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市域铁路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市域铁路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d33fe5172ded630b1cb626.png)
温州市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工程概况 (1)1.1概况 (1)1.2功能定位 (1)1.3建设规模、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 (1)1.4主要技术标准 (4)1.5轨道 (4)1.6车站建筑 (5)1.7供电 (6)1.8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6)1.9行车组织 (7)1.10征地拆迁及工程占地 (8)1.10.1工程征占地 (8)1.10.2拆迁安置 (10)1.11工程投资 (10)1.12总工期安排 (10)2工程分析 (11)2.1环境敏感性分析 (11)2.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1)2.2.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 (13)2.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15)3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20)3.1生态环境 (20)3.2声环境 (21)3.2.1现状评价 (21)3.2.2预测评价 (22)3.3振动评价 (23)3.4水环境评价 (25)3.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26)3.6地下水环境影响 (26)4环保措施与环保投资估算 (29)4.1施工准备阶段的环保措施建议 (29)4.2施工期的环保措施建议 (29)4.3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32)4.4运营期环保措施建议 (34)4.4.1土地利用与城镇规划建议 (34)4.4.2噪声治理措施 (34)4.4.3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35)4.4.4电磁辐射防治措施 (36)4.4.5污水治理措施 (37)5公众参与 (37)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9)1工程概况1.1概况项目名称:温州市市域铁路一期(铁路温州南站-机场-灵昆)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铁投”)1.2功能定位1)从其主要技术参数与服务对象分析,温州市市域铁路S1线为采用国铁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
S1线主要技术标准采用国铁制式,主要表现在车辆选型、供电方式、行车指挥系统、列控系统等方面。
同时,S1线主要解决都市区两大中心组团间旅客交流和主中心内部中短距离城市客流出行,因此在线路布局、敷设方式、车站设置及客运设备等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特点。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30ef402ba1aa8114431d9ef.png)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线路短、敏感点集中、环境要求高。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环保部审查。
特征的环境污染:噪声、振动。
一、项目相符性分析:(1)该项目为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一条线路。
(2)必须已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3)分析环评阶段的工程方案与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阶段的建设方案的工程方案一致性及变更情况。
(4)给出相关变更内容的环境影响比选分析结果。
(5)分析线路走向、站场设置选线选址的优化内容,早期介入。
(6)明确工程方案对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主要工程内容内容全面,列表说明,附图给出平纵剖面图。
(1)线路起、终点、经过的街道、地面线、地下线、高架线长度等、车站数量(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通风系统(风亭、冷却塔数量)。
(2)工程施工方法:车站、区间(3)明确渣土及土石方去向(4)明确工程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等参数。
各车站对应的中心里程、结构类型、车站埋深等工程参数。
按里程桩号明确各区段的施工方法。
周边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注意优化施工方式。
(5)风亭、冷却塔与周围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地铁设计规范》。
(6)明确:车辆段、综合基地、停车场及主变电站的所在位置及用地现状;规划用地性质;便于分析与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
三、主要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1.主要污染源分析噪声源:排风亭、新风亭、活塞/机械风亭、冷却塔、高架线路列车运行、地面线路列车运行、主变电站。
振动源:地下区段、地面区段、高架区段。
类别边界条件:钢轨类型、扣件类型、路基高等。
(1)施工期:交通疏散、废水固体废物、变电所噪声(2)运营期车间运营→冷却塔噪声、风亭噪声、风亭排风列车运行→噪声、电磁干扰、振动车辆检修、整备→噪声、振动、废水、电磁、废弃、固废(3)生态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化古迹、社会经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
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https://img.taocdn.com/s3/m/ee861065af1ffc4ffe47acc9.png)
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概论 (1)一、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产品说明 (15)第三章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7)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7)(一)设备配臵原则 (27)(二)设备配臵方案 (28)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9)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1)(二)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2)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40)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2)(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3)1、废水的治理 (43)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4)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4)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4)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6)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7)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7)(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7)(二)环境效益分析 (48)五、厂区绿化工程 (48)六、清洁生产 (49)七、环境保护结论 (49)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1)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2)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2)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2)(一)节能政策依据 (52)(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3)(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4)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4)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6)(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6)1、主要耗能装臵 (56)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6)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7)(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7)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8)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9)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9)七、电力节能措施 (60)八、节水措施 (61)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1)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2)十一、能源管理 (63)(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3)(二)能源计量管理 (64)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4)(一)节能建议 (64)(二)节能效果分析 (65)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5)一、组织机构 (65)二、工作制度 (66)三、劳动定员 (66)四、人员培训 (67)(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7)(二)培训规划建议 (67)第十一章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8)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8)(一)编制依据 (68)(二)投资费用分析 (70)(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1、设备投资估算 (70)2、土建投资估算 (70)3、其它费用 (71)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1)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2)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2)6、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73)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3)二、资金筹措 (74)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4)三、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5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5)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6)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6)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6)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8)(一)销售收入估算 (78)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8)(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9)(三)利润总额估算 (79)(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80)(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80)项目综合损益表 (81)四、财务分析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3)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5)五、不确定性分析 (86)盈亏平衡分析表 (86)六、敏感性分析 (87)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8)第十三章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89)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线铺轨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cdab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8.png)
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
【年(卷),期】2024()5
【摘要】推荐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一、工程概况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3号线一期”)南起鄞州区高塘桥站,北至江北区大通桥站,沿线串联了甬江科创走廊、南部商务中心,衔接奉化新城,是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线路全长16.73 km,全部为地下线型式敷设,共设车站15座,其中换乘站6座,平均站间距1.15 km。
【总页数】2页(P11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
【相关文献】
1.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编组方案研究
2.中控中标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r及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项目
3.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编组配置
4.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工程试运营验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5.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营验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宁波区域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
![浅析宁波区域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97c5410964bcf84b9d57b3f.png)
0 前
言
宁波市地处滨海 平原 ,海 积软土层 分 布十分 广泛 ,厚 度不均 ,物理 力学性 质差 ,地 质环境 十分 敏感 和脆 弱。宁 波市区 自 16 94年 出现 地面 沉降 以来 ,至 2 0 0 8年 ,地 面 沉 降漏斗面积约为 2 6 5k 9 . m ,地面沉降中心区累计沉 降量 为 5 4 9mm。在《 1. 浙江 省地质 灾害 防治规 划》 宁波 市地 质 和《
降 的危 险 性 预 测 几 个 方 面进 行 了 浅 析 和 评 价 。提 出 了相 应
降可分三个 阶段 。
1 1 地 面 沉 降初 期 ( 94—17 . 16 9 7年 )
宁波市深层地下水 开采始 于 2 O世纪 3 O年 代初 ,6 0年 代进入大量开采 阶段 ,地下 水水 位逐渐 下降 。16 9 4年 ,以 江北孔浦 、江东张斌 桥 为中心 的地下 水位 降落漏 斗初 步形 成 ,地面沉降也 随之 出现 。 自7 0年代初 ,市 区开采量 已超 过 50X1 a 9 7年市 区地下 水开采 量高达 5 6X1 0 m / ,17 0 9 0 m / ,以江东张斌 桥 、江北 孔 浦 为 中心 的地 下 水 位 一5m a 等值线漏斗面积大 于 10k 0 m 。随着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的扩
方 向 : 土 工程 。 岩
a ,累计地 面沉 降量 为 30m 。形成 了以江 北孔 浦 、江 东 2 m 和 丰及 西门为 中心 的地 面沉 降 区,沉降 区 面积 为 9 m 。 5k
17 9 8~18 年 ,市 区每 年平均 开采量 为 70X1 a 95 3 0 m / ,市 区及近郊地下水位下 降速率为 0 9m a . / ,地 面沉 降中心范围
图 4 。
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8ecc3cee941ea76e58fa044e.png)
**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点**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滨江区的浦沿镇,终止于江干区的彭埠镇,主要路径为沿浦沿路和东信大道敷设,在江南滨江新城内设东冠路站、坚塔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和滨盛路站。
下穿钱塘江后线路沿复兴路向东北方向敷设,设八卦田站和闸口站。
经复兴立交桥后,线路进入钱江路,在钱江路和飞云江路交叉口设凤凰城站。
至姚江路时,线路转入富春路且与沿姚江路下方穿过的杭长铁路隧道相交,在富春路和甬江路交叉口设甬江路站。
之后线路沿富春路东西向横穿钱江新城核心区,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内设近江站、城星路站、市民中心站和江锦路站。
线路向北转入庆春东路。
在庆春东路和钱江路交叉口设钱江路站。
线路穿钱江路后,转入新塘路,在新塘路段设景芳路站、艮山西路站。
线路经艮山西路、京杭运河后设官河站,经由火车东站西广场入火车东站,之后线路与1号线继续东行,并终止于彭埠站。
本工程设计为双线,线路全长约20.8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换乘站7座,平均站间距1.2公里。
4号线一期工程分别与**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和9号线换乘。
4号线一期工程设七堡停车场一座。
具体走向及位置见“**地铁4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1.2 项目意义(1)地铁4号线工程将促进钱江新城的进一步发展;(2)地铁4号线的建设,是实现**市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的需要;(3)地铁4线的建设,是支持**市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4)地铁4号线建设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市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5)地铁4号线的建设是保护风景、历史名城的需要。
1.3 建设项目前期研究情况**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以杭政函[2005]97号文批复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
宁波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轨道说明
![宁波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轨道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9a10828915f804d2b16c161.png)
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 工程概况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城市西南-东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规划线路起自鄞州区古林,止于北仑,规划线路长度约50km。
工程分为两期实施。
2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为机场站,终点站为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28.35km,共设22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331km。
一期工程机场站至孔浦站采用地下线,孔浦站后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后线路沿现状环城北路、宁镇公路采用高架线敷设方式。
一期工程地下线21.604km,高架线6.392km,过渡段0.354km;地下车站18座,高架车站4座;设黄隘车辆段1座和东外环停车场1座;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位于丽园南路站和双桥站附近);设控制中心1处(与1号线合建、共享);与轨道交通网络中1、3、4、5、6号线衔接换乘。
车辆采用B型车(鼓形车),列车编组初、近期为4辆,远期为6辆编组。
1.2 设计依据1.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设计209标设计合同2.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设计209标招投标文件3.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设计209标中标通知书4.《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2009年9月)5.《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评估会专家组评审意见6.《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复7.《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8.《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9.执行与参考的主要设计规范《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地下铁道电动车组司机室、客室噪声限值》(GB 14892-2006)《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2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国家以及浙江省、宁波市其它相关规范、规程1.3 设计范围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初步设计范围为全线正线及辅助线轨道工程,以及黄隘车辆段、东外环停车场车场线及其出入段(场)线轨道工程。
宁波市轨道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线网优化方案
![宁波市轨道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线网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4e2e8a8762caaedd33d4d6.png)
宁波市轨道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第一期优化方案1、调整156路(马车桥-宁兴小区)。
该线路优化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高桥站。
图1 156路2、调整506路(麦德龙-大红鹰学院)。
该线路优化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芦港站。
图2 506路3、调整302路(高桥西站-甬港新村)。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高桥西站。
图3 302路4、调整628路(姜山-江厦桥东)。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江厦桥东站。
图4 628路5、调整101路(石家站-体育馆站)。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樱花公园站。
图5 101路6、调整116路(客运中心-东环南路枢纽站)、116-1路(薛家车站-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东环南路站。
图6 116路图7 116-1路7、调整133区间(梅墟新城-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优化后将轨道交通1号线东环南路站。
图8 133区间8、调整175路(石山弄村-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延伸图9 175路9、调整21路(鄞州高教园区-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东环南路站。
图10 21路10、调整352路(庆丰桥-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延伸图11 352路11、调整107-1路(明堂岱村-东环南路枢纽站)。
该线路延伸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东环南路站。
图12 107-1路12、新辟支线13(集仕港-梁祝公园)。
该线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新辟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梁祝站。
图13 新辟支线1313、新辟支线14(徐家漕-徐家漕)。
该线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新辟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徐家漕站。
图14 新辟支线1414、新辟支线11(西门口站-天水家园)。
该线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经延伸调整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西门口站。
图15 新辟支线1115、新辟线路23(庄市站-福庆路站)。
该线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经延伸调整后衔接轨道交通1号线福庆北路站。
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98号
![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98号](https://img.taocdn.com/s3/m/bfab385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98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8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9月20日起施行。
2012年8月17日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综合开发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轨道交通属于服务社会的重大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建设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和优先安排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轨道交通建设重大事项。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轨道交通沿线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公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民防空、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轨道交通及其用地范围内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设立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
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章规划第六条轨道交通规划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33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7359b2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2.png)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政府令第198号)、《宁波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政府令第206号)和《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4〕111号),为进一步理顺城市轨道交通体制机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市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提升工程。
各级各部门要以“建设轨道交通就是建设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就是发展经济、运营好轨道交通就是改善民生”的战略眼光,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统筹谋划,齐心协力,主动服务,合力推进轨道交通各项工作,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第一、二轮建设规划,近、中、远期建设目标为:近期目标。
到2016年建成1号线全线(含一期、二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运营规模达到72公里,形成轨道交通“十”字形基本骨架,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初步确立。
中期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建设规模120余公里,运营规模约15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化格局基本形成,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基本确立。
远期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逐步扩大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面,形成“一环七射两快”的远景线网,运营规模达到41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较为完善,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完全确立。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702eb15a77232f60ddcca157.png)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3年4月武汉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 建设项目概况1.1 调整环评的原因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
重点调整内容为:●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 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等局部有调整;●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建设,引起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微调,但车站数量不变;●主变位置调整:原环评海宴路主变调整到樱花公园主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83bc1fde80d4d8d15a4ff5.png)
t r a l nd a l o c a l l e v e l s .S o me g u i d i n g p i r n c i p l e s a r e p r o p o s e d t o i mp r o v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i n u r b n a r a i l t r a n s i t p r o j e c t s . Ke y w o r d s : u ba r n r i a l r t a n s i t :ma j o r c h ng a e s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i mp a c t a s s e s s me n t
中图分 类号 : U 2 3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6 0 7 3 ( 2 0 1 7 ) O l 0 0 4 9— 0 5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I m pa c t As s e s s me n t a nd Ma na g e me n t o f
( A p p r a i s a l C e n t e r f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E n g i n e e i r n g Mi n i s t r y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2 )
都市快轨交通 ・ 第3 O卷 第 1 期 2 0 1 7年 2月
#糌 礅
《 学术探讨 . .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0 7 3 . 2 0 1 7 . O 1 . O 1 1
宁波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施工取费费率表
![宁波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施工取费费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11a3bb1ab8f67c1cfbd6b83e.png)
附件3:宁波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施工取费费率表
(一)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施工组织措施费费率
1、轨道交通(地铁)建筑工程
注:轨道交通(地铁)建筑工程包括地下结构、支护工程,高架工程、顶进结构,矿山法隧道,盾构法隧道及轨道工程.
2、轨道交通(地铁)安装工程
注:轨道交通(地铁)安装工程指通信、信号工程.
(二)轨道交通(地铁)工程企业管理费费率
(三)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利润费率
(四)轨道交通(地铁)工程规费费率
注:1、以上费率包括工程排污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不包括民工工伤保险费。
2、民工工伤保险费的费率标准及计费基数按《关于明确宁波市建设工程民工工伤保险费计价的通知》(甬发改投资〔2014〕540号)执行。
(五)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费率
注: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的计算程序、费率标准及费用性质按《关于转发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2013)浙江省补充规定的通知》等文件的通知》(甬建价〔2014〕5号)执行。
(六)税金。
宁波地铁1号线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宁波地铁1号线招标文件技术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e3f80406294dd88d1d26b92.png)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含SCADA FAS BAS)设备用户需求书宁波市轨道交通指挥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目录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综合监控系统 (1)(含S C A D A F A S B A S) (1)一.工程概况 (1)1.系统概况 (1)1.1.综合监控系统 (1)1.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3)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4.隧道温度探测系统 (3)1.5.电力监控系统 (4)2.工程条件 (4)2.1.车站 (4)2.2.供电 (5)2.3.系统电源 (5)2.4.接地 (6)2.5.设备限高和重量 (7)2.6.设备用房及使用环境 (7)2.7.工程的主要阶段 (8)2.8.工程计划 (9)2.9.工期要求 (10)2.10.对*号条款的说明 (10)3.适用范围 (10)4.英文缩写 (11)二.供货范围 (13)1.供货范围 (13)1.1.基本要求 (13)1.2.二期工程供货承诺函 (15)1.3.综合监控系统设备数量 (16)1.4.环境与设备系统设备数量 (19)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数量 (22)1.6.隧道温度探测系统设备数量 (27)1.7.电力监控系统设备数量 (27)2.备品备件数量及相关要求 (28)3.专用工具或测试仪表供货要求 (30)4.服务项目 (31)三.技术规格书 (32)1.环境条件 (32)1.1.大气环境条件 (32)1.2.工作环境条件 (32)2.采用标准 (33)3.通用要求 (36)3.1.基本要求 (36)3.2.产品要求 (37)3.3.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40)3.4.电磁兼容 (41)3.5.配件和标识 (43)3.6.专题研究内容 (44)4.综合监控系统要求 (46)4.1.系统构成 (46)4.2.系统功能要求 (56)4.3.系统硬件要求 (92)4.4.软件要求 (112)4.5.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125)5.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129)5.1.系统构成及功能 (129)5.2.技术要求 (133)5.3.软件要求 (143)5.4.监控对象及监控要求 (145)5.5.控制模式 (15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3)6.1.概述 (153)6.2.系统构成 (154)6.3.系统功能 (156)6.4.FAS监控对象表 (162)6.5.消防通信系统 (189)6.6.设备功能及技术指标 (189)6.7.软件要求 (207)7.隧道温度探测系统 (209)7.1.概述 (209)7.2.系统描述 (209)7.3.通用要求 (210)7.4.性能要求 (210)7.5.隧道温度探测子系统硬件设备要求 (211)7.6.隧道温度探测子系统软件要求 (212)7.7.其他要求 (212)8.电力监控系统 (213)8.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 (213)8.2.电力调度中心功能要求 (218)8.3.供电复示系统的功能要求 (228)8.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 (230)8.5.硬件要求 (245)实时操作系统 (247)4-12路RS232/422/485通讯接口可选 (247)2-4路10/100M 以太网端口可选 (247)大容量存储设备(USB,硬盘) (247)内置GPS时钟,可输出pps、ppm、pph、IRIG-B(DC)时码 (247)外部GPS时钟输入,接入GPS信号类型:pps、ppm、pph、IRIG-B(DC)时码 (247)分辨率:1μs,准确度:3μs (247)信号类型:TTL电平或静态空节点。
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5d98d1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76.png)
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3.08.16•【字号】甬卫发[2013]89号•【施行日期】2013.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甬卫发〔2013〕89号)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现将《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卫生局2013年8月16日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为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验收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营验收工作专项会议精神,特制定《宁波市卫生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为协调各单位工作、确保验收工作进度,宁波市卫生局成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工作。
(一)领导小组:组长:邹鸣飞组员:邬骏跃、俞志利、肖国兵(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主任:肖国兵副主任:蒋帆、边国林、李国炜成员:王群利、冷朋波、彭升友、胡荣华、丁红云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制定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卫生学专项验收工作方案。
2.组织工作方案的实施,追踪工作进度并向市卫生局领导小组或相关工作部门反馈。
3.做好与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的协调工作。
(三)成立验收组、行政审批组和监察组。
二、主要工作内容(一)督促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按规定办理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
(二)指导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落实卫生学评价委托工作。
卫生学评价内容包括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6月开工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6月开工](https://img.taocdn.com/s3/m/91ceb2375a8102d276a22fa9.png)
1号 线 一 期工 程各项筹备工 作基 本 进行完毕。 同时, 为减 少轨道 交通 工 程 建设 对居 民的影响 , 建设指挥部会同 市公 安局 交警 支 队 联 合 制 定 了详 细 的 交 通 疏 解 方 案 。 去 年 6 月2 8 日 , 轨 道 交 通试验段工 程正 式开 工 建设 。 先行节 点 工 程 建 设 主 要 涉 及 春 晓 中学 、 世 纪 东方商业 广场 、 第六 人 民医院 、 江 东 中 L- , JJ , 学 等 4 家 单 位 及 枫 丹 馨 园 、 弓J凤 花 园和 枫 丹 公寓等3 个居 民 小 区 。 位于 世 纪 大 道 的站点也 即将 开 工 , 该站 点前 期协调 工 作 目前 已经 基 本完成 。
聚集 , 增强 中心 城 区辐 射 能 力 ; 有利 于
加快推动
“余慈联 合 、
南部 统筹”
促 ,
进 区域城 乡一 体发 展 ; 有利于加 强与周
边 地 区的交流合作 , 加 快 宁波都市经
济圈建设 。 可以说 , 未来轨道交通不仅
是 宁波城 市交通 的
动 脉 “
”
, 更 是 宁波
经 济发展 的
脉 血 “
( 以上 四 则信息由本刊通 讯 员、 天 津市工 程咨询协会 李衍滨供稿 )
本刊讯 宁波市轨 道交通吹响全面 开工 号角。 从 轨 道 交通 工 程 建 设 动员大 会上 获 悉 , 目前 , 宁波 轨 道 交 通 1号 线 一 期工 程开 工 前 的各项准备工 作 已逐步 到
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管理模式初探
![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管理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3d39a2ebb4cf7ec4bfed0cf.png)
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管理模式初探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管理模式初探徐永刚(同济大学)摘要:管线迁移是轨道交通建设顺利开工的前期工作之一.基于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的特点,介绍了委托代理,集中归口和分工协作等3种管理模式,初步探索了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工作模式和程序,明确"谁的管线谁负责"的原则,统一管线迁移设计,建立了"框架-~#iz+分期任务书"的协议模式.关键词:宁波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管理模式;施工组织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9年全面开工,线路全长约21km,共20个车站,其中包括 5个高架车站和15个地下车站.因1号线全线基本是沿宁波市城区主干路(中山路)走向,在各车站施工及区间桥梁拆改时,需对多处管线进行迁移,工程量大,时间紧,协调难度大.为顺利推进管线迁移工作,工程指挥部在结合宁波市政工程和国内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初步形成了适合于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特点的管线迁移工作模式.1管线迁移工作特点管线迁移是轨道交通顺利开工的前期工作之一,它与轨道交通车站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相关.同时,迁移时因管线种类多,专业要求不同,迁移时序不一,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见图1).1)管线种类多,迁移影响大.地下管线一般涉及电力,通信,供水,燃气,军用管线等七大类.每一条管线都是城市的生命线,保障线.管线迁移期间引起的停电,停水,停气等,都会对周边居民及企事业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涉及单位多,协调难度大.管线迁移方案前期需经过规划,各管线产权单位及沿线经过地块业主的认可,这期间往往要经过多次优化和变更.管线迁移实施中会涉及占道挖掘,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的审批程序,而施工过程中又需对各类管线在交叉作业时不断地进行协调.3)管线迁移与轨道交通车站施工安排紧密相关.一般轨道交通车站,风亭及出人口分期进行施工,所涉及的管线也需做相应的分期迁移.因此,管一38一图l110kV电力管沟改造施工现场图线迁移分为永久迁移和临时迁移,部分特殊管线在迁移困难的条件下,还需进行临时悬吊保护,这将直接影响车站的施工筹划.4)轨道交通的管线迁移是特殊的市政工程,与普通的新建市政管线相比,单个车站涉及的管线迁移工程具有如下特点:(1)规模小,长度往往只有数百米.(2)工期短,整个车站的管线迁移通常要求在2 个月内完成,分配给单个管线的迁移时间以天计. (3)需要多次进场.由于程序报批或工作面等原因,单条管线不能一次完成,需要重复进退场.有的产权单位按照管线抢修的模式进行管线迁移,才能达到特事特办的效果.5)管线迁移中的割接损失费等定额没有标准可参照,而且有些项目以新建标准参照定额计费,管线产权单位认为偏低,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因此,基于轨道交通管线迁移的特点,构建一种合理,高效的管线迁移模式,既能满足轨道交通特有《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第1期的工程需要,又能照顾管线产权单位的积极性,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2轨道交通管线迁移一般模式目前,国内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因建设历程长短不一,城市市政项目特点不同,所采取的管线迁移模式也不径相同.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 2.1委托代理模式地铁公司委托代理公司实施管线迁移各项工作,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该模式要求代理公司与各管线产权单位,城市建设各管理部门有紧密的合作渠道,并且对管线迁移工程的造价,迁移设计方案等有足够的经验和把握.目前,上海已建成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线路已达l3条,建设经验丰富,实施管线迁移的程序,做法相对规范和成熟. 2.2集中归口模式整个管线迁移工程由地铁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集中负责,授权各区签订协议.如广州地铁公司统一归口建设事业部负责管线迁移的设计管理,管线迁移概算审核,授权签订协议,迁移施工协调等工作. 2.3分工协作模式地铁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管线设计,造价审核,签订协议,施工协调等工作,并内设管线组,统筹管线迁移的方案协调以及规划审批等各项工作. 经对上述3种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发现,委托代理模式需要本地代理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线迁移经验和较强的协调能力.由于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已有十余年历史,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而宁波的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本地尚无此类合适的代理单位.同时,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现有的组织架构也有别于广州地铁公司采取的 "大前期"模式.因此,在指挥部内专门组建一个部门完成管线迁移的各项工作也不现实.经比选,苏州地铁公司的职能部门与宁波轨道交通指挥部比较类似.因此,在管线迁移工作模式上借鉴苏州的管理模式更有指导意义.3宁波市轨道交通管线迁移模式经过宁波市轨道交通I号线一期工程先行节点管线迁移的探索,并借鉴同类工程管线迁移的经验, 初步形成了符合宁波轨道交通实际的管线迁移模式. 3.I管线迁移模式I)成立管线迁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指挥《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第1期部牵头,设立由市规划局,城管局,交警支队和各管线主管部门参与管线迁移工作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管线迁移所涉及的设计审查与审批,管线施工协调等工作.2)指挥部内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管线迁移设计,造价审核,协议签订,施工协调, 审计及决算等工作,提高内部工作效率.3)招标委托管线迁移综合设计单位,统筹管线迁移综合设计工作,统筹,合理地分配各专业管线的管位.4)本着"谁的管线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专业管线产权单位为责任主体,负责编制管线迁移概预算和施工管理的程序.5)各管线迁移采取"事先签订框架协议,分期迁移,分期审计,并分期签订决算协议"的流程. 6)现场统筹以业主代表和土建施工单位为主, 负责协调各专业管线的施工时间和空间顺序,并处理一般性管线迁移设计优化.3.2管线迁移程序按照以上模式,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设设定管线迁移的一般程序见图2. 责任部f]工作内容I指挥部,各管线单倒Jl指挥部,各管线单位I[t挥部,施工单位,各管线单位I指挥部,各管线单位,审计组c=[=管线迁移综合设计lI组织召开综合设计审查会l??1 施工图设计,~(1Od内)l l预审I.—__1发任务书,制定管线迁移施工方剽I审批施工许可,交通疏解方案(2个工作日) J管线迁移分期施工,验收I图2管线迁移程序示意图一39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制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吴春天脊(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调度所)摘要:由电力设施故障引发的轨道交通运营间隔延长甚至停驶,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的出行.针对制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的4方面因素,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故障;分析;对策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结构已初具规模,轨道交通成为了广大市民出行时首选的交通工具.节假日及高峰时段相关线路的客流量持续增加,导致行车间隔越来越短.伴随着轨道交通超负荷运营, 部分线路的设备趋于老化,故障率也随之提高.由于地铁发生故障而导致运行问隔延长,甚至停驶,对全市的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最近发生的因1号线区间隧道故障而导致两列列车碰擦事故就是一例).根据不完全统计,轨道交通电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而导致列车运营间隔延长的概率非常高(一般电力设施故障将对正常运营造成20rain以上的间隔).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地铁运营方正在逐步推行变电站的巡检模式——当一条线路处置突发事件时,所有的变电操作完全由两名电力调度员来执行.可见,电力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将直接成为排除线路故障,恢复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 设立管线迁移模式的初衷是既满足轨道交通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管线迁移的需要,又能照顾各专业管线单位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框架协议+分期任务书"的形式,达到了管线迁移分期实施,分期决算的要求,符合管线迁移灵活多变的工程特点,简化了管线迁移的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管线迁移实施中,指挥部建立了每日管线快报制度,实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管线迁移进展和出现的问题,梳理制约因素和控制性管线迁移工程. 主要管线单位还委派骨干代表进驻指挥部联合办公,直接参与管线迁移的协调工作.针对管线迁移模式和各项程序,指挥部编制了相一40—1制约轨道交通电力调度应急处置的因素及分析通过对近年来造成上海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严重晚点达20rain的电力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制约电力应急处置的因素(见表1). 表1制约电力应急处置的因素和所占的比例SCADA变电设备与行车调作业不够制约因素度配合不功能缺陷不可靠规范够默契所占比例55191214/%1.1SCADA功能缺陷轨道交通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是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既可以减少人员开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又能从根本上防止误操作的发生,提高正常运行操作的可靠性. 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前提是提高SCADA基应的管理办法,以实现管线迁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 4结语管线迁移是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制订合理的管线迁移工作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线迁移的效率,节约管线迁移造价,保障轨道交通站点施工的顺利实施.在充分借鉴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线迁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探索了管线迁移模式的初步方案.其结果还有待于在 1号线一期工程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 (收稿日期:2009—12—16)《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第1期。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40c0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7.png)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许可项目: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经营;餐饮服务;高危险性体育运动 (游泳)(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 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柜台、摊 位出租;物业管理;广告发布;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 术推广;停车场服务;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机械设备租赁;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 (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办公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玩具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 要许可的商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体育场地设施经营(不含高危险 性体育运动);特种设备出租;建筑材料销售;水泥制品销售;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轨道 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电线、电缆经营;有 色金属合金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3~2023-02):
项目数(个)
421
同比增长:128.8%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4660844.46
同比增长:541.7%
平均金额(万元)
¥12839.79
同比增长:115.7%
平均节支率
12.0%
同比增长:106.9%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宁波至慈溪铁路中标结果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3年4月武汉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 建设项目概况1.1 调整环评的原因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
重点调整内容为:●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 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等局部有调整;●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建设,引起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微调,但车站数量不变;主变位置调整:原环评海宴路主变调整到樱花公园主变。
由于工程局部调整,将可能引起噪声、振动、电磁等对环境影响的变化,以及环保措施的局部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该项目需要进行工程调整补充环评,为此,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开展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2.1 项目地点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东西向主干线,西连高桥镇、东连北仑中心区,贯穿海曙老城区、三江口、江东CBD以及规划的东部新城中心,主要解决城市东西向客流并满足商业发展轴的客流需求。
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沿望春路以高架线形式向东南延伸,经芦港、徐家漕,至机场公路西侧转入地下。
线路过机场公路后沿中山西路向东,经过汽车西站、大卿桥、西门口、鼓楼、天一广场等地,下穿奉化江沿中山东路一直向东,经过樱花公园、世纪大道后,线路向北迂回进入宁穿路,而后线路一直沿宁穿路向东延伸,经海晏路、盛莫路后,到达一期工程终点站东外环路站。
在线路的西端设石路头停车场,在东端的天童庄设车辆综合基地。
工程吸引了宁波市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三个行政区。
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1.2.2 项目设计过程(1)2006年10月,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2007年10月,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初步设计阶段“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改名为“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于2008年10月开始,2009年1月20日完成,2009年2月10~13日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4)2009年11月,对沿线线位进行了局部调整,2010年2月完成调整初步设计文件,随后开展施工图设计。
1.2.3 评价工作概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铁四院对本项目开展了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城西高架段、停车场、车辆段等工程调整环评情况由于城西高架段、停车场、车辆段等工程位置局部调整,建设单位2011年6月先期委托铁四院开展上述工程的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于2011年6月16日在宁波市现代金报上进行了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2011年7月1日在宁波市现代金报上进行了环评第二次信息公示,同期在城西高架段、停车场、车辆段等周边地区张贴“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补充环评公众参与公示材料”,也同时通过公众意见调查表告知公众,宁波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于2011年7月1日至7月15日链接在评价单位网站上,向公众提供项目概况、环境影响、环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在线征求公众意见,沿线居民大力支持地铁建设,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表示理解,被调查的人员中没有对工程调整持反对意见的。
(2)全线工程调整环评情况随着工程方案研究的不断深入,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段线位、站位也进行了局部调整,建设单位再次将全线工程调整环评工作委托铁四院。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于2013年3月16日,在宁波市现代金报上进行了全线调整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根据工程设计内容进行了环境现场踏勘、监测和调查,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筛选的基础上,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标准,结合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和工程设计单位的意见,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3 工程概况1.3.1 原环评项目设计概况(1)项目范围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宁波市西部的高桥镇,沿望春路西延伸线与后塘河之间规划的绿化带向东南方向高架敷设,经过芦港、徐家漕,至望春桥地区时线路转入地下,沿望春路路中一直向东。
线路过机场公路后进入中山西路,经过大卿桥、西门口、鼓楼等区块,过解放路后沿中山东路一直向东,经过市政府、天一广场、樱花公园,过世纪大道后,线路向北进入宁穿路。
后线路一直沿宁穿公路向东,经海宴路、盛莫路后,到达东货站。
之后,线路在东外环东侧出洞,逐渐由地下线过渡为地面线,并在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北侧设一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天童庄车场站。
(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①线路全长22.58km,其中地下线15.65km,地面线1.04km,高架线5.4km,过渡段0.40km;②21座车站,其中15座地下站、5座高架站、1座地面站;③车辆基地、停车场各1处;④2座主变电所,即望春主变电站、海宴路站主变电站;⑤拆迁建筑物160459 m2,临时用地135亩,永久用地979.24亩。
(3)轨道钢轨:正线、辅助线采用60kg/m,一般地段采用U71Mn钢轨,在半径≤400m的曲线地段采用U75V钢轨。
车场线采用50kg/m轨。
正线全线铺设长钢轨无缝线路。
扣件:高架线、地下线地段采用DTⅥ2-1型扣件,地面段采用弹条Ⅲ型扣件。
道床:高架线、地下线地段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结构,地面线采用混凝土枕碎石道床。
(4)行车组织1号线一期原环评全日行车计划(对/日)(5)车辆采用B型车,采用DC750V接触轨供电。
车体外型尺寸:(长×宽×高)19.52m× 2.8m×3.8m,轴重:≤14t,最高行驶速度:80km/h。
(6)环控地面及高架车站,采用自然通风及开窗自然排烟,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设备及管理用房,设置局部空调通风系统。
地下车站采用设置屏蔽门系统。
(7)给排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网络,设两路给水干管。
沿线车站粪便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与一般生活污水一起就近排入既有或规划的城市污水系统;消防及冲洗废水以及高架区间雨水经自流或抽升排入城市雨水系统。
车辆综合基地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生物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后塘河;洗车、检修等作业产生的生产废水经调节沉淀隔油、气浮、过滤处理后大部分进入中水系统回用,少量排入附近水体后塘河。
石头路停车场污水经相应工艺处理后达标排入鄞西城市污水处理厂。
(8)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位于蔡家岸地区,承担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车辆的厂架修和一号线车辆定修(含)以下修程,承担全线部分车辆的停放、列检、外皮清洗、清洁和消毒工作。
车辆综合基地占地45ha。
洗车库主库库宽9m,长54m,主库内布置洗车机。
辅助车间跨度3.6m,沿主库通长布置,房内设有电源、控制台、水泵及水处理等设备。
地铁车辆的检修可分为列检、月检、临修、定修、架修和厂修,其检修的具体内容分别为:①列检作业:对车辆主要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和保养,及时处理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
②月检作业:对车辆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和功能进行检查、保养和必要的试验;更换易损易耗件;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进行全面修理。
③临修作业:对车辆的临时故障进行检修,必要时更换须检修的转向架及其他大型部件。
④定修作业:对车辆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和功能进行检查、修理和必要的试验;更换易损易耗件;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进行全面修理;修竣后列车需进行静、动态试验。
⑤架修作业:转向架进行全面解体,修理、更换到限或磨耗零部件;车内设备及车体进行必要的更换、补充及修理;主牵引电机及各种辅助电机拆下后,进行测试、零部件清洗、更换易耗件;各种电子电器单元及设备,原则上进行测试,更换损坏的插件和元件;空调设备清洗、补液、测试;蓄电池组换下后,进行内外部清洗、测试、恢复原有功能;空气制动机及制动空压机组分解后,进行零部件清洗、修理、测试;修竣后列车需进行静、动态试验。
⑥厂修作业:车辆全面解体,转向架进行修理、更换到限或磨耗零部件。
车内设备全面更换,车体进行必要的更换和修理及油漆;主牵引电机及各种辅助电机拆下后,进行测试、零部件清洗、更换易耗件;空气制动机及制动空压机组分解后,进行零部件清洗、修理、测试;各种电子电器单元及设备、空调机组、蓄电池组等原则上进行全面更换;修竣后列车需进行静、动态试验。
(9)石头路停车场石头路停车场位于线路西端,与起点站高桥西站相连。
场地位置在规划高桥立交和杭甬客运专线的西北角。
用地面积约14.0 ha。
石头路停车场承担全线部分车辆的月检和车辆的停放、列检、外皮清洗、清洁和消毒工作。
洗车库主库库宽9m,长54m,主库内布置洗车机。
辅助车间跨度3.6m,沿主库通长布置,房内设有电源、控制台、水泵及水处理等设备。
(10)工程施工方法全线21座车站中有9个采用明挖法施工,6个车站采用盖挖法施工,5座高架车站和1座地面车站采用地面浇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