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八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八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八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全状态反馈的设计方法实现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
2. 用电路模拟的方法,研究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同实验一。

三、实验内容
1. 用全状态反馈实现二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并用电路模拟的方法予以实现;
2. 用全状态反馈实现三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并通过电路模拟的方法予以实现。

四、实验原理(略)
五、实验步骤
请自行提出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

(K 值可参考取5,12,20等)。

完成实验报告,结合实验提出相应思考题。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3] 马建国、孟宪元.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2006.1.
[4] 姜威.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2008.1.
[5] 张靖武.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2007.4.
[6] 赵海雁.《AD590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学报.1997.11.
[7] 刘燕,兰志强. 《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测量与应用》.中国仪器 仪表,2005.6.
6实验注意事项
1 电路板的检查: 检查电路板的焊接是否正确,有无虚焊、错焊以及漏焊,各电阻的阻值是否正确,集成运放LM324的管教是否连接正确,以及AD590和1N4728的连接是否有误。在该次调试中,发现有一电阻接错,后仔细对照图纸检查,重新焊接正确。
2 各关键点电压的测量: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的电压值,检查电路工作是否基本正确。实际测得,U0=2.81V,U1=2.63V,Uout=3.8V,温度改变,U0变化,但是输出不变。分析后发现,原来最后一个放大器U2D的反馈电阻接到了+端,所以导致输出电压值恒定不变,于是将电阻重新焊接。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们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

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护理实验时间:2012年4月8日小组成员:沈敏李瑞易亭亭赖宇鑫刘琴赵春明沈静超柯文露吴雪芬盛叶青陈宇辉胡新和1、实验目的:(1)通过运用用药、吸氧、饮食调节、生命体征测量等操作治疗病人的病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通过心理护理、吸痰、呼吸功能锻炼等操作缓解病人的心理、生理不适2、实验设备及材料:吸氧设施一套、血压计一台、吸痰设施一套、药物注射用物一套、静脉输液用物一套、雾化吸入用物一套3、理论依据:(1)体位与休息:病人呼吸困难,故要采取舒适的体位,晚期宜采取身体前倾位,使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视病情安排合适的活动量,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

(2)氧疗:病人呼吸困难,所以要进行氧疗,这样可改善呼吸困难,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

(3)呼吸功能锻炼:病人呼吸困难,所以要锻炼呼吸功能,缩唇呼吸可形成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阻力,延缓气道塌陷。

(4)吸痰:病人咳嗽、咳痰、喘息,所以必要时需吸痰,这样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防止窒息。

(5)病情观察:病人病情可能变化,故要经常观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这样有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减少意外发生。

(6)饮食指导:呼吸功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应制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计划,以补充能量;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

(7)健康指导:因为病人对疾病了解较少,及时宣教相关知识,有利于病人避免引发疾病的因素,减少发病机率。

(8)用药护理:因病人呼吸功的增加需静滴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能量;病人呼吸困难,使用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减轻病情;急性加重期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所以注射头孢呋辛钠;患者咳嗽、咳痰,故要用祛痰药物来祛痰镇咳,所以口服复方甘草片;患者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出现心力衰竭,要用地高辛片来调整肌力、频率,静滴辅酶Q10来保护缺血的心肌;地塞米松可抗炎、抗过敏、抗风湿;硫酸特布他林有利于消除水肿。

设计性实验报告摘要

设计性实验报告摘要

设计性实验报告摘要1.引言1.1 概述概述设计性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已有理论或模型进行改进,并对其进行验证和实践,以达到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一个设计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进行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验证特定的假设,并对现有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深入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设计性实验介绍、实验方法与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及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结论部分包括总结、结论和展望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组织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重点部分的阐述,方便阅读和理解。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方式,探索特定因素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推论。

同时,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方法与步骤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实验的进行和结果的获取,以及对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和可信性进行评估。

希望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设计性实验介绍设计性实验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法来验证某种假设或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在这种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设计性实验通常是为了探究因果关系或验证特定理论而进行的。

设计性实验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在实验组中引入特定的操纵变量,而对照组则保持不变作为参照。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或结果,研究人员可以得出结论并验证假设或理论。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特定的理论或假设,并探究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效应。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讨论。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考察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包括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2. 实验背景
实验背景介绍。

3. 实验设计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本实验采用以下材料和设备:
- 材料1
- 材料2
- 设备1
- 设备2
3.2 实验步骤
本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步骤1
2. 步骤2
3. 步骤3
3.3 实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注意事项1
- 注意事项2
4. 实验结果和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我们进行了实际实验,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实验结果描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6.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1]
- [参考文献2]。

13_张李娟_试验设计实验4

13_张李娟_试验设计实验4

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报告(四)院(系): 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号: 123321013 姓名: 张李娟 实验课程: 试验设计 指导教师: 陈敏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时间: 2015 年 6 月 29 日 一、 实验课题正交设计(水平数不等情况下的试验设计): (一)组合法 (二)赋闲列法二、 实验目的与意义当在试验设计中所考察的因子的水平数不等时,利用正交表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并列法、拟水平法、组合法和赋闲列等。

三、实验过程记录与结果分析(一).组合法题:在一个软化水降低盐耗量的试验中,考察如下因子水平: 表1因子一水平 二水平 三水平 A :开一号闸门的流量0.4 0.6 0.8 B:开二号闸门的维持时间(分) 20 30 35 C:关二号闸门调一号闸门流量1.4 1.1 D:关二号闸门的维持时间(分) 3040现在将因子C 与D 组合成一个三水平因子,规定置组合因子列的1、2、3分别对应11D C 、21D C 、12D C ,用)3(49L 安排试验,表头设计如下:表2表头设计 ABCD列号12349次试验的结果分别为:160.0 152.0 145.5 159.0 152.0 138.0 134.5 143.1 152.0(1)在满足数据等方差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2)找出使盐耗率达到最低的水平组合,并求该水平组合下盐耗量均值的估计值及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

1.1方差分析表3 )3(49L 计算表 表头设计A B CD C Dy试验号 列号1 2344' 4'' 1 1 1 1 1 1 1 160.00 2 1 2 2 2 1 2 152.00 3 1 3 3 3 2 1 145.50 4 2 1 2 3 2 1 159.00 5 2 2 3 1 1 1 152.00 6 2 3 1 2 1 2 138.00 7 3 1 3 2 1 2 134.50 8 3 2 1 3 2 1 143.109332111152.001T 457.50 453.5 441.1 464 888.5 911.6 1.1336=T2T 449.00 447.1 463 424.5 447.6424.53T429.60 435.5432447.6148.083 151.933S136.34 55.50 169.27 262.54 44.83 260.04042.260827.44634.84168.68=====D C B A MS MS MS MS f S MS ,,,,因因因 751.27=e MS37.9,615.1,05.3,456.2,=====D C B A eF F F F MS MS F 因因 查表可知53.8)21(9)22(9.09.0==,,,F F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1条件下,只有因子D 显著。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

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

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

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

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Test in the Course ofPrincipl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1.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联系课程,其知识体系、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既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概念的结合、科学方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从简单转向综合,从理论转向设计。

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构建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2.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专业8个班,分为16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为了实现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强调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设计、制作和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构件一个构件的破坏形态,每人提交一份初步设计计算书,计算书中应包括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设计或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采用的材料参数、配筋量,预测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

方案必须能在提供的试验条件下实现。

各组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各组实验前提交最终的设计计算书,并给出对试件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两个实验小组(土02-7班)的实验梁由学生自己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拼装模板,绑扎钢筋,按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要求贴应变片,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用量,浇筑混凝土。

实验按照预定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加载实验,直至构件破坏,与预测结果比较。

每人提交试验报告一份,包括实验现象,实验全过程的照片,数据的整理,分析构件的受力,预测偏差出现的原因,以及整个试验的体会与心得,应做到图文并茂。

本学期完成教学实验16组,其中正截面受弯构件实验12个,斜截面受剪构件实验3个,大偏心受压构件1个。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 10级 2011—1:假设某银行有四个窗口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客户进入银行。

由于每个窗口在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在每个窗口前顺次排队,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的业务员正空闲,则可上前办理业务,反之,若四个窗口均有客户所占,他便会排在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

现在需要编制程序以模拟银行的这种业务活动并计算一天中客户在银行逗留的平均时间。

2.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初始化(OpenForDay),模拟银行开门时各数据结构的状态。

2)事件驱动(EventDrived), 对客户到达和离开事件做相应处理。

3)下班处理(CloseForDay), 模拟银行关门时的动作,统计客户平均逗留时间。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对离散事件模拟的认识;2)进一步理解队列的实现与应用;3)对链表的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该实验涉及到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操作,涉及到了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涉及到了离散事件的应用思想,还涉及到了排序的概念。

完成这个实验对线性表、队列及C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离散事件也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整体设计。

包括初始化(OpenForDay),事件驱动(EvenDrived),下班处理(CloseForDay)初始化的代码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银行工作系统的框架,把实际问题数字化,利用“事件”来描述系统程序,其中包括变量客户人数、累计时间、客户到达成为事件的一个部分,当然每个窗口看做是一个队列。

算法如下:void OpenForDay(){ // 初始化操作int i;InitList(ev); // 初始化事件链表为空en.OccurTime=0; // 设定第一个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Qu; // 到达OrderInsert(ev,en,cmp); // 插入事件表for(i=0;i<Qu;++i) // 置空队列InitQueue(q[i]);}接下来,客户进入,进行客户到达后的处理要做的操作有:客户人数加1—>记录到达的时刻—>加入事件列表—>查找队列最短的窗口—>客户插入—>办理业务—>离开—>记录办理业务需要的时间。

保健推拿实验报告

保健推拿实验报告

保健推拿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推拿手法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实验地点同组人员专业班级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熟悉人体主要穴位。

2、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人体经络穴位模型、挂图、按摩床、介质等3、实验原理: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液的刺激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4、实验方法和步骤:1.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2.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

3.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法。

4.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锥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

5.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

6.按法:用指、拿、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

7.摩法: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

8.拍击法: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

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

9.抖法: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

10.运拉法: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

11.拿法: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
课题民航售票系统
学号02261083
班级02计24
申请者陈碧霞
指导教师赵立江
申请日期2004-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填写说明
1. 综合性实验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该类实验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有机组合起来进行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之间的教学实验,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仪器设备(或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去做实验。

3.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选题应以课程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为主,在课内时间不足时,应充分利用其它业余时间完成实验。

4.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为一人一题。

如果确需两人或多人协作完成同一课题,须由指导老师提出,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并独立撰写各自的综合性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

5. 合作课题的人数最多为4人。

6. 成果形式为:论文、软件、硬件、课件、网站。

7. 本开题报告中所有自己书写的内容请使用楷体,请不要改变本开题报告页面设置。

第 1 页
第 2 页。

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黑龙江科技大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传感器工程实践
实 验 日 期2013年月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传感器的特性测试方法;
3掌握传感器的特性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 画出传感器测量电路图
(a)曲线图 (b)原理图
3 、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其电阻体的温度变化呈显著变化的热敏感电阻。它多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制成,也有由单晶半导体、玻璃和塑料制成的。由于热敏电阻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测温、控温、温度补偿、报警等领域。
软件:特性软件SET2003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设计】
设计要点:
1)数显电压表分辨率为:1/1999,即:0.5/1000,并存在“〒1”个字的量化误差,在系统精度范围外的数字跳动属正常现象。
2)通用放大器(Ⅰ)调零时数显电压表需从20V档逐步逐步减小。 3)实验中其他单元的电源应关闭,否则有干扰。
6.重新设定温度值为49℃+n〃Δt,Δt=2℃,n=1……10,每隔1n读出数
显电压表指示值与温控仪指示的温度PV(U1)值,并填入表1。
表1:(注意实验要记录温控数显表的PV值和电压表值)
非线性误差δ,ΔL=灵敏度S。K=Δy/ΔxK≈(3.49-0.68)/(65-49)=0.175625
【结论】(结果)
2、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对相应温度点的电阻值的测定的不准确,其误差可以达到几十欧姆,这主要是由于温度计的不精确和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造成的,所以,本实验的精确度并不高。

橘子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3 - 副本

橘子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3 - 副本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本科学生)一、实验设计方案:(三).【实验原理】:橘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烟酸等。

其中柠檬酸为主要的酸。

结构式为:,在水中的解离常数为: K a1=7.4×10-4,K a2=1.7×10-5,K a3=4.0×10-7。

由于柠檬酸相邻解离常数之间相差不大,不能满足分步滴定要求,但是最后一级解离常数并不小,且滴定突跃弱在碱性范围内,因此可以用NaOH标准溶液作滴定剂,用酚酞做指示剂,按多元酸一次进行滴定至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

反应式为:HOOCCH2C(OH)(COOH)CH2COOH+3NaOH=NaOOCCH2C(OH)(COONa)CH2COONa+3H2O。

再根据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V和称取橘子的质量m计算出橘子中总算度的含量。

计算式为:总算度(g/100g)=(K(CV)NaOH×100)/(V试液/250)(其中:K=0.064)。

水果中酸的含量影响水果的色香味,而且人摄入过多的酸对身体不好,因此有必要测水果中的酸含量,而指导人们控制水果的一次摄入量。

(四).【实验内容、步骤】:1.式样预处理:取橘子试样去皮、去柄、去核,切成块状,置于搅拌机中捣碎并混匀,称取100g捣碎试样充分抽滤,将滤液在75~80℃水浴中加热30分钟,冷却后再转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为250mL备用。

2. 配制0.05mol/LNaOH标准溶液250mL: NaOH的质量m=0.05×250/1000×39.997=0.49g KHP的质量m=0.05×25/1000×204.22=0.25g 称取0.49~0.5 g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洁净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250mL。

再准确称取0.25~0.3g的KHP于3只洁净的锥形瓶中,加25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标定至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计算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为了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现有实验课资源以及适当补充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该综合性实验课内容。

本实验课的特点和创新之一是将科学研究中基本环节引入了实验课,包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和整理等;之二是实验内容为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实验,从免疫动物开始,学生亲自动手制备出抗毒素中和实验要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并对此抗体进行纯化、效价鉴定及特异性鉴定,最后完成体内中和试验;三是90%以上的实验内容将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四是有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的过程。

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具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

一、名称:抗毒素的制备与鉴定二、学时:19学时三、分组:4-5人/组,每位学生操作机会均等四、目的及意义:1.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经验。

2.使学生初步掌握某些实用的免疫学技术和技能。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主要内容1.课题的设计(分值:20%)根据实验课的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了解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课题内容应包括目的意义、拟采用的实验技术、实验内容和进度。

教师应对课题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予以解释。

如有创新之处,教师应提交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分值:10%)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器材的清洗、试剂的配制。

器材清洗应符合标准,制剂的配制须准确。

如使用有毒易燃试剂及特殊试剂,教师应事先介绍相关防护常识和保存条件和方法等。

3.实验阶段(分值:50%)实验内容及流程如下:家兔的免疫→免疫血清的采集→免疫血清的鉴定→特异性抗体(抗毒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体外实验)→特异性抗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的观察(体内实验)→免疫器官的观察(1)家兔的免疫: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免疫技术及佐剂的作用原理(2)免疫血清的采集:要求学生掌握①一种采血技术和血清分离技术;②免疫血清的一般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3)免疫血清的鉴定:包括效价和特异性鉴定,鉴定方法为对流电泳或ELISA。

实验报告模板(综合设计)

实验报告模板(综合设计)
软件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 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班级: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本组成员
学号姓名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综合性/设计性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五、结果分析与总结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意上述表中实验类型及时间:
进程调度为设计性实验, 实验时间是本学期的第11.12.13.14周
存储器管理为综合性实验, 实验时间是本学期的第15、16、17、18周
(时间填写是要把周数替换为本班上机的具体日期, 如:2013-12-3、2013-12-10:上午1-2节)

设计性实验报告样本

设计性实验报告样本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速度、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3. 为实际生产中合理调控光照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种子;2. 实验器材:培养皿、恒温培养箱、光照箱、电子秤、尺子、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实验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

光照强度分别为:A组(自然光照)、B组(自然光照+遮光50%)、C组(自然光照+遮光75%)、D组(自然光照+遮光90%)、E组(自然光照+遮光95%)。

2. 实验步骤:(1)选取健康小麦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待发芽后均匀播种于培养皿中;(2)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3)根据实验设计,调整光照箱的光照强度,将培养皿放入光照箱中;(4)每隔3天,观察并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叶片宽度、叶片面积等;(5)在实验结束时,收集植物叶片,用蒸馏水洗净,称量鲜重,进行生理指标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速度: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其中,A组(自然光照)植物生长速度最快,D组(自然光照+遮光90%)和E组(自然光照+遮光95%)植物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2. 叶片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叶片逐渐变薄,叶色变浅,叶片面积减小。

其中,A组(自然光照)植物叶片形态最佳,D组(自然光照+遮光90%)和E组(自然光照+遮光95%)植物叶片形态较差。

3. 生理特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呼吸速率逐渐升高。

其中,A组(自然光照)植物光合速率最高,呼吸速率最低,D组(自然光照+遮光90%)和E组(自然光照+遮光95%)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

五、结论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均受到影响;2.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合理调控光照强度,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模板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模板

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一个配方,其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陶瓷坯料配方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陶瓷坯料配方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影响陶瓷坯料配方的复杂因素及提出一般解决措施。

3.熟悉陶瓷坯料配方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制定坯料配方,尚缺乏完善方法,主要原因是原料成分多变,工艺制度不稳,影响因素太多,以致对预期效果的预测没有把握。

根据理论计算或凭经验摸索,经过多次试验,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均能找到成功配方,但条件一变则配方的性能也随之而变。

根据实验给定的烧成温度1250℃,选用原料,确定配方及成形方法是常用的配料方法。

坯料配方试验方法一般有三轴图法、孤立变量法、示性分析法和综合变量法。

示性分析法即着眼于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理论配合比。

例如高岭土中常含有长石及石英之混合物,长石中常含有未化合的石英,瓷石中则常含有长石、石英、高岭石、绢云母等。

如配方中的高岭土是指纯净的高岭石,配方中的长石、石英是指极纯的长石及石英,则最好用示性分析法测定各种原料内之高岭石、长石、石英的含量,以便配料时统计计算。

综合变量法即正交试验法,也叫多因素筛选法、多因素优选法、大面积撒网法。

试验前借助于正交表,科学地安排试验方案,试验后,经过表格运算,分析试验结果,以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出最佳的坯料配方。

然而本设计是采用了三轴图法,利用K2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在设定的1250℃的温度下,根据配料三角形计算出长石-高岭-石英的配料比。

陶瓷坯体在烧结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原料的脱水、氧化分解、易熔物的熔融、液相的形成、旧晶相的消失、新晶相的生成以及新生成化合物量的不断变化,液相的组成、数量和年度的不断变化。

与此同时,坯体的孔隙率逐渐降低,坯体的密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坯体孔隙率最小,密度最大时的状态称为烧结。

烧结时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若继续升温,升到一定温度是,坯体开始过烧,这可通过试样过烧膨胀出现气泡、角棱局部熔融等现象来确定。

最新《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2. 掌握C语言的基本编程技巧和程序调试方法。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培养综合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实验内容:1. 实现一个基本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2. 设计并编写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支持文本的增删改查操作。

3. 开发一个计算器程序,能够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以及复杂运算如指数、开方等。

4. 利用C语言的文件操作功能,实现文件的读写操作,并对文件内容进行处理。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编程工具:Code::Blocks IDE- 编译器:GCC 9.3.0实验步骤: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学生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成绩等。

- 使用数组或链表存储学生信息。

- 实现用户界面,提供简单的文本菜单供用户选择操作。

- 对学生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的函数实现。

- 测试程序,确保所有功能正常运行。

2. 简单文本编辑器:- 设计文本编辑器的基本功能,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文本输入输出等。

- 实现文本的插入、删除、查找和替换功能。

-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支持命令行操作。

- 对程序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文本编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计算器程序:- 设计计算器的用户界面,支持用户输入运算表达式。

- 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

- 扩展支持指数、开方等复杂运算。

- 对计算器进行测试,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文件处理程序:- 实现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功能。

- 设计文件内容处理功能,如统计文件中的单词数量、查找特定字符串等。

- 编写用户友好的命令行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 对文件处理程序进行全面测试,确保文件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综合性实验,成功实现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本编辑器、计算器和文件处理程序。

所有程序均通过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满足了实验的基本要求。

药物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药物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药物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设计一种药物,并对其进行合成和药理性能的测试,以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实验方法药物设计根据相关研究和文献,本实验选择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A作为药物的基础结构。

为了增强其药效和改善其溶解度,根据化学转化原理,我们引入了含氨基和羟基的官能团B进行改造。

同时,根据药物代谢途径和毒性研究,引入了具有代谢稳定性的官能团C作为可调节的药物释放的控制点。

所设计的药物结构为:A-B-C。

合成路线根据药物设计,所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如下:1. 合成官能团B:将官能团B的原料1和原料2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B1。

2. 合成中间产物A-B:将中间产物B1与化合物A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下进行缓慢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A-B。

3. 合成最终产物A-B-C:将中间产物A-B与化合物C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48小时,得到最终产物A-B-C。

药理性能测试1. 细菌抑制性实验:利用平板法,选取常见细菌菌株进行培养,将制备好的药物溶液滴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并计算细菌抑制区域的直径。

2. 溶解度测试:将药物样品粉末加入一系列溶剂中,搅拌均匀后用适量药物取样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检测,计算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3. 组织相容性实验:将合成药物溶液注射入小白鼠的皮下组织中,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状况和病理学变化,评估其组织相容性。

实验结果药物合成经过反应条件的操控和纯化步骤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A-B-C。

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理想的化合物结构。

药理性能测试1. 细菌抑制性实验:观察到药物溶液滴在琼脂平板上产生了明显的抑菌区域,抑制直径分别为15mm,18mm,16mm,20mm,表明所设计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2. 溶解度测试: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甲醇>乙醇>水>氯仿,表明药物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参考文献:
6、指导教师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设备与材料、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步骤见实验设计方案
2、实验现象、数据或图谱记录:
3、数据处理:
4、结论:
5、实验总结
(1)、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2)、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
①做好本实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
至学年学期
上课时间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序号及名称:
实验时间:
小组合作:是〇否〇
小组号:成员: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及仪器组成:
3、理论依据及实验原理:
4、实验内容、步骤(用流程图表示)及注意事项:
②若重做实验,为实现预期效果,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应如何改进:
(3)、对实验的自我评价:
6、指导教师评语及得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