各部分结构,注意 根毛数量和着生部位。
2.用显微镜 (低倍镜,不加盖玻片)观察根毛 细胞的结构特点。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纵切的永久装片。根尖 的四个组成部分的细胞形状是否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植物吸失水原 理来解释?
把青菜根浸在清水中可以适当保鲜; 吸水
腌制咸菜时,在短时间内会变软萎蔫;失水
在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盐 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 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一段时间后观察:
①甲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将_下__降__
②乙玻管内液面的高度将_上__升__ 清水
如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 用于调节植物 合成和运输 的生命活动 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需氮多的蔬菜类植物 需磷多的果类植物 需钾多的根茎类植物
3. 植株缺少某种无机盐,出现相应的营养缺乏症。
正常
缺氮
缺磷
缺钾
营养元素
N
P
K
作
用
促进植物生长, 促进根系生长,
2. 将两组植物的根部洗净,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浓 盐水的2只锥形瓶中。
3. 过20~40分钟后观察2组植物, 加以比较,并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结论:
在清水中的植物_正__常__生__长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