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提问艺术

合集下载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即用 “ 问题 组 ”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思 考 。既 要 给 学 生 指 出思 维 的 来 方 向 ,分层 引 导 学 生 深 入 思 考 ,又 不 能 将 学 生 的思 维 限 制 过 死 ,要 鼓 励 学 生 充 分发 表 自己 的 看 法 。 要 对 学 生 进 行 分 层 指 导 ,使 每 个 学 生 都 学 有 所 获 ,如 对 尖 子 生 要 适 当 拔 高 学 习 要 求 , 供 进 一 步 发 展 的平 台 , 励 这 部 分 同 学 向纵 深 发 展 . 提 鼓 进 步 提 高 ; 学 困 生 要 进 行 耐 心 细 致 的 点 拨 与 启 发 ; 心 有 困 对 对 惑 的学 生 要 进 行 春 风 化 雨 式 的谈 心 活 动 。 3把 握 好 提 问 的 角 度 . 问题 设 计 要 分 别 着 眼 于 知 识 的不 同侧 面 ,并 注 意体 现知 识 之 间 的 互 相 联 系 , 新 旧知 识 的 联 系 、 论 与 实 际 的联 系 、 如 理 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 历史 概 念 的 内 涵 与 外 延 、 史 规 律 的总 历 结等 。 由于 学 生 好 奇 心 强 、 维 活 跃 , 别 喜 欢 新 鲜 的 、 造 性 思 特 创 的 问 题 , 概 念 化 的 、 生 常 谈 式 的 提 问 , 般 很 难 引 起 学 生 而 老 一 的 探 究 欲 望 . 换 个 角 度 . 用新 的 说 法 . 加 问题 的形 象 性 、 而 采 增 启 发 性 、 动 性 、 放 性 、 用 性 , 有 生 活 背 景 和 实 际 意 义 的 活 开 应 具 问题 , 往 能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往 4把 握 好 提 问的 精 度 . 节 课 只有 4 分 钟 . 了尽 可 能 优 化 课 堂 的教 学设 计 , 5 为 课 堂提 问要 紧扣 课 标 、 点 , 心设 计 、 学 准 确 , 问 一 定 要 有 考 精 科 提

是启发,还是追问

是启发,还是追问

是启发,还是追问——我看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艺术【摘要】学生自主性的调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但在当前的课程及升学压力下,教师的引导确实存在不当之处,这使得原本的启发方式变成了“追问”的形式。

仔细分析教学中出现这样的形式,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心态出了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还必须要摆正心态,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设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问题启发;提问方式;教师心态“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学课堂的主旋律。

自从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开始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和愉快地、创造性学习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说在全世界都开始受到重视。

确实,“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解释、思考和评价历史的正确态度和情感,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大意义。

但是,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课程及升学压力下,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就容易适得其反。

一不可否认,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动离不开教师的恰当引导和启发。

特别是在历史课上的情感教育时,教师一连串的发问作为铺垫,教师的陈述作为结论就必须要有教师的启发穿插其中。

而教师的引导、启发如果一不小心变成了追问,那结果就只能是差强人意了。

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屈辱的岁月”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的涵盖量大,教师不得不加以适当整合。

而在“探究式”的大框架下,教师又不得不设置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环节。

于是这位教师就对教材中相关内容做了如下处理:将课本内容并成两条主要线索,“近代中国和列强的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对于教材重点的处理,她是通过一环接一环的提问来完成的。

这些提问诸如:“虎门硝烟后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后来英法联军又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等等。

这些看似环节紧扣的问题,其实看来可谓漏洞百出。

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这些问题是陌生的,再加上教师为了赶进度使提问的速度加快,这样情况下课堂可能就会步入“无声的世界”。

历史课堂中提问艺术

历史课堂中提问艺术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提问艺术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它被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这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比较高的智力技能,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思考、理解、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并能通过学生的问答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所以提问回答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

下面仅就本人多年从事历史教学对课堂提问的做法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抓住中心,重点和难点发问,不能滥用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以多取胜,问过算完。

这样的提问没有多大价值。

只有能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

教师应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挖掘教材有目的的提问,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能够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二、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有吸引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质疑、解疑,以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仅要使提问的语言带有启发性,而且提问的问题内容本身要带有启发性。

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全身心思考,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就这些问题使学生们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启发性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能促使他们迅速接受新知识,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设疑要“巧”设疑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实质。

提问的内容应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应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所以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置问于学生的疑惑处;2.置疑应在新的知识的联系点;3.置疑应在事件的比较处;4.置疑于思维的转折处;5.置疑应在知识的引申和出发联想处;6.置疑于教学的关键处;7.置疑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处等。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课 堂 提 问在 历 史 教 学 中 既 然 有 这 么重 要 的 作 用 ,应 该 引起 我 们 的重 视 。在 课 堂 上 提 问 , 们 应 该 遵 循 哪 些 原 则 , 能 收 到 我 才 良好 的效 果 ? 什 么 地 方 、 么 时 间提 出 问题 才 较 为妥 当 ? 面 在 什 下 我 就 试 着 结 合 自己 的教 学 实 践谈 谈 几 点 浅 显 的 体会 。 1遵 循 量 力性 原 则 。 力 性 就 是 一 个 适 度 问题 。 度 不 宜 过 . 量 难 高 , 不 宜 过 低 。如 果 一 个 问 题 的提 出 , 班 同学 哗 然 , 先 恐 也 全 争 后 地 抢 着 回答 , 就 是 说 这 道 题 的 难 度 系 数 过 低 , 这 道 题 就 失 也 那 去 了其 存 在 的 意 义 。 问题 的 难 度 系 数 过 高 也 是 不 足 取 的 。 个 问 一 题 的 提 出 , 面 向全 班 同 学 , 回答 的 人 数 需 在 4至 9人 之 间 。 应 能 只 有 像 这 样 的 问题 才 有 在 课 堂 上 存 在 的必 要 。 2遵 循 启 发 性 原 则 。在 导 入 新 课 时 , . 问题 的 提 出是 为 了讲 解
新 内容 版 历 史 不 北
八 年 级 上 册 第 4课 Ut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一课 , 上 新 课 前 , . 国 这 在 先 让 学 生 回 忆 : 代 以 来 , 哪 些 国 家发 动过 侵 略 中 国 的 战 争 ?结 近 有 果 怎 样 ?每 次 战 争 或 战 后 ,都 签 订 了哪 些 不 平 等 条 约 ?然 后 设 问, 当历 史进 入 2 0世 纪 时 , 国还 会 遭 到 外 来 侵 略 和 奴 役 吗 ? 中 如 果会 , 又 是那 些 强 盗 呢 ?接 着 引 导 学 生 阅 读 课 前 提 示 , 而 导 那 从 入 新 课 。在 讲 解 新 课 的 过 程 中 , 于 刚 讲 述 的知 识 , 可 以提 一 对 也 些 问 题 , 往 下 的 内容 服 务 。特 别 是 在 课 堂 总 结 之 后 , 一 些 问 为 提 题 需 具 有 启 发 性 , 学 生 能 够 清 楚 本 节 课 的 重 点 内容 , 课 时 的 使 本 主题 思 想 , 些 都 需 要 在 问题 当 中 得 到 体 现 。 这 3遵 循 思 维 性 原 则 。学 生 既 是 发 现 者 , . 又是 探 索 者 。每 一 个 问题 的 提 出 , 有 利 于 发 挥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 象 能 力 , 要 就 应 想 不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完 全 不 同 的认 识 , 而 可 以说 课 堂 提 因
题 , 生 感 到 似 懂非 懂 、 鲜 有趣 , 学 新 思 维 的 波澜 也 就 因 之 激 起 。这 样 , 使 既 学生认识 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 ,
提 高 了辩 证 思 维 能 力 , 起 到 了增 强 又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归 纳 问 题 能 力 的作 用。
教 学 中有 不 少 难 点 , 分 步 骤 才 需 能 解 答 清 楚 。这 时 提 问 应 由浅 人 深 、
环环 相扣 、 步引导 , 逐 以期 收 到 各 个 击 破 的效 果 。例 如 : 围绕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重 庆 谈 判 这 一 史 实 , 者 提 出 了一 笔
象 力 。 且 标 志着 科 学 的 真 正进 步 。” 而 当代 著 名 的 教 育 家 叶圣 陶 也 认 为 , 教
迎 刃而 解 了 。 4. 回设 问 . 中求 进 迂 退
有 效 做法 :
1适 时 而 问 . 活课 堂 气氛 . 激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应 深 入 钻 研 教 教
有 些 历 史 问题 较 复 杂 , 学 生 正 让
面 回答 . 果 不 佳 。若 采 用 迂 回 设 问 效
师 不 仅要 教 , 而且 要 导 。如 何 “ 呢 ? 导”
的海 洋 。可 见 , 时 的 提 问 可 活跃 课 适
堂 气 氛 , 造 师生 沟 通 的 问题 情 境 。 营
2 疑 新 颖 . 发 学 习兴趣 瑚 激 心 理 学 表 明 , 实 生 活 中 , 熟 现 太 悉 的东 西 人 们 一 般 不 太 注 意 , 为 已 因

农 吁 。
警譬 一 一 _ 囊 誊 _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浅谈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案例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提问: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的原因是 什么?对后来有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案例分析
案例一
“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提问:美国民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事件?
案例二
“罗斯福新政”教学提问: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 响?
02
提问意图要明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出现漫无目的的随机提问。
03
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合适的问题
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避免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问题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涵盖一定的 知识范围。
问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
2023
浅谈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 策略
目 录
• 引言 • 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 有效提问的策略 • 实施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 生互动的常,提高教学质量。
思维能力。 • 多角度设问:有效提问应该多角度设问,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人物或时期。 • 作用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人物或时期。 • 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03
有效提问的策略
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提问意图
01
提问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问题与教学重点、难点相一 致。
利用多种形式,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提问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 等。
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历史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

历史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

历史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初中阶段学习中,学生对学历史没有多大的兴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教学操作的随意性,没有真正去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何去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欣赏到不同思维火花的魅力。

好的课堂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

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提问”。

这就关乎历史教师提问的技巧与如何提问的能力了,这种提问的技能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的提问可以说是课堂环节的一个技术活,好比厨师做出精美菜系中的调料,用得巧,用得好,才会做出美味的佳肴,又比模具师设计图纸中关键环节,几个数据处理的好,形状就出来了,而一堂课几个提问问得好,问得巧,这一堂课也就出彩了。

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问呢,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观察结合自身的体会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质量保证教师提问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把提问作为重要内容来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

就像厨师要做成一道美味的菜,必先提早准备各种素材,否则上课时就可能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有可能提不出什么问题,更不要说质量好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的要有主干性和延展性教师要紧扣课程教学特点、要求、从所教学生年龄、心里特征和原有知识的实际出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一、两个主干性问题,围绕主干性问题精心设计铺垫性问题和延展性问题。

例如在《七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中,主干性问题是“秦巩固统一措施有哪些?”延展性问题有:他创立怎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统一后货币,度量衡是怎样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秦南修灵渠,北筑长城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既可以看出主干性问题既是课堂重点,又是难点,延展性问题服务于主干性问题,有利于主干性问题的突破与深化,做到科学有序,使知识要点在提问过程中消化吸收、巩固,并且让学生熟练利用。

谈谈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谈谈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 有 的教师对学 生的回 族屡次南下 、侵犯 中原 的原因不理解 , 我 明智之举 。随后 , 我又在 表扬该 生勇于发 言的基础上 , 让 其他学生谈谈对该 生观点 的看法 。通过这一方法 , 既解 决了学生 的 疑惑。 又 激发 了学 生的兴 趣 , 还 收到 了 良 好 的课堂秩序 , 可谓一举 多得 。 如此看来 ,
促使学 生通过努 力 , 能解 答 出来 , 即能够
“ 跳 一跳 , 真能 摘到桃 子 ” , 从而增 强 学 生 发 , 祖国海防 的巩 固和祖 国统一大业 的实 面面相觑 , 目瞪 口呆 。 课 堂气氛沉闷 , 学生 学 习的信 心 。例 如 : 在《 汉 朝和 匈奴 的 和 现 , 因而 郑成功 的后代 归清 是顺应潮 流的 不主动积 极参 与教 学 , 这样就 抑制 了学生 战》 一课 中 , 很 多学 生对 历代北 方 少数 民
性、 情感 性、 艺术性 为一体 , 还要促进学生 课的提 问要有广度 、 深度 、 浓度 , 要面 向全 多角度思维 , 张扬个性 , 培养创新 的能力 . 体学 生。教师的提 问“ 量 力而行 ” , 学 生思 学会做 人 。在实 际教 学 中, 不少教 师的提 考 问题就会 “ 尽 力而 为” , 从而真正实 施素 问不注重 艺术 性 , 过于 简 单。诸如 “ 是 不 质化教育 。
理, 使学 生在共 同努 力之 下 , 自己打 开了
得不到及 时的纠正 ,思 维水平难以提 高 ;
斥求异思 维 。 把学 生 的创造 之花 , 异想 之
做 出相应 的处理 : 其次 , 在单 位 时间 内群
思 维路线 , 让学 生通过一 系列的提 问不 断 延展 其思维轨迹 , 感知知 识信 息。 例如 : 在 学 习“ 清朝 派军队进 入 台湾 , 郑成 功 的后 序 的学生突然 冒出一句“ 可耻 ” 的话来 , 我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摘要: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

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知识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探讨了各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33-01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他们富于想象,以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

如何把课堂提问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我认为有几个方法。

一、教师要用智慧提高教学的效益我喜欢通过有效提问来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积极性的几点建议:“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逻辑地、连续提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鼓励学生提问;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

这些建议不仅给教师课堂提问提供了方法,关键要求教师用智慧来教学。

例如,“经济全球化”是个晦涩概念的理解。

依据学生的基础,采用有逻辑地、连续提问方法能解决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课本有提示概念,但部分学生仍然难以理解。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归纳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解,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观点的入场券,并能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

提问的艺术

提问的艺术

提问的艺术【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师非常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提问,提问要有艺术,如果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提问;艺术;历史课堂;有效2012年9月广西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这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会长刘显国在《名师授课实录》中说“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且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

这场革命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新课标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课堂提问则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讲,课堂提问是一种刺激,国外有的教育家甚至把课堂提问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就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一是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如概念、意义、具体事实等,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力,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谁、什么是、哪里、何时等,这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二是理解水平的提问,提问使用的关键词是:怎样理解、有何根据、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等,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弄清知识含义的能力,这是一种中等水平层次的提问;三是应用水平的提问,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主要是训练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提问;四是分析水平的提问,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这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提问;五是综合水平的提问,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综合、归纳、小结、重新组织等,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问;六是评价水平的提问,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你对……有什么看法等。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课堂提问重视起来。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历史提问艺术【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53-01问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

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无的放矢,缺乏任何目的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听一些教师抱怨说:不知道如何设计问题,不知道如何提问。

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对教学大纲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历史教材,提前设计好每一个课堂问题。

争取让每一个课堂问题的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执教《洋务运动》一节的时候,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该节的教学难点在于对洋务运动和推行洋务运动的相关人物的评价,重点在于津务运动开展的目的、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以及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明确重难点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些重难点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提问的针对性原则必须要避免信口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美术家达芬奇的艺术成就时,就可以这样发问:“你们知道达芬奇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吗?它们体现了何种艺术风格?”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明确教材的主旨,更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达芬奇的认识。

但是,如果教师此时做出这样的提问:“同学们请看课文中的插图,你们认为达芬奇是男还是女呢?”这样的提问既不严肃、又缺乏针对性,甚至流于庸俗。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摘要]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提问,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历史课堂提问的作用、方法、尺度等方面进行探[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提问艺术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

”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

”“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实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最佳设疑提问,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一、高中新课标历史课堂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依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连接教师组织教学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的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提问方法得当,那么就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认知历史水平的能力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史兴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而历史教学的提问往往会触及学生的心理。

在求知道路上有了“疑”的学生,便要“思”,于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疑”之情,从而激起学习情感的波澜,对学习就会产生较强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内在的重要驱动力。

对学习有了兴趣的学生,自然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对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提及的问题,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所以说课堂教学的“疑”是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2、培养历史思维。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c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的基本控制手段”,的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论文

浅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思维提问技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亚里斯多德语)。

有了问题,自然会引起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我在七八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帮助。

1、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

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颇感困惑。

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阅读上述材料,然后谈谈自己的认识。

2、假设历史是凝固的现实,历史不能假设。

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

例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

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

浅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教学手段。

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提问;启发;参与;效率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

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设疑、激趣、引思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历史课堂上采取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发挥历史学科功效的关键点。

它不仅直接反映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还很好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效果深有影响。

一、提什么问题1.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书中明确指出:“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

”问题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扣住教学重点,抓住教学难点。

例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中关于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疑:“你觉得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洋务运动没让中国富起来,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随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对洋务运动做出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2.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中,教师可以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作为一战中的战胜国,为什么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略的命运?”可让学生先自己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还被侵略主权,原因在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国力依旧很弱;北洋军阀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享有很多特权等。

3.问题难易要适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

有效提问,“问”出效率

有效提问,“问”出效率

有效提问,“问”出效率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将从认真备课与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注重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与”善待”学生的提问及回答等几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必要性有效性正确方法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的基本手段。

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与课堂提问是否有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问题的提出对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问题设计要科学精当,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1.提问能问旧启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力是人的智能中十分重要的能力。

任何思维与想象都必须借助于头脑中保持的事实与材料。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力的方法很多,但课堂提问则是最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和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把孤立的、零碎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有联系的系统知识,借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提问能诱导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例如,在讲述“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时,尽管教师一再向学生说明,北宋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北宋当作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个王朝,作答时屡犯错误,疑惑不解。

因此,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中只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而没有说它统一了全国?”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探求答案。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从长远来看,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提问。

一、在讲授新课时精心设问,引人入“戏”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

这就犹如一部小说,要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必须有精彩的开篇。

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

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必须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授课伊始,或创设疑境,或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由疑到思,尽快入“戏”。

如在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时,我先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极言隋帝国统一天下的宏大气魄、前无古人的文治武功,然后话锋陡然一转:“为什么不可一世的隋帝国很快就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只享年三十,二世而亡?”如此对比鲜明的设问,使学生兴趣陡起,思维闸门洞开,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而是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所以,精心设问以导入新课,不失为教师可用的一种办法。

二、在教学过程中故设障碍,诱导学生思维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

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

例如:在讲授完“戊戌变法”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却用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以后思想解放的闸门,这该如何理解?”“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前边已学过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了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探究一、研究的意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历史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求历史的精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优化历史,领略历史奥妙,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历史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堂提问则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一)直接提问,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归纳法,强化知识性与总结性问题记忆的督促与检查。

记忆性与总结性的问题是源自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本中可找到,这类封闭性问题,难度不大,只要识记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可选择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提问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设问时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这样的问题一般在课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熟悉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

这类认识性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学生的回答取决于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历史思维活动的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设问的艺术性

中学历史课堂设问的艺术性

中学历史课堂设问的艺术性姚亚丽(宿州矿建中学安徽·宿州234000)【摘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对老师的教学各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历史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艺术性,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提问设问的艺术性【中图分类号】G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5-0163-02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提问中优化设问方法和技巧,增强设问的艺术性,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设问用语的明确性在课堂提问时,除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之外,都应该使学生明确教师要求回答的是什么,不要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从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和答案的随意性。

比如讲到秦的统一问题时,有老师设问,“请问秦是什么时候统一全国的?”这里是应该回答秦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呢?还是应该回答秦的最终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呢?这就是由于设问用语的不明确而导致了学生理解上的歧义。

再比如某教师讲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后,为了强化民国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个知识点,设问:“清朝末年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问得如此宽泛而用语不明,很容易造成答案的随意性,如若不是在刚听完这节课后,我们完全可以得到五花八门的很多答案,而不单单是提问者所希望的留长辫穿马褂等如此的答案。

二、设问对象的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中,设问的灵活性很大,但不管怎样设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问。

设问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首先,要针对教材。

设问一定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问艺术的原因
1.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跨越古今、博大精深的科学。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能“彰往而知来”。

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和内在联系,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同时,历史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资政”借鉴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2.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思维方式的
现代化。

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3.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的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富于想象,常能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不断点拨、引导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和谐状态。

二、历史课堂提问艺术的思路
1.求异设问,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

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

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如果换一个角度发问:“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

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强化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作用。

2.浅处深问,静中得疑
教材的某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

若我们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节时,学生对“国民政府的北伐”这一内容的掌握似乎很容易,从现象上看,仿佛“无疑”。

若及时设问:“南京政府的北伐在形式上是北伐战争的继续,但性质完全不同,这如何理解?”“既然张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为什么日军还要制造皇姑屯事件?”“‘济南惨案’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虽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促其思维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从而排除了疑点,深化了知识。

3.设置障碍,诱导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有意设置障碍。

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促其有新发现。

如讲授完“王安石变法”后,可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
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已学过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

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

例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这时期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2)“造成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开始’等来代替它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为什么称是第二条战线呢?”这样经过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结论,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5.迂回设问,退中求进
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

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设计这样的提问:“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学生回答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若对提问方式稍作变通,设计若干个小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共发表《八一宣
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1935年党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4)“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通过分析、归纳、综合,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较好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点。

6.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针对特殊的历史问题,如果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直接引起对立意见,那么,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讲完“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后,让学生讨论:“假如亚非文明古国不处在大河流域这个有利的位置,那么,这些地区能不能成为文明古国?”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生说:“如果这些地区不处在大河流域,就缺少便利的灌溉条件,因此,农业生产不能很好地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文明古国。

”而有的学生说:“优越的地理环境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古代埃及等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没有当时统治阶级的励精图治,那么,地理环境再优越,也成不了文明古国。

”通过这种设问,激起学生的积极讨论,在争论中形成统一,在矛盾中获得了知识——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历史课堂讲究提问艺术应遵循的原则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因此,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
者,师逸而功倍”。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
提问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因此,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