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叶及叶类药材
药用植物学04第三节 叶
![药用植物学04第三节 叶](https://img.taocdn.com/s3/m/d72ee6aec5da50e2534d7f2c.png)
•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
•
三出复叶
•
掌状复叶
•
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
•
二回羽状复 叶、三回羽状复叶)、
•
单身复叶
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的区别:
1. 复叶的叶轴的顶端无顶芽,而小枝的顶端具顶芽; 2. 复叶小叶的腋内无侧芽,总叶柄的基部才有芽,而小枝的每一单叶叶腋内均有
(清热除烦,口舌生疮,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
二、叶的组成
1.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薄而扁平绿色。叶片 的全形称叶形,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之分,顶端 称叶端或叶尖,基部称叶基,边缘称叶缘。叶 片内分布许多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 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
2. 叶柄:叶片与茎连接的部分,常呈圆柱形,半 圆柱形或稍扁平,上表面(腹面)多有沟槽。 其形状随植物种类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苞中的各个苞片,称总苞片; 小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
的苞片称小苞片 。 佛焰苞: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面,常围有一片大型
的总苞片,称佛焰苞,如天南星、半夏等。
叶的变态2:
鳞叶:鳞茎上的叶、根茎球茎上的退化叶、 地上茎上的退化叶、鳞芽上的鳞片
叶的变态3:
刺状叶:由叶片变成的坚硬的刺状叶。 刺槐的刺是由托叶变的,小檗的叶变 成三棵针。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第三节 叶
一、概述
叶的生理功能 :
1. 光合作用
2. 蒸腾作用
3. 气体交换
4. 此外还有贮藏、繁殖作用
药用的叶很多,例如: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f9e0cd4b73f242326c5f6f.png)
药植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2、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3、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呈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异型叶性: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型叶性。
5、双悬果:伞形科的植物的分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着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特称双悬果。
6、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可进行增粗生长。
7、模式植物细胞: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把这个细胞叫做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8、药用植物:在生活中,凡是在医疗、诊断、保健、预防疾病以及其他方面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统称药用植物。
9、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小麦等。
10、颖果: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稻、麦、玉米、薏苡等,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蝶形花冠:花瓣5片分离,排成蝶形,上面一片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形小且上部稍联合并向上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大豆、甘草等豆科植物。
12.维管束:是在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13.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14.坚果: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板栗、榛子等壳斗科植物的果实,这类果实常有总苞(壳斗)包围。
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共5篇)
![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a191f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f.png)
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共5篇)第一篇: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的鉴定)叶类中药药用部位一般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
叶类中药多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个别以叶的一部分入药,如桂丁,为肉桂叶柄。
叶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观察其特征时常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
一般应注意叶片的形状;长度及宽度;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及有无毛茸和腺点,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叶片的质地;叶柄的有无、形状及长短;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的有无;以及叶片的气和味等。
二、显微鉴定叶的组织构造常由叶的表皮、叶肉及叶中脉三个部分构成,要注意观察每个部分的构造特征。
通常作叶中脉部分的横切面,同时还应做叶片的上下表面制片或者粉末制片。
(一)表皮1.横切面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特征及附属物,如角质层、蜡被、结晶体、毛茸的种类和形态及内含物等。
表皮多为 1 层细胞,亦有为 1 层以上细胞的复表皮,如夹竹桃叶。
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有较大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
有的表皮细胞较大,内含葡萄状钟乳体,如桑科植物桑叶,或含螺旋状钟乳体,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簇状橙皮苷结晶体,如唇形科植物薄荷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黏液质,如豆科植物番泻叶。
表皮外壁常被角质层,尚可见腺毛、非腺毛和气孔等。
2.表面制片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弯曲程度及增厚情况;平周壁有无角质层、皱纹或突起;毛茸的种类、形状和密度;气孔的类型及密度等。
表皮细胞一般多为略等径性的多边形细胞,在叶脉附近或叶脉部及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则是长方形,其长径与中脉相平行。
各种表皮细胞的垂周壁显示不同程度的平直或弯曲,如枇杷叶的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而下表皮较弯曲;薄荷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较弯曲;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重重点考点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重重点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c65fc2d5bbfd0a79567307.png)
药用植物生药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40 分)1、植物中最主要的输导组织是导管。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由一系列长管活细胞组成。
3、自茎上长出的不伸入土中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是气生根。
最初长出来的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主根。
4、叶的组织中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是叶肉。
叶痕是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5、叶轴短缩,在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呈掌状展开的小叶是掌状复叶。
叶轴生有三片小叶的复叶叫做三出复叶。
6、花的萼片彼此分离的称为离生萼。
7、闭果中最普遍的一种,果皮较薄而坚韧,内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离生的是瘦果。
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发育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肥厚,内果皮木质的称核果。
8、十字花科果实为:长角果或短角果;豆科果实为:荚果;伞形科果实为:双悬果。
9、起滋补作用的生物化学成分是多糖类。
10、与碘化钾反应有沉淀(棕红色)的是生物碱。
在紫外灯下发蓝紫光的是香豆素类。
11、厚朴(木兰科植物药用厚朴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和五味子(木兰科中华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化学成分是木脂素类。
12、树皮多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秋季采收,叶和全草多在生长最旺或未结果时期采收。
13、将药材用其他液体辅料来拌炒的方法叫做炙。
煨指药材包埋在另一种物质中加热的方法。
14、2002.6.1 起实施GAP 即对包括种子、栽培、采收、加工、贮藏、流通等各环节进行控制。
15、冬虫夏草以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入药。
灵芝以干燥子实体入药,茯苓以干燥菌核入药。
16、绵马贯众基本存放超过一年就失去药用价值。
17、麻黄粉末有:电话听筒型气孔保卫细胞,嵌晶纤维,主含生物碱。
18、细辛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
(甲基丁香酚)19、大黄横切面有“星点”,粉末含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
(有黏性)20、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类的盐酸小檗碱。
21、白芍(毛茛科的芍药干燥根)炮制时应先煮到透心熟再晒干。
赤芍为芍药、川赤芍干燥根。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习题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126ed31eb91a37f0115c0a.png)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一般六原型以下
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元型
髓
一般无
一般有
相同点
均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具有根毛;均为辐射性维管束
1)表皮:单层细胞,无细胞间隙,不角质化,没有气孔,有根毛
①外皮层:一层细胞,表皮破坏后,壁增厚并栓质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②皮层薄壁组织:多层细胞。兼有吸收、运输和储藏作用
③内皮层:一层细胞,有凯氏带(横切面为凯氏点或马蹄形)和通道细胞
①中柱鞘:一层薄壁细胞,紧贴内皮层,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3)维管柱a.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②辐射维管束b.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c.髓:单子叶植物和个别双子叶植物具有
⑶侧根的形成
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为内起源,发生位置常是固定的,故侧根常在母根表面排成规律的纵行。
初生韧皮部:已被挤成颓废组织,散布于次生韧皮部与栓内层之间的某些部位
维管柱初生木质部:被保留在中心或髓与次生木质部之间的某些部位
髓: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一直分化至根的中央,故双子叶植物一般没有髓
根的次生结构主要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二者分别是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他们的活动如下:
次生木质部在内,次生韧皮部在外,相对排列;
2)块根:主要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如何首乌
⑵支柱根:能增强支持作用,常于茎或近基部的茎节上产生,为不定根,如薏苡
⑶攀援根:茎茎上生出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如石斛、吊兰
⑸呼吸根:根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以进行呼吸,如红杉
⑹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呈须状,如浮萍、睡莲
1)全寄生植物:不含叶绿体,
⑺寄生根:寄生植物长生的,深入寄主植物的不定根如菟丝子
叶类生药
![叶类生药](https://img.taocdn.com/s3/m/aa1b243943323968011c92f3.png)
叶类生药
1、叶类生药:以植物的叶入药的药材总称,大多数为成熟的叶,药用部位有单叶,复叶的
小叶,带叶的嫩枝及叶柄等
2、性状鉴别要点:组成,形状,大小,表面特征,气味鉴定。
3、显微鉴别要点: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指数: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占同面积内表皮细胞与气孔数之和的百分比。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方的平均栅栏细胞数。
脉导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买到的数目。
3、大青叶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产地:河北,陕西,江苏,安徽。
性状鉴别:多皱缩弯曲,有的破碎。
完整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倒披针形。
上表面灰绿色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与叶柄合成翼状。
质脆易碎。
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各1列细胞。
②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栅栏组织3-4列,近长方形。
③主脉处上下表皮细胞内侧各有数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中间一个较大。
粉末:绿褐色。
①靛蓝结晶,蓝色,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多聚集成堆,多家于叶肉细胞中。
②橙皮苷结晶,淡黄绿色或无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③下表皮细胞周壁稍弯曲,略呈连珠状增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④厚角细胞纵断面长方形,较多。
⑤网纹及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菘蓝苷,无机元素。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https://img.taocdn.com/s3/m/4bb56842a98271fe910ef9ef.png)
掌状网状脉
羽状网状脉
掌
弧
状
形
网
脉
脉
序
直出平行脉
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一)叶片的分裂
1.常见的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3 种。 2.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 全裂。
(二)单叶和复叶
1.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如女贞。 2.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叶片。复 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上的着生叶片的 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 其叶柄称小叶柄。 根据小叶数目的不同和在叶轴上的排列方式 不同,复叶又可分为三出复叶(大豆)、掌 状复叶(人参)、羽状复叶(月季)、单身 复叶(柑橘)。
4.簇生 簇生指两枚或者两枚以
上的叶着生在短枝上成簇 状,如银杏。
课后思考: 单叶和小枝容易混淆,如何区分?
谢谢
2.叶脉是叶片的维管束,输导和 支持作用。
(二)叶柄
茎与叶片的连接部位。一般为圆柱形、半圆形或 稍扁平。上表面多有沟槽。
金合欢—叶状 铁线莲—卷须状
凤眼莲—囊状
伞形科—鞘状
(三)托叶
1.叶柄基部的附属物 2.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线状
腋生叶状
卷须状
刺状
二、叶的形状
叶脉和叶序
1.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 作用。 2.其中最大的叶脉称为主脉或中脉,主脉 的分枝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 3.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主要类型:分叉脉序、平行脉序以及网状 脉序。
叶
一、叶的形成和形态
1.叶的组成 2.叶的形状 3.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4.叶序
一、叶的组成
1.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 如桃、梨、山楂等。
药用植物学(5-8章)
![药用植物学(5-8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18ae7f31b765ce0508140a.png)
一、选择题:1.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科B.纲C.目D.属E.种2.高等植物真菌细胞的主要成分为()A.果胶质B纤维素C半纤维素D木质素E几丁质3.真菌的细胞通常缺少()A细胞核B细胞壁C原生质D质体E液泡4.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称为()A菌核B子实体C子座D根状菌素E孢子囊5.菌丝体能产生根状菌索的是()A茯苓B脱皮马勃C大马勃D银耳E蜜环菌6.藻类植物的植物体称为()A.原丝体B原叶体C原植体D色素体E载色体7.构成地衣体的真菌绝大部分属于()A鞭毛菌亚门B接合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E半知菌亚门8.决定地衣体形态的多是()A真菌B藻类C温度D湿度E基质9.苔藓植物的孢子落地后萌发形成()A孢子体B原叶体C原丝体D茎叶体E合子10.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A孢子体发达B孢子体退化C配子体发达D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E配子体不能独立生活11.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A原丝体B原叶体C原植体D外植体E颈卵器12.蕨类植物的大型叶幼时()A折叠B拳卷C外翻D退化E萎缩13.裸子植物的叶形极少数为( )A.针形B.鳞片形C.条形D.阔叶E.线形14裸子植物茎维管束的木质部中没有( )A.管胞B.木薄壁细胞C.木纤维D.射线E.射线细胞15.药用被子植物占中药资源总数的( )A.78.5%B.50%C.75%D.95%E90%16.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是( )A.管胞B.导管C.筛管D.筛胞E.伴胞17.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块根断面具有( )A.星点B.层纹C.云锦花纹D.同心层纹E.车轮纹18.丹参根的外皮为( )A.黄色B砖红色C.揭色D.土黄色E.棕色19.地黄的入药部位是膨大的( )A.块根B.圆锥根C.根茎D.块茎E.球茎20.药材“南板蓝根”的原植物为( )A.十字花科菘蓝B.马鞭草科大青C.爵床科马蓝D.菊科马兰E.蓼科蓼蓝21.天南星和半夏的入药部位是( )A.根茎B.球茎C.块茎D.鳞茎E.小块茎22.药材“西红花”是植物的( )A.雄蕊B.雌蕊C.花柱D.柱头E.子房23.裸子植物体中,其疏导水分作用的是()A.导管B.筛管C.管胞D.筛胞24.叶轴做一次分轴,在分枝上又形成羽状复叶,这种叶称为()A一回羽状复叶B二回羽状复叶C三回羽状复叶D四回羽状复叶25.苹果的果实属于()A干果B裂果C聚花果D肉质果26.花中具子房上位,2心皮,子房一室,其用花程式的表达方式为()A.G(2+1)B.G(2:1)C.G(2:1)D.G(2:2)27.草酸结晶一般以不同的形状分布在()A.细胞核中 B线粒体中 C细胞液中 D细胞质中 E质体中28.常称为莲蓬的是植物莲的()A花梗 B花萼 C花序托 D花托 E总苞29.松科植物的心皮在形成球果时称()A大孢子叶 B苞鳞 C珠鳞 D种鳞 E鳞盾30.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属于()A鞭毛菌亚门B接合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E半知菌亚门31.药材茯苓来源于原植物的()A子实体 B子座 C子囊果 D核 E根状菌索二、填空:1.植物界的分类单位(等级)是、、、、、、 .2.一种植物完整的学名是由、、三部分组成。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五)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88b1b085d15abe23482f4d8b.png)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 “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顺应自然、改造本性"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 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
6. 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 (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发汗"。
8.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9. 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 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https://img.taocdn.com/s3/m/17d145ab7e21af45b207a85f.png)
叶基抱茎,叶片剑形,叶端渐尖
叶基心形,叶片心形,叶端急尖
叶基圆形,叶片矩圆形,叶端圆形
叶基渐狭形,叶片披针形,叶端尾状
叶基偏狭,叶缘重锯齿状,叶片 羽状全裂
叶片针状
叶基钝形,叶片圆形,叶端圆形
叶基渐狭,叶片椭圆形,叶端渐尖
叶基圆形,叶片心形,叶端急尖
叶形扇形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圆形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0:5 9:2700: 59:2700 :5912/ 12/2020 12:59:27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00:59: 2700:5 9Dec-20 12-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0:59:2 700:59: 2700:5 9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郑依依 学号:33920152204047
叶基截型
叶片心形
叶缘圆齿状
叶端渐尖
叶基卵心形,叶片心形,叶端渐 狭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短尖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渐尖
叶基渐狭,叶片椭圆形,叶端渐狭
叶基圆形,叶片披针形,叶端尾状
叶片针形
叶基圆形,叶片圆形,叶尖渐狭
叶基戟形,叶片三出浅裂,叶端 尾状
叶基截形,叶片圆形,叶缘锯齿 状,叶尖急尖
叶基戟形,叶片三出浅裂
叶片掌状深裂
叶基心形,叶片深裂
叶端圆形,叶片椭圆形,叶尖渐 尖,叶缘细锯齿状
叶片剑形
叶基偏斜,叶片披针形,叶尖渐 尖
叶基抱茎,肉质
叶端圆形,叶片菱形,叶端渐狭
叶基渐狭,叶片卵形,叶尖渐狭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https://img.taocdn.com/s3/m/1028351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3.png)
四、叶序(phyllotaxy)
叶在茎枝上的排列次序或方式。 1.互生(alternate):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子, 各叶交互而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
2.对生(opposite):在茎枝的每一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子
3.轮生(verticillate或whorled):在茎枝的每一节上 轮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子.
c.辐射脉(radiate venation):各条叶脉从叶基一点 向叶端射出成扇形,如棕榈、蒲葵等。
d.弧形脉(arc venation):叶脉从叶基伸向叶端, 呈弧状纵行,各脉的距离在叶的中部较宽,向两端渐 狭窄,如玉竹、黄精等。
3、二叉脉序(dichotomous venation):每条叶 脉均呈多级二叉状分枝,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脉 序,常见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如银杏。
等面叶(isobilateral leaf): 有些植物叶的着生位置近 乎和枝的长轴平行或与地面垂直,叶片背腹两面的受 光情况差异不大,因而两面的内部结构也相似,这种 叶称为等面叶。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表皮:细胞形状规则:长细胞与短细胞
上表皮有泡状细胞 叶肉:均一,等面叶,有孔下室 叶脉:有限外韧,维管束鞘显著
2. 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体表散发到外界的
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3.气体交换 吸入CO2,排出O2 (光合作用) 或 吸入O2,排出CO2 (呼吸作用)
4.吐水作用 5.吸收作用 6.贮藏作用 7.繁殖作用:如落地生根
药用:大青叶、枇杷叶、桑叶பைடு நூலகம்紫苏叶、 番泻叶、艾叶等
主要内容: 1、叶的组成 2、叶的各部形态 3、单叶和复叶 4、叶序 5、叶的变态 6、叶的显微构造
3.羽状复叶(pinnately compound leaf):叶轴长,小叶片在 叶轴两侧成羽状排列.
药用植物的分类
![药用植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53c22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e.png)
02 药用植物的分类标准
根据生长环境分类
野生药用植物
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经过人工栽培 管理的药用植物。这类药用植物通常 在野外采摘,如野生灵芝、野生人参 等。
栽培药用植物
经过人工栽培管理的药用植物,通常 在农田或药园中种植。这类药用植物 易于获取,且品质稳定,如种植的枸 杞、菊花等。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 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生态农业发展
在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时,应遵循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合理规划采收量和采收周期, 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降低对药用植物生长环境的污 染。
根据药用部位分类
全草药用植物
整株植物都可入药的植物,如紫苏、薄荷等。
果实和种子药用植物
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为主要药用部位的植物, 如枸杞、决明子等。
根茎药用植物
以植物的根或茎为主要药用部位的植物,如 人参、黄连等。
花类药用植物
以植物的花为主要药用部位的植物,如金银 花、菊花等。
根据药效分类
清热药用植物
叶类药用植物
总结词
叶类药用植物是指以叶片入药的植物,常见于草本、木本等植物。
详细描述
叶类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常见的有荷叶、桑叶 等。
花类药用植物
总结词
花类药用植物是指以花朵入药的植物, 常见于草本、木本等植物。
详细描述
花类药用植物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 目、活血化瘀等功效,常见的有金银 花、菊花等。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将中药 材制成各种剂型的中药制剂,如汤剂、 丸剂、散剂、膏剂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三章植物的器官一根、茎、叶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三章植物的器官一根、茎、叶](https://img.taocdn.com/s3/m/12877e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5.png)
2024/8/30 2
果实
种子 植 株
花 叶
根
2024/8/30
茎
3
果实
种子 植 株
花 叶
根
2024/8/30
茎
4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 根、茎、叶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一 )
2024/8/30 5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种子植能物够: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并以种子
4、气生根:
自植物的茎上长出悬垂于空气之中 的根,可以帮助吸收和贮存水分, 多见于热带植物。 如石斛、吊兰等。
2024/8/30 22
2024/8/30
气生 根
23
第一节 根 (root)
5、呼吸根:
有些生长在湖沼或热带海滩地带的 植物,由于植株的一部分被淤泥淹没, 呼吸十分困难,因而有些根垂直向上 生长,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 如 水松、红树等。
遗传性变异,称“根的变态”。 常见的变态有以下七种: 贮藏根、支柱根、攀援根、气生根、 呼吸根、水生根、寄生根。
2024/8/30 14
1、贮藏根(storage root ):
根的部分或全部由于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而肥大肉质,可分为:肉质直根、块根。
肉质直根 (主根肥大)
贮
藏
根
块根 (侧根、不定根)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称。 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 的根系,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 ★ 通常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为直根系。 如 人参、甘草、桔梗等植物的根系。
2024/8/30 10
第一节 根 (root)
(二)根系及其类型:
须根系: 主 根 不 发 达 , 或 早 期 死 亡 , 而 从 茎 的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318fb2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c.png)
药用植物学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及其分类双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其胚珠具有两个子叶。
木本双子叶植物是指具有木本性质的双子叶植物,包括了许多常见的药用植物,如红枣、桑叶、银杏等。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树木形态,叶子为复叶或单叶,花为五片瓣的花或者聚合花序。
这些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在于其木本性质和复杂的叶子形态。
在资源状况方面,由于这些植物常常被广泛种植,其资源比较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过度采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列举五种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价值及资源状况1.红枣:红枣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
由于其广泛种植和采收,资源较为丰富,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采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桑叶:桑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润肺、降血压的功效。
由于其广泛种植和采收,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过度采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银杏:银杏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衰老、增强记忆力的功效。
由于其种植面积较小,资源相对较为稀缺。
4.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安神止汗的功效。
由于其广泛种植和采收,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过度采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5.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润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
由于其广泛种植和采收,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过度采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结论木本双子叶植物是中药材中的重要类别,其药用价值和资源状况各有不同。
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植物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收量的控制和环境保护。
同时,加强对这些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药用价值和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孪生子叶植物是植物界中多元性最强的一组,仅次于单子叶植物。
全世界约有200,000~250,000种,占全部植物类型的一半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被子植物有近30,000种。
褥子植物一般分成孪生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组。
据统计,孪生子叶植物约有165,000种,简单来说,孪生子叶植物就是种子中有两个嫩叶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重点整理
![药用植物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e0270f844769eae009ed33.png)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细胞器: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包括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和溶酶体等。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纹孔对:纹孔是与次生壁伴生的结构,是次生壁沉积时留下的的孔状空隙,在这些区域仅有胞间层和初生壁而没有次生壁物质的积累。
相邻细胞的纹孔常成对地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周皮: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分隔纤维:是一种细胞腔中生有菲薄横隔膜的纤维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晶鞘纤维:由纤维束和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分枝纤维:长梭形纤维顶端具有明显的分枝分泌腔: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贮存在腔室内,故又称油室纹孔: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未经次生增厚留下的薄壁部分。
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紧密结合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分生,薄壁,保护,机械,输导,分泌)收组织。
维管束:维管束主要是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内部,起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作用。
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
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来的根是主根直根系:主根明显,可与侧根分别开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即停止生长,在茎基的节上长出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
匍匐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生有不定根平卧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不生不定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部分的叶,叫做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全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可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叫做不完全叶叶鞘: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结的基部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片。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fa6d255901020207409c45.png)
药用植物
1)益母草属
益母草:全草(益母草),果实(茺蔚子)
2)鼠尾草属
丹参黄芩薄荷紫苏藿香石香薷
茄科
形态特征
1.草本。叶互生;全缘或分裂或复叶;无托叶。
2.花单生、簇生或排成聚伞花序;两性,辐射对称;花萼片常5裂,宿存;雄蕊常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具下位花盘;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成4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续随子(千金子)地锦狼毒大戟飞扬草
2)叶下珠属
叶下珠巴豆蓖麻余甘子
五加科
形态特征
1.木本稀草本,茎常有刺
2.叶多互生,常为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
3.花小,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伞房或头状花序,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花瓣5,分离;雄蕊5,生于花盘边缘,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2到15心皮合生,通常2到5室,每室一胚珠
豆科
形态特征
1.草本木本或藤本、
2.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3.花序各种,两性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
4.荚果,种子无胚乳
药用植物
1)含羞草亚科
合欢:树皮药材名合欢皮;花或花蕾药材没合欢花 含羞草
3.蒴果,种子具假种皮
药用植物
1)姜属
姜
2)姜黄属
姜黄
3)砂仁属
阳春砂白豆蔻草果
4)山姜属
大高良姜高良姜益智
兰科
形态特征
1.草本;陆生、附生或腐生
2.须根附生有肥厚的根被;陆生和腐生的有根茎,附生的有假鳞茎,有气生根;单叶二列互生,叶片不裂,具叶鞘
3.花常两性,扭转180度,左右对称;花被片6,花瓣状,内轮1片大,为唇瓣,唇瓣基部有距或囊;雄蕊常为1,少2,雄蕊、花柱和柱头合生成合蕊柱,花粉结合成花粉块,子房下位,心皮3,侧膜胎座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ff41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2.png)
药用植物学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块根和块茎2.小鳞茎和鳞茎小鳞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
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的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3.单身复叶和复叶: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
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
如柑、橙等植物的叶。
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复叶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
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二强雄蕊和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5.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又称总状类花序或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如油菜的总状花序。
有限花序又称聚伞类花序或离心花序,它的特点与无限花序相反,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番茄的聚伞花序6.荚果和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具假隔膜,种子生于假隔膜上,成熟时两侧腹缝线同时开裂,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7.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援助花序。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8.隐头花序和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五梗的单性小花,顶端仅有1小孔与外界相通,如无花果。
叶类中药
![叶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79eb906e87101f69e3195d9.png)
【采收】狭叶番泻在开花前摘 取叶;尖叶番泻在果实成熟, 剪下枝条,摘取叶片。 【加工】 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
• 狭叶番泻叶: 叶片长卵形披针或线状披 针形,长2-5cm,宽0.6—1.5cm,全缘, 先端尖而锐,叶基不对称,叶面黄绿色、 叶背色浅,革质,稍有毛茸,叶脉明显, 中脉常留有斜压纹,气微而特异,味微 苦。
第九章 叶类中药
性状: 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其特
征
1.药材特征:
完整或破碎(桑叶) 平坦(番泻叶)或皱缩(大青叶) 颜色(紫苏下表面紫色)和斑点(桉叶,红色木 栓斑点) 质地:革质或纸质 气味(大青叶、莱菔叶)
2.形态学特征:
结构:单叶或复叶、有无叶鞘、托叶、 叶翼、叶轴;叶柄的有无及长短、平直、 槽状和扭曲等情况. 形状:叶片呈卵圆形、披针形等;叶端、 叶缘及叶基的情况. 大小:长度及宽度. 表面:有无毛茸、腺点、腺鳞等、叶脉 的凹凸和分布情况.
尖叶番泻叶: 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卵形, 长2-2.5cm,宽0.6-1cm,叶背端尖而微 凸,全缘,基部不对称,叶面浅绿色, 叶灰绿色,微有毛茸,无压纹,质薄 而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
尖叶番泻叶
狭叶番泻叶
性 状
•
狭叶番泻叶小叶片多完整平坦。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 针形,长2-6cm,宽0.4-1.5cm;叶端尖而有锐 刺,全缘,基部略不对称,上面黄绿色,下面浅黄绿 色,两两均有稀毛茸,下表面主脉突出,有叶脉及叶 片压迭线纹(加压打包所成)。叶片革质。气微弱而 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
4.艾叶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别名】冰台、艾蒿、炙草、蕲艾 【药用部位】叶 【产地】湖北
【采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 【加工】除去杂质,晒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31
医学课件ppt
32
叶的组织构造
医学课件ppt
3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1、叶柄的构造
•
形 状——横切面半圆形、圆形
、三角形等,向茎一面平坦或凹下,
背茎一面凸出。
• 构 造——与茎相似,外为表皮
,内为皮层,皮层中有厚角组织,或
有厚壁组织。皮层中维管束的结构和
幼茎中的维管束相似,木质部居上(
叶的组成
• 完全叶 叶片、叶柄、托叶。不全者为不完全叶 ,桃、柳为完全叶。女贞有叶片、叶柄无托叶, 龙胆、石竹仅有叶片。
• 1、叶 片 叶形、叶裂、叶脉 • 2、叶 柄 支持叶片,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
平。 • 3、托 叶 叶柄基部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
部两侧,形状多样。在发育过程中有保护幼叶叶 片作用。成长后脱落或医学不课件脱ppt 落,一般细长。 6
3
• 许多植物的叶,如番泻叶、大 青叶、艾叶、桑叶、枇杷叶等都 是常用的中药。叶的形态是多种 多样的,其对于中草药的识别鉴 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医学课件ppt
4
• 叶--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
• 叶生长周期长(比花),是识别植物的 重要依据。
• 对植物进行描述时,叶形态的描述较详 细,有人认为叶的脉纹与人指纹相似,是鉴 别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
4 叶缘形状
医学课件ppt
13
羽 状 分 裂
(二)叶片的分裂 掌 状 分 裂
掌状浅裂
掌状深裂
掌状全裂
• (三)叶片的质地
• 膜 质 薄而半透明(麻黄、天麻鳞片叶) • 纸 质 薄而柔韧似纸(大叶糙苏) • 草 质 薄而柔软(薄荷、商陆、藿香) • 革 质 厚而坚韧,略似皮革(枇杷、夹竹桃) • 肉 质 肥厚多汁(芦荟、马齿苋、景天)
医学课件ppt
1
叶及叶类药材
医学课件ppt
2
• 1、了解叶的组成和形态。 • 2、掌握单叶和复叶。 • 3、掌握叶序类型。 • 4、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5、掌握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6、了解裸子植物叶的构造。 • 7、熟悉叶类药材。 重点:叶序。
难点:叶的形态及医学课叶件p类pt 药材。
35
医学课件ppt
36
根据气孔器周围是否有副卫细胞 及其排列方式的不同,双子叶植物的 气孔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无规则型 不等型 平列型 横列型
西瓜 景天
豇豆 医学课件ppt
石竹
37
• 2、叶片的构造
• (1)表 皮
• 上表皮、下表皮——通常一层生活细胞 ,也有多层细胞,称复表皮(夹竹桃、海桐 叶、印度橡胶树)。
• 3、轮 生——(夹竹桃、直立百部、轮叶 沙参)
• 4、簇 生——(银杏、枸杞、落叶松)。
医学课件ppt
24
叶序的类型
医学课件ppt
25
互生叶序——杜仲 对生叶序——薄荷
医学课件ppt
26
对生叶序——忍冬 二列状对生——小叶女贞
医学课件ppt
27
轮生叶序——夹竹桃 簇生叶序——银杏
医学课件ppt
• 一般无叶绿体,外壁较厚,常具角质层 ,表皮细胞不规则形,侧壁波浪状,彼此嵌 合。
• 表皮两面均有气孔,下表皮气孔多些。
医学课件ppt
38
1.表皮——包 在叶的最外层, 有保护作用。
28
四、异性叶性及叶的变态
• 异性叶性——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 。
• 如人参1年生的只有1枚三出复叶,
•
2年生的有1枚掌状复叶,
•
3年生的有2枚掌状复叶,
•
4年生的有3枚掌状复叶,
•
以后每年递增1枚复叶。
医学课件ppt
29
异形叶性 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医学课件ppt
30
叶的变态 (一)苞片和总苞 (二)鳞叶 (三)叶卷须 (四)捕虫叶 (五)叶状柄 (六)叶刺
蕨类及裸子植物:银杏
医学课件ppt
18
医学课件ppt
19
二、单叶与复叶
(一) 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个叶片的叶(女贞 ) (二) 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五加、合欢 )
1、三出复叶 小叶三片,着生在小叶柄顶端 2、掌状复叶 小叶三片以上,叶轴短,小叶着生在 总叶柄顶端,成掌状排列。 3、羽状复叶 叶轴长,小叶大多着生在叶轴两侧, 成羽状排列。 ⑴ 单(奇)数羽状复叶:苦参、槐叶 ⑵ 双(偶)数羽状复叶:皂荚、落花生 ⑶ 二回羽状复叶:合欢、云实 ⑷ 三回羽状复叶:南天竹 4、单身复叶 总叶医柄学课顶件p端pt 有一片发达的小叶,两20侧
叶片(blade)
叶柄(Petiole)
托叶(Stipule)
医学课件ppt
7
(一)叶片的形态
1、叶片的形状 2、叶尖的形状 3、叶基的形状
4、叶缘的形状
医学课件ppt
8
1 叶片形状
医学课件ppt
9
1 叶片形状
医学课件ppt
10
2 叶尖形状
医学课件ppt
11
3 叶基形状
医学课件ppt
12
医学课件ppt
16
平行脉序
(四)叶脉及脉序
A、平行脉序 B、弧形脉序 C、网状脉序 D、叉状脉序
弧形脉序
网状脉序
叉状脉序 医学课件ppt
17
叶脉与脉序
1.网状脉序
⑴羽状网脉 ⑵掌状网脉
2.平行脉序: 单子叶植物多见(4种) ⑴ 直出平行脉 ⑵ 横出平行脉 ⑶ 弧状平行脉 ⑷ 辐射脉
3.二叉脉序(原始) 多级二叉分枝:
腹面),韧皮部居下方(背面),两
者之间常有形成层,形成层活动短暂
,维管束合并或分裂变化很大 。
医学课件ppt
34
2、叶片的构造 · 一般双子 叶植物叶片有上 下之分,将叶片 作横切面,从外 到内分为表皮、 叶肉和叶脉3部 分。。
医学课件ppt
上表皮 维管束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孔下室 气孔 保卫细胞
• 叶脉和脉序
• 主脉、侧脉和细脉
• 分叉脉序(蕨类普遍,种子植物银杏)。
•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直出平行脉(淡
竹叶)、横出平行脉(芭蕉)、射出平行脉 (棕榈)、弧形脉(黄精、车前)
•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掌状网脉、羽状
网脉,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网状脉,如薯蓣, 天南星,但叶脉末梢大多连接,没有游离脉梢, 可区别于双子叶植物。
单叶和复叶
医学课件ppt
21
掌状复叶 单身复叶
掌状三出复叶
羽状三出复叶
医学课件ppt
22
二回羽状复叶
双数羽状复叶
单数羽状复叶
医
• 1、互 生——交互而生,沿茎枝作螺旋状 排列(厚朴、杜仲)
• 2、对 生——交互对生(薄荷、忍冬、龙 胆)、二列状对生(小叶女贞、水杉)