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资料1、中学语文教学法就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得规律与方法得学科。

2、教学法得“法”有两层含义一就是方法论得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得认识与研究。

二就是语文教学得具体得方法、方式、技能与技巧。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要培养学生得教学能力。

3、“语文”实际上指得就是汉语文。

汉语就是中华民族得共同语。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就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得。

中国历史上得语文教育,就是综合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得混合型得教育之中。

“五四”运动以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

在小学、初中设“国语”课,高中仍沿用“国文”。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得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3 、语文学科得性质可作如下表述: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得与主要内容得文化基础课。

1、语文学科就是基础课——就是工作与学习得基础,就是学习其她各学科得基础。

4、语文学科就是文化基础课——指其饱含思想文化内涵。

3、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得与主要内容得文化基础课——强调这门学科主要在四项语文能力得培养而不在其她。

有关得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要围绕与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得培养之中。

5、语文学科得特点:语文学科得技能性与实践性。

语文学科得思想性与人文性。

语文学科得社会性与综合性。

6、根据什么来确定学科得目得任务呢?1国家得教育方针与有关得教育法规。

2学科得内容与特点。

3社会需要。

4学生得年龄特征。

7、正确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目得任务,要注意以下各点:1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得能力,养成学习语文得良好习惯,就是语文学科得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就是语文教学问题得中心所在。

2围绕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来进行。

3强调学生得主动性与实践性。

4重在打好基础。

8、一份比较完备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基础内容应包括如下各项:1语文学科得任务及其重要性;2语文学科得教学目得与教学要求;教学目得就是依据学科教学得总任务来确定得。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精)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精)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精)绪论(1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页。

(2黎锦熙于1924年撰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以教学法命名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

(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它既要研究语文,又要研究教育,是一门运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为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

(4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5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

2.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心。

(6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7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1.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

3.历史文献法。

4.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1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

1.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3.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2语文学科的特征:1.符号性。

2.民族性(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3语文学科的固有本质属性是工具性,重要属性是人文性,两者都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

(4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3.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5语文学科的人文性:1.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2.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

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1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教学目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的总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贯彻和落实教育目的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对教育目的的进一步阐述。

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资料1、中学语文教学法就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得规律与方法得学科。

2、教学法得“法”有两层含义一就是方法论得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得认识与研究。

二就是语文教学得具体得方法、方式、技能与技巧。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要培养学生得教学能力。

3、“语文”实际上指得就是汉语文。

汉语就是中华民族得共同语。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就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得。

中国历史上得语文教育,就是综合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得混合型得教育之中。

“五四”运动以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

在小学、初中设“国语”课,高中仍沿用“国文”。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得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3 、语文学科得性质可作如下表述: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得与主要内容得文化基础课。

1、语文学科就是基础课——就是工作与学习得基础,就是学习其她各学科得基础。

4、语文学科就是文化基础课——指其饱含思想文化内涵。

3、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得与主要内容得文化基础课——强调这门学科主要在四项语文能力得培养而不在其她。

有关得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要围绕与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得培养之中。

5、语文学科得特点:语文学科得技能性与实践性。

语文学科得思想性与人文性。

语文学科得社会性与综合性。

6、根据什么来确定学科得目得任务呢?1国家得教育方针与有关得教育法规。

2学科得内容与特点。

3社会需要。

4学生得年龄特征。

7、正确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目得任务,要注意以下各点:1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得能力,养成学习语文得良好习惯,就是语文学科得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就是语文教学问题得中心所在。

2围绕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来进行。

3强调学生得主动性与实践性。

4重在打好基础。

8、一份比较完备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基础内容应包括如下各项:1语文学科得任务及其重要性;2语文学科得教学目得与教学要求;教学目得就是依据学科教学得总任务来确定得。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复习资料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复习资料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复习资料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总和,包括一切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自然、人文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又称教学资源,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直接因素。

这里所使用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

2 语文课程资源类型:(1)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2)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4)语文课程资源的其他类型 3 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丰富性、潜在性、生成性、言语性4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文化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功能原则5 语文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第九章1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过程将在语文课程实施层面引发深刻变革,即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师生角色等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2 媒介语言:从广义上讲,凡使用来传播信息的符号,包括文字、线条、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表、光线、色彩、影调、角度、景别、蒙太奇、特技等都属于媒体语言。

从狭义上讲,媒介语言单指在媒体中使用的语言、文字。

从语文教学上讲,媒介语言包括在媒体中使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包括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网络语言等 3 媒介语言的特征:(1)传播内容具体、形象、丰富(2)传播速度及时、迅捷、高效(3)传播手段多样、灵活(4)媒介语言具有“拟真性” “虚拟性” 容易误导受众。

、,第十章 1 语文教学评价的特点:(1)诊断性(2)全面性(3)多元性2 语文教育评价应具备的作用:反馈、激励、甄别、导向3 语文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在系统搜集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结果所做的价值判断、描绘和把握。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1.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语文学科的定义、性质、目标、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2.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语言的表达功能、语言文字的特点、语言文字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3.语文学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讲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

4.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5.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课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方面的知识。

6.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作文的写作方法、作文的文体、作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7.语言文字的规范与修辞:包括字音字形、词汇的应用、语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8.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古代文化、古代诗词、古代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9.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包括现代文化的主题、现代文化的特点、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10.影视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包括影视作品的剧情、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影视作品的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11.了解教材、素材和教学资源的使用:包括教材的解读、教学素材的收集、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12.语文教学中的学法训练:包括阅读训练、写作训练、思维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所必需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

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知识点(湖北)

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知识点(湖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零章绪论 (3)第一章语文教师专业化 (3)第二章语文课程百年沿革及其经验教训 (5)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 (5)第四章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6)第五章阅读教学 (7)第六章写作教学 (9)第七章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 (10)第八章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语文生活语文活动 (12)第九章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教学 (13)第十章复习考试评价 (14)人的相互关系。

”师生之间这种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就是对话关系。

4、教师成长中的自我更新持续的自我更新是许多优秀教师的共同特点。

当然,这种自我更新与他们的高远目标、不断反思、踏实行动是分不开的。

5、语文教研中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语文科研的生命,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科研。

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不仅体现在提出新观点建立新体系、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方面,更重要的是沉潜在对学生的引导之中。

第二节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简答题)1、语文知识素养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语文教师需要了解的普通文化知识包括思维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教育学(2)心理学(3)学科教育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简答题)1、专业知识素养2、专业技能素养3、专业情意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简答题)1、教育信念的发展2、专业知能的发展3、专业情意的发展专业技能素养★★★★专业技能素养。

(简答题)1、教学技巧教学技巧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控制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

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的本领。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观察学生的能力。

教材教法的大题考点

教材教法的大题考点

教材教法的大题考点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1.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语文作为文化的特殊性在于既是文化本身,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在于负载着人文性的工具。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正式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本理念A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新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A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汲取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经验,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B 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

C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照1-2、3-4、5-6、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科层整体性与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D学段目标与内同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填空、简答: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

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

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动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写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未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所倡导;②在“写以致用”思想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③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18.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特征: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②写作指导缺位;③写作教学观念落后;④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⑤写作体式要求失当19. ①关于“写什么”:首先,要理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其次,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最后,要研究学生有效的写作实践。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8.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语文教学的基础水平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10语文水平即理解、使用语言的水平,它是以为核心的。

三、问答题(50分)1、谈谈你所在的学校是如何展开集体备课活动?(5分)2、阐述你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点?(5分)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你是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的?(5分)8、交际工具。

9、听、读。

10、思维水平。

三、1、答案要点:“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

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

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增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升备课实效。

2、答案要点: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

适合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合预先规定的课程。

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使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使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持续协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水平。

3、答案要点:第一、理清记叙文的结构。

第二、把握记叙文的线索。

第三、概括记叙文的主题。

教材教法知识考点

教材教法知识考点

教材教法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知识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1.语文课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语言、思想、情感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

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

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1.三级课程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类,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步骤和类型1.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是深刻领悟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学情、针对实际合理安排的复杂思维过程。

2.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步骤; a.研究教材 b 研究学生 c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3.研究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资料分析法、问卷归纳法、征求意见发4.教学设计的含义是通过前面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和把握,从两方面综合分析研究把所学成的教学思路写出来。

5.语文教学设计按照教学时间和内容包含范围来分,有学期教学设计、模块或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或课时教学设计。

6.学期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任课程在一个学期中教学工作的全面考虑和通判安排,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实施方案。

7.模块或单元教学设计是之教师以所任课程的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为单位的设计的实施方案,一般来说,完成一个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需要几周或几课时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就要对模块或单元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可行、施教方案经行整体规划安排。

8.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设计、课时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1.语文教学目标的含义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评价每一次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

湖北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湖北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适用湖北)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内涵、类型、特点、优缺点、注意问题等。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教学法的“法”的含义。

答:教学法的"法"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层含义,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

考点2:简述如何学好中学语文教学法。

答:(1)首先,应当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去分析实际的教学活动。

(2)其次,本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利用诸多学科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着语文教学的进步。

①作为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法属于教育科学范畴。

教育学特别是其中的教学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

学习过程又有大量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心理科学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③语文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与语文教学法联系更为密切。

④语言学的各学科和语文教学关系密切。

⑤中文专业所学的文学类各学科,也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⑥美学、美育渗透学校教育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

语文教学是其中闪亮的一环。

考点3:简述设计教学法试验的优点。

答:(1)教学贴近儿童生活,学用结合;(2)学生能在兴趣支配下充分活动;(3)有利于训练知行合一的态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4)在活动中能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精神;(5)活动步骤符合人们的认识历程。

考点4:简述《国文百八课》进步性的主要表现。

答:(1)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以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为中心,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注重知识传授C. 强调应试技巧D. 重视文学素养答案:A2.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阅读的比重是()。

A. 30%B. 50%C. 70%D. 90%答案:B3.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是()。

A. 10%B. 20%C. 30%D. 40%答案:B4. 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是()。

A. 10%B. 15%C. 20%D. 25%5.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的比重是()。

A. 10%B. 20%C. 30%D. 40%答案:C6. 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B7. 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C8.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B9. 初中语文教材中,跨学科学习的比重是()。

B. 10%C. 15%D. 20%答案:A10. 初中语文教材中,教师用书的编写目的是()。

A. 指导学生自学B. 帮助教师备课C. 辅助家长辅导D. 促进学生考试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答案:以学生为中心2.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阅读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50%3.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20%4. 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20%5.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30%6. 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10%7. 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15%8.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比重应占______。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doc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doc

10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是语文教育专业(专科)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动态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要求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学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语文新课程的实践,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

本课程在考试方面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以理解为主。

1、识记: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的名次术语、时间、人名、著作、事件、法规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了解、识记的能力。

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

2、理解: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把握、领悟能力。

依不同要求分为三种类型:(1)能概括要点或辨别正误,不展开论述;(2)能作简要的阐述、分析;(3)能作综合性分析或论述。

其中(1)(2)主要以“判断”“简答”“分析”题型呈现,(3)主要一“论述”题型呈现。

3、应用:主要考核学生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策略、简要的方案设计等。

主要以“综述”“应用”或“案例分析”等题型呈现。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将在考试内容中标明,其中了“理解”部分只以字母标注,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是,应根据考纲要求,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还要把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材的学习结合起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点,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考试内容绪论一、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二、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三、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和学习方法第一章中学语文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第一节中学语文科的性质(1课时)一、“语文”的含义二、语文学科的性质三、正确认识中学语文科性质的重要意义第二节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任务(1课时)一、语文基本素材(字、词、句、语感)二、语文基础知识三、语文基本能力四、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课文第二章中学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大纲的地位二、大纲的作用三、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大纲简介四、现行语文教学大纲简介第二节中学语文教材一、中学语文课本的地位和作用二、中学语文教材的类型三、选文标准四、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现行语文课本简介六、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求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和类型一、语文教学过程的概念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异同点三、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类别四、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五、组成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单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预习阶段三、教读阶段(一)指导理解标题(二)介绍作家和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三)文字教学(四)词汇教学(五)句子教学(六)段落教学(七)求旨教学(八)篇章教学四、练习、巩固阶段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的特性一、语文教学原则的含义二、语文教学原则的特性(客观性、主观性、整体性、发展性)三、语文教学原则与一般教学原则的联系与区别四、语文教学基本原则体系第二节贯彻语文教学原则的途径和方法(3课时)1、语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原则2、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3、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4、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学习互相促进的原则第五章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概说一、教学方法的内涵二、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三、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1、依存性2、多样性和统一性3、局限性和发展性4、可补偿性第二节中学语文基本教法一、讲述法:二、问答法三、电化教学法第三节中学语文基本学法一、朗读法二、默读法三、讨论法四、练习法第六章阅读教学设计第一节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发展一、阅读能力的构成二、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其他因素三、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阅读教学设计的含义二、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第三节单篇教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一、教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读课文设计要点三、讲读课文的几种设计模式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模式、提问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第四节单篇自读课文的教学设计(2课时)一、单篇自读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单篇自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要点(2课时)三、单篇自读文的几种设计模式魏书生“六步自学”模式、潘凤湘“八步教读”模式、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模式第五节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一、单元教学的特点二、单元教学的意义三、单元教学设计的常见模式演绎式、归纳式、比较式四、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七章中学语文教师的备课第一节备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9969、备课的意义二、备课的内容第二节教案的编写和使用一、教案的格式二、编写教案的要求三、教案的使用第三节练习设计一、语文练习的类型二、练习设计的要求三、练习的批改和讲评第四节板书设计9969、板书的作用二、板书的要求三、板书的内容四、板书的类型五、板书的方法范文教学研究第一节语文教师对范文的钻研一、文章阅读的类型二、语文教师钻研范文的特点第二节实用文体的教学研究一、记叙文教学的特点、作用、教学要点二、说明文教学的特点、作用、教学要点三、议论文教学的特点、作用、教学要点;四、应用文教学的特点、作用、教学要点第三节文学作品教学一、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二、小说教学的特点、教学要点三、诗歌教学的特点、教学要点四、散文教学的特点、教学要点五、剧本教学的特点、教学要点第四节文言文教学一、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和特点二、文言文教学要点三、文言文教学的常用方法试读、试讲、试译、串讲、评点、比较和归纳四、文言文练习方法回讲、诵读与默写、翻译与标点第五节语文知识教学一、语文知识的内容二、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精要、好懂、有用三、语文知识教学的方法第九章作文教学第一节作文教学的意义、性质和目标一、作文教学的意义二,作文教学的性质习作性、操作性、阶段性、创造性三,作文教学的目标第二节作文教学过程及其改革一、作文教学过程的含义二、我国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三、作文教学过程的探索和改革第三节作文训练的方式一、口头作文连词说话、看图说话、介绍见闻、实物介绍和描述、现场观察描述、专题讲演二、书面作文命题作文、限条件作文、话题作文自由拟题第四节作文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写作前指导观察、搜集材料的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构思的指导二、作文中指导开拓思路的指导、锤炼言语的指导、修改文章的指导三、作文后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第十章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口语交际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一、口语交际的特点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第二节说话能力的培养(2课时)一、说话训练的内容二、说话训练的方式方法三、说话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听话能力的培养(1课时)一、听话训练的内容二、听话训练的方式方法三、听话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参考书目朱绍禹著《中学语文教学法》张鸿苓、张锐著《中学语文教学》余应源主编《语文教育学》《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一章是语文教师专业化。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Ⅰ.专业知识素养1、语文知识素养:(1)语言学(2)文字学(3)文章学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1)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1)教育学(2)心理学二、专业技能素养1.运用媒体引导的教学技能(3)学生的教学技能(4)2、教学能力:(1)观察学生的能力(2)组织教学的能力(3)分析教材的能力(4)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二章是语文课程百年的演变及其经验教训。

语文学科百年发展历程一、语文教育的意义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社会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

我们所说语文教育,就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的学校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由于语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汉语教育几乎与人类教育活动同时产生。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没有独立设科,尤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识字与写作教学:根据汉字的特点和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1辨认、说话、书写和使用,并注重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2.使用押韵和对仗促进阅读和记忆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阅读教学:“文学与道”1阅读,思考与展览2评论法作文教学:“单词(字典)与意思(意义与理论)并重”1注重基本技能训练2多读、多写、多变,强调学生应该改变自己。

3从模仿开始,先“释放”(粗体写作),然后“关闭”(仔细写作)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特点:1、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语文与选士制度密切相关3.语文教学基本上与口语脱节。

4.教学方法以讲座和个别教学为主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1、识字教学“韵文化”2、系统的文章之学3、大量的读、写实践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性质:科举的附属内容:识字加读写古文方法:背诵和模仿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简答: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

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

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动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写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未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所倡导;②在“写以致用”思想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③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18.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特征: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②写作指导缺位;③写作教学观念落后;④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⑤写作体式要求失当19. ①关于“写什么”:首先,要理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其次,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最后,要研究学生有效的写作实践。

②关于“怎么写”20.口语交际教学,原名听说训练。

第二次飞跃是在新世纪之初,其明显的标志是2001年7月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以往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突出了口语的交际功能。

21.听说能力的基本结构:①听话能力结构:a.感知语言能力;b.理解语言的能力;c.品评语言的能力;②说话能力结构:a.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b.口语材料的选择能力;c.语音运用及应变能力22.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种质地的课程内容:①反思性的课程内容;②形成性的课程内容;③技巧性的课程内容23.从课程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①设置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语文课程观;②设置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a.密切了语文课程与多个领域的联系,b.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保障,c.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③设置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2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①活动准备阶段;②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③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④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25.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①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②全面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③关注问题意识和多样化的探究;④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⑤重视过程和体验26.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①学生作品平均法;②教师观察交流评价法;③问卷调查法27.高中阶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课程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即由原来实行单一的必修课变为必修课加选修课,于是就产生了学生的选课制。

学生选课制的到来,必然引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也就是说, 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

由此可见, 学分制与选课制密切相关。

28.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①范文系统;②知识系统;③作业系统;④助读系统29.语文教材的功能:德智启迪功能; 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30.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有综合型(合编型和分科型(分编型两种编制类型31.语文教材的特质:基础性;系统性; 典型性;具体性32.语文课程资源类型:①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②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③显性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④语文课程资源的其他类型33.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丰富性;潜在性;生成性;言语性34.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文化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功能原则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在语文课程实施层面引发深刻变革, 即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师生角色等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36.媒介语言的特征:传播内容具体、形象、丰富;传播速度及时、迅捷、高效;传播手段多样、灵活;媒介语言具有“拟真性”、“虚拟性”,容易误导受众37.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走向质性课程评价:质性课程评价与量化课程评价;量化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批判;走向质性课程评价38.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语文质性评价的重要方式;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评定39.学科的特点:①理论性;②实践性;③综合性40.工具性: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②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③以语文为工具从事其他的学习,语文是基础工具;人文性:①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②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③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一个人的言语世界有多大,他的生活外延就有多大;④就汉语而言,它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从其外在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41.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空间因素:教师、学生、教材;时间因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结果。

42.中学语文教学原则:①德育、美育和智育相统一的原则;②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③发展智力原则;④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43.评价的特点:诊断性、全面性、多元性44.语文教育评价应具备的作用:反馈、激励、甄别、导向45.传统语文评价方法是考试。

46. 阅读教学方法选择:①记叙文教学方法:讲析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②议论文教学方法:辩论、演讲;③文言文教学方法:诵读、句读、翻译、鉴赏、背诵。

作文教学方法选择:①单项作文训练;②命题作文训练;③供材料作文训练;④想象作文训练;⑤话题作文训练;⑥自由作文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听讲;诵读;复述;问答;讨论;辩论、演讲、讲故事47.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法(属于参与式:定向(明确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自学;讨论(先小组,后班级;答疑;自测;自结48.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自读课(认读、辩题、审题、发问、质疑、评论分析讲读课;作业课;复读课名词解释:1.语文素养:指人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在语文修养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它包括作为行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与语文内涵相关系的心理特征。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红领巾教学法:解放初期(1956年,苏联教育学家普希金在北师大讲授《红领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学模式。

理论上是三个阶段:起始——阅读分析——结束,在实践上表现为介绍作家的时代背景、解释生词难句、朗读、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一模式。

通常称为讲读法,对我国语文教学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机械模仿、公式化形式主义倾向。

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合形态。

4.教材:关于教材最一般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

其中,教科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

狭义的语文教材的概念是指语文教科书。

5.语文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6.媒介语言:从广义上讲,凡是用来传播信息的符号,包括文字、线条、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表、光线、色彩、影调、角度、景别、蒙太奇特技等都属于媒体语言。

从狭义上讲,媒介语言单指在媒体中使用的语言、文字。

从语文教学上讲,媒介语言包括在媒体中使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包括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网络语言等。

7.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总和,包括一切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自然、人文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又称教学资源,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直接因素。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

8.语文教学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的理论,研究语文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9.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到达的具体要求。

10.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师的实施过程,是语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指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品德的过程,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整体相统一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