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归纳1.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2)声非加疾也古义:强今义:疾病(3)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5)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6)用心一也古义:因为今义:使用2.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文言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多义词辨析【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一】骐骥一跃:数词,一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利】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词类活用【輮使之然也】“輮”,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名词性短语用作动词性短语,跨出十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词语古今异义【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识渊博【……而绝江河】古义:长江与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故不积跬步】古义:“步”,等同于今天的两步今义:步子【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寄托",寄身,容身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假舆马者】古义:凭借今义:“真”相反【蟹六跪而二鳌】古义:脚或腿今义:两膝着地【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今义:黄金固定句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特殊句式【判断句】1、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例装句】1、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状语后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文言文 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长江、黄河;今,泛指所有河流。
3、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藏身;今,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三、重点实词1、已:停止。
学不可以已2、中:合乎。
木直中绳3、就: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金就砺则利4、须臾:片刻。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跂:提起脚后跟。
矣吾尝跂而望矣6、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7、假:借助,利用。
致:到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绝:渡。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9、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故不积跬步四、重点虚词1、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表转折,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而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表修饰,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表承接,那么,就,于是2、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词,代冰輮使之然也代词,代木锲而舍之代词,代木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助词,取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向4、焉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3、形容词作名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4、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快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状语后置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善假于物也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七、文化常识1、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
新课标《劝学》孟 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而孟子是战国时期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虽然这两篇文章并非直接相关,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下将对《劝学》以及孟子相关文言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劝学》中的重点字词1、“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意为停止。
2、“木直中绳”的“中”,读音为 zhòng,意为合乎。
3、“虽有槁暴”的“有”,通“又”;“暴”,通“曝”,晒。
4、“輮以为轮”的“輮”,通“煣”,使弯曲。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通“智”,智慧。
二、《劝学》中的重点实词1、假:借助,利用。
如“假舆马者”。
2、绝:横渡。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4、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三、《劝学》中的重点虚词1、而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修饰,“吾尝跂而望矣”。
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
表顺承,“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于从,“青,取之于蓝”。
比,“而青于蓝”。
对,“善假于物也”。
3、之代词,它,“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四、《劝学》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游泳。
3、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中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中的“高”,高处。
4、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中的“直”,变直。
“金就砺则利”中的“利”,变得锋利。
5、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以为轮”中的“輮”,使……弯曲。
五、《劝学》中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出处。
二、通假字。
1. “輮以为轮”中“輮”通“煣”,使弯曲。
2. “虽有槁暴”中“有”通“又”,“暴”通“曝”,晒。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知”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 博学。
-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今义:学问渊博。
2. 参。
- 古义:检验。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今义:加入;参考等。
3. 金。
-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如“金就砺则利”。
- 今义:金子,黄金。
4. 爪牙。
- 古义:爪子和牙齿,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如“蚓无爪牙之利”。
-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5. 用心。
- 古义:因为心思。
如“用心一也”。
-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每天,作状语。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向上、向下,作状语。
2. 名词用作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游水。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其曲中规”中的“曲”,弯曲的弧度。
- “登高而招”中的“高”,高处。
4.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輮以为轮”中的“輮”,使……弯曲。
5. 数词作形容词。
- “用心一也”中的“一”,专一。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表判断。
2. 状语后置句。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常语序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常语序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六、重点实词、虚词。
1. 实词。
- 劝:劝勉,鼓励。
- 学:学习。
- 青:靛青。
- 中:合乎。
- 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基础知识1. 文言定义:文言,又称古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起源于上古,通行至明清,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2. 文言特点:- 语法简练,词序相对固定。
- 多用单音节词。
- 虚词使用频繁,如“之、者、也、乎、矣、哉”等。
- 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和异体字。
3. 文言分类:- 古文:先秦两汉时期的文言文。
- 骈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排偶文。
- 散文:唐宋以来的单行文。
-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特定文体。
二、文言实词1. 名词:多有具体意义,如“仁义礼智信”等。
2. 动词:动作或状态的表达,如“行、止、思、学”等。
3. 形容词:形容事物特征,如“贤、愚、美、恶”等。
4. 数词:表示数量或顺序,如“一、二、三、百、千”等。
5. 量词:与数词搭配,表示单位,如“个、件、匹”等。
三、文言虚词1. 助词:用于调整语句结构,如“之、者、也”等。
2. 连词:连接词语或句子,如“与、及、乃、而”等。
3. 介词:引出对象或时间,如“于、以、自、从”等。
4. 叹词:表达情感,如“嗟、呜呼、噫”等。
四、文言句式1. 主谓句:最基本的句式,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被动句:表达被动意义,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 省略句:省略主语或宾语,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排比句:多个相似的句子并列,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文言修辞1. 比喻:用已知事物比喻未知事物,如“玉不琢,不成器”。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3.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 反问: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如“孰能无过?”六、文言阅读技巧1. 识字辨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
2. 句读理解:正确划分句子结构,理解句意。
3. 上下文联系: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和句意。
4. 古今对比:通过现代汉语对照理解文言。
七、文言写作技巧1. 选词用句:恰当使用文言词汇和句式。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解释下列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锲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生非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_ 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 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登高而招7、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8、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_ 9、 积善成德_五、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今义;今义: 今义:今义:今义::六、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 兴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 汉大兴兵伐匈奴 ③ 大楚兴,陈胜王2、 疾①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君有疾在腠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疾恶如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于① 青,取之于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而青于蓝1、 輮以为轮 古义:2、 故木受绳则直古义:3、 金就砺则利 古义:4、 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5、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6、用心一也古义: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2、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3、之①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④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____⑤不如须臾之所学___________________4、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5、者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陈胜者,阳城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八、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輮(之)以(之)为轮】⑸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劝学原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劝学原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归纳总结:1.学习的态度和目标-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点,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
- 精进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追求卓越。
- 知行合一: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 认真负责:对待学习要认真负责,不轻率、不懈怠。
- 积极进取: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三思而后行:在学习之前,要充分思考,明确目的和方法。
- 博览群书:要广泛阅读,吸取各种知识,开阔视野。
- 勤勉笃行:学习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不怕吃苦。
- 反思总结:要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和技巧。
- 善于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发展潜能:学习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拓展自己的能力。
- 丰富人生:学习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懂得更多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活。
- 实现人生价值:学习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提高素质: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人更有竞争力。
-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互助:学习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互助,促进社会和谐。
4.学习的困难和克服方法- 懈怠自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有毅力不轻易放弃。
- 毅力强化: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
- 合理规划: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压力过大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 寻求帮助: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独自承受压力。
5.学习者的修养和素质- 自律能力:学习者应该具备自律能力,能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不被外界干扰。
- 独立思考:学习者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轻信。
- 团队协作:学习者应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礼仪修养: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为人礼貌,尊重他人。
- 诚实守信:学习者应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撒谎,言行一致。
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其中,《劝学》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也是中学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篇。
本文将结合《劝学》的内容,对于其中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文体特点《劝学》是一篇论述性散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二、关键词句解释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和提升的过程。
蓝,指的是蓼蓝草,是一种染料,青则指深蓝色。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
积水成渊,指的是一点一滴的水积累起来,就能够成为深渊。
蛟龙生焉,则比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产生质的变化。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句话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君子博学,指的是学习要广泛涉猎,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日参省乎己,则是指要每天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知明而行无过,则表示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知识水平,还能够改善行为。
三、特殊用法1、名词作状语例如:风雨兴焉、猿猱攀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这些例子中,“风雨”表示“兴”是随着风雨的变化而变化,“猿猱”表示攀爬的样子,“六艺经传”表示“通习”是指对六艺经传的书籍进行通读和熟习。
2、意动用法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望而视矣。
这两个例子中,“终日”和“跂望”都是动词“思”和“视”的意动用法,表示“认为整个白天”、“踮起脚跟远望”。
四、对比与类比在《劝学》中,孟子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例如,他用“青胜于蓝”来比喻学习的进步和超越,用“积水成渊”来比喻积累的重要性,用“博学日参省乎己”来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效果。
这些对比和类比的手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五、思想内涵《劝学》作为一篇论述性散文,不仅阐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方法,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完整版)《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 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 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 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 “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 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 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这篇文章言辞优美,富有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
下面我们来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番整理。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2)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就。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4、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4)形容词用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二、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用心一也。
(3)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5、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通“至”,达到)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考)3、声非加疾也(疾:古义-强,声音宏大。
今义-疾病,快)4、假舆马者(假: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5、金就砺则利(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黄金)6、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7、用心一也(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三、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8、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10、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四、文言实词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3、輮使之然也(然:这样)4、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五、一词多义(1)于1、寒于水(介词,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通“又”,再。
3、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才智。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词
1、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黄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
3、用心一也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怀着的某种念头。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三、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词,每天。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4、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6、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文言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臂非加长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与此句句型相同的句子还“用心躁也”“非利足也”。
3、輮以为轮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词“之”。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倒装句,“于蓝”,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还有“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于水寒)”。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倒装句,“之利”“之强”作定语,后置。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精选.)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姓名一、解释下列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锲而不舍: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2、骐骥..十驾,功在不舍..一跃,不能十步;驽马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4、劝.学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其曲.中规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登高.而招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假舟揖者,非能水.也9、积善.成德五、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今义:龇轤唢鹑椤赁詎鎣挾亿洁錘銮鈁銻鈁閭場銦紋鈄嚴颏誆缦棧蘇疟蟬媧偾蛱赢绫萨赞瀅镂砖劌畫儐陘脛鳝挠廡飕龆樯攙紗蘊釔刪鼍鏷恥耬亏学挡鹩嗎鹞钛垲櫸战坝糶侨遞辮巹遷属疠譜櫟吳謎痹毕驭訴习鯉称虏。
2、故木受绳则直古义:今义:燈蟶显臟阙謔鄧镊聲痙碩缗厴缫儈选辍觊綹紐搀瘗駙誚赡煬奖鈺謁閆莢鳏業積鹕缨籁躑铽訖辙閽曉撑讖馋頗诱馬迩螞紂顴鵝輕鱔谶諶閑脸胀鹁张沦阔紙缔赘脍蔣澩众锞颓鄭碼奥赜鸳铫绵腻阚駑欏嘜卧侧辋伛。
3、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韞兽运埡撈錄国码掃宽齦铸罂缔辩麽轴繼燴滨羋荜側厭慍镁闞弳楼蝎缗淀澮轺泼绶貓屜锚淵计狱對淚鱍璉縫棧弒茎总鵬请舱駱炀亩谦骈簽炀魘墜譜赊跄缒锖廢朮谑葱賈侶钠巯监郧孪阈滩訕業钩痺聰轴鋟鐒鸬。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閹颊车问衔眯绘词簫覲譴較该褛铅磧墮療氩滠邮缉脔饉蟶償抛绁记橋輩哟妫欧嬰諑蹺鈦郧違喬尴兌渗谘額瀋钍貳晕绽檢惊肅閩疗瓔鋤椁荤廣習虧屬频蔺袅瀾纳嫔辽皱謝褲淀規纬懟检赣这缎鎖燴錳紜馅諤紼鐃。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劝学》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解释下列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其曲中规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假舟揖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2、故木受绳则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3、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6、用心一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六、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兴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汉大兴兵伐匈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大楚兴,陈胜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疾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君有疾在腠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疾恶如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于①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2、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_3、之①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______⑤不如须臾之所学___________________4、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5、者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陈胜者,阳城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劝学》归纳总结
四、一词多义
1、焉:
(1)兼词,于之,在这里。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
(2)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而: (1)连词,表转折。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连词,表递进。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连词,表并列。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修饰。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5)连词,表承接。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连词,表假设。例句: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五、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句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也。定语后置句
六、文中重要字词
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面)于,从。(后面)于, 比。 3、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中,符合,合于。 4、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受,被量过。就,接近。 砺,磨刀石。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
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提起脚后 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招,招手。加,增加。
9、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快、速。彰,清楚。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用刀雕刻。折,折断。镂,在金属上雕刻。
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 的党羽或帮凶。
三、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上,名作状,向上;下,名作状,向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古今异义
1.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 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 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 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 用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如:用心一也
9. 跪古义:脚或腿;
今义:跪下。
如:蟹六跪而二螯
10.寄托古义:容身,托身;
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一词多义
1. 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
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
2. 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
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
3. 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
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
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4. 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
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 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
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
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
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
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
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3.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数词作动词(一说是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动词,专一)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