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讲义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讲解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讲解

04
著作权的基础知识
著作权的定义与分类:作品著作权、著作人身权
著作权的定义
• 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
著作权的分类
• 作品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 权。 • 著作人身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精神 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著作权的归属与转让
商标的申请与注册流程
商标的申请
• 商标申请是指商标申请人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请求授予商标权的活 动。 • 商标申请应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包括商标样本、申请人名称和地址等。
商标的注册
• 商标注册是指国家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授予商标权的过程。 • 商标注册分为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注册公告三个阶段。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诉讼、仲裁、调解等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是指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方式和程序。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诉讼、仲裁、调解等。
• 诉讼 • 诉讼是指将知识产权纠纷提交给人民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的解决方式。 • 诉讼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
专利的申请
• 专利申请是指发明创造者或其利害关系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请求授予 专利权的活动。 • 专利申请应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包括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等。
专利的审批
• 专利审批是指国家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的过程。 • 专利审批分为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公告三个阶段。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擅自 使用其知识产权的行为。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专利权、侵犯商标权、侵犯 著作权等。

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特征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11
发明
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种。 1产品发明是关于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 2方法发明是为解决某特定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手段和步
骤的发明。 3改进发明是对已有的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所作出的实
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
12
实用新型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 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7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
标识作用的设计。
15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发明:新颖性、创造性和适用 性。
外观设计:新颖性、实用性、 富于美感、不得与他人在申请 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 冲突。
16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
申请专创造人就 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是否提出申请专 利的权利。
18
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即专利权的 原始主体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 作出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单位(包 括法人和其他组织)由于不是精神上 的存在,因此本身无法作出发明。
(二)职务发明申请权的归属——原则 上归单位
19
1 职务发明的类型。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 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 创造。具体包括: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 三种情况:
14
不可申请专利权的对象
依据我国《专利法》第5条和第25条的规定,下列对象不授予专 利权: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违反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 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遗传资源——新专利法增加的内容)
科学发现。例如,牛顿的力学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内容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内容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内容目录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意义 (2)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内涵 (2)1.2 知识产权的类型 (4)1.3 知识产权的法律基础 (5)1.4 知识产权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6)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7)2.1 著作权 (9)2.1.1 著作权的定义和构成 (10)2.1.2 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11)2.1.3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 (12)2.2 专利权 (13)2.2.1 专利的定义和种类 (15)2.2.2 专利申请、审查和授予过程 (16)2.2.3 专利的权利范围和许可 (17)2.3 商标权 (17)2.3.1 商标的定义和功能 (19)2.3.2 商标注册、使用和维护 (20)2.3.3 商标侵权行为和处罚 (21)2.4 商业秘密 (22)2.4.1 商业秘密的定义和构成 (23)2.4.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24)2.4.3 商业秘密的泄露和侵权行动 (25)2.5 其他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措施 (26)3. 知识产权法制发展趋势 (27)3.1 知识产权国际化 (29)3.2 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挑战 (30)3.3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32)3.4 知识产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3)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意义知识产权指的是随着人类智慧创造而产生的独创的成果,这些成果往往具有经济价值并受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权。

簡単言之就是,知识产权是指对创造性的精神产品所享有的专用权。

知识产权的意义在于保障创新者的权益,鼓励个体和组织不断地进行创造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包含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商标权:保护商品或服务标志的独创性和辨识能力,防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利用其商誉。

版权:保护文学、艺术、音乐等作品的独创性,赋予作者对作品的发表、复制和改编等权利。

商业秘密:保护企业经营中具有商业价值但未公开的秘密信息,例如配方、技术、客户名单等。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件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件

知识产权的类型
专利权
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授予 发明创造者对其发明创造 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 权。
商标权
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 内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 各项权利,包括商标专用 权、商标转让权等。
著作权
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 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 各项权利,包括发表权、 署名权、修改权等。
02
专利权
转让、质押和诉讼等提供参考依据。
03
商标权
商标权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排 他性使用、收益、处置等。
详细描述
商标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商标权 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排除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保护自己的商业 利益。
03
保护期限
自授权之日起20年。
06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合 作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与条约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 专利组织(IPO)、国际商标组织( ITMA)等。
国际条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 合作条约》(PCT)、《商标国际注 册马德里协定》等。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详细描述
著作权可以通过向国家版权局申请登记获得保护。申 请时需提交作品登记表、权利保证书以及作品的样本 。保护措施包括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对权利的合 理使用限制以及对权利的转让和许可等。
著作权的侵权与维权
要点一
总结词
介绍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维权途径和相关法律法 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展示或 通过网络传播他人作品等。被侵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 、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法律法规 包括《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讲义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讲义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课程重要内容: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第二讲知识产权旳性质分析第三讲知识产权旳特性阐明第四讲知识产权旳法律保护教学目旳:通过本课程旳学习, 学习者可以对知识产权予以宏观把握, 理解知识产权基本理论, 强化自身知识产权旳专业技能。

学习规定:在本课程旳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应当认真阅读教材, 观看教学视频, 完毕有关练习。

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讲授重点:TRIPS协定中旳知识产权发明性智力成果权和商业标识权讲授难点:商业标识权一、知识产权旳概念选择: 如下哪些选项属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旳范围?A 企业专利研发;B企业商标转让;C企业商业秘密管理;D企业劳动协议管理。

答案: A B C(一)“知识产权”术语简介1.术语由来据学者考证, 广泛使用“知识产权”术语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旳。

2.术语翻译知识产权与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二)“知识产权”概念旳界定1.概念阐明知识产权, 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发明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识等享有旳排他、支配旳权利。

2.概念理解(1)知识产权旳主体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 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旳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权主体资格不受民事行为能力旳限制。

(2)知识产权旳客体是知识产品, 即发明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识等知识、标识和信息。

物权客体, 为物;债权客体, 为行为。

(3)知识产权具有对世权和支配权旳属性。

对世权, 义务主体为除权利人之外旳任何人;支配权, 权利人以自己之单方行为即可行使权利。

(4)知识产权在权利旳创设上采法定主义, 即知识产权非依法律规定或确认, 不得自由创设其种类和内容。

(三)知识产权旳范围1.《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 知识产权包括:(1)有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旳权利;(2)有关演出艺术家旳演出、录音和广播旳权利;(3)有关人类旳一切领域内旳发明旳权利;(4)有关科学发现旳权利;(5)有关工业品外观设计旳权利;(6)有关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其他商业标识有关旳权利;(7)与防止不合法竞争有关旳权利;(8)一切来自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旳智力发明活动所产生旳权利。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知识产权: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总论)一、概念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

(知识产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二、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1 知识产权原则上是财产权,只在著作权有所例外。

2 知识产权是支配权和对世权,这一点使得知识产权与物权相同而与债权相区别。

三、特征1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的原因所在。

具体而言,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而商标权的客体则是商标。

2 专有性,又称之为垄断性,即同一智力成果或者商业标记上只能有一个知识产权。

例如两个以上的人作出同一种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人以专利权;两个人就同一类产品就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商标局只能为其中一个人注册而不能为两个人均进行注册。

3 地域性。

地域性的含义有二:其一,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这种地域性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而逐渐消失;其二是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是与地域相联系的。

即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必须明确地域范围,仅授权某些地域范围内行使知识产权,那么被授权人超出此地域范围行使该项知识产权即为侵权行为。

4 时间性。

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这一时间该知识产权保护的智力成果就进入公共领域由全人类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加以使用。

不过商标权的时间性纯粹是基于管理上的需要而设,商标所有人可以不断地续展。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范围一、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司法考试考的就是狭义上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知识产权仅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讲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它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创作者、发明家、创新者的独特贡献,以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共享。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其重要性。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基于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益。

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几个方面。

专利权是指对于发明的独特创新享有的独占权利。

著作权则是对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独占权利。

商标权则是对于某个商业标识的独占使用权。

商业秘密则是指某些商业机密信息的保护。

二、知识产权的类型1. 专利权:专利权保护的是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明和新技术。

它授予发明者对其发明的专有权利,并限制其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该发明。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可以延长多年,以鼓励发明者进行技术创新。

2. 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作品,如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艺术作品、演出等。

著作权授予作者对其作品的独占权利,并限制他人未经授权的使用和复制。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一般较长,以保护作者的权益。

3. 商标权:商标权保护的是商业标志,如商标、标志和名称。

商标授予拥有商标的人对其商标的独占使用权,以保护其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

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保护的是公司的商业机密信息,如客户名单、生产方法和销售策略等。

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通过保密协议和控制措施来实现,以保护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1. 促进创新与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为创作者和发明家提供了对其创造的成果的保护,这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研发工作。

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人们可以有更多的动力去投资和创造新的技术和作品,从而促进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2. 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保护创作者和发明家的权益,防止他们的成果被他人盗用或侵权。

同时,保护知识产权也鼓励创作者和发明家的持续创新和投资。

3. 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保护市场中的公平竞争环境。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PPT课件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PPT课件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01
促进创新
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推动科技进 步和社会发展。
02
维护市场秩序
防止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 者利益。
03
提高国家竞争力
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 国力的重要指标。
知识产权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而逐渐完善。
著作权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 域性等特点。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 、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 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
成果。
著作权的取得与内容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包括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两种。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 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 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商标注册人享有排他的使用权,禁止他人 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
时效性
地域性
商标权有一定的保护期限,需要定期续展 才能维持权利。
商标权只在注册国或地区有效,具有严格 的地域性。
商标权的注册与保护
申请
审查
公告
注册证颁发
商标保护范围
向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 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商标局对申请进行形式 审查和实质审查。
侵权行为
救济措施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权利人可 以采取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和刑事救 济等措施进行维权,包括要求停止侵 权行为、赔偿损失等。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盗窃、利诱 、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 以及违反保密义务等。
06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知识产权法讲义共235张PPT

知识产权法讲义共235张PPT

VS
商标权的限制
商标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合理使 用、先用权、权利用尽等原则。此外,商 标注册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 用商标权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 益。
商标权的注册与保护
商标权的注册
商标注册是取得商标权的法定程序,申请人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商标局对申请注册的商标进 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注册并颁发商标注册证。
知识产权法讲义 共235张PPT
目录
• 知识产权法概述 • 著作权法律制度 • 专利权法律制度 • 商标权法律制度 •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01
CATALOGUE
知识产权法概述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04
定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 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专有性
办理。
先申请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 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
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专利权的申请与授权
• 优先权原则: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 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 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专利权的申请与授权
• 专利授权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新颖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家知识产
权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 实用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04
CATALOGUE

第1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第1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知识产权”包括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工业品外观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号和标记 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基于智力活动而产生
的一切其他权利
1.1.3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空间效力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 知识产权产生的法定性
《伯尔尼公约》所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包括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形 式和表达方式如何。
1.1.5 知识产权(续)
改进分类
创造性知识产权 标记性知识产权 经验性知识产权
1.2 知识产权法及其调整对象
1.2.1 知识产权法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因智慧创作物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取得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同时包涵有某些公法 的内容
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同时包涵有涉外法 的内容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实体法,同时包涵有程序法 的内容
1.3 知识产权法的演进史程
1.3.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史程 1.3.2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史程
1.3.1 知识产权
萌芽阶段(大约在13—14世纪) 初创时期(大约在15—17世纪) 发展时期(大约在18—19世纪) 国际化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90
1967年7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订的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以及根 据这个公约成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缩写为“WIPO”)是“知识产权”概念得 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正式标记。在我国,最 早使用“知识产权”概念的法律,是1987 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通则》。该法第五 章第三节即为“知识产权”,与“财产所 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 “债权”和“人身权”并列为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一、知识产权总论摘要:知识与财产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第一节:知识与财产从字面来看“知识产权”指“对知识的产权”,而“产权”指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因此“知识产权”表面上可被理解为“对知识的财产权”。

换言之,知识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以这种方式去理解“知识产权”的结果,任何知识都成了法律上的财产。

那么,是否任何知识都是法律上的财产呢?或者有哪些形态的知识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法律上的“财产”长期以来指有形财产。

波斯纳等学者认为:法律上的财产必须符合三方面的条件:一因稀缺而具有价值。

二能够归属于某一特定主体拥有,该主体能够排除他人的共享和干涉。

三可以以一定价格让渡给他人。

显然,据这三条件,有体物最容易成为法律上的财产。

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在古代是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例,它显然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指南针在当时能够被称为法律上的财产吗?那么在古代社会,由于不能对发明创造成果进行排他性控制,智力成果不具备成为法律上财产的条件,更谈不上所谓的财产权了。

作品在古代也是如此。

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一旦流传出去就会被广泛传抄。

作者对此也是无力控制的。

发明创造、文艺作品等由信息构成的成果究竟是如何最终成为法律所承认并保护的财产的呢?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17世纪发明了一种灌溉机。

他向当时的威尼斯国王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陛下,我发明了一种只用很简单的方法和很少的费用,而使用非常方便的扬水灌溉机械,仅用一匹马的力量,即可使二十个管口不断地向外喷水。

我费了很大力气,花了很大代价才完成了它。

因此像这样的发明,如果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财产,是不能被容忍的。

所以恳求您除我和我的子孙或从我的后代手中获得这种权利的人以外,在四十年内或在规定的期间内,不允许任何人制造和使用我所发明的新机械,即使是制造了,也不准使用。

第二讲 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第二讲 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二、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权正当性理论
• • • • (一)自然权利理论 (二)人格理论 (三)经济激励理论 (四)利益平衡理论
三、知识创造、使用和传播中的和 谐
• (一)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作为商品的 知识--知识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 (二)知识产权法学分析:知识产权的工 具性--划分知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 性和决定知识独占或分享的工具 • (三)构建知识创造、使用和传播的和谐 秩序--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第二讲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一知识产权的罗马法基础一在罗马法中寻找知识产权理论基础的理由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罗马法基础二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一自然权利理论二人格理论三经济激励理论四利益平衡理论三知识创造使用和传播中的和一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
第二讲 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的罗马法基础
• (一)在罗马法中寻找知识产权理论基础 的理由 • (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罗马法基础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著作权
著作权的类型和保护期限
著作权的类型包括版权和邻接权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 不同类型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等
著作权的权利和限制
定义: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 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 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权利期限: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和期限
保护范围:仅限于注册商标及其 注册范围
期限:自注册之日起10年内有 效,可续展
注册流程:申请、审查、公告、 注册
商标分类:商品商标、服务商标、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商标权的使用和转让
商标权人享有商标专用权 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商标 可以转让商标权 需要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
商标侵权及应对措施
定义:未经商标注册 人的许可,在同一种 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 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 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侵权形式:假冒、销 售假冒商品、反向假 冒、伪造或擅自制造 注册商标标识
应对措施:向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投诉、向 公安机关报案、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权意识:加强自我 保护意识,及时注册 商标并定期检查商标 注册情况,加强品牌 宣传与保护
应对措施:寻求 法律援助,向专 利管理机构投诉, 协商解决等
常见的专利侵权 行为:制造、销 售、使用、进口 等环节中的侵权 行为
专利侵权对企业 的危害:影响企 业的声誉、信誉 和正常的生产经 营活动,甚至面 临倒闭风险
商标权
商标注册流程和申请文件
商标注册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公告、注册四个阶段 申请文件包括商标图样、商品或服务项目、商标注册申请书等材料 商标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 商标注册申请应当向商标局提交申请书等必要文件,并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案例三:网络盗版侵权案
总结词
网络盗版侵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网 络上传播、销售其作品的行为,如盗版电影 、音乐、电子书等。
详细描述
某作家创作了一本畅销小说,并在网络上发 布。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该小说,制 作成电子书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公众下载, 导致作家经济损失。作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 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 损失。法院最终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
06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案例一:专利侵权纠纷
总结词
专利侵权纠纷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擅自实施其专利技术的行为,如制造、 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
VS
详细描述
某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环保汽车,并获得 了专利权。然而,另一家公司未经许可, 制造、销售该环保汽车,导致专利权人损 失巨大。专利权人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 权并赔偿损失。法院最终判决侵权公司停 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专利权人经济损失。
著作权保护策略
加强法律意识
及时登记
了解和学习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 律意识,明确侵权行为和处罚措施。
及时对创作完成的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 以便在受到侵权时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
选择可靠的版权代理机构
建立著作权管理体系
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版权代理机构进行代 理,可以获得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和更高效 的登记流程。
公告及异议
商标通过实质审查后,会进行公告,他人可以在此期间提出异议。
注册公告
公告期满无人异议的,商标予以注册并颁发注册证书。
商标权保护策略
及时注册
在商业活动开始前或尽早 申请商标注册,以获得法 律保护。
监测与维权
定期对市场进行监测,发 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维权。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六、邻接权
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在传播作品过程中产生 的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作品传 播者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邻接权主要包括:出 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报刊享有的权利;表演者 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 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 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二)著作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 ----不必经过许可,不必支付报酬 (2)法定许可使用 ----不必经过许可,应当支付报酬




合理使用: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 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 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 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 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 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 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 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 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法定许可使用: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 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2)作品在报刊 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 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 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 付报酬。(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 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 制品(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 发表的作品。(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 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3.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商标权的取得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商标权的取得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 商标权的取得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商标权的取得。

司法考试复习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我们深知考生的艰辛, 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知识, 供大家参考。

1.取得商标权的途径:注册2.商标注册的原则(1)申请在先原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 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 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 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 驳回其他人的申请, 不予公告。

(2)自愿注册原则烟草制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

(3)优先权原则产生优先权的基础有两个:首次申请、首次使用。

①首次申请是指,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 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种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 可以享有优先权。

②首次使用是指,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办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 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 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3.商标注册的条件(1)商标注册申请人的条件任何民事主体都可申请商标注册。

外国人申请商标注册享有国民待遇。

(2)商标构成条件4.商标注册程序(1)申请的代理本国申请人可以直接办理, 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组织办理;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或办理其他商标事宜, 应当委托国家认可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代理。

(2)注册申请商标注册包括转让注册, 续展注册、变更注册、重新注册等多项商标事务的注册登记。

商标注册申请应当按照商品分类提出。

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 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变更注册自然状况, 如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必须提出变更申请。

(3)审查和核准正常程序为:申请初步审定公告核准注册并公告①申请可以直接驳回, 不予公告②公告后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③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异议裁定不服的, 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再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第二讲知识产权的性质分析第三讲知识产权的特征说明第四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对知识产权予以宏观把握,理解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强化自身知识产权的专业技能。

学习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认真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相关练习。

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讲授重点:TRIPS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和商业标记权讲授难点:商业标记权一、知识产权的概念选择: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范畴?A 企业专利研发;B企业商标转让;C企业商业秘密管理;D企业劳动合同管理。

答案:A B C(一)“知识产权”术语简介1.术语由来据学者考证,广泛使用“知识产权”术语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2.术语翻译知识产权与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二)“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1.概念说明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等享有的排他、支配的权利。

2.概念理解(1)知识产权的主体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权主体资格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

(2)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即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等知识、标记和信息。

物权客体,为物;债权客体,为行为。

(3)知识产权具有对世权和支配权的属性。

对世权,义务主体为除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人;支配权,权利人以自己之单方行为即可行使权利。

(4)知识产权在权利的创设上采法定主义,即知识产权非依法律规定或确认,不得自由创设其种类和内容。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1.《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知识产权包括:(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一切来自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创造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为TRIPS协定)根据TRIPS协定第1.2条:就本协定而言,“知识产权”一词指作为第二部分第1节至第7节主题的所有类别的知识产权。

(1)版权与相关权利(各成员应遵守《伯尔尼公约》(1971)第1条至第21条及其附录的规定);(2)商标(任何标记或标记的组合,只要能够将一企业的货物和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即能够构成商标。

此类标记,特别是单词,包括人名、字母、数字、图案的成分和颜色的组合以及任何此类标记的组合,均应符合注册为商标的条件);(3)地理标志(“地理标识”指识别一货物来源于一成员领土或该领土内一地区或地方的标识,该货物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4)工业设计(各成员应对新的或原创性的独立创造的工业设计提供保护。

各成员可规定,如工业设计不能显著区别于已知的设计或己知设计特征的组合,则不属新的或原创性设计。

各成员可规定该保护不应延伸至主要出于技术或功能上的考虑而进行的设计);(5)专利(专利可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无论是产品还是方法,只要它们具有新颖性、包含发明性步骤,并可供工业应用);(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在保证针对《巴黎公约》(1967)第10条之二规定的不公平竞争而采取有效保护的过程中,各成员应依照第2款对未披露信息和依照第3款提交政府或政府机构的数据进行保护。

第2款:(a)属秘密,即作为一个整体或就其各部分的精确排列和组合而言,该信息尚不为通常处理所涉信息范围内的人所普遍知道,或不易被他们获得;(b)因属秘密而具有商业价值;并且(c)由该信息的合法控制人,在此种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步骤以保持其秘密性质。

第3款:各成员如要求,作为批准销售使用新型化学个体制造的药品或农业化学物质产品的条件,需提交通过巨大努力取得的、未披露的试验数据或其他数据,则应保护该数据,以防止不正当的商业使用);(8)对协议许可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文学产权与工业产权1.分类依据对知识产品的消费方式进行划分:用于精神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文学产权,典型代表为著作权;用于物质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2.工业版权工业版权的特点:受保护对象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法要求)和独创性(著作权法要求);实施工业产权法中的注册保护制和较短保护期;专有权人主要享有著作权法中的复制权和发行权,但没有著作权主体的广泛权利。

典型代表为集成电路布图权。

(二)创造性智力成果权与商业标记权1.分类依据知识产权的价值渊源进行划分:权利的价值直接来源于智力成果本身的利用,是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权利的价值主要直接来源于权利主体的商业信誉(即后续活动所产生的价值的),是商业标记权,包括商标权。

2.商业标记权对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影响(1)注册商标有效期的说明;(2)注册商标的续展次数无限制;(3)如果对注册商标予以有限期的保护,其不良影响的说明:强制企业定期更换识别标志,不当增加了竞争成本。

第二讲知识产权的性质分析讲授重点: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属性讲授难点:意思自治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适用一、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一)国内外的认识1.TRIPS协定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private rights.知识产权属私权。

2.我国学术界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根据权利客体不同,可以分为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意义1.任意性规范TRIPS协定宣告知识产权属私权,一方面揭示了知识产权权利性质的争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任意性规范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实际存在。

2.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内中的适用。

(三)规范的实证分析1.《专利法》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保护。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专利申请权共有、专利转让和许可使用、委托专利、合作专利和职务专利等领域。

2.《商标法》商标注册的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许可适用、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商标使用的管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等领域。

3.《著作权法》著作权(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归属、权利的保护期、权利的限制)、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著作权及邻接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等领域。

(四)小结1.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等领域为主。

2.质疑意思自治原则是否可以延伸适用到知识产权创造领域。

例如:第三人成为发明创造的发明人。

3.提前的结论知识产权的特征决定了知识产权产生、知识产权内容和知识产权限制的法定性。

(五)举例说明:意思自治原则与职务发明创造1.法律规范1984年《专利法》第6条与1992年《专利法》第6条:2000年《专利法》第6条与2008年《专利法》第6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2.分析说明(1)第3款的“利用”如何界定以及对第1款性质的影响?如果将主要利用涵盖其中,则第1款即为部分性质的任意性规范;如果不将主要利用涵盖其中,则第1款即为强行性规范属性。

(2)在第3款中,没有“约定”之时,技术成果权利主体的确认?理论上可有三种选择,即为单位单独所有或发明人单独所有或单位与发明人共有。

(3)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职务发明创造权益?①企业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的权利限制条款;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章中就“主要利用”的说明;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的补偿机制设立。

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章中的“擅自利用企业资源研发”的相关条款。

二、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属性(一)知识产权性质的双重论1.知识产权性质的双重论知识产权既为财产权又为人身权;2.知识产权性质的单一论知识产权属于财产权,但是,著作权兼具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性质。

专利权就是单一的财产权,虽然发明人享有人身权,但是由于发明人与专利权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所以发明人的权利性质不能影响到专利权人的权利性质。

(二)知识产权财产权属性的意义1.知识产权主体可以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客体直接获取财产收益2.知识产权主体的意思自由在财产权范围内有效3.知识产权主体因财产权获益时的权利义务平衡(1)权利瑕疵担保责任;(2)其他义务的承担。

例如,《商标法》第40条第1款: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①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是否会因产品质量缺陷致人损害承担责任?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如何承担上述责任?③企业如何在注册商标使用许可中保护自己的利益?(3)物权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在知识产权取得方式中的适用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取得物权。

物权的继受取得又称为物权的传来取得,是指基于一定法律事实,依赖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权。

(三)知识产权财产权属性的表现1.知识产权的转让(1)知识产权转让的效力说明(2)著作权:转让著作财产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3)注册商标: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4)专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转让费分期付款型专利转让合同的分析。

涉及条款:2010年《细则》第14条第2款:专利权人与他人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

2.知识产权的使用许可(1)知识产权使用许可的效力说明(2)著作权:著作权许可使用,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