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习题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这一课时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十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积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搭积木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特点进行搭积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积木为载体,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平面图形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搭积木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巩固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几何观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A 案:课时作业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照样子,圈一圈。
三、看一看,填一填。
一共有()朵花,排第()。
第二课时玩具A 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圈数。
...二、写数。
第三课时小猫钓鱼A 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写数。
第四课时文具A 案: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数。
二、照样子,画点子。
三、按顺序填数。
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A案:课时作业一、画一画。
1.画,和一样多。
2.画,比多。
二、哪一组正合适 ?画“√”。
1.每人 1 双。
2.每只兔子一根。
三、比一比,最多的画“V”,最少的画“△”。
1.2.第六课时动物乐园A 案:课时作业一、送小鸟回家。
(连线 )二、比一比,填一填。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过生日...A案:课时作业一、比一比,大的画“√” ,小的画“ O"。
二、用下面的篮子装一些同样大小的苹果,哪个装得更多?在下面画“√”。
第二课时下课啦A案:课时作业一、给最高的树涂上红色,最矮的树涂上绿色。
二、给最长的线画上“√” 。
三、谁最高 ?请画“√”。
第三课时跷跷板A 案:课时作业一、给轻的涂红色。
二、在最轻的后面画“√” 。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A 案:课时作业一、在口里填数。
口 +1=2 2+口=3 2+3=口二、看算式接着画,接着填。
三、说一说,填一填。
WORD 格式整理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A 案: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5一 2=口4一1=口二、看图摆一摆,再填得数。
4一 1=口4一 3=口5一3=口3一1=口三、看算式,先画去O,再填数。
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A 案:课时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3+0= 5-4= 2-1=3-3= 5-5= 1+0=二、在○里填上“ >”“<”或“ =”。
3- 2○1+1 5-5○1+0 5○4+05- 4○0+0 2+2○4+1 3-3○0三、看图写算式。
1 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 ?2 鱼缸里还剩几条鱼 ?第四课时练习一看图列式计算。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ppt课件
18 — 2 = 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8 — 2 = 16
10 + 8 8﹣2=6 6+10=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11
10 + 7
7﹣6=1 1+10=11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精品资料
10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ຫໍສະໝຸດ 101514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5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0+3= 13 13– 3 = 10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17
5 12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8?填在 算式中。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9﹣7= 12 13+ 5= 18 12+ 6= 18 16﹣4= 12
16﹣3= 13 15+ 3= 18 5+ 13=18 15+ 4= 19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12 + 3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2. 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能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
2.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几何图形。
2. 新课学习- 教师讲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 学生通过操作教具,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3. 搭建活动- 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搭建。
-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搭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搭建更多有趣的立体图形。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模型3. 搭建材料:积木、乐高等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搭建等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搭建活动”和“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word版)
搭积木(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77~78页)1.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 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重点: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只计算个位,十位不动。
小正方体木块,计数器,挂图。
1.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积木。
师:想不想玩?生:想。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桌两人20块积木,尽情地玩。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他方法,让学生尽情地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
2. 师:看,老师摆的这一摞是几块?生:10块。
师:对,这一摞表示10。
现在请你们摆出13块。
再增加2块,现在有几块?我们可以写成13+2=?13表示先摆的,2表示后摆的,这里的问号就表示摆好以后有几块。
师:现在一共有几块?生:15块。
师:写出式子就是13+2=15(块)。
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样表示出来呢?教师演示,然后学生操作。
3. 同学们先摆18块,然后拿走2块,该怎样列式呢?生:18-2师:看一看还剩多少块积木。
生:16块。
师:把式子完整地说出来?生:18-2=16设计意图:在开始玩时,学生是没目的的,只是简单的仿造,遇到困难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法认识的巩固,但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原有知识的再现,而其中的同伴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1. 现在请同桌合作,边摆边写出式子。
小组动手操作。
2. 开展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摆法,写出的算式也各不相同,所以让学生拿着记录的算式进行交流,就会呈现各种各样的算式,这也便于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3. 现在请同学们看算式、摆木块。
(1)14+5= (2)17-6=师:谁先说一说14+5=?是怎么算的?生1:先拨14颗珠子,再拔5颗,数一数是19颗珠子,列式为14+5=19。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2 搭积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以搭积木为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知道物体有长有短,能用“长”、“短”等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但是,他们还不能准确地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何进行测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何进行测量,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学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总结提升、巩固练习。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积木,让学生观察,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尝试用尺子测量积木的长度,感知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精编)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题3套【带答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卷(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一填。
(6分)1.14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2.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3.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二、画一画。
(8分)1.高的画“√”,矮的画“✕”。
2.大的画“”,小的画“”。
3.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4.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三、分一分,填一填。
(13分)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总分得分1.一共有()个图形,从左数是第()个。
的左边有()个图形,右边有()个图形。
2.圈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
3.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
4.写时间。
()()()()四、把形状相同的物体连一连。
(8分)五、算一算。
(15分)9+7=8+6=6+8=10-1=16-4=7+9=6+5=4+9=9-7=18-7=15-3+7=12-2+8=11+3-4=3+4+2=9+7-4=六、在里填上“>”“<”或“=”。
(16分)201917-1074+97+716-49+201110+665+77-57+88+7七、看图列式。
(16分)1.一共有几条鱼?== 3.还剩多少棵?= 4.现在有多少个球?=八、解决问题。
(18分)1.他俩一共跳了多少下?(5分)2.原来车上有14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分)= 3.(8分)(1)还剩下几个胡萝卜?=(2)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参考答案一、1.41 2.19 3.10 4.个十二、1.(✕)(√) 2.()()3.从上到下:(✕)(√)()4.()()()三、1.109362.提示:第一组圈茄子,第二组圈鱼。
3.左下右4.7:305:0011:308:00四、略五、1614149121611132111918 10912六、>=<><>>=七、1.3+7=10或7+3=10 2.18-2=163.14-2-1=114.7-3+4=8八、1.8+6=14 2.14-3+4=153.(1)14-3=11(2)答案不唯一,如:原来有多少只鹅?8+1=9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卷(二)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一填。
北师大版一上7.2《搭积木》教学设计
《搭积木》教学设计课题搭积木单元第七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搭积木》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节。
搭积木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这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运算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以淡定生喜欢的游戏为主,体验探索出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利用搭积木的活动,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看图写数。
2.新龟兔赛跑。
二、导入新课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师:猜猜它是什么?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喜欢。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课件出示:有的方,有的圆,五颜六色真漂亮,平时不用盒中放,能搭长桥能盖房。
(打一玩具)师:搭积木不仅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还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搭积木》说课稿(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 搭积木》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7.2 搭积木》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搭积木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为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为主线,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积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积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的活动,观察和体验长度单位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应用拓展:学生独立进行长度单位的测量和比较任务,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6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想一想,填一填。
1.从左边数起,圆柱是第()个,从右边数是第()个。
2.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长方体比正方体多()个。
3.把从右边数第5个图形圈起来。
二、数一数。
有()个。
有()个。
三、找出用相同积木搭起来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四、把能滚动的图形圈起来。
五、选一选。
1.在能站稳的下面画“”,站不稳的下面画“”。
2.摆对的画“√”,摆错的画“✕”。
六、数一数,填一填。
1.有()个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球。
圆柱比长方体多()个。
2.长方体()个正方体()个圆柱()个球()个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答案一、1.44 2.312 3.略二、98三、略四、提示:圈①④⑤⑦五、1.()() 2.(✕)(√)六、2125七、4122第六单元测试卷(二)一、圈一圈。
1.把圈出来。
2.把圈出来。
二、连一连。
三、下列左图是由右边哪两个图形拼成的?请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四、用心涂一涂。
(给形状相的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五、摆一摆,在摆法正确的右边的括号里画“√”。
1.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左边摆上一个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摆一个球。
2.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右边摆一个正方体,最后把圆柱摆在长方体的上面。
六、我会分。
(填序号)1.按颜色可以分为。
2.按形状可以分为。
七、数一数,填一填。
1.上图中一共有()个图形,其中有()个长方体,()个正方体。
2.从左边数第()个图形是球。
3.从右边数,第()个图形是圆柱,第()个图形也是圆柱。
八、数一数。
参考答案一、1.2.二、三、四、(涂色不唯一)五、1.2.六、1.①③⑤②④ 2.①③④②⑤七、1.731 2.1 3.25八、41246.认识图形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为了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材在编写中分两个活动进行介绍。
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生活中一些直观立体物品的分类活动,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这些名称来判断生活中直观物品的形状;在“我说你做”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学生搭积木的形式,巩固几何体的认识,同时在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搭积木》应用作业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学科:小学数学册数:第(1)册单元数:第(7)单元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内容专题:数的运算情境课题:搭积木知识课题:20以内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计算方法题型试题知识要点难易程度认知过程数学核心素养……填空计算选择判断问题解决其它基础变式拓展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一、填空1.看图列算式。
(一捆为10根小棒)【答案:11-4=7】A. 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A.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2.看图列算式【答案:17-4=13】A.用减法解决的简单问题A1. 用减法解决的简单问题√√√√3.看图列算式【答案:16+2=18】A. 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A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 4.在圆圈里填上“>”、“<”、或“=”。
【答案:< 、 < 、> 、<】A. 算式与得数比较大小A.算式与得数比较大小√√√√5、填一填。
【答案:18、13】A.结合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A.结合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6.填一填【答案:13、9、3、13】A.借助数的组成表达算理A. 借助数的组成表达算理√√√【答案:11+4=15】8.看图列算式【答案:12+6=18】9.看图列算式【答案:5+12=17】10.看图列算式【答案:15-3=12】【答案:15-5=10】√√一、填空1、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1.1 看图列算式。
(一捆为10根小棒)【答案:11-4=7】1.2 看图列算式【答案:9-5=4】1.3 看图列算式【答案:6+4=10】1.4 看图列算式【答案:10-3=7(支)】1.5 看图列算式【答案:14-3=11(块)】2. 用减法解决的简单问题2.1 看图列算式【答案:17-4=13(只)】2.2 看图列算式【答案:14-2=12(棵)】2.3 看图列算式【答案:10-4=6(只)】2.4 看图列算式【答案:13-3=10(本)】2.5 看图列算式【答案:8-4=4(只)】3、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十几加减几的算理3.1 看图列算式【答案:16+2=18】3.2 看图列算式【答案:6+2=8(瓶)】3.3看图列算式【答案:8+2=10(本)】3.4看图列算式【答案:6-2=4(人)】3.5看图列算式【答案:16-4=12(支)】4、算式与得数比较大小4.1在圆圈里填上“>”、“<”、或“=”。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1.数一数,有几个就写几。
2.数一数,涂一涂。
3.照样子,写一写。
参考答案:1. 4 2 62.涂色略3. 6 8 7第2课时玩具1.数一数,写一写。
2.找一找,从1开始按顺序连到5,帮小蜜蜂采蜜。
3.看数涂色。
参考答案:1. 3 5 2 5 42.3.涂色略第3课时小猫钓鱼1.写一写,每只蝴蝶有几朵花。
2.数一数,填一填,各有几颗☆?3.看图写数。
参考答案:1. 3 0 5 2 42. 4 2 1 03. 4 3 2 1 0第4课时文具1.写一写。
2.想一想,填一填。
3.填一填。
参考答案:1. 6 4 7 9 102. 2 4 5 7 9 103.10 9 7 4 3 2 1第5课时快乐的午餐1.比一比,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2.数一数,比一比,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3.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图前面的珠子数一样多,就在那幅图下面画“△”。
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2.从上到下:()☆△3.△()()△()△第6课时动物乐园1.数一数,填一填。
△△△△□□□□○○○○○○○()比()多()比()少2.里填上“>”“<”或“=”。
7 8 10 5 6 6 1 93.猜一猜。
参考答案:1.△○4>2(2<4)□○4<5(5>4)2.< > = <3.可能是9、8、7。
第1课时过生日1.比较大小,在大的下面画“√”,在小的下面画“○”。
(1)(2)(3)2.比较大小,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3.哪杯装得最多?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参考答案:1.(1)○√(2)○√(3)○√2.○()√3.√()○第2课时下课啦1.比一比,我能行。
(1)哪根绳长?画“√”。
哪根短?画“○”。
(2)厚的画“△”,薄的画“○”。
2.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画“○”。
3.高的画“√”,矮的画“○”。
参考答案:1.(1)○√(2)△○2.中间一条路近。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搭积木》。
这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在第五章《有趣的图形》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学习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和应用。
我将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它们,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和应用,难点是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我准备了一些积木,每组同学都可以动手操作,亲自搭建正方形和 square 形。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卡片,用于同学们的练习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些用积木搭建的正方形和 square 形,让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然后,我会引导同学们通过操作和思考,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搭建正方形和 square 形,并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在同学们掌握了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之后,我会带领同学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板书,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板书的设计会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正方形和square 形的性质,另一部分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