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生物育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高教资源网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长江大学农学(生物育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江大学2011年3月农学(生物育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学科门类:农学专业名称:农学(生物育种)专业代码:090101授予学位:农学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现代种子行业(企业)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与开发、种子加工与质量检测、种子生产、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遗传变异规律、作物育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植物转基因技术、种子检验、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种子行业上的应用原理,具备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质量检测、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检验、加工与储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科学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3.熟悉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项目策划等能力;4.掌握科技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农业推广等实际工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书刊、撰写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备创新理念,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四、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时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完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具备必须的专业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第4年学生以在企业实践为主,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和科研课题,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遗传育种、采后处理、病虫防治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具有作物栽培、育种、良种繁育、采后处理、贮运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二、职业岗位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2.具有扎实的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3.掌握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生产技术、耕作学理论与应用技术;4.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以及作物产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和初步加工技术;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综合应用能力;7.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8.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安排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推广学、农业经济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农学实践、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农作物的分类识别,家庭农场的规划设计,作物良种繁育、整形、品种鉴定,作物的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方法等。
课程设置与学分:设有必修课100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学生必选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4学分。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动物学、土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基础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专业课程:包括农艺学、植物保护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农业机械与电气化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的熟悉和掌握。
3.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技创新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研创新能力。
4.选修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选修课程,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式1.系统化的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导师制度的推行:为学生分配专业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
4.课程设计的灵活性:设置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课程。
四、培养特色1.实践教学特色: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和管理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创新创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
3.国际化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推行双语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在国际环境下工作和交流的能力。
五、质量保障1.师资力量: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2.实验设施: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3.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项目研究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4.质量监控: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培养质量。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5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 障
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1
质量保障体系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机 制,旨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 。
2
该体系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 •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 农学专业师资力量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01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概述
培养具备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农 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农业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概述
01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实 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
02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加深理 论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 、素质的协调发展。
03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 求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
该团队成员在学术界和农业生产领域均有一定 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实践 能力。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 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和水平。
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本科培养方案1.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简介1.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北京种业产业发展需要,掌握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熟悉作物种子改良及种子生产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单位从事新品种选育和开发工作;在国家种子管理、农技推广部门从事管理和推广工作;在种子生产和营销企业从事新品种的繁育、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1.2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为学习重点,接受植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能够胜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与经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生物科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2)掌握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等理论和技术;熟悉农业生产、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了解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前沿和趋势;(3)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1.3主干学科作物学、种业科学、植物保护学。
1.4主干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总论、植物育种学各论、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1.5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植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生产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农学专业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1.6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4~6年弹性学制。
1.7授予学位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农学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全面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设计了以下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研究、管理和决策。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农学概论:介绍农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为学生构建整体的学科框架。
- 植物学:培养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 动物学:介绍农业动物的种类、特性,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动物保护和利用知识。
- 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专业课程- 农艺学:学习农作物种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 土壤学: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保护和改良的方法。
-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 农业经济学:了解农业市场、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农业项目管理能力。
3. 实践课程- 农业实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 农业科研实践:参与农业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前沿科技和创新领域。
三、培养模式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系统培养和专业发展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的深化,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3.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科研实践和团队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科技研发、生产管理和农村发展规划能力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强调农学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素质:使学生掌握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坚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
2.研究与创新: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科技研发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管理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生产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农田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培养内容与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农业资源利用、土壤科学等基础科学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机械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药学、植物保护学、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农田水利学等专业课程。
3.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农田实习、农业科技研发实践、农村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1.科研与创新: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实习与农田实践:安排学生到农田进行实践,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农业实践能力和农田管理技术。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了解农村基层建设和农民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农村发展规划能力。
五、评估与质量保证1.考试评估: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2.实习评估:通过对实习表现的考察和实习报告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到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
农学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是 9 条关于农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1. 咱说说农学人才培养,这不就像培育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吗?你看给他们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他们就能枝繁叶茂!就比如给他们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像真正的农夫一样在田地里摸爬滚打,那能不快速成长吗?不好好学怎么能成为优秀的农学人才呢!2. 要培养优秀的农学人才,不就得让他们亲身经历各种情况吗?就好比学游泳得下水,学骑车得上车呀!带他们去参观现代化农场,让他们感受科技的力量,那得多震撼呀,能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吗?3. 农学人才培养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呀!要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感受风、感受雨,就像那小树苗经历风雨才能更坚韧。
安排他们去和农民伯伯交流呀,听听农民的心声和需求,这多重要呀,能不拓宽他们的视野吗?4. 培养农学人才就像打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精心雕琢呢!给他们设置各种挑战,像攀登高峰一样,让他们去克服。
提供丰富的课程,不就像给他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总有他们爱吃的,能不提升能力吗?5. 想想看,把农学人才培养成行业精英,那不就像把一块璞玉雕琢成璀璨的宝石吗?多有成就感呀!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就像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能不进去探索一番吗?6. 对于农学人才,实践经验得多重要呀!好比士兵要上战场一样。
多组织他们去实地劳作,感受汗水的流淌和收获的喜悦,这能不刻骨铭心吗?不去实践怎么成为厉害的农学人才呢!7. 培养农学人才可不能马虎呀!就像养育孩子一样,要全方位关注。
给他们提供优质的师资,那就是给他们指引方向的灯塔呀,能不跟着走吗?8. 农学人才培养得要有针对性呀!像射箭要瞄准靶心一样。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来引导,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不就像给他们插上了翅膀,能不飞得更高更远吗?9. 总之呀,农学人才培养是个大工程,需要各方努力和配合。
给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让他们茁壮成长,将来必定能为农学事业做出大贡献呀!这是毋庸置疑的呀!。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农业生产与技术的本科人才。
2.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农学知识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研究型人才。
3.培养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在农业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农学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昆虫学、农田水利学、农业机械与电气化、农业生态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厚的农学基础知识。
2.农业技术与管理课程:包括农业作物种植与管理、养殖与畜牧学、农药与肥料使用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能力。
3.农业经济与市场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学、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营销、农业政策与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的能力。
4.农业科研与创新课程: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科研与创新的能力。
5.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法律与法规、农业文化与传统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和职业实习1.实践教学:a.院内实验:开设农业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b.田间实习:安排学生到农田实习,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操作和管理。
c.示范农场实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示范农场进行实习,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d.实验室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农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
2.职业实习:a.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接触农业管理和实际运营。
b.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c.配备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在实习中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四、毕业设计或实践1.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项农业科研或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科研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B4400005
环境保护学
2.5 40
34
6
5
B3900015
农业技术推广学Ⅰ 2.0
32
32
0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
B4200024
的应用
2.0 32
32
0
B2100032
食用菌栽培学
2.0
32
22
10
B3900019
旱作农业概论
2.5
40
40
0
生物技术与作物改
B4200025
良
2.0 32
32
0
B2100105
农学院
农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B2100016
普通遗传学
3.5 56 56 0
56
生科学院
B2100017
普通遗传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B2100005
普通微生物学
2.0 32 32 0
32
生科学院
B2100006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农学院
B2700154
网页设计开发
2.0
32
16
16
理信学院
B1500040
线性规划
2.0 32
32
0
B2100018
农业生态学
2.5 40
32
8
作物生长发育的化
B4200040
学控制
2.0 32
32
0
B2100037
细胞生物学Ⅰ
3.5
56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农学院简介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31人,副教授2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2人。
学院设有植物科学与信息系、植物遗传育种系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农学实验站、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所、种子质量研究测试中心、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玉米研究中心、花生研究所、棉花研究室、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和药用植物研究室。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山东小麦高科技核心示范园、农业部全国种子技术干部培训基地和小麦原种扩繁基地依托于本院建设。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植物遗传工程”和“作物高产栽培生理”省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现设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和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4个本科专业。
创立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先后培养本、专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7000余名。
自“七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5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农业先进集体”、“省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先进集体”和“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
目前全院正以“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院风,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做出新的贡献。
南阳师范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阳师范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90101 农学(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方向)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能够为国家(尤其豫西南)经济发展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兼研究型、创业型兼技术型)的本科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了解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和营销战略,足以胜任在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农产品安全监测监察、卫生防疫和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环保、商检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四、培养标准和毕业要求培养标准:本专业学生实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主要学习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营销学等方面的基本学科知识培训、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
综合能力与基本素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食品营养分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素养与和综合能力。
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能力: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应用科技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识别、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栽培与耕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代农业技术、农业加工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有用创新思维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3、全面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4、掌握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与营销方面的工作,满足国家(尤其豫西南)相关产业发展对卓越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要;5、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能力突出、身心健康;6、熟悉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7、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等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创新型科学思维能力,具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农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能力的高级农学人才,掌握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专门人才。
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业科学理论和现代农业技术,培养能够从事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等工作以及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学人才。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理论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的基本理论,并具备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农业研究的能力。
2.技能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中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农业生产与农业机械操作,并能运用各种实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3.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解决实际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4.社交与沟通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农业科学基础、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农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等。
(2)专业课程:农业机械与自动化、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化学与肥料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农业经济学等。
(3)实践课程:农业生产实习、农业科研实习、农业技术推广实践等。
2.实践教学:(1)农业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工作,了解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全过程,并熟悉农业技术的应用。
(2)农业科研实习: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掌握农业科研方法和技巧,并培养科研创新意识。
(3)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要求学生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了解和学习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并增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实验教学:(1)实验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农业机械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方法的掌握能力。
(2)实验设施: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和大型农业实验基地,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场地,为实验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育种、作物种子生产及农产品经营与管理、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植物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这些方面受到基本训练和实践,具有农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植物保护、作物种子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种子生产、植物保护、农业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生物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农业生产和经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国家规定的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 1 -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农业及其相关的部门从事农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英语、化学、计算机、植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作物栽培、育种、农作学与种子学等专业课程,熟练掌握现代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原理,具备在农业生产、管理、涉农企业、教学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农作物产业化开发、教育与研究工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现代植物生产与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3、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项目策划等综合能力;4、掌握科技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农业推广等实际工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撰写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备科学发展观和创新理念,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种子生物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合作教育含社会实践)、就业见习、毕业论文。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0819
安徽农业大学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农学专业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作物育种、栽培、耕作、种子及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 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5. 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及有关方针政策;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 掌握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9.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手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种子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种子检验、加工、贮藏及经营管理。
主要实践环节:粮食作物栽培教学实习、经济作物栽培教学实习、作物育种学总论教学实习、作物育种学各论教学实习、作物种子学教学实习、农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农学(Agronomy);专业代码:090101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作物育种、栽培、耕作、种子及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 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 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及有关方针政策;
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掌握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9.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手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耕作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政实践,社会实践,农学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九、毕业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1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129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42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农学专业
类别课程
属性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 44.5
学分)公
共
必
修
课
(
29
学
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2
另有4学分
思政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 4
形势与政策 1.0 1-8
大学语文 1.5 2
军事理论 1.5 2
大学体育 2.0 1
-
1004
大学
英语
模块
大学英语12.0 1-4
网络自主学习 3.0 1-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0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 1-8
信息技术基础 3.0 2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0 1
公
共
选
修
课
(
15.5
学
分
)
文献检索 1.5 1 必须选修
体育类 2.0 3-6 必须选修
外语类
11.5
3-7
小学期
信息类3-7
素质类3-7
创新创业类3-7
大学生安全教育0.5 3-7 必须选修
农学专业
类别课程
属性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基
础教育平
台( 48.1 学分)科
类
基
础
课
(
37.3
学
分
)
高等数学Ⅲ 4.5 1
基础物理Ⅱ 2.0 2
基础物理Ⅱ实验0.6 2
无机化学Ⅱ 2.5 1
有机化学Ⅰ 3.5 2
分析化学Ⅱ 1.5 2
基础化学实验Ⅰ 1.0 1
基础化学实验Ⅱ(1) 1.5 2
植物学Ⅱ 2.0 2
植物学实验(1) 1.0 2
生物化学Ⅱ 2.5 3
生物化学Ⅱ实验(3)0.7 3
植物生理学Ⅲ 2.0 3
植物生理学实验(2)0.9 3
农业气象学 1.5 3
农业气象学实验(2)0.3 3
普通微生物学Ⅱ 1.5 3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2)0.7 3
土壤肥料学 3.0 4
土壤学肥料实验0.8 4
普通遗传学Ⅰ 2.5 4
普通遗传学实验(1)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